⑴ 「都市視野」下馮小剛電影的主題思想及風格流變研究
第一章 馮小剛的生平經歷及其創作主題
文如其人,譬如研究一定文化區間內的文學作品就一定要解構該區間內創作主體的身心狀況。同樣,影視作品的主題風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導演本人生活經歷、愛好興趣以及價值趨向的淬取與流滲,那麼對馮小剛本人的細化研究則是不可或缺的。本章會結合馮小剛的個人生活經歷,從馮小剛作品在不同時空語境下傳播的市民生活觀與市民生存觀為架構支點,敘述其生活經歷與創作主題間的具體關聯。
1.1馮小剛的生平經歷
在北京這所充滿經濟味道的大都市中,馮小剛也如類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出生在與其地域經濟水平大相徑庭的一戶貧困家庭里。可不同的是,他沒有故事中既定的主角光環。在他很小的時候便承受分母離異的悲痛,父愛對他來說就像水中的月牙,可望而不可即。接著也如常規主人公一般他的故事步入軌跡化,努力學習,高中畢業,參加部隊,成為文工團的一員。從部隊轉業後,馮仍從事文藝宣傳工作。27歲時,他憑借扎實的美術功底與文學創作能力經好友引薦成為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美工。他除了從事美工工作外,還積極參與各類電視劇的拍攝以及劇本的編寫和歌詞的創作,這些實踐為他後來電影事業的騰飛奠定了基礎。90年代的馮小剛是瘋狂的,除了這些他還涉足小品行業,1992創作小品《今晚我們相識》,之後又創作相聲《面的與皇冠》,1993年執導首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90年代豐富的多元創作經歷與80年代底層工作的實踐摸索使得馮小剛對藝術事業的「野心」越來越大,終於於1997拍攝中國首部賀歲商業片《甲方乙方》,以3600萬元的票房成為中國內地賀歲檔的票房總冠軍。作為商業電影導演,馮小剛幾乎年年必有新作,從1997年到2004年馮小剛的賀歲喜劇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華語影片的檔期票房紀錄。2007年,馮小剛已德高望重,他憑借對藝術商業獨有的感知能力以及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發覺了市場經濟帶來的快節奏生活脈搏,也是於本年起馮導迅速改革作品的主題風格,《集結號》則是一個先聲。爾後的10年中馮小剛對其作品中的經濟因子逐步弱化,他學起了張藝謀與陳凱歌,宛如一位知性的學者,又如一名謹嚴的解剖學家,在液態化的社會容器中一步步探析更高層次的意義表達。
1.2馮小剛的創作主題
1997
甲方乙方
葛優、劉蓓、何冰
講述了主角通過「好夢一日游」業務玩弄了不健康願望的人,幫助絕望中的人取得自信。影片對現代都市人富裕生活背後內心的空虛予以關注,並對現實中「好夢一日游」式的社會人群予以歌頌。
1998
不見不散
葛優、徐帆
將視點放在異國他鄉,關注了身處海外的都市小人物艱難的生活狀態以及弘揚關愛與共的傳統情懷
1999
沒完沒了
葛優、傅彪、吳倩蓮
講述了計程車司機為報復拖欠他工資的老闆將其女朋友綁架的故事。關注了現代商業社會司空見慣並亟待解決的債務問題,但在故事的結局反應了人性的溫暖。
2000
一聲嘆息
張國立、徐帆、劉蓓
講述了編劇梁亞洲在妻子與情人之間搖擺不定,處理微妙關系的故事。影片關注了現代都市中最為敏感的婚外情問題
2001
大腕
葛優、關之琳
講述電影製片廠下崗職工為好萊塢大腕置辦葬禮的故事。影片將視點放在現代都市中無孔不入的金錢意識很濃的商業廣告,表達對此類社會問題熱切的關注
2004
天下無賊
劉德華、王寶強、劉若英
講述夫妻兩人為了圓傻根一個天下無賊的夢由「賊」到「俠」、由「惡」到「善」的故事。反映人性的復雜與溫暖。
2007
集結號
張涵予、鄧超
講述慘烈的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為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中國式的英雄主義與獨立個體意識。馮小剛風格流變已初現端倪。
2009
非誠勿擾
葛優、舒淇
講述了一夜暴富的大騙子踏入徵婚之旅的故事,在各式的相親中終於收獲屬於自己的愛情。影片通過各類的相親對象諷刺了各類的社會人群並贊揚了愛情的可貴。
2010
唐山大地震
徐帆、張靜初、李晨
影片通過破碎的影像奇觀還原唐山大地震,並講述了32年後家人重逢的故事。影片通過都市的殘破與人性的良善形成對比,是馮小剛從早期安穩的社會環境中講述人類的空虛到社會劇變對人類的影響的正式轉型之作。
2011
一九四二
張國立、陳道明
講述1942年河南大災荒老地主一家去陝西逃亡的故事。影片著重描寫大時代背景下微觀個體的抉擇與悲哀。
2013
私人訂制
葛優、白百何
講述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圓夢故事,「圓夢四人組」在各式的荒誕事中幫助每一位客戶夢想成真
2016
我不是潘金蓮
范冰冰
講述李雪蓮為糾正她不是潘金蓮而上訴十年,辯駁清白的故事。影片用荒誕的喜劇形式表達人物行為與價值意義的矛盾,表達個體存在的危機。是馮小剛風格流變的巔峰之作。
