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1月份主題黨日活動主題有哪些
11月份主題黨日活動主題如下:
1、開展紅色教育:開展「致敬人民英雄 牢記初心使命」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活動,組織觀看《金剛川》,深度了解抗美援朝那段戰爭歷史,學習志願軍戰士堅韌不屈、頑強抗戰的精神。
2、開展志願服務:以「學四史知歷史,做志願講奉獻」為主題,組織黨員學習「四史」知識,增強使命意識,同時當天攜同相關單位協作開展志願服務,引導發揚奉獻精神,積極服務社區居民。
開展要點
支部主題黨日作為一項制度安排,一般由市、縣或基層黨委根據不同類型黨支部特點,每月相對固定1天,每次確定主題,組織黨員集中學習、聽黨課、交納黨費,開展民主議事和志願服務等活動。
開展支部主題黨日,要明確主題,緊扣「兩學一做」內容,結合支部和黨員實際,把思想和工作擺進去,讓黨員每次都有收獲。
Ⅱ 《金剛川》這部電影你覺得好看嗎有沒有讓你感動落淚呢
《金剛川》這部電影你覺得好看嗎
?我感覺這部電影完全忽略了黨的作用,這就是否認歷史,自己創造歷史,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何有這么強大的戰鬥力,難道不是因為黨的指揮嘛。也許演繹得不夠符合人們的口味。請不要否定志願軍的精神,御敵於國門之外。今天的生活,也許你滿意或不滿意,所有發牢騷或發感慨的機會,都是前輩拿獻血換來的。
吳京和張譯是師徒倆吧,那關系可謂腦補一萬字,哪是戰場上才交心了解轉變的。倆人的關系的矛盾沖突就是師父剛降職,從徒弟上司成了徒弟下屬,感情是深厚的關系是別扭的,從一開始就是借著身份轉變,搶誰掩護誰的問題,也就是誰先犧牲的問題。而《金剛川》的故事實在太碎了,每段做長一些,只做三段觀看體驗應該會好很多。如果不是後面部分,這就是一部爛片,果然不能又要速度又要質量,真的是慢工出細活。
Ⅲ 紅色主題電影有哪些
1、《建國大業》
由韓三平、黃建新擔任總製片人並執導,唐國強、張國立、許晴、劉勁、陳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9年9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臨城棗庄的一支鐵道游擊隊在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的帶領下,活躍在鐵路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斗爭的故事。
Ⅳ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00字
最近,抗美援朝70周年的到來使全國人民的愛國情緒達到熱潮。昨晚,我與愛國電影《金剛川》相約至影廳。
在抗美援朝最後一個戰役打響前,戰士們務必按時到達金城前線,通往金城的道路只有一條——渡過那條又深又急的江,工兵們一次次在短時間內搭好、修好橋,哪怕有敵軍榴炮彈、定時炸彈甚至是焚燒的侵襲,戰士們毫不退縮,最終搭建了一條人橋,准時到達金城前線。
影片中不僅僅是他們勇敢、捨身去保家衛國等可貴的品質,暗藏的,還有濃濃的戰友情。
關班長和張排長是情誼深厚的戰友,電影中提到他們交往的片段都圍繞著爭搶高炮手一職。兩個人看似是在爭名奪利,想盡方法去當高炮手。但實際上,也是在爭「誰先替誰去死」。高炮手所在的地位暴露,而隱藏炮位很隱蔽,一個危險,一個安全。為了保護對方,他們利用善意的謊言來讓對方安全、隱蔽。這種戰友情,稱得上「友直,友諒,友多聞」了。關班長犧牲後,張排長接替 了高炮手的位置,哪怕失去了一條腿,一隻胳膊,他仍然堅守崗位,打墜了敵軍飛機後,吹響了」老關,咱們打中了」這一令人熱淚盈眶的口哨。最終,也光榮犧牲。
最撼動人心,令中國人自豪的片段是在焚燒了橋體及附近的草叢後,美國偵察員史密斯收到上級命令:再去查看中國人有沒有修好橋。史密斯認為,半小時,怎麼可能修好橋?但為了服從命令,他去偵察了。飛到江面上空:竟真有一座橋!戰士們像是快全過完橋了。但,如此鬆散、窄窄的橋面,能承受百餘人的體重嗎?史密斯驚訝的同時靠近了一點橋體。這座橋的支撐。是一名名中國士兵!他們奮力用雙手抬著一塊塊木板,形成了一座震撼人心的人橋。史密斯注視著,他的神情中露出了感動和敬佩。在與美國人員對話時,他說,中國人員全員已過橋,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看到這里,我內心湧起了一股驕傲自豪之情。同時,我不禁露出笑容。
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前去保家衛國的步伐!
