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題電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題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12 09:00:24

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影影評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影影評如下:

保爾以一種虛幻的理由拒絕了冬妮婭的愛是不負責任的。或許冬妮婭惟一的錯在於她的出身。只是看不出為何這樣的出身就不可以追求崇高純真的愛情。冬妮婭敢於愛保爾,這是對她所屬階級的叛離。這種精神同保爾的反抗精神同樣可貴,甚至更為可貴。

保爾沒有發現這種精神,而是僵硬地屈從於時代的偏見,沒能勇敢接受這份愛,從這個角度看,保爾算不上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不應僅僅迎合一個時代。

幕後製作

那是一個充滿革命理想和青春熱情的年代,需要單純的偶像。但影片比起那些為刻意社營造高大英雄的主題電影,顯得稍微立體一點,也更具真實性。另外一個版本是1956年由阿剁洛臃夫導演的《保爾·柯察金》(Pavel Korchagin),中國觀眾似乎對此有更深刻的情結。

2001年國內還推出了與俄羅斯合拍的連續劇版本,用的是俄羅斯的演員,還有中國的製作班底,試圖將革命精神傳授給新一代青年。除此之外,1975年蘇聯還拍過一個瑪膽申克馴執導的版本。

㈡ 關於名著改編的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習題

一、填空題1、 朱赫來 是保爾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領導人。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個英雄戰士譜寫的一曲 英雄主義 的贊歌。3、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回答英國記者時說: 「鋼鐵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麼都不懼怕。……」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高爾基的「自傳性三部曲」一樣,都是 自傳性 的小說。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作者是前蘇聯(國家)奧斯特洛夫斯基。6、本文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請你寫出一則有關他的故事:參加蘇維埃紅軍等等(舉出一例即可)。7、你能說出保爾的兩個好朋友的名字嗎?謝廖沙、冬尼婭(任意說出兩個即可)。8、保爾因何被校長開除?保爾在神父家補課時,把一撮煙末撒在神父家的復活節蒸用的面團上了。9、謝廖沙是保爾年少時的朋友,在戰場上英勇犧牲。10、保爾最後的著作是《暴風雨里所誕生的》。11、保爾在誰的引導下走上革命的道路的?阿爾焦煙。12、保爾在河邊釣魚時遇到的女孩是誰?冬尼婭。13、讀完本書後,你認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4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 蘇聯 作家奧斯特羅夫斯基的代表作。1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蘇聯 十月革命 後第一代蘇維埃青年,在 布爾什維克黨 的領導下,為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同國內外敵人及各種困難進行頑強斗爭的優秀小說。16、 修築 波耶卡 窄軌鐵路,使保爾經受了一場嚴寒、飢餓和艱苦勞動的考驗。誰幫保爾完成了小說?謝廖沙。17、「人寶貴的東西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顧已逝年華時,不因虛度時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無成而羞愧;這樣在他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就可以坦然地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人世間最壯麗的事業。」以上這段文字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完後你有何感受?言之成理,貼近主題即可。