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齊柏林飛船電影主題曲

齊柏林飛船電影主題曲

發布時間:2022-05-13 12:52:32

⑴ 柏林飛艇和重金屬樂隊的經典老歌都有哪些

話說……你說的柏林飛艇應該是「齊柏林飛艇」吧,他的代表作是Stairway to Heaven,被稱為「搖滾聖歌」,這首歌也被評估為廣播電台歷史上播放次序最高的歌曲。 其他的Dazed and Confused,Whole Lotta Love, Rock and Roll, Kashmir, When the Levee Breaks,Black Dog, Immigrant Song也都不錯……
重金屬樂隊, Nothing Else Matters ,Enter Sandman ,Master of Puppets,One,The Unforgiven , Sad But True,Fade to Black,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 Battery ,Wherever I May Roam 不錯,是最受好評的幾首歌……

⑵ 我要這首歌的歌名和這個小男孩的姓名。謝謝

是TELL ME WHY ,
全名:Declan John Galbraith
生日:1991年12月19日
出生地:英國
成長地:愛爾蘭(爸爸是英格蘭人,媽媽是愛爾蘭人.生在英格蘭的肯特郡,有愛爾蘭和英格蘭的血統)
家人:爸爸 Alec 媽媽 Siobhan 妹妹 Bernardette
最好的朋友:Joe(堂兄)
最喜歡的足球明星:Alan Shearer
最喜歡的流行歌手:Robbie Williams
最喜歡的游戲:PS2
最喜歡的玩具:遙控車
最喜歡的運動:足球(英式)
最喜歡的歌曲:Danny Boy
最喜歡的學科:數學,科學
喜歡的書籍:《哈利波特》
喜歡的歌手:Carole King,The Fureys,Christy Moore, Led Zeppelin,Robbie Williams 和Westlife。
不大擅長的技能:繪畫
不大欣賞的歌手:Britney Jean Spears(布萊妮·斯皮爾斯)

從8歲到16歲
☆ 4歲時就展露出在音樂方面的超常天賦。
★ 八歲一鳴驚人
☆ 十歲一飛沖天
★ 十四歲一騎絕塵
☆ 十六歲唱響神州大地

Declan Galbraith從4歲開始展露歌唱天賦,8歲那年,他開始參加一些音樂比賽,並在14個月中獲得了16個大獎。同時他也獲得了詞作家Barry Mason(寫過Last Waltz-最後的華爾茲的作者)的欣賞,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我們聽到的這「Walking In The Air」錄制於2001年,那時候他才9歲。據傳有好幾家唱片公司爭相與他簽約,最後EMI(百代)以超過百萬英鎊之巨,簽了他3年,並承諾發行3張唱片。
大家都相信這個小男孩的音樂天賦和對愛爾蘭傳統音樂的理解及熱愛,來自他的祖父Ben。才6個星期左右,就是Ben照顧他了。Ben常常在酒吧演奏六孔笛和愛爾蘭鼓,並常常帶上他,Declan從小就耳濡目染。祖父於1996年去世,可是Declan忘不了他,他的第一張專輯《Declan》就是獻給他祖父的。
Declan的聲音,清亮脫俗,演唱歌曲的范疇也是極廣。從流行的「Angels」之類到「Carrickfergus」這樣傳統的愛爾蘭歌曲,他都把握得不錯。而這個小小童星的心願卻是有一天能夠不再翻唱別人的歌曲,能有幾首屬於「Declan Galbraith」的歌。
除了天使般的聲音,Declan小小年紀,已經表現星探們熱衷的所謂「明星氣質」—— 一頭松軟的深色頭發,濃密的睫毛,明亮清澈的藍眼睛,充滿童真頗富感染力的笑容,還有滿滿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他從不怯場,每次上台都異常興奮。應該說,也有過一次緊張,那是在聖保羅大教堂為女王獻唱的演出上。曾為Robbie Williams和Phil Collins製作MTV的John Carver十分有信心的說,「Declan註定要成為一個超級巨星的,不僅是因為他超群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他極好的個性,他非常聰明。」
除了他的音樂天賦,以及身後的百萬合同,Declan和其它男孩沒有什麼分別。喜歡足球,電腦游戲和游泳,房間里貼滿海報,還喜歡Robbie Williams、Westlife和哈利波特。他也曾為簽名不夠快而苦惱,直到聽從父親的建議,用「Dec」簽名才算解決。他也會在采訪中忍不住想要從凳子上逃走,當然會事先禮貌的問「我可以很快去踢球嗎?」還有一次Declan在接受訪問時說自己曾經夢到Alton.Johnson邀請他去參加 Alton的音樂會,主持人問他如果成真他是否會接受邀請。Declan說:「應該會,不然他可能會哭,那樣我最終還不是要說『別驚慌,我會去的』。」
Declan一邊上學一邊參與專輯的推廣。他有專門的家教,確保他不會因為缺課而影響學業;他有專門的造型設計師,也有專門的聲樂導師和專屬經紀人,有自己專門的歌迷網……這對於一個床頭還擺著恐龍惦記著遙控車的小男孩,似乎的確有些興師動眾了。因此,他沒有太多的朋友,除了堂兄Joe。
英國媒體對於過早享有聲名的兒童,通常不是太客氣的。當2002年Declan發行第一張專輯的時候,就有媒體預言在他16歲之前,不會吸毒就會酗酒,而父母多半等不到那時候就已經離婚了。Declan的父母,頗有信心的表示他們不會做激進的父母,他們只需要支持Declan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當然,他們也表示了自己的擔心,這么小的一個孩子,就已經獲得了經濟上的保障,而不必像普通人那樣為分期付款擔心,的確不是太好的事。
事實上,Declan已經是這個4口之家(父母和妹妹)唯一的經濟來源。媽媽自小孩出生後就離職了,做電工的爸爸也已經辭工全程陪同Declan。對於很多成人歌星也羨慕的百萬合同,Declan說,「其實我拿不到這么多,100萬是公司承諾投入在我身上的全部資金。不過我不在意,我只是喜歡唱歌而已。」在一段自白中,Declan也說道,他最希望的是能夠照顧好家人,父母再也不用去工作。如果他有了錢,會給爸爸買一輛新車,如果還有剩餘,就給自己買些足球和球星卡,如果還有多,就存進銀行。足以見出他是一個很可愛很單純的小孩。
經過四年忙碌的表演之後,2006年DEC從EMI轉簽美國一知名的娛樂公司Saban娛樂,並於當年發行了專輯《Thank you》,華納特意請到德國的製作人,所有製作都將在德國完成,而這回的製作陣容更強大。這對DEC是個不小的考驗,但在最近一次接受電視訪問時,14歲的他說:「不,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如何找到應對的方法,而不是自怨自艾!」
已經發行第三張個人專輯《YOU AND ME》並已在中國舉辦巡迴演唱會。DEC的願望是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擺脫飢餓、恐懼和病痛,就個人而言,目前他還沒真正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但他希望能做好要做的每一件事並能幫助照顧他的家庭。被媒體預言說在他16歲之前,不會吸毒就會酗酒的迪克蘭,現在除了天使般的聲音還表現星探們熱衷的所謂「明星氣質」,更重要的是那顆單純、善良的心。讓我們繼續喜愛並支持declan吧!

