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狼圖騰》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我覺得是通過人與自然、狼和蒙古草原的故事講述出民族的情懷,來重新認識人自身,來反思人類
人與動物之間是不是會有感情?而電影《狼圖騰》導演就給我們走進狼的世界,與自然更親近,讓感情返璞歸真。《狼圖騰》是一部以狼為敘述主體的小說,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人生正是如此,人生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時機。多少人,走著走著就忘記了初心,忘記了最初的目標。狼值得我們敬仰,值得我們尊重,更值得我們學習。正如流行的狼性文化。學習狼的忍耐和堅毅,學習狼的組織和團結,學習狼的堅決統一的目標,學習狼的對於時機的把握,學習狼的冷靜和果決,學習狼的足智多謀,把狡猾用在更正道的方向上。
2. 《狼圖騰》人物特徵,作品主題,情節概述,心得
《狼圖騰》人物特徵
陳陣:一個年輕的北京知青,響應國家號召前往內蒙草原插隊。作為一個漢人,他從小就被教育不喜歡狼,對狼恐懼、仇恨,到達內蒙後他開始迷上了狼、狼圖騰的精神。
楊克:楊克是陳陣最好的兄弟,跟陳陣一起插隊落戶,個性完全不同,但是可以一起玩得非常開心、患難與共。
畢利格:畢利格老人等於是陳陣的一個啟蒙老師,某種程度上其實是一個「父親」的角色,畢利格傳授陳陣草原文化、狼圖騰文化,包括狼是怎麼樣捕獵的,所有有關狼的事情都是畢利格傳授給陳陣的。
包順貴:包順貴與陳陣有很多意見不統一,對自然和狼的態度也有著分歧。
《狼圖騰》作品主題
《狼圖騰》是一部以狼為敘述主體的小說,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人類失去的不僅是草原不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失去的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
《狼圖騰》情節概述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內蒙古最後一塊靠近邊境的原始草原。這里的蒙古牧民還保留著游牧民族的生態特點,他們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養著牛、羊,與成群的強悍的草原狼共同維護著草原的生態平衡。他們憎恨著狼――狼是侵犯他們家園的敵人;他們同時也敬畏著狼――草原狼幫助蒙古牧民獵殺著草原上不能夠過多承載的食草動物:黃羊、兔子和大大小小的草原鼠。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圖騰。狼的兇悍、殘忍、智慧和團隊精神,狼的軍事才能和組織分工,曾經是13世紀蒙古軍隊征戰歐亞大陸的天然教官和進化的發動機。
正是蒙古民族的歷史和神秘,草原的廣闊和浪漫,將本書的主人公、一個叫陳陣的北京青年帶進了草原。很快,陳陣發現草原並不全是浪漫和自由。牧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必須和狼進行戰斗。他親眼目睹蒙古的女人和小孩與偷襲羊群的狼――像豹子一樣大的狼――徒手搏鬥。也曾誤入狼群、並親眼看見群狼怎樣在頭狼的指揮下,調兵遣將圍獵幾百隻黃羊。但是,人卻搶了狼儲存的食物。為了報復人的貪婪,狼利用冬季風雪和夏季蚊災的掩護,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偷襲軍馬群的殘酷而壯烈的戰役。於是人又被激怒了。來自於農耕民族的幹部不顧蒙古牧民的反對,開始了大規模的圍獵狼群的戰斗。狼在死亡前的尊嚴和犧牲精神震撼了陳陣。陳陣和他的朋友親自掏了一窩小狼,並且養了其中的一隻。他要通過一隻小狼的成長,探索狼的習性和狼的哲學。通過一系列的令人陶醉的有趣的故事,陳陣發現狼是動物中唯一不可馴服的、十分神秘的動物。比如,第一次面對食物或者面對大批食物的時候,會舉行跑圈,類似現代宗教的感恩儀式或者祭祀;比如,狼一旦離開大地就會顫抖無力,又像希臘神話中的安泰。進而,陳陣又發現蒙古民族不僅將狼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崇拜的對象,而且,死後又將自己的屍體放到狼出沒的地方,實施「天葬」。蒙古牧民相信狼會將他們的靈魂帶上「騰格里」(蒙語:天)。狼是蒙古人敬畏的敵人,也是他們相伴一生、甚至是來生的朋友。正是蒙古人帶著狼的精神征服了差不多半個地球,開通了東西方商業貿易與文化的交流。
陳陣和他的來自於北京的青年朋友,因為狼的緣故和牧民融為一片。但是,他們無法阻擋來自於農耕文化和文革時期的錯誤政策對草原生態的破壞。他們首先用現代武器殺狼,將僅存的狼驅趕到邊境外。進而,大片的開墾草原土地。幾年以後,草原上鼠害橫行,大片的草原沙化。在作品的最後,也就小說的尾聲,來自於蒙古草原的沙塵暴已經遮天避日地肆虐北京,浮塵甚至飄過大海,在日本和韓國的天空游盪……
人類失去的不僅是草原不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失去的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這是《狼圖騰》的主題和作家悲愴的呼喚。
《狼圖騰》心得
