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瘋狂的石頭」片尾曲歌名是
《瘋狂的石頭》片尾曲《我是重慶崽兒》歌詞
[00:01.00]詞曲/編曲/製作:潤土
[00:02.03]女聲:鬍子
[00:03.26]合聲:遼崽 土狗 河馬(白果林動物園部分成員)
[00:04.12]吉他/貝司/監制:重田真佑
[00:05.00]古箏:張威(布衣樂隊)
[00:05.84]錄音: Funky末吉 重田真佑
[00:06.62]混音:劉宇
[00:07.23]錄音地點:Funky Studio,Beijing
[00:07.97]混音及母帶處理地點:聲音製作錄音室
[00:09.17]
[00:10.19]從前有座山
[00:11.75]山上有座城
[00:13.05]城頭沒得神住了一群重慶人
[00:15.52]男的黑梗直
[00:16.73]女的黑巴適
[00:17.99]火鍋沒得海椒他們從來不得吃
[00:19.73]
[00:20.55]從前有座山
[00:21.77]山上有座城
[00:23.00]城裡面的人脾氣大得黑死人
[00:25.47]手來了手斷
[00:26.73]腳來了腳斷
[00:27.94]腦殼來了七卟嚨聳稀啪爛
[00:29.56]
[00:30.49]亂皮要財劃起
[00:31.75]山城啤酒喝起
[00:33.00]喝不得的醉起
[00:34.24]著不住的趴起
[00:35.46]反正回到家頭大家都是要把耳朵弄起來耷起
[00:37.99]所以兄弟伙在外面打死都要雄起
[00:40.47]你不曉得,我不曉得,沒得哪個曉得
[00:42.92]那個朝天門的坎坎到底有個好多格
[00:45.33]棒棒從來不怕熱
[00:46.49]賊娃子從來不怕黑
[00:47.76]解放碑的美女再多沒得一個是我堂客
[00:49.86]
[00:50.54]解放碑的鍾聲還是按時敲響
[00:52.92]碼頭的船再小也會盪起波浪
[00:55.47]船沒有橋多
[00:56.49]霧也沒有雨多
[00:57.75]看著汽車從那屋頂上的公路經過
[01:00.48]冬天有著夏天路邊時的甘露
[01:02.94]夏天有著冬天烤火時的溫度
[01:05.48]男的不服輸
[01:06.48]女的也不會哭
[01:08.10]所有麻辣調料到了這里都是大補
[01:09.55]
[01:10.50]從前有座山
[01:11.78]山上有座城
[01:13.05]城頭沒得神住了一群重慶人
[01:15.50]男的黑梗直
[01:16.73]女的黑巴適
[01:18.03]火鍋沒得海椒他們從來不得吃
[01:19.79]
[01:20.54]從前有座山
[01:21.73]山上有座城
[01:23.02]城裡面的人脾氣大得黑死人
[01:25.50]手來了手斷
[01:26.73]腳來了腳斷
[01:28.01]腦殼來了七卟嚨聳稀啪爛
[01:29.77]
[01:30.54]耍得黑好的
[01:31.65]我們喊他兄弟伙
[01:32.78]從小成績不好的
[01:34.03]同學們喊他莽拓
[01:35.48]女娃兒只找帊耳朵
[01:36.49]男娃兒不當方腦殼
[01:37.82]惹毛了我的人有危險我從後面飛起一腳
[01:40.49]吃飯的時候上菜要喊小妹兒
[01:42.71]我從小到大媽媽喊我只喊幺兒
[01:45.24]不當貓兒
[01:46.46]不當狗兒
[01:47.64]不當哈兒
[01:47.99]我是黑悶黑悶黑悶耿直的重慶崽兒
[01:49.91]
[01:51.02]解放碑的鍾聲還是按時敲響
[01:52.87]碼頭的船再小也會盪起波浪
[01:55.40]船沒有橋多
[01:56.39]霧也沒有雨多
[01:57.66]看著汽車從那屋頂上的公路經過
[02:00.17]冬天有著夏天路邊時的甘露
[02:02.84]夏天有著冬天烤火時的溫度
[02:05.36]男的不服輸
[02:06.39]女的也不會哭
[02:07.73]所有麻辣調料到了這里都是大補
[02:09.61]
[02:10.42]從前有座山
[02:11.67]山上有座城
[02:12.96]城頭沒得神住了一群重慶人
[02:15.41]男的黑梗直
[02:16.64]女的黑巴適
[02:17.93]火鍋沒得海椒他們從來不得吃
[02:19.62]
[02:20.46]從前有座山
[02:21.66]山上有座城
[02:22.93]城裡面的人脾氣大得黑死人
[02:25.36]手來了手斷
[02:26.58]腳來了腳斷
[02:27.82]腦殼來了七卟嚨聳稀啪爛
[02:29.33]
[02:30.48]嘿作嘿作嘿作嘿作……
[02:35.47]
[02:37.72]EVER BODY 再來一遍!!!