發行的專輯介紹
[編輯本段]
1、《DECLAN》專輯簡介:
在美國的熱門音樂史上,曾經有好幾位以嘹亮的歌喉崛起、讓人印象深刻的少年歌手,例
如70年代的Michael Jackson (麥可傑克森)、Donny Osmond (唐尼奧斯蒙),還有在2000年改寫「吉尼斯世界記錄」,成為史上最年輕冠軍歌手的Billy Gilman 。其實,在歐洲方面,也陸續出出現好幾位同樣傑出的少年歌手,其中又以60年代的Heintje和80年代的Aled Jones最具有代表性。事實上,2002年時,就在Billy Gilman風靡全球的時候,英國也出現了另外一位堪稱歌唱奇才的少年Declan Galbraith(以下簡稱DEC),而且他比Billy Gilman更年輕,當時才十歲,不但以他的首張專輯「Declan」轟動歐洲,他還締造了另外一項「吉尼斯世界記錄」:當他在貝爾法斯特巡迴演唱的時候,主辦單位通過電話與網路的連線,讓超過八萬名兒童,在英國與愛爾蘭的每一個角落,陪伴著他一起演唱,成了有史以來全世界規模最龐大的合唱。
被英國媒體推崇為「終生難得一見的歌唱奇才」的DEC,1991年的12月19日出生於英國肯特郡的一個小村莊,他的父親來自蘇格蘭,母親則來自愛爾蘭。他從小跟著在小酒館表演愛爾蘭傳統音樂的祖父,很早就顯露出驚人的天賦,才兩歲左右,就開始喜歡唱歌了,而且唱得有模有樣的。八歲那年,他開始參加當地一些才藝競賽,在短短十四個月的期間內,拿下了十六個冠軍,也引起了唱片界高度的興趣,沒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合約。他所參與錄制的第一張唱片,是一張聖誕歌曲的合輯,其中收錄了包括貓王、Elton John和Westlife等超級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題曲「Walking in the Air」,絲毫不比那些「老前輩」們的差,引起了廣大的關注,獲得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上遍幾乎所有電視與電台的節目,成了英國與愛爾蘭家喻戶曉的名人。當節目主持人問起他平日喜歡些什麼的時候,他的回答幾乎讓人跌破眼鏡,因為,除了足球、游泳和電動游戲之外,他所喜愛的音樂,竟然包括了「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和「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而這也就難怪,年紀小小的他,演唱的風格跟曲目都寬廣得超越他的年齡了。
為了爭取DEC的合約,唱片公司不惜開出一百萬英鎊的承諾,使得他成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負責養活一家四口。原本擔任工人的父親,特別辭去工作,專職陪伴他四處表演。他曾經在英國女王的慶典音樂會上,跟聖保羅教堂唱詩班一起演唱「Amazing Grace」,而應邀參加艾爾頓強的演唱會,在眾多觀眾面前表演,更是他難以忘懷的經驗。雖然年方十歲,他對未來已經有了很多的期許,不想老是唱別人的歌,很希望能夠擁屬於自己的作品。他的傑出表現,贏得曾經譜寫「The Last Waltz」等許多經典的名家Barry Mason (貝瑞梅森)賞識,不但擔任他的製作人、為他編曲,更親自為他譜寫新歌。2002年十月二十九日,DEC的首張專輯「Declan」發表,立刻造成轟動,除了英國和愛爾蘭,包括德國在內,許多歐洲國家也紛紛邀請他前去演唱。他展現了高度的技巧,在專輯中,他甚至以無伴奏清唱的方式,「率領」一支龐大的成年人合唱團,演唱了福音歌曲「Amazing Grace」,令人感動。
在這張專輯中,DEC總共演唱了十四首歌曲,除了原創的作品,還包括翻唱的流行經典,以及傳統的民間歌謠,當然,他都帶來了清新的詮釋。專輯開始,他首先唱出膾炙人口的愛爾蘭名曲「Danny Boy」和「Carrickfergus」,稚嫩而嘹亮的歌聲,非常的討人喜歡,也讓我們明白,他是個愛爾蘭的孩子。接著,他唱出John Lennon的不朽經典「Imagine」,把那份祈求世界和平的心願,表現得令人動容。這也讓我們想起,比他稍早出道的Billy Gilman,也有著同樣的特質。他們都以有如天使一般純凈的歌聲,唱出了孩子們對於美好世界的柔性訴求,比起一些動不動走上街頭、口出惡言的青少年,真的是可愛得太多了。而當我們聽著DEC的歌聲,我們會情不自禁的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麥可傑克森,果然,他緊接著就帶來了麥可傑克森當年贏得無數熱愛的經典歌曲「I'll Be There」,令人無法抗拒。
假如我們仔細留意從過去到現在、曾經獲得大眾喜愛的少年歌手們,我們就會發現,除了「世界和平」,「友情」與「愛心」也是他們共同的主題。在DEC的這張專輯中,也有這相同的訴求。原創作品「It All Begins With Love」和「Your Friend」通過比較流行的編曲風格,呼應著這樣的主題,前者比較柔美,後者則有著比較明快的節奏,帶來了相當舒服的變化。接著,他唱出「賈德氏」 (The Judds)母女解散之前最後一張專輯的名曲「Love Can Build a Bridge」,這首由鄉村創作歌手Paul Overstreet和「賈德氏」的母親Naomi Judd聯手譜寫的作品,生動的告訴我們,愛心可以搭建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梁。
跟著出現的「Mama Said」和「Till the Day We Meet Again」,都是原創的作品,也可以說是比較貼近「兒童」的歌曲,在DEC的演唱下有著恰如其份的效果。在清唱的「Amazing Grace」之後,他帶來了「Circles in the Sand」,在流行風味濃重的編曲之下,也相當悅耳。接著,我們聽到Robbie Williams跟他昔日的創作搭檔Guy Chambers共同譜寫的名曲「Angels」,雖然歌詞的內容有點「超齡」,DEC卻以嘹亮而寬闊的音域,為這首歌帶來另外一種不同的感受。據說,就連Simon Cowell聽過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這個小傢伙潛力十足,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成為超級大明星,而從他現在的成績來看,他推斷是完全正確的。
專輯接近尾聲的時候,DEC唱出了另外一首主打的原創作品「Tell Me Why」,在一支大型合唱團的搭配之下,對世間許多的現象提出了質疑:為什麼大家可以對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們視而不見?他要怎麼做,才能夠變成一個男子漢? 是不是必須通過爭強狠斗,才能夠證明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難道他的生命必須浪費在一個充滿戰爭的世界嗎?有誰可以告訴他,為什麼?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內容,對於一個十歲的小男孩來說,確實又是比較「超齡」的,但我們也無法否認,他的演唱技巧,確實是無懈可擊,讓我們聽過之後,不得不深思與反省。最後,他以重新譜曲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當作結束,餘音繞梁的歌聲讓人回味無窮。

2、《THANK YOU》專輯簡介:
少年歌手高亢而嘹亮的清純歌聲,總是能夠吸引不少厭倦於一般流行歌曲的愛好者。2002年,來自英國的十歲小男孩Declan Galbraith(以下簡稱DEC)以他的首張專輯「Declan」轟動歐洲,被英國媒體推崇為「終生難得一見的歌唱奇才」,據說就連「流行偶像」 (Pop Idol)系列的名人Simon Cowell聽過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這個小傢伙潛力十足,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成為超級大明星。以他受歡迎的程度,照理說唱片公司應該會趁熱打鐵,趁著他還沒有變聲,繼續推出他更多的專輯,不過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雖然他在這幾年來仍然不斷的在歐洲各國公開演唱,他的新專輯卻遲遲不見有什麼動靜,直到相隔整整四年之久,才發行第二張專輯「Thank You」,而且是由另外一家唱片公司發行,更選在德國推出,讓其他地區的歌迷們幾乎是望眼欲穿。而盡管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看見那家德國公司進一步的動作,至少這張新專輯已經在德國獲得良好的反應,打進了德國專輯排行的前五名。
在年滿十五歲前夕發行第二張專輯的DEC,有著標準的居爾特血統,父親來自蘇格蘭,母親則來自愛爾蘭。由於祖父是一支愛爾蘭傳統民俗樂隊的成員,他從小跟著祖父,不但愛上了音樂,也顯示出驚人的天賦。在他的家鄉,人們每年一度會舉行一項為期兩天的「狄更斯慶典」活動,所有人都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用各種方式向大文豪狄更斯致敬。DEC七歲那年,自己堅持要參加節慶的表演,而當他打扮成小小掃煙囪工人的模樣開始歌唱之後,所有的人都為他喝采。不久,他更開始參加各種才藝競賽,在短短十四個月的期間內,拿下了十六個冠軍,也引起唱片界高度的興趣,沒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合約。他所參與錄制的第一張唱片,是一張聖誕歌曲的合輯,其中收錄了包括貓王、艾爾頓強(Elton John)和「西城男孩」(Westlife)等超級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題曲「Walking in the Air」,絲毫不讓那些「老前輩」們專美於前,引起了廣大的矚目,獲得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上遍幾乎所有電視與電台的節目,成了英國與愛爾蘭家喻戶曉的名人。為了爭取DEC的合約,唱片公司不惜開出一百萬英鎊的承諾,使得他成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負責養活一家四口。原本擔任工人的父親,特別辭去工作,專職陪伴他四處表演,也藉此給予適當的報道,讓他不會在名利之中迷失。
熟悉英美兩國文化背景的人或許曾經留意到,這兩個國家的音樂界,對於處理少年歌手的態度,有著相當大的不同。基本上,英國人傾向於發揮那些少年的清純特質,安排他們演唱的曲目,在風格上也顯得比較典雅,而美國方面則似乎商業得多,讓一些少年歌手跟一般「世俗」的流行音樂比較靠攏一些。從DEC的第一張專輯中,我們可以發現他綜合了英美兩國的路線,有傳統民謠和一些比較貼近「兒童」的曲目,但同時也包括了不少翻唱的流行名曲,而從他所挑選、聲稱自己最喜愛的流行經典來看,他顯然非常偏愛一些「超齡」的內容,因為那些歌曲的意境,不論是對於愛情的探討,或者是對於生命的觀感,都應該是由年紀至少比較成熟一點的人來演唱才對的。但盡管如此,他對於這一類歌曲的詮釋,仍然相當不錯,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跟當代其他備受矚目的少年歌手比起來,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同,因此,當原先的唱片公司沒有進一步動作的時候,一位媒體大亨就決定將他網羅,當作新成立的唱片品牌「Starwatch」進軍市場的法寶,並且選擇在德國第一個推出。
許多男性的青少年,都會從十四、五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尷尬的變聲期。DEC在開始錄制這張專輯的時候才十四歲,得天獨厚地還沒有開始變聲,仍然維持著原有的嘹亮高音。當然,歷經了前後這幾年在演藝圈的打滾,我們仍然會發現,他的演唱技巧與風格,跟四年前又不太一樣了,「流行」的感覺更為濃厚。而在曲目的挑選上,也延續著上一次的模式。專輯開頭,我們首先聽到崛起與70年代,在歐洲各國尤其特別受歡迎的家族團體「凱利家庭」(The Kelly Family)合唱團膾炙人口的「An Angel」。這是一首動人的作品,非常符合清純的少年歌手,而DEC的表現也的確很好。接著,「超齡」的歌曲開始出現,他先後唱出「皇後」(Queen) 合唱團的「Love of My Life」、Moody Blues樂團的「Nights in White Satin」等經典,當他以還很稚嫩、帶著顫音的歌喉唱出這些歌曲的時候,也許一些觀念比較保守的人就要有點不以為然了。還好,他的表現中規中矩。然後我們聽到艾力克萊普頓(Eric Clapton)悼念愛兒的經典「Tears in Heaven」,他們採用了嶄新的編曲,吉他與和聲的部分尤其動人,令人激賞。
一連三首比較流行的曲目之後,DEC改變口味,挑選了許多位少年美聲歌手都幾乎不會放過的「Bright Eyes」,這是1978年一部英國卡通「Watership Down」裡面的插曲,雖然卡通的內容不是很適合兒童,這首歌倒是老少皆宜的。接著,DEC再度「超齡」,演唱了民歌經典「House of the Rising Sun」,歌曲的內容描述一個浪子在紐澳良一家風月場所斷送美好前途的感嘆,幸好製作人很討巧的把歌詞稍加修改,變成一個少年敘述自己父親的遭遇,把令人爭議的程度降低,而DEC的表現也顯示出他多年以來喜愛經典老搖滾,確實讓他吸收了不少演唱的技巧。「Saved by the Bell」是「比吉斯」(Bee Gees)早年的經典,DEC對於「比吉斯」顯然相當偏愛,因為他在後面又挑選了另外一首他們早年譜寫的「Only One Woman」,當然,內容是否符合他的年齡,又是見仁見智了。同樣受到DEC偏愛的,則是「凱利家庭」合唱團。這支當年由一對夫妻率領這十多位兒女組成的團體,向來都是走老少皆宜的歌路,DEC也翻唱了他們的成名曲,又名「Who'll Come with Me」的「David's Song」。由於同樣有著居爾特民族的背景,他的演唱也是相當討好的。
才剛剛「清純」了一下,DEC馬上又再度超齡,翻唱了Air Supply的招牌情歌「All Out of Love」,我們不禁要好奇的猜想,有一天他長大了,真的有了失戀的經驗,重新詮釋這樣的歌曲,會不會有什麼不同呢?接著,他帶來了R&B女歌手Toni Braxton與「娃娃臉」(Babyface)攜手合作的「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盡管他的歌聲仍然充滿著稚氣,還是可圈可點的。當然,如果一定要挑毛病,那就是他在演唱的時候有點「性別錯亂」,為了配合他身為「男性」的身份,他把歌詞中的第三人稱予以修改,但或許是因為他習慣Toni Braxton的原唱,經常忘記應該修正的部分,變成從女性的角度來敘述,稍微有那麼一點可惜,不過還算是瑕不掩瑜的,甚至可說是這張專輯最佳的演出之一。
這張專輯總共收錄了十五首歌曲,其餘曲目還包括Don McLean向梵高致意的經典歌 「Vincent」、90年代電影「最後的獨角獸」(The Last Unicorn)主題曲,曾經由「亞美利加」(America)二重唱唱出的「The Last Unicorn」,以及洛史都華(Rod Stewart)早年的抒情經典「Sailing」等等,最後以「Diana Ross & the Supremes」曾經轟動歌壇的「Where Did Our Love Go」當作結束。整體來說,還是相當悅耳動聽的。只是,DEC目前已經年滿十五歲,變聲的尷尬應該隨即就要開始,但我們相信,DEC在變聲之後同樣也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讓我們期待吧!

