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電影《刮痧》的影評(語言淺顯易懂)謝謝!有重謝!
《刮痧》:在美國做的一場春夢
看完《刮痧》出來,我們都流下了熱淚。但我納悶我為什麼並不喜歡這部電影。後來我看《天國情書》也流下了熱淚,就明白,電影讓人流淚也許挺困難,但讓人說好就更困難了。(《天國情書》在我看來就是一部宣傳不要歧視麻瘋病人的片子,導演拍過很好的電影,動機也很好,但這部電影簡直可以說太差。這些話與《刮痧》無關,只是順嘴說說,所以放在括弧裡面。
其實,回過頭細想《刮痧》,它讓人流淚的部分盡管不算好,但在整個電影里仍然是最好的部分。對,我是說這部電影不好,這是我的評價。
一、差的地方
先說感覺最不好的地方。鄭曉龍在廣州的首映式被某記者問道"拍全英文對白國產片有媚外嫌疑",他氣壞了。我很理解他。《刮痧》給我的總體感覺倒不是媚外,反而有點兒中國說"NO"的氣味在里頭,那位記者真不知怎麼看的電影。《刮痧》一開頭,許大同(梁家輝飾)站在領獎台上激動地說"我的美國夢"雲雲,我就已經明白這是個批判美國夢的電影。如果說有什麼嫌疑的話,我倒懷疑導演是不是有點兒"仇外"。當然鄭曉龍說了,他想拍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有多難。可他表達得多少有點兒困難。
導演像搜集證據似的用一大堆情節來證明東西方文化溝通有多困難:
例一:孩子在和老闆的兒子打架,許大同要孩子向老闆的兒子道歉。孩子不幹,許就打了他一下,老闆認為在美國是不允許打孩子的,即使是孩子的父母。但許卻認為"管教孩子天經地義,並且是給你面子",氣得老闆大叫"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
例二:孫悟空在中國是神話英雄,但那位美國律師說,這只猴子根本沒有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別人種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聲招呼摘來便吃,當人家制止時,他不但不聽勸阻,而且還大打出手毀了人家的桃園。別人辛辛苦苦煉好的丹丸,他拿來就吃,還把主人打得頭破血流--像這樣一個野蠻頑劣的猴子,竟然被許大同在電子游戲里描繪成英雄。"
例三:妻子簡寧生孩子時情況危險,醫院要求許大同選擇保大人或小孩。許大同要求保妻子,因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而接生的護士認為這種選擇"野蠻",是不尊重孩子的生存權利;
例四:爺爺用中國流傳兩千多年的刮痧療法為孫子治病,卻被美國人認為是父親虐待兒童,兒子被放在兒童福利院監護起來,父子不得相見。
……
有了這么多證據,似乎可以馬上判決:「東西方文化溝通極其困難。」不過,判決之前我還是想求證一下這些證據的有效性。第一個例子,我想如果許大同認同文明世界的話,應該已經認清「不要打孩子」這個道理了。關於為了面子打孩子的問題,不知是不是中國特產,如果是也是個很惡心的特產。好像魯迅早就說過,不要打孩子。中國發生的打孩子的丑聞倒是蠻多的,但這只能說明我們與文明的距離,而不是與西方的距離。所以這個例子是文明與不文明之間溝通的困難,不是東西方溝通的困難,不成立。
第二、三個例子,電影自己已經證明這兩個證據的無效。律師那樣說純屬為了打贏官司而採取的故意激怒許大同的策略,連他自己都明白自己是有意曲解,許大同可能會因此認為存在溝通問題,但我們不會;護士的說法也很輕巧的被同是美國人的律師(許大同請的律師)一句話駁倒了(如果選擇小孩,是不是可以被認為是不尊重母親的生存權利呢)。
只有第四個例子是最扎實的,刮痧,這也是這個電影存在的原因。我看這部電影之前本來也以為整個電影會在"刮痧"上面爭來爭去。可是沒想到在電影里,這個問題卻是很輕松地就解決了。先是許大同夫婦認為在"刮痧"問題上無法與老美溝通,於是在辯護時避開談"刮痧",而大談自己對孩子的愛。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預期會出現激烈辯論"刮痧"的場面,結果這個問題一直被迴避了,最後反倒是那位美國老闆自己跑去一位中醫那裡颳了一回痧,然後把背給兒童福利局的人看,問題就這樣很輕松的解決了。
到底還是沒有證明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有多麼難。
很多中國人都愛談"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有多麼難"這個話題,不過我還真沒有發現誰談好了。所以我一直懷疑所謂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困難"可能是個偽命題。構成兩個人種無法溝通的真正問題恐怕不是什麼東不東西不西,而是文明不文明(或者說人性不人性)的問題。兩種文化的差異可能被有意無意的誇大了,尤其當一方處於弱勢時,他往往會非常敏感以至多疑,就好像林妹妹遇上賈寶玉,後者一句無心言語,前者卻要思量不已。具體在兩個人的關繫上還好說一些,總不妨礙林妹妹愛賈賈寶玉。而牽扯上家國情懷民族自尊,問題就會嚴重到無法溝通的地步,乾脆說起「不」來了。