[02:39.51]
[02:40.39]從前有座山
[02:41.69]山上有座城
[02:42.96]城頭沒得神住了一群重慶人
[02:45.40]男的黑梗直
[02:46.66]女的黑巴適
[02:47.94]火鍋沒得海椒他們從來不得吃
[02:50.42]
[02:51.04]從前有座山
[02:51.64]山上有座城
[02:52.94]城裡面的人脾氣大得黑死人
[02:55.43]手來了手斷
[02:56.65]腳來了腳斷
[02:57.97]腦殼來了七卟嚨聳稀啪爛
[02:59.96]
[03:02.88]遼崽:哎,弟兄們,弟兄們,豬肉好象最近漲價了哦
[03:06.20]土狗:是不是哦,哎,潤土,你屋頭花椒不是黑麻的嘛
[03:09.32]潤土:那像恁個嘛,土狗,我給你二斤花椒,你把豬麻暈了,
[03:12.29] 我們幾個把它拖到菜市場去賣了嘛。
[03:14.82]齊:走,麻豬,走……兄弟們,麻豬……
❷ 唐克是什麼官職
你好。有4位叫【唐克】的名人,其官職如下:
【唐克】——紅軍烈士、紅八軍政治學校大隊長
1930年3月率軍校學員去龍州以西發動農民,開展分田斗爭;3月18日率學員返回龍州,參加同進犯的國民黨桂軍作戰,在突圍戰斗中負傷被俘;3月19日於龍州北門外英勇就義。
【唐克】——革命烈士、冀東軍區偵察科副科長
1945年5月在豐潤縣大松林戰斗中英勇犧牲。
【唐克】——原冶金工業部部長、石油工業部部長
曾任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副局長,石油工業部辦公廳副主任、地質勘探司司長、副部長,冶金工業部副部長、部長,石油工業部部長,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黨組書記、第一副董事長。是黨的第11、12屆中央委員。現仍健在。
【唐克】——電影導演、曾任汕頭軍分區政治部主任
解放初期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電影導演,參加過《戰上海》、《岸邊激浪》等十餘部電影的拍攝。1992年調入汕頭軍分區任政治部主任,主要抓地方部隊建設和民兵工作。現仍健在。
❸ 誰有《瘋狂的石頭》的歌詞啊
《瘋狂的石頭》片尾曲《我是重慶崽兒》歌詞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頭沒得神住了(讀lăo)一群重慶人。
男的黑耿直,女的黑巴適,火鍋沒得海椒他們從來不得吃。
亂皮要財劃起,山城啤酒喝起,喝不得的醉起,著不住的趴起。
反正回到家頭都是要把那個耳朵弄起來耷起,所以兄弟伙在外面打死都要雄起。
你不曉得,我不曉得,沒得哪個曉得,那個朝天門的坎坎到底有個好多格。
棒棒從來不怕熱,賊娃子從來不怕黑,解放碑的美女再多沒得一個是我堂客
解放碑的鍾聲還是按時敲響,碼頭的船再小也會盪起波浪。
船沒有橋多,霧也沒有雨多,看著汽車從那屋頂上的公路經過。
冬天有著夏天路邊時的甘露,夏天有著冬天烤火時的溫度。
男的不服輸,女的也不會哭,所有麻辣調料到了這里都是大補。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頭沒得神住老一群重慶人。
男的黑耿直,女的黑巴適,火鍋沒得海椒他們從來不得吃。
耍得黑好的,我們喊他兄弟伙。從小成績不好的,同學們喊他莽拓。女娃兒只找耙耳朵,男娃兒不當方腦殼,惹毛了我的人有危險我從後面飛起一腳。吃飯的時候上菜要喊小妹兒,我的媽媽喊我從小到大隻喊幺兒。不當狗兒,不當貓兒,不當哈兒,我是黑悶黑悶黑悶耿直的重慶崽兒。
