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美電影有什麼差異
中美電影的差異不好說,但我藉助兩部同樣題材的電影,說說中國和韓國電影的差異。
一部是中國的《逃出生天》,另外一部是韓國的《摩天樓》
1
同樣是災難片,都是一樣的的高樓火災,拿中國的《逃出生天》比之於韓國的《摩天樓》,真的差了好幾條街。第一,《逃出生天》的特技太假了,著火的大樓像個扔在地上的火柴盒。熊熊大火完全是復制粘貼的一樣。第二,《逃》片里沒有喜感。這一點對於看災難片的我太重要了。能在使人不松一口氣的時候,還能讓人笑出來,真的很難做。韓片以它專有的特質在災難片里打入幽默的楔子。舉個例子,男的托舉著女的想讓她逃出電梯門,卻偏偏卡在屁股那兒了:屁股太大了——屁股太大了!
3
再說說兩部片子里火災的起因吧。《逃》把事故的發生時間安排在了高溫時節;《摩天樓》把事故的發生安排在平安夜。從這一點上看它們的差別。在高溫的天氣里發生火災,因為有了外界環境的誘導,反而沒有太多的懸念。但是影片在開頭的十多分鍾里,對外部環境的反復渲染,強化了影片的緊張氣氛。便在緊張過後,壓抑的氛圍突然變得緩和了。而《摩天樓》卻與此相反,一步步地鋪墊,針角縝密,銀灰蛇線。影片開頭女兒和爸爸關於雪花的對話,埋伏下了大樓的高層管理在響晴的平安夜裡製造浪漫的隱線,卻也種下了災難的因子。因為上升的強烈氣流導致直升飛機撞上大樓,發生在第33分鍾。《逃》片里兩個疏忽大意的焊工,隨手甩下的煙頭,引起了災難的發生。這是在影片的第18分鍾。這時,還特意對兩個衰神的動作做了特寫處理,給煙頭的火星做了持技。如此安排怎能使我等信服?而《摩天樓》里高層管理者的一意孤行,反倒更合乎事情的發展。把事故的發生,歸結於外部的偶然事件,而不是纏繞在其中的人,是捨本逐末。目中無人的背後,折射的是電影人的淺白和急功近利。
㈡ 電影《刮痧》中中美文化差異的比較
價值觀念的不同,這是文化特質的深層結構。中美對於動與靜的認知不同,中國人強調靜,更加註重做人。而西方包括美國則強調動,更加註重做事,注重個人主義,注重隱私。
如影片中,在頒獎晚會上大同對自己兒子的教育,採用拍打甚至被朋友看作是暴力的手段,這種對人的教育方式是不被美國人所接受的。
再就是對待變化的態度上,中國人注重求穩而美國人則注重求變。這一點在影片中通過大同的父親體現的尤為明顯。大同的父親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老霍在美國的工作、生活狀況,並最終客死他鄉讓他很是傷感,這也是最終使自己返回北京落葉歸根的一大因素。
(2)中美電影主題對比擴展閱讀
影片《刮痧》以中醫傳統療法刮痧為線索,講述了中美文化差異所導致的跨文化交際的失敗給許大同一家帶來的不幸。
許大同從開始自以為實現了自己"美國夢",到最後父子分離、夫妻分居、丟掉工作,這場悲劇沒有孰對孰錯,而是在中美文化影響下,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待孩子教育、親情、友情的不同方式而引起的必然結果。
㈢ 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有什麼區別
一、特效不同:
1、中國的特效水平並不差,然而由於演員的片酬占據了大頭,所有特效方面投入就少了,因而,我國的特效看起來什麼的出戲。
2、國外的電影資金有著合理的安排,特效一點也含糊,看起來就相當順暢。
二、劇本不同:
1、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類型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
2、而我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斗片或者抗日戰爭片,類型比較少。而且,由於我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
三、道具不同:
1、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里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游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
2、而我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出戲。
電影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