整個電影一直被這種矛盾所糾纏,想探討文化差異,卻不願進行自我反省,而一味地沉浸在不被理解的情緒中難以自拔。對照一下大島渚的《戰場上的聖誕節》(又譯《俘虜》),《刮痧》對文化差異的探討顯得非常膚淺,落到實處的差異只是技術層面的"刮痧"療法,至於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則一略而過,電影的重心其實根本不在"刮痧"上,朱旭演的老父親看來可以是個很好的闡釋東方底蘊的角色,然而幾乎成了跑龍套的,除了在前面給孫子刮痧惹下大禍,對情節的推動再無什麼作為,所有有關他的情節都顯得多餘,明顯拉緩了電影的進度之後又匆匆離開。電影在最後只是對"刮痧"簡單地名詞解釋了一番就算了事,使我甚至懷疑導演真正的興趣不在他所一再標榜的"文化差異"上,所謂的探討"文化差異"只是一個幌子,一個賣點而已。
二、好的地方
我不知道是不是無心插柳的結果,《刮痧》里最好的部分恰恰是導演沒有探討什麼文化差異的時候。整部電影里,當導演忘了研究"文化比較"時,才顯得自如流暢起來。許大同偷了兒子引來警車追逐那場戲是電影最好的部分,好萊塢警匪片里慣常出現的追車場面被借用過來,變成了一個父親貢獻給親愛的兒子的一次難得的游戲。對抗情緒在這里變成了溫和的揶揄,警與"匪"出現了難得的和諧,孩子最後在追車游戲中睡去,整個情節顯得溫馨從容。
當許大同忘了他的傳統,而只需要表現出他的愛時,他才變得可愛和近情理起來。父親不得不在聽證會上證明自己對兒子的愛的情節設置耐人尋味。愛只可以感受,怎能舉證證明?許大同夫婦准備證詞時的焦慮,以及他後來做的演講都真切感人,這一點兒值得誇贊編劇。
最具煽情力量的自然要算結尾許大同爬樓了。它可以是一個好萊塢故事的最佳結局。皆大歡喜,場面感人,既要讓人流下熱淚,還要讓人心滿意足。當然是個大俗套,但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說,俗套不是缺點。
三、打分
要我給《刮痧》打分,三顆星(滿分五顆)吧。本來我想只打兩顆星,導演似乎要很嚴肅地探討文化沖突的問題,但是他的探討未免太一廂情願了。令我加上一顆星是因為我感到一顆新星冉冉升起,鄭曉龍第一次拍電影就顯得很圓滑老到,照這樣子拍下去,又一個馮小剛就茁壯成長起來了。而且與馮小剛相比,鄭曉龍要更擅於模仿好萊塢。他擅長煽情,而且他不再靠貧嘴來製造幽默感(貧嘴的幽默已經走到盡頭了)。
總的來說我的感覺是:《刮痧》在探討文化差異尋求東西溝通方面所做的事情,好像是阿Q把美國當成了土谷祠,在那裡做起春夢來。
2. 電影《刮痧》觀後感三篇
我們在寫電影《刮痧》 觀後感 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內心感悟和作品本身相結合來寫,不能有太長的篇幅,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刮痧》觀後感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電影《刮痧》觀後感1
《刮痧》這部電影借一件小事反映了中美文化(或者說東西方文化)的沖突。電影中許大同的父親的一句話最能說明這個問題。他說,刮痧在中國已經幾千年了,怎麼一到美國就說不清楚了呢?其實說不清楚的何止是刮痧這種傳統的中醫療法。象許大同代替父親承認是自己給孩子“刮痧”,許大同對上司說的“我打孩子是對你的尊重”等等中國的傳統道德規范,在上司桑蘭那裡又何曾得到理解和認同。中國傳統文明古國,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與民族傳統,兩千年儒家文化孕育下的華夏民族,忠孝禮儀深入人心。民族思想,愛國情操,是每一個公民,更加感性化。
美國現代文明國家,區區三百年歷史,但短梁配暫的歷史恰恰使這個國家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沒有思想的累贅。現代的國家,主要體現在他的法律之上。法理,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部分,依法辦事,是這個國家更制度化,更規范化。
當兩個文明國家相撞時,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中國,兩千年的發展與延綿,社會每個方面,人們都擁有他們祖先的經驗,人們的行為准則,更多的是來自於社會的默許,也就是一套自己人公認的行為規范。美國,短暫的歷史,決定他必須有一套自己人必須承認的社會准則。而此要在短暫的時間里是實現,就必須依靠明文規定也就是法。