遼崽:兄弟們聽說豬肉最近又漲價了。
土狗:潤土,你不是說你家裡的花椒很麻嗎。
潤土:那這樣,土狗我給你二斤花椒你去把豬麻暈,然後我們把它拖到菜市場去賣了。齊:要得,要得,走,麻豬……
累斗累 (瘋狂的石頭 電影主題曲)
扮善意假裝風趣無時無地扮進取
又罵我諸多不對樣樣事潑我冷水
蠢o既就有罪精o既就冇罪一切未判罪
好一個諸葛後裔heyheyhey拒絕認罪
*為甚黱找點根據時時撩我去斗咀
若遇到身心交瘁為自衛我願棄車
想過累斗累想過累斗累諗下又有罪
蠢一世不算犯罪heyheyhey我信錯會降罪*
#日日夜夜盡力鬧丫不懼自問做人從不心虛
總有樂趣我是對我是對
最終顯示邊個有罪
日日夜夜盡力做丫不累日後便能求得安居
敢去面對我是對我是對
每種獎罰只按以後誰主宰有罪(而)被判有罪慳點眼淚
(你最終是墮進廢墟)#
❹ 好看的微電影有哪些 10部好看的微電影推薦
調音師
笙長
河龍川崗
堂客
就這樣我們把金魚放進泳池
❺ 成都有什麼好吃的
1、串串香:
起源於四川成都,不僅是四川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也是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串串香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又往往稱其為小火鍋。
2、鴛鴦火鍋:
是以傳統毛肚火鍋的紅湯鹵和宴席菊花火鍋的清湯鹵,兩者合並改制而成的四川創新火鍋。此品原名「雙味火鍋」。為1983年重慶隊參加全國第一屆烹飪大賽的參賽菜品,由閻文俊取名設計、特級廚師陳志剛製作。這種火鍋用銅片隔成兩半,造成一個太極圖形,一邊放清湯鹵,一邊放紅湯鹵,入鍋燙涮。
3、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
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
4、龍抄手:
創始於本世紀40年代。當時春熙路「濃花茶社」的張光武等幾位伙計商量合資開一個抄手店,取店名時就諧「濃」字音,也取「龍鳳呈祥」之意,定名為「龍抄手」。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
5、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於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
(5)堂客微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
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參考資料:成都-網路
❻ 糧食的故事 王願堅原文
原文:
小時候家裡的糧食總是不夠吃,因而關於糧食的故事就特別多。
那時候,每個月最重要的日子就是分口糧的日子。生產隊長在村頭的山樑上發一聲喊,每家的人就都挑著谷籮,聚集到老祠堂里,等著挑回屬於自己的糧食。口糧是按照每家的工分計算的,家裡如果壯勞力比較多,工分自然就多,就可以挑完一擔後再挑另外一擔,讓別人家眼紅不已。
我伯父家有四個男丁,幾個女兒也基本上出全勤,所以總是分糧大戶。當然也有慘的,像我隔山的四叔家就很可憐,一到分口糧的日子,四嬸總是抱著希望去到老祠堂里,卻又每每空手而歸,因為四叔在外鄉鬼混,孩子又都小,工分根本就不夠基本線,所以口糧就沒她的份。