18、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可以使我們獲得很多有益的啟示,充實我們的生活。讀《三國演義》,我們可以領略到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風采;讀《水滸傳》,我們能感受到梁山好漢們除暴安良的決心;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能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意義。二、選擇題:1 在下列選擇中選出與原文不符的一項( D )A保爾13歲時就開始參加革命活動。B書中描寫了保爾怎樣對待監獄、戰爭、工作友誼、愛情、疾病、挫折等。C保爾是以作者自己為原型塑造出來的帶有自傳性質的典型形象。D《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曾被郵差弄丟過。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作者是:( B)A 、保爾?柯察金 B、奧斯特羅夫斯基 C、高爾基 D、托爾斯泰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主人公保爾在誰的影響下走向革命道路。( C)A、阿維爾巴赫教授 B、巴扎諾娃 C、朱赫萊 D、母親4、保爾的妻子是: ( C)A、娃蓮 B、冬妮婭 C、達雅 D、麗達三、判斷下列說法正確與否:錯的打「×」,對的打「√」1、1920年,保爾在一次作戰中頭部、腹部多次受傷,右眼失去80%的視力;1927年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動能力。他便開始了英雄主義事業——文學創作,1934年出版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寫國內戰爭,第二部分描寫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3、保爾的英雄表現在他馳騁疆場,驍勇善戰,縷立戰功上。(×)4、保爾為救朱赫來而被告密入獄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第一代蘇維埃青年,同國內外敵人和各種困難進行頑強戰斗的優秀小說。 ( × )5、保爾的「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一段名言,是在娃蓮墓地上的內心獨白。( ∨ )6、保爾在鐵路工廠提出開除任意毀壞貴重鑽子、不遵守勞動紀律的共青團員朱赫萊的團籍。( ∨ )四、簡答題:1保爾被疾病擊倒後,朱赫來作為黨代表來到工地視察,他馬上得到這樣的結論:這里的青年都是無價之寶,鋼鐵就是這樣練成的。請問這里的「鋼鐵」是什麼意思?「這樣練成」指哪樣?為何這樣說?請述之。(至少300字)2概括保爾的人物形象和該書的藝術特色。3寫出自己讀後的感受(保爾最能觸動你的是?)4用一句話評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蘇聯十月革命後第一代蘇維埃青年,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為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同國內外敵人及各種困難進行頑強斗爭的優秀小說。)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給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①在修築鐵路中,保爾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隊「拚命走在前頭」,以「瘋狂的速度」進行工作。 ② 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非常苦惱,不能自拔。他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他以堅強的毅力克服了悲劇命運的打擊,開始了為爭取歸隊而進行的斗爭等故事。 6《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給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有:(保爾.柯察金;謝廖沙.勃魯扎克——保爾童年時的朋友,紅軍戰士,共青團區委書記 瓦莉亞.勃魯扎克——謝廖沙的姐姐,共青團員 麗達.烏斯季諾維奇——紅軍師政治部工作人員,共青團省委常委 伊萬.扎爾基——紅軍戰士,共青團區委書記 伊格納特.潘克拉托夫——碼頭工人,貨運碼頭共青團書記 尼古拉.奧庫涅夫——機車庫共青團書記,共青團區委書記 費奧多爾.朱赫來——水兵,黨的地下工作者,省肅反委員會主席,軍區特勤部 副部長)