歌曲列表
[編輯本段]
最早的歌曲Walking in the Air:所屬專輯Christmas Hits(2001年發行)
Declan(2002年9月發行)
01.Danny Boy
02.Carrickfergus
03.Imagine
04.I'll Be There
05.It All Begins With Love
06.Your Friend
07.Love Can Build A Bridge
08.Mama Said
09.Till The Day We Meet Again
10.Amazing Grace
11.Circles In The Sand
12.Angles
13.Tell Me Why
14.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Tell Me Why單曲(2002年11月發行)
01.Tell Me Why
02.I'll Be There
03.Auld Lang Syne

Thank You(2006年12月發行)
01. An Angel
02. Love Of My Life
03. Nights In White Satin
04. Tears In Heaven
05. Bright Eyes
06.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07. Saved By The Bell
08. David`s Song (Who`ll Come With Me)
09. All Out Of Love
10. 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
11. 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
12. Only One Woman
13. The Last Unicorn
14. Sailing
15. Where Did Our Love Go

附加一首美國發行的特別版Thank You里的
The World

Love of My Life單曲(2007年3月發行)
01. Love of My Life
02. An Angel
03. My Girl

Ego You單曲(2007年11月發行)
01. Ego You
02. Moody Blues
03. Everything's Gonna Be Alright
04. More Than I Can Say (Unreleased)

You And Me(2007年11月發行)
01. You And Me
02. Leavin' Today
03. Ego You
04. I Think I Love You
05. I Do Love You
06. Nothing Else Matters
07. Missing You
08. Everybody Tells Me
09. Moody Blues
10. Sister Golden Hair
11. Maybe
12. Everything's Gonna Be Alright
13. Ruby Tuesday
14. I'd Love You To Want Me
15. The Living Years
16. I'm Cryin' For You
17. Guardian Angel (Christmas Bonus Track)

未發行曲目:
01. Ben(Demo)
02. Rianbow Man(Concert)
03. You'll Never Walk Alone(Concert)
04. One Day at a Time(Concert0
05. Field's of Athenry(Concert)
06. For A Better Tomorrow(Young Voices)
07.my girl

2008中國巡演
[編輯本段]
行程安排
2008年5月22日 到達北京
2008年5月24-27日 中國巡演(24:北京 26.27:深圳)
2008年5月29日 到達上海(舉行成人禮)
北京演唱會
2008年5月24日晚7點半,有英國音樂神童之稱的Declan在北京展覽館舉辦了在中國的首次個人演唱會。將近兩個小時的演唱會上,Declan演唱了《Tell Me Why》《Vincent》《More Than I Can Say》《I』d Love You to Want Me》等歌曲,精彩的演唱贏得了觀眾無數的掌聲和喝彩聲。
觀眾「拖家帶口」 粉絲多是大學生和小朋友
Declan演唱會的觀眾以大學生和小朋友居多。演出沒開始前,北展劇場門外停滿了私家車,許多家長「拖家帶口」帶著兒女舉家前來傾聽Declan的演唱會,讓自家寶貝能夠一睹偶像風采,享受一場視聽盛宴。這些小朋友不僅是演唱會的觀眾,很多還充當起了家庭攝影師的角色,紛紛拿著相機有模有樣的拍照。還有許多學生模樣的粉絲,自發組織起來,在演出現場分發熒光棒和印著口號的宣傳單。
演唱會尖叫聲不斷 安可曲引爆全場
當一首中國觀眾很熟悉的《More Than I Can Say》(《愛你在心口難開》)響起時,頓時掀起了演唱會的一個小高潮。Declan更是在台上時而號召大家揮動雙臂,時而號召大家跟著節拍擊掌等,台下的觀眾也用英文和他交流毫無障礙。當Declan說到「這是最後一首歌」時,台下的觀眾明顯表示很驚訝,安可的呼聲一遍又一遍的響起。返場歌結束後,人們還是遲遲不離開,呼喊著「安可」,全場氣氛被渲染到最熱烈。
當「天使」變成「凡人」 願Declan能走越更遠
Declan八歲開始在樂壇嶄露頭角,十歲就紅遍歐洲,一直以高亢、嘹亮、未經修飾的完美童聲為人們所喜愛。而今,已經十七歲的Declan不得不面臨著變聲的問題。演唱會上,雖然曲目還是曾經屬於他的經典,但是聲音中已很難在找到曾經那份清澈和純凈了。當「天使」降落人間變成「凡人」,聽者也只能在熟悉的旋律中憑吊往日的情懷了。筆者聽到許多觀眾從現場出來,還是會感慨曾經天使的聲音已然不再,盡管這是無法違背的自然規律,卻還是會有些許遺憾。不知道從天真到帥氣的轉變後,Declan的音樂之路能否越走越好。
深圳演唱會
5月26日、27日,一場名為《天使的聲音——迪克蘭深圳演唱會》的演出將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據悉,這場演出將拉開深圳移動「全球通愛心行動」的帷幕。深圳保利劇院聯手深圳移動將把800多名全球通客戶通過簡訊方式進行積分獻出的30多萬元愛心善款全額捐贈給四川地震災區,為災區的重建盡一份力。
據悉,本次中國巡演,迪克蘭本人相當重視。參加巡演的人員共有13個,其中包括兩名為迪克蘭作和聲和伴唱的德國女孩,還有鍵盤手、吉他手、貝司手、小提琴手等。迪克蘭的專輯及演出製作都是由德國公司負責的,這兩名金黃色頭發、藍眼睛的美麗德國女孩曾跟迪克蘭一道配合過多場演出,配合默契。這次,這兩名德國女孩將在舞台上一起演唱迪克蘭的著名歌曲《告訴我為什麼》、《天使》、《我說不出那麼多》在內的二十餘首精華曲目。
迪克蘭本人、其父及經紀人曾於去年10月來北京和上海進行考察。由於去年對中國的良好印象,此次迪克蘭來華演出,其父母、妹妹以及經紀人的妻子都要求一並來華訪演,看看在他們印象中的「神奇的中國」。據悉,迪克蘭格外鍾情中國唐裝想在本次中國巡演「玩」一把中國風的迪克蘭,將有可能將在今明兩晚是演出中穿唐裝演唱其中若干曲目。據悉,深圳是《天使的聲音——迪克蘭演唱會》在中國巡演的第二站。也是三個巡演城市中唯一舉行兩場演唱會的城市。

演唱會相關視頻.照片.資料
http://tieba..com/f?kz=388746448
http://tieba..com/declan/tupian
http://tieba..com/f?kz=398369112
</FOUNDER-CONTENT>

⑶ 這首歌叫什麼名字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zD2-xZe-Qs/

歌名:an angel 歌手:Declan Galbraith
歌曲連接:http://www.lrn.cn/culture/xyyy/yyxs/200905/W020090506332381406013.mp3

DECLAN個人檔案:
全名:Declan John Galbraith
生日:1991年12月19日
出生地:英國
成長地:愛爾蘭
(Declan是英國的英格蘭人,生在英格蘭的肯特郡,有愛爾蘭和蘇格蘭的血統)
家人:爸爸 Alec
媽媽 Siobhan
妹妹 Bernardette
最好的朋友:Joe(堂兄)
最喜歡的足球明星:Alan Shearer
最喜歡的流行歌手:Robbie Williams
最喜歡的游戲:PS2
最喜歡的玩具:遙控車
最喜歡的運動:足球(英式)
最喜歡的歌曲:Danny Boy
最喜歡的學科:數學,科學
喜歡的書籍:《哈利•波特》
喜歡的歌手:Carole King,The Fureys,Christy Moore, Led Zeppelin,Robbie Williams 和Westlife。
不大欣賞的歌手:Britney Spears(布蘭妮)
不大擅長的技能:繪畫

以下是具體資料,嫌麻煩可以參考這個:
http://tieba..com/f?kz=574937551

DECLAN的詳細介紹:
Ⅰ、《DECLAN》專輯簡介:
在 美國的熱門音樂史上,曾經有好幾位以嘹亮的歌喉崛起、讓人印象深刻的少年歌手,例如70年代的Michael Jackson (麥可傑克森)、Donny Osmond (唐尼奧斯蒙),還有在2000年改寫「吉尼斯世界記錄」、成為史上最年輕冠軍歌手的Billy Gilman 。其實,在歐洲方面,也陸續出出現好幾位同樣傑出的少年歌手,其中又以60年代的Heintje和80年代的Aled Jones最具有代表性。事實上,2002年,就在Billy Gilman風靡全球的時候,英國也出現了另外一位堪稱歌唱奇才的少年Declan Galbraith,以下簡稱DEC),而且他比Billy Gilman更年輕,當時才十歲,不但以他的首張專輯「Declan」轟動歐洲,他締造了另外一項「吉尼斯世界記錄」:當他在貝爾法斯特巡迴演唱的時候, 主辦單位透過電話與網路的連線,讓超過八萬名兒童,在英國與愛爾蘭的每一個角落,陪伴著他一起演唱,成了有史以來全世界規模最龐大的合唱。

