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說一個電影的主題,不知道從哪裡著手好,能給我點意見嗎
說的不太具體,是想闡述在世界電影發展史中電影主題的變更歷程?還是討論已經定下的一部電影的主題?抑或只是隨便舉例來談談電影主題這個東西?
這個應該有很多內容可以說吧,距離我們比較近的,容易引起共鳴的主題應該是近年來中國電影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展望:
對比我國電影歷史以及國外[主要是歐美(發展成熟)、日韓(文化接近)]、港台電影來開始講一下現在我國電影的情況,分析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得出結論,最後展望,完畢。
例如:
為什麼建國初期我國電影比較繁榮,後來卻衰落,直至20世紀末都沒有很大起色,而近幾年雖然開始發展了,卻又出現很多畸形的電影(例如《英雄》之流),雖說是畸形電影,但在我國電影發展史上真的只有負面作用嗎?為什麼基本上只有馮小剛的電影(除《夜宴》)能票房口碑雙豐收,而其它電影則很少成功甚至無法回本(人們為啥不愛看?)?為什麼會出現很多地下電影?為什麼出現一些國內開花國外香的電影?為什麼電影票價這么高?對國內電影制度有何看法?究竟是什麼阻礙了中國電影的發展,抑或是我們正在大踏步前進中,所有這些問題不過是必然的發展過程而已?
總之就是多角度分析造成目前國內電影現狀的原因,並歸納出其中主要的原因以及改進意見就是了。上面都是隨便說的,僅供參考而已。要演講的話,可以要查一些資料和平時看電影積累。
或者簡單點,直接講「愛」這個字,人類永恆的主題,而大多數電影都圍繞這個字轉,尤其是歐美電影,永遠都在烘托「愛」是最重要的。
㈡ 如何確定一部電影的主題元素
1、這部影片是改編自哪一部文學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主題思想、時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傳達了-種什麼樣地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
2、這部影片的導演曾經導演過什麼作品,他(她)一貫地創作風格是什麼,在這一部作品中,採用什麼樣地手段、方法、風格、樣式來完成影片敘事及主題表達。
3、這部影片屬於哪一類型地風格樣式,同一類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們之間各有什麼區別?
4、描述一下在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節、場景、細節對影片主題的表達有特別重要地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確、生動、完整地表達出這種心理的,和藝術的感覺,影片中哪一-些東西令你激動的回味。
5、關於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眾傳媒的相關報道你知道多少?
6、從你個人的專業、性別、年齡、文化、修養、價值觀、道德觀出發,你是怎樣認識這部電影的或者你認為這部影片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上。
7、在一個什麼樣地層面上,我們認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達的東西,理解導演所要表達的思想,我們基於一種什麼樣的出發點。
㈢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要表達的主題是雖然大多數人都有夢想,但是往往只有少數人會用一生堅持不懈的付出行動去努力實現它,所以最後成功的總是少數人。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
(3)闡述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在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他跑著躲避別人的捉弄。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在大學畢業後,阿甘又應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裡,他有了兩個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長官鄧·泰勒上尉。這時,珍妮已經墮落,過著放盪的生活。阿甘一直愛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在戰爭結束後,阿甘作為英雄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在一次和平集會上,阿甘又遇見了珍妮,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
在「說到就要做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阿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結識了許多美國的名人。他告發了水門事件的竊聽者,作為美國乒乓球隊的一員到了中國,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勞。貓王和約翰·列儂這兩位音樂巨星也是通過與他的交往而創作了許多風靡一時的歌曲。最後,阿甘通過捕蝦成了一名企業家。
㈣ 電影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在我看來有兩種觀點,積極的是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關於信仰和堅守的故事,消極的則是關於懦弱和膽怯的故事。
