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王菲的《港囧》電影主題曲《清風徐來》
三星吧。曲兒不錯。詞兒是真不咋地。不過最近的電影主題曲作曲都開始走帶仙氣兒的意境路線了。聶隱娘的《在木星》 港囧的《清風徐來》 都是這種風格。所以,離許巍唱主題曲的日子應該也不遠了吧。不過我個人比較反感唱電影主題曲是自降B格的說法。最好的栗子就是張靚穎唱的畫心。她靠畫心一下子上升到了電影主題曲DIVA的位置。主要問題還是歌本身。
㈡ 一部經典電影的賞析
影史上偉大的無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贖》
一、引子
盛夏,大洋彼岸,身著西裝的Karl走進洛杉磯斯台普斯球場落敗的湖人隊更衣室時,空間一片沉靜。
片刻過後……
奧胖帶頭說:Karl,對不起。
Karl說:沒什麼對不起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不該戴總冠軍戒子的人帶上了戒子,同樣有很多本該戴上戒子的人沒有戴上總冠軍戒子,我很幸運自己屬於後者。
突然間,一向對「郵差」沒有好感的我對這個已過不惑之年的長者生出幾分敬佩。
影壇如體壇,同樣有著具有Karl實力卻沒有得到「冠軍戒子」認可的影片,而這樣的影片首推《肖申克的救贖》。
雖然,巔峰對決中Karl兩度敗於MJ,《肖申克的救贖》在1993年奧斯卡角逐中輸給《阿甘正傳》。迄今為止,就電影而言影壇上還沒有像籃雷壇中MJ一樣的至尊,《亂世佳人》、《教父》、《指環王》等片堪稱偉大,但其更像是球場上張伯倫、伯德一樣的巨星,任何一部也不足以到「最偉大」的地步。在這種標准尺度下,《肖申克的救贖》可謂是這群「巨星」中偉大的無冕之王。
二、看片
聞《肖申克的救贖》的大名已久,只緣種種因由一直未能一睹芳容。「十一」過節,偶遇此佳人,遂搶入懷中抱至自詡為高級配置的辦公室電腦影院,一番親密接觸後,感覺三生有幸,久久不能忘懷。以「奇片共欣賞」的心理,把此佳人送於朋友。怎料數日過後極為想念,為免受相思之苦,狂奔數碟店再獲佳人,隨後在同一地點,同樣的接觸,更強的感覺過後,同樣的心理使我再失佳人。然情已太深愛已太濃,在送碟老闆的「撮合」下,與昨日重得佳人,於是,深夜親密接觸之後,決定為其敲擊鍵盤留下永久記憶。如果毛爺爺在世,一定會面對微笑輕拍我頭送上「此木可雕」的贊詞。畢竟,我以行動踐行著老人家關於「發言權」的論說,即使是發的言或許不那麼正確。
三、關於影片
如果把一部電影比作一本小說,那麼《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它反映著現實的社會生活,用經典的對白和多種修飾刻畫出多個人物形象,用簡單的方式組織故事的主線並伴以多條輔線,以藝術的畫面表達著故事的主題,給我們深刻的教育和久久的思考。
140分鍾後,在我腦海里總會浮現很多經典的台詞和對白,譬如:keep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ie」「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三次例行的每十年一次的假釋審查以及「二老」(老布和老去的瑞德)獲釋後生命不同的歸宿產生強烈的對比,刻畫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安迪,集不幸、堅忍、智慧於一身,當看著他爬出監牢的那一幕,他彷彿成為我心中的真主,如果他是拉丹,那我願開著PLANE撞向美帝的五角大樓@@。瑞德富有極強的辦事能力,知錯願改,在特定的體制下屬於那種很能混的市民的代表。典獄長諾頓,是權力的象徵,他的虛偽、貪婪、殘暴加上他穩坐不少於二十年並頗受好評的職位,讓我不禁想起了曾經一位學友的名言:做人的缺點就是做官的優點。老布,則是一個保守的弱勢群體的代表,輕輕地來了,無言地走了。獄警長海利,一個兇殘、自私、攀權的形象,生活中這樣的人會成為權貴的紅人,而他展現的形象與世界舞台上跟在美利堅身後那個助紂為虐的不列顛嘴臉倒有幾會相像。湯米的短暫出場也留給我們一個年輕、叛逆富有愛心的青春形象。
影片故事的組織並不復雜,沒有《靈魂的重量》中那樣的閃回,也不具《低俗小說》那般串聯的敘事,影片以講故事的形式訴說主人公逃獄、重獲自由的歷程(大致如圖)。
當然,影片除了安迪重獲自由這條主線劇情外,導演弗蘭克以其極強的控制能力成功地敘述了瑞德、老布、湯米、典獄長等人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出現在適合的場合,結束在需要的地方。譬如,在安迪才華展現,取得民心和上層的賞識,一切看似平靜之時,湯米粉墨登場,而由他製造了影片最大的沖突與高潮:安迪的冤獄可以雪洗;而他的死意味著安迪逃獄的到來。