㈢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推薦

保爾·柯察金(Pavel Korchagin),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壓窮人的店老闆,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
「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的歲月。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希維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爾家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朱赫來是保爾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領導人。
在一次釣魚的時候,保爾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婭。
一天,朱赫來被白匪軍抓走了。保爾到處打聽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來的途中,保爾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溝里,與朱赫來一起逃走了。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抓進了監獄。在獄中,保爾經受住了拷打,堅強不屈,為迎接白匪頭子彼得留拉來小城視察,一個二級軍官錯把保爾當作普通犯人放了出來。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冬妮婭的花園門前,縱身跳進了花園。由於上次釣魚時,保爾解救過冬妮婭,加上她又喜歡他「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他的到來讓她很高興。保爾也覺得冬妮婭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他們都感受到了朦朧的愛情。為了避難,他答應了冬妮婭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婭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參加了紅軍。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干將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風餐露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攏和疾病的威脅。
在這一段時間里,他和冬妮婭的愛情產生了危機,冬妮婭那庸俗的個人主義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一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倆人逐漸產生了感情。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
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鄉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爾是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在海濱療養時,他認識了達雅並相愛。保爾一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一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斗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一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谷中走了出來。這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並且沒有絲毫寫作經驗的人,開始了他充滿英雄主義的事業——文學創作。保爾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後來是自己口述,請人代錄。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終於出版了!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於1904年9月29日出生在烏克蘭維里亞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他排行第五,11歲便開始當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團,隨即參加國內戰爭。1923年到1924年擔任烏克蘭邊境地區共青團的領導工作,1924年加入共產黨。由於他長期參加艱苦鬥爭,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到1927年,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爭。同年底,他著手創作一篇關於科托夫斯基師團的「歷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風雨所誕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給朋友們審讀時被郵局弄丟了。這一殘酷的打擊並沒有挫敗他的堅強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頑強地同疾病作斗爭。
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斗經歷作素材,以頑強的意志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獲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時代人的真誠而熱烈的稱贊。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勛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面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的貢獻。1936年12月22日,由於重病復發,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羅斯人,不過他的出生地卻在烏克蘭。父親是釀酒廠的制曲工人,也曾在外村或城裡打零工.還當過五年郵差。他到過彼得堡,服過兵役,接觸過進步的大學生,知道一些革命者與沙皇作斗爭的故事。母親出身貧寒,小小年紀就不得不去給人家幹活,放鵝、種菜、照看孩子。他們婚後生下六個兒女,夭折了兩個。奧斯特洛夫斯基最小,上面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母親除了做家務帶孩子,還替人家做針線,當女傭。他十歲那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全家為逃避戰火,輾轉到達舍佩托夫卡定居。這時,日子過得更加艱難。