天黑的時候,四嬸就搬一架木梯,登上自家牆頭,一邊痛哭流涕一邊呼喚自己丈夫的名字,哭得每家的炊煙都飄不起來,村子裡的婦人少不了要到梯子下一通苦勸。不知是什麼人出的主意,說是只要做堂客的每天這樣哭著呼喚一陣,男人在外面就會心慌意亂,非回鄉不可。
這樣一來,四嬸的嗓子固然很是遭罪,村子裡的男女老少也頗為凄惶了一陣,我更是每到天黑就躲到離四嬸家遠遠的地方去。後來四嬸哭累了,四叔也不見回來,口糧也沒多出一顆,四嬸就收了聲,改在家裡打孩子出氣。
再到後來,四叔很榮耀地回來了,帶回來一身硬氣功,開磚劈石無所不能,據說還是打通了大小周天的,他的幾個孩子馬上就忘了飢餓這么一回事,變得神氣起來。
最早聽說皮蛋和蛋糕這兩個詞,就是從四叔家的孩子嘴裡。因為四叔去過很遠很遠的地方,所以他毫無疑問見多識廣,那麼他家的孩子吃過蛋糕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盡管我和小夥伴們有時有點不屑。
我還記得他家孩子說到皮蛋時,是在一個冬天的早晨,在他家低矮的房脊下面,那時太陽帶點玫瑰紅的顏色,沒什麼溫度但感覺很暖。我們踢著小石頭,懷著飢餓開始炫耀自己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時,四叔的大兒子提到了皮蛋,他神采飛揚的樣子讓我們的靈魂張開了想像的翅膀。
那時,我的心裡有一個嚴重的困惑:皮做的蛋應該很硬,怎麼能好吃呢?但是,當時我沒好意思問,我怕四叔家見多識廣的兒子笑話。不過,那個早晨我倒是記住了,我不能忘掉的還有冬天早晨的玫瑰色的陽光。
我父親那時在中學當老師,家裡的三個主要勞動力都是女人,所以工分也總是很低,聽我母親說,我家的基本糧總要被抽掉幾十斤,所以,餓肚子是經常的事。
有一次,家裡糧食短缺得太厲害,我父親到邊街買回一擔有點變爛的紅薯,皮都沒刮,就煮給我們吃。據說,我們家幾個孩子吃得都很香。
比較糟糕的糧食里,我還吃過漚黃的米煮的米飯。南方雨水足,收割季節也經常下雨,有時,一大片稻子被熱火朝天的青壯勞力們割倒了,老天爺就嘩嘩下起雨來,稻米就那樣在泥水裡失去了透明的光澤,有時甚至發了芽。
漚米煮的飯難吃極了,到底有多難吃,我倒是說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大人們總是聲討漚米飯,把它當作萬惡之源。有一年,大概是隊長決策失誤,種了太多的糯谷,而這些糯谷又不幸被雨水泡成了漚糯,這下子村裡的大小們可算遭了殃。
那年,我的腸胃似乎從不曾清爽過,我認為整個世界就是那麼黏糊而又寡淡的。
當然,貧下中農也有自己的美食。因為大米永遠緊缺,所以母親總要在米飯里加上紅薯之類的東西。把紅薯去皮,切成一塊塊的,和大米放在一起,米飯蒸熟的時候,紅薯也變得金燦燦。我很喜歡吃紅薯的,一點沒有因為它是粗糧就看不起它。
紅薯生吃也很不錯,很脆,那種紅色肉質的紅薯特別甜,被我們稱做南瓜苕,我們這些偷慣了紅薯的小賊們一眼就能從秧子的形狀上認出南瓜苕來。有一次,我和另外一個夥伴因為偷扒了人家的南瓜苕,被家裡的大人追得滿河灘亂竄。紅薯還有一樣好,就是能熬糖。
把紅薯切碎,與大米一起煮熟,和以麥芽,然後用豆包布濾出滿滿一大鍋汁水,不斷地熬啊熬啊,汁水燒乾的時候,粘粘的糖稀就出來了。熬糖的時候多半都在年跟前,我們這些孩子圍著熬糖的大鍋團團轉,就為了能夠舔一舔甜得要命的鍋鏟。
紅薯糖可是一樣好東西。熬好之後,盛在陶土缽子里,放在碗櫃的上格,有時我饞了,會偷偷用筷子挑起一些來,放到嘴裡細細品嘗。