不難看出,從1997年的《甲方乙方》到2004年的《天下無賊》馮氏電影創作主題大體都是在闡述「小人物,大情懷」影視表達。所以你看,在影視人物形象的刻畫中馮小剛一再突出人物之小,生活之難,事件發生的時間始末一定是在當代的,事件發生的地域環境一定是在城市中的。這與同時期張藝謀的《活著》、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中對於年代更迭,時空遞進,鄉村集市的破落之感以及泛城市化的敘述是截然不同的。正是因為馮小剛的作品對於時空環境的約定性與唯一性,促使馮氏電影早期的主題核心始終圍繞著都市生活,既無法突破這單一題材的桎梏而擁有廣闊的藝術表達視野,又無法脫離世俗文化的單元局限,這使得馮小剛電影的主題表意系統始終滯留在尋常百姓之家;但滯留不並意味著頹廢,相反馮氏電影做到了深度的開采與挖掘。像《甲方乙方》中的「好夢一日游」公司這個助人為樂的小團體就是以馮小剛、王朔早年創立的北京好夢影視策劃服務公司為實踐雛形的,馮在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受眾後在影片中對於都市人生活狀態的刻畫是多方面,既有尊嚴卑弱的正面表達,又有嬉笑戲謔後的辛酸,緊貼90時代都市生活的主題和節奏。《不見不散》中的李清一直夢想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社會里發揮國內所學的本領,而遇到警察時不會講英語的窘困又何嘗不是對時下趨之若鶩的生活觀的一種反諷。馮揚長避短,90年代的他最擅長的就是用極具生活質感的虛構與荒誕來折射各類城市小人物的生活視角,進而規避現實。
2007年始馮氏電影則將作品主題聚焦在動盪大年代的生存反思上。如《集結號》通過慘烈的巷戰場面以及強震有力的視聽效果很自然的將觀眾拉入了這一戰爭時空之中,觀眾與士兵站在同一個視點線上,無形之中觀眾成為了士兵中的一員,拋開美術設計和剪輯技巧的精妙所致,馮小剛似乎有意讓觀眾毛骨悚然,進而對如何生存、生存為何這兩方面沉重的課題予以反思。從不流血、從不死人的馮氏電影開始嘗試著轉型升級,繼而在《唐山大地震》和《1942》中通過對生與死的描摹與勾勒,一方面以慘烈的崩壞奇觀直擊快節奏時代下的觀影群體的心靈脈搏,一方面又以人物形象的非臉譜化肯定個體生命意義的價值,從而映射當代經濟社會下的人類生存困惑。可以說,此時的馮氏電影的主題風格已完全由都市人物的生活關切流變為社會成員的生存思索,而到了《我不是潘金蓮》則將這一思索進行了深而廣的討論。
第二章 馮小剛作品主題思想及其流變
影視作品中的具體影像既不是抽象的符號,又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將帶有思想特性的一幀幀畫面在充滿視覺造型的前提下投映在大銀幕上。本章會通過對馮小剛電影中的影像、意象和形象這三者之間的交互關系來分析其影片的主題思想及其流變規律。
2.1「都市」框架的確立——「都市」意象」與「都市人」形象
2.1.1「都市」意象在鏡頭與影像中的寓意表達
縱觀馮小剛早年的賀歲喜劇故事中,一定是在當代的時間條件與城市的空間制約下展開的。其實從商業電影的經濟運作來看,物化的都市感本就切近生活,這種類型片的拍攝本就利於票房穩健,但馮小剛在考慮經濟的同時我們從其影像構造中依然可以說其兼顧文藝。《甲方乙方》中「好夢一日游」公司的辦公室平整而質朴,這是典型的帶有民居意味的:狹小的待客室,破敗的書架,雜七雜八的書籍,掉漆的白牆,生銹的鐵門。而到了《一聲嘆息》中梁亞洲居住的異國小洲中的別墅則全然是另一番景緻:豪華明亮的別墅,應有盡有的生活日常品,排排筆直的綠色椰林。這兩部作品中對於這類都市元素的意象的選擇是十分考究的,1997年經濟改革深入,城市化的步伐極速,都市成為了玻璃、鋼材、柏油、藍天這類極具意象表達力的集合體,而姚遠一群人居住在這個簡陋的民居工作室則顯得與外界的大都市氣息格格不入,耐人尋味的地方便在於此,一個資金匱乏的圓夢團隊為了實現受眾對於夢想和自由的渴求,可以調動坦克、吉普車、軍械武器甚至模仿反清鬥士上演了一出無間道。馮小剛於此樹立的都市人形象則有一番「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的執著與堅守。
而梁亞洲呢,他本身就是一個很矛盾的情感集結體,可以說他的感情一直處於妻子和情人間搖擺不定。很多研究馮小剛喜劇的論文談及《一聲嘆息》大約都停留在了當代婚外情問題這個探討層面,其實「情人」與「妻子」這兩個都市人形象又何嘗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都市體驗觀和生活價值觀。馮小剛在為這部影片選景時,白色的、寬敞的、洋式的別墅意象又何嘗不是一種西方生活觀的寓含,90年代經濟的深入牽引市民對西式生活充滿了好奇與嚮往,他們往往「驚訝的發現,美國人民並沒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這種常規心理的失衡與逆變造成了他們對當下生活方式與態度的質疑。梁亞洲是情夫,同樣也是這種常規生活方式的挑戰者,但故事的結局是梁亞洲摒棄了這種誘惑回到了妻子身邊,換言之,回到了90年代的中國生活方式之中。無論是對於都市人形象的塑造抑或是都市意象的寓含,馮小剛都十分自然的並令觀眾心悅誠服的接受了他隱藏在畫面符號體系之下的隱晦表達,這種表達或是工業文明之下的馮帶有自身生活體驗的私人表達,也或是令觀眾能夠重新審視定位自身的大眾表達,更或是馮小剛糅合了大眾視野與自身對於都市情感體驗的淬取而形成的獨特表達體系。總而言之,馮氏主題中,折射當代生活百態的城市框架確立了。
2.1.2「都市人」形象的深度與溫度