影片的攝影也極為出彩。押解我們主角到監獄的一幕,便是一段極為漂亮的長鏡頭;當《費加羅的婚禮》之聲響徹在SHAWSHANK時,從廁所、操場、勞工間、病房掠過的鏡頭停留在喇叭下人群中時,我想到了《辛德勒名單》中在那段猶太人操場體檢的場景。
影片成功人物形象的背後是演員演技的綻放。對比漢克斯扮演的阿甘,我得不出羅賓斯扮演的安迪遜色的結論,安迪在黑暗中,在經自己努力獲取的片刻光明到來看著獄友喝著啤酒時的微笑,讓我重憶《神秘河》里在西恩.潘面前苦苦哀求、顫動著嘴唇的羅賓斯。弗里曼不會成為大紅大紫的巨星,但他的演技早已得到人們的承認,影片中他出色的表演無懈可擊,成功塑造了瑞德這個有血有肉的形象,讓人不得不為這位黑人影星鼓掌叫好。記不得岡頓還塑造過什麼經典的形象,但《肖申克的救贖》中典獄長足以留下銀幕上一張經典的冷酷面孔。
四、感觸
現實中,我們註定是主角,不具洞悉生活的眼瞼。而電影給我們一個局外人的機會,所以總喜歡以一個局外人角色從影片中尋找自己、審視自己,總喜歡從電影中尋找生活、審視現實。這一次我看到最多的是體制下的自由和永不熄滅的希望、壓抑下的友誼以及善惡的歸宿。
SHAWSHANK就如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那裡有最廣大的「遵紀守法」的市民,有橫行街市的惡霸,有濫用職權的當道者,有巧取豪奪的投機者,當然有潛伏伺機而發的智者。SHAWSHANK中生存體制又如當今社會體制,「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當權者干著骯臟的勾當卻會在公眾面前宣講「拯救之道」,似乎只有當性格沒有稜角,思想失去火花,被「體制化」的人們習慣逆來順受的時候才可以平安生存。影片中當瑞得「因沒有報告而撒不出一滴尿」時,伴我的不是發笑而是顫栗:體制可怕啊!老布在光明到來時因無法承受陽光的照耀而選擇死亡,那一幕,我看到的不是老布懸掛著的身軀,而是個性與思想的死亡。
每每看完影片,總會回味「制度化」這三個字,疑問這三個字最大的含義所在。我想這三個字最大的含義,或許不是上述真正的體制,而是我們所依靠的習慣生活。平時,我們依靠習慣生活,也在超越著習慣,但最多可以有限度地實現個人的自由,就象安迪一樣拯救自己了自己也拯救不了集體。瑞德一直在努力「改過自新」,卻又無助地習慣性地生活,最終在最後的每十年一次的假釋審查時,留給我們一段經典的台詞:
「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但並非受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
我想瑞德絕不是對審查者說這番說,而是說給我們芸芸眾生。是啊,生在人世間的你我凡人,在不知不覺中,便會在習慣性的生活狀態中耗費掉自己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如果能夠回到過去,能夠糾正那些走錯的路、做錯的事、說錯的話,該有多好!如此,我們會面對那些愛錯或沒有愛錯的人,會用所有的激情和真誠再博一次。可是,世上沒有如果,我們無法回到過去。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勵志的傑作。影片中,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因被誤判殺妻及情夫,被處以兩個無期徒刑,飽受牢獄之苦。然而,牢籠鎖不住欲飛的翅膀,在經過近20年漫長的准備和精心安排後,一個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安迪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泄管後,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自由的風雨。那一刻,長久被壓抑後釋放的生命張力被放大到極限,希望帶來的能量盡情釋放。此情此景,聯想到身處的這個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在名與利的驅動下追求速成與「暴富」,媒體也充斥著速成與「暴富」的捷徑。而更多的人在一次次的失敗與錯誤中徘徊、迷茫甚至喪志,曾經滿腔熱血、指點江山的莘莘學子也用事實寫就著一條看似荒唐卻不無道理的規律:從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大有作為」的理想,到屢受挫折後「難有作為」的清醒認識,再到理想破滅時「無所作為」的是悲觀論調,最後選擇向仕途爬升的途徑――「胡作非為「。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著所有的希望和夢想,以及對幸福、自由、友誼和愛情的感知能力。面對挫折、艱難、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是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朋友,如果你考試落榜,求職失敗,被炒失業,愛人分飛……不要氣餒、不要絕望,給自己一個微笑,去看看《肖申克的救贖》,或許,它給帶給他前行的力量。