Ⅳ 金剛川歷史原型
《金剛川》歷史原型是抗美援朝末期發生的金剛川戰役。
11月6日,婁底市林業局開展「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活動,組織全局幹部職工觀看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末期發生的金剛川戰役為原型,講述了當時志願軍戰士面對強大的敵人,在毫無制空權的情況下,頂著敵人的飛機轟炸,用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金剛川是本次戰役中重要的軍事通道,為了搶占軍事先機,我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通道搶修戰,卻因為敵方的頑強抗擊,一次又一次的炸毀。敵方轟炸機在兩個多小時內向橋梁扔下數以千計的炸彈,而我方不懼犧牲,一次又一次的修復戰略通道,直至戰斗勝利。
(5)黨的主題活動看電影金剛川擴展閱讀
電影《金剛川》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田羽生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邱天、周思羽主演,歐豪友情出演。《金剛川》魏晨飾演的工兵連長人物的歷史原型為抗美援朝「工兵英雄」張振智。
正像片中講述的那樣,志願軍工兵連長張振智帶領戰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僅用7天7夜就將橋架設好。抗美援朝的勝利,首先靠的是意志,再是力量和智慧。其實這座敵人無法摧毀的橋,喻指的正是志願軍不會被摧毀的意志。
Ⅵ 11月主題黨日活動主題有哪些
11月主題黨日活動主題有:
1、開展紅色教育:開展「學四史迎百年——2020我的電影黨課」主題黨日活動,通過組織黨員觀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讓黨員們從電影中深刻學習四史、理解四史,進一步推動「四史」學習教育。
2、組織集中學習:結合五中全會,由黨支部書記圍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展書記上黨課活動並作現場交流,進一步引導黨員認認真真地學、深入深刻地悟、實實在在地用、有力有效地改,把初心和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乾的原動力。
3、開展紅色教育:開展「致敬人民英雄牢記初心使命」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觀看《金剛川》,帶領黨員們深度了解抗美援朝那段戰爭歷史,學習志願軍戰士堅韌不屈、頑強抗戰的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學好「四史」,不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奮發有為。
4、開展紅色教育:結合近期「四史」學習教育,通過觀看紅色教育影片,進一步提升廣大黨員學習面,從耳濡目染中感受老一輩共產黨人的艱苦奮斗和服務為民的初心擔當,激發廣大黨員的紅色基因,加強服務社區、服務居民的先鋒模範作用。
5、開展志願服務:以「學四史知歷史,做志願講奉獻」為主題,組織黨員學習「四史」知識,增強使命意識,同時當天攜同相關單位協作開展志願服務,引導黨員發揚奉獻精神,積極服務社區居民,增強黨員服務於民意識,提高黨員志願服務意識。
Ⅶ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要表達的一種什麼精神
大家最近有沒有去看《金剛川》這部電影呢!這部電影剛上映三天已經票房破三億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金剛川》這部電影。的細節,張譯讓吳京換陣地,炮台已經暴露,但吳京並沒有服從,因為他是故意暴露降敵軍飛機火力吸引到明處的炮台,減少對木橋的摧毀,爭取渡江時間,終究犧牲。歐豪帶隊准備游過江,但是被魏晨制止,因為水深四米,水流湍急,結局是志願軍人肉搭成橋,大家可以想像有多少戰士在水下死去,而更像是一種象徵意義,用無數生命堆砌而成的勝利!感人且震撼!