90年代的都市類型片,如果談到集大成者,非馮小剛莫屬。他的取勝之處,在於能令台下的觀眾含著眼淚微笑,大眾觸覺系統最敏銳的不是影片的深度,而是溫度。在《甲方乙方》中姚遠慕求的周北燕,在知曉姚遠最後將新買的宅房借給喪妻之痛的北漂者時,與葛優溫馨的一抱以及周遭製造的浪漫氛圍無疑許多觀眾留下了淚水。還有在《不見不散》中,坐在劉元對面的女人換成了李清時,兩人在異國他鄉的分分合合的愛情不由得令人唏噓劉元的桃花運為何如此之綿長。《沒完沒了》中的韓冬為了治療植物人的姐姐而「視財如命」,讓觀眾在笑中有了幾分人性的觸動。正是馮小剛運用影視人物的正能量行為才一步步的將人物內在的溫度充分的浸染在了大眾的感知系統之中。馮氏電影在塑造人物溫度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深度的思考,如在《大腕》中馮小剛對於世紀之交下商品經濟的猛勁發展帶來的「廣告現象」予以幽默的譏諷與嘲弄,以及在這種經濟社會之中的邊緣群體——盜賊形象的塑造。《天下無賊》中王薄本是沒有善惡邏輯信條的賊,就因為妻子王麗決定保護一個有緣的傻弟弟最後付出了生命。影片中的戲劇沖突原本是黎叔與王薄的偷技較量,而這個操著河南鄉話的傻根的出現讓王薄一次次對道義有了新的認知,二者的技藝沖突成為了王薄自身善惡沖突的附庸。馮小剛對原有戲劇沖突的遷徙成功的刻畫了王薄這一形象的深度韻味,即社會邊緣群體對於道德失衡的釐清與扭正。
2.2「破碎的都市」——現實都市的影像解構與理想都市的精神重塑
在經歷了90年代賀歲喜劇的沉澱,馮小剛決定乘勝追擊跨題材表達影視藝術的寓含。可以說,07年隨著《集結號》的問世馮小剛突破其影片類型成規的桎梏,同時也對經濟社會下快節奏的生活提出了新的課題:當代生命意義本位的缺失與尋覓。馮小剛藉助歷史、鮮血與崩塌擴大了他的表達范疇。
2.2.1「都市」在現實空間上的崩塌與破敗
「都市」一直以來是馮小剛電影主題思想最有力的表意符號,90年代的馮著重筆墨去描摹、去勾勒,而《集結號》《唐山大地震》《1942》則是對都市在視覺符號上的摧毀。可以說此時馮小剛的主題風格已由日常生活的哲思轉場為奇觀現實的敲擊。馮小剛試圖憑借對既定的歷史創傷的敘述來強化自身的現實主義主題傾向。在具體的視覺傳達上,馮小剛習慣於在影片的開頭利用長鏡頭突出「大畫面,小人物」的對比效果。畫面也往往是劇烈晃動的,以此模擬戰爭人物、地震餘波、群族遷徙的狀態與感覺。在崩塌、破敗、血腥之中馮小剛完成了馮氏暴力美學機制,不同於吳宇森電影的視覺沖擊與心理震撼,馮小剛似乎有更深長的意味。21世紀經濟的壯大使人和錢的主僕關系發生了質的轉換,社會精英階層已經率先脫離了僅流於生活層面的冗贅思考,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對自我生存意義的強勢肯定。這種肯定可以體現在劫後餘生、英雄主義、主角光環上的寄託甚至可以體現在摧毀與破壞的發泄。在大多數人眼中,都市在空間意義上的崩塌與破壞已然不是視覺沖擊的簡單需要,更是一種極具質感的心理慰安。可以說此時馮小剛的電影主題也在順應時代的心理趨向,在積滿灰土的頹敗畫面之下又塑造了《集結號》中連長穀子地的英雄形象,大地震過後方達一家人劫後餘生多年相認的喜悅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生命本體意義的謳歌與肯定。
2.2.2「不破不立」——影像內外的人文關懷與慰藉
馮小剛是精明的、是文藝的。如果只有對斷壁殘垣的刻畫而不對折射的人性問題進行藝術加工的話那麼無疑是簡單的畫幅拼貼,對觀眾的心理需要也只是曇花一現式的滿足,不利於電影商業與藝術表達的持久。所以在《1942》中,河南與西安的交界屍堆里,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頹廢的走著,直到一個遺棄的小女孩被他發現,老東家甚至忘卻了路人甲應有的矜持與禮節,毫不猶豫的收其為孫,最後的鏡頭也滯留在了二人相扶相攙漸行漸遠,也是於此為這部黑暗系的歷史災難片增添了唯一的一抹亮色。可以說,這一幕不僅是對老東家這一影視形象的苦難經歷的安慰又是對片場觀眾的一份精神鼓舞。沉重的災難與人禍營造出迥異於當代生活的時空錯置感,如今當代人生命本位的流失與不同歷史背景下的微觀個體的無奈亦有殊途同歸之感。這也是馮小剛電影主題流變後最成功之處,馮小剛總是在受眾需要發泄與慰安之際提供與之匹配的強有力的畫幅震撼,在受眾需要鼓舞與關懷之處又予以人文主義的施捨。這種施捨是流於影視內外的,一方面馮要完成自身作品的類型突破,塑造更有人物張力的形象特質,一方面又要通過對人類生存問題本身的肯定進行藝術輸出。而馮氏電影流變後的一個約定套路,即是「不破不立」,必要的天災人禍,或是地震或是兵災,對現有的都市物化形象進行摧毀與解構,緊接著建立一個充滿個體生命力的英雄形象(如《集結號》中連長穀子地)或是在影片的適當部分對悲劇人物予以帶有人文精神的激勵與鼓舞。馮氏電影對於生存觀的視野便這樣架構起來了。
2.3「荒謬的都市」——集合空間內行為與意義的矛盾
1997年至2016年,中國社會內在體狀的變遷彷彿經歷了三個階段:固態化社會,固液共存狀社會、液態化社會。馮小剛的電影一直以來都是利用集體空間內部的人物關系來詮釋一定歷史時期內的人民思想狀態與心理特徵。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的推出則比較有深度的傳達出了一個新的影視哲學視野:當代都市人群無論生活還是生存都顯得毫無意義,荒謬至極。
2.3.1「含沙射影」——當代生活本身的荒誕不經
