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審美的語境看電影 ——淺析侯孝賢《最好的時光》
電影《最好的時光》採用三段式的影片結構,分別講述了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發生的三段不同的愛情。青澀懵懂的戀愛夢、無奈悲傷的自由夢、醉生夢死的青春夢,導演截取了三個時代的光影片段,呈現三種有清晰時代烙印的愛情狀態,從而折射出整個社會的發展變遷。
侯孝賢喜愛使用長鏡頭、空鏡頭與固定機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這是侯孝賢作品的一大特色,並已形成個人風格。他的影片因此而具有很強的形式感,與傳統的影視敘述方式截然不同,具有一定的「反情節」意味。
他的電影風格是代表了東方美學特點的,長鏡頭的移動如同散點透視的中國畫,低於人水平視角的攝影機位繼承了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冷靜客觀的鏡頭風格。我認為,侯孝賢所採用的鏡頭風格同自己要表達的影像目標是有關聯的,侯孝賢是在用情緒和細節來講故事,以還原生活塌瞎中真實的原生態氣氛為目的,讓觀眾沉陷在黑色大廳中用影像呈現的故事氣氛和時代味道中。
在這樣的目的中,侯孝賢運用長鏡頭更希望客觀的來講故事,沒有瑣碎的鏡頭組接,就不存在可以的用鏡頭強化細節,觀眾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畫面空間內,不會糾纏在懸疑和情節中,而由此侯孝賢講述故事的視角也很清晰。在景別的選取中,他偏愛中景鏡頭,與劇情保持一份疏離,觀影時會感覺到自己是通過一個畫框,一卷畫軸來看的。顛覆了經典敘事所追求的自行呈現,無人講述的真實感,強調了敘事話語的主體性,有很強的形式上的美感。
侯孝賢自己對本片的解釋是,「人生中不能忘懷的片握襲段是精彩的,它《戀愛夢》不是故事而是散文,是記憶中的味道,所謂最好的時光是台灣發展的好時光,電影發展的好時光,人發展的好時光,因為它不能再回來了,已經失去了,所以我們要去呼喚它!」
在我看來,侯孝賢喚起這份美好時光的鏡頭表現手法就是長鏡頭。不僅這部電影,他大部分作品都有類似的風格,如片長158分鍾的《悲情城市》只有222個鏡頭,平均每個鏡頭時長約為43秒,有的長達3分鍾以上。《戀戀風塵》平均每個鏡頭時長有34秒。「機位在遠一些的位置固定下來,演員不可能一個個走到鏡頭前來說台詞,那麼時間和空間的意義就出來了,一切都很自然,很有味道。」
表現最突出的是「自由夢」,侯孝賢堅持採用「全默片」拍攝。所有男女人公的對話都是用字幕表現,一方面來可以更加突出劇情的年代感,和現實產生一種疏離,讓觀眾感受到藝術美與現實的抽離,體現了王爾德的唯美主義美學原理;二來可以更加細膩地人物的感情神態,讓觀眾摒棄聽覺,用視覺來充分欣賞,體現了電影大師巴贊的長鏡頭理論。
一開頭兩人在屋內交談的一段中,鏡頭景別始終保持中景,鏡頭的移動速度緩慢。兩位主人公的表演也是委婉內斂的:女主角坐在桌前凝視的鏡頭團皮空,彷彿是靜止的,表現出東方審美的致遠致靜的情趣。
運用畫外音、長鏡頭、空間景深營造的情緒張力及詩意氛圍,都成為其作者電影的標志,使他的電影形成了強烈的個人風格,這樣的風格可以看做是他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樣的形式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給觀眾帶來了無限的審美享受。
《最好的時光》在影視敘事中顛覆了傳統的大情節敘述模式,不以敘述故事為第一要務,而是把渲染氣氛,表達意境放在首位。他對於意境的表現,通過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從具體,有限的物象上升到無限的時間與空間之中,帶領觀眾進入到電影所構建的奇妙境遇中。表現了電影藝術的自我反思與影射,探討了形式美在影片中的重要性。
侯孝賢的影片如果從傳統的影視敘事角度來看,大量使用長鏡頭,對故事情節發展進行碎片式的解構,突出意境和留白的個人風格並不合乎規范。劇情不突出,情節拖沓乏味,成為許多人對其作品進行批評時的普遍觀點。對於這些觀點我並不否認,但站在藝術形式審美的角度看,這部影片還是具有很高的價值的。
㈡ 《最好的我們》:是誰藏在我們的青春里,讓我們念念不忘
那時的你是最好的你,現在的我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們之間隔了一整個青春,那是我們回不去的青春。也是我們永遠懷念的青春。
