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誰來救救我的媽媽主題歌
小小鳥找媽媽
❷ 電影《救我》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是,姜妍在寫論文的過程中也患上了精神病,一切都是她的妄想,根本就沒有真實的發生過,他的導師和肖琳是為了幫她治療,但在在她眼裡都是害她的。她的男友也沒有死,只是她在潛意識中認為他已經死了,所以看不到他。
❸ 求一部電影,與電影《救我》講的差不多。
是不是《安娜與安娜》?
內容:當一個電影裡面出現了兩個一模一樣的主人公的時候,精神分裂首當其沖成為需要考慮的因素。精神分裂首先很可憐,因為它是病,但俗話說的真好,「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精神分裂者的不穩定性和同一性常常給自己製造痛苦也給旁人帶來麻煩,造成的後果有時不免讓人咬牙切齒,還好,兩個安娜不是精神分裂。兩個安娜生活在同一個時空維中,只不過生活地點各異,在相遇之前,兩個人並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她們各自有著獨立穩定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竟然存在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但生活方式卻完全不同的人,這種境界堪稱分裂的最高境界,《安娜與安娜》裡面稱之為分身。
精神分裂和分身都與個人經歷密不可分,分身是經過復雜的心理斗爭後擺脫痛苦的過程,電影裡面把這種心理矛盾中的兩面甚至多面實體化了,就像《神探》里把人心裡的鬼用真人的形象表現出來一樣,電影里的兩個安娜正是女主人公在面臨痛苦抉擇時兩種最鮮明的心理活動的實體形象,但這兩面並沒有從此徹底分道揚鑣,所以就有了接下來兩個安娜的相遇、互換、輪回,這樣一個循環的過程事實上也傳達了這樣一種觀點,就是人的選擇只能有一種,很多註定的東西是沒法改變的。所以,就像《神探》透過實體的鬼狠狠地揭穿了人心的復雜面,《安娜與安娜》用實體的心理矛盾的兩面深刻地探討了人在遭遇情感沖擊、內心搖擺不定時的狀態和最終抉擇的宿命性,電影對心理的刻畫和討論非常細膩,很值得每個人結合自身去體會。當然,我們不可能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見到另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但自己心理的另一面(或多面)始終無法避免,這種兩面性(或多面性)在某種激烈碰撞的狀況下可能會尤其凸顯出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分身其實是高境界的精神分裂,或者理性的精神分裂,說白了,就是一種心理活動的波動與反復,而精神分裂就慘了,雖然它也是想逃避自己不想承受的一面(或多面),但它因為太不受控制而變成一顆危險的定時炸彈。
《安娜與安娜》的主題有新意,值得人回味,但整體掌控上感覺並不特別出色。整部片子的調調太慢,太過不動聲色,尤其是前半段讓人不耐煩。直到兩個安娜相遇,才開始讓人投入,不過即便是在大有文章可做的後段,節奏感仍然不夠強,給人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就像俺這篇觀感,俺本來很有感觸,想寫的更深入透徹,可惜還是做不到。電影裡面設置了兩個安娜與兩個男人的兩條線,這兩條線的對比效果很好,也是引導觀眾仔細了解體會「分身」的重要線索,不過由於整體節奏的掌控上並未做到收放自如,兩條線索由平行到交叉的過程也並無太大的亮點,略顯單薄,很多地方只能靠觀者自己去填充,不過幸好值得品味的東西並不薄弱。
❹ 國產懸疑片《救我》是模仿哪部電影的嗎
模仿港片《驚心動魄》
香港電影
片名:驚心動魄
地區:中國香港
類型:恐怖片
主要演員
方中信
鍾麗緹
侯莎莎
故事簡介
雯雯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因為一次被困電梯而與研究員鄧奇諾相識,當時她已有男友,三個月後雯雯男友離奇死亡。後她與奇諾相愛並火速結婚,成了一個生活在既幸福又富有家庭的女人,她與丈夫家樂結婚三載,幸福非常。然而有一天怪事突然發生,雯雯的生活被徹底改變。她在無意間看了一張光碟,裡面有個老頭預言她將失去現在美好的一切,包括她的身份姓名。事隔不久雯雯的身份與奇諾的同事菲安娜互換,所有人都認為她是菲安娜。
雯雯無意間遇見前男友的妹妹,只有她還認得雯雯,然而不久她也死於非命。雯雯終於受不了刺激瘋了。
原來一切都是奇諾的上司盧博士搞的鬼,他只是想研究普通人的心理活動,而雯雯卻因此成了小白鼠。故事的結局各種鏡頭交疊,是真是假,又有誰能真正分辨清楚?