影片中安迪和瑞德演繹了在壓抑之下的可貴的友情。押送犯人的長鏡頭過後,安迪在獄中的第一個夜晚顯得異常安靜。從那個時候開始,瑞德開始認真看待安迪。安迪沉默的內心世界,只有瑞德可以感受到。在SHAWSHANK中,他倆有著不同的本領和才華,但兩人卻有著共同語言,在沒有自由的歲月里,一幅海報、一塊石頭、一支口琴、一句簡單的語言,這些普通的東西成為兩個朋友生活中珍貴的鼓勵和支持。這些友情的細節又一次觸動了我內心深處那些逐漸被塵封的記憶。崢嶸歲月,年少的同學球場競技,看球評球,下棋評棋,然後爭得面紅耳赤,碟碟不休地進入夢鄉,像在夢里也要大戰三百回合斗個你死我活,尤與「往事如風」(網名)之間的那種理解、默契、互助的生活,今日想來也頗有幾分感動。時過境遷,而今的在這個環境中,喜歡在一個人的日子躲進電影的小樓,不管冬夏春秋。
影片至始至終給我們展現善與惡的斗爭,開頭獄警打暴肥仔、「三姐妹」欺壓安迪,到後來典獄長貪污、殺人,邪惡壓制著正義,一切顯得永無光明。尤其是湯米的死,同樣在提醒初涉社會的年青人,如果稍不留心便會成為邪惡獲取勝利的犧牲品。直至影片行將結束,我才看到一個想要結局,安迪重獲自由和諾頓的畏罪自殺宣告了正義的勝利,證明了惡有惡報的簡單道理。
五、結語
在世界足壇有一個叫荷蘭的「無冕之王」,它盛產足球天才,全攻全守的打法被它演繹得激情四溢。它始終有屹立說話的底氣,但命運總會和它開一個個玩笑,至今沒有世界金杯的光環。
然而,擁有荷蘭的大賽總會留下經久不衰的記憶,這才是心中真正的王者。
《肖申克的救贖》,你就是這樣的王者,鎩羽在一九九五,凱旋在我的心中。
㈢ 好看的香港電影有哪些
好看的香港電影:
1、《警察故事》
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發行的動作片,由成龍執導,成龍、張曼玉、林青霞、董驃、太保等主演。該片於1985年12月14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警察陳家駒冒死抓捕大毒梟,由於證據不足,被人陷害設計嫁禍殺死同事,於是走上了為自己洗脫不白之冤道路的故事。
㈣ 《戰狼2》的票房神話與國產電影保護月有關嗎
個人觀點是沒有關系的,如果電影本身質量不行,隨便保護,能賣出去算是廣大群眾眼拙。
《戰狼2》它很大程度上符合大眾口味,但很可能並無法取悅「精英口味」。但目前市場的主流價值觀真的跟「精英口味」有差異,這真的需要正視,而不是異化解讀。戰狼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功跟他本身的成功是脫不開干係的。
在梁鵬飛梁先生的一篇回答里看到一段話,忍不住再次補充:
「我一直認為,好萊塢大片對中國觀眾來說,只是看個熱鬧,真正能從心底認同,從審美上認同的觀眾,是少數。真正能讓中國觀眾瘋狂的電影,還是能讓我們自己感情認同,文化共鳴,描寫我們自己生活的優秀國產片。」小編覺得說的非常好.而且我覺得國產電影正是上升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國產電影。觀點粗略,歡迎評論。
㈤ 影片《羅拉快跑》的深層主題。
羅拉跑出了完美結局。這一點至關重要。重要在兩件事上:一、羅拉在跑;二、跑出完美。其實我們所有活著的人都和羅拉在第一件事情上同步平等,那就是跑。至於第二件事情,還是和我前面說的,希望渺茫。但渺茫不等於沒有。
首先,所以我們要看羅拉,看她跑,並且跑出完美。這一行為所帶來的後果會是好的,人人都有對美好的渴望,這種渴望又是建立在自己的認識水平上的。再「比」一次,格布雷希拉西耶老先生開始練習長跑,教練讓他認識到了拿冠軍的種種好處,於是他對美好的未來有所憧憬,他開始玩命跑。可要是他老人家沒練長跑,他就不會知道什麼冠軍之類,自然也就不會對未來有這一方面的期盼——再次聲明,我對格布雷希拉西耶老先生沒有惡意,真的。
其次,所以大家應該看羅拉,羅拉會讓大家認識到跑不是沒意義的無用功,跑是有利可圖的,跑是能夠得到完美的。有了這樣的認識,大家或許就會改變對於「自己不停跑」這一事實的看法和理解,把消極轉化成積極。是的,還是那句話,誰都不傻,要真有好結果,干嗎不跑?何況跑下去是唯一的選擇。
最後,所以大家要看羅拉,大家一起來跑,看誰跑得快而且跑得准。我也告訴自己,「Run Hondovjki Run」,跑出自己的完美。我也告訴大家,「Run You Run」,跑出你們的完美。
不要把跑看成一件痛苦的差事,跑動中的你是奔放的,在奔跑的時候你可以迎來完美結局,即使人品稍差錯過了它,你還是可以在奔跑中復活,在奔跑中吶喊,在奔跑中死去,在奔跑中哭泣,在奔跑期盼,在奔跑中歡笑,在奔跑中想念,在奔跑中思考。跑吧!親愛的們!
