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個黨史競賽口號 要求16以內 最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
回首風雨艱辛探索富國強民路,再尋輝煌壯麗實現民族復興夢---
「牢記黨的宗旨,踐行科學發展觀」9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
「黨在我心中」建黨9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
「堅決堅持黨的領導,將三結合進行到底」建黨9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
「司法公正為黨增光添彩」建黨9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
「立黨為公,司法為民」建黨9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
㈡ 中共黨史上的80句口號
「依法治國」、「以德治國」
「三個代表」
「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三個有利於」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抓住時機,發展自己」
「穩定壓倒一切」
「三步走發展戰略」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一國兩制」
「五講四美」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改革開放」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兩個凡是」
「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
「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打倒社會帝國主義」
「整黨建黨」、「吐故納新」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革命委員會好」
「抓革命,促生產」
「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備戰、備荒、為人民」
「農業學大寨」
「工業學大慶」
「向雷鋒同志學習」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反對修正主義」
「人民公社好」
「文化革命」、「技術革命」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大躍進萬歲」
「以階級斗爭為綱」
「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㈢ 學黨史活動主題有哪些
1、是「圖話百年」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學生通過「圖說百年」小視頻、「話說當年」文章和「百年先鋒」人物故事等內容開展黨史學習,引導學生汲取思想養分,播種理想信念種子。
2、是「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閱讀活動。組織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活動內容和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入開展時事政策教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是「童心向黨」班會活動。組織學生利用各類專題教育資源,以班級為單位精心舉辦好主題班會,大力學習宣傳「3個100傑出人物」的感人事跡,弘揚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
4、是「尋訪紅色足跡」紅色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學生瞻仰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革命舊址等革命場館,開展實踐體驗活動,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5、是第四屆「全國中小學生電影周」活動。組織學生觀看反映黨史優秀人物、時代楷模和革命傳統教育主題的優秀影片,激勵學生學習英雄模範,汲取前行力量。
6、是「開學第一課」節目。節目於秋季開學後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出,要求各地在收看節目的同時,組織多種形式的開學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對黨的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
㈣ 中共黨史的80句口號
依法治國、以德治國
三個代表
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三個有利於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抓住時機,發展自己
穩定壓倒一切
三步走發展戰略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一國兩制
五講四美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改革開放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兩個凡是
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
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打倒社會帝國主義
整黨建黨、吐故納新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革命委員會好
抓革命,促生產
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備戰、備荒、為人民
農業學大寨
工業學大慶
向雷鋒同志學習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反對修正主義
人民公社好
文化革命、技術革命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大躍進萬歲
以階級斗爭為綱
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一定要解放台灣
將革命進行到底
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和平、民主、團結
自力更生
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愚公移山
為人民服務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知識分子必須與工農群眾相結合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
兵民是勝利之本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停止內戰、爭取民主、實現抗戰
御敵於國門之外
會師武漢,飲馬長江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農武裝割據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一切工作歸國民黨
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
打倒軍閥,打倒(除)列強
中國共產黨萬歲
㈤ 黨史教育橫幅標語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㈥ 為呼籲更多人「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請設計一句宣傳標語。