❺ 電影《救我》的劇情介紹
救我劇情介紹 為完成畢業論文,醫學院臨床心理系研究生薑妍,決定采訪精神病患者楊大民以獲得一手資料。據導師劉楓給她介紹,該患者的女兒早已去世,救我在線觀看但患者卻始終認為女兒就活在自己身邊。 為了不引起患者反感,救我免費下載姜妍偽裝成人口普查員去接近對方,卻被對方識破身份,只能落荒而逃。 可隨後她卻發現,博士生肖琳也從導師那得到了這個案例,而且患者竟非常配合。非但如此,接下來的種種跡象表明,那個患者的女兒根本就沒死,救我人物介紹這個案例原本就是假的! 姜妍找到導師詢問,導師卻閃爍其詞,言語間似乎只有些許情色暗示。救我 在線聯想到這次論文關繫到去哈佛做特別助理的事情,救我視頻以及肖琳和導師一貫的曖昧關系,姜妍明白了,這一定是導師為了讓肖琳最後勝出,而給她設下的局。 姜妍不服,為了取勝,救我導演她不得已做出了大膽決定—獻身導師。 導師果然對她有意,兩人在辦公室發生了關系,卻不料此事被姜妍的未婚夫發現,兩人爆發爭執,扭打間,姜妍失手殺死了未婚夫!她驚慌失措,叫來導師與她合夥埋屍,救我 觀看更從此她惶惶不可終日,總感覺死者的鬼魂就飄盪在她左右!。 姜妍找導師求救,導師竟讓肖琳照顧她。救我BT下載在肖琳家,姜妍總感覺對方還在窺探自己,並且繼續與導師狼狽為奸,試圖害她! 到底怎麼回事?姜妍混亂了,她深陷恐怖。救我 迅雷下載姜妍再次找到導師,卻發現這一切沒有答案,因為,它根本就是一個局! 姜妍沒有退縮,試圖拯救自己。救我 結局她再次去到患者家,想從這個局的開端找到線索,卻發現,一切似乎比她想像中的還要復雜!
❻ 電影救我是說的什麼故事
醫學院臨床心理系研究生薑妍(宋佳飾演),為作畢業論文偽裝成人口普查員去調查患者楊大民(劉波飾演)的精神狀況,不料卻被對方識破,只能落荒而逃。可隨後她卻發現,博士生肖琳(阿斯茹飾演)也選擇了這個案例,而且患者十分配合。 這次的論文關繫到去哈佛作特別助理的事,而肖琳即為導師(石涼飾演)的得意門生又似乎和其有曖昧關系,所以勝算很大。姜妍不服,找到導師,導師閃爍其詞,言語間似乎只有些許情色暗示。為了取勝,姜妍不得已做出了大膽決定。 兩人在辦公室發生了關系,卻不料此事被姜妍的未婚夫吳征(朱宏嘉飾演)發現,二人爆發爭執,扭打間,姜妍失手將其未婚夫殺死。她在驚慌失措中叫來導師與她合夥埋屍,從此她便開始終日在惶惶不安中度過,總感覺吳征的鬼魂就飄盪在她的左右。 姜妍發現自己懷孕了,而此時導師竟讓肖琳照顧她。她不願讓肖琳知曉,認為肖琳心機頗深,且總感覺對方在試圖窺探自己,與導師狼狽為奸,試圖害她。到底是怎麼回事,姜妍混亂了,她已深陷恐懼之中。 在陰錯陽差之中姜妍發現患者楊大民的女兒並沒有死,且楊大民也並不是一個神經病。那麼,為什麼導師要給她這個案例?為什麼她能如此容易地發現肖琳和她在做同一個案例?姜妍再次找到導師,卻發現這一切根本沒有答案,只因這一切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局! 然而姜妍沒有退縮,她試圖拯救自己。她再次去到患者家,想從這個局的開端找到線索,卻發現,一切似乎比她想的更要復雜。
❼ 救我的熱點點評
《色,戒》熱播之後,湯唯成了女演員拍裸戲的一個標桿。「能不能裸」已經不再是問題,「能不能裸到湯唯這個尺度」才是焦點。日前,擔任驚悚片《救我》主演的宋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那要看劇本啊,如果沒必要就要我全裸,我才不願意呢;但是如果角色需要,我覺得就行。說實話,既然都做演員了,那還在乎什麼尺度啊。」
在《救我》中,宋佳飾演一個漂亮的女研究生,猜疑和危險將她逼到了絕境。這次,宋佳全裸出鏡,但考慮到嚴格的審查尺度,最終上映版本的影片全裸鏡頭已經確定被刪減。影片保留了「色誘」的激情戲部分,宋佳身穿黑色性感蕾絲內衣,讓人噴血,她色誘的對象是實力派演員石涼(片中飾她的導師)。
生存還是毀滅 《救我》是個問題