《狼圖騰》是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狼圖騰》中的狼,以一種顛覆傳統的全新形象沖擊著我們的視野:它強悍、智慧、溫情以及為了自由尊嚴以命相拼。《狼圖騰》生動地揭示了草原萬物生態的內在聯系,尤其是狼對整個草原和生態的巨大貢獻。《狼圖騰》帶給讀者的強烈震撼還在於它的文化學術價值。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與狼有關的故事中,始終貫穿著作者對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優劣比較。作者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華民族信奉的「龍圖騰「極有可能源於游牧民族的「狼圖騰「的驚世駭俗之說,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游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
《狼圖騰》成為21世紀初一個標志性的文化現象,引發了傳播與中國國民性格改造關系的理論思考。本文從傳播學結合心理學、文學研究的視角出發,構建了一個傳播與性格、行為以至於國家命運關系的理論分析框架,運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對其文本進行了全面剖析,研究發現:《狼圖騰》運用了「狼性「與「羊性「等兩組對立的民族性格劃分方式解釋了中國歷史興衰王朝更替的內在邏輯,蘊含著某些合理性和深刻性,但是也存在簡單化等問題。畢竟,傳播與民族性格的互動與呈現過程,具有歷史復雜性。中國國民性格改造可以汲取「狼性「中的積極成分,在加強強悍勇武、銳意進取、冒險競爭、抱團合作類型的性格之外,還是要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性格特質,還要積極學習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性格品質。中國真正需要的一定不是讓世界輕視的,也一定不是讓世界畏懼的,而是讓自己有尊嚴、讓世界尊敬的民族性格,這才會引領中國走上一條持續長久的和平崛起道路。
3. 電影《狼圖騰》講述了一個什麼哲理
我覺得《狠圖騰》講的是人也有壞的。動物也有善良的。反而有一些人啊,還沒有動物來的善良,真是禽獸不如。自然界的,平衡理論。《狼圖騰》是一個傷感的故事。同時它又警醒你我,電影是一種欺騙的工具。在導演偏頗的視角之下,我們為狼群的滅亡深感痛惜。
人類失去的不僅是草原不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失去的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
4. 《狼圖騰》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狼圖騰》告訴了我們要保護環境,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壓力不斷加強、畜牧業養殖數量的發展以及不合理的活動,如過度放牧、濫墾、亂采濫挖等,使得草原退化問題十分嚴重,草原區生態環境急劇惡化,作者通過這些背景,希望人們重視對環境的保護。
《狼圖騰》中,草原生態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肉食動物、草食動物與植物之間相互構成的動態平衡,而狼在這個食物鏈中處於捕獵者的高端地位。作者藉助草原狼的悲慘遭遇,表達了沉重的哀嘆和惋惜,對於破壞草原生態的惡行提出了強烈的控訴和譴責。
作者
呂嘉民(筆名姜戎),漢族,1946年4月生於北京,籍貫上海。2015年2月,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拍攝的電影版《狼圖騰》上映,引發熱議;2019年9月23日,姜戎長篇小說《狼圖騰》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5. 狼圖騰給人的啟示是什麼
人類失去的不僅是草原不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失去的是中華民族早期的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這是《狼圖騰》的主題和作家悲愴的呼喚。
《狼圖騰》中的狼,以一種顛覆傳統的全新形象沖擊著我們的視野:它強悍、智慧、溫情以及為了自由尊嚴以命相拼。《狼圖騰》生動地揭示了草原萬物生態的內在聯系,尤其是狼對整個草原和生態的巨大貢獻。
寫作背景
作者於1967年響應中央號召來到中國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插隊成為知青,在內蒙古大草原生活了11個年頭,見證了草原由盛轉衰的過程和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沖突。
目睹了原始草原的自然風貌,也目睹了草原的毀滅和整個游牧文明的毀壞。出於對草原的熱愛和懷念,作者根據自身經歷創作了半自傳體性質的小說《狼圖騰》。
6. 電影《狼圖騰》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個人觀點!!望採納!!!!!!!
