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血戰湘江》好評如潮 居文沛巾幗情寫音律磅礴
電影暑期檔一向是各類商業大片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的暑期檔,院線迎來了一部讓人震撼激盪的電影——集結一眾當紅硬漢明星,讓他們流血流汗硝煙中嘶吼激戰;全新視角的英雄史詩商業巨制,擁有勝過《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般真實殘酷的不可思議的火爆場景;是一部戰爭巨制,在整部影片中,音樂賦予了電影更為激盪的藝術氣質,時而氣勢磅礴,時而婉轉柔情,用豪邁而富有生命的音律譜寫了湘江戰役的英雄主義情懷。這樣史詩級的音樂,出自外表優雅美麗、溫柔似水的居文沛擔任作曲及音樂總監用音樂震攝心魂……6月29日,英雄史詩級巨制電影《血戰湘江》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新聞發布會,主演保劍鋒、王霙、董勇、王大治等,作曲及音樂總監居文沛出席了「高品質 硬口碑」的「強悍」新聞發布會,與大家分享台前幕後的創作心得。
贊美、榮譽、大獎……讓居文沛同時也深深思考著一個深刻的藝術命題:如何用音樂、用表演,去傳遞自己對於戰爭與生命的理解?「人的生命短暫,但對於生命的思考是無限的。傑出的戰爭作品不僅僅是為了表現戰爭場景的殘烈,更呈現深刻的人性,在戰爭這種極端的環境下,人的智慧、精神和力量都是一種極致的爆發,藝術家要以不同的哲學思考來呈現。」無論是早已被奉為經典的《辛德勒名單》,還是情懷與視覺雙重震撼的《拯救大兵瑞恩》,抑或是在2016年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血戰鋼鋸嶺》,這些作品都注入了藝術家對生命與人性的思索。居文沛表示,自己未來會將內心的哲思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在不同形態的作品中。
有人說,顏值可以以一敵十,集作曲、演戲等多領域才能於一身的美女作曲家居文沛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也有人說,這樣優雅柔美的外表下,竟然有一顆不輸男兒志的心!或許這就是居文沛多變迷一般的藝術魅力所在。
② 湘江戰役後,彭政委唱的歌劇選段是什麼
《長征》
紅軍撤離瑞金即將踏上征途的時刻,閻維文飾演的彭政委與王喆飾演的洪大夫深情詠唱《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夫妻間的愛情、親情與革命者的豪情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在經歷了紅軍死傷無數、血流成河的湘江戰役後,面對還倖存的熟睡中的戰士們,彭政委唱起《寒夜中》,發出對戰士的鼓舞和對理想的展望;由王宏偉所飾演的平伢子在試吃野菜時中毒,不幸陷入沼澤,一曲《我捨不得離開你們》表達了對戰友們的留戀,一句「請代我向新中國致敬」更是令現場觀眾潸然淚下。國家大劇院歌劇演員隊歌唱家王海濤、青年歌唱家龔爽分別飾演曾團長與萬霞,他們以真摯的情感和戲劇表現力,展現出革命者的俠骨與柔情。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也再次以豐富的情感層次和藝術表現力,塑造了長征征途上的軍民群像。男聲合唱《神聖的土地誰敢來侵犯》、混聲合唱《我們終將得勝利》等鏗鏘有力,唱出了紅軍戰士與人民群眾對革命終將勝利的堅定信念。
③ 怎麼評價電影《血戰湘江》
《紅軍長征血戰湘江》翔實而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廣西北部地區走過的296公里艱難而光輝的歷程。
在長征的歷史上,過廣西的這一段雖然短暫,但卻是極為重要的關鍵一段。在桂北,中央紅軍首先進行了長征以來的第一場大戰——湘江戰役,沖破了敵人精心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渡過了湘江,徹底粉碎了敵人妄圖全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陰謀,贏得了戰略上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發生的第一次偉大轉折提供了契機;其次在湘江戰役中的被動挨打和慘重損失,徹底暴露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路線的嚴重危害,引發了黨的高層領導和廣大紅軍將士對第五次反「圍剿」以來軍事路線和軍事指揮的深刻反思;
再次以毛澤東等人為代表的正確路線與以博古、李德為代表的錯誤路線開始展開較量,毛澤東自被剝奪對紅軍的領導權後,首次發揮作用,提出了改變行軍路線、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的建議並被接受,進而提出改變紅軍戰略進軍方向的正確主張,為不久後接連召開的黎平政治局會議和遵義會議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和思想基礎;最後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紅軍長征過廣西首次發布並成功實踐了黨的民族政策,充分證明了黨領導的紅軍是人民的軍隊,既為後來紅軍順利通過其他民族地區提供了直接經驗,也為新中國成立後全面制定黨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借鑒。[1]