對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來說,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是不可想像的吧,古人寒窗十年,但現代人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則要讀十六年書,出來不過是個大學本科,就是天上隨便掉一塊磚,被砸到概率最大的主,唉,生之不易真是罄竹難書啊!所以,當然要更上一層樓,為了一朝能做人上人,就要有不懼艱難險阻,不懼列霸強權,捨生取義,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拼搏精神,所以,出國鍍層金乃是必要且必須的。這不能代表我的觀點,但是的確能代表《救我》裡面的女主角姜妍的看法。
一個人最大的局限就是自己,正所為進一步山窮水盡,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是在現代社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你不但要超過自己,還要超過別人,生存的壓力使一切的感情都讓步於現實,鋼鐵般的表情背後是一顆極其脆弱的心,而一旦壓力達到極限,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崩潰。
姜妍就是這么崩潰了,她學的是心理學,本來是要為別人症治心靈的傷痛,卻沒想到先拿自己做了犧牲品,她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這是一種慣性,而當她驚覺到有所不對時,事情已經發展到了她無法想像的程度。
看這部電影時,我覺得很多地方就是在說自己。我也處於這樣的年紀,雖然經歷不同,但一樣要面臨很多的壓力,家庭的,事業的,成功是每個人心裡都會閃念的夢想,只不過我們為了成功會做到什麼程度,或者說,這成功值不值得我們用其他的一切去換取,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幾百年前的莎士比亞,就借哈姆雷特之口說出,「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但是到底怎樣做我們才能生存,則要我們自己來回答。
《救我》不是一部單純的驚悚片,它拷問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我是她,什麼才是我的選擇?
❽ 電影救我到底講了個什麼意思
故事簡介
為了出國深造,心理系研究生薑妍按照導師的要求去采訪精神病患者以完成畢業論文。可她卻發現,博士生肖琳也從導師那得到了這個案例,並也在競爭這個僅有一個名額出國深造的機會。而肖琳和導師特別的曖昧關系,令姜妍不得已獻身導師,不料被未婚夫發現,姜妍失手殺死了未婚夫,她把屍首埋在家裡,但總感覺有鬼魂飄盪。姜妍找導師求救,導師竟讓肖琳照顧她。到底怎麼回事?幾近崩潰的她試圖拯救自己,去查明事情的真相,但是後來她卻發現,真正的謎底比她想像的還要復雜……
醫學院臨床心理系研究生薑妍(宋佳飾演),為作畢業論文偽裝成人口普查員去調查患者楊大民(劉波飾演)的精神狀況,不料卻被對方識破,只能落荒而逃。可隨後她卻發現,博士生肖琳(阿斯茹飾演)也選擇了這個案例,而且患者十分配合。
這次的論文關繫到去哈佛作特別助理的事,而肖琳即為導師(石涼飾演)的得意門生又似乎和其有曖昧關系,所以勝算很大。姜妍不服,找到導師,導師閃爍其詞,言語間似乎只有些許情色暗示。為了取勝,姜妍不得已做出了大膽決定。
兩人在辦公室發生了關系,卻不料此事被姜妍的未婚夫吳征(朱宏嘉飾演)發現,二人爆發爭執,扭打間,姜妍失手將其未婚夫殺死。她在驚慌失措中叫來導師與她合夥埋屍,從此她便開始終日在惶惶不安中度過,總感覺吳征的鬼魂就飄盪在她的左右。
姜妍發現自己懷孕了,而此時導師竟讓肖琳照顧她。她不願讓肖琳知曉,認為肖琳心機頗深,且總感覺對方在試圖窺探自己,與導師狼狽為奸,試圖害她。到底是怎麼回事,姜妍混亂了,她已深陷恐懼之中。
在陰錯陽差之中姜妍發現患者楊大民的女兒並沒有死,且楊大民也並不是一個神經病。那麼,為什麼導師要給她這個案例?為什麼她能如此容易地發現肖琳和她在做同一個案例?姜妍再次找到導師,卻發現這一切根本沒有答案,只因這一切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局!
