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電影主題曲送別

電影主題曲送別

發布時間:2022-06-10 02:26:19

① 送別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

② 《送別》歌曲的創作背景及歷史故事是怎麼樣的

《送別》的原始曲調是美國作曲家奧德威《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大量音樂作品,多採用直接輸入西洋唱歌集,從中選出旋律的形式,《旅愁》就是其中之一。《旅愁》是日本學校歌曲作者犬童球溪(1884-1905)用《夢見家和母親》填詞而成的。

填詞後的曲調進行與原曲並不完全相同,是填詞者根據詞的需要作了相應變動。歌詞改為二段詞,最後八小節是原原本本地重復開頭段的四句歌詞,這和《夢》是有區別的。李叔同於1907年留學日本,而當時《旅愁》一歌原刊載於同時期日本的《中等教育唱歌集》中,李叔同被其深深吸引。

歌曲鑒賞

《送別》歌詞分為兩個部分,前一個部分作者從不同的幾個層次幾個方面去刻畫一個即將離別的場景。作為一個第三人稱去敘述好友將要遠行,而作為至交好友的二人從此將各奔東西,於是送了好遠來到了長亭外,長亭在古時候通常是一個棧道,為了旅人休憩或者是在朋友送行時使用的。

長亭也就暗喻了兩人要分別,古道邊又是蒼茫的寂寞,芳草一望無際,顯出一片孤寂的景象,從不同的角度為送別打下烙印。

③ 送別我要歌詞和曲子

歌曲名:送別

作詞:李叔同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

惟有別離多。

(3)電影主題曲送別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社會影響

1、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2、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3、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4、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5、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④ 歌曲 《送別》 的原唱是誰

《送別》的原唱是約翰·P·奧德威。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15年的《送別》,並且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所以《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原唱便是《夢見家和母親》的歌手約翰·P·奧德威。

(4)電影主題曲送別擴展閱讀

送別歌詞:

送別

詞: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⑤ 朴樹的《送別》 歌詞

送別-

朴樹

詞:李叔同

曲:John

Pond

Ordway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拓展資料: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奧德威是「奧德威藝人團」的領導人,曾寫過不少藝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14年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

⑥ 送別這首經典的歌曲原唱是誰啊

《送別歌》,是一首由藝術家李叔同作詞的中文歌曲。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是城南舊事的主題曲。
原唱不詳。二十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1970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送別
作詞:李叔同
作曲:John
Pond
Ordway
演唱:朴樹
發行時間:2013-03-29
所屬專輯:《送別》
長亭外
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今千里
酒一杯
聲聲喋喋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⑦ 城南舊事中為什麼總是放《送別》這首歌

因為《城南舊事》中,英子所在的學校送別六年級的同學時 每年都要唱一首相同的《送別》歌。用於表達對畢業同學的留戀,分別的痛苦。《送別》是《城南舊事》主題曲兼插曲。整首歌曲主題與電影主題相近,尤其結尾英子的爸爸去世。所以《城南舊事》中經常出現《送別》。

另外《送別》出現在多部影視中作為主題曲或插曲。如:《光榮時代》《守歲》《廚子戲子痞子》等。

《送別》,是一首由藝術家李叔同作詞的中文歌曲。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是城南舊事的主題曲。《送別》的歌詞類似中國詩詞中的長短句,有古典詩詞的文雅,但意思卻能平白易懂。

(7)電影主題曲送別擴展閱讀

《送別》的各種版本

1、朴樹演唱的《送別》,電影《廚子戲子痞子》片尾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送別》中,由朴樹工作室公司發行於2013-03-29,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

2、韓紅演唱的《送別》,話劇《守歲》插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送別》中,由肆想文化公司發行於2018-01-29,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

3、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演唱的《送別》,《光榮時代》電視劇插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光榮時代 電視劇原聲帶》中,由上海希瓜音樂製作有限公司發行於2019-12-02,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⑧ 《城南舊事》主題曲——送別歌詞

歌曲:《送別》

譜曲:約翰·龐德·奧特威

編詞:李叔同

歌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8)電影主題曲送別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社會影響:

1、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2、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3、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4、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5、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⑨ 窗亭外古道邊 這句歌詞的歌曲名叫什麼

正確歌詞:長亭外,古道邊,歌詞出自李叔同的《送別歌》。

《送別歌》

填詞:李叔同

譜曲: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

演唱:群星

歌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草碧色,水綠波,南浦傷如何?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9)電影主題曲送別擴展閱讀:

《送別歌》,是一首由藝術家李叔同作詞的中文歌曲。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是城南舊事的主題曲。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⑩ 《送別》這首歌最早出現在哪一部電影

《送別》最早是1983年的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

《城南舊事》講述了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英子與「瘋」女人秀貞成為朋友。

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英子一家搬家到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花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10)電影主題曲送別擴展閱讀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主題曲送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