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以馬為主題的電影,馬忠於人,感人至深…!
韓國電影「方糖」。
與它一起奔跑,感覺全世界都屬於我自己。
生長在濟州島牧場的詩恩(林秀晶飾),從小就非常喜歡馬,與馬也有著很深厚的感情。一匹叫「天雷」(有的地方譯作「雷電」或「雷鳴」)的小馬剛生下來就失去了媽媽,所以詩恩對這匹馬格外的愛護,從小他們就互相陪伴著長大。而詩恩從小也沒有媽媽,所以天雷對她來說也是唯一的依靠。
方糖 劇照(7張)
但是有一天,天雷被賣到了別的地方,於是詩恩與天雷分開了。2年後的詩恩夢想著當一名優秀的騎手,無意中她與天雷命運般的相遇,他們認出了彼此,在詩恩的調教下天雷具備了賽馬的實力,詩恩准備帶著天雷參加賽馬大會。
金詩恩在賽馬比賽中一度失意,先是仁慈的放掉了競爭對手,又被開除出了馬隊,但是她的理論:「人和馬應該有共同的語言」而被另一位優秀的管理員看上,轉會去了新的隊伍。在隊伍里,她為了奪得總冠軍,放棄了自己的理念,用馬鞭瘋狂的抽著天雷,但每次都是倒數第一。直到管理員為她鞭打天雷而沖她發了火之後,她才意思到自己的過失。從此,比賽中她再也不用馬鞭,快到終點的時候用手輕輕撫摸、拍打馬匹。就這樣她拿到了一個又一個第一。
最後的比賽是她與曾經嘲笑她的騎師宋哲和美國馬匹「王者」的比賽中,最後關頭,天雷的身體變得十分虛弱,開始淌鼻血,詩恩便依舊用手輕撫,最後,天雷死前掙扎這沖了出去,拿到了最後的冠軍。接著,天雷就重重倒在了地上,無論詩恩怎麼呼喚它,它都永遠的走了……
只要與天雷在一起詩恩覺得能夠奔跑到世界的盡頭,而天雷也非常希望幫助實現詩恩的夢想,他們最終在萬人矚目的賽馬場上創造奇跡。
⑵ 跟馬有關的三個字的電影電視劇名字
《牧馬人》:中國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2年,根據張賢亮《靈與肉》改編;其主要劇情為:1980年,老華僑許景山從美國回來,找到了在西北牧場工作的兒子許靈均,決定帶他去美國繼承遺產。而三十年來,許靈均經歷了孤兒到右派分子的痛苦,他是在牧民的關懷下鼓起了生活的勇氣,結婚生子,走上了教師的講台。這一段無法忘懷的往事,使許靈均留在祖國的大草原,而許景山最終理解了兒子,找到了他並重溫父子之情。本片榮膺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剪輯獎;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配角獎。
《馬語者》:電影《馬語者》通過撫慰挽救一隻極賦靈性的動物——馬,逐漸揭露人類的矛盾,人性的弱點;影片詮釋出一種哲理:不僅是馬需要馬語者,或許我們人類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更需要「人語者」。
《黑駿馬》:「黑駿馬」是一匹漂亮的優種黑馬,從小生活在貴族人家,受過良好的訓練,性格溫順、善良,而且聰明、機智,主人非常喜歡他。但是好景不長,主人家裡有了變故,黑駿馬不得不被賣掉。他一連被賣過多次,接觸過各種人:有喝多了酒就拿馬撒氣的醉漢,有動輒抽鞭子的出租馬車車夫,有不把動物當回事的野蠻人,也有把動物當成朋友的好人家,嘗盡了人間的甜酸苦辣。最後它僥幸有了一個好的歸宿。
⑶ 馬語者的影片評價
電影《馬語者》可以說是屬於電影中的溫和派,沒有緊張的故事情節,也沒有激動人心的情感火花的碰撞。有的只是平和中的張力,溫婉中蘊藏的無限深情,影片中的人生哲理就像是一條小溪隨著影片的發展默默地流入觀眾的心底,引發深刻的思索。
影片由一次意外而展開敘述,格雷絲因為騎馬發生意外,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自己也被截去了右腿。而她的馬「朝聖者」受重傷,對格雷絲產生了恐懼,甚至仇恨,成了一匹瘋馬。格雷絲也從此意志消沉,抑鬱了起來。母親安妮為了女兒能重新振作起來,找到了被人稱為「馬語者」的湯姆。在那個遠離城市的喧囂,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村莊里,湯姆找到了與馬溝通的鑰匙,使「朝聖者」漸漸康復起來,格雷絲也隨之漸漸開朗起來,而安妮也為湯姆的所作所為而心動。
心靈溝通是本片的一大主題,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與自然的溝通,人的自我面對。
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是安妮與格雷絲之間
自從發生意外以來,格雷絲的性格陰郁偏激,什麼都站在安妮的對立面,這其實有很深的淵源。從影片中不難發現作為雜志主編的安妮是一個典型的事業成功女性,她性格堅強,責任心強。然而她的這種工作上的強勢給她的家庭帶來了隔閡,與丈夫越來越缺少共同語言,與女兒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所以當格雷絲發生意外後,這種囤積的矛盾一次次的爆發,母女之間的裂痕在增大。而這時安妮卻表現出了女人該有的軟弱與無助,內心痛苦的掙扎和無能為力。旅途中的爭吵使母女二人面對彼此之間的矛盾和隔閡,牧場上的生活和治療「朝聖者」的過程使她們慢慢融洽,最後當格雷絲重新騎上「朝聖者」時,母女之情得到了圓滿的結合。
2.是安妮與湯姆之間
剛開始安妮為了不耽誤工作希望湯姆能來城裡為她醫治「朝聖者」,可被湯姆拒絕了。於是她一個人帶著女兒和馬來到了遙遠的蒙拿山。這讓湯姆很驚訝,在他的眼中安妮是個勇敢的女人。在牧場的共同生活中,安妮由剛開始的隔閡,慢慢地成了牧場的一員,與湯姆也漸漸熟悉起來,由僱傭和被僱傭的關系變成了彼此傾訴的關系。安妮不再是那麼強勢,她的堅強外表下其實是無助的軟弱、疲倦,而湯姆在強壯的身體里,也有著一顆溫柔而不失淳樸的心。他們彼此了解,彼此吸引,最後相愛。