提到荒誕主義,很多人會想起姜文的電影。相比之姜文的《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這類荒誕題材的類型電影,馮小剛則把荒誕的發生場所放在了當代大都市環境之下,而非民國的某某邊陲小城。在《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中,即用荒誕的表現手法突出李雪蓮形象的存在危機感。她為了證明「我不是潘金蓮」這個說法而上訪十幾年,但從故事的過程來看她沒有得到任何實質的幫助,雖然也有過院長、市長、省長一致聲明要解決問題,但口頭聲譽這個問題從具體的行政手段上無法得到任何解決。從事件的起因看,李雪蓮的「潘金蓮」形象從其一開始欺騙社會房產的行為舉動中就埋下了定論。所以說,她的行為舉動是善惡難言的但細細想來恢復聲譽這件事又似乎是行之必然的,而以上訪的形式恢復聲譽則是隔靴搔癢。與其說李雪蓮熱衷於上訪,莫不如切中要害,直言李雪蓮視聲譽為其存在的標式,一旦觸動了這個標式,她會覺得自身的存在意義變得空無、變得異化,只有通過大眾的輿論導向才能完成對自身的救贖。可以說,馮小剛於此樹立了一個十分矛盾卻又十分必要的模式:聲譽(生存意義)——聲譽被毀(生存意義流失)——上訴(找回生存意義並以此為生活方式)——上訴失敗(生存意義終結、生活方式易位)。而從本源來看,恰恰又是李雪蓮自己因為想多分房要導致的生存與生活的失敗,從一定意義來講又是其作繭自縛。有很多論文研究者稱該影片是一部官場諷喻小說,其實深度的剖析,這部影片的主體並不在官場,而在於李雪蓮本體,馮小剛將該片的主題思想更多的凝注在了個體生存質感虛無這一表達層面上了。2016年的馮小剛電影已然扎進了當代社會人心的最深處了。
2.3.2社會行為價值與意義的深度拷問
馮小剛的商業電影在90年代以來一直在滿足大眾主體的世俗性慾求,進軍20世紀初期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精英視野的一種滿足,而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的問世則囊括了社會成員時下的普遍特性:存在價值(生存、生活)的迷惘。影片中李雪蓮追求的是一個若有若無的名譽,當時平民大眾與社會精英追求的又是什麼呢?影片極盡篇幅突出李雪蓮上訴的決心與毅力,影視行為符號的內在象徵著大眾社會行為的若趨性。李雪蓮的行為意義是善惡、對錯、黑白難以辯清的,但通過這種沉重的主觀情緒、積極爭取的奮斗決心和荒唐怪誕的個體辯駁來預示時下液態化社會的大眾行為價值與生存狀態最合適不過了。不僅是社會要素是液態化的,連人的行為驅動也是液態化的。為了多分房而假離婚,口頭卻說是真離婚的行為是液態化的;為了證明自身不是潘金蓮而強調之前的真離婚實則為假離婚的行為是液態化的;得知前夫身亡堅持十幾年的上訴歷程而就此終止,默認自身是潘金蓮,那麼十幾年的上訴歷程也是液態化的。當馮小剛將電影文本當做全面的藝術材料來構建之時,我想此時的馮氏電影主題才更貼近於社會圖景的刻畫與解讀。可以說此時馮氏電影主題風格的流變才真正具有藝術性,一味的生活百態反思是不夠的,一碗慰安生命本體意義的心靈雞湯是不夠的,只有於今時今日,於此液態化的社會下對普遍生存成員存在價值的拷問與詰難才真正對得起影視藝術的最高諦旨。
第三章 主題流變的心理學探析
馮氏電影的主題流變是兩方面的:創作主體的思想流變與受眾欲求的主觀流變。毋庸置疑,一切電影的主題、風格、敘事或視聽效果的流變的主要參照物一定是受眾觀影心理的驅動。本章會從大眾觀影需要和馮小剛本人的創作改革入手,探析馮氏電影主題流變的心理因素。
3.1嘴「刁」的觀眾——大眾文化需求心理探析
1997年香港回歸,經濟改革深入,市民享樂心理占據觀影心理的主體。90年代的陳凱歌與張藝謀拍攝了大量的文藝劇情片,雖然國際上獲獎無數,但國內票房慘淡,這與大眾的觀影心理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90年代的市民階級可以說是影視產業消費的有力隊伍,他們更喜歡關注當前正經歷的、置於其中的影視表達視野,而馮小剛的電影恰值其時,他往往以平凡小人物的視角將生活的種種困惑、無奈以誇張、滑稽的喜劇形式表現出來,故事的結局也往往是大眾接受的由喜到悲的大團圓式結局。但是這種視野的生命力是有限的,隨著都市生活的快節奏的疲憊感以及工業社會過渡到信息化社會四面八方而來的施壓使得大眾對個體生活意義性的大銀幕寄託越來越重,文化精英階層的寄託欲求尤為明顯,他們處在社會結構的尖端,信息文明與工業文明的擔子始終肩負在他們身上,他們需要奇觀沖擊視覺,需要獨特個體來詮釋意義,此時馮氏電影的主題改革是必要的,況馮小剛本人也是社會精英階層的一份子,他也需要對自身作品的表意系統予以升格和深化。步入2016年,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記憶、碎片化的交際、碎片化的文明構成了當代液體容器般的流體社會。社會的參與主體——人的心理也是流動的、浮躁的、破碎的,人們需要荒誕與怪異來表達這種不可言喻的惆悵,馮小剛再一次做出了選擇,切合大眾時下心理狀態的《我不是潘金蓮》問世,標志著馮氏電影風格的再一次流變。觀眾的口味是「刁」的,馮小剛的湯葯是「穩」的,正是馮小剛對大眾文化需求心理的洞若觀火使得今日的馮小剛電影研究成為解讀大眾心理遷徙的重要參數。
3.2「經濟與文藝」——馮小剛本人雙重心理探析