④ 以紅色為主題的電影有哪一些
1、《八子》
上映時間:2019年6月
該影片根據江西贛南地區家喻戶曉的「八子參軍」的故事改編。上世紀30年代的贛南地區,在這個被稱為中國革命「紅色搖籃」的地方,曾經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將八個兒子先後送入紅軍,奔赴戰場前線。但戰火無情,兄弟中的六人陸續犧牲,只剩下大哥楊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滿崽。
被203小分隊生擒的土匪聯絡副官欒平趁亂逃脫,竟出現在威虎寨中與楊子榮當面對質。座山雕壽辰「百雞宴」上,楊子榮與203小分隊的戰友們迎來了剿匪收網的最佳時機。
《智取威虎山》改編自曲波小說《林海雪原》,電影利用了3D特效技術,帶來了視覺上的新體驗,把一個解放軍大膽卧底的剿匪故事講述得驚心動魄、盪氣回腸,記錄了一個「中國英雄」的傳奇故事。
⑤ 血戰湘江觀後感,如何評價
在「學習強國」平台上觀看了《血戰湘江》後,心情非常激動,那悲壯的畫面在腦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中國革命的勝利,要用我們的鮮血才能築成,那我們必須英勇獻身」、「誓死保衛黨中央過過江」,紅三軍團長和紅軍戰士的話時時縈繞在耳旁,革命者不怕流血犧牲,以大無畏、昂揚向上的革命精神給我以震撼和鼓舞。
該片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組織創作拍攝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影片以長征史上最慘烈的湘江之戰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工農紅軍領導人在長征中不屈不饒的光輝形象,生動表現了紅軍34師官兵前仆後繼,勇於犧牲,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大無畏精神。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使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教育,影片把我帶入到戰爭場面,聲光特效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影片中一個個紅軍戰士指戰員流血犧牲使我感慨萬千,他們的視死如歸的氣概,他們對革命堅定不移的信念,讓我萬分敬佩。
而今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更加珍惜,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我們要學習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輩是我們的民族脊樑,正因為有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精神,才有我們今天的立國之本,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永遠值得每個中國人敬仰。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不忘革命先輩的初衷,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征的革命精神不但沒有過時,更是我們現階段實現中國夢,建設更加繁榮富強祖國不竭的動力。
雖然我們進入和平建設時期,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不能忘記革命的初心,依然要學習長征精神,在改革開放新的征程中發揚不懼挑戰和革命的大無畏精神繼續前進。為社會乃至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參與者、奮斗者、開拓者。
(5)血戰湘江電影主題歌擴展閱讀:
觀後感重在「感」。不少學生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要聯系實際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⑥ 電影血戰湘江中,為確保大部隊順利過江, 什麼樣的戰士們前赴後繼
《血戰湘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血戰湘江》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類電影。該片由陳力執導,王霙、保劍鋒、徐箭、董勇等主演,於2017年6月30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1934年紅軍34師官兵付出巨大犧牲奮力掩護黨中央渡過湘江、成功突破封鎖的悲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