到了臨近除夕的時候,母親會把盛紅薯糖的缽子浸在溫水裡,讓糖稀變得更加稀軟,再炒上很多的泡米,用糖稀把泡米粘住,用刀背把它拍成方塊,仔細地切成一片一片的,那就是上好的米花糖了。倘若把它揉成一團呢?那就是糖粑了,可以拿在手裡,一邊吃一邊在山間水畔瘋玩瘋鬧的。
做泡米也有講究,好象是在天氣晴好的日子把米煮得半熟,放到偌大的竹篾簸箕上暴曬,直到曬成米干。別看米干非常硬,但炒過之後卻是很鬆脆的。
還有一種想起來就要流口水的東西是南瓜煮湯圓。大概就是九月初吧,綠豆熟了,南瓜在屋裡存了一些日子,細長的糯米在罐子里等得不耐煩,這個季節就該進補了。
用糯米粉捏好了湯圓,與切好的南瓜塊、綠豆和油麵頭一起煮,能看見金黃的南瓜塊、瑩白的湯圓在沸水裡起舞,升騰起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美好味道。
這時,母親總會給每個人盛滿滿一大碗,絲毫不像平時吃飯一樣有限制。滾燙的南瓜湯圓又甜又咸,又糯又爽口,又溫補又去火,實在是難以忘卻的童年大餐。
新麥熟了的時節,家家還要蒸一次饅頭。南方人不會做麵食,偶爾蒸一次饅頭就像過大節似的。應該就是端午前後,新面的氣味在村子裡飄散,也會讓我們興奮好一陣。有一年端午節,我記得我和姐姐們到河裡撈魚,還頗有收獲,於是那天家裡的餐桌上就多了一樣可口的菜。
那時,公社每年要搞一兩次「交流」,實際上就是組織一次大集,其中一次就在新麥出世的日子,在「交流」時,農民們能買到一些平時不容易買到的日常用品。有一年交流時,不知從哪裡請來一個會炸油條的師傅,他炸的油條能讓老人吃了起死回生——有點誇張是吧?
但是我仍然記得人們買油條時的瘋狂勁兒,說是人踩著人一點都不過分。大家瘋了一般撲向飄著油條氣味的鐵柵欄,那景象讓我無法形容。
吃東西最奢侈大概要算過年的時候吧,但過年時實在沒有什麼胃口,所以不提也罷。就在過年前的不久,家裡的大肥豬賣到了供銷社,父母照例把豬下水和大油什麼的留給了自家的孩子和老人。滿滿的一大鍋豬腸、肺頭、豬肝什麼的,冒著騰騰熱氣,我想那就是所謂美好生活的象徵了。
無論別人會怎麼想,我在回想到這一景象時,覺得人生全部的幻覺都能在這個意象里得到充分的闡釋。無論挨過多少餓,流過多少眼淚,因為偷吃東西遭過多少打,只要這個意象還在,只要還有一口冒著騰騰熱氣的大鐵鍋,就不應該對生活失望。
也許是因為糧食緊張,偷竊就不時發生。我自己就跟小夥伴一切偷過紅薯和花生。還沒有長大的紅薯捏在手裡,在破褲子上蹭蹭泥,就嘎吱嘎吱吃起來,比吃什麼都香甜。花生可以生吃,也可以用火煨熟了吃。
經常是一幫小孩到山上揀柴火,另一幫小孩到河灘地上偷河對面大隊的花生,然後生了火,把花生煨得熱氣騰騰地,就可以剝開來吃了。有的花生還很嫩,經火煨過之後,只是一包甜水,倘若剝的時候沒小心,那很燙的水被擠了出來,是會燙得臉上生疼的。
如果說小孩偷點零嘴還沒什麼大不了的話,那大人偷東西可是會惹來大禍的。我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村子裡的人抓住了一個偷山葯的賊,他們把那賊捆住雙手吊在房樑上,還在腳下墜了幾塊磚頭。人整人總是弄得花樣百出。隊長抽打那賊時,他發出可怕的叫聲。
聽大人說,那段時間,山葯地里經常發現死山葯藤,查看之後,原來是有人把山葯偷走了,卻把秧子還埋起來,這樣頭幾天看不出異樣,但天氣放晴時,那回埋的山葯藤就會打蔫,直至最後死掉。
於是村裡的人夜夜在田裡設伏,終於抓住了偷山葯的,卻是不遠處一個村子裡的人,據說和我們村的什麼人還是遠親。我和小夥伴們到吊賊的地方玩過,我看那賊一點也不可惡,還非常可憐,但是大人們都說他壞,我也就半信半疑地接受了。