兩個文明各自獨立,沒有好與壞,中國,你不能說他不行,因為他的民族依靠這個幾千年就沒有走過滅亡的道路。美國,你不能說他不行,因為他的現代民主,是美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望塵莫及。
美國,法律深入到社會每一個角度,每件事都將法律,涉及到人的就要講人權,孩子,一個敏感的話題,父母教育孩子,在中國人眼裡,天經地義,深入人心,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要保護孩子的合法權利,不允許他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在這個問題上的巨大分歧,就要求必須要交流,才能解決彼此的分歧,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才能避免一些重大的錯誤。
電影《刮痧》觀後感2
隨著全球化潮流的興起,跨文化交際在人與人的交流中也顯得胡模尤為重要,觀看了《刮痧》後也真正感受到了文化的差異性以及文化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電影中體現的.文化差異。
文化背景影響跨文化交際。首先是價值觀念的不同,這是文化特質的深層結構。中美對於動與靜的認知不同,中國人強調"靜",更加註重做人。而西方包括美國則強調"動",更加註重做事,注重個人主義,注重隱私。如影片中,在頒獎晚會上大同對自己兒子的教育,採用拍打甚至被朋友看作是暴力的手段,這種對人的教育方式是不被美國人所接受的。再就是對待變化的態度上,中國人注重求穩而美國人則注重求變。這一點在影片中通過大同的父親體現的尤為明顯。大同的父親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老霍在美國的工作、生活狀況,並最終客死他鄉讓他很是傷感,這也是最終使自己返回北京"落葉歸根"的一大因素。
還有對於人的天性的認識,中國人主張性本善,對他人常有惻隱之心;而美國人主張性本惡,對他人也要用法度來規范其行為,繩之以法。如影片中大同的美國朋友昆蘭在法庭上作證時並沒有因私情而偏袒大同,而是講出自己所看到的事實,作為中國人的大同卻不能理解朋友的這種做法。
其次是民族性格的不同,這是文化特製的外化表現。中國人的民族性格中注重情感本位,講求內斂含蓄,謙遜恭敬;而美國人則追求平等、民主、自由,講求坦率真誠,注重個人隱私。在影片開始,大同和朋友一起進入頒獎大廳前,有很多人在門前搞反對游戲等活動,而美國警方則不會去制止,這體現了他們尊重言論自由。
再就是自然環境不同也會造成文化差異。亞洲的自然環境使得中國人更具有群體意識,並且很注重講究等級次序,長幼有別;而在美國則是更主張自由平等,上級與下級之間也沒有強烈的等級意識。電影中,男主角與他的老闆之間既是上下級關系又是很好的朋友,而在中國自己與自己的老闆是很好的朋友關系的情況卻是很少。這就橡做指體現了中美的不同。
這部電影讓我更加認識到了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同時也讓我知道了自己專業的重要性。我們是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更加充分的認識到這種差異,才能更好的從事對外漢語教學。
電影《刮痧》觀後感3
《刮痧》這部電影非常直白的反應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而這種文化差異同樣體現在法律和司法領域,從法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就是不同文化所孕育出的法律以及法律文化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甚至是產生激烈的沖突和矛盾,這也是當今社會不同法律文化的國家和地區在互相交往中都可能面對的一個問題,這也為法社會學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 《刮痧》中選取了一個很好的角度來表現中美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和民眾之間缺乏互相了解和認識導致的一些麻煩和爭端,影片中的一家四口在美國的生活非常能表現很多華人到了美國定居後所面臨的一些文化差異和問題,同時也表現出美國的主流社會的主流文化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接納東方文化,而是堅持以自己的眼光來看待一切問題。影片中的父母比較成功的融入了美國社會,但是這也不能否認其與西方社會文化存在排斥性,而兒子在美國出生成長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完全融入了美國社會,但是其傳統文化和家庭文化或多或少的也會有一些矛盾體現出來。