奧斯特洛夫斯基十一歲就進當地的火車站食堂當小伙計,十四歲進發電廠,給司爐工、電工打下手,也干過鋸木柴、卸煤等雜活。他從小具有極強的求知慾,渴望念書,但只斷斷續續地上過幾年學。在學校里,他不僅成績優秀,而且十分活躍,是老師的好助手。他試寫過童話、短篇小說和詩歌,在學生自編手寫的「雜志」《青春的色彩》上發表過習作。他還喜歡演話劇,最愛登台扮演具有英雄氣概的角色。他幾度輟學,大都是由於貧窮,有一次則是因為觸犯了教神學課的神父。於是,這孩子想盡辦法借書,甚至把午飯讓給報販吃,換取報刊來看。他在十二歲時就讀過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牛虻》,從此,牛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坎里。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於烏克蘭工人家庭。初級教會小學畢業後,因家境貧寒不得不輟學做工。1919年,加入蘇俄共青團並參加紅軍同白匪作戰。1923-1924年擔任共青團工作。1924年加入共產黨。1927年因病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以驚人毅力寫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暴風雨所誕生的》,根據親身經歷,描寫蘇聯青年在革命熔爐中鍛煉成長的經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早在1942年就譯成中文,書中主人公保爾- 柯察金成為中國青年的學習榜樣。1936年12月22日,奧斯特洛夫斯基病逝。
現實生活的苦難與沉重,書中人物的堅毅與光輝,使這個男孩懂事、早熟。他曾幫助布爾什維克地下組織張貼傳單、刺探情報。十五歲時,他走在街上,突然發現地下革命委員會的一位成員被一名全副武裝的匪兵押著迎面過來。他不顧一切,猛地朝匪兵撲去。革命者意外獲救,他卻因此被捕。這個少年受到嚴刑拷打,但不吐露片言隻字,硬是挺了過來。
紅軍和起義者擊潰了匪軍。同年七月,奧斯特洛夫斯基參加共青團;八月,志願加入紅軍,隨部隊上前線,經受戰爭烈火的考驗。
他當騎兵,當偵察員,轉戰各地。這個年輕人,不僅躍馬揮刀,作戰英勇,得到書面嘉獎,而且善於激勵戰友,顯示出宣傳鼓動的才能。次年八月,奧斯特洛夫斯基腹部和頭部受重傷,在野戰醫院的病床上度過了經常處於昏迷狀態的兩個月。出院後,右眼只保留了五分之二的視力。於是轉業來到地方。
他參加過肅反委員會的工作,在鐵路總廠擔任電工助理,並被選為團支部書記,同時進電工技校學習。十七歲時,帶頭參加修建一條鐵路支線的艱巨工作。在鐵路工地上,不少人被惡劣的條件、疾病和匪幫的偷襲奪去生命。奧斯特洛夫斯基咬緊牙關,拚命幹活。但在即將竣工時,他雙膝紅腫.步履艱難,並且感染了傷寒,昏迷不醒,被送回老家。在母親悉心照料下,他才勉強活了過來。重返工廠後,他一邊勞動,一邊在技校學習。傷病之身,經不起過度的辛勞,健康狀況越來越糟,他被送進療養院進行泥療。病情稍有好轉,又返回基輔,並和許多共青團員一起,在沒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搶救木材。他再次病倒了。十八歲時,醫療鑒定委員會為他簽發了一等殘廢證明!
他藏起證明,要求安排工作。這以後,當過團區委書記、全民軍訓營政委、地區團委委員、團省委候補委員。二十歲入黨,並一度擔任團省委書記。不幸的是,他又遇上一場車禍,右膝受傷,引發了痼疾,關節紅腫脹痛.活動困難,才二十三歲、他就癱瘓了,而且雙目逐漸失去視力。
從此,他往返於各地醫院,進行治療不見好轉。二十六歲,接受第九次手術,刀口縫合後,竟有一個棉球留在體內。虛弱的病人,如果再次施以麻醉,只怕會損傷心臟,危及生命。他主動提出不用麻醉,切開刀口,取出棉球。他沒有發出一聲呻吟,但術後高燒,八天不退。這以後,他斷然拒絕任何手術,說:「我已經為科學獻出了一部分鮮血,剩下的,讓我留著干點別的事吧。」
在各地的醫院和療養院,他結識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老一輩的革命家。他在治病間隙,利用僅剩的視力,大量閱讀優秀的文學著作,其中包括普希金、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肖洛霍夫、巴爾扎克、雨果、左拉、德萊塞等作家的作品。他參加函授大學的學習,同時寫出一部反映戰斗生活的中篇小說。可惜小說惟一的手稿在外地戰友閱後寄回途中丟失了。
二十六歲,他著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十七歲完成第一部,次年得到發表和出版。三十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問世。三十一歲榮獲列寧勛章;三十二歲,也就是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完成了另一部長篇《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部)的校訂工作,八天後,即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就與世長辭了。
名言:
1、幸福,就在於創造新的生活,就在於改造和重新教育那個已經成了國家主人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的智慧的人而奮斗。
2、生活的主要悲劇,就是停止斗爭。
3、人的美並不在於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於他的本身,在於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
4、利己的人最先滅亡。他自己活著,並且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這個「我」被損壞了,那他就無法生存了。
5、所謂友誼,首先是誠懇,是批評同志的錯誤。
6、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7、我在自己的一生里也曾經歷過被遺棄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一種東西卻救了我:我的生活永遠是有目的、有意義的,這就是為社會主義而奮斗。
8、只有像我這樣發瘋地愛生活、愛斗爭、愛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設的人,只有我們這些看透了認識了生活的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便死去,哪怕只有一點機會就不能放棄生活。
9、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10、真正的朋友應該說真話,不管那話多麼尖銳。
11、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這里——覺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體裡面。
對於我,做一個戰士是最大的幸福……一切個人問題都不如社會主義事業那樣永久。
12、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譜寫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