被英國媒體推崇為「終生難得一見的歌唱奇才」的DEC,1991年的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於英國肯特郡的一個小村莊,不過父母都來自愛爾蘭。他從小跟著在小酒 館表演愛爾蘭傳統音樂的祖父,很早就顯露出驚人的天賦,才兩歲左右,就開始喜歡唱歌了,而且唱得有模有樣的。八歲那年,他開始參加當地一些才藝競賽,在短 短十四個月的期間內,拿下了十六個冠軍,也引起了唱片界高度的興趣,沒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合約。他所參與錄制的第一張唱片,是一張聖誕歌曲的合輯,其中 收錄了包括貓王、Elton John和Westlife (西城男孩)等超級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題曲「Walking in the Air」,絲毫不比那些「老前輩」們的差,引起了廣大的關注,獲得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上遍幾乎所有電視與電台的節目,成了英國與愛爾蘭家喻戶曉的名人。當 節目主持人問起他平日喜歡些什麼的時候,他的回答幾乎讓人跌破眼鏡,因為,除了足球、游泳和電動游戲之外,他所喜愛的音樂,竟然包括了「齊柏林飛船」 (Led Zeppelin)和「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而這也就難怪,年紀小小的他,演唱的風格跟曲目都寬廣得超越他的年齡了。

為了爭取DEC的合約,唱片公司不惜開出一百萬英鎊的承諾,使得他成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負責養活一家四口。原本擔任工人的父親,特別辭去工作,專職陪 伴他四處表演。他曾經在英國女王的慶典音樂會上,跟聖保羅教堂唱詩班一起演唱「Amazing Grace」,而應邀參加艾爾頓前的演唱會,在兩百多名觀眾面前表演,更是他難以忘懷的經驗。雖然年方十歲,他對未來已經有了很多的期許,不想老是唱別人 的歌,很希望能夠擁屬於自己的作品。他的傑出表現,贏得曾經譜寫「The Last Waltz」等許多經典的名家Barry Mason (貝瑞梅森)賞識,不但擔任他的製作人、為他編曲,更親自為他譜寫新歌。2002年十月二十九日,DEC的首張專輯「Declan」發表,立刻造成轟動, 除了英國和愛爾蘭,包括德國在內,許多歐洲國家也紛紛邀請他前去演唱。他展現了高度的技巧,在專輯中,他甚至以無伴奏清唱的方式,「率領」一支龐大的成年 人合唱團,演唱了福音歌曲「Amazing Grace」,令人感動。

在這張專輯中,DEC總共演唱了十四首歌曲,除了原創的作品,還包括翻唱的流行經典,以及傳統的民間歌謠,當然,他都帶來了清新的詮釋。專輯開始,他首先 唱出膾炙人口的愛爾蘭名曲「Danny Boy」和「Carrickfergus」,稚嫩而嘹亮的歌聲,非常的討人喜歡,也讓我們明白,他是個愛爾蘭的孩子。接著,他唱出John Lennon的不朽經典「Imagine」,把那份祈求世界和平的心願,表現得令人動容。這也讓我們想起,比他稍早出道的Billy,也有著同樣的特質。 他們都以有如天使一般純凈的歌聲,唱出了孩子們對於美好世界的柔性訴求,比起一些動不動走上街頭、口出惡言的青少年,真的是可愛得太多了。而當我們聽著 DEC的歌聲,我們會情不自禁的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麥可傑克森,果然,他緊接著就帶來了麥可傑克森當年贏得無數熱愛的經典「I'll Be There」,令人無法抗拒。

假如我們仔細留意從過去到現在、曾經獲得大眾喜愛的少年歌手們,我們就會發現,除了「世界和平」,「友情」與「愛心」也是他們共通的主題。在DEC的這張 專輯中,也有這相同的訴求。原創的作品「It All Begins With Love」和「Your Friend」透過比較流行的編曲風格,呼應著這樣的主題,前者比較柔美,後者則有著比較明快的節奏,帶來了相當舒服的變化。接著,他唱出「賈德氏」 (The Judds)母女解散之前最後一張專輯的名曲「Love Can Build a Bridge」,這首由鄉村創作歌手Paul Overstreet和「賈德氏」的母親Naomi Judd聯手譜寫的作品,生動的告訴我們,愛心可以搭建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梁。

跟著出現的「Mama Said」和「Till the Day We Meet Again」,都是原創的作品,也可以說是比較貼近「兒童」的歌曲,透過DEC的演唱,有著恰如其份的表現。在清唱的「Amazing Grace」之後,他帶來了「Circles in the Sand」,在流行風味濃重的編曲之下,也相當悅耳。接著,我們聽到Robbie Williams跟他昔日的創作搭檔Guy Chambers共同譜寫的名曲「Angels」,雖然歌詞的內容有點「超齡」,DEC卻以嘹亮而寬闊的音域,為這首歌帶來另外一種不同的感受。據說,就 連Simon Cowell聽過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這個小傢伙潛力十足,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成為超級大明星,而從他現在的成績來看,他推斷是完全正確的。

專輯接近尾聲的時候,DEC唱出了另外一首主打的原創作品「Tell Me Why」,在一支大型合唱團的搭配之下,對世間許多的現象提出了致意:為什麼大家可以對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們視而不見?他要怎麼做,才能夠變成一個男子漢? 是不是必須通過爭強狠斗,才能夠證明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難道他的生命必須浪費在一個充滿戰爭的世界嗎?有誰可以告訴他,為什麼?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 內容,對於一個十歲的小男孩來說,確實又是比較「超齡」的,但我們也無法否認,他的演唱技巧,確實是無懈可擊,讓我們聽過之後,不得不深思與反省。最後, 他以重新譜曲的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當作結束,讓人回味無窮。

Ⅱ、《THANK YOU》專輯簡介:
少年歌手高亢而嘹亮的清純歌聲,總是能夠吸引不少厭倦於一般流行歌曲的愛好者。2002年,來自英國的十歲小男孩Declan Galbraith(以下簡稱DEC)以他的首張專輯「Declan」轟動歐洲,被英國媒體推崇為「終生難得一見的歌唱奇才」,據說就連「流行偶像」 (Pop Idol)系列的名人Simon Cowell聽過他的歌唱,也不禁同意,這個小傢伙潛力十足,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成為超級大明星。以他受歡迎的程度,照理說唱片公司應該會趁熱打鐵,趁著 他還沒有變聲,趕快繼續推出他更多的專輯,不過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雖然他在這幾年來仍然不斷的在歐洲各國公開演唱,他的新專輯卻遲遲不見有什麼動靜,直 到相隔整整四年之久,才發行第二張專輯「Thank You」,而且是由另外一家唱片公司發行,更選在德國推出,讓其他地區的歌迷們幾乎是望眼欲穿。而盡管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看見那家德國公司進一步的動 作,至少這張新專輯已經在德國獲得良好的反應,打進了德國專輯排行的前五名。

在年滿十五歲前夕發行第二張專輯的DEC,有著標準的居爾特血統,父親來自蘇格蘭,母親則來自愛爾蘭。由於外公是一支愛爾蘭傳統民俗樂隊的成員,他從小跟 著外公,不但愛上了音樂,也顯示出驚人的天賦。在他的家鄉,人們每年一度會舉行一項為期兩天的「狄更斯慶典」活動,所有人都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用各 種方式向大文豪狄更斯致敬。DEC七歲那年,自己堅持要參加節慶的表演,而當他打扮成小小掃煙囪工人的模樣開始歌唱之後,所有的人都為他喝采。不久,他更 開始參加各種才藝競賽,在短短十四個月的期間內,拿下了十六個冠軍,也引起唱片界高度的興趣,沒有多久,就得到了唱片合約。他所參與錄制的第一張唱片,是 一張聖誕歌曲的合輯,其中收錄了包括貓王、艾爾頓強(Elton John)和「西城男孩」(Westlife)等超級巨星的名曲,而他所翻唱的卡通「雪人」(Snowman)主題曲「Walking in the Air」,絲毫不讓那些「老前輩」們專美於前,引起了廣大的矚目,獲得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上遍幾乎所有電視與電台的節目,成了英國與愛爾蘭家喻戶曉的名 人。為了爭取DEC的合約,唱片公司不惜開出一百萬英鎊的承諾,使得他成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負責養活一家四口。原本擔任工人的父親,特別辭去工作,專 職陪伴他四處表演,也藉此給予適當的報道,讓他不會在名利之中迷失。

熟悉英美兩國文化背景的人或許曾經留意到,這兩個國家的音樂界,對於處理少年歌手的態度,有著相當大的不同。基本上,英國人傾向於發揮那些少年的清純特 質,安排他們演唱的曲目,在風格上也顯得比較典雅,而美國方面則似乎商業得多,讓一些少年歌手跟一般「世俗」的流行音樂比較靠攏一些。從DEC的第一張專 輯中,我們可以發現他綜合了英美兩國的路線,有傳統民謠和一些比較貼近「兒童」的曲目,但同時也包括了不少翻唱的流行名曲,而從他所挑選、聲稱自己最喜愛 的流行經典來看,他顯然非常偏愛一些「超齡」的內容,因為那些歌曲的意境,不論是對於愛情的探討、或者是對於生命的觀感,都應該是由年紀至少比較成熟一點 的人來演唱才對的。但盡管如此,他對對於這一類歌曲的詮釋,仍然相當不錯,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跟當代其他備受矚目的少年歌手比起來,可說非常的不同,因 此,當原先的唱片公司沒有進一步動作的時候,一位媒體大亨就決定將他網羅,當作新成立的唱片品牌「Starwatch」進軍市場的法寶,並且選擇在德國第 一個推出。

許多男性的青少年,都會從十四、五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尷尬的變聲期。DEC在開始錄制這張專輯的時候才十四歲,得天獨厚的還沒有開始變聲,仍然維持著原有的 嘹亮高音。當然,歷經了前後這幾年在演藝圈的打滾,我們仍然會發現,他的演唱技巧與風格,跟四年前又不太一樣了,「流行」的感覺更為濃厚。而在曲目的挑選 上,也延續著上一次的模式。專輯開頭,我們首先聽到崛起與70年代,在歐洲各國尤其特別受歡迎的家族團體「凱利家庭」(The Kelly Family)合唱團膾炙人口的「An Angel」。這是一首動人的作品,非常符合清純的少年歌手,而DEC的表現也的確很好。接著,「超齡」的歌曲開始出現,他先後唱出「皇後」 (Queen) 合唱團的「Love of My Life」、Moody Blues樂團的「Nights in White Satin」等經典,當他以還很稚嫩、帶著顫音的歌喉唱出這些歌曲的時候,也許一些觀念比較保守的人就要有點不以為然了。還好,他的表現中規中矩。然後我 們聽到艾力克萊普頓(Eric Clapton)悼念愛兒的經典「Tears in Heaven」,他們採用了嶄新的編曲,吉他和和聲的部分尤其動人,令人激賞。