非常推薦大家去看這部主旋律電影,精彩悲壯,把抗美援朝的殘酷,志願軍的無畏詮釋的很好。勿忘歷史,致敬最可愛的人,為祖國自豪!
Ⅷ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200字
思路:從電影金剛川的內容展開。
風起雲涌的20世紀,有一場戰爭深刻影響了亞洲乃至世界的歷史走向,甚至撬動著今天大國博弈的棋局。
70年前,鴨綠江彼岸的三千里江山,夜與晝被炮火一次次撕裂,20多個國家直接或間接捲入戰爭,雙方300多萬軍隊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搏殺,霸權主義者黯然離場,正義的旗幟重新在北緯38度線上高高升起,和平的陽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東方大地。
如果說,西方軍事史學家稱公元前5世紀的馬拉松之戰是「歐洲出生時的啼聲」,那麼發生在20世紀中葉的抗美援朝戰爭,則是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聲吶喊。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朝鮮戰爭對中國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確立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軍事強國和亞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還建立了中國作為一個令人敬畏的對手的軍事威信,在以後的幾十年中,這一威信始終不墜。」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保家衛國,再也沒有什麼語詞像這4個字一樣,能夠深刻揭示中國人民在經受列強長期凌辱後對這場戰爭的理解。
從勝利的那一刻起,洗雪百年屈辱的中華民族在邁向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堅定、自信。在隨後的歲月里,無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風險挑戰,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意志從未改變、歷久彌堅。
(8)黨的主題活動看電影金剛川擴展閱讀: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據劇情梗概介紹,該片以三個視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跡。
與以往戰爭片不同,路陽表示,三位導演想更多表現戰爭中的個體,「志願軍們不應該每個人是一樣的、是同質化的,他們一定是很鮮活的人。
所以我們想找到他們每個人的個人情感。」在他看來,戰友之間以同志相稱,彼此之間一定有一種超越工作、甚至超越家人的關系,「是一種牢不可破的情感。」因此在劇本創作階段,三位導演思考的都是如何建立起每個人物在部隊中的情感關系。
Ⅸ 徵文【青山處處埋忠骨——觀金剛川有感】學校那邊急要
電影《金剛川》於今天正式上映,講述了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軀無悔許國的故事。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每一次聽到、唱起這首志願軍戰歌,就讓我們感受到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慷慨激昂、浴血奮戰、捨生忘死的英雄場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當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贊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從課本照進現實,校園里傳承「英雄贊歌」。還記得小學課本里的邱少雲、黃繼光……讓我們永遠記住了英雄們面對艱難困苦時無私奉獻和不怕犧牲的堅強意志。互聯網時代同樣需要學習英雄模範人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既把傳統課本文化教育傳承和發揚下去,還可以把各類紀念館、陳列館、博物館搬上互聯網,讓群眾能夠更直觀地「切身」感受中國近代史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浸潤式的環境中感知感受、認知認同愛國精神,讓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在心中牢牢紮根。 從電視走入生活,全社會唱響「英雄贊歌」。今天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青春守護的、用熱血捍衛的、用生命換來的,是他們所熱愛的土地、國家和未來。抗美援朝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脫離群眾和實際的「口號」,而應當融入各類活動之中,精心組織公祭、瞻仰紀念碑、祭掃烈士墓等活動,豐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領域,推動
抗美援朝精神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唱響新時代主旋律,引導群眾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心、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大力唱響愛國主義正氣歌。 從口號變為行動,工作中踐行「英雄贊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動有落實。對英雄最好的懷念,就是把我們的敬國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匯聚成洪流,成為磅礴的「中國力量」。黨員幹部要時刻把個人生死與國家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永遠銘記「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
強化責任擔當,把抗美援朝精神作為提振幹事創業激情的不竭動力,轉化為在工作崗位上愛國報國的具體行動,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當前、腳踏實地,一步步埋頭苦幹,以超常的氣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幹事干成事。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戰,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讓我們共同把這曲贊歌一直傳唱下去
Ⅹ 適合黨員看的電影
對於黨員可以看的電影還是很多的,比如金剛川,八百,都是不錯的電影,而且意義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