馮小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你在拍電影的時候你腦子里就得有一個市場的概念」「更多的時間,我是一個觀眾我不是一個導演」。這句話在以《甲方乙方》為開端的賀歲喜劇系列就有所體現,他一直對市場環境、受眾審美情趣、社會風尚、製片成本的變化採取著不同的商業運作方式,主動調整著電影的類型、主題思想、受眾階層以形成自身獨特的商業運作體系。強大的經濟觀念既是馮氏電影穩賺不虧的主要因素,又是馮氏電影能夠在90年代始終能夠存活向上的有力驅動。從華語影史的進程來看,90年代長期的政治電影、文藝電影的主旋律輸出客觀上弱化了商業電影的部分藝術特質,使得商業電影在中國影視行業受到了各方面的歧視和不公正的待遇,實際上這也是中國電影產業長期陷入低谷、內容呆板化以至受眾流失、市場萎靡的重要原因。馮小剛正是在這樣一種危險處境中以平民生活觀為著眼點逐步強化自身商業影視作品中的藝術感覺,這種藝術感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其作品的市場觀而服務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藝術與經濟的平衡機制為馮小剛電影提供了寶貴的影視生命力與符號特質。在經歷了90年代的商業電影尷尬處境,邁入新世紀,馮小剛則更將注重這種平衡機制的合理運用,如在《天下無賊》中馮小剛在演員結構(劉德華的出演)上以及選景傾向(南方景別)上無不兼顧著一定的南方的受眾,於此也可見馮小剛追求市場擴大化的良苦用心;而從影片內容主題上,馮小剛又極力刻畫社會邊緣群體的掙扎與自我救贖,具有很強烈的藝術張力。如果說早年馮小剛的藝術傳播規則是為其商業服務的,那麼此時已貴為國家一流導演的他更多的是想追求藝術產品本體的塑化,此時的經濟觀念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其藝術受眾的擴大化所必需的。一個處在影視行業的尖端人物,哪個不想名利雙收?市儈的詬名對於此時的馮小剛是不想聽到的。況馮小剛早年有過豐富的藝術從業經歷,此時天時(大眾希求的影視藝術寄託)地利(龐大的資金隊伍)人和(強大的受眾號召力)已備,馮對於電影主題內容的深化已然是勢在必行。
⑵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匯集5篇
電影感悟人生,觀看完一部電影,寫下自己內心的感觸。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電影 觀後感 大全10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1
目前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歷史之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阿凡達》的導演就是因創作《泰坦尼克號》而名震一時的詹姆斯?卡梅隆。
要問2009年最熱的電影是哪一部,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是《阿凡達》。相信喜歡大片的人都會對這部電影有深刻印象,強大的導演,獨特的視角,細致的特技,發人深省的主題……作為電影 愛好 者的我,卻在遲到的時間觀看了此部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震撼並沒有因時間流逝而減少。
目前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歷史之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阿凡達》的導演就是因創作《泰坦尼克號》而名震一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少年時代的卡梅隆就已經開始科幻小說的創作,14歲時,他看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10太空漫遊》,這部電影為他之後的科幻電影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泰坦尼克號》之後,他發現精進的電影工業技術只是用來使一個原本就精彩的劇情更加引人入勝的手段,單靠特效無法成就一部好電影。於是他花14年時間謹慎構思,投入3億美元,以親自研發的虛擬影像擷取科技,花4年時間拍攝,終於在09年推出影迷期待已久的影片――《阿凡達》。
與以往拍攝的科幻片不同,此次卡梅隆導演的講述視角可謂獨具匠心。運用第一人稱視角凸顯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從開始的一點點私心(想藉助開采公司給的費用去做手術重新站起來)到他為完成任務而主動接近納美人,再到後來愛上女主角,同時在內心認同納美人,甘願做一名納美土著戰士。銜接自然緊湊,在主人公感情的微小變化中我們能感受到這是一種必然,我想這是影片能夠感動觀眾的原因之一。
不能不說《阿凡達》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獨到細致的特技。我們可以在男女主句的臉上看到他們心理變化的蛛絲馬跡。特技給觀眾帶來超強視覺效果,不得不使觀眾感嘆導演的拍攝功底。《星球大戰》開啟了特效電影的新時代,同時自那時起,越來越多的電腦製作圖像被運用到了電影作品中,不但取代了傳統特技,也令視覺效果的魅力大大超過電影 故事 本身。在感嘆影片中精湛特效技術的同時我想到我國目前的一些影片中使用的特技效果,遠不及此,令人惋惜。
當影片無數次的出現人類用各種大型機械來破壞潘多拉星球時,我的心為之一震。導演的深度就在於影片在給我們視覺沖擊的同時,也向我們拋出了一個重點問題――環保。隨著工業的發展,人類的生活日新月異,但人類只是無限度的享受著美好生活,不曾想到工業污染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產生了多麼大的威脅。當人類無限度的利用資源破壞環境之時,可曾想到有一天我們會因為這些做法而受到懲罰?如果我們還得向外星人或者虛幻的角色學習如何保護環境,那將是怎樣的悲哀?
