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王》女主演是如何打造令人羨慕的火辣身材扮演者到底是誰
《海王》一出,好評不斷,當初相約誓死守護漫威的人們都紛紛打臉,DC真香!除了海王亞瑟本人,最為引起關注的莫過於義無反顧給自己未婚夫帶了個大綠帽的女主角,湄拉了吧。
所以在勸說自己未婚夫無效之後,她就毅然去找了自己未婚夫同父異母的哥哥,勸他繼承大統,好讓自己的種族繼續與人類世界和平共處。當然了,男主一定要先拒絕一番,不行、不可以、做不到,拒絕三連。
自然,艾梅伯飾演的湄拉一定要鍥而不舍,畢竟男主是天選之子,註定的王者啊。不得不說,艾梅伯的性感美艷非常為影片中德湄拉公主漲分,明明就穿著一身綠色緊身衣,按理說誰穿都丑得要死,偏偏艾梅伯一頭濕漉漉得紅發垂在肩上,風情萬種,更別說之後盛裝出席兄弟兩的競技賽時,更是光芒加持,美得不可方物。
最後,還是希望以後在更多的大製作里看到這位已經30多歲卻顏值爆表的美人吧。
② 《丹麥女孩》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這部電影是由湯姆·霍珀執導、「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艾麗西亞·維坎德聯袂主演。
但是以前從沒有這樣的電影,以真人真事為例,如此完整、細致、全方位展現了一位藝術家從變裝到變性,從心理到生理,從懵懂到迷茫到掙扎到覺醒的全過程,並且是由直男奧斯卡影帝主演。選擇這樣的題材,先期已經在頒獎季成功了一半。
《丹麥女孩》剝離了變裝的戲謔色彩,由表及裡深入人物內心,以情動人,展現了世界首位變性人「敢為天下先」所面臨的迷茫與惶恐,無論是當時是醫療條件還是世俗認知,都是橫亘在他未來人生面前的巨大考驗。這樣一來,《丹麥女孩》就有了點同志電影或經常獲得奧斯卡獎的「罕見病」題材的優勢,當然,變性人既不是狹義的同志,也當然不是罕見病。
所以對於變性者或者反串藝術,我們可以不喜歡,但是我們不能不尊重別人,因為別人努力了,就沒有我們說三道四的權力!
③ 《丹麥女孩》原型故事是什麼
電影《丹麥女孩》原型故事關於畫家艾納爾·魏格納的故事,他是全球首例接受變性手術的人,變性之後,艾納爾·魏格納變成了莉莉·艾爾伯。
艾納爾·魏格納,原名為艾納爾·馬格努斯·安德烈亞斯·韋格納(Einar Magnus Andreas Wegener),1882年12月28日生於丹麥維厄勒,出生時是一個丹麥小男孩。
劇情簡介
主人公是世界上最早有記錄的變性人之一、充滿傳奇色彩的丹麥畫家莉莉·艾爾比,他的妻子格爾達也是一位畫家。
一次偶然機會,沉睡在主人公內心的女性人格莉莉被喚醒,他開始厭惡自己作為男性的身體,也漸漸發現莉莉不但是藝術存在,更是真正的自己,兩人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④ 《丹麥女孩》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丹麥女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cRdqcI1EMNxT04NpD_c8Ag?pwd=6u3j 提取碼: 6u3j
丹麥女孩 The Danish Girl (2015)免費高清網路雲資源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露辛達·考克森 / 大衛·艾伯豪夫
主演: 埃迪·雷德梅恩 / 艾麗西亞·維坎德 / 本·衛肖 / 塞巴斯蒂安·科赫 / 艾梅柏·希爾德 / 更多...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 傳記
官方網站: www.focusfeatures.com/the_danish_girl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 / 比利時 / 丹麥 / 德國
語言: 英語 / 法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2015-09-05(威尼斯電影節) / 2016-01-01(英國)
片長: 119分鍾
1926年哥本哈根,風景畫家艾納(埃迪·雷德梅恩 Eddie Redmayne 飾)和擅長人物畫的格爾達(艾麗西亞·維坎德 Alicia
Vikander
飾)結為夫婦。因為模特失約,格爾達為順利完成畫作說服了艾納穿上女裝救場。這次意外令艾納多出一個女性人格「莉莉」,而後者亦成為妻子的靈感女神,讓格爾達聲名鵲起。只是隨著沉睡女性人格的被喚醒,艾納開始厭惡自己作為男性的身體,他漸漸發現莉莉不但是藝術存在,更是真正的自己。格爾達也沒有想到只是臨時起意的游戲,竟為自己人生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她該如何繼續愛她的伴侶?她們在各種社會非議和誤解中不離不棄,最後格爾達鼓勵艾納徹底變成莉莉......