我認為影片所體現的主題在於比較法文化,而通過法文化的差異又引申出中美文化中的一些沖突矛盾焦點,如關於教育的看法、方式等的沖突;關於友誼看法和理解的沖突;關於傳統文化的沖突,而其中最為重要也是矛盾集中點就是傳統文化的沖突。
一、關於教育的看法、方式的沖突
影片中許大同為了兒子丹尼斯和老闆的兒子打架的事情,而要求兒子向對方道歉,在兒子拒絕之後就動手打了兒子,後面也說要兒子道歉是為了給他老闆的面子,這里的打兒子和給面子在中國來說就是非常常見的事情,而在美國文化中就覺得不可思議。在美國人眼裡甚至是許大同在美國出生成長完全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兒子來說是不能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里教育子女所奉行的“打是親、罵是愛”以及“愛之深、責之切”的文化內涵,也是不會贊同以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子女,而甚至於別人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子女他們也會介入其中予以阻止。這些都是體現了中美兩國文化中對於教育的看法和方式存在很大的沖突的例證。
二、關於友誼的看法、理解的沖突
影片中許大同的老闆站在許大同的對立方作證,也可以說是造成小丹尼斯沒能順利回家的一個原因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方面宣稱是很好的朋友,另一方面又站在對立方的立場上而不幫助自己,這樣的事情在中國是很難想像和很難理解的,然而在美國文化中把情與理、情與法能夠很好的分開以至於這樣的事情是很平常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友情和義氣,而在美國主流社會這是不可能得到認同的,也就是兩國的文化差異太大,民間又缺乏溝通和了解導致兩種文化的人之間由於文化差異導致的矛盾經常性上演。這些也就是中美兩國文化中關於友誼的看法和理解存在很大沖突的例證,同時也說明不同文化之間加強交流與溝通,提升文化認同是非常重要的。
三、影片中體現最大的主題就是兩國文化的差異,包括上述關於教育、友誼和沖突也都是源於文化差異,其中文化的差異和互相不理解不認同導致影片中對於刮痧這一種在中國非常普遍的事情在美國卻會引起一場官司,而且還是一場私權利對抗公權力的官司,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沖突。
其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中醫在美國主流社會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和尊重,當然這也說明我國醫學人才應該努力將中醫推廣到世界,讓全世界承認並尊重中醫的同時也讓全世界的人受益。其二是中美兩國現實國情差異很大、其法律與法律制度差異很大。其中現實國情中中國的家長把孩子放到家中自行外出是和平常的事情,有的人因為謀生出遠門很長時間把孩子留在家中也就是留守兒童的問題,這在中國是很平常但其中也有很多無奈的因素;然而相同的事情在美國就可能構成違法或者犯罪,這在中國社會是不能理解的也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其中兩國的法律文化差異也很大,中國對於除了涉及刑事犯罪的問題會由國家機關強行介入之外基本上都奉行不告不理的原則,而美國司法機關對於很多問題都會主動介入,其中也包括一些社會性的組織介入,這種差異在影片中的表現是比較深刻的。
總體來說,影片所表現的主題是由於兩國的文化差異所孕育出的不同的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這也是法社會學派比較關注的比較法文化和比較法律制度的兩個點。而影片的結局還是比較好的,也為我們在以後碰到類似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提供了一些思考和辦法,也啟示我們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應該加強聯系和交流,以期達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諧世界。
3. 反應中西方文化沖突的電影有哪些
有《刮痧》、《少女小漁》、《喜福會》。