但我仍然不喜歡打人,就像從來也不喜歡看到嬸嬸們燒香拜佛磕頭念經一樣,我對現實生活中的暴力有一種天然的排斥,我討厭把一個過去的地主、我同學的父親吊在大樟樹上批鬥,我討厭鄰居用柔韌而鋒利的竹枝抽打我的玩伴,我討厭老師打我成績差的同學耳光。
那個偷山葯的賊被吊了多長時間,我已經記不得了,最後怎麼了局的,我也不清楚,我不敢再去那間屋子裡。
有時候,村子裡的人也互相偷。誰家的南瓜不見了,誰家的豇豆被人摘了,是經常發生的事。婦人們對自家的東西特別清楚,架子上有幾根豆子,長了有多長,南瓜藤上有幾朵花,哪朵是公花,哪朵是母花,有幾只南瓜,長個什麼模樣,都記得分分明明。
如果快要成熟的南瓜被人偷摘了,那種痛苦猶如撕心裂肺。痛苦的女人會在黃昏放工時分,在西邊的山樑上對著村子哭罵一個時辰,內容主要是咒那偷南瓜的人如何不得好死,吃了那南瓜如何拉不出屎,生了孩子如何沒屁眼之類,極盡惡毒之能事。
每當遇到這種時候,我看著黃昏稀薄的光線,在鳥兒歸巢的鳴叫聲里忍受著冰雹般的唾罵,我總是在心裡暗暗發誓,我一定要離開這個狹窄而恐怖的地方。
為了能讓家裡的口糧多一些,所有的小孩都是要幹活的,尤其是在暑期雙搶季節。小時候,我主要是撿稻子,就是把幹活的大人遺漏的稻穗撿起來,交到小隊上,按斤兩記工分。
米勒好象畫過一幅畫,名字似乎叫《拾穗者》,說的就是這回事,但畫上的人是一些胖得很生活或者說很物質的女人,而不是孩子。我乾的最多的是看稻場。村子背後的山樑上有一塊水泥平地,也是那時唯一的一塊水泥地,是用來曬公家糧食的。
村裡的老保管每個晴天都要把祠堂里的糧食挑出來,平攤在水泥地上晾曬,由於麻雀、雞、豬都喜歡偷吃公糧,甚至連人都不時撈點油水,這就需要有個孩子看著。我因為比較負責任,而且學習成績一向很好,所以就經常被委以看稻場的重任。
我管那個老保管叫老水爺。太陽剛出來時,他就把穀子挑到稻場上,我用趟耙把一堆一堆的穀子攤平了,用趟耙的木把在穀子面上劃出道道波浪,好讓穀子有更多的受陽面。然後,一整天我都得呆在稻場邊一間小屋子的屋檐下,瞪著大眼睛看著陽光在稻穀上炫耀著金黃。
有時我會打瞌睡,汗水從黑黑的皮膚上滑過,夢見一隻山麂在泥田裡無法自拔。突然,一聲斷喝把我驚醒,老水爺的眼睛裡好象要跑出狼來一樣——在瞌睡的工夫,雞和豬已經光顧過好幾回了。
如果老天爺突降大雨,村裡的壯勞力就是從田裡跑來幫我們收糧。大家齊心協力,很快就能作到顆粒歸倉。天氣好時,一到傍晚,我就得把平攤著的糧食攏成稻子堆,收進谷籮里,由老水爺把它挑進祠堂。
木製的谷鏟、穀子還有水泥地摩擦在一起時,發出一種極難聽的銳叫,但給我安慰的是,夏天的夕陽有一種響亮的檸檬黃,它緩緩落下時,把我的影子映在稻場下面一堵白色的牆壁上,就像是電影一般。我的影子那麼清晰,那麼柔和,那麼久遠,彷彿我已經那樣表演過好幾輩子。
(6)堂客微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課文開頭的自然環境描寫,用自然環境的描寫來烘託人物、展開情節、刻畫人物,盧進勇活動的環境也是無名戰士活動的環境,所以這段自然環境的描寫是為無名戰士的出場和他的英雄行為做鋪墊,烘託了紅軍戰士不怕困難、頑強的品質。
正"民以食為天",這話我深有感觸。小時候,在爺爺的懷里,就得知糧食對人的重要。飯桌上,爺爺見我們兄妹拔飯丟了飯粒,他便心疼地一顆顆揀起往嘴裡送,一邊講起他缺糧少米的那些日子:"我娃,爺像你們大時,你祖公哪養得活你爺,早就送到地主家放牛討飯吃去啦!那時一斗米能買一大壩田呢!"
