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國家愛發動戰爭而西方戰爭片為什麼多以反戰為主題的電影呢
做了壞事懺悔是基督徒的傳統
Ⅱ 有什麼好看的戰爭電影,要反戰的哦,國產的也說點
一、西線無戰事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戰電影"之一
早期有聲片中的扛鼎之作
有力地譴責了帝國主義戰爭,毫不留情地揭開了蒙在戰爭頭上的"神
聖"面紗,表現了極為鮮明的反戰主題。
·第三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在一九六二年美國西雅圖世界博覽會評選的"電影誕生以來的十四
最偉大的美國影片"中名列第三位
二、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三、野戰排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四、兵臨城下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Ⅲ 中國十大必看戰爭片
中國十大戰爭電影排行榜 解放戰爭經典電影排行
由於上個世紀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殊背景之下,中國涌現了很多優秀的戰爭電影,而中國戰爭電影在中國電影產業中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20世紀下半葉,這些電影對中國人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下就是中國十大戰爭電影排行榜清單。
10.《八百壯士》
《血戰台兒庄》」是1986年由楊亞元執導的中國戰爭電影,由葛亞明和翟俊傑主演。抗日戰爭期間,著名的國民黨將軍李宗仁指揮山西勇敢戰斗,殲滅了1萬多名敵人。在電影中,李宗仁,張自忠,王明章,孫連忠等將軍的道德和鮮明個性得到淋漓盡致的描繪。
Ⅳ 二戰題材的經典電影有哪些能不能介紹幾部
二戰經典電影,在我心目中的前15分別是:1、《美麗人生》;2、《辛德勒的名單》;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4、《兵臨城下》;5、《敦刻爾克》;6、《拯救大兵瑞恩》;7、《鬼子來了》;8、《朗讀者》;9、《鋼琴家》;10、《至暗時刻》;11、《英國病人》;12、《珍珠港》;13、《血戰鋼鋸嶺》、14、《再見螢火蟲》;15、《我們的父輩》(電視電影)。
我看回答中有小夥伴已經列舉過《美麗人生》的好,這部由著名導演羅伯托·貝尼尼於1997年執導上映的一部二戰題材影片,一改傳統反戰題材的固話模式,藉由美好的父子視角告訴我們普通人:即使生活在悲慘世界,也要勇敢而又驕傲地笑著,這部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毫無疑問是經典中經典,溢美之詞已經有諸多評論大家誇贊。今日我只想聊聊以上15部中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5部。
故事本身並無太多新鮮感,交錯的人生,改寫的命運,我最喜歡《我們的父輩》的原因在於,這部片子極好地將戰爭背景下小人物生存的那種無力感展現出來了。對普通人而言,戰爭無輸贏,只有悲傷與苦痛。另外,我很喜歡片中的男二演員湯姆希林,最近他參演的《無主之作》同樣與二戰有關,也是一部優秀作品,推薦給大家。
以上。
Ⅳ 為什麼戰爭片都是反戰主題有沒有不反戰的戰爭片主題是戰斗的榮耀,建功立業的無上光榮,標榜戰功,
童年印象最深刻的——《勇敢的心》。還有近代提倡「自由」「反抗」「自強」「搞事情」等奇怪東西的《V字仇殺隊》。
至於「站在第三方視角,在戰場外坐山觀虎鬥」,電影這還真沒有,因為這種題材除主題是「引戰」「從戰爭中獲利」外,還有一個硬傷——描寫主角(第三方)的畫面豐富性和神秘感會相矛盾,不適合做主角(否則電影時長不夠)。這種角色一般都只是幕後黑手或反派。
Ⅵ 優秀的戰爭片的內核都是反戰嗎
如果沒有真實色彩的基色,那麼其實《血戰鋼鋸嶺》看起來更像是一部以戰爭為引誇張的布教電影,但一切因其真實而不同,那源於信仰的堅守在修羅鼻地獄中誕生的生命奇跡,不僅對反戰以深刻的著點,更作出了對信仰真摯的詮釋。
一個不願拿槍上戰場的士兵卻在戰後榮獲榮譽勛章的故事,乍聽起來不經令人感覺尤為荒誕,但梅爾·吉布森卻以此為切入,將那段本已被塵封於歷史的傳奇,
化作了這部感人至深的《血戰鋼鋸嶺》。因出於對宗教虔誠的信仰和過往所留下的陰影,電影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拒絕觸碰任何武器,卻又因對祖國的一腔熱血報名參軍,遇上了這樣的士兵,
相信所有人都會如電影中他的上司那樣啼笑皆非,在軟硬兼施勸其離開軍隊無果後,也只能讓他作為一名如其所願的醫療兵上了戰場。
Ⅶ 為什麼70年代反映二戰的電影那麼多
七十年代,世界相對和平的時期剛剛出現,整個世界出現兩級分化的狀態,美蘇兩大集團冷戰已經演到不可開交的地步,由於兩種社會形態的對立性(社會主義陣營一直要革資本主義的命)兩大集團甚至有爆發第三次大戰的可能,這種可能一觸即發。所有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以及剛剛成立不久的民族主義國家已經認識到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同中國的想法一樣,都希望抓住和平的時代發現己國實力。電影作為一種藝術,他的產生有其原因,正是世界社會的共同理念主題和平催生了導演們拍攝了許多經典的二戰影片。戰爭片不是為了看熱鬧,更不是為了呼籲戰爭,而是希望所有人攜手反對戰爭,呼籲和平。
Ⅷ 為什麼優秀的戰爭電影一定是反戰
未必。偏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