《刮痧》:由鄭曉龍執導,由梁家輝、蔣雯麗、朱旭主演,於2001年出品的一部電影。該片以中醫刮痧療法產生的誤會為主線,講述了華人在國外由於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而陷入種種困境,最後又因人們的誠懇與愛心,困境最終被沖破的故事。
《少女小漁》:該片的主題與李安的風格高度切合,表現在關注的問題——文化沖突、女性刻劃。影片在張艾嘉的執導下更顯得細膩深刻,但結局卻讓觀眾黯然神傷。該片在戲劇沖突的設計上匠心獨運,既強化了原著的戲劇性,又增添了較為豐富的內容,因此更符合電影的藝術要求。片中江偉一方與馬里奧、瑞塔一方構成了中西文化差異的對立。
《喜福會》:在敘事層次、敘事結構、敘事聚焦等方面採用新穎的故事建構策略,並在敘事空間、敘事時間、聲音構成等敘事語法策略上獨具匠心,解決了電影敘事 「誰來講」和 「怎麼講」兩個核心的問題,同時給觀眾呈現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
(3)電影刮痧的主題分析擴展閱讀:
《喜福會》不僅將小說的故事情節完整地呈現了出來,更是忠實地表達出了小說《喜福會》的文化內涵。影片通過獨具匠心的情節安排,解構了長期以來人們對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二元對立,同時也解構了男女性別的二元對立。
《刮痧》以家庭、傳統、親情、文化為主題,同時以特別視角關注普通中國人情感狀態與生存狀態和文化傳承,完全呈現、熱情贊頌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家庭親情與價值觀念,影片充分肯定了中國人的奮斗精神,頑強毅力,樂觀態度,開放心態,為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影片。
4. 關於《刮痧》這部電影的分析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聖路易斯。許大同來美八年,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在年度行業頒獎大會上,他激動地告訴大家:我愛美國,我的美國夢終於實現!但是隨後降臨的一件意外卻使許大同夢中驚醒。
五歲的丹尼斯鬧肚發燒,在家的爺爺因為看不懂葯品上的英文說明,便用中國民間流傳的刮痧療法給丹尼斯治病,而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後許大同虐待孩子的證據。
法庭上,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證人和證詞,使許大同百口莫辯。而以解剖學為基礎的西醫理論又無法解釋通過口耳相傳的經驗中醫學。面對控方律師對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規范的「全新解釋」,許大同最後終於失去冷靜和理智……法官當庭宣布剝奪許大同的監護權,不準他與兒子見面。
惱怒的許大同與朋友昆蘭之間產生誤解和沖突;為讓兒子能留在家裡得到母親的照顧,許大同搬出了家;父親也決定回國,為了讓老人臨行再見一面孫子,許大同從兒童監護所偷出兒子丹尼斯到機場送別。受到通緝的許大同帶著兒子逃逸,和大動干戈圍追堵截的警察兜圈子,玩了一場追車游戲,「從容地」在逃亡中享受父子團聚的片刻快樂。
父子分離,夫妻分居,朋友決裂,工作丟失……接連不斷的災難惡夢般降臨,一個原來美好幸福的家庭轉眼間變得支離破碎,努力多年、以為已經實現了的美國夢,被這場從天而降的官司徹底粉碎。貧民區的破舊公寓里,偷偷相聚的大同夫婦借酒澆愁,抱頭痛哭。
聖誕之夜,許大同思家團圓盼子心切,只有鋌而走險,裝扮成「聖誕老人」,從公寓大廈樓外的水管向高高的十樓——自己家的窗戶悄悄爬去,結果引來警車呼嘯而至…… 【影片評價】《刮痧》以中醫刮痧療法產生的誤會為主線,反映了華人在國外由於文化的沖突而陷入種種困境,後又因人們的誠懇與愛心使困境最終被沖破的感人故事。導演鄭曉龍早前就曾經執導過以美國華人生活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引起強烈反響,此次由香港演員梁家輝、內地女演員蔣雯麗、人藝老演員朱旭共同擔崗的電影《刮痧》,同樣也反映了海外華人的生活,但將主題集中在了反映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不理解上面,引起了更多海外和國內華人的注意力甚至是共鳴。有評論認為該片從敘述方式、立意、節奏和製作質量上都非常「好萊塢化」,但此片確實是一部能夠引起人們反思,並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國電影佳作。
5. 求電影刮痧中的東西方觀點的反思(400字) 急需要
電影《刮痧》及其文化差異背景
I.電影情節
影片是根據一個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中產階級家庭因刮