電影《阿凡達》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視覺沖擊,更是一種心靈震撼,不要讓如夢似幻的潘多拉星球的悲劇發生在我們身上!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2
這是電影《錢學森》的一句台詞。新中國從1949年建國時的一窮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我們能舒服的坐在電腦前上網,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享受著幸福的生活,這一切的一切都與一個偉大的身影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他就是錢學森。
鄧小平說過:「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錢學森為什麼要回國?這只能問他自己了。可是,我從錢學森的行動中感受到了支持他回國的是他對祖國的那份深深的熱愛。錢學森師從馮·卡門,在美國有著優厚的科研條件和生活環境,盡管受到了猜疑甚至被關進監獄,長期監視居住,但作為頂尖科學家,除了尖端的國防工程不能參與以外,在學術研究和生活上仍然是相對自由和寬松的,經典論著《工程式控制制論》的出版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是,希望祖國繁榮富強,這種對祖國的懷念是不可替代的,錢學森報效祖國之心一直激盪著,從聽到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那一刻,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信念就再也沒有動搖過,即使是去種蘋果。美國的遭遇更是強化了這種信念:沒有強大的祖國,手裡沒有劍,那麼作為個人,無論多麼優秀,也不能得到尊重,只有祖國的強大,手裡有劍,才能在世界上贏得尊重。正是對祖國的這份眷戀,錢學森歷經5年的波折,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這一回,就再沒有離開過一天。。
回國後干什麼?這一點,錢學森有著清晰的思考:在中國當時的內外部環境下,首先的目標是掌握導彈技術,打破美蘇的技術封鎖。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薄弱的工業基礎,科研人員的技術水平,錢學森沒有退縮,沒有灰心,反而有了更大地動力。為什麼?電影中勸說友來參與原子彈研製時,錢學森道出了原因,他的聲音平靜而堅決: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導彈和原子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爭議和質疑,但是我認為這是對抗侵略者的准備,手上沒有劍和有劍不用,不是一回事。「科學是無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國家的」,沒錯,這就是一名科學家的選擇。「不能帶著疑點上天」,至今作為中國航天人最基本的守則,保證著中國航天之劍永遠鋒利,承擔起保衛祖國的國之巨器的偉大而光榮的使命。中國航天事業在錢學森的指引下,從導彈到衛星,到飛船,到載人,一步步發展壯大,中國人的腳步已經邁向了遙遠的星際。
「人民科學家」,錢學森沒有辜負這個稱號,沒有辜負中國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作為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推廣者,他持劍報國,為中國贏得和平和尊重,用自己的語言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為保證中國現代化建設中所需要的力量支撐而不懈的努力工作,做出了偉大貢獻。
錢學森留給我們的太多財富,我們要倍加珍惜,繼承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勇於亮劍的精神,勤奮工作,為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為奉獻終身。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3
由張藝謀導演的影片《歸來》上映不久,微博上看過的人有罵張導的,說他慣於抹黑新中國。但在豆瓣電影和時光網影評中,此片的評分值分別達到8.0分和7.7分,屬於比較高的。在女兒的慫恿下,我今天特地去影院看了一遍。
要讓我來打分的話,我會給此片9分以上。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壓抑得窒息,分裂得痛苦,創傷得揪心,荒誕得真實,又寬容得光明。
我覺得此片和張導執導的另一部影片《活著》一樣,非常客觀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現實。凡從那個時代過來的老年人,應能記得當時人們的心態,習慣的思想方式和表現出來的行為。我這個如今很少踏進電影院的老年人,看一些進口片和港台片,常常會看不懂,感到太跳躍。看《歸來》的時候,影片中主人公們的一奔一跑,一拉一扯,一顰一笑,一個眼神,一滴眼淚我全都心領神會。馮婉瑜(鞏麗飾)和其女丹丹感情的破裂,丹丹當初的決絕和後來的後悔,陸焉識(陳道明飾)對女兒的寬容和對妻子的深情,都讓我覺得十分真實自然。
此片的演員陣容可謂強大,男主角陳道明,女主角鞏俐,均是大牌明星,演得非常認真投入,因而感人至深。演女兒丹丹的青年演員張慧雯,名氣不大,應該說也很到位,是否會成為又一位「謀女郎」?。至於閻妮、張家譯、陳小藝、劉佩琦,丁嘉麗等,這幾位都是可以在一部片子中擔綱的名角,在這里出演配角甚至跑龍套,當然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所講述的是個悲劇,怪誰呢?怪丹丹過左?這不公平,那個時代年青人都持這樣的思想,都這樣行事,屬於當時的「正能量」;怪馮婉瑜對女兒無情?更不合理,她太愛丈夫了,而且深信其是受冤枉的;怪陸焉識害了妻女?是啊,表面上看連他自己也這樣歸責了——影片中沒有交代他劃為右派的原因,但可以想像他其實也是無辜的,或許還代表著一種正確的觀點(就像馬寅初先生當初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張受到批判一樣)。不管怎麼說,真實的歷史就是如此,似乎上有錯,下也有錯,好像你無過,他亦無辜——究竟誰之過,只有讓讓歷史去評判了。
影片光明的一面,借劇中人的口說:「一切已經成為過去」。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是不是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呢?看看現在許多人還在一味謳歌那個時代,甚至把反映真實歷史的作品看作抹黑,現在的年輕大眾已經不能理解片中的情節和思想,就能知道恐怕遠不能這么樂觀。
許多人希望我 說說 ,是否值得去看這部電影?我覺得,五十歲以上的人,推薦去看,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懷舊,勝似在老城廂走街穿巷追尋年輕時代的影子,()記得苦才能體味甜。對於想了解真實歷史的年青人,也絕對應該去看;這部片子沒像《活著》一樣遭禁,這是值得慶幸的進步。不過若是純粹抱著消遣的心態去影院,那麼我劇透給你——片中沒有,沒有槍戰,沒有香車美女,沒有飛檐走壁,沒有擁抱接吻,也沒有眼花繚亂的武打,恐怕會讓你失望。今天影院中倆坐在我旁邊的年青人邊玩手機,邊用眼角餘光瞟向銀幕,顯然感到索然無味。
影片最後沒有「咪里瑪啦大團圓」(註:以前對戲劇的套路 總結 為幾句 順口溜 ——「才子佳人相見歡,私訂終身後花園,公子落難小姐援,苦盡甘來中狀元,咪里瑪啦大團圓」),而選擇在失憶妻子不認識眼前的丈夫,卻又痴痴苦等他歸來;平反歸來的丈夫想盡辦法幫助妻子恢復記憶,最終仍不得不在風雪中陪妻子「苦等自己」的結局中悲愴落幕,也是寓有某種深意的吧。
是啊,青春已經逝去,哪能再回還?