摘要 1、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㈦ 紅領巾心向黨的主題是什麼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第一要務」,再到科學發展觀,執政理念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發展,我們中華人民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我要來舉一些例子,有的來自資料,有的來自生活。
一、改革開放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以加入WTO為標志,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
(5)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政府主導、大力投資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高於世界經濟增長水平。
(6)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兌換1.53元人民幣匯率計算,約合149美元。2007年中國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8)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30年間增長了16.7倍。
(9)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
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提高不但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也意味著社會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10)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
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經驗在於中國遵循了經濟增長「四色定理」。中國和世界發展歷史充分證明,經濟增長「四色定理」——和平穩定、開放結構、人力資本、結構增長是經濟增長的充分必要條件,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遵循「四色定理」,經濟就發展,社會就進步。
二、從「錢」說起,這是最能反映民生的了。
30年前的米面布房柴,都是幾毛幾毛的算,而現在呢?幾塊幾十塊的算。物價上漲其實也反映了我們生活的進步啊。
30年前大家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燒的都是木材和煤炭,而現在,家家都是煤氣爐、電氣灶。
但,很驚人的是:醫療費用上漲了近80倍!關於漲價問題我就不再多說了。因為,大人們的收入也有了巨大的變化:過去一個月幾十元就能養活全家十幾口人。而現在呢?上漲到了幾百元甚至幾千元,工資翻了十幾倍到幾十倍。
二、人們的思想觀念在轉變。
以前,大人們不重視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學與不學一個樣。現在,每家每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走進大學校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尤其是農民,認識到了科技的重要性。以前,家裡養娃是為了幹活,現在,家裡養娃是為了上學,將來有出息。
人們的消費觀也發生了改變,對享受物質的追求逐漸多了,這說明人們的生活條件是穩步上升的。
改革30年了,一切都在不斷的改變著,唯獨沒有改變的,是黨的那顆向著人民的心,是我們那顆熱愛著祖國的心。
回答者: 墮天使→櫻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0-2 22:01
中國在過去30年間,那些政府能力弱而政策不佳的國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僅為0.5%,那些具有良好的機構能力和良好政策的國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達到約3%。這說明政府能力對一個國家的進步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否擁有一個有效的、卓越的政府對於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完成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當前中國是否擁有一個有效且卓越的政府呢?或者說當前我國政府能力水平究竟如何?
中國政府能力就是指現代國家政府,在既定的國家憲政體制內,通過制定和執行品質優良、積極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動員、利用、組合、發掘、培植資源,為社會和公眾提供廣泛而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理性地確立社會普遍遵從的正式規則並積極引導更為廣泛的非正式的社會規則,維護社會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調節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的制度及其機制,進而在比較的意義上促進國家快速、均衡、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政府能力從職能性質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能力:經濟管理能力、政治和社會管理能力、行政組織管理能力。本文主要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實力的變化來評價當代中國政府的經濟社會管理能力。
一、從國家經濟實力的變化看中國政府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政府在這一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實上,我國跟其他後發展國家一樣,走的是一條「政府主導型」的發展道路。二十多年的爆發式的持續的經濟增長證明了我國政府是一個強大的有能力的政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增長。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978年的時候為3624.1億元,到1997年為74462.6億元,2001年為95933.3億元,2002年為102398億元,2003年為116694億元。按可比價格運算,我國國民生產總值20多年來增加了近8倍。在1978至2003年20年間我國GDP年均增長速度為10%左右,其他幾個主要國家GDP年平均增長率為:美國2.7%,加拿大2.6%,日本3.3%,印度5.2%,法國2.1%,英國2.2%。對比後可以看出,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遠遠高於世界經濟發達國家。
第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來增長速度也遠遠高於其他國家。1980年我國為379元,1990年為1634元,2001年為7543元,2002年為7954元,增長了20多倍。1992年到2003年間平均年遞增9.5%左右,而同期其他幾個國家是:美國2.3,日本0.8%,德國1.0%,法國1.4%,印度4.6%。經濟結構優化顯著。1978-1997年,三次產業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5%、12%、10.6%,佔GDP的比重也由28.1:48.2:23.7變為18.7:49.2:32.1。盡管我們的經濟結構比例還大大低於發達國家,但是三次產業的增長速度卻顯著高於它們。而且,我國農業增速遠遠慢於GDP增速,工業、服務業卻高於GDP增速,這說明我國已經進入了工業化擴張期。第一、對外貿易取得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進出口總額一直在增長,由1978年的206.4億美元增長到2001年的5097.6億美元,2002年的6208億美元,年均增長約13.5%,不僅高於同期中國GDP的增長速度,而且比世界貿易的平均增速高出近8個百分點。進出口差額由1978年的-11 .4億美元(逆差)擴大到1986年的-119億美元,而後開始上升,到1990年扭轉為順差87.4億美元,2001年為225.4億美元,2002年的304億美元,成為世界貿易順差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國國際儲備在1980年時為-12.96億美元,到1990年110.93億美元,1998年為1449.60億美元,2001年為2122億美元,2002年的2864億美元,僅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二。