一連三首比較流行的曲目之後,DEC改變口味,挑選了許多位 少年美聲歌手都幾乎不會放過的「Bright Eyes」,這是1978年一部英國卡通「Watership Down」裡面的插曲,雖然卡通的內容不是很適合兒童,這首歌倒是老少皆宜的。接著,DEC再度「超齡」,演唱了民歌經典「House of the Rising Sun」,歌曲的內容描述一個浪子在紐澳良一家風月場所斷送美好前途的感嘆,幸好製作人很討巧的把歌詞稍加修改,變成一個少年敘述自己父親的遭遇,把令人 爭議的程度降低,而DEC的表現也顯示出他多年以來喜愛經典老搖滾,確實讓他吸收了不少演唱的技巧。「Saved by the Bell」是「比吉斯」(Bee Gees)早年的經典,DEC對於「比吉斯」顯然相當偏愛,因為他在後面又挑選了另外一首他們早年譜寫的「Only One Woman」,當然,內容是否符合他的年齡,又是見仁見智了。同樣受到DEC偏愛的,則是「凱利家庭」合唱團。這支當年由一對夫妻率領這十多位兒女組成的 團體,向來都是走老少皆宜的歌路,DEC也翻唱了他們的成名曲,又名「Who'll Come with Me」的「David's Song」。由於同樣有著居爾特民族的背景,他的演唱也是相當討好的。

才剛剛「清純」了一下,DEC馬上又再度超齡,翻唱了Air Supply的招牌情歌「All Out of Love」,我們不禁要好奇的猜想,有一天他長大了,真的有了失戀的經驗,重新詮釋這樣的歌曲,會不會有什麼不同呢?接著,他帶來了R&B女歌手 Toni Braxton與「娃娃臉」(Babyface)攜手合作的「How Could an Angel Break My Heart」,盡管他的歌聲仍然充滿著稚氣,還是可圈可點的。當然,如果一定要挑毛病,那就是他在演唱的時候有點「性別錯亂」,為了配合他身為「男性」的 身份,他把歌詞中的第三人稱予以修改,但或許是因為他習慣Toni Braxton的原唱,經常忘記應該修正的部分,變成從女性的角度來敘述,稍微有那麼一點可惜,不過還算是瑕不掩瑜的,甚至可說是這張專輯最佳的演出之 一。

這張專輯總共收錄了十五首歌曲,其餘曲目還包括Don McLean向梵高致意的經典「Vincent」、90年代電影「最後的獨角獸」(The Last Unicorn)主題曲,曾經由「亞美利加」(America)二重唱唱出的「The Last Unicorn」,以及洛史都華(Rod Stewart)早年的抒情經典「Sailing」等等,最後以「Diana Ross & the Supremes」曾經轟動歌壇的「Where Did Our Love Go」當作結束。整體來說,還算是相當悅耳動聽的。只是,DEC目前已經年滿十五歲,變聲的尷尬應該隨即就要開始,但我們相信,DEC在變聲之後同樣也可 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讓我們期待吧!

Ⅲ、DECLAN個人簡介:
Declan Galbraith,4歲開始展露歌唱天賦;8歲那年,他開始參加一些音樂比賽,並在14個月中曾經獲得16個大獎。他獲得了詞作家Barry Mason(寫過Last Waltz-最後的華爾茲的作者)的欣賞,從此一發不可收。2001年錄制了「Walking In The Air」,而那時候他才9歲。據傳好幾家唱片公司爭相與他簽約,最後EMI(百代)以超過百萬英鎊之巨,簽了他3年,並承諾發行3張唱片。

大家都相信這個小男孩的音樂天賦和對愛爾蘭傳統音樂的理解及熱愛,來自他的祖父Ben。才6個星期左右,就是Ben照顧他了。Ben常常在酒吧演奏六孔笛 和 愛爾蘭鼓,並常常帶上他。Declan從小就耳濡目染;祖父96年去世,可是Declan忘不了他,他的第一張專輯《Declan》就是獻給他祖父的。

Declan的聲音,清亮脫俗,演唱歌曲的范疇也是極廣。從流行的Angels之類到Carrickfergus這樣傳統的愛爾蘭歌曲,他都把握得不錯。 而這個小小童星的心願卻是有一天能夠不再翻唱別人的歌曲,能有幾首屬於「Declan Galbraith」的歌。

除了天使般的聲音,Declan小小年紀,已經表現星探們熱衷的所謂「明星氣質」--一頭松軟的深色頭發,濃密的睫毛,明亮清澈的藍眼睛,充滿童真頗富感 染 力的笑容,還有滿滿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他從不怯場,每次上台都異常興奮;應該說,也有過一次緊張,那是在聖保羅大教堂女王特赦的演出上。為Robbie Williams和Phil Collins製作MTV的John Carver十分有信心的說,「Declan註定要成為一個超級巨星的,不僅是因為他超群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他極好的個性,他非常聰明。」

除了他的音樂天賦,以及身後的百萬合同,Declan和12歲的其它小男孩沒有什麼分別。喜歡足球,電腦游戲和游泳,房間里貼滿海報,足球,Robbie Williams,Westlife,還有哈里波特。他也曾為簽名不夠快而苦惱,直到聽從父親的建議,用「Dec」簽名才算解決;他也會在采訪中忍不住想 要從凳子上逃走,當然會事先禮貌的問「我可以很快去踢球嗎?」還有一次Declan在接受訪問時說自己曾經夢到Alton.Johnson邀請他去參加 Alton的音樂會,主持人問他如果成真他是否會接受邀請。Declan說:「應該會,不然他可能會哭,那樣我最終還不是要說『別驚慌,我會去的』。」

Declan一邊上學一邊參與專輯的推廣。他有專門的家教,確保他不會因為缺課而影響學業;他有專門的造型設計師,幫他打點Armani的定購,帶他去 Toni and Guy\'s做頭發,也有專門的聲樂導師和專屬經紀人,有自己專門的歌迷網……這對於一個床頭還擺著恐龍惦記著遙控車的小男孩,似乎的確有些興師動眾了。 因此,他沒有太多的朋友,除了堂兄Joe。。

英國媒體對於過早享有聲名的兒童,通常不是太客氣的。當2002年Declan發行第一張專輯的時候,就有媒體預言在他16歲之前,不會吸毒就會酗酒,而 父母多半等不到那時候就已經離婚了。Declan的父母,頗有信心的表示他們不會做急進的父母,他們只需要支持Declan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當然,他們 也 表示了自己的擔心,這么小的一個孩子,就已經獲得了經濟上的保障,而不必像普通人那樣為分期付款擔心,的確不是太好的事。

事實上, Declan已經是這個4口之家(父母和7歲的妹妹)唯一的經濟來源。媽媽自小孩出生後就離職了,做電工的爸爸也已經辭工全程陪同Declan。對於很多 成人歌星也羨慕的百萬合同,Declan說,「其實我拿不到這么多,100萬是公司承諾投入在我身上的全部資金。不過我不在意,我只是喜歡唱歌而已。」在 一段自白中,Declan也說道,他最希望的是能夠照顧好家人,父母再也不用去工作;如果他有了錢,會給爸爸買一輛新車;如果還有剩餘,就給自己買些足球 球星卡;如果還有多,就存進銀行。很可愛很單純的小孩。

DEC已經發行新專輯,新唱片公司華納特意請到德國的製作人,所有製作都將在德國完成。這對DEC是個不小的考驗,但在最近一次接受電視訪問時,14歲的他說:「NO,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如何找到應對的方法,而不是自怨自艾!」

經過四年忙碌的表演之後,DEC總算要為他的歌迷帶來新專輯了,他從EMI轉簽美國一知名的娛樂公司Saban娛樂後不久,現已推出自己的第二張專輯《Thank you》,而這回的製作陣容更強大。