往事不堪回首,但卻不能忘卻!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4
《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Jr.John Forbes Nash)。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
1947年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羅素-克洛飾,Russell Crowe)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並研究數學。這個"神秘的來自西弗吉尼亞的天才"並沒有上預備班的經歷,也沒有遺產或富足的親戚資助他進入「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但普林斯頓最具聲譽的獎學金證明他確實屬於普林斯頓這個團隊。
這對納什或是對普林斯頓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優雅的社會交際他根本不屑一顧,上課也提不起什麼興致。他整天沉迷著的只是一件事:尋找一個真正有創意的理論。他深信這才是他應該從事的事情。普林斯頓的數學系競爭十分激烈,納什的一些同學也十分樂於看到納什的失敗。但是,他們仍然十分容忍他,有意無意地慫恿他當個偉人。一個晚上他與一些同學在當地灑吧娛樂,當時他們對一個熱情的金發碧眼女人的反應引發了他的靈感。當納什觀察著這些競爭對手時,常常在他腦海里醞釀的想法突然變得清晰起來。他隨之撰寫出了關於博奕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大膽地將現代經濟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理論作出了不同的解釋。這個已經被人們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變得陳舊過時了,納什的生活也從此發生了改變。
納什後來獲得了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研究和教學的工作,這可是一個眾人覬覦的工作,但是他對這些並不滿意。科學曾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獲勝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現在,冷戰盛行,納什渴望在這場新的沖突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他的願望得到了實現,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徹(William Parcher,埃德-哈里斯飾,Ed Harris)招募他參加一個絕密的任務,解開敵人的密碼。
納什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同時,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耗神的工作中。在這里,納什受到了一種全新的挑戰,但是這次的挑戰卻是來自光彩照人的艾麗西亞-拉迪(Alicia Larde,珍妮弗-康奈利飾,Jennifer Connelly),一個物理系學生,她向納什引入了一個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的觀念----愛情。
不久,納什和艾麗西亞結婚了,但是他不能告訴她他正在為帕徹所從事的危險項目。這項工作稍有不慎泄了密,後果將不堪設想。納什一直是悄悄地在干,他被這項工作深深地迷住了,並最終迷失在這些無法抵禦的錯覺中。經診斷,他得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納什的遭遇讓艾麗西亞嚇壞了,她掙扎在被毀天才愛的重壓下。隨著每一天都似乎會給他們帶來新的恐怖,這對令人羨慕的伴侶已失去了當初讓人羨慕的份兒。但是艾麗西亞仍然在她愛著的男人身上發現了他的超凡魅力,這也是支撐她對他承諾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忠誠的感動,納什最終決定與這場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作斗爭。
謙卑的納什目標很簡單,但要實現這些目標卻是難上加難。處在病魔的重壓之下,他仍然被那令人興奮的數學理論所驅使著,他決心尋找自己的恢復常態的 方法 。絕對是通過意志的力量,他才一如既往地繼續進行著他的工作,並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與此同時,他在博奕論方面頗具前瞻性的工作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而納什也成了一個不僅擁有美好情感,並具有美麗心靈的人。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上周四我與我的隊友一起觀看了一部對我心靈撞擊很大的電影----《奔騰年代》,美好的東西應該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讓我來為大家解說這部影片,與你們一起分享我的感受。
電影開頭,呈現出美國紐約的一片繁榮景象。那好似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福特汽車生產的速度為90s/輛……然而我們的目光,沒有停留在如蟻的汽車上,而是隨著大氣而悲壯的背景音樂,觀賞馳騁於無邊草原上的駿馬。
股市的崩潰,給繁榮的華爾街帶來一片陰霾。許多人傾家盪產,背井離鄉……在這種背景下,電影將主人翁的故事娓娓道來。
一個失意的商人,妻離子散,頹廢與孤寂圍繞著他。其中有一個場景讓人疼惜,那是他站在樓上,觀看往來的情侶與踢 足球 的孩子,我們可以感知主人翁心中的失落,但也敬佩他身上的不屈。命運之神的眷顧,在他最失落的時候,遇到生命的另一半,重燃生命之火。
一個馴馬師,愛馬如命。掙扎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生活的壓迫,沒有讓他頹廢或是狂躁,他用冷靜來成就心中那不平凡的夢。其中有一個場景,他從馬主手中要下一匹受傷的白馬,把他牽到林子中去,為它療傷,帶它散步,和它講話。無疑,愛馬如命的他知道如何了解馬。
當商人和馴馬師在林中相遇,問他為何救下這匹不能帶來任何經濟利益的白馬時,他的回答是:因為我可以醫好它。這是何等的簡潔明了。只是因為證明我可以做到,所以我去做了。馴馬師說過一句很富哲理的話:你不能因為它受了點傷,就抹煞它的價值。
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心中也產生了疑惑。一匹 賽馬 ,不能馳騁於馬場,那它的價值是什麼呢?難道是消耗經濟危機下原本不多的糧食嗎?隨著影片的深入,我知道了他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命運之神可能不會讓你完美無缺,但缺憾也是一種美,重要的是不要氣餒,找到自己的價值。
一個從小受高等 教育 ,家境富裕熱愛騎馬的年輕人瑞德,父母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把他推向自力更生的生命之路。從富足到貧窮只會是轉瞬之間。生活的壓力,親人分離,逼迫瑞德在平凡的小馬場與人競爭、拼搏。挫折讓他更加了解生活的現實,挫折也曾消磨他的意志,但心中的頑強與不屈,依然像屹立不倒的大山,支撐著他在困惑中慢慢摸索人生的軌跡。
一匹血統優良的馬,沒有俊朗的身軀,生活頹廢、好吃懶做而且脾氣暴躁。一無是處、不服管教的野馬似乎也有它的價值---作為其他馬匹的陪練,來激發其他賽馬的自信心。
三個失意卻不屈的人,加上一匹鬱郁不得志的馬,命運之神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編造一段神話。
很快,鮮花滿地,名利雙收。似乎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包括這匹馬,也成為眾人追捧的明星。然而生命之路,不會永遠平坦,命運之神,也不會永遠眷顧與你。瑞德受傷,給這個充滿希望的團隊蒙上陰影。然而,沒有人想去放棄原本堅定不移的信念---挑戰、超越!最終,他們用團隊的智慧贏得了對決賽,此時似乎已經可以證明他們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受人關注的隊伍。然而生命的意義遠不僅如此。
如果說瑞德與賽馬海餅干是因為現實的價值走到了一起,那絕不是讓他們彼此牽絆的理由。當瑞德因受傷在寧靜的山區休養,一種心靈的默契,讓他與海餅干共苦同甘。他們終於,成為不受人關注的弱者。這個場景讓我們感動。遠離鮮花榮耀,在平凡的村落,人與馬相知相守。這部影片,不僅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如何為夢想而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故事,更向我們詮釋了一個生命的的意義---繁華過後見真情。
人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一路走來,在頑強中奮爭,再不去中掙扎,在成功中受挫,在平靜中體味人生百態。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請不要再責備生命你的考驗,命運的不公。揚起你的頭,揮動手中的長鞭,帶著遠大的抱負,與一切困難和挫折頑強抗爭吧!