往後,父親的嘮叨里依然還夾雜著一些共和國飢餓的歷史,三年的自然災害不知餓死了多少人,那險些餓死而又活過來的人們自是把糧食看得格外珍貴,對糧食自有一份特殊感情。
20世紀50年代,年輕的部隊作家王願堅,曾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采訪。由此激發,他寫出了一批紅色主題的作品,產生了一定反響。可是,在最初幾篇如《黨費》、《糧食的故事》、《小游擊隊員》……發表之後,無論作者王願堅,或者評論界,卻有些許不滿足。
在王願堅,由於這幾篇作品講故事的味道還比較濃,就人物寫人物,「對故事所蘊蓄的思想意義體察得不深,思索得不透。只能平平淡淡地復述個故事,不能給讀者以新的東西」(作者言)。再是在表現形式上。
王願堅感到有些單調:總是第一人稱的寫法,「開頭幾篇這樣寫倒也能表達意思,抒發感情,用起來也方便些,但是再寫下去就不得勁了」。於是,還想在表現形式上嘗試一點新的東西。嘗試的收獲之一,是《七根火柴》。
《七根火柴》故事很簡單。一個正追趕大部隊的長征戰士,在草地遇上了一場夾著冰雹的暴雨。大雨過後,一切皆濕,這時,火的溫暖便成了大家的希冀。這時,他發現了一位重傷的戰友。戰友已經完全不能動了,卧在泥水裡。可他卻招呼這位戰士,在自己的腋窩下,取出一個紙包。
紙包中是黨證,黨證中「並排擺著一小堆火柴。焦乾的火柴」。火柴有七根。在漫長的征途上,火是有重大作用的東西,而火種,更稀罕到應該用生命去養護的。戰友犧牲了,他留下的七根火柴,鼓舞了這位戰士。
他加快速度,趕上大部隊。用一根火柴,引燃了一簇簇篝火,使在風雨、爛泥中跌滾了幾天的戰士們,可以吃到一口熱飯,可以烘乾透濕的衣裳……餘下的六根火柴,他仔細、鄭重地,一根一根數著交給指導員。
《七根火柴》寫出後,很快發表在1958年初天津《新港》雜志上。小說寫得不錯,可產生的反響卻並不大。
王願堅的小說極具特色,以弘揚革命傳統為主要題材,精心地、集中地、富有創意地刻畫人物心靈的閃光點。他運用生花之筆,把主人公放在尖銳的斗爭環境中突出他們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忠貞品質。無論是人物刻畫或情節描繪,都充滿濃郁的革命浪漫主義氣息。
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在有的片斷里,人物精神的美只是光華的一閃;這一閃雖短,卻光輝耀眼,令人心驚目眩,蘊育著充沛的激情和發人深省的思想力量。王願堅為人誠朴、謙遜、儒雅,人緣極好。他在與我的交往中,從不宣揚自己,總是習慣於贊美他人的成就。
王願堅與茅盾這位文學前輩有了親見的機會。1961年初春之際,王願堅與幾位年輕作家,正在作家協會的茶座談天,忽然,茅盾和老作家葉聖陶走了過來。《青春之歌》的作者楊沫將王願堅等介紹給兩位長者,兩位前輩都親切地與他招呼。
王願堅還沒想出答話來,茅盾接著對他說了一句:「你寫得好,寫得比我們好!」一句話把王願堅說愣了。茅盾帶點感慨,又有些欣慰的補充道:「比我們像這個年紀時寫得好!」
❼ 請問酷六拍客視頻里「6歲娃乞討養父 不知六一是個啥」的小夢豪,現在情況如何,怎麼才能幫助他
別悲觀,別忘了你們是個家庭呀!</pre>
<div class="replyask-box u-353034180-e " id="replyask-4184695">
<h4 class="ask">追問</h4>
<div class="replyask-content">
<pre class="replyask-text" id="content-4184695">他父母又沒錢住爛蓬蓬又沒得錢,還古道要的2的個娃兒,我堂客也還聽他們的話得很,一家·瘋子</pre>
</div>
<div class="replyask-data" id="data-4184695">
<input type="hidden" name="raid" value="4184695" />
<input type="hidden" name="mapUrl" value="" />
<input type="hidden" name="refer" value="" />
<input type="hidden" name="pid" value="" />
</div>
</div>
<div class="replyask-box u-309812931-e " id="replyask-4185924">
<h4 class="reply">回答</h4>
<div class="replyask-content">
<pre class="replyask-text" id="content-4185924">你是一家之主,很多事就取決於你了,要想不再要孩子了,你不配合,她一個人也不行呀?我覺得2個孩子正好,別再失落了,畢竟你們還要廝守一生的?她的父母也不可能陪你們一輩子,對吧?如果真離婚了,到時候說不定你會更痛苦?每個人都是這么過來的,暫時性的。</pre>
</div>
<div class="replyask-data" id="data-4185924">
<input type="hidden" name="raid" value="4185924" />
<input type="hidden" name="mapUrl" value="" />
