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送別主題曲電影

送別主題曲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06 15:49:08

Ⅰ 《送別》這首歌創作於哪一年

李叔同作於1915年的《送別》。

19世紀美國音樂家J·P·奧德威作有一首歌曲《夢見家和母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這首歌流傳到日本後,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

1904年《旅愁》發表後,在日本被廣泛流傳。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學日本期間接觸到了《旅愁》,他被這首歌曲的優美旋律所打動,產生了創作靈感,作成了在中國傳頌至今的《送別》一歌。李叔同的《送別》,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

從歌詞上來說,《夢見家和母親》、《旅愁》、《送別》分別是三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是三個獨立的作品。

《送別》的歌詞類似中國詩詞中的長短句,有古典詩詞的文雅,但意思卻能平白易懂;整個中文歌詞與曲調結合得十分完美,幾乎不能被發現是譜曲後重填詞的歌曲。

《送別》這首歌的歌名常被誤作為「驪歌」,雖然《送別》是一首驪歌,但「驪歌」並不是它的名字。

《送別》和《旅愁》兩首歌曲在中日兩國都分別廣為流傳直至今日,但英文的《夢見家和母親》在美國卻沒有被人們記住,如今已少有人知。

(1)送別主題曲電影擴展閱讀:

影響

1、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2、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3、 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4、 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5、 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 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Ⅱ 《送別》這首歌最早出現在哪一部電影

《送別》最早是1983年的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

《城南舊事》講述了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英子與「瘋」女人秀貞成為朋友。

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英子一家搬家到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花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2)送別主題曲電影擴展閱讀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Ⅲ 李叔同《送別》歌為誰寫的

李叔同《送別》歌為許幻園寫的。

這首歌曲是1915年李叔同送別許幻園時寫的。

李叔同是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國學大師,也是著名的藝術家,與許幻園、袁希濂、蔡小香和張小樓等四人交好,被時人稱作「天涯五友」。

1915年,家道中落的許幻園不得不離開上海,去北京謀生,為送別許幻園,李叔同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送別》,自《送別》被創造以後,一百多年來為國人廣為傳唱,影響深遠,而且也隨著國人漂洋過海,傳到了國外。

作品影響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Ⅳ 《送別》歌曲的創作背景及歷史故事是怎麼樣的

《送別》的原始曲調是美國作曲家奧德威《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大量音樂作品,多採用直接輸入西洋唱歌集,從中選出旋律的形式,《旅愁》就是其中之一。《旅愁》是日本學校歌曲作者犬童球溪(1884-1905)用《夢見家和母親》填詞而成的。

填詞後的曲調進行與原曲並不完全相同,是填詞者根據詞的需要作了相應變動。歌詞改為二段詞,最後八小節是原原本本地重復開頭段的四句歌詞,這和《夢》是有區別的。李叔同於1907年留學日本,而當時《旅愁》一歌原刊載於同時期日本的《中等教育唱歌集》中,李叔同被其深深吸引。

歌曲鑒賞

《送別》歌詞分為兩個部分,前一個部分作者從不同的幾個層次幾個方面去刻畫一個即將離別的場景。作為一個第三人稱去敘述好友將要遠行,而作為至交好友的二人從此將各奔東西,於是送了好遠來到了長亭外,長亭在古時候通常是一個棧道,為了旅人休憩或者是在朋友送行時使用的。

長亭也就暗喻了兩人要分別,古道邊又是蒼茫的寂寞,芳草一望無際,顯出一片孤寂的景象,從不同的角度為送別打下烙印。

Ⅳ 送別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

送別是電視劇《北平往事》的主題曲。
《北平往事》由江蘇中天龍影視文化公司出品歷史感情劇由王瑞執導,楊捷擔任編劇,韓雪、楊若兮、蔡裴琳等人主演。該劇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柔情與戰火交織的北平往事。該劇已於2007年10月29日在央視8套首播。
劇情簡介:
曠美嬌、袁寒雪、桃金梅是聖心學堂的學生,三個人是好朋友,無論什麼都要一致。在同一服裝店做同樣的衣服,同一天穿,背同樣的書包,穿同樣的鞋,連發帶也要一致,誰弄錯了就是違反「協定」。在三個女孩兒的世界裡,這些成了人生的大問題。 張國文老師是中共地下黨員,常以戚元敬的筆名發表抗日愛國的文章,深受三個女孩的愛戴,對她們的人生觀產生了深遠影響。畢業前後,三個女孩懷著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和對自身命運的幻想步入社會,原來的「協定」已然不復存在。面對家庭、愛人、國家,她們分別走出了不 同的路 。
歌詞: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Ⅵ 朴樹的《送別》 歌詞

送別-

朴樹

詞:李叔同

曲:John

Pond

Ordway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拓展資料: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奧德威是「奧德威藝人團」的領導人,曾寫過不少藝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14年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

Ⅶ 歌曲《送別》的歌詞

送別

譜 曲: John Pond Ordway

編 曲:朴樹

演 唱:朴樹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情千縷,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7)送別主題曲電影擴展閱讀:

《送別》是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主題曲 ,由李叔同作詞,John Pond Ordway作曲,朴樹演唱。

創作背景:

將《送別》這首經典老歌作為《廚戲痞》的片尾曲,朴樹拿出了十分的誠意,除了參與演唱外,編曲、製作也均由他一手操辦,留聲機的摩擦聲、孩子的歡鬧聲和相機快門的聲音都讓這首熟悉的歌曲充滿了一種淡淡的情懷。觀眾看完《廚戲痞》也有感而發:「影片片尾的黑白照片配上《送別》的曲子,成了全片最動人之處。」

沉寂十年的朴樹友情演唱的《送別》70秒版本在網路上曝光,引起廣泛熱議。同時,這首歌作為管虎執導、三大影帝張涵予、劉燁、黃渤領銜主演的電影《廚子·戲子·痞子》的片尾曲出現,令人倍感期待。

有別於電影中使用的版本,朴樹精心製作的完整版《送別》MV中,張涵予、劉燁、黃渤、梁靜等主演的青澀模樣照片和電影畫面,以黑白影像形式出現,氛圍尤其煽情。

Ⅷ 怒潮插曲《送別》歌詞是什麼

送別

歌手:孟貴彬

作詞:鄭洪

作曲:鞏志偉

歌詞: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

農友鄉親心裡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送君送到大樹下,心裡幾多知心話

出生入死鬧革命,槍林彈雨把敵殺

半間屋前川水流,革命的友誼才開頭

那有利刀能劈水,那有利劍能斬愁

送君送到江水邊,知心話兒說不完

風里浪里你行船,我持梭鏢望君還

來歷:

1963年電影《怒潮》的插曲《送別》、《一支人馬強又壯》、《無義之人莫相交》、《工農永不忘》,創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均由鄭洪作詞,鞏志偉作曲,著名歌唱家孟貴彬演唱。

其中《送別》是該片的主題曲,這首歌是在影片中農友們含淚相送他們的領路人之時,漁鼓老人唱的一首凄楚、悲壯的送別曲。

本歌是一曲充滿友誼深情的歌,歌曲層層抒發了處在革命關頭的農友鄉親,送別受錯誤路線排擠打擊、被迫離開戰斗崗位的革命領路人時的感人情景,表達了他們對革命領路人的崇敬、對右傾機會主義的憤懣、對勝利的嚮往以及與戰友話別時的苦痛惆悵等交織在一起的復雜心情。

Ⅸ 送別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

Ⅹ 《送別》歌曲的創作背景及歷史故事是什麼

《送別》歌曲的創作背景及歷史故事:《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歌曲社會影響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閱讀全文

與送別主題曲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