我們之所以懷念青春是因為那是我們最好的時光。那些日子裡有我們為考上大學而滴落的一滴滴汗水,在陽光下和朋友的嬉戲打鬧。還有那青澀懵懂的愛情。當高考結束,我們的青春就散場了。從此,各奔東西。那些曾經歡笑打鬧的人還有那青澀懵懂的愛情,都被封存在回憶里。不再想起。
他叫余滲拿淮,我叫耿耿,我們兩個人的名字連起來就是耿耿余懷。那時候我們擁有一個只屬於我們兩個人的約定。可是當高考後,我滿懷期待等待約定兌現的時候,那個少年卻消失了。當青春散場,離別就來臨了,甚至沒給我留一個告別的時間。原以為從此我們再無交集,可誰曾想,七年後我又遇見了青春里的那個少年。(yyput15)
那時的他是最好的他,而現在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們之間隔了一整個青春。當年他不辭而別,還有那個屬於我們的約定,我都希望他能給我解答。畢竟這件事我一直耿耿於懷。既然耿耿余懷,不如早日相見。這部由八月長安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將在今年6.6日就上映了。屆時我們可以再回憶起我們的青春歲月,也回憶起那個藏在指鬧心中念念不忘的人。
《最好的我們》一部小說,先被拍成電視劇,現在又被拍成電影即將上映。一部小說為什麼會如此受歡迎呢?一來是因為這部小說確實寫的好,能讓我們回憶起我們曾經的歲月。二來也是國家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時期的政策影響。在2017年,中國共生產電影970部,其中在院線上映376部,產出票房301.04億,在年度票房中佔比53.84%。中國電影市場全年共引進進口片98部,產出票房258.07億,在年度票房中佔比49.16。國產片年度票房依舊超過進口片。
話說在你們心中,那個念念不忘的人叢逗搭是誰?
㈢ 2019觀看熱映影片《老師·好》有感:致我們最好的時光
《老師·好》確實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在注重學生個性描畫的同時,也花費了很多筆墨去描繪老師。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老師·好》觀後感,僅供大家參閱。
《老師·好》觀後感1000字
電影講述了苗老師(學生送外號苗霸天)與三班孩子從高一到高三,三年間普通、平凡的故事。學生高一剛接觸苗老師時對他是怕,後來受不了他的專制管理,開啟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師生大戰,大戰以苗老師的自行車為線索展開,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學生漸漸理解了老師。知道他是當年的高考狀元,卻因時代原因與北大失之交臂。在自己語文老師的鼓勵下,他報考師范,成為一名語文老師,並被分配到縣城任教。這些經歷,也成了學生們努力的動力,三班的班長安靜就發誓非北大不考。但命運常常不如人願,安靜為了幫因給學生補課被停職的苗老師說情,歸途中出車禍,沒法參加當年的高考,之後連續兩年去考,也沒考好。
如果用一兩個關鍵詞概括觀影人的表現,大概是笑和淚比較合適。整部影片充滿了喜劇色彩,苗老師的嚴厲、與學生間鬥智斗勇,學生捉弄、報復老師等情節都是以詼諧、幽默、搞笑的方式呈現的。因此,觀影現場爆發出陣陣笑聲。笑聲結束,時不時又會傳來抽泣聲。是的,是影片中的師生情、同學情深深感動著我們。同時,雖嚴厲但心中有愛,為學生著想,正直優秀的苗老師受到不公正的處罰,也引人深思,他在學生畢業之際選擇離開叫人不解。
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得益於導演藝術上亦庄亦諧、庄諧並用的處理。這是一個相對嚴肅的主題,但是編劇、導演並沒有將其處理得特別高大上,也沒有弄得如《全城高考》般沉重,更沒有《青春派》那樣搞笑。
這部影片選材校園生活,關注師生關系,思考什麼樣的老師是優秀老師。高三畢業之際,苗老師悄然離開,應該是當下對那個年代教師的一種反思。他究竟算不算是個優秀教師?算嗎,似乎不對,他將當年自己沒實現的夢想強加到學生頭上,逼著學生去實現。可這難道又錯了嗎?他愛學生,為班裡長腦瘤的學生捐了一個月工資,到處找回混混隊伍中的男一號。他悲傷著學生的悲傷,快樂著學生的快樂,時時督促學生爭分奪秒的學習。這樣的老師難道不優秀嗎?可他沒有私心嗎?當然有,學生的好成績能給他好聲譽。但他不收補課費,免費給學生補課,又說明了什麼?