第二、利用外資數額大幅增加。1985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44.6億美元,到2001年496.7億美元,2002年的550.11億美元,增長了10多倍。我國已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世界排位前500名的跨國公司已有近四百家在中國投資。美國9·11事件和安然事件,促使大部分國際資本撤離美國,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資本聚集的中心。這些外資的引入,不但使我國獲得了相對稀缺的資本,更為重要的是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資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競爭機制和管理經驗,同時也意味著廣闊的國際市場。
第三、堅強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始於1997年的兇猛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幾個回合就把亞洲「龍」和「虎」打趴下了。它震盪著亞洲,牽連了俄羅斯,甚至影響到遠在大洋彼岸的巴西、美國。離風暴中心最近的中國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中國對外貿易承受了巨大壓力,利用外資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市場疲軟,消費不振,通貨緊縮現象日趨明顯,外有金融危機影響,內有通貨緊縮作祟,為挽危局,政府叫響了「積極擴大內需」的口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人民幣不貶值、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提高出口退稅率、依法治理金融,強化監督管理等等。中國經濟成功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國民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中國政府進行的「技藝高超的宏觀經濟管理」使中國成功的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
第四、成功加入WTO。加入WTO對中國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已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國將在一個更為穩定和諧的國際環境下,以平等的條件參與國際競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由於中國人均資源少,人力資源豐富,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後,在尋求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提高對外依存度,無論從戰略利益還是當前利益出發,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非常有利。而且,WTO的共同規則還將對穩定我國多邊外貿關系、減少我國同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摩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深化,同時國家之間的競爭達到白熾化的程度。在這樣一種環境下,盡管我國的經濟國際化程度還比較低,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們已經能夠揮灑這把雙刃劍,做到趨利避害,利用國際市場的各種資源條件,同時避免世界經濟對我國經濟的不良影響,成功地實現我國經濟的快速持續增長。這是否再一次證明了我國當代政府的有效性呢?
㈧ 學黨史經典口號
中國共產黨萬歲」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確定了黨的最高和最低綱領,標志著黨的創建工作基本完成。在這次大會發表的宣言最後的口號中,明確提出了「中國共產黨萬歲!」這個口號為後來黨的若干文獻沿用,並出現在一些重大會議及節日慶典的標語內容中。也是許多革命者就義、犧牲、逝世前表達對黨的熱愛、對共產主義事業充滿必勝信念的慣用話語。與此類似的口號還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等。
㈨ 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的內容是什麼
要緊密結合青少年思想實際,運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全面回顧95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光輝歷程、輝煌成就和成功經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引導廣大青少年堅持愛國主義、社會主義與黨的領導相統一,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重點活動,積極創作生產紀念建黨95周年主題的微電影、動畫、H5、游戲等宣傳產品。
要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活動,抓住烈士紀念日、抗戰勝利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契機,充分發揮革命遺址、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設施的作用,組織青少年開展參觀瞻仰、志願講解等活動。
要開展「重走長征路」活動,以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為契機,組織團員青年看望慰問老黨員、老戰士、革命烈士遺屬,開展關心幫助老區貧困群眾、志願環保、陽光健走等活動,在實踐體驗中「重走長征路」。
(9)觀看黨史電影主題的口號擴展閱讀:
學好黨史,要向群眾學、向實踐學。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基層實踐是學習的第一手資料。黨員幹部要拜群眾為師,以甘當「小學生」的情懷,身子往下傾、眼睛向下看,從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中去汲取智慧、提煉經驗,把握大勢、明晰方向。
學貴有恆,還要學以致用。要通過學習與思考,去辯證分析歷史、去轉化運用經驗,把群眾創造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幹事創業的智慧、解決問題的本領,不斷開創黨執政發展的新局面。學一段黨史,加深一層認知;知一段黨史,增強一份感恩。
緬懷黨史,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銘記黨的奮斗歷程、光榮傳統、優良作風、經驗教訓和偉大成就;面向未來,要堅持把學好黨史作為終身必修課,更加深刻地認識和把握歷史發展規律,更好地總結和運用黨的歷史經驗,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開創未來,交出實現民族復興的完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