痧而導致的一系列遭遇改編而成。故事發生在橘碼美國中部密
西西比河畔的城市聖路易斯。一對年輕的中國夫婦為了心
中的「美國夢」移民到這里已經8年了。主人公許大同是一
個成功的電腦游戲設計師,在一次頒獎禮上他興奮地告訴大
家他愛美國,這里實現了他的「美國夢」。然而,大同剛到美
國的父親在一次孫子丹尼斯發燒時為其進行的刮痧卻在不
知不覺中埋下了隱患。丹尼斯意外受傷被送到了醫院,醫生
在檢查時發現了他後背因刮痧而留下的淤痕,美國兒童福利
局就以虐童罪起訴了大同。大同被迫遠離妻兒,丟了工作,
失了朋友,「美國夢」就這樣碎了。
2.文化背景
影片通過在文化上趨於感性的中國同理性的美國的摩
擦與沖突展開情節,充分詮釋了影片的主題—— 東西方文化
差異。
「文化,是一個群體中的個人和集體在其生存過程中將
其所獲知識、經驗、信仰、態度、意義、階級、宗教、時代觀念、
生存角色、空間關系、世界觀、物質觀及價值觀世代沉澱和傳
承的產物」(「Culture Deftnition」)。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
文化古老而悠久,美國則顯得更加現代,因此這種文化上的
差異也就顯現的更加突出與鮮明。
自古中國就是一個大同的民族,主張「清靜」、「元為」的
道家思想和提倡「和諧」、「綱常」的儒家思想自古便影響著
世代中國人,這些傳統思想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國人的行為
態度。而美國則是一個只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移民國家,他們
的文化具有個性化和現代化的特徵,倡導個性與自由。他們
科技的進步,財富的創造,民主的建立都是出於現代社會的
發圓灶哪展需求,人際關系也是按照現代標准確立。
f收稿日期]2OLO—O1—30
【作者簡介】張鵬蓉(1970一),女,哈爾濱工程大學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學、翻譯。
第3期 難以消除的紫痕 55
二、《刮痧》中東西方文化差異分析及解決方法
1.思維方式差異
(1)對「刮痧」的認知
影片中最具爭議的話題就是「什麼是刮痧」。如果主人
公大同能夠成功的以一種美國方式辯鍵向法庭解釋「什麼是刮
痧」,並讓他們明白並接受,也就不存在問題了。但事實是,
他們知道大同每個單詞的意思,把它們連在一起就不知其所
雲了。「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巾醫皮部
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
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刮痧過
後,會在皮膚上留下些紅紫色的淤痕。「它(刮痧)是中國古
代人民對人體與疾病認識的一種思想產物」(「中醫的來
源」)。刮痧雖然包含科學依據,卻無法用儀器進行檢驗,這
與西醫理論截然相反。西醫是建立在解剖學的基礎之上,更
加註重理性、分析和實證,如果想讓西方人去接受中醫理論
就得把它放在解剖學基礎上進行闡釋。可事實上,我們無法
用解剖學理論去解釋「刮痧」、「丹田」和「七經八脈」等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醫學理論認識,所以,在聽證
會上,大同按中國的方式解釋刮痧時,聽證人員的反應是:我
們聽不懂,你要麼用我們能聽懂的方式解釋給我們聽,要麼
就用一本美國的醫學書籍證明給我們看。大同在此時顯得
是那麼的震驚與無助。
(2)對「美國夢」的認知
「美國夢」一詞最早是由詹姆斯·亞當斯於1931年在
其著作《美國史詩》中提出,並伴隨著美國的歷史一起發展。
大多數學者認為:「美國夢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對嚮往自由追
求的信條,即:在美利堅合眾國,所有的國民和居民只要是通
過辛勤工作都可以去追求實現其夢想」(「American
Dream」)。「美國夢」的中心思想就是個人的自由、解放和奮
斗。大同在~定程度上實現了他的「美國夢」,卻發現很難
從根本上成為一個美國人,因為他骨子裡已經深深的烙上了
中國的印記。移民者,就像「河中的鵝卵石,外表是濕了,可
它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河水的一部分」(何雲波,2004)。下文
大同與他老闆兼朋友昆林的對話(大同因為昆林在聽證會
上不肯幫他而失利,十分生氣,要辭職)充分顯示了東西方價
值觀的差異。
昆林:大同,我很抱歉,我只是想告訴你⋯⋯ 我不能說
謊,他們知道一切。
大同:讓我一個人靜靜!我沒空聽你那些辯解!我只想
要回我的妻子和兒子!