這些只能說明,這部影片中的苗老師是立體的、多元的、復雜的。現實中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影片結尾,三十年後,白發蒼蒼、顫巍巍的苗老師拄著拐杖去看截肢的安靜,也許是發現了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那是不合理的。他當年的離開是反思,三十年後的看望是愧疚,是懺悔!
身為老師,影片中的許多鏡頭在我的育人歷程中也真實出現過,我與學生間也發生過“自行車”故事,我也有過如苗霸天般的強勢、專制,也憑借一己之力努力為貧困生拉資助,也與學生上演過聚聚散散的故事。這些,不是一兩個詞,就可以平面化概括的。
影片是首尾呼應的。以“每個人的人生都因相聚而幸福,當然也有離別的痛苦...”(大意如此,記不準了)開頭、結尾。
最讓我感動之處,是片尾將所有參演人員名字都打出了,包括沒有一句台詞的演員。這應該是對每一個勞動者的尊重。
《老師·好》觀後感
最近閑來無事,就與好友相約某達影院,看這一部似乎又一“俗套”的電影。
“八十年代”在近幾年的影視作品中並不鮮見,電影《老師·好》同樣將背景聚焦在1985年的南宿一中,無論是小賣部的無花果、汽水和冰棍兒,還是珍貴的錄音機、自行車,全片的布景和道具陳列無不烘托出一個切實屬於八十年代的氛圍。與以往的青春片不同,電影極其難得地將視角放在“老師”這個身份下,講的是以教師苗宛秋為核心的三班一幹人等的八十年代中國青春。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聽過高中老師諸如“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等上了大學就幸福了”、“現在還有老師管你們,等上了大學,就算想要被老師管,老師也不來管你們了”的共同訓誡。回想看看,恐怕其他任何國家的教師都不會比中國的高中教師操心更多。
電影中的“苗宛秋”正是這樣一名典型的人民教師。
苗老師並不完美,他有種種缺點。譬如說他有些古板,不夠“民主”,也不擅長學生們打成一片。他多少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有些偏見,在乎榮譽,相當看重學習成績,偏愛傳統意義上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安靜。
可也正是這樣的苗老師,拮據的他為學生捐出自己的工資;他堅守知識分子的自尊心,不願腆著臉為分房子與校長爭論;彼此不熟悉時,他看見洛小乙給孩子買冰棍會驚恐大呼“丟掉!”,但他也會戰戰兢兢將桀驁不馴的少年從街頭混混的酒局喊回家;他斥責安靜浪費時間為老同學補習,又主動利用晚上的私人時間給不認識的學生免費補課。這樣的苗老師平凡、普通又正派,看似只會將“成績”當作評判標尺,實際又發自內心疼愛學生,希望他們走上正途。想必大多數人的學生時代都碰到過這樣的老師吧。
1965年,苗宛秋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家庭關系,他沒能如願進入心中的神聖殿堂。1966年,高考被廢除。從此這張錄取通知書成為苗宛秋的心病,倘若他當年念了北大,如今還會在某個小鎮某所學校為某套房子摧眉折腰嗎?十年過去,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考上大學幾乎等於改變命運。苗宛秋對於安靜的器重,實際是自身不得志的投射,他將未競的理想放在安靜身上,也深知高考對於這些年輕人的重要性。
直到很多年、很多年以後,他們摔過人生的跟頭,這才慢慢理解老師當年的嚴格、苦口婆心,明白他的嘮叨究竟飽含多少殷切的期望。電影通過安靜的失利完成“苗宛秋”這個人物的成長,他最好的光輝歲月不在過去,而是和那群學生們鬥智斗勇的時光。