人與自然的溝通主要體現在人與馬,即格雷絲與「朝聖者」,湯姆與「朝聖者」。古希臘人認為馬是海神波塞東的影子,是神恩賜給人間的禮物,然而在人與馬的歷史中,馬成了人的工具。格雷絲是愛「朝聖者」的,她不理解在意外之後 「朝聖者」為什麼會如此恐懼她,不讓她靠近,不讓她撫摸,她看不到「朝聖者」在想什麼。與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湯姆,他是「馬語者」,馴馬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愛,懂得對馬像對自己深愛的人一樣柔聲細語。他在馴服「朝聖者」時並不是強制,而是讓「朝聖者」回歸自然,在茫茫的牧場中尋求一份平靜,而他只在一旁默默關注。正是這樣「朝聖者」漸漸接納,主動靠近湯姆,他們是彼此的平衡和接近,雙方都是主動者,是平等的兩個主體。影片最後,格雷絲在湯姆的幫助下重新碰觸到了「朝聖者」,久久的撫摸是人與馬的靠近,是彼此的心靈交流,是一個接納的過程。
人的自我面對可以說是本片的一大出彩之處。安妮在競爭激烈的城市生活中,作為一個女人不得不堅強,甚至強悍起來,競爭心理、社會壓力使她「在哪兒都睡不好」,可是在牧場的日子裡,在與湯姆的接觸中,在與大自然的親近中,她發現內心深處的真我,內心無法平息的漂泊感使她孤獨與無助。湯姆的出現似乎成了她生活的清新劑,他有著一套自己的生活方法,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在做什麼,並且通過自己的生活在幫助著別人。她被他吸引了。湯姆有一段失敗的婚姻,或許感情到他這個年紀已經談不起了,他再也受不起傷害。可是當面對安妮這個已婚婦女,他還是誠實面對了自己的感情,他愛她。然而他們的感情是違背傳統道德的感情,雖然是發自內心的。現實不得不讓他們自我面對,自我反省,自我選擇,站在情感的十字路口踟躇不已時必須作出困難而堅定的道德選擇,不僅為自己,更是為家庭。最終兩人還是回歸到了各自的世界。在坦誠的自我面對,勇敢的自省自覺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信心。
看完影片除了心靈溝通,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到: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的對立和融合。安妮一家是城市文明的代表,湯姆一家是鄉村文明的代表。剛開始兩者格格不入,說到牧牛,安妮想到的是兩種牛排的區別;在馴馬時,安妮開始也是一味地追問進度,這體現了城市文明的經濟性和快節奏性,時間、效益是城市人的追求。牧場的生活代表了鄉村文明的平和、寧靜、自然和隨意。隨著安妮和格雷絲對牧場生活的漸漸融入,這兩種文明也在慢慢結合,尋求彼此的平衡點。
⑷ 誰知道以馬為題材的電影
黑駿馬 Black Beauty(1994)
「黑駿馬」是一匹漂亮的優種黑馬,從小生活在貴族人家,受過良好的訓練,性格溫順、善良,而且聰明、機智,主人非常喜歡他。但是好景不長,主人家裡有了變故,黑駿馬不得不被賣掉。他一連被賣過多次,接觸過各種人:有喝多了酒就拿馬撒氣的醉漢,有動輒抽鞭子的出租馬車車夫,有不把動物當回事的野蠻人,也有把動物當成朋友的好人家,嘗盡了人間的甜酸苦辣。最後它僥幸有了一個好的歸宿。
黑神駒 The Black Stallion(1979)
以《返家十萬里》揚名的導演卡羅爾·巴拉德一鳴驚人之作。以戲劇化的抒情風格描述一名男孩在船難中跟黑神駒同時漂流到荒島上,人與馬建立了兩位一體的非凡感情。後來他們獲救重回人類社會,巧遇老牌馬術教練,乃被訓練成出色的賽馬和小小年紀的騎師,在一次比賽中獲得冠軍。全片的攝影極為優美動人,尤其當時的童星凱利·里諾在沙灘上跟黑神駒玩耍的場面,在視聽效果上呈現出大自然之美的極至。米基·魯尼飾演的馴馬師在片中也佔有重要地位,一老一少和馬之間的三角互動關系爆發出感人的火花,堪稱同類影片中的一流代表作。
玉女神駒 National Velvet(1944)
伊麗莎白·泰勒年僅十二歲時主演的成名作,她在片中飾演極愛騎馬的女孩維拉韋.布朗,偶然遇到退役騎師蓋隆尼,邀他回家用膳。布朗先生讓他留下來工作,維拉韋乃希望他幫忙訓練愛駒參加全國馬術大賽。然而布朗家並無足夠的錢支付報名費,直至母親給她一筆在多年前贏得的英吉倫海峽游泳比賽的獎金才解決問題。在溫馨感人的倫理故事結束後,是一場壓軸的精彩馬術大賽,將觀眾情緒帶至高潮。導演克拉倫斯·布朗拍出了一部水準甚高的家庭電影,年輕的泰勒固然表現出少女的朝氣和夢想,童星出身的蓋隆尼在指導另一個新童星時也感情高度投入,演來渾身是戲。三十多年後他再度與另一童星泰坦.歐尼爾主演本片續集《玉女情懷》。
奔騰年代 Seabiscuit(2003)
大蕭條時期,每個人都要守住一個夢想,以此來度過最黑暗的時光,生活失意的汽車製造商查爾斯•霍華德(傑夫•布里吉斯 Jeff Bridges 飾)也不例外。他買了一匹小個子賽馬,名為「海餅干」,並籠絡了一批同樣有夢想的人,意圖進入賽馬圈。
第一個發現海餅干天賦的是訓練師 湯姆•史密斯(克里斯•庫珀 Chris Cooper 飾),他認為這匹馬雖然個頭矮小,腿腳也不太靈光,天性中卻藏著十足的執拗和倔強,這有可能使其成為賽馬圈的王者。他們找來前拳擊冠軍瑞德•波拉德(托比•馬奎爾 Tobey Maguire飾)作為海餅乾的騎師,三個人一匹馬在共同的征程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賽馬傳說 The Story of Seabiscuit(1949)
賽馬藍火小姐
詹妮是個愛馬的鄉下女孩,但父親卻讓她不要接近馬,因為當騎手的母親因賽馬發生意外去世了。父親定下了規矩,如果她再到鄰居家騎馬,就把她送到墨爾本的寄宿學校去。
詹妮不可避免地違反了父親的規定,所以她成了寄宿學校的學生。18歲時她高中畢業了,她決定找工作,但父親知道她肯定會找一份和馬有關的工作,而詹妮的確這樣做了。幾經周折,詹妮找到了一份馴馬員助理的工作,憑借天分和能力她把自己的馬照顧得很好,盡管工頭騷擾她,但是倔強的她也沒有低頭......
