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歌是哪一篇影片的主題曲列舉社會各界和愛國華僑是怎樣支持抗戰的
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1935年,當時中華民族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這首在中華大地上歌唱了近 70 年的歌曲,像一支戰斗的號角,鼓舞了中華民族兒女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去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去建設社會主義。1931 年「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序幕,「不作亡國奴」的吼聲喚起了全國人民高昂的愛國熱忱。先後於 1932 年和 1933 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田漢、聶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熱愛祖國救亡運動中。1934 年春,田漢決定寫一個以熱愛祖國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在他剛完成一個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題歌的歌詞時,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另一位共產黨員、戲劇家夏衍接手將這個故事寫成了電影劇本,聶耳主動要求為田漢寫就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譜曲。當他讀到歌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他彷彿聽到了母親的呻吟、民族的呼聲、祖國的召喚、戰士的怒吼,愛國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壯、激昂的旋律從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譜初稿。後來又在躲避國民黨政府追捕的顛沛流離中完成了曲譜定稿。一首表現中華民族的剛強性格,顯示祖國尊嚴、充滿同仇敵愾、團結御敵豪邁氣概的革命戰歌就這樣誕生了。愛國華僑通過多種形式支持國內杭戰,其中有不少華橋青年從國外回國參加抗日,還有很多華僑團社集具義款支持國內抗戰,還有買醫葯用品支持抗戰,及各種物質支援國內抗戰。
『貳』 《國歌》電影簡介
電影名 《國歌》
出品時間 1990年
1931年「9.18事變」,東北三省淪陷了,正在上海積極從事抗日戲劇活動的田漢結識了東北流亡學生齊白山等人,並與這些熱血青年成為了朋友,共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28"淞滬戰爭期間,田漢深感戲劇舞台不足以表現抗戰,在夏衍的號召下,田漢等人毅然拿起攝影機,以電影武器,創作了一糸列愛國影片,同時他創作的愛國歌曲也不斷問世。當他的朋友齊白山與義勇軍夥伴相繼為國捐軀的消息傳來後,田漢在悲憤中為影片《風雲兒女》寫下了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鼓舞中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這就是傳唱至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叄』 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什麼的主題曲
1、《義勇軍進行曲》,是1935年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2、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因國歌作詞者田漢被批鬥,《東方紅》一度取代《義勇軍進行曲》為非正式國歌。
其後,《義勇軍進行曲》仍以無歌詞版本存在。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集體填詞的《義勇軍進行曲》被正式通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3、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決議,撤銷1978年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4、2004年3月14日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3)國歌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風雲兒女》電影片段,包括著名插曲《義勇軍進行曲》。
這首國歌的正式歌名現在叫做《義勇軍進行曲》,它最初是位於上海荊州路的上海電通公司於1935年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
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在今上海徐家匯的百代小紅樓內創作出來。它誕生在一天比一天緊迫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危機的特定背景之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中國東北東北抗日義勇軍各軍紛紛興起。不到1年的時間,東北抗日義勇軍已達30萬之眾。
2月起,部分東北各抗日武裝力量改編為抗日聯軍,繼續在各地區進行抗日斗爭。在抗戰的時候,當時在獄的作家田漢作詞,聶耳譜曲創作了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素材源於哪裡目前觀點不一,但一種被眾多史料佐證的觀點是,《義勇軍進行曲》歌詞的雛形是東北抗日義勇軍軍。
『肆』 國歌的電影劇情
1931年「9.18事變」,東北三省淪陷了,正在上海積極從事抗日戲劇活動的田漢結識了東北流亡學生齊白山等人,並與這些熱血青年成為了朋友,共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28"淞滬戰爭期間,田漢深感戲劇舞台不足以表現抗戰,在夏衍的號召下,田漢等人毅然拿起攝影機,以電影武器,創作了一糸列愛國影片,同時他創作的愛國歌曲也不斷問世。當他的朋友齊白山與義勇軍夥伴相繼為國捐軀的消息傳來後,田漢在悲憤中為影片《風雲兒女》寫下了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鼓舞中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這就是傳唱至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伍』 國歌電影觀後感
本片再現了本世紀三十年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那段屈辱慘痛的歷史;塑造了以田漢、聶耳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奮起抗日、勇往直前的愛國形象。
電影主要塑造的是國歌的作詞者——田漢,又在其中夾雜一些愛國熱血兒女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他們在「9.18」事變、滬淞戰役後,在上海、在東北為抗戰作出的巨大貢獻與犧牲。
而電影的主線,則是田漢的思想變化。從他遇到兩位東北學生開始,深入地了解了侵略者對人民造成的巨大創傷;後來感受到了全世界的華人對抗戰的支持與貢獻,又差點被日本軍隊綁架,從而了解到了精神對人類的鼓舞,著手開始拍抗戰電影。
而在最後,當他經歷了好友妹妹與東北學生的犧牲後,完成了思想最後的蛻變,終於一氣呵成寫下了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也就是後來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陸』 中國國歌出自於哪部電影
《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
以詩人辛白華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為拯救祖國,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英勇殺敵的故事。它在影片中首尾兩次出現,給觀眾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抗戰歌曲。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把它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後又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電影什麼的主題曲
1935年,田漢在香煙盒紙上寫下了歌詞,聶耳作曲,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當時全中國都很震撼。此曲慷慨激昂,激起大家奮進情感。
『捌』 義勇軍進行曲,是什麼影片的主題歌
《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誕生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年代,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象徵著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為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鬥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風雲兒女
『玖』 義勇軍進行曲是什麼電影的主題歌主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通過影片一經面世,立即成為廣大愛國群眾的心聲,極大地鼓舞軍民抗戰鬥志。並且由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錄製成唱片,在全世界傳唱。
這首歌曲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到最後「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通篇洋溢著高昂的戰斗激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定為國歌。
(9)國歌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義勇軍進行曲》是作為影片主人公、詩人辛白華的長詩《萬里長城》的最後一節,在影片開頭和結束前唱的。
歌曲開始時,有幾小節特強(fff)的小鼓獨奏,然後在隆隆炮聲中奏出軍號的前奏,引出了以後半拍起的急切吶喊:「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當唱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時,作者用了突然休止,造成一種特有的緊迫感。
在休止後更突出了「最危險的時候」,而引出人們被迫著發出吼聲:「起來!起來!起來!」結尾時再三強調「前進」兩字,象徵著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戰斗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