㈥ 什麼是電影的主題
同學,我也在上這個課。哈哈哈。。。我也是找不到這幾個題的答案。怎麼辦?
㈦ 香港電影大片有哪些
1、《警察故事》
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發行的動作片,由成龍執導,成龍、張曼玉、林青霞、董驃、太保等主演。該片於1985年12月14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警察陳家駒冒死抓捕大毒梟,由於證據不足,被人陷害設計嫁禍殺死同事,於是走上了為自己洗脫不白之冤道路的故事。
㈧ 《七宗罪》電影的主題是什麼,看了幾遍都沒看懂!
第一天.饕餮者死了;第二天,貪婪者死了;第三天,懶惰者死了;第四天,淫慾者死了;第五天,傲慢者死了;第六天,嫉妒者和暴怒者死了;第七天,上帝死了。第八天,尼采將死。於是所有人都死了。然而全死即全生,後現代的反核心主義的最終奧義只能是所有人的死而復生,否則新的核心將誕生――死亡。
《七宗罪》在無數優秀的電影中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我最割捨不下的一部。不僅因為故事的精彩――倘若如此,看過幾遍就足夠了;更不是因為演員和導演――雖然參與者都足夠優秀。讓我最為之動容的還是影片在陰暗的劇情下掩藏的那種悲天憫人。影片用商業性的故事,獨到的敘事方式,把一個犯罪故事用情節和影像上升到人性的深度,普通升華為非凡,和片中描繪的罪案一樣的震撼,又如此深入人心。
再多的罪惡,再多的慾望,始終是人類無法擺脫的枷鎖之一。當你能正視在電影中出現的所有罪惡,剩下的問題,在於選擇:選擇節制或者選擇放縱。這全在於每個人一念間的些微差別,卻能引導每個人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為之奮斗」可以和片中的約翰杜一樣,有太多的理由,每個人為之奮斗的,除了那叫做慾望的東西,還有很多,那是約翰無法體會的。精神病患者是很多觀眾情願扣在約翰頭上的帽子,而在他極度冷酷無情的行徑下,其實還有關於審判和裁決的影子。自命不凡自然是約翰自我神化的畸形結果,但這些明顯帶有審判意味的案件無不暗示著兇殘以外關於文明的定義。
影片中關於孩子的出現,是一種希望之外的原始驅動力。因為正常情況下,孩子不僅是生命的希望,還是文明的延續。雖然最後翠茜的死亡將這一切抹煞,卻不足以扼殺整個社會體制里每天都會誕生的新生命。
最後的畫面:黃昏,薩摩賽獨自站立。對應最後的台詞,就算世界永遠不是美好的,也都值得為之奮斗。黃昏以後的黑暗和必然到來的黎明,必然永久對立。正是如此,薩摩賽在黃昏中的身影,猶如黑暗中的守護者,讓人可以安心在黑暗中奮斗,前行。這也是《七宗罪》最後的精華所在,雖然陰郁充斥全片,希望之光在最後一刻卻如此的溫暖。
㈨ 太陽照常升起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什麼講得詳細點
《太陽》由四個段落組成,互相關聯,彼此咬合。前三段發生在七十年代,最後一段發生在五十年代。第一段是「瘋」。女人(周韻)尋找一雙離奇丟失的魚鞋,從樹上掉下來摔成了「瘋媽」。早年間,凱旋歸來的「最可愛的人」到學校去做報告。瘋媽當時並不瘋,是個美麗的姑娘。「最可愛的人」面對台下的芸芸眾生,只看見了她。短暫的相聚,長久的別離。「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首詩成了瘋媽的宿命。最後的告別異常清醒,看著兒子的眼光無限溫存,然後她就走向秋水長天,一去不復返了。這一段最飄,我無法跟上瘋媽飛揚的思緒。這一段最亂,挖去了「最可愛的人」頭像的合照,「白宮」里一件件碎裂的器皿,統統不明所以。這一段最含混,可以說是一個人生活在正常的頻道之外,為所欲為,也可以說是一個人大半輩子守著一段記憶過日子,品味著時代賜予的苦酒。反正,我不確定。