夢想賓士 Dreamer: Inspired by a True Story(2005)
高超的技藝和天賦曾為騎師本•科恩(科特•拉塞爾)贏來無數獎杯和榮耀,然而隨著歲月流逝,他慢慢地被層出不窮的新人拋在身後,成了等待被「處理的垃圾」。與他命運相同的還有老馬桑婭,後者曾作為一匹前途無量的種子選手為主人贏得過無數場比賽,但因運動強度過大在某次比賽中折斷後腿後,它在主人眼中也就成了「廢物」。後來,桑婭被主人當作遣散費送給了本•科恩。本•科恩的沮喪被他的女兒凱爾(達柯塔•芬妮)盡收眼底,為了幫助爸爸和桑婭重拾自信,她制定了詳細的計劃,首先,她說服本•科恩同她一起精心照料桑婭,桑婭一點點恢復健康重新站立起來時,她又想方設法使本•科恩接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贏得「育馬者杯經典大賽」。
馬語者 The Horse Whisperer(1998)
安妮(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 飾)的女兒格雷斯(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飾) 喜歡騎馬,卻在一次事故中和好友一同從馬背摔下,好友遇難,而格雷斯也摔斷了一條腿,她心愛的馬匹「朝聖者」受傷得面目全非。格雷斯的心裡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霾。心裡十分著急。聽說蒙大拿有精通馬語之人湯姆(羅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 飾),安妮決定攜女兒和「朝聖者」同往療傷。湯姆起初不答應,終被感動,格雷斯和「朝聖者」在馬語者精心的訓練調養下慢慢復原,而離開了大都市的安妮也沉浸在那一片安靜廣袤的天地中。但是,安妮為此付出了代價——她長期離職,被解僱了,同時和丈夫的感情越來越疏遠淡漠。另一方面,湯姆的與眾不同讓安妮心裡泛起了陣陣漣漪。
⑸ 以馬為體裁的電影有哪些啊
1、自由奔騰(RUNNING FREE)
內容簡介:
1914年,小馬幸運出生在一艘從德國開往非洲的蒸汽船上,這艘船將運送幸運和它母親以及其他馬匹前往非洲南部的一個礦場。可是船剛靠岸不久,幸運就被迫與母親分開了,而獨自面對這陌生的環境。所幸的是一個叫做理查的孤兒收留了這匹小馬駒,理查與幸運逐漸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在理查工作的農場里,幸運愛上了小母馬——美人,不過美人的父親,種馬凱撒卻頻頻向幸運發難。
戰爭爆發了,農場里的人們為了躲避戰火,不得不逃往荒涼的納米比沙漠,幸運與理查在途中結交了不少動物朋友,還結識了一位布希曼女孩。迫於環境,幸運與理查最後不得不分手,幸運獨力在這廣漠而荒蕪的沙漠中求生。在惡劣自然條件的鍛煉下,幸運漸漸成熟起來,它歷經艱險又回到了那個早已被戰火毀壞的礦場,在那裡它遇到了童年的戀人,小母馬美人。經過與種馬凱撒的一番較量,幸運終於成為了這批被遺棄但又頑強生存的馬匹們的領袖。
短評:
電影以小馬「幸運」的第一人稱講述故事。在這里,人和馬就是純粹的朋友關系,就象兩個人一樣。
2、神駒黑美人(BLACK BEAUTY)
內容簡介:
根據安娜.施維爾的名著《黑駿馬》拍攝成的電影。影片從駿馬「黑美人」的視點出發,途述他一生多次易主,經歷愉快與不幸,逆境與順境的經歷故事。
短評:
這是描寫一匹馬坎坷一生的電影,根據名著改變,也是馬自己開口說話,有些心酸但美麗的電影。
3、黑神駒前傳(YOUNG BLACK STALLION)
內容簡介:
一匹有靈性的黑色小馬,在沙漠中與母馬走散(被強人掠走),獨自面對艱困的沙漠生活;一群阿拉伯商隊,在路途中遇到武裝部隊的襲擊,小女孩妮拉也因此在沙漠中迷路。妮拉遇到了小黑馬,他們一見如故,也彼此心靈相通,於是合力尋找回家的路。
當妮拉回家後,發現家園遭到劫掠,只剩下年邁的祖父,也失去所有的牲口。妮拉暗自期望要將失去的牲口再次找回,於是勤練馬術,希望能在當地的賽馬中出人頭地。在沒有教練、經費的情況下,妮拉不顧祖父的勸阻喬裝前往參加比賽,但是面對強勁的對手與沙漠環境的嚴苛挑戰,這對仍然年幼的人馬組合究竟會面臨什麼挑戰?
短評:
馬很漂亮,馬上的人也很矯健。故事很簡單,也不長,我看完後很不過癮,意猶未盡,總懷疑電影被剪裁。正片之後,有一段小「黑神駒」父母「天仙配」的畫面講述,神奇而美麗。
為什麼是「前傳」?我看過一部小男孩和黑駿馬的電影(沒有在市面上發現DVD),也很神奇,我想也許這兩部片子是姊妹片吧?
4、玉女神駒(NATIONAL VELVET)
內容簡介:
1920年代末期的英國,在布朗家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麥泰勒,原來是布朗太太已故恩師之子,布朗太太為感恩收留麥,但卻隱瞞真相,只讓麥在店中做工自食其力,暗中安排各種機會潛移默化麥,並鼓勵愛馬如命的女兒威薇與麥參加馬賽,在各種不利的狀況下,威薇只好女扮男裝親自出賽,麥也重新克服失足落馬失敗之心病,重新騎上馬背,威薇在愛馬的努力下奪魁,卻因……
短評:
有「世界頭號美人」之稱的伊麗莎白.泰勒年僅十二歲時主演的成名作,她在片中飾演極愛騎馬的女孩維拉韋.布朗。在溫馨感人的倫理故事結束後,一場壓軸的精彩馬術大賽將觀眾的情緒帶至高潮。導演克拉倫斯.布朗拍出了一部水準甚高的家庭電影,引人入勝的絕妙故事、扣人心弦的競賽場面、大自然的精彩畫面都給本片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可愛的愛馬如痴的小姑娘,相信很多愛馬的MM看過後,都會心有戚戚鄢。
5、奔騰年代(Seabiscuit)
內容簡介:
1930年代,美國處於大蕭條的陰影中,故事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了。
查爾斯·霍華德以前是個自行車修理工,因為向美國西部引進汽車賺了錢。他買了一匹個頭很小的馬,名字叫做Seabiscuit,直接翻譯過來意思是海洋餅干。霍華德和半盲的前拳擊冠軍瑞德·波拉德和以前從事表演的湯姆·史密斯組成了一個小組訓練他的小個子賽馬,波拉德做騎師而史密斯則擔任訓練師。海洋餅乾和它的三人小組開始了一個傳奇的旅程,而三個人的人生路也從此改變。
在這之前,三個人都因為各自的原因顯得是生活中的失敗者,為家人朋友所遺棄,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霍華德靠汽車交易發財,兒子卻在交通事故中喪生,妻子要求離婚;波拉德從小愛好騎馬,而他的家庭在失去一切以後任由他四處流浪;史密斯本是個牛仔,能馴服任何暴烈的野馬,卻也到處浪盪,無所歸依。他們的馬海洋餅干也和主人相彷彿,是賽馬中的失敗者,不僅個子比尋常賽馬小,看上去腿也有問題。但是當三個人開始訓練這匹看起來沒什麼希望的馬,人和馬的執著勁頭都顯露出來,他們的堅韌和勝利在那個灰暗的年代給整個國家帶來了希望… …
短評:
影片故事來自真人、真馬、真事,是美國的「主旋律」 影片。騎手波拉德的扮演者是托貝·馬奎爾(Tobey Maguire),就是那個「蜘蛛俠」。
坎坷之後,拼搏向上,不愧為「主旋律」好影片。
6、沙漠奇兵(Hidalgo)
內容簡介:
《沙漠騎兵》改編自1890年代的真實故事。十九世紀末期,美國中西部有間"小馬快遞"公司,負責郵件的傳送工作,快遞高手法蘭克·霍普金(維戈·莫特森 飾)和他的愛馬"希達哥"縱橫全美,被譽為傳奇的"追風牛仔"。除了快遞工作之外,兩者搭配還參加過無數次橫越美國的越野馬賽,奪得過許多冠軍頭銜,在中西部非常具有知名度。法蘭克·霍普金與"希達哥"獲邀參加遠在中東地區阿拉伯所舉行的"火海爭鋒"沙漠越野馬賽。"火海爭鋒"從沙烏地阿拉伯啟程,終點為伊拉克波斯灣海岸,時間長達六天,要跨越3000英里荒無人煙的沙漠、隔壁……
短評:
這又是一部真人、真馬、真事的傳奇,本身看點就很多,牛仔、沙漠、風暴、越野… …更有貴族爭斗,英雄救美。
主演維戈·莫特森就是《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里的「阿拉貢」,這也是他在《魔戒》大紅之後出演的第一部大片。脫下「人類之王」的古裝,穿起現代風格的牛仔服飾賓士馬上,維戈·莫特森再展他從阿根廷學來的在《魔戒》里歷練的騎馬技術。
其實影片還有一個心靈回歸的線索在其中,也許更值得我們慢慢回味。
7、馬語者(THE HORSE WHISPERER)
內容簡介:
《馬語者》這部影片的故事是在一個變故中展開的。雜志社編輯安妮事業有成,夫妻和睦。生活在一個殷實的中產階級家庭。但,一次事故卻將她近乎「完美」的生活撕開了一道裂縫。十三歲的女兒格雷斯外出騎馬遭遇車禍,失去了右腿。而那匹名為「朝聖者」的馬也遭到重創。為了挽救馬的生命,更為了幫助女兒走出痛苦、自責的陰影,安妮找到了一個善於和馬「溝通」的「馬語者」麥克。並毅然決然的拉著格雷斯與朝聖者驅車千里到蒙大拿求醫……
短評:
「有時候,人們對於心靈之家的渴望更甚於對現實中家庭的渴望。」
真正優秀的作品是根本不屑於「嘩眾取寵」的。電影不應該是大麻,讓人產生一陣虛幻的快感後上癮。它更象是一杯酒,初喝略覺苦澀,細細品來,卻倍感醇美、甘洌。與好萊塢大多數用視覺轟炸來榨取觀眾腎上腺素的影片不同,導演羅伯特.雷得福的這部作品以一種散文詩式的敘事手法,向觀眾講述了一個質朴的近乎平淡的故事。
這部電影改編自尼古拉斯.埃文斯的同名小說,無論小說還是電影都是名作,所以不用多說了。
8、駿馬(ALL THE PRETTY HORSES 也譯作:駿馬成群)
內容簡介:
約翰和雷希兩個年輕人生活在二戰後日漸沒落的美國西部,他們夢想著過一種更有所作為的西部牛仔生活。一晚,兩人出發到墨西哥去冒險和謀生,路遇布萊文,一個更年輕的流浪漢,他被懷疑偷了私人馬匹在約翰和雷希的保護下,布萊文三人來到了墨西哥,並為一位富有的農場主幹活。在那裡,農場主之女,美麗的阿里詹德拉對約翰暗生情愫。這威脅著約翰和雷希兩人的友誼。後來,偷馬事件使三個小夥子鋃鐺入獄。在獄中,牛仔們受盡折磨,他們將何去何從?家見哪裡?心歸何處?
短評:
說起駿馬電影,很多人馬上都會想到美國的西部片,天高地闊,牛仔駿馬。作為類型片,美國西部片離不開牛仔和馬,那為什麼要介紹這部《駿馬》呢?因為片名就叫《駿馬》嗎!
其實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科馬克·麥卡錫的同名小說,作為《邊境三部曲》之第一部,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和美國評論界圖書獎。小說描寫了二戰後時期兩個美國新牛仔浪跡墨西哥期間經歷的傳奇色彩的冒險生涯和心路歷程。小說表現了本世紀中葉美、墨邊疆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牛仔的馴馬生活、愛情故事及驚險遭遇。全書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既充滿了一種特殊的風情又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邊境三部曲》分別是《駿馬》、《穿越》、《平原上的城市》。這些書「當當」上有售。我本來想先看看書的,DVD乃偶爾巧得,於是先睹為快了。
9、天上草原
內容簡介:
草原上飄著淡淡的霧氣,羊群像一大團雲彩在起伏不平的遼闊草原上向前移動著。剛出獄的主人公朝魯帶著獄友六歲的兒子豹子回到了闊別的蒙古包。牧馬、羊群和融融的愛,終於使孤獨的小豹子感受到了朝魯一家的摯情。而小豹子又喚醒了剛烈而又豪放的蒙古漢子內心的善良與責任,從而也挽救了瀕臨崩潰的家庭… …
短評:
終於看到中國的電影了,激動啊!
本片是由擅長拍攝草原片的著名蒙古族「導演夫妻檔」——塞夫和麥麗絲指導的,他們曾指導過國產名片《悲情布魯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東歸英雄傳》(都是我孜孜追尋的名片)等。《天上草原》展示了蒙古高原奇異的風光和風土人情,揭示了蒙古民族質朴寬厚的本性。
同時《天上草原》在國產片中還具有特殊的意義,它是我國第一部國產數字故事片。
10、蒙古精神(URGA)
內容簡介:
榮獲威尼斯電影節金像獎和歐洲電影獎的最佳影片,由俄國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執導。由法國公司出資在蒙古大草原實地拍攝。描寫一名蘇俄的貨車司機因長途開車打瞌睡,幾乎連人帶車掉進湖中,幸獲蒙古青年救回家裡療養。後來蒙古青年送走司機,自己入城裡買保險套卻難以啟齒。全片洋溢著清新的大自然氣息,也生動地反映了蒙古的風土民情。片中有部分片段以超現實筆觸探討西方現代文明對蒙古傳統文化的沖擊,就算是成吉思汗一般的蒙古勇士在面對電視機中的藍波時也徒呼奈何。
長品:
草原有多遼闊,蒙古漢子的胸懷就有多闊廣,天空有多明亮,蒙古母親的心靈就有多麼透亮。
一望無際的內蒙呼倫貝爾大草原馬背上的蒙古民族單純而豪放,草原是他們馳騁的地方,貢巴和妻子、祖母以及三個孩子們在一起,貢巴希望再要一個,而妻子知道這是計劃生育政策不允許的。這件事讓貢巴很是郁悶。
影片的劇情在廣袤的蒙古草原展開,遼闊的天空下他們過著與世無爭的快樂生活,特別是母親望著孩子慈愛的笑容,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的善意,,貢巴的孩子布因看見謝爾蓋身上的文身驚訝的表情有著童年的天真,巴亞圖叔叔馬背上打著小紅傘的怪誕表情,還有貢巴在葯店買安全套的尷尬,這些來源於生活的細節被米哈爾科夫敏銳捕捉到了,讓影片更加生活化,充滿了幽默。
草原上信息是匱乏的,他們對外界的了解有時局限於巴亞圖叔叔帶來的圖片,直到來中國打工的俄羅斯卡車司機謝爾蓋因為拋錨來到了牧場,他的介入讓貢巴一家有了了解世界的窗口。
宰羊是影片的重頭戲,生活習俗的不同讓兩種文化有了碰撞,它展示了蒙古民族的好客與真性情,貢巴為了招待謝爾蓋而宰殺活羊,而謝爾蓋目睹宰殺的過程覺得異常殘酷,有點接受不了,其實,蒙古漢子有著更多的物擇天競的自然性。而導演更以布因騎著小羊對應被宰的大羊表明著物種的生存規律。
謝爾蓋和他們全家共進晚餐的時候,貢巴女兒的風琴演奏讓他想起了俄羅斯人曾經的歡樂,這種兄弟般的相聚是生命的珍惜。
導演在電影里加入了許多人文意義上的對比,比如草原和城市、中俄文化,過去和今天,理想主義和存在,這些類比讓我們看見了社會發展進程里英雄主義和根性文化的失落。謝爾蓋背上的文身是一段贊頌俄羅斯英雄的歌詞,當他在歌廳里動情歌唱的時候,我們會被這種精神打動,他不僅在歌唱,他同時在呼喚理想主義和英雄精神!