保爾是一個自覺的、無私的革命戰士,他總是把黨和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與火的戰爭年代,保爾和父兄們一起馳騁疆場,為保衛蘇維埃政權,同外國武裝干涉者和白匪軍浴血奮戰,表現了甘願為革命事業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在那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艱難歲月中,他又以全部熱情投入到和平勞動之中。雖然他曾經金戈鐵馬,血染疆場,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沒有考慮個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為黨和人民做點事情。黨叫他修鐵路,他去了;黨調他當團幹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來干。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犧牲愛情。他愛麗達,但受「牛虻」的影響,要「徹底獻身於革命事業」,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來了個不告而別。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夠繼續為黨工作。正像他所說的:「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保爾更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面都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堅強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鬥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卻步,創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跡。尤其是他在病榻上還奮力向藝術的殿堂攀登的過程,表現了一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志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保爾又是一個於平凡且偉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歷表中,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業績,他總是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對疾病的沉重打擊,他也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而且就是在他與病魔抗爭的英雄主義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險。保爾後來也終於認識到他不愛惜身體的行為是不能稱之為英雄行為的,而是一種任性和不負責任。因此,保爾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漸歷煉成熟起來的鋼鐵戰士,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讓人感到親切的榜樣式人物。
保爾又是以作者自己為原型塑造出來的帶有自傳性質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真情實感為基礎來描寫保爾的。因此,保爾的動人事跡不是藝術上的虛構,而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惟其真實,所以更加感人。但作者又反對把這部小說完全看成作家的自傳,因為「這是小說,而不是傳記」。他在保爾身上集中了他同時代許許多多同類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徵,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他說:「在這本書中,我寫的不是保爾.柯察金一個人,而寫的是千百萬柯察金,是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而奮身投入戰斗的千百萬男女!」保爾的形象既是自傳性的,更是梗概性的,是社會主義青年一代中最光輝最典型的代表。
編輯本段精彩片段
1、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2、海浪在他腳下拍打著零亂的石堆,從遙遠的土耳其刮來的乾燥海風吹拂著他的臉。港灣的海岸呈不規則的弓形,一條鋼骨水泥築成的防波堤擋住了海浪。蜿蜒起伏的山脈延伸至海濱突然中斷。
3、書中所雲:「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這句話蘊涵了比生命更深層的意蘊。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中,生命之旅中,都不會一帆風順的。當你「冷卻」的時候,不必怨天尤人,自艾自憐,引經據典,以長篇道理來安慰自己。首先,應該讓自己站起來,直著身子走路,去聽一聽水滴是如何匯成河流的,聞一聞梅花在苦寒中散發怎樣的香味。體會發現,生命之美來自於自身的自強不息,鋼鐵,是經過無數大起大落的考驗後煉成的。
編輯本段主題思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新人成長歷程和揭示新人優秀品質的小說。當一位英國記者問作者為什麼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這個書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自己這一代人的成長道路和思想性格。
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小說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中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這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通過揭示保爾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敢於戰勝任何艱難困苦的剛毅性格,小說形象地告訴青年一代,什麼是共產主義理想,如何為共產主義理解去努力奮斗。革命戰士應當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這是小說的又一主題。保爾在憑吊女戰友娃蓮的墓地時所說的那段話,就是他的共產主義人生觀的自白,也是對小說這一主題的闡述: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可以這樣來概括小說的主題思想:人的一生應當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去度過。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自傳性的小說,小說中的許多故事都來自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因此讀來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於生活事實,對人物和情節作了大量典型化處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一樣,對自傳體小說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小說的全部描寫都圍繞著主人公的成長來展開,結構緊湊自然.在刻畫主人公性格的時候,又以不同的側面來表現他的優秀品質。通過描寫保爾怎樣對待監獄、戰爭、工作、友誼、愛情、疾病、挫折,亦即怎樣對待革命與個人、公與私、生與死等重大問題的態度,把保爾這一鋼鐵戰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豐滿生動,光彩照人。
編輯本段附:保爾·柯察金的三段戀情:浪漫主義情結
他與冬妮亞(林業官的女兒)、麗達(女政委)、達雅(工人)的三段戀情,暗含了一個紅色的俄羅斯男人逐漸遠離肉體、遠離奢華,而向精神、原則、理念皈依靠攏的心靈歷程。對冬妮亞的愛出自一個懵懂少年的本心,那是任何一個人都會自然產生的對美好、對舒適生活的嚮往;和麗達女政委的愛情產生在共同革命生活中,「革命高於一切」的口號窒息了保爾心中殘留的對麗達的愛戀;與工人女兒達雅的結婚與其說出自愛情,不如說出自拯救,這時的保爾已肉體殘缺而精神凸現,保爾靠著「精神」、「意志」自救,也拿著它照亮達雅的眼睛。他的精神已被視為「共產主義事業燎亮的明燈」。