最後,我想說:成功與失敗的次數無關,卻與站起來的方式有關,命運之神可能一萬次的大吼:「倒下」,成功者卻一萬零一次倔犟的回答:「不」。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匯集5篇相關 文章 :
★ 《少年的你》勵志電影觀後感1000字大全精選5篇
★ 電影觀後感大全匯總5篇
★ 電影《美麗心靈》觀後感作文1000字5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1000字【精選五篇】
★ 攀登者2019電影觀後感1000字
★ 2019電影觀後感大全精選5篇
★ 風聲電影觀後感1000字作文5篇
★ 電影1942觀後感1000字5篇
★ 電影殺生觀後感精選1000字5篇
★ 《決勝時刻》獻禮祖國70周年電影觀後感1000字【5篇】
⑶ 作為張藝謀的第23部長片,張藝謀為何把自己置身《懸崖之上》
作為張藝謀的第23部長片,張藝謀把自己置身《懸崖之上》的原因:
1、突出影片的主題;
2、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
《懸崖之上》是72歲導演張藝謀的第23部長片,2021年4月18日首映就收獲了很高的評分,獲得貓眼評分9.2分,淘票票9.1分的高分。有很多網友都說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拍過的作品中品相較好,完成度較高的作品。無論是在服裝造型美術等方面都下了功夫,而且劇情也是很精彩,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演員的表現也是很出彩的一方面,整體效果都很不錯。
三、劇情的緊湊劇情是很讓觀眾揪心的,很多血腥的場面真實的還原了當時那個年代的殘酷人心,動用的各種變態酷刑,雙耳、胸前、都上金屬夾,皮鞭的抽打,預告片里的酷刑只不過是正片里的九牛一毛,這樣殘酷的劇情在電影院里觀看一定為讓觀眾更加深刻。張藝謀這部電影幾乎是他第一次拍的真實的格鬥類型,全程高燃,十分振奮人心。這部電影表達的是小人物與小人物之間的殊死決斗,表現對現實的無奈,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
四、結語張藝謀這部電影的封面就是有自己和其他演員在一起站在懸崖之上,名字與劇情很貼切,是一群為了戰斗將自己置身懸崖之上的人物,這部電影會迎來諜戰片的新高潮,很多網友都很喜歡這類的影片,看完這部影片走出影院,會讓觀眾們有不一樣的感悟,抬頭看這光明,才意識到這黎明來之不易,是多少先輩付出鮮血換來的。
⑷ 一部好的電影是怎樣推動觀影者釋放情感的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特別多的好電影吧。一部好的電影,大多都能夠掌握觀眾的情感變化,並且能夠推觀眾逐步釋放自己的情感。那麼一部好的電影是如何推動歡迎者釋放自己的感情的呢,接下來就由我來給大家總結一下吧。
在恐怖片中如果我們關了聲音,恐怖片的恐怖氛圍會降低非常非常多。這也是背景音樂應用的非常成功的一些例子。所以說如果你一個人在家不敢看恐怖片的話,不妨試著把聲音關掉,你會發現原本非常恐怖的情節會變得並不那麼恐怖,甚至有時候還會顯得有些搞笑哦。所以說一部好電影想要推動觀影者釋放感情,不單單要在劇情上下很多功夫,選對一段合適的背景音樂也是非常重要的。
⑸ 電影的影評中視聽語言要怎麼寫
同學你好,我們以《七宗罪》的開頭做一個範例:
《七宗罪》是大衛芬奇導演33歲的長片作品,其成熟的視聽造詣讓人稱贊,我們用最粗淺的視角,去嘗試解讀芬奇老師是如何用視聽語言構建人物。
(本文涉及劇透)
電影中,主人公賽默塞特,我們簡稱S,是一個出色的警官,做事一絲不苟,思維縝密,刑偵技術高超,有一顆為美國人民服務的心。可人到晚年,無法根除的罪惡讓他在即將退休的年紀心力交瘁。而米爾斯,我們姑且叫他M吧,掐指一算也就30出頭,在地方上頗有建樹,一時間讓他忘乎所以,自以為自己是超級警察,其實性格急躁沖動,做事毛手毛腳。機緣巧合,這一「SM組合」便相遇了。
簡單介紹人物之後,我們來對比影片,看看芬奇老師是如果悄悄塑造人物的。和文字不同的是,視聽語言要緊扣視覺和聽覺的表達,畫面的信息量是具象且豐富的,加之有人類生活的經驗,很多表達不言而喻,深諳此道的人便可以得心應手去創作。
《七宗罪》鏡頭五
M便接了個電話,從襯衣的口袋裡掏出一支鋼筆,隨意的記在手心裡。還記得上文里S的鋼筆放在哪嗎?整齊排列在桌子上。不能說導演刻意做對比,他只是把一些細節通過人物動作和美術陳設展現出來。刪去這些細節或許對情節不會產生太多影響,但是會讓故事與人物的邏輯更加合理。這便是視聽的魅力。
視聽語言包括很多方面,景別、角度、運動(攝影機運動)、照明、色彩、語言、音響、音樂,剪輯等,但所有的電影元素都是為人物和故事服務,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形象,如何交代故事情節,如何讓觀眾有代入感,才是電影各元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