為了獲得外界的信息,貢巴給妻子買了一台電視機,然而,導演以鷹翔長空的鏡頭和沒有電源的電視機對應,敘述著眼界真正的主題。這是對於理想的追憶!
回家路上,貢巴做了一個夢,夢見了蒙古的英雄成吉思汗,這個超現實主義的夢,展示那個古老的世代,他們的先人金戈鐵馬的雄壯,他們的先人傲視一切的豪情!這些在現代社會都消逝了,現代文明給了我們舒適的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剛健!
夢醒的貢巴獨自在晚秋的草原上像雄鷹展翅一樣張開雙臂,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間舞蹈,彩虹映襯他的身影,這個寫意鏡頭召喚著男性的雄壯和力感。
電視機對於他們一家沒有太多的改變,他們甚至對電視里的一切毫無反映,還是草原上的揚起的套馬桿讓貢巴動心,這是生命的動力和將來,於是,有了他的第四個孩子,起名為鐵木真。
草原上豎起了煉油的煙囪,平靜的草原有了工業的進入,對於成吉思汗的後裔而言,不知是幸福還是憂患!
雖然影片的劇情十分平淡,可從中依舊可以感知蒙古族人的精神世界,他們對於生死的豁達,他們對於朋友的義氣和豪放,他們的眼睛裡洋溢著單純、友善的笑容,他們的笑就像一輪紅日開放在生命的路程上,這樣的電影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這個馬背上的民族,更重要的是從他們的笑容里我們感知本原的溫暖,導演在影片里給了布因許多特寫和近景,他以這樣的方式讓我們感受純正的眼神和心靈的澄澈,這些對城裡人久違的單純在一個孩子眼睛裡閃耀,或許,這就是蒙古精神的意義所在吧!
以上的文字都是別人寫的,寫得很好,於是照單全收。但是,更關鍵的是,片子好!
11、哭泣的駱駝(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GAMEL)
內容簡介:
春天來到蒙古南部這片寂寞的沙漠,一個游牧家庭迎來了一年中駱駝產崽的最繁忙的時期。一隻母駱駝遭遇了難產,在牧羊人的幫助下,它艱難地產下了一頭非常罕見的白駱駝。這只母駱駝拒絕接受這個可憐的新生兒,拒絕讓它分享自己的奶水和母愛。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持續下去,這只幼駝將會死去,為了拯救這只駱駝,牧羊人派出了自己兩個年輕的孩子去穿越危險的沙漠去尋找一名樂師,他是拯救這只小駱駝的唯一的希望。
在最後的時刻,這名民族樂器演奏者被帶來這里,有了他的演奏,一個原始的拯救幼駝的儀式開始了,隨著悠揚的馬頭琴聲和一名婦女充滿愛意的歌聲,這只母駱駝開始逐漸被感化,當幼駝被再次帶到她的身邊的時候,它也流出了淚水,並且開始用自己的乳汁拯救這只瀕臨死亡的幼兒。
短評:
駱駝的眼角像永遠帶淚。蒙古有傳說流傳,駱駝原本都有來自天神嘉許的一雙美麗的角,但有一次鹿兒把角借去了,一借沒回頭,從此駱駝便天天定睛守望著地平線,靜候鹿兒的歸來。這部冷靜優雅的紀錄片中帶著豐富的劇情,由蒙古女導演參與攝制,自然景緻美不勝收,有戈壁大漠、荒原大地、游牧人家、駱駝家族,像一部動物片?但絕非如此,此片以蒙古人的角度,深入蒙古大漠貼近族人生活,把駱駝與人的生活起居拍得細致感人… …
怎麼從馬群里冒出了匹駱駝?當然了,駱駝比馬高啊… …對了,有人不是還在研究單韁駕控駱駝嗎?還有啊,這部片子獲了一大堆獎!