弱者永遠是對的
《狼圖騰》是一個傷感的故事。同時它又警醒你我,電影是一種欺騙的工具。在導演偏頗的視角之下,我們為狼群的滅亡深感痛惜。
影片矛盾的建立與某一類西部片十分相似。狼是頑固的印第安人,蒙古人是被馴化的印第安人,政府則代表了美國軍隊。該類西部片一改早期西部片將印第安人妖魔化的傳統,從本土居民的視角出發,以他們被消滅告終,反思美國白人拓荒時期犯下的種種罪惡。侵略者毀滅了當地舊有的生活方式、規則、敬畏,自然與科技、情感和理性、遠視和功利之間的沖突則在武裝斗爭的過程中得以凸顯,無一例外由後者贏取了勝利果實。不過,在電影之外,我們對弱者的憐憫卻占盡上風。
這種傷感,這種對舊有秩序消亡的哀嘆,與我們投射到宋末元初、明末清初乃至清末民初時代的情感,幾無二致。
電影倫理中有一條普遍卻未必都適用的規則,即弱者永遠是對的。而大自然和時代車輪前進的規則則正好相反。在我們這個時代,科技、理性和對功利的追逐盡管常常在電影中受到批判,然而它們卻統治著全世界,其所帶來的累累碩果進一步確證了它們的合理性。即便不能說它們就是對的,但至少,斷言它們是錯的就有欠考慮了。或者我們妥協,認為世上的任何事物都無可論對錯。
倫理的可商榷性為電影工作者留下了操作的空間。所以早後期的西部片都可以打動人心,《康熙王朝》也把同情全部傾注到入侵者的身上。我們站在康熙的一邊而不是鰲拜的一邊,因為康熙的力量遠弱於鰲拜。
《狼圖騰》的獨特性在於,它憐憫的不是某一個人類族群,而是狼群。狼的正義性很難建立,作為肉食動物,當它被賦予人性時,往往是人性邪惡的一面。它一向的擬人化形象是侵略者。正因如此,姜戎原著的價值觀被人詬病,它頌揚忽必烈的侵略精神,這對於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當代人來說,太過不合時宜。到了電影中,對侵略的宣揚大大弱化,只成了阿爸對第一主人公陳陣的教導,未明確得到陳陣的認同,給觀眾留下了懷疑的空間。
但正義性必須建立,由此為狼賦予人性也就無可避免。它們聰明、堅韌、孤獨、桀驁不馴、有仇必報,最重要的,它們是劊子手的刀下物,有感情、有生命,與納粹殘害的猶太人無異。
主控影片的價值觀,簡單點來說,就是殺害生命是錯的。政府對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搬硬套地將農耕制度移植到不適合耕作的蒙古草原上,是對狼的正義性的又一重保證。
然而,這套主控價值觀,細思之下卻很難說通了。如果殺狼是錯的,那麼狼吃黃羊是不是也是錯的?人吃羊肉呢?電影給出的答案是,殺狼是錯的,但後兩者卻不是。首先,通過對狼的大量個體特寫以及人類(無論牧民一方還是政府一方)對他們的凝視、描述、想往,創作者將狼擬人化了——它們是人,被傷害的羊群和馬群則完全不享受此類待遇;其次,狼自始至終不是侵略者,它們是被逼無奈之下才進擊人類的牧群,並在攻擊過程中大量傷亡,傳達給觀眾的只有復仇和掙扎的悲壯,壯觀的場面竟讓人獲得了一絲快感。
這種對不同生命的不同等待遇當然是矛盾的,對狼群的浪漫化處理方式多少也有些自作多情,然而卻可以接受,並且不妨礙電影打動人心。因為人類要想舒服地生存,必要進行矛盾的選擇。就像愛狗者忍受不了別人吃狗肉,卻並非個個都是素食主義者。更極端一點說,草木也是有生命的,但我們無論不肯坐以待斃。同樣,將狼趕盡殺絕盡管殘忍,卻保障了牧民免受恐懼的襲擾。只是我們很難說清,人類的唯我獨尊將把人類帶向何處。
我喜歡這部電影。但我想,倘若避免擬人和浪漫,更嚴肅地對待影片題材所可能涉及到的自然、生命和歷史議題,推倒那些經過矯飾的戲劇化對立,我們看到的將是一部更感人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