⑷ 齊柏林飛艇樂隊的樂隊簡介

齊柏林飛船成立於1968年,他們致力於用喧鬧的革命性手法對英國的布魯斯搖滾進行改革,並且在音樂中完美融合了藍調,鄉村搖滾,靈歌,放克,英國傳統民謠,中東,印度以及拉丁音樂。20世紀70年代,他們成為了世界上最流行的搖滾樂隊之一。在今天,距樂隊1980年解散25年後,他們的唱片銷量仍然很好,仍然由數不盡的廣播電台播放他們的歌曲,並持續影響著現代搖滾樂的發展。截止目前,他們在世界范圍內的唱片銷量超過3億張,僅在美國,他們的唱片銷量也超過了1億張。
Led Zeppelin 是一支權威性的重金屬樂隊,這不僅是因為他們用爆裂的噪音來詮釋布魯斯,更重要的是他們將神話、神秘主義及其他許多風格(最顯著的是世界音樂和英國民歌)融入他們的音樂。 Led Zeppelin 很神秘,他們很少接受采訪,因為音樂新聞界厭惡他們;因此,歌迷只有通過唱片和演唱會了解他們。比其他樂隊更強的是,Led Zeppelin 確定了album - oriented rock(專輯導向搖滾)的概念,他們拒絕從專輯中拿出較流行的歌曲作為單曲發行。正因如此,他們確立了重金屬的統治地位,就象現在聽到的那樣。 吉米·佩奇(吉他/曼托林/斑卓琴)
羅伯特·普蘭特(主唱/口琴)
約翰·博納姆(鼓手/打擊樂)
約翰·保羅·瓊斯 (低音吉他/鋼琴/鍵盤/電風琴/曼托林/斑卓琴) 樂團在1968年由吉他手吉米·佩奇組建。佩奇曾經最初作為貝司手加入新兵樂隊Yardbirds 卻迅速在短期內和「新兵」的原吉他手傑夫.貝克(Jeff Beck)擔任雙吉他,並且在貝克離隊後擔任「新兵」的主音吉他手。「新兵」樂隊在連續疲於奔命的演出和錄音後瀕臨解體。佩奇曾經有一個組建「超級明星樂隊」的想法,大致是由佩奇和貝克擔任吉他,誰人(The Who)的基斯.穆恩(Keith Moon)和約翰.恩奎斯特(John Entwistle)分別擔任鼓手和貝司手,而歌手的位置則由交通(The Traffic)樂隊的史蒂夫.溫伍德(Steve Winwood)或者小臉(The Small Faces)樂隊的史蒂夫.馬里奧特(Steve Marriott)填充。雖然佩奇,貝克以及穆恩曾經共同錄制了一首名為Beck's Bolero的曲子(此曲後來被收錄於傑夫.貝克同名首張個人專輯),然而這個超級樂隊至今也沒有形成。但在這一時期,貝司手約翰.保羅.瓊斯表示有意擔任佩奇未來樂隊中的吉他手。
於此同時,「新兵」另外兩名成員退出樂隊,佩奇和「新兵」的貝司手克里斯.得雷加(Chris Dreja)開始著手組建新樂隊到斯坎迪納維亞半島進行預約的演出。歌手特里.瑞德(Terry Reid)拒絕佩奇加入樂隊的邀請並推薦羅伯特.普蘭特。進而,樂隊的新歌手普蘭特推薦曾經和他愉快合作過的鼓手約翰.伯納姆。克里斯.得雷加退出樂隊改行做了攝影師 (他的攝影作品在樂隊未來首張專輯的封底出現)。而此刻約翰.保羅.瓊斯聯系佩奇並希望填補貝司手空缺並受到佩奇歡迎和信任。
在樂隊暫時命名為新新兵樂隊The New Yardbirds並完成了北歐的演出之後,樂隊開始構思新樂隊名字。齊柏林飛艇(或[[萊德.澤普林.這個名字起源於基斯.穆恩的一個笑話 (也包含了約翰.恩奎斯特的建議),穆恩曾形容佩奇空想的「超級明星樂隊」會如同一隻領航的齊柏林飛艇 (「Lead Zeppelin」)一樣迅速墜毀。最終樂隊採用這個名字,為了避免人們「Leed」和「Lead」發音的雷同,樂隊正式更名為齊柏林飛艇 在他們北歐迅演後不久,樂隊的同名首張專輯Led Zeppelin I於1969年1月12日發行。這張完美融合藍調和搖滾樂,充斥著誇張失真音色的作品最終成為了重金屬音樂的開山之作。盡管樂隊該時期很多作品源於改編藍調經典曲目,然而其他諸如Communication Breakdown這樣的曲子還是彰顯了樂隊獨特而沉重音色;Black Mountain Side一曲則表現了佩奇精妙的木吉他技巧;Babe I'm Gonna Leave You這樣一首民謠曲子也被樂隊以木吉他和電吉他交替演奏的方式精心改編。首張專輯的一夜成名不僅奠定了樂隊傳奇的基石,也使得樂隊成功入侵美國市場。
命名為Led Zeppelin II的第二張專輯在同年晚期問世,它基本延續了首張專輯的整體風格,開場曲Whole Lotta Love基於瓊斯和的博納姆節奏部的Riff十分驚人,該曲也成為樂隊的代表曲目.Led Zeppelin II的成功甚至超過了首張專輯,並且在英美兩地同時占據專輯榜榜首位置。
佩奇和普蘭特都是藍調狂熱者;他們前兩張專輯中的You Shook Me和Whole Lotta Love都是翻唱或改編藍調傳奇威利.狄克遜(Willie Dixon)的作品 。(後來樂隊因此被控告侵權,直到15年後才以樂隊賠款了事。)佩奇在一次采訪曾說:」滾石樂隊是查克.貝里(Chuck Berry)的聖子,而我們的聖父則是嚎狼(Howlin' Wolf).樂隊的音樂靈感也被美國搖滾樂前驅的胖子.多米諾(Fats Domino)和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激發,;此外樂隊還經常演出貓王(Elvis Presley)的鄉村搖滾樂。在齊柏林飛艇常常超過3個小時的演出中,樂隊會臨時即興演唱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或者摩城(Motown)風格的靈歌(Soul)以及瓊斯和伯納姆擅長的瘋克(Funk)
樂隊為了創作他們的第三張專輯Led Zeppelin III,特意隱居在威爾士一個偏僻村莊Bron-Yr-Aur。這導致這張專輯較於前兩張專輯出現了更多的凱爾特和英國傳統民謠特色的原聲樂器演奏,這也在一次展現了佩奇多才多藝的吉他演奏技巧。(該專輯的唱片封套設計同樣特別。)在1970年11月,齊柏林飛艇所屬的太平洋唱片公司(Atlantic Records)違背樂隊意願發行了名為Immigrant Song的單曲,(早前,太平洋唱片公司發行的單曲Whole Lotta Love也削減了歌曲長度)這張單曲唱片背面灌錄了未被收入專輯的曲子Hey Hey What Can I Do。為了維護專輯的整體性,樂隊一向反對發行單曲;而且,樂隊為了抵制電視節目對於他們音樂品質的不良影響甚至一向拒絕電視采訪,缺乏電視曝光的樂隊只有通過出色的現場演出和樂迷交流。 樂隊多樣性的音樂元素在他們的第四張專輯得到完美的融合。這張無題的專輯僅僅標注了分別代表樂隊四人的四個神秘符號,因此這張發行於1971年11月8日的專輯被稱作The Unnamed Album, Led Zeppelin IV, Zoso, Runes或者Four Symbols。這張專輯收錄了硬搖滾作品Black Dog(曲名源於出沒於錄音棚的無名黑狗);迷幻風格的The Battle of Evermore;自然還有剛柔並蓄組曲風格的傑作Stairway to Heaven 。Stairway to Heaven是樂隊最具知名度的作品,幾十年來一直被搖滾電台反復播放,然而這樣一支偉大的曲子卻從未作為單曲發行。專輯以 When the Levee Breaks一曲結尾,此曲改編自孟菲斯/堪薩斯藍調樂手喬.麥考伊(Joe McCoy)的作品,歌曲中鼓樂部分奇特而出色,甚至於若干年後還在當代搖滾樂和說唱樂的采樣中出現.。
樂隊的下一張錄音棚作品Houses of the Holy擁有更多的實驗性,更強力的旋律,更長的作品以及更多Mellotron電子合成器的使用。專輯中的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No Quarter 以及雷鬼樂(Reggae)風格的D'yer Mak'er(還包括LY喜愛的The Rain Song)紛紛成為名作,這張專輯也代表了樂隊沖擊搖滾樂顛峰的野心。樂隊1973年的美國佛羅里達坦帕體育場的演出以56,800觀眾人數超越了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1965年的演出觀眾人數記錄。幾年後,樂隊發行的影片記錄了同年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3場門票全部售罄的演出盛況。
在發行了Physical Graffiti後,齊柏林飛艇全部已經發行的6張專輯同時進入了公告牌熱門專輯前200名。樂隊開始新的美國迅演並再破觀眾人數紀錄。在同年年底,樂隊在英國Earls Court演出五場,場場爆滿 (這次演出中,樂隊第一次在舞台上使用大屏幕顯示器,部分演出在28年後的DVD中發表)。無疑,齊柏林飛艇此刻已經達到了樂隊生涯的顛峰,並且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
同樂隊在舞台和錄音棚巨大的聲望相同,他們舞台之外的奢侈和放盪同樣出名。樂隊擁有自己的私人噴氣式飛機(綽號「星船」),並且經常租用整個酒店,也最終成為了眾多著名搖滾花邊新聞的主角。很多樂隊的骨肉皮(Groupie)先後把自己和樂隊成員放盪生活的見聞出版,然而樂隊成員卻否認了這些故事中的大多數。 1973年的巡演結束後,Led Zeppelin度過了一個平靜的1974年,沒有發行新專輯,也沒有舉行演出。但有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Swan Song,他們此後的專輯全由自己發行;另外在該唱片公司發行專輯的樂隊還有DAVE EDMUNDS、BAD COMPANY、the PRETTY THINGS及其他幾支。《Physical Graffiti》,一張雙唱片專輯,於1975年的2月發行,這也是Led Zeppelin在Swan Song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專輯發行後馬上取得了成功,在美國和英國排行榜上雙雙登上首位。正當Led Zeppelin准備於75年夏末在美國舉行一次大的巡演時,Robert Plant卻和他的妻子在希臘度假時發生了一起嚴重的車禍。巡演被迫取消,Plant本年餘下的時間都用來康復。
Led Zeppelin直到1976年的春天才又活躍起來,發行了專輯《Presence(在場)》。雖然專輯一出來就登上了美國和英國排行榜的冠軍,但它卻受到樂評的冷淡;同樣的,1976年發行的演唱會實況影帶《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歌聲依舊)》也不被樂評接受。最終樂隊在1977年的春天才開始美國巡演。然而到演出進行了兩個月時,Robert Plant的六歲的兒子Karac因胃部感染而夭折。Led Zeppelin立即終止了巡演,也沒有說是否將重新制定巡演日程,這引起了大家對樂隊前途的廣泛關注。暫時地,Led Zeppelin好象真的已經完了。Plant的1977年下半年和1978年的大部分時間都與世隔絕。直到1978年的夏末,Led Zeppelin才開始了新專輯的製作,他們在瑞典ABBA的Polar錄音室開始錄音。一年後,他們舉行了一次短暫的歐洲巡演,演出地點包括瑞士、德國、荷蘭、比利時和奧地利。1979年8月,Led Zeppelin在Knebworth舉行了兩場大型演出,這是他們在英國的最後一次演出。
《In Through The Out Door(穿越外門)》,他們姍姍來遲的第八張錄音室專輯,終於在1979年的9月與大家見面了。這又是一張在美國和英國排行榜雙雙登上冠軍寶座的專輯。 1980年5月,Led Zeppelin開始了他們的最後一次歐洲巡演。9月,Led Zeppelin在Jimmy Page家為即將到來的美國巡演開始排練。悲劇卻又一次發生:9月25日,John Bonham死在自己的床上——在一整天的狂歡飲酒後,他被自己的嘔吐物窒息而死(與AC/DC的Bon Scott如此相似,可憐的酗酒人)。1980年12月,Led Zeppelin宣布解散,他們不能沒有Bonham。
解散後,餘下的樂隊成員都開始了他們的個人事業。John Paul Jones從來都沒有發表個人專輯,他又干起了他的製作工作。為Death Wish II製作了電影原聲後,Jimmy Page編輯了一張Led Zeppelin的未發表歌曲的精選《Coda》,該專輯於1982年年末發行。同年,Robert Plant發表首張個人專輯《Pictures At Eleven》。
1984年,Plant和Page在全明星陣容的老頭樂隊the Honeydrippers中有了一次短暫的重組。與the Honeydrippers發行了一張EP後,Plant回到個人道路,Page與原Bad Company的主唱Paul Rogers組建了the Firm。
1985年,Led Zeppelin因Live Aid而暫時重組,而此時關於他們將重組的謠言四起。事實上,重組從未實現。1988年,他們又聚集在一起,參加了亞特蘭大公司25周年慶典音樂會。 1989年,Page重新灌錄了樂隊的一盒套裝專輯,Led Zeppelin,於1990年發行。這張4張唱片的套裝成了有史以來賣得最多的多唱片套裝。1994年,Page和Plant為MTV的不插電演唱會重組,以此他們於1994年秋天發表了一張名為Unledded的專輯。雖然該專輯達到了白金唱片的銷量,但人們預料的Led Zeppelin重組仍舊沒有實現。在接下來的一年中,Page和Plant舉行了一次成功的國際性巡演......
這些活動雖然屢次讓歌迷感到Led Zeppelin會再次出現在他們面前,但始終沒有得以實現。或許Led Zeppelin真的已經永遠的成為一個傳奇了。作為一個有著巨大影響力和敬業精神的搖滾樂隊,不管他們是否仍然存在,他們的音樂和精神都足以讓他們進入不朽的王國。(轉自偏執狂金屬網) 2007年12月10日,吉米·佩奇,羅伯特·普蘭特,約翰·保羅·瓊斯以及約翰·博納姆之子傑森·博納姆重組並在倫敦的O2 體育場演出了齊柏林飛船的歌曲。
2008年6月7日,吉米·佩奇和約翰·保羅·瓊斯在The Foo Fighters在溫布利大球場的演唱會上作為嘉賓出現,並同The Foo Fighters共同演出了齊柏林飛船的2首歌曲。
2008年8月24日,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閉幕式上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主題演出中,吉米·佩奇以及利昂娜·路易斯共同演唱了齊柏林飛船的Whole Lotta Love。