⑤ 《丹麥女孩》原型故事是怎麼樣的
電影《丹麥女孩》原型故事關於畫家艾納爾·魏格納的故事,他是全球首例接受變性手術的人,變性之後,艾納爾·魏格納變成了莉莉·艾爾伯。
艾納爾·魏格納,原名為艾納爾·馬格努斯·安德烈亞斯·韋格納(Einar Magnus Andreas Wegener),1882年12月28日生於丹麥維厄勒,出生時是一個丹麥小男孩。
艾納爾從小熱愛藝術、熱愛繪畫,日後考入哥本哈根的丹麥皇家美術學院。求學期間,他遇到了一位美麗的女同學格爾達·戈特利布(Gerda Gottlieb),雙雙墜入愛河。1904年他們結婚了,他們的職業是擔任插畫師,艾納爾專長是風景畫,妻子格爾達為書籍和時尚類雜志畫插畫。
妻子格爾達以畫人物而見長,她缺少女模特,於是便讓丈夫穿上女人的絲襪和高跟鞋來充當模特。後來,還讓丈夫穿上了女裝,擔任模特。效果非常理想。艾納爾覺得穿女裝意外地舒適。之後便開始穿女裝,公開場合也是如此。
1930年,艾納爾·魏格納去德國做變性手術,這在當時尚處於試驗階段。艾納爾·魏格納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兩年時間內,艾納爾·魏格納接受了四次系列手術。在她最後一次手術時,她的事例已經引發了丹麥和德國報紙媒體的極大關注。
⑥ 為什麼電影《丹麥女孩》評分很高
傳統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有的人很幸運,不用特別尋找就能回答這個問題。而有的人,上帝和他開了一個玩笑,他卻需要用命去尋找和解答。《丹麥女孩》是根據第一個變性人的真實故事改編。以埃納尋找莉莉和戈達與埃納的愛情為一明一暗兩條線,糾纏成了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
⑦ 怎樣解讀電影《丹麥女孩》
觀影結束後還是決定先說說好的部分吧。我想給演員打六顆星,電影三顆星,所以平衡一下還是打了四星。
我知道許多人看這片子會被觸動到哭。我也淚目了兩回。一次是在Lily和男人接吻後回家,Gerda見他哭了,關切地握住他的手。真正的愛人就是這樣的,比起詫異,比起責怪,更先想到的是關心,怕你在哪兒受了委屈,遭了欺負,而將自己的感受放置一邊。還有一次是第二次手術做完,Lily終於在從高燒中醒來,蒼白得像一隻鬼魂,她哭著說她終於成為完整的自己了,眼淚里帶笑。我不得不為Eddie的演技心折,這哭很難讓人不動容。
Eddie的演技又精進了。不光是體現在那場鏡前的裸戲。他自戀地欣賞自己的軀體,幻想自己是個女人該有多美,然而悲哀地看見自己的器官,自欺欺人地將它藏起來,繼續幻想自己是完美的。這個設計確實精妙。但我想誇的是他在影片中所有的眨眼。他仍是Einar時,是個比較內斂的男性,更多的像個男孩子,眨眼後靦腆地微笑。變身Lily後,剛開始是因為羞怯,後來是因為自我的釋放,他的睫毛顫抖,然後輕輕垂下,同時嘴角含著一抹自然的笑,那神態實在是嫵媚。他低頭的幅度令他像一朵嬌花,又或者一隻逆風風行的蝴蝶,脆弱得讓你不堪碰,正如本老師那角色所說,彷彿吻他之前要先獲得允許。Eddie令這一角色成為了女人。每一個坐姿,每一次行走,換上新衣的旋轉,抽煙時的自憐,都是真正的女人所為。不論他的女裝扮相美或不美,他在他的周身散發出一種氣場,那氣場便叫做美麗。(身為女性我自愧不如)