昆林:這難道要比你的工作還重要嗎?!
大同萬分失望,在他眼裡,沒有了妻兒就沒有r一切;而
作為一個標準的美國人,昆林則認為工作(金錢)才足一切,
它可以替代一切,包括愛情和生活。移民者們也許能夠在經
濟上實現其「美國夢」,卻很難在精神上達到與本土人一致
的境界。
(3)對「孫悟空」形象的認知
影片中幾乎每一個重大場景都有對「孫悟空」這一形象
的刻畫,並且在大同的聽證會上更有針對它的激烈爭論。
「孫悟空」源於rl1同古典名著《西遊記》,有著其獨特的義化
內涵。巾國文學在人物的刻畫上注重通過對人物的描寫表
達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態度。因此,「孫悟空」在《兩游記》『}l
僅僅是一隻猴子,更是一個英雄,它聰明勇敢,敏銳正直,
愛憎分明,代表著古代人民飽受封建壓迫時奮起反抗的先
鋒。而西方人在文學上更講求邏輯關系,很難體會到中國古
典名著的深層內涵,同時由於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所以西
方人不可能將「孫悟空」理解為一個英雄形象。片中兒童福
利局的律師之流更是把它定義為「兇殘野蠻的中國猴子」。
此觀點甚至得到了法官的默許。他們認為「孫悟空」就是一
只未開化的動物,因而它的游戲開發者大同也就被看做是一
個有暴力傾向的人了。聽證會上的這番辯論充分體現了東
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文化誤解與沖擊。
2.人際關系差異
(1)家庭中的親屬關系
中國有句老話:「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
國的傳統美德之一。大同是典型的中國人,在美國事業有成
後馬上將身在中國的老父親接到美國頤養天年,當丹尼斯因
為老父親的刮痧呆在福利院時,大同並沒告訴父親實情以免
他著急上火,這都是一個中國人很自然地處事反應。西方則
不同,美國人更注重和相信個人能力,老年人也喜歡通過獨
居和自給來證明自己。他們無法理解中國的那種對方還沒
開口就提供幫助或保護的孝道。因此,當知道不是大同而是
他父親給丹尼斯做的刮痧時,昆林不解為什麼大同在聽證會
上承認那是他自己做的,便問簡寧(大同的妻子)為什麼,簡
寧十分坦然的說:「因為他是中國人啊」,這給了昆林很大的
震撼。
同時,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在影片中也有很多體現。大同
一家三口就是中國家庭的一個縮影,「養不教父之過」和儒
家思想的「三綱五常」都在大同身上詮釋了一遍。丹尼斯打
了昆林兒子還不道歉,大同便給了丹尼斯一巴掌,這在美國
不僅是違法的,還侵犯了他們的個人主義信條。通常,美國
父母在孩子不犯法的前提下不會對其進行干涉。而在中國,
受傳統文化影響,孩子是父母財富的一部分,孩子必須要聽
大人的話,家長按他們自己的想法規劃孩子的未來,塑造孩
子的人生卻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簡寧為了讓丹尼斯盡快
融人美國就強迫他只許說英文,可從沒想過他是否願意。
(2)社會中的朋友關系
中國人喜歡強調「忠」、「孝」、「義」,「義」指朋友間的仗
義、義氣,是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美國人則不同,
他們更重視事實,朋友和事實之間事實更重要。因這一差
異,大同和昆林在聽證會後產生了分歧。
昆林:我只相信事實!你不該打丹尼斯!
大同:我為什麼打他?嗯?我自己兒子?我打他還不是
為了給你面子!那是給你面子!知道嗎!
昆林: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打你兒子那怎麼能是
在給我面子呢?