12、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內容簡介:
南北戰爭中的英雄鄧巴中尉為了尋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騎著馬西斯科來到了神奇的西部。海斯要塞的范布魯少校把鄧巴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克威克。大草原的壯美深深吸引了鄧巴,他決定獨自在無人的哨所住下。但由於范布魯少校的自殺和車夫被印地安帕尼族殺死,鄧巴變得與世隔絕了。
鄧巴獨自過著平靜而單調的生活。這無這邊無垠的蒼天原野彷彿就是他的天堂。鄧巴還和一隻兩條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並給它取名為「兩只白襪」。
然而平靜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鄧巴和印第安蘇族人有了接觸。蘇族人為鄧巴的到來而議論紛紛,在對如何對鄧巴上起了爭執。
鄧巴決定主動去找蘇族人。在途中他救起了一位想要自殺的蘇族婦女「站立舞拳」,她原先也是白人,但自小就失去了親人並被蘇族人收養。在把「站立舞拳」交還給蘇族人之後,鄧巴騎馬離去。
鄧巴的來訪極大地震動了蘇族人。印第安人頭領們一致同意去回訪鄧巴。第二天,幾個印第安人來到鄧巴的駐地。就這樣,雙方開始了緩慢而友好的接觸。漸漸地鄧巴成了蘇族人的朋友,他還有了一個印第安名字,叫做「與狼共舞」。
在捕獵野牛時,鄧巴的騎術和槍法令蘇族人大為折服。他還救了一位印第安男孩。從此以後,鄧巴搬入蘇族人的營地居住,開始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與此同時,鄧巴與「站立舞拳」之間也產生了真摯的感情。
在兇殘的帕尼族人來襲時,鄧巴傾其全力,將哨所里的槍支彈葯分給了蘇族人,幫助他們戰勝了仇敵.鄧巴再次成為蘇族人的英雄。所有蘇族人都敬慕鄧巴,他們祝福鄧巴與「站立舞拳」的相愛和結合。鄧巴深切地認識到了印第安人的朴實、善良和友好,他自由而快樂地生活在蘇族人中間。除了膚色和長相不同之外,鄧巴已經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印第安人了。然而,就在鄧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記本,永遠地住到印第安人中間時,他發現那裡已經駐扎了一隊白人士兵。他們看到印第安人裝束的鄧巴就開槍射擊。愛馬西斯科死了,鄧巴也成了囚犯。
鄧巴為印第安人的辯護招來了一再的虐待和毒打。他們認定鄧巴是叛徒。於是鄧巴再也不說英語,而毅然說起了印第安語。駐軍少校無計可施,只好派一隊士兵押送鄧巴回海斯要塞。蘇族人發現了這一情況,他們消滅了押送隊,救出了鄧巴。
嚴冬來臨了,蘇族人在深谷中住了下來。為了不連累蘇族朋友,鄧巴謝絕了挽留,帶著妻子「站立舞拳」離開了蘇族人村落。
十八年後,蘇族人被迫與政府簽訂了協議,放棄他們世代相傳的土地。
賞析:
影片《與狼共舞》是凱文·斯科特納的導演處女作。該片長達3個小時,耗資1800萬美元,是部動用了3500頭野牛、300匹馬、130多名技術人員和400名臨時演員的大型史詩式西部片。它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配有印第安語字幕的影片。凱文·斯拉特納認為:「我所要表現的是印第安人在那個時代的遭遇,是一部土著人的歷史。」他堅持影片必須打上印第安語字幕,並且自信它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和關注、支持。果然他成功了。
在首映式上,他邀請了許多印第安人觀看影片。三個小時過去了,電影院里掌聲雷動,經久不息。《與狼共舞》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內涵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與狼共舞》在第63屆奧斯卡評獎活動中一鳴驚人,榮獲12項獎項提名,並最終奪取了,令世界為之矚目。凱文·斯科特納大膽地採用了十幾年來不被看好的西部片樣式,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考察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的復雜主題。影片所表現出的多元化顯現,為西部片注入了新鮮而強勁的活力,他復興了一個片種,同時也使自己獲得了輝煌的成功。
影片雖然採用了傳說的敘事式的故事結構,但與眾不同的是影片巧妙地將寫實主義風格與浪漫主義色彩情調融為了一體,使整部影片有了大放異彩的藝術魅力。而影片在拍攝技術上也有著極可稱道的精彩之筆。把渾厚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氛與雄渾壯美的西部大草原的風光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豐富的攝影角度,巧妙的動態節奏和復雜而又出色的場面調度,使影片達到了極其出色的視覺效果。但是影片真正的成功原因還應歸結到其深刻的主題內涵。隨著二戰的結束,人道主義在文學藝術上被提到了相當的地位。歷史的反思使戰爭題材和西部開拓史成為電影的兩大主題。《與狼共舞》反映的就是這種極難把握和表現的西部拓進的歷史和思考。印第安人的悲慘遭遇越來越受到人們普遍關注。本片一反以往影片特別是西部片中將印第安人一律寫成野蠻民族的作法,肯定了印第安人的純朴真摯和善良。影片還提出了民族間應放棄斗爭,和平共處的理想,並以鄧巴與蘇族人各善相處體現了這種理想的自由與美好,奏起了友愛、平等、和平的旋律。這些藝術上的成功之處最終使影片在奧斯卡獎的角逐中取得輝煌的勝利。
短評:
史詩巨片!對於這部巨片,實在不敢多說話。但還是憋不住補充兩句吧,蘇族是印第安的「游牧部落」,而且是「原始」的「游牧部落」,因為,他們全部的驏騎… …讓我很驚羨和慨嘆!
13、賓虛(Ben-Hur)
內容簡介:
史詩巨片BEN-HUR《賓虛》(1959)是美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作品。在藝術上與商業上都取得巨大成功的《賓虛》,既挽救了當時瀕臨破產的米高梅電影公司,也挽救了面對電視的極其嚴峻挑戰而日漸衰落的好萊塢電影業。
威廉•懷勒導演的《賓虛》以古羅馬時代猶太人賓虛和羅馬軍官梅瑟拉之間的恩怨情仇作為主線,點到即止地穿插著耶酥基督降生及其受難的故事,以此一實一虛的劇情線,描述了賓虛這一戒凡夫俗子歷經種種波折與磨難而成為英雄,並最終找尋到自己的歸宿和信仰的故事。整部電影情節曲折跌盪,場面壯麗宏偉、氣勢恢弘,經典海戰場面和緊張刺激、盛大非凡的馬車生死大賽更令人嘆為觀止、津津樂道,《賓虛》無愧為電影史上史詩古裝戰爭巨片的王者。這部藝術性與商業性兼備的電影巨構更史無前例地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11項大獎,成為奧斯卡史上獲獎最多的電影。
