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解放電視劇片尾曲歌詞
電視劇《解放》片尾曲是《浪淘沙·北戴河》
歌名:《浪淘沙·北戴河》
演唱:廖昌永
作詞:毛澤東
專輯:《徐沛東影視作品集》
歌詞: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換了人間
換了人間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換了人間
換了人間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換了人間
換了人間
❷ 浪淘沙 北戴河 全文
作品原文: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澤東主席於1954年於秦皇島北戴河開會時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海》更鮮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容量 。
這首詞生動描繪了北戴河海濱夏秋之交的壯麗景色;展示了一代偉人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
創作背景:
新中國成立以後,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實力增強,農村的合作化運動以有較大的進展,對工商業的改造也開始著手,建設一個工業化的強國的偉大目標也開始提出。
以上就是這首詞的寫作背景。1954年夏毛澤東到北戴河住過一些日子,在此填了這首詞。詞中描繪了北戴河壯闊的場景和漁民出海的情形,懷古思今,熱情地歌頌了新時代的新生活。
❸ 《解放》的主題曲和片尾曲
1、主題曲——《浪淘沙·北戴河》
歌手:廖昌永
填詞:毛澤東
譜曲:佚名
歌詞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知向誰邊
知向誰邊,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換了人間
換了人間,換了人間
2、片尾曲——《解放海南島(解放海南島之歌)》
歌手:游洋
填詞:郝瑞
譜曲:程大兆
歌詞
大風起兮帆飛揚,壯士戰兮凱歌唱
對海放歌人生幾何,對海放歌人生幾何
瓊州海峽血脈相合,看我壯士紅裝素裹
唱一曲解放海南島之歌
瓊州海峽血脈相合,看我壯士紅妝素裹
啊,唱一曲解放海南島之歌
大風起兮帆飛揚,壯士戰兮凱歌唱
對海放歌人生幾何,對海放歌人生幾何
瓊州海峽血脈相合,看我壯士紅裝素裹
唱一曲解放海南島之歌
瓊州海峽血脈相合,看我壯士紅妝素裹
啊,唱一曲解放海南島之歌
(3)浪淘沙北戴河電影電視劇主題曲擴展閱讀
1、《浪淘沙·北戴河》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徐沛東影視作品集》中,由太平洋影音公司發行於2009-08-31,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2、《解放海南島之歌》該歌曲收錄在專輯《2016華語流行集錦一》中,發行於2016-01-01,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❹ 求廖昌永-. 浪淘沙·北戴河mp3歌曲百度雲資源
《浪淘沙·北戴河》網路網盤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ga6POgrfMZ4KULy4ZiH43A
廖昌永,1968年10月25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男中音歌唱演員。1995年碩士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曾任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❺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那首歌叫什麼
這首詞是毛主席寫的浪淘沙【北戴河】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下面是拷過來的翻譯和鑒賞。
〖原詞〗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鑒賞】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時任大將軍的曹操為清除邊患,鞏固後方,率大軍北征烏桓。八月大破烏桓於柳城(今遼寧朝陽市南)後凱旋迴師,途經渤海口附近道德媽石山,乘興登臨,以一首千古傳頌的《觀滄海》詩,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大海圖景,抒發了詩人削平割據、統一中國的宏願和自強不息、叱吒風雲的豪情。
1954年,毛澤東在北戴河,一日時逢海濱風雨大作,浪濤翻湧,他頓起擊水之興,不顧身邊警衛人員的勸阻,下海游泳,於風浪搏鬥。上岸後意猶未盡,有縱筆揮毫,寫下了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海》更鮮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容量。
「詩的形象以使人驚心動魄為目的」(朗吉努斯《論崇高》)。這首詞一開始就給人們展現出雄渾壯闊的自然景觀。「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來,給人以雨聲如鼓勢如箭的感覺;繼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氣勢,寫出浪聲如雷形如山的洶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飛落,一騰起,相觸相激,更兼風聲如吼,翻雲掃雨,推波助瀾,真是聲形並茂氣象磅礴,這情景較之曹詩中「水何澹澹,山島辣峙」,「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晴日所見更令人驚心動魄。
上片前兩句,一為仰觀,一為前瞻,隨著視角的變化,空間畫面也由陸而海,從上而下。後三句則顯示視線由近而遠的漸次推移,極富層次感。「秦皇島外打魚船」回應開頭一句的「幽燕」,點明地點,又與題目相吻合。「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的意境或也取軋於古人對大海驚濤駭浪的描寫,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鋪敘,用精煉的設問句式寫出來,化實為虛,以簡馭繁,真乃神來之筆!與其說是寫人寫船,不如說是以小襯大,將較小的意象置於廣闊巨大的空間之中,進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曠悍,突出風雨中的海天莫辯、浩茫混沌、曠盪無崖的景象,從而擴大作品的空間容量,顯示出一種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片寫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島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時此地此景,自然會使人聯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陸碣石山觀海的歷史往事和那首《觀滄海》詩。「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東漢莫年,豪強群起割據,「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戰」(曹操《葛里行》)。連年混戰,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挾天子以令諸侯」,經過幾十年的征戰,終於掃盪了分割的世族軍閥與豪強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在歷史上舉一反三一定的進步作用。他同時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其詩「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清劉熙載《藝概.詩概》),表現了他的政治抱負、雄才大略和進取精神,同時也反應了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開建安文學風氣之先。詞的下片先發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轉時空,展現歷史的畫面。「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恰似一幅生動、傳神的剪影,簡括而鮮明地勾勒出曹孟德當年策馬揚鞭、登山臨海的雄姿。「揮鞭」是一個典型的蘊藉豐饒的動態意象,作為片段過程,它概括了人物馳騁沙場、南征北戰的戎馬生涯;作為瞬間動作,它顯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贏武的性格特徵。「遺篇」指曹操的《觀滄海》詩,「東臨碣石」乃該詩首句,引入詞中,化「我」為「他」
❻ 用毛主席的詞《浪淘沙 北戴河》作歌詞的歌曲明是啥啊
浪淘沙 北戴河-電視劇《解放》片尾曲
❼ 電影大浪淘沙主題曲
電影《大浪淘沙》主題曲是《大江東去浪淘沙》。
歌曲:《大江東去浪淘沙》
編曲:車明
演唱:羅榮巨、廣州樂團合唱隊
歌詞:
大江東去浪淘沙
革命的洪流沖天下
打碎鐐銬和鎖鏈
建設富強新國家
同志們哎
拿起槍 沖向那舊世界
勇猛沖殺
嘿 勇猛沖殺
大江東去浪淘沙
千回萬轉勢更大
歷史的渣滓沉水底
英雄成長在紅旗下
同志們哎 握緊槍
誓把那舊世界徹底打垮
嘿 徹底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