說句實話,這部書在中國之所以一向能得到廣大年輕讀者的青睞,確實是由於充盈在前半部里的關於成長的苦難和青澀又真實的愛情。在文學中沒有愛情的時代,「冬妮亞」這三個字以它所特有的充滿異國情調而又神秘溫婉的意象搭配,溫暖過多少渴望愛情的心靈,可以說,那時的「冬妮亞」就是「愛情」的代名詞,「愛情」在讀者心中隨著少女冬妮亞的出現而滋長並輝煌一時,像冬日裡一顆火燙而又幽閉倨傲的孤星;又隨著成年以後與保爾恩斷情絕的冬妮亞,以別樣的批評宣傳模式在當年的讀者心中泛起一樣無望的漣漪——正是那樣的時代暗合了美學意義上悲越凄絕的愛情,給了那一特定時代的年輕人一種「欲愛不能」的精神洗禮,從而深味了愛的崇高與難覓。
盡管這樣的結局是凝重的,但第一代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青年讀者還是無比幸運地找到了可以現學現用的浪漫藍本。他們當然無法忘卻這樣一本為其人生發展帶來重大啟迪的好書……
新的旅行開始了,叛逆的一方是新的孩子。你不曾看到他們臉上迸出的欣喜嗎?那是一種從被允許閱讀的文本中有了意外發現的會心的愉悅,因為他們年輕,還有足夠的熱情自己慶賀自己。當然你也許會世故地笑笑說:「總有那麼一天……」
是啊,地老天荒,只有主流和叛逆,一直那麼相安無事地旅行下去。
評價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共產主義國家最著名的「革命小說」之一。蘇聯作家法捷耶夫曾高度評價這部作品:「整個蘇聯文學中暫時還沒有如此純潔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肖洛霍夫說它是「生活的教科書」。但在一些西方學者眼中它只是「斯大林的宣傳機構炮製的神話」,馬克·斯洛寧說它「文筆平淡,結構鬆散」,列·費·葉爾紹夫說它「簡潔明快,幾乎只用動詞」。
自1980年代中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逐漸為蘇聯人所淡忘。1997年莫斯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八輯的「名著重讀」系列,其中沒有收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同時,也有人呼籲不要丟掉保爾·柯察金這樣的英雄。俄羅斯《真理報》1997年6月17日《保爾·柯察金和洛麗達》一文中說「……勞動人民的子弟們應當知道他們的祖輩、父輩在沙皇時代是怎樣生活的,他們怎樣為革命、自由而戰斗,怎樣進行了勞動人民的革命,怎樣在自己的國家裡建立了社會公正的制度,怎樣打敗了法西斯!……因此,無論如何,不應當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真正的人》這些作品從現有讀物中刪掉……。」
在中國的影響
1942年梅益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根據英文版翻譯成中文[3],之後從1952年至1995年的44年間,一共印刷出版57次,發行250萬冊。
中國共產黨黨員吳運鐸在軍火研製過程中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殘,但他堅持工作,寫做了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被稱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1980年代的身殘志堅的張海迪也被譽為「當代保爾」。
在中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影響比它在其他國家,甚至包括蘇聯、俄羅斯本國,都更大,其中一個原因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曾被中國政府當作共產主義思想教材來提倡青年閱讀,其中保爾築路一段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文;另一原因是這本書的發行以及推廣都異常到位。
編輯本段影視劇目
這部小說曾經多次被拍攝成電影、電視劇。
1942年蘇聯根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部拍攝了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957年蘇聯根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拍攝了電影《保爾·柯察金》。
1999年時,中國大陸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原著改編了一部同名的電視劇,劇中使用了多名烏克蘭演員並用中文配音。這是第一部中國改編的蘇聯電視劇。2000年播映受到好評。編劇:梁曉聲等。總導演:韓剛。該劇獲得第1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和第20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長篇獎。
主要內容:小說以保爾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從1915到1930年前後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
觀看感受:①這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芒的長篇小說;②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無產階級英雄形象;③小說寫人物以敘事和描寫為主,同時穿插內心獨白、書信和日記、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④小說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也都相當出色,語言簡潔優美,富有表現力。
人物形象——典型情節——性格特徵:
保爾•柯察金 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低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後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後他經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戰,使自己越來越堅強。即使在傷病無情地奪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時,他仍不向命運屈服,而是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以另一種方式實踐著自己的生命誓言。有著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啟迪:人生之路上,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可以退縮,一定要用一顆堅韌不拔的心去勇敢面對,要珍惜年輕時光,努力奮斗,不應虛度光陰。
編輯本段附:讀者書評
這部小說不僅具有人物性格鮮明的特點,而且繪聲繪色地描繪了蘇維埃革命建設初期緊張熾烈的典型環境,深刻地剖析了人物的心理特徵,並把冷靜周密的客觀敘述同激昂的革命激情融為一體,從而使整部小說的藝術描寫既真切自然又富有詩意。此外,這部作品語言朴實優美,富有表現力,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保爾的經歷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我認為他的這種精神是我們現代大多數所不具有的。這正是一個人成功的一個基礎,也是一個人生命的意義所在。我很羨慕他有這樣的毅力、對信仰的堅信和對生命的渴望。