《賓虛》保持此驕人紀錄長達38年之久,才被《鐵達尼號》追平。迄今為止奧斯卡史上獲獎最多的總共有三部電影——《賓虛》(1959)、《鐵達尼號》(1997)和《魔戒三部曲:王者回歸》(2003),它們都分別獲得了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在內的11項奧斯卡大獎。
短評:
史詩巨片!斗膽說兩點,其一,去年有部片子《耶穌受難記》,建議結合《賓虛》觀看。其二,《賓虛》中有壯觀的馬車大賽,絕無僅有;更有關於人馬之間的美妙描寫。
⑹ 《馬語者》的簡介和電影背景。拜託啦,100字左右。
根據小說家尼古拉斯•埃文斯(NicholasEvans)的同名原著改編的電影《馬語者》是一部上乘之作。值得一提的是電影所選的背景音樂十分優美,配樂極具抒情性。
電影開頭,一匹雄健的馬在來回奔跑著。夜晚的沙漠中,可以聽到馬兒的喘息聲以及馬蹄揚起沙土的聲響,舒緩安逸,並帶有些許的神秘色彩。
少女克蕾絲擁有一匹名種馬,取名為朝聖者。一日清晨,她和女伴在大雪過後騎馬外出時發生意外,結果女伴當場死亡,風華正茂的克蕾絲失去了右腿,全家的愛駒「朝聖者」在身受重傷的同時,精神也受到重創。身為一家著名雜志主編的安妮•麥克萊恩面對殘酷的現實,無論如何也不忍心對已經面目全非的馬實行「人道主義死亡」。她知道,在挽回女兒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的同時,也必須挽回的是這匹馬對於生命的渴望。
安妮四處找人打探,又去圖書館里查閱有關資料。「在人類出現之前大約百萬年間,它們在廣袤空寂的原野上咀嚼青草,在同伴的嘶鳴聲中安寧過活。對於人的認識,是在它們被捕獲以後。人類利用馬匹做苦工,還殺馬取肉。所以一見到人,它們就如臨大敵。人類給馬帶來的恐懼是根深蒂固,無法消除的。石器時代,當馬匹開始被套上韁繩的時候,總算有人開始理解了馬的痛苦。他們能夠看到這種動物的靈魂深處,從而能夠撫慰馬匹的傷痛。他們掌握了在馬的耳畔柔聲細語的秘密,被人稱之為馬語者」……
安妮認識到,要想讓「朝聖者」徹底康復,就必須先找到「馬語者」。這是唯一能拯救它的希望。但當她第一次與遠在西部的著名「馬語者」湯姆•布克通話時就遭到了冷遇,安妮沒有退縮,她選擇繼續努力。
安妮意志堅決地駕車踏上了漫長的旅途,她帶著靠拐杖生活的克蕾絲和「朝聖者」。最終她們找到了他,在蒙大拿州的遼闊山野……
在湯姆了解「朝聖者」的日子裡,畫面呈現出美國牧民的浪漫生活場景,有藍天白雲和碧綠山野,正走下山坡的牛仔;一條通向山巒層疊的遠方的路,以及在白雪皚皚的山峰下點綴著寧靜大自然的一座尖頂小教堂等等。畫面的背景音樂是令人倍感溫馨的雙簧管獨奏和音色明亮的弦樂聲。
湯姆在圍欄中一如既往、耐心愛護地馴服「朝聖者」,通過他耐心、富於人性的循循誘導,性格倔強的「朝聖者」終於被馴服。它緩緩地走向值得信賴的訓練者。馬兒和自己住人克蕾絲一樣,身心逐漸開始痊癒。它順從地跟隨在湯姆身邊,時而撒歡一般地跳躍,時而快樂地鳴叫。但要真正跨上它的脊背,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
此刻的安妮,感到從未有過的放鬆和安逸。她深深地被這些遠離城市的喧囂、與世無爭地過著田園生活的人們表現出的簡朴、真摯而又豪爽的性格所打動。而真正使她動情的是眼前這位深受全體老少尊重愛戴的「馬語者」——迷人的牛仔湯姆。似乎是執意要讓來自大都市的白領女性感受大西部的遼遠氣息,湯姆邀請安妮騎馬出遊。賓士在崇山竣嶺之間的綠色土地上,安妮在迎面撲來的熏風中感受到遼闊大地的脈搏和泥土的芬芳,感受到了上帝的恩寵。與此同時,她還感覺到愛……
夕陽中,安妮和湯姆在寧靜的山丘上第一次傾心長談。面對眼前這個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值得信賴而又富於魅力的男子,安妮不得不承認自己已深深墜入了情網。夜幕降臨,安妮跨上馬背,湯姆體貼地為她把過長的馬蹬縮短,他的手在安妮的足踝上停留了片刻。暮色中,兩人默默地對視,安妮的心感受到了強烈震撼。
克蕾絲被湯姆令人感到溫暖的寬大胸懷所感動,終於在他面前回憶了慘案發生的經過,傾訴人生變故以來郁積在心底的全部苦痛。湯姆指出一個重要的細節:當時,在那輛剎不住閘的卡車沖過來時,朝聖者之所以揚起前踢沖向卡車,是因為它想保護克蕾絲不受傷害!女孩伏在湯姆懷中,感動得再次淚如泉涌……
湯姆勉勵克蕾絲鼓起勇氣面對人生,不能自暴自棄。他在用真誠善良的心安慰她。由於馬兒仍對別人不信任,湯姆在不得已之下迫使它躺倒在地,然後鼓勵克蕾絲坐到「朝聖者」身上,輕撫它的面部和脖頸。「朝聖者」低聲呻吟著數次抬頭,深情地顧盼那流著眼淚撫摩自己的女孩。當湯姆幫助克蕾絲把假肢伸進馬蹬,並幫助「朝聖者」站起身時,在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看著……獨奏大提琴和小提琴一直對話般地交相傾訴,這段配樂與畫面上人物的情感活動結合得絲絲入扣,感人肺腑,堪稱佳作。
當「朝聖者」舒暢地響著鼻息,沿著圍欄,像過去一樣開始奔跑的時候,騎在馬背上的克蕾絲幸福地伸開了雙臂。現在,她想擁抱藍天。她感到幸福正環繞著她。後來安妮抱著重新開顏歡笑的女兒,把充滿愛慕和感激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湯姆。傍晚在巨大的谷倉中,當地居民舉辦了一個氣氛歡快的晚會。在一曲墜入柔情的空間(ASoftPlacetoFall),這帶有失落色彩的動人歌聲中,安妮和湯姆情不自禁,默默地相擁起舞。安妮的丈夫此刻正和大家談笑風生,湯姆的目光變得明亮而堅定起來。不一會兒,安妮發覺他已在人叢中消失了。
離別的時刻終於到了,最後一次深情擁抱之後,安妮請求湯姆再次陪她騎馬出遊。而當湯姆去備馬鞍的時候,卻聽到谷倉外傳來了汽車發動機的聲響。經過片刻的沉思,他釋然地一笑。安妮正在淚流滿面強迫自己駕車離去。她做出了理智的選擇,卻必須面臨一次生離死別。
安妮在遠去時沒能看見,湯姆獨自騎馬佇立在高高的山岡上,正目送她踏上遙遠的歸途……
不知道愛究竟意味著什麼,是離開,還是相守。感到愛並不能代替一切,愛不是萬能的。
兩個人因馬兒走到一起,度過了快樂的日子,並最終必須彼此返回自己的軌跡,繼續行走。他們始終不能在一起,卻擁有一段幸福的回憶。有時候愛就是一種狀態,它只終於一段日子。當時間一到,彼此亦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並不可惜,也不殘忍。我們得到的已經很多,兩個人能相遇,並且對彼此感覺很好。這是種緣分,為什麼要有時間的束縛,為什麼要有空間的阻隔。愛是無形的,它無處不在,你可以選擇把這份愛投入到其他人身上,亦或是把它放在自己心裡,默默的回味。誰說愛不像酒,越是久了越能體會出其中的香醇。酒不需要特定的人才能喝出滋味。只要你從中得到享受,你與杯中的酒都該滿足。
或許他們沒有再見面,但他們畢竟愛過。人的一生之所以豐富且充滿意義,是因在我們老去後,能有一些只屬於自己的幸福。這些幸福將讓一顆心溫暖,不再顛沛流離。一切都會平靜下來,一切都已過去。
人的一生可以愛許多的人,在不同的時刻,不同的場合。很多人,在充滿激情的瞬間往往變得沖動。他們並不懂得,有時,激情放在手裡會化為灰燼,而藏在心底,也許可以歷久彌新。
⑺ 馬語者的電影劇情
紐約州北部,一個冬天的早晨,14歲的小姑娘格蕾絲和她的好朋友朱蒂一起騎馬漫步在林地里。由於剛剛下過一場大雪,馬兒在爬坡時滑倒,她們連人帶馬沖到公路上。就在這時,一輛載重卡車疾駛而來,災難發生了……