<input type="hidden" name="refer" value="" />
<input type="hidden" name="pid" value="" />
</div>
</div>
<div class="replyask-box u-353034180-e " id="replyask-4186515">
<h4 class="ask">追問</h4>
<div class="replyask-content">
<pre class="replyask-text" id="content-4186515">她太聽她父母話了,悄悄打錢給他父母。他父母說1她不敢說2.經常為她父母吵架。2的個孩子也是他父母要的,他老漢是酒瘋子一天要喝1斤多。又沒得錢 又喜歡冒大,你遇到了這事你也腦殼大</pre>
</div>
<div class="replyask-data" id="data-4186515">
<input type="hidden" name="raid" value="4186515" />
<input type="hidden" name="mapUrl" value="" />
<input type="hidden" name="refer" value="" />
<input type="hidden" name="pid" value="" />
</div>
</div>
<div class="replyask-box u-309812931-e last" id="replyask-4187127">
<h4 class="reply">回答</h4>
<div class="replyask-content">
<pre class="replyask-text" id="content-4187127">兩口子好好談一下。給父母錢可以,但是要兩人要都知道,不能瞞著對方,這是婚姻的基礎—信任,對於錢你們可以有個規劃,譬如哪部分用作孩子身上,哪部分用作自己開銷,哪部分用作孝敬老人,雙方父母一視同仁,就可以了?
❽ 重慶話,瘋堂客的意思。
這是重慶本地言子,話的意思要看在什麼場合,什麼人和什麼事而得當,有開玩笑的意思,也有罵人的意思,堂客的話語意思:傻婆娘,傻老婆,傻女人,還有瘋女人。他們在開玩笑時會用此話,在生氣和讓某個女性惹火了的時候,這句話就會沖口而出。
❾ 描寫西湖的詩有那些
西湖留別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寄題餘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歷二十政,宦遊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
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
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劉禹錫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
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
【唐】許渾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台。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
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
題磻溪垂釣圖
【唐】羅隱
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重別西湖
【唐】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曉出凈慈寺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岳鄂王墓
【元】趙子昂
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憶西湖
【明】張煌言
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
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
西湖雜詩
【清】黃任
珍重遊人入畫圖,樓台綉錯與茵鋪。
宋家萬里中原土,博得錢塘十頃湖。
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為
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六橋。
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
南遊吟草
【現當代】郁達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從奇處看,西湖終是小家容。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