⑸ 30首經典搖滾歌曲

1、《Stairway to Heaven》---齊柏林飛船( Led Zeppelin)

這是首發於大學城報的一條評論:這是我聽過對高潮最棒的音樂解讀。社交舞會,葬禮,婚禮上都有這首歌的蹤影,它儼然成為文化經典。

2、《Free Bird》---Lynard Skynard

這是一首半民謠曲風的快節奏的歌,也是歷史上點唱最多的歌。這首歌讓成年男子落淚,他們一邊翻轉著手中的打火機,一邊等侯著聽這首長達14分鍾的現場版。

3、《Riders On The Storm》---The Doors

這是Morrison生前錄制的最後一首歌,這首歌一直是樂迷們的心頭好。讓人難以忘懷的歌詞就像是在與樂迷們傾訴著。這首歌是眾多經典搖滾樂隊心目中最愛的情歌。

4、《Comfortably Numb》---Pink Floyd

這首歌的前奏幾乎被形容為慘無人道。但是,歌詞引起了人們對逝去的天真童年的共鳴,這首歌具有黑暗而又美麗的氣質,它將會是流芳百世的經典。

5、《Truckin》---The Grateful Dead

這首歌由多位真正的文化大使所寫,意在提醒聽眾感激生命這場漫長而奇特的旅行。這首歌每隔10年就會在一代人中間流行。

拓展資料

從20世紀50年代起,人們在廣播和唱片中認識了一種新的流行音樂,這種音樂每一拍節奏都非常強烈,歌詞寫的也十分新鮮,一下子征服了許多美國人的心。1951年,美國克利夫蘭電台首次播放這類音樂時,為了使聽眾感到新鮮,一位名叫艾倫·弗里德的播音員在播放前介紹時,給這種音樂命名為"搖滾樂"。1955年,一位名叫Bill Haley的歌星演唱並錄制了一張名叫《整日搖滾》(Rock Around the Clock)的唱片,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前後出售了1500多萬張,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唱片之一,搖滾音樂的名稱便由此而來。

⑹ 求老歌,英文的,相愛的歌曲~節奏慢的

本人感覺應該不會忘記草帽歌吧?經典中的經典!~
另外01.HOTEL CALIFORNIA
Eagles - Eagles_Hotel_California(unpluggged)
偉大樂隊老鷹的經典名曲,較長的前奏,很好聽,我的歐美音樂啟蒙歌曲。老鷹樂隊縱橫搖滾樂壇三十年,在04的葛來美上有一首歌曲獲獎。Eagles樂隊成立於1971年,主唱兼鼓手唐.亨利,這首大家非常熟悉的經典歌曲「Hotel California」在1977年獲得了8周冠軍,這首曠世之作達到了1500萬張的銷量。
download.huaweiboao.com/down8/c/1058166028.mp3
視頻http://www.rockchina.net/movie/HOTELCALIFNIA.WMV

2. Sealed with a kiss
我超喜歡的一首歌
www.yt.jx.cn/pub/yycl/english4.mp3

3.THE SOUND OF SILENCE
好萊塢經典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曲,很棒的電影,推薦大家看一看
這首《寂靜之聲》是保羅.西蒙和加彭格爾創作並演唱的歌曲。倆人多次合作,多次獲獎,在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流行樂壇上曾名噪一時,被認為是男聲二重唱的「黃金搭檔」。此歌是1966年初時榮登美國排行榜首的冠軍歌曲,兩年後被用作《畢業生》的插曲,再一次廣為流傳。
www.96963.com/movie/ysjq/45.mp3

4.SCARBOROUGH FAIR
我最最喜歡的一首老歌,經典電影《畢業生》的插曲,中譯:斯坎伯瑞集市,原唱歌手:Paul Simon (保羅.西蒙)和Art Garfunkel(加芬克爾),作詞:Paul Simon - Art Garfunkel,作曲:Paul Simon - Art Garfunke。
喜歡《Scarborough Fair》那種幽怨的低唱。
www.guanzhong.gd.cn/SubWebSite/yy2_web/kuwaiwenjian/audio/scarborough.mp3

5.CASABLANCA
1943奧斯卡經典《卡薩布蘭卡》主題曲,演唱者:Bertie Higgins
www.cycnet.com/englishcorner/songs/Casablanca.mp3

6.CARELESS WHISPERE
Wham!(威猛)樂隊成員George Michael在1984的經典之作,被N次翻唱。
61.128.101.130:4080/song//newmusic/000083/89.wma

7.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RNIN
Albert Hammond 1972作品
樂壇超級巨星亞柏特漢蒙,以此首作品橫掃全球流行樂界,後轉至幕後擔任製作並發掘新人,成功的將胡立歐推上演藝事業顛峰。
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It%20Never%20Rains%20In%20Southern%20California.mp3

8.THAT\'WHY(you go away)
不用多說,Michael Learns to Rock的經典歌曲,MLTR是一直非常偉大的流行搖滾,風靡上世紀整個90年代。2004年又推出一張新專輯,並翻唱了一首張學友的吻別。
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That\'s%20Why%20(You%20Go%20Away).mp3

9.SAILING
Rod Stewart(羅德斯特伍德)俗稱,搖滾鐵公雞,他有一張破的不能再破下去的嗓子,有人曾譏諷他喝過大劑量的鹽酸.我想很多人最多都知道這首歌[sailing](航行),他原本也是搞搖滾的,最初是節奏布魯斯風格的搖滾,後來disco.他的好歌還有很多。
www.ykdx.net/jjglx/gq/Sailing.mp3

10.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U YOU
演唱:Glenn Medeiros
經典電影《廊橋遺夢》插曲
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Nothing\'s%20Gonna%20Change%20My%20Love%20For%20You.mp3

11.california dreaming
演唱:mamas and papas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是在王家衛的 《重慶森林》,一聽傾心
61.156.7.14/upload/mp3/californiadreaming.mp3

12.LET IT BE
the beatles 後期的作品,beatles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我喜歡這首歌的干凈透徹。
61.156.7.14/upload/mp3/leitbe.mp3

13.RIGHT HERE WAITING
Rechard Marx的成名曲。阿杜前不久翻唱過。
kuandai.nbzh.com/music/classic/osic/track2.mp3

14.LEMON TREE
演唱:fools garden,蘇慧倫翻唱,當年紅遍國內。
e.yn.cninfo.net/doc/read/3524175853271675729/340380524.94902287/song.mp3

15.the one you love
演唱:Glenn Frey,前eagles低音結他手,這首是1982年告示牌成人抒情榜亞軍曲。
我非常喜歡這首歌曲,悠揚的saxophone樂非常好聽,再加上低低的吟唱,深情無比,百聽不厭。
the one you love以一個男人對女人讀白的形式訴說了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的孤單,以及面對在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愛的人之間的選擇,空虛、迷惘、憂傷的復雜心情,一首傳神之作。極力推薦。
mp3..com/r?url=http://www.voguewind.com/lbimages/usr/31/31_687_2.mp3

16.YESTERDAY ONCE MORE
Carpenters卡彭特兄妹組合,這首歐美金曲較早傳入中國,為廣大中國樂迷所熟悉。1973-第二名
獲金唱片。卡倫.卡彭特(Karen Carpenter,1950-1983)
211.98.224.34/music/yesterday%20once%20more.mp3

17.BECAUSE I LOVE YOU
Because I Love You是英國歌手 Shakin\' Stevens 的一首經典曲目,這首歌紅遍歐美乃至80年代的中國台灣!
www.yt.jx.cn/pub/yycl/english1.mp3

18.ONLY YOU
一部<大話西遊>讓更多的人知道了"Only You"這首歌,這也是一首經典英文情歌,最早唱紅這首歌曲的美國著名黑人演唱組「The Platters」(唱盤演唱組)。THE PLATTERS在1955年發行的第一首ONLY YOU,原本是一首布魯斯風格的歌曲,經過他們以流行樂的方式演唱,從而成為黑人歌星的第一首全球暢銷金曲,THE PLATTERS也因此一舉成名。
www.96963.com/movie/ysjq/26.mp3

19.When A Child Is Born
stephen gately
這首歌名叫《當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也有人稱《當嬰兒降生時》,是電影《人狼之戀》的主題插曲,非常磁性的聲音,很舒緩和浪漫
61.144.235.241:65533/upload/WhenAChildIsBorn.mp3_4204.mp3

20.I DO IT FOR YOU
Bryan Adams[布萊恩 亞當斯],1991年,這首歌在美國和英國均連續數周排名榜首,重新奠定了Adams主流流行搖滾的地位。這首歌應該是盡人皆知的了,Bryan Adams最有名的歌曲之一,電影《羅賓漢》的主題曲。只要聽過幾年的歐美音樂的人,基本上不會有沒聽過這首歌的。在電台里可以算是被放濫了的了,不過還是值得保留的歌。
61.128.101.130:4080/song//lotus/0638/1.wma