朱蒂和她的馬當場斃命,格蕾絲則因她的馬「朝聖者」在被撞了第一下後掙扎著跑到路邊而保住了生命,但在被送進醫院之後,醫生不得不截去了她受傷嚴重的右腿。
格蕾絲的母親安妮是紐約一家著名雜志的編輯,她與丈夫羅伯特只有格蕾絲這么一個孩子。她急切地期盼格蕾絲能早日康復,但不久她便發現,要使女兒的心理恢復正常,首先必須挽救「朝聖者」的生命,這匹格蕾絲最心愛的馬因傷勢嚴重而到了垂死的邊緣。
當聽說蒙大拿州有一位名叫湯姆.布克的為馬治病的高手後,安妮便不厭其煩地打電話向他求救。盡管一再遭到拒絕,安妮依然不肯放棄,最後她乾脆開上車,帶著格蕾絲和「朝聖者」一起前往蒙大拿。
被安妮的誠意和母愛所感動,湯姆決定接納她們。湯姆果然是一位奇人,他能用特有語言與馬交流,在他的細心照料下,「朝聖者」神奇般地復活,而格蕾絲也因此得救了。為了這一天,安妮付出了代價,她被雜志社解僱了,並且在與羅伯特的關繫上出現了裂紋。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安妮發現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湯姆才真正值得她去愛。
格蕾絲終於戰勝了悲觀與絕望,她重新躍上了馬背。
而理智最終戰勝了激情,安妮最終選擇離開湯姆。
⑻ 馬語者的主題曲A Soft Place To Fall 是誰演唱的
Allison Moorer - A Soft Place To Fall (溫柔地墜落)
試聽:
http://www.countrychina.com/lyrics/show.asp?id=784
15年前的慘劇打擊了鄉村明星姐妹Shelby Lynne 和 Allison Moorer,在一場爭執中,她們的父親舉槍射擊妻子,然後把槍口對准了自己。Lynne當時才17歲,慘劇後留給她的責任是將其妹妹撫養長大。以往,Lynne和Moorer沉浸於音樂製作,而對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閉口不談。
文名稱:The Duel
資源類型:MP3!
發行時間:2004年
專輯歌手:Allison Moorer
語言:英語
專輯曲目:
1.I Aint Giving Up On You
2.Baby Dreamer
3.Melancholy Polly
4.Believe You Me
5.One On The Mouse
6.All Aboard
7.The Duel
8.When Will You Ever Come Down
9.Louiseis In The Blue Moon
10.Once Upon A Time She Said
11.Sing Me To Sleep
專輯名稱:Miss Fortune
藝 術 家:Allison Moorer
音樂類型:歐美流行/女歌手
唱片公司:
發行日期:2002
資源品質:320k mp3
資源整理:salsa
專輯介紹:
專輯目錄:
01 Tumbling Down
02 Cold In California
03 Let Go
04 Ruby Jewel Was Here
05 Can't Get There From Here
06 Steal The Sun
07 Up This High
08 Hey Jezebel
09 Mark My Word
10 No Place For A Heart
11 Yessirree
12 Going Down
13 Dying Breed
⑼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 我只與你惺惺相惜 一切終將暗淡 只有你才是光芒是該怎麼回
那麼愛吃醋不是因為不相信你,而是你在我心中太美好,盡管你並沒那麼優秀。
二、男孩的擁抱讓女孩覺的他是最安全的港灣,女孩的擁抱讓男孩認為是他最甜蜜的擁有。
三、我與這世界格格不入,我只與你惺惺相惜。
四、遇見你才知以前是顛沛流離,與你緊握便是孤舟靠岸,我心沉沉,現世安穩。
五、在愛你這件事上,我從未打過折扣,在愛你的每一個日子裡,都值得我鄭重其事。
六、我的出現只是你生命中的100+1=101。對我來說,你的出現在我生命中卻是0+1=1的算式。
七、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不會再錯過!真誠之中,與你相識相知;靈犀之間,與你朝夕相伴。
八、我的世界,因為你才會美。我的天空,因為有你不會黑。
九、原來喜歡一個人真的可以讓你在夢里都為他拼了命!
十、最真實的安全感不是來自於愛,而是偏愛,只有在你這里,我才會毫無保留的繳械投降。
十一、喜歡的感覺就是,想把柚子最甜的部分給你,蛋糕上的小櫻桃給你,只要是美好的東西,我都想給你。
十二、跟我走吧,忐忑給你,情書給你,不眠的夜給你。四月的清晨給你,八月的夜空給你。雪糕的第一口給你,海底撈最後一顆魚丸給你。手給你,懷抱給你,等待給你。以及無數相思的夜裡寫出未寄的話語,對未來的無線規劃和人生,全都給你。
十三、本來想寫一大堆的話告訴你,對我來說你有多重要,後來我寫了改,改了又寫,最後發現原來我想表達的,只有這幾個字,留在我身邊。
十四、其實最好的日子,無非就是你在鬧,我在笑,如此溫暖過一生。
十五、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是自從見到你,我願意將這塊墓地開墾成花園。
十六、春天會下雪,夏天有大雨,秋天會起風,冬天有艷陽,一年四季會有很多意外,但最迷人的,還是遇見了你。
十七、我有兩個可愛之處你知道嗎?一個是我可愛,另一個是我可愛你了。
⑽ 各影評高手,跪求《聞香識女人》《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鐵皮鼓》《朗讀者》《馬語者》《末代獨裁》影評
我會寫,但是這幾部都沒看過,沒法幫你,下面這篇是我找的。希望可以幫你。
《聞香識女人》影評
他愛女人,他愛法拉利,他愛酒。這是一個真男人的所愛。他愛女人,愛她的每一個部分,他不惜用任何美妙的詞語形容她們。他愛法拉利,愛將油門徹底踩下,讓風和引擎在他耳邊吶喊。他愛酒,愛烈性而不參水的酒,一口飲下,讓它們盡情在自己體內燒灼。
你可以說他很低俗、無禮,他可以好不害臊地跟你談起女人與性。但為何他總是敏感地嗅出她們身上的香水,總是紳士般對待所有他喜歡的女人。
你可以說他很愛面子,他不允許別人叫他長官,他不允許別人扶他,他不允許別人當他面做他不允許做的事。可當別人數落他曾經的不是時,他坦然承認,沒有絲毫辯解。
然而他是孤獨的,脆弱的。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他為自己生活在黑暗中而絕望。
年輕的他出現了,他充滿朝氣,對一切抱有希望。然而他也深陷苦惱,他為遵循做人的原則而搖擺不定年輕的他面對的是什麼,面對的是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卻受到別人的阻攔。他任然堅定,但他不知措。
一次紐約行,讓年邁的他重拾生的希望,讓年輕的他堅定了自己的方向。他們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