第二段是「戀」。開篇就氣勢不凡:廚房裡,梁老師(黃秋生)深情地彈唱《美麗的梭羅河》,五位「面團西施」一邊伴舞,一邊揉面。醫務室,風情萬種的林大夫(陳沖)給梁老師打針,目光里春意盪漾。一切都清晰地指證:梁老師是個「萬人迷」。夜晚,芭蕾電影《紅色娘子軍》露天上演。一個女人被摸了屁股,引發了一場群起追逐。跑在前面的是梁老師,緊追不舍的是四十一柄手電筒。那是一幕非常壯觀的景象。最後,梁老師摔斷腿,被看護風化的熱血群眾扭獲。唐老師(姜文)苦勸梁老師認罪爭取主動,梁老師堅不屈服。在梁老師的病床前,林大夫進行了纏綿潮濕的愛情表白。林大夫走後,一個醜女奪門而入,發出了火辣直白、至賤至露的愛情宣言。面對這一切,梁老師的表情除了錯愕還是錯愕。最後,梁老師含笑自盡。這是全片中最肯遷就觀眾理解力的一段。這擺明了是控訴那個存口號、滅人慾的火紅年代。那時候,革命洪流席捲一切,愛情的種子不能在陽光下得到伸展,只能在逼仄的心靈中扭麴生長,濕漉漉的林大夫、火辣辣的醜女、不要命地抓流氓的革命群眾,莫不是變態社會中的可憐蟲和犧牲品。
第三段是「槍」。唐老師被下放農村勞動改造,妻子(孔維)相伴。唐老師整天帶著一幫童子軍在山中打獵,彈無虛發,日月如梭。家中的妻子寂寞難奈,勾引了小隊長(房祖名)。幾經反復,唐老師擊斃了小隊長。這是個沒有時代特色的偷情故事,而且在當代發生的恐怕更多:多金而忙碌的男人熱衷於在風月場所出沒,獨守空房的妻子或者二奶紅杏出牆。這段最有意思的是,唐老師的「導師」(崔健)講解人生哲理:他在紙上左畫一個圈,右畫一個叉,三下兩下就讓唐疑雲頓消,甚至放棄了殺機。姜文總能把平淡生活弄得平地生波。
第四短是「夢」。是前三個故事的開端,也是片中多數謎面的謎底。「阿廖沙」的來歷,「天鵝絨」的緣起,「太陽照常升起」的出處,都有交代。看完了這段,豁然開朗了不少。
很顯然,《太陽》不是為故事而故事,也不是為HIGH而HIGH,它是內心沸騰、多有指涉的。可是如果想把這些指涉落到實處,把瘋媽、阿廖沙、梁老師、唐老師、小隊長的悲劇歸咎於時代,卻又缺乏堅實的情節和邏輯依據。一到較勁的地方就虛晃一槍:阿廖沙究竟怎麼死的?清醒的瘋媽為何投水?嫌疑已經排除,梁老師為什麼要上吊?唐老師已經放過他了,小隊長為什麼非得找死?不把這些關鍵點做實了,就只能停留在高來高走的語境中,就只能是亦真亦幻的影射。影射當然也會觸動人心,也是一種表現苦難的嘗試,但影射畢竟浮光掠影,膚皮潦草,不透徹,不過癮。
跟《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樣,姜文依然靈感泉涌,百變千幻,寬能走馬的大路瞬間就能變成壁立千仞的懸崖,帶勁的段子和鏡頭層出不窮,我仍然像剛剛進城的陳奐生、劉姥姥、馬大帥一樣目瞪口呆。可是,《陽光》里一條條靈感的小溪會聚成一條名叫「殘酷青春」的大河,把我徹頭徹尾地淹沒了,而《太陽》里的靈感只是散兵游勇,各自精彩,缺乏整體上的所以然和沖擊力。跟《陽光》比,《太陽》不再是自戀。跟《陽光》比,《太陽》有句無篇。《太陽照常升起》,陽光不再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