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木蘭迪士尼 從迪斯尼《花木蘭》淺談美國電影所蘊含「美式文化」
摘 要:花木蘭的故事是中國人世代相傳的傳奇典範,其中所蘊含的「忠君孝道」更是被當做育人的准則,是中國文化和中華精神的典型代表。美國電影,通過膠片和大熒幕向人們傳達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美式文化」傳統。
隨著文化全球化的進程,花木蘭的故事也像眾多傳入我國的西方傳奇一樣,被傳入外國,製作成為影視作品,同時在美國電影的製作中,花木蘭的故事也受到西式文化和理念的影響,做了適應性的改造,在中國的傳統故事中添加了美式的文化傳統,這樣的適應性改造可以使我們更加清晰的看到美國電影製作中所凸顯的美式文化傳統,我們可以將其大致概括為三個方面:個人英雄主義,團體意識和宗教傳統,下面我試圖從這幾個側面對迪斯尼重塑的《花木蘭》中表現的美式文化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美國電影;美國文化;文化特徵;文化現象
引言:
「花木蘭」的文學形象來自於《木蘭辭》,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首北朝民歌,在中國文學史上與南朝的《孔雀東南飛》被合稱為「樂府雙璧」。
講述的是名為木蘭的少女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從軍多年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兒身,在戰爭勝利結束後凱旋歸朝,建功受封,卻不慕名利,辭官回家的故事。
由於歷史久遠,詩中原型花木蘭的形象已然成謎,只有她的事跡還在隨著這首詩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去,但此故事的原型形象也已經不再是討論研究的重點,因為「花木蘭」這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純稿亂,每個人心中的「花木蘭」形象或許不盡然相同,但是花木蘭所傳遞的一種民族精神和氣節卻是始終影響著國人的。
首先, 「孝道」是中國文化的根基之一,中國人講究「孝」,而花木蘭就是典型的「孝女」,在原詩中,「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念及家中老父年事已高,女兒毅然拿起軍帖,代父從軍,要知道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女子多從事家務,極少拋頭露面,更不用說上陣打仗殺敵,從封建倫理道德上就已然是大逆不道,木蘭形象的亮點一:對封建禮教的反叛,而這種反叛是為了維護更大的道義——即「孝道」,為了盡孝而犯險,而叛逆,這在中華歷史傳說故事中都是值得歌頌的,包括在木蘭以後的緹縈救父等等。
其次,是木蘭忠君愛國,「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英勇,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無畏,是「忠君報國」的大無畏民族主義精神,中華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一環——「忠君報國」,在木蘭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足以讓她成為古代英雄的代名詞。
而花木蘭形象在現代的廣為流傳和現代人呼喚「男女平等」,呼喚「女權主義」的意識是分不開的,在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中憑空出世的女英雄,代表了一種「巾幗不讓須眉」的凜然大義,自然會收到現代女性的追捧和崇拜,也是一種新時代到來,女性地位提高的象徵,是新的社會所需要的正面導向,故花木蘭在現代社會又被賦予了一層新的內涵。
一「忠」一「孝」——中華民族兩大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和根基,再加上英姿颯爽的女性英雄形象在現代社會的進步意義,使得花木蘭的故事在現代社會備受關注,並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搬上熒屏,在今日無數次影視作品所塑造的花木蘭形象及木蘭從軍的故事中,「忠」「孝做檔」這兩大七屆被作為歌頌的對象而重點描述,木蘭的英雄形象也被濃墨重彩的描繪。木蘭好女兒,代父從軍,保衛國家,立下汗馬功勞,這成為後來以木蘭為題材的電影的普遍主題。
當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故事被搬上美國迪士尼的熒幕,自然也會根據美式的文化傳統模式做一些適應性調整。
下面我試圖透過迪斯尼對花木蘭故事的重塑來從幾個側面探討一下美國電影中所體現的美式電影文化。
一、美國《花木蘭》中所體現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
眾所周知,美國人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free」,美國人的個人英雄主義來源於美國傳統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自由」思想,看那高高矗立的自由女神像,已經成為美國的標志和象徵,因為崇敬彎尚自由,所以他們的思想不受束縛,比起亞洲文化來說,美國人更敢於藐視權威,更勇於相信自己,更善於超越前人。在美國獨立戰爭後的一百年時間里,美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拓荒者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存下來,依靠個人的努力與辛勤勞動,在荒原上建立起了可與東部相提並論的經濟發展帶,西進運動的成功是整個社會都彌漫著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這種獨立自強、追求自由的大無畏意識也就奠定了美國尊崇個人英雄主義的基礎,這種思想傾向也自然而然也被其帶入了影視作品。
從《蜘蛛俠》、《超人》等一系列由漫畫改編而來並大受歡迎的影視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其中流露出濃郁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表達的是一種在亂世和危難之中呼喚英雄的思想,而正如當年西進運動的拓荒者一樣,這些英雄並非生來不凡,他們常常是小人物,是下層社會階級的代表,卻在危難時期挺身而出,這無疑與美國人那種根深蒂固「相信自已,信奉自我」的潛意識思想相吻合。我們可以在這一類的典型形象中提取美國式個人主義英雄的特點:
(1)英雄出自平凡人之中
(2)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慾望
(3)孤膽英雄
在迪斯尼所改造的《花木蘭故事》中,毫無疑問的將這三個「美國式個人主義英雄」的特點雜糅其中。
(1)英雄出自平凡人之中
首先,在電影的開端描寫了木蘭相親失敗這一系列事件,並將其過程寫得狼狽不堪,這是典型的「小人物式」描寫方法,正如《蜘蛛俠》中的帕克追公車受辱,《功夫熊貓》中的潘達想要上山學功夫卻失敗一樣,先是誇張的放大突出主人公的小人物特點,將小人物特點無限放大,但在國內影視作品中所塑造的花木蘭形象往往不會關注這一點,國內的影視作品在塑造花木蘭形象時並不善於關注木蘭從軍前的經歷,這是因為講述故事的側重點不同。
(2)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慾望
在美式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難以抑制的極強的自我意識和想要證明自己的慾望,這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英雄式電影中,「To prove yourself」是美國人思想理念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而這種思想在美國文化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我們可以在美國式的課堂中看到教室時常要求自己的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鼓勵學生表達自我,提出問題,而學生也更用於交流,這是在美國式文化中植根極深的「表現你自己」的思想理念,這種理念自然也貫穿了美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穿普拉達的女魔頭》到《變相怪傑》,《律政俏佳人》這一系列輕喜劇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這種自信、自強、自我思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