㈣ 最好的時光講的是什麼(舒淇主演的電影)
在「最好的時光」這個大題目之下,大家都被吸引去想電影里三個章節(「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里哪個部分算是「最好的時光」。謎題與答案之間的巧妙處應當在於,太易想到答案就不好玩了。因此我們不必把侯導本人的詮釋太放在心上。
三節之中,以「自由夢」最為結構嚴密、背面敷粉,環環相扣,類比及隱喻四通八達。書生追隨梁啟超鼓吹新思想,多次在報章撰文反對蓄妾。可是,他自己有妻小在家,即使與藝旦姐相悅相知,也絕不可能把藝旦姐娶回家去作妾;在公眾層面爭取女性自由,在個人脈絡里卻反過來令藝旦姐的自由(贖身嫁人)遙遙無期。另一方面,妓館里本來要「當家」的小妹卻有了身孕,書生義助她贖身嫁人,可是小妹一嫁了人,藝旦姐要贖身又遙遙無期了。妓館里又買了個新的女孩子回來教養,十歲。
先生教女孩唱南管,藝旦姐隔牆跟著喃喃唱起她已爛熟的人生——即便需要更長的時間,就像那些找替死鬼的湖妖一樣,她的自由要靠這個女孩的犧牲來成全。一如書生提到梁啟超對他說,三十年內,中國都沒有能力從日本手上取回台灣——在那段追尋自由的歲月中,在中國本身抵抗帝國主義、尋求自由的同時,台灣就要留在那個陰影部分之中。陰影部分是不曾賦形、無人在意的,就像書生寫給藝旦姐的信一樣:二人離別數月,他的信里,全是家國,半個字都沒有提到她。只有一首哀馬關條約的梁啟超詩:「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讓她和我們這些觀眾,看到死角的難以脫逃,為命運的重疊神傷。
這些辛酸里,什麼是「最好的時光」?我想是書生初遇藝旦之時吧。他穿著白絲長袍,因為聽見激越頓挫的南管,漸漸把眼光從國家大事的桌面,移往藝旦隱然憂憤的臉上。他直覺她是他的知音。那是唯一一次,他把眼光放在她身上,吊詭地正因為那時她還未成為他的同志。而那時,她的南管,都還是她的羽翼助她扶搖直到男子心田,而非束縛她的繩索。
「青春夢」是真人真事改編,裡面那些青年人表述自己的方式(lomo、短句、癲癇卡),真是吾輩不及。細節處處悚目驚心,故事發展則難免意料中事。大海姊姊說配樂全都錯了,我不太覺得:有一段說阿靖用電腦寫了一段曲子,之後電影沿用那段音樂,令我覺得那是一種表達靖心不在焉的方式——在男子為她顛倒、女子絕望地想抓緊她的同時,她仍然在漠漠地構思自己的曲子。
看過賈樟柯之後,對一切像mtv的東西都有點抗拒,所以對「戀愛夢」里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不禁失笑。雖然我承認這幾天都有哼著電影的另一主題曲〈rain and tears〉。影片一開始那個鏡頭表達秀美(舒淇)的視點,隨著撞球在絨布面上碰過來又滾過去,芳心可可始終落在阿震身上,緩慢精緻難以言喻。那已經是最好。至於後來背景一片模糊的牽手大特寫,則甜蜜得未免太過。道理是這樣的:張震這樣的男孩太漂亮了,一定要配個軍頭和傻呼呼的襯衣,否則就太過喧賓奪主。竊以為侯孝賢的愛情故事應該像《風櫃來的人》,鈕承澤才是我的至愛。
㈤ 如何評價侯孝賢電影《最好的時光》
侯孝賢電影《最好的時光》,這部電影的話,講的是幾十年前的那一種男女之間的感情,那個時代是相對來說是動盪不安的時代,每個人的感情都是不穩定的。
但是,電影裡面的男主角卻是非常的堅定自己的信念,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情感。
所以,這部電影的主題其實挺好的,就是堅持執著才是難能可貴。
讓我們珍惜的情感,我們可以執著地去追求,努力一些就更能靠近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