㈣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此時此刻,濱海公園的那一幕又浮現在眼前 說出濱海公園那一幕指的是什麼事件

「海濱公園那一幕」指:保爾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保爾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是:受了重傷,失去了工作能力。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他回來後向達雅求婚,兩人成了政治上的好伴侶。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題電影擴展閱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時代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和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確立,在文藝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局面。斯大林時期的國家用「一統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視文學藝術在培養青少年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中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學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傳目的「,許多作品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了向青年灌輸「共產主義理想「。

官方強調文學用「社會主義精神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文學藝術要完成這種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體現社會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英雄人物。這一時期,蘇聯文學的主題是歌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歌頌黨和領袖,塑造蘇維埃新人的光輝形象,蘇聯文學的任務就是根據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創造出一個絕對信仰共產主義的人物並把他描繪得真實可信。

奧斯特洛夫斯基響應官方的號召開始撰寫《鋼鐵》,保爾樸素的階級感情、狂熱的獻身精神、對共產主義的美好憧憬和對領袖的絕對服從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線所需要的。

個人背景

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卧病在床,雙目失明。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做斗爭的同時決意通過文學作品,來展現當時的時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

但他把小說寫好讓妻子寄給敖德薩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們,徵求他們的意見,戰友們熱情地評價了這部小說,可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郵局丟失。但這並沒有挫敗他,在參加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函授大學學習的同時,他開始構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是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完成。故事取材於他的親身經歷。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社會主義文學中一部的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完美的藝術典型。作者在刻畫這一人物形象時嚴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實,並不把保爾的堅強意志和剛強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認為是在英勇的戰斗和艱苦的勞動中,在刻苦的學習和嚴格的律己中鍛煉出來的。

㈤ 求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背景的中國電影,講述了從1976-1990年代,一個男孩的成長歷程

名為<長大成人>.

㈥ 經典老電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㈦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電影 194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1942年蘇聯根據同名小說拍攝的電影。又名《保爾·柯察金》,由馬克·頓斯闊依執導
本片原著影響過整整一代人,故事塑造了一個逐漸成長中的年輕布爾什維克戰士的形象——保爾·柯察金,描寫他從一個年輕無知的少年,在不斷的社會歷練中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革命戰士。

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電影嗎

有。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1942年蘇聯根據同名小說拍攝的電影。由馬克·頓斯闊依執導。該片原著影響過整整一代人,故事塑造了一個逐漸成長中的年輕布爾什維克戰士的形象——保爾·柯察金,描寫他從一個年輕無知的少年,在不斷的社會歷練中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革命戰士。

2、1956年由阿剁洛臃夫導演的《保爾·柯察金》,中國觀眾對此有更深刻的情結。2001年國內還推出了與俄羅斯合拍的連續劇版本,用的是俄羅斯的演員,還有中國的製作班底,試圖將革命精神傳授給新一代青年。除此之外,1975年蘇聯還拍過一個瑪膽申克馴執導的版本。

(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題電影擴展閱讀:

《保爾·柯察金》劇情簡介:

影片反映了狂風暴雨的年代,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為人類的解放事業獻出全部精力的布爾什維克崇高形象。編劇班達連柯(前蘇聯),根據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改編。講一個蘇俄革命者保爾·柯察金奮斗的故事。他的苦難的童年,戰爭的烽火和艱苦的勞動,錘煉了他的意志。當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後,仍堅持工作,為青年寫書,為著一個崇高的理想而獻身,自己的生命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㈨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電影是什麼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影就叫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1942年蘇聯根據同名小說拍攝的電影。又名《保爾·柯察金》,由馬克·頓斯闊依執導該片原著影響過整整一代人。

故事塑造了一個逐漸成長中的年輕布爾什維克戰士的形象——保爾·柯察金,描寫他從一個年輕無知的少年,在不斷的社會歷練中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革命戰士。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幕後製作: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年代是一個充滿革命理想和青春熱情的年代,需要單純的偶像。但影片比起那些為刻意社營造高大英雄的主題電影,顯得稍微立體一點,也更具真實性。

另外一個版本是1956年由阿剁洛臃夫導演的《保爾·柯察金》,中國觀眾似乎對此有更深刻的情結。2001年國內還推出了與俄羅斯合拍的連續劇版本,用的是俄羅斯的演員,還有中國的製作班底,試圖將革命精神傳授給新一代青年。

閱讀全文

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題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