Alicia真的很棒。其實之前看UNCLE或者機械姬時都沒有很喜歡她。但是在這里她成功了。她成功地演繹了一個善良的妻子、一個貼心的朋友、一個求愛不得卻甘於付出的女人、一個真善美的人。這個角色受的折磨並不比Einar少,所需要的勇氣甚至比Einar多。他們在一張床上,隔著一張紗幔,她伸手去觸摸Lily,她曾經的丈夫。多讓人心酸。她愛他,無論他怎樣變化,直到他死去。她的哭泣都是他帶來的,看見他痛苦,她便痛苦。
感動除了是被演技打動之外,還因為完美的配樂,出自《模仿游戲》、《堅不可摧》、《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配樂的作者Alexandre Desplat。婉轉動人,精緻,弦樂一層層堆疊,把神經軟化,把情緒推到一個宣洩的邊緣。
攝影亦很美。主角都是畫家,畫面便也像畫一樣,況且是在丹麥這么個童話夢幻的地方。他們竭力抓到主角們最美的模樣。
但是光有美是不夠的。
前幾天看《電子雲層下》時,我便是這么評價,此時還是這一句。現在的導演們都善於營造一個美麗的場景,創造一個美麗的意境,他們精心設計過細節,讓人覺得賞心悅目。人總是愛看美的東西的。但是美是不夠的。
這個故事本身是如此獨特,如此不尋常,如此沖擊心靈。你想,一個人擁有美滿的婚姻、蒸蒸日上的事業、正常而愉悅的生活,他突然間意識到自己真實的靈魂,沒人逼他,選擇權在他自己手上,要犧牲什麼,會失去什麼,他都一清二楚。然而他做出了選擇,一個在此之前無人敢做的選擇。他真正為自己而活。光是想想就知道這裡面有多少復雜的感情,多跌宕的轉折,該有多盪氣回腸。然而可惜的是,電影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影片大概開始十分鍾,Einar便表現出對女裝的愛好。完全沒有鋪墊,並且那愛好十分強烈,這實在令人莫名。雖然他之後有說自己年輕時便知道自己有女性的一面,但一句話便想作為背景,是遠遠不夠的。再說Gerda剛開始發現他將女性襯裙穿在襯衫下時,竟然完全不感到奇怪。這也就罷了,Einar開始不斷地穿女裝出門這一情節也是突如其來的,片中沒有交代他轉變的過程,他與妻子就這一事的爭執亦沒有多少筆墨。直接就進入了最大的矛盾點——他的身體和心理的不相符。導演卻僅僅用他不斷地換裝、照鏡子這些重復的段落來演繹,看得多便覺得乏味。
影片進入後半段,觀眾一開始對於他性別的好奇心已經逐漸淡去,此時該拿出最大的矛盾來,把最深層的東西剖出來。但導演只是繼續讓情節快速地走下去,第一次手術之後,和妻子爭吵,然後是第二次手術。件件事都是點到為止,走馬觀花地把他的一生走完,影片的節奏便變得奇怪,其實沒必要剪成兩個小時。
我們都知道Einar和Gerda,甚至Lily和Gerda彼此是相愛的,然而我們不知道這愛是如何維系下去的。Lily總是在問她美么,然而我們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我們是如此想感同身受,卻做不到。劇本寫得太淺。
如果不是這兩位演員來演,這電影恐怕會成為一個輕飄飄的花瓶。真愛不是藝術品,真愛應該更有重量,沉甸甸得叫你拿不出簡單詞語來形容。美是不夠的。
現在有許多人想為LGBT人群發聲,想讓社會擁有更多的寬容和同理心。這都是很好的出發點。更多此類題材的電影出現是件讓人欣慰的事。但是確實其中大多數的質量都不高。它們更多的是為了同志而同志,或者是沒有理解真正理解他們的心態,只是出自編劇或導演自己的想像。有時候噱頭越大,越容易不切實際。總歸還是覺得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