這里,打兒子一巴掌給朋友面子是中同一種增進友誼的
「藝術」,這種「藝術」對沒有這層文化認識的昆林來說是無
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林語堂先生在《臉與法治》一文中說
道,「『fl同人的臉,不但可以洗,可以刮,並且可以丟,可以賞,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可以爭,可以留,有時好像爭臉是人生的第一要義,甚至傾家
盪產而為之,也不為過」(黃鳴,2005)。這種貶低自身來尊
重對方的做法在西方人看來是十分可笑和不可理喻的,難怪
昆林大吼:「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
3.法律觀念差異
(1)對於打官司的認知
美國是法制社會的代表,其法律體系非常完善,法律法
規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法律意識很強,打官司幾乎
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正因如此,美國律師的類別也劃分得十
分詳盡,打什麼官司,就請什麼專業的律師。中國人講求中
庸之道,喜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打官司是無路可走時的極
端手段,了解也就不是很深。受此影響,大同對正式進入法
庭程序前的聽證會並不在意,他讓懂產權法律方面的昆林為
他辯護,昆林立刻指出:
昆林:家庭法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法律方向,聽證會馬
上就要開始了,你得找專業的律師來進行辯護。
大同:嘿,你知道我有多愛丹尼斯,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所知道的最棒的律師,你來幫我最合適不過。
昆林:可我只是一個產權律師,我對家庭法律知之甚少。
大同:丹尼斯是我兒子,那我就有他的產權,對吧?他們
只是搞錯了,你把事實一講,我就能帶我兒子回家了。我可
全指望你了!
結果顯而易見,因為不了解美國法律細節,不懂得如何
為自己辯護,大同的第一次聽證會失敗了。
(2)法庭舉證
美國法庭的訴訟過程與中國也有很大區別,特別是在舉
證方面。美國人注重邏輯關系,證據才是事實,才是一切。
大同不懂這種證明方式,他只是根據自身感受去講道理。聽
證會認為刮痧是一種虐待手段,大同就對他們講自己的親身
經驗,說他父親也給他做過刮痧,但這在美國法律上根本不
能稱之為證據,而且也沒有哪一本美國醫學書籍能證實他的
說法,因此,刮痧就成了虐待。相反,兒童福利局的律師就十
分擅長舉證,他利用各種所謂的事實來證明大同有暴力傾
向。他曲解孫悟空的英雄形象,貶低中國文化,故意激怒大
同,使大同在聽證會上失態。雖然手段有些無恥,但卻用事
實證明r大同有暴力傾向,所以他贏了。證據就是一切,這
才是美國法律。
4.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解決方法
(1)電影《刮痧》中的解決方法
整部影片實際上就是一種中美的跨文化交流。影片的
最後,大同為r見兒子,在平安夜沿樓外的管子爬了九層樓,
這九層樓高的管子不僅僅是一位父親同兒子之間的距離,更
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一道鴻溝。因為文化上的不理解,大同
幾乎是妻離子散,被朋友誤會,還丟了工作。盡管如此,沒有
人要放棄:大同為了見兒子在平安夜爬上那又冷又長的管
子;老父親特意回到中國為大同郵來有關刮痧的書籍以證明
其合理性;昆林去唐人街親自感受了一次刮痧;聽證會的人
員們也不斷反思著法律的合理性。種種磨難之後,他們嘗試
著去感受彼此的文化差異,經歷它,了解它,從而去縮短它。
(2)現實生活中的解決方法
語言是文化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深深影響著文化。如果
我們在學習一門語言時忽視對其文化的了解,那我們就會像
電影中的大同夫婦一樣,雖然可以無障礙的與外國人進行交
流,但當遇到「隱藏的文化」時卻無法正確理解它們的含義。
因此,在打好外語基礎的同時,我們也要強調對其民族文化
的認知和理解,並在遇到文化沖擊時,能夠具有換位思考的
意識,尊重彼此的文化。
總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有著其特殊的文化底蘊,
並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
和行為模式。基於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國和美國有著各自獨
特的思維方式、人際關系和法律觀念,人們在交往的過程中
總是習慣於用自身的文化標准去衡量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文
化差異引發文化沖突,這樣矛盾與傷害就在所難免。《刮
痧》就是這樣~部鮮明地闡釋了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差異
與沖突,同時也強調了矛盾的可跨越性和可解決性的影片。
文化誤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國家間文化誤解的扭曲和誇
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通過對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學
習和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成功的進行跨文化交際,並為東
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