21.SAY YOU SAY ME
Lionel Richie萊諾李奇,充滿磁性的靈魂唱腔,勇奪奧斯卡金球獎的《飛越蘇聯》主題曲,美4周/抒情榜5周/R&B榜#1,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雙料肯定。
210.76.59.8/movie/ysjq/34.mp3

22.UNCHAINED MELODY
演唱:The Righteous Brothers(正義兄弟)
因電影《人鬼情未了》而流行的著名歌曲,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關於演唱者的感慨:如果換到今時今日,像The Righteous Brothers(正義兄弟)這樣「歌紅人不紅」的例子真得很難會出現,況且他們的這首經典歌曲《Unchained Melody》還是那麼那麼的紅,紅到無論現在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依然可以常常聽到這段美妙的旋律。這首歌曲,無論你聽不聽得懂他們究竟在唱些具體的什麼,也不看那個相擁做陶的電影畫面,但那種如老唱片悠然旋轉的沉醉感卻肯定還是能打動你的心,正義兄弟的演唱忽而平靜如水、忽而如泣如訴、忽而山呼海嘯、忽而聲嘶力竭,在感情隨興的起伏中完成了絕世的經典,而後世多少的翻唱也最終變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無意義實踐。
www.yt.jx.cn/pub/yycl/english10.mp3

23.MORE THAN I CAN SAY
Jerry Allison和Sonny Curtis創作的這首歌,產生於50年代初期。這首歌在50-60年代曾廣泛流行過一陣子。1980年,英國歌手Les Sayer重新錄唱了這首歌,登上排行榜第2名長達5周,風靡一時,並獲得金唱片獎。
www.yt.jx.cn/pub/yycl/english5.mp3

24.ENDLESS LOVE
Lionel Richie萊諾李奇,美9周/抒情榜3周/R&B榜#1布魯克雪德斯主演電影『無盡的愛』主題曲,與黛安娜蘿絲對唱。
2.mtv123.com/aj-mtv123/lin1/233/02.wma

25.Take My Breath Away
演唱:Berlin 柏林合唱團1986年告示牌流行單曲冠軍、成人抒情榜TOP3,濃情愛意經典電影《比翼雄鷹》主題曲。
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Take%20My%20Breath%20Away.mp3

26.天堂里的另一天: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天堂里的另一天是菲爾.柯林斯 Phil Collins的成名作品,1989年推出的單曲。菲爾.柯林斯的歌總是意味綿長,讓人在心底淺吟低唱。曾獲8座格萊美音樂獎
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Another%20Day%20In%20Paradise.mp3

27.oh,girl
1972年,黑人合唱團The CHI-LITES 主唱金瑞科德用溫暖而具有穿透力的男高音與假聲演繹的經典歌曲!
www.yt.jx.cn/pub/yycl/english3.mp3

28.Rhythm of The Rain
這是一首六十年代The Cascades的《Rhythm of the rain》
看過那個綠箭口香糖不?就是那首歌。很喜歡這首歌的節奏,雨中的旋律--Rhythm Of The Rain為人們帶來了絲絲細雨,綠箭口香糖也為我們帶來了清新和舒暢。特別是開頭的雷聲!雨也不一定代表著失意呢!下次有雨的時候,也出去走走吧!也許你也不會因為有雨的日子,而感到憂郁呢!
www.yt.jx.cn/pub/yycl/english7.mp3

29.Hard To Say I』m Sorry
芝加哥合唱團 - 葛萊美音樂獎最佳流行樂團得主,濃情難舍傷心情歌,82年告示牌流行單曲榜冠軍。
www.hanbol.es.kr/hanbol/awupload20/4636/w_adata/199/Chicago-HardtosayIamsorry.mp3

30.Stairway to Heaven (天堂之梯)
齊柏林飛船的經典曲目,一首重金屬搖滾,吉他演奏典範,非常華麗。齊柏林飛船是目前為止重金屬史上唱片銷量最高的樂隊,1980已解散。對重金屬稍有了解的一般都聽過這首歌。歌曲很長,高潮在很後面。
61.142.80.115/~itsinghua/music/songs.en/ledzeppelin_%20stairway-to-heaven.mp3

31.經典民謠曲"vincent"(Starry Starry Night)
美國著名鄉村歌手唐.麥克萊恩(Don Mclean)創作的。
歌曲創作的靈感來自梵高的一幅著名的畫作《Starry Starry Night》(星夜),旋律流暢簡約,卻渾如天成,有一種如詩如畫般的唯美~~。被反復的翻唱,包括胡里奧,Dana Winner,齊豫等。
61.128.101.130:4080/song//newmusic/000058/8.wma

32.BRESSANONE《布列瑟農》
演唱:馬修連恩
吟唱著離別的無奈與不舍結尾的火車轟隆隆的聲音
www.lonelytebit.org/music/Bressanon.mp3

33.Rod Stewart - Have I Told You Lately
鐵公雞,不再介紹,見前面的sailing.
www.qgweb.net/clz/down/music/love/14.Rod%20Stewart%20-%20Have%20I%20told%20you%20lately.mp3

34.a perfect indian
這首歌最近網上被傳的到處是,聽起來更像是純音樂,雖然沒幾年,但也有好幾個年頭了,歸入歐美經典。
www.lonelytebit.org/music/A%20Perfect%20Indian.wma

35.再發一首披頭士的歌 yesterday,超經典
YESTERDAY
218.1.64.151/midi/wav1/yeste.wav

36.CLOSE TO YOU
the carpenters,介紹見上面,這是收錄的第三首了,有空做個她的轉貼
這首歌很多人都翻唱過
218.1.64.151/midi/wav1/closeto.wav

37.多少柔情多少淚SUMMER KISSES WINTER TEARS
這是貓王的,歐美經典不能忘了貓王,這首歌到現在聽仍然是覺對的好聽。我在別的論壇有個貓王的專貼,有空我把它轉過來。
218.1.64.151/midi/wav1/dsrqdsl.wav

38.I Feel Good
偉大的黑人音樂家James Brown,個人了解也不是很多,經查閱才發現他創立了一種叫Funky的曲風。這是他非常不錯的一首歌!
www.uvm.e/~chmartin/IFeelGood.mp3

39.ALL OUT OF LOVE
Air supply(空中補給合唱團),有機會作個專門的介紹。這是他們的名曲!
218.1.64.151/midi/wav1/allkzbg.wav

40.再來首貓王的吧!
Love Me Tender/溫柔地愛我
218.1.64.151/midi/wav2/presley01.wav

呵呵,附送一首著名美國鄉村音樂
鄉村路送我回家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 by 約翰.丹佛

⑺ 齊柏林飛船樂隊中好聽的歌有哪些

「重金屬之父」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船樂隊)
「重金屬之父」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船樂隊)
重金屬音樂產生並流行於60年代,70年代達到全盛時期。Led Zeppelin無疑是搖滾史上最具權威的重金屬樂隊之一,是與Deep purple齊名的20世紀70年代重金屬的傑出代表。

樂隊Yardbirds在1967年解散後,Jimmy Page和貝斯手Chris Dreja 擁有了樂隊的名字,他們還繼承了一些現場演出的合同。1968年Robert Plant加入,而John Paul Jones代替Dreja的位置。Page在經過了一個月的勸說之後,使鼓手John Bonham加入樂隊。

這個四人組合用New Yardbirds的名字完成了演出合同,於1968年10月在30個小時之內錄制了第一張命名專輯。年底,樂隊以Led Zeppelin名字簽約Atlantic Records公司,並開始在美國巡迴演出。

Led Zeppelin於1969年1月亮相,兩個月內風靡一時。專輯直登榜首,Led Zeppelin也如日中天。第二張專輯《Led Zeppelin II》是在一年的巡迴演出當中錄制完成的,在榜首停留7周之久。

在第三張專輯《Led Zeppelin III》中樂隊偏離硬搖滾,致力於英國民歌的神秘方面。

但直到1971年11月被稱為《Led Zeppelin IV》的專輯發行時,樂隊才掌握了民歌的靈魂。此專輯在25年中共售出一千六百萬張,包括最成功的單曲《Stairway To Heaven》,《Rock & Roll》和《When The Levee Breaks》。

1973年春樂隊發行專輯《Houses of the Holy》,放棄了傳統的專輯命名方法,Funk和reggae風格的嘗試與以往rock和folk風格並存,在英美都登上榜首。在其後的巡迴演出中 Led Zeppelin為1976年專輯《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做好了准備工作。

為更好適應樂隊的錄音需要,Led Zeppelin於1974年組建了自己的公司Swan Song,並錄制了雙專輯《Physical Graffiti, Presence》和《In Through The Out Door》--第8張,也是最後一張專輯。 成功發行專輯《In Through The Out Door》後,Zeppelin進行了最後一次歐洲巡迴演出。1980年9月25日,John Bonham被發行死於醉酒後造成的窒息。同年10月,樂隊解散。原因是Led Zeppelin不能在沒有John Bonham的情況下演出。但令Led Zeppelin的歌迷們感到欣慰的是,Jimmy Page和Robert Plant至今仍活躍在搖滾樂舞台上。

齊柏林飛船樂隊(萊德·澤普林)是搖滾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團體之一,被譽為「重金屬之父」。

⑻ 搖滾老手來下,很急 poison - Alice cooper kashmir-齊柏林飛船 這兩首屬於什麼搖滾 另外有什麼樂隊或

Alice cooper 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船 都屬於早期重金屬 這種風格的還有

Deep Purple深紫 AC/DC Motorhead摩托頭 Radiohead電台司令 skid row窮街

⑼ 請求一首 齊柏林飛船的挑逗版歌曲

挑逗版``?什麼意思```
如果是不插電的話that's the way going to california
挑逗的話whole lotta love heart breaker

哦我說是什麼呢```
這首歌曲是D'yer maker

⑽ 齊柏林飛船的Stairway To Heaven是藍調搖滾嗎

是純正的藍調搖滾,加入了一定英國民族音樂元素,不懂不要亂說,60年代的搖滾樂都是加強加重了的藍調音樂,如Jimmi Hendrix,cream等都算不上真正的重金屬。齊柏林飛船的大師級吉他手Jimmy Page在音樂中加入大量失真吉他,為日後的重金屬搖滾奠定了基礎。另外,搖滾沒有流行不流行一說的,只有相對商業化程度的高低。

閱讀全文

與齊柏林飛船電影主題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