也許是因為這部電影或許悲傷,許多人看電影時都希望會有一個happy ending,但很顯然這部電影並不是,所以我說服了我的內心,讓我自己更改了觀點,也就是說這是一部有關信仰和堅守的電影故事。男主角為了緬懷拯救自己的工人、為了堅守自己的鋼琴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放棄回到陸地的機會。也許這個當時的歷史有很大的關系,在見識了一個又一個船客後,或許他對陸地的認識也局限於這些人的講述,在他看來,地面上並不代表自由和出名,更代表著人生的冷酷和限制,所以選擇留在船上就變成了一種堅守。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㈤ 你怎麼理解電影《八佰》的主題與寓意
其實就是講述了當時那個時代國人的覺醒和犧牲,網路上討論最為激烈的就是關於美化國軍和還原歷史的問題,但事實上這部電影最終想表達的主題只是犧牲和覺醒,這兩者相輔相成,互為遞進的存在。
首先導演是從軍人內部著手,是先覺醒後犧牲,這個內容主要是從主演歐豪、姜武、張譯三個人物線來講述,這中間的變化過程描述的很清晰明了,看過的人幾乎都能明白。
而另一方面則是從來自四行倉庫的軍人和來自對岸租區著手,表達是先犧牲後覺醒的過程,從一開始來自民眾的壯烈赴死所帶來影響,這種精神深深鼓舞了整個租區和倉庫的人,於是這種精神就全面延伸開來。
電影畫面太感人了,很多畫面歷歷在目,電影是拍的很成功,票房就能證明一切,只是看完以後覺得電影裡面我們人類所面對的戰爭苦難之時,所出現的各種表現和心理反應,也不禁讓人想起一句古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㈥ 電影的主題有哪些
1,動作主題
動作片(Action Films)又稱為驚險動作片(Action-Adventure Films),是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影片類型。具備巨大的沖擊力、持續的高效動能、一系列外在驚險動作和事件。
2,奇幻主題
奇幻電影,這類型的電影都大量的包含魔法、超自然現實事件、或是幻想生物如龍、半獸人以及幻想世界如魔戒中的中土。
3,喜劇主題
喜劇片是電影的一種類型,其中主要強調的是幽默。《電影藝術詞典》對喜劇片的定義是:「以產生結果是笑的效果為特徵的故事片。
4,恐怖主題
恐怖電影,以製造恐怖為目的的一種影片。故事內容荒誕離奇,引起恐怖。如描寫鬼怪作祟、勾魂攝魄,描寫兇猛動物噬人等等,使觀眾毛骨悚然。
5,愛情主題
愛情電影指的是那些中心劇情主要圍繞著故事主角戀愛關系發展的電影。該類電影常見的主題是,電影中的角色們基於相互間新發現的魅力而作出相應的決定。
㈦ 電影的主題分析
今天我去電影院觀看了由賈玲主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在這部電影中,融入了喜劇,也融入了溫情和愛。騙母親說考上了一本,一心想成為母親的驕傲……這些成了賈玲對母親的回憶。
影片主要講述了在2001年的某一天,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直想讓母親高興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但她竟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與年輕時的母親相遇,經過一段時間的往來,宛如閨蜜,也結識了一群善良的好朋友。賈曉玲以為可以通過自己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但結局還是沒有改變,年輕時的母親還是選擇了和年輕的父親在一起。最後,她發覺了母親和自己一同穿越了回來,她們相擁而泣。賈曉玲哭著求母親不要走,但回到2001年,母親還是永遠地離開了。
影片中笑點很多,淚點也不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賈曉玲和年輕的母親在酒館喝酒,賈曉玲回想起自己和母親相處的一點一滴,一邊哭著一邊和母親說她會看相,並和母親(李煥英)說她以後的女兒會很優秀。但母親的回答卻是:「我的女兒,我就要她健康快樂就行。」賈曉玲瞬間淚流滿面,之後又說道:「下輩子咱們做母女吧,但下輩子我當媽。」看到這里時我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我被賈曉玲對母親的愧疚和愛深深感動,也被劇中母親用她瘦小的身軀背起喝醉的賈曉玲時說的一句:「下輩子我還當媽。」而落淚不止。天底下的母親大概都是這個樣子,普通而又偉大。
現實中的賈玲沒能見到媽媽最後一面,趕回家去的第一個地方是火葬場。那年她19歲,還沒有成為大紅的演員,還沒有變成她心目中媽媽希望的樣子,她把這些遺憾融入到了電影中,以至於可以讓觀看這部電影的人失聲大哭。
這部電影中的悲大於喜,更能在人們在歡笑的同時帶去更深的感悟。所以我在此呼籲:大家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到那時什麼都已來不及。父母老去的速度遠大於我們的成長,我們應盡所能的給予父母更多的陪伴,陪伴就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㈧ 《小婦人》這部電影表達了什麼主題
這部電影鼓勵現代女性大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一個女人都有追求的權利和自由。
《小婦人》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女作家的同名小說,且已經有了多個電影版本。去年推出的最新版本,以現代化女性角度對作品進行了全新的闡述,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給孩子一個心靈成長的機會,讓孩子明白人生的意義所在,也許才是為人父母最應該做到的事情。女性當然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在一個家庭當中,男女雙方都應該盡到屬於自己的責任。
我很期待這部電影,希望它能給我更多力量。
㈨ 電影主題是什麼
電影表達的思想內涵,也可稱為主旋律。如愛國主義等,人性的解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