然而姜妍沒有退縮,她試圖拯救自己。她再次去到患者家,想從這個局的開端找到線索,卻發現,一切似乎比她想的更要復雜
一個人最大的局限就是自己,正所為進一步山窮水盡,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是在現代社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你不但要超過自己,還要超過別人,生存的壓力使一切的感情都讓步於現實,鋼鐵般的表情背後是一顆極其脆弱的心,而一旦壓力達到極限,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崩潰。
❾ 求幾部能夠打救我的電影,就是那種勵志的,說點你影響深的…
《阿甘正傳》《我是山姆》《海上鋼琴師》《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奔騰年代》
❿ 電影《救我》的觀後感 老師作業,,2000字 謝謝 30分
今天和淥兒去看了《救我》 ,沒看前其吸引我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宋佳黑色蕾絲內衣激 情演繹 ,而是其所稱的不涉及鬼魂的懸疑 .電影看了 3/5 時我已經估摸到了真相,那時 已經開始覺得這電影沒什麼評頭. 因為幾乎所有的矛盾沖突都是宋佳所飾之角色的幻覺. 既 然是幻覺, 也就等於說在看這電影時觀眾所有的自行推理都是毫無價值和意義的. 看懸疑劇, 自然打定了主意是要讓導演和編劇好好的擺一道的,可眼下這擺一道 ,實在讓人感覺不 那麼服氣.而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淥兒忽然問起.她是見過臆症(但願我沒打錯字...)病人 的,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她也提過一點從醫生角度出發的看法. 我就也說說我的一點與電影本 身沒多大關聯的想法,這些想法私人覺得都能引申到很多問題,我語言組織能力有限,姑且 說一半不說一半,提一些題點.看官們自己推敲罷. 關於電視, 電影里的蒙太奇, 最常見的便是在動物片里. 一組鏡頭拍攝正在奔跑的羚羊, 另一組鏡頭拍攝正在奔跑的獅子.本來這兩組鏡頭毫無關系,但當這兩組鏡頭合並的時候, 觀眾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是飢餓的獅子在捕捉羚羊. 《救我》在述說真相的時候,借的 是最後指導老師給眾人做學術報告時的一些鏡頭閃回, 這其實就是一種蒙太奇. 我們在看電 影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覺得他所說的那些就是真相 ,之前發生的那些事情全都是女主人 公的想像 ,但那位導師所說的真相是無法考證的.他完全可以和女主人公發生了關 系,而最後推脫到是她自己的幻想 .同理,或許除了她的男朋友沒有死,其他矛盾沖突 都是真相而不是幻想 ,導師只是借著權威之名在自圓其說,推脫自己的責任. 畢竟,絕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一個瘋子說的話,而瘋子也真會因為真理掌握在多 數人手中的慣性思維而覺得那些真相只是自己的幻想 . 電影里, 當那位導師在向聽眾解釋他與某外國教授商量後採取的治療手段時, 淥兒和我 說他們的方法是違法的.我並非主修法律,對心理咨詢和治療行業幾乎一無所知,就不好評 論了. 不過出電影院後我向淥兒撒嬌, 說她可能是我的 幻想產物 時順便向她咨詢了一下. 她說在心理疾病上, 一個人對自己病情的認知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那個人病情的嚴重 程度和可治療程度. 用很俗很俗的話說, 要是大家都認為一個人有病而那個人偏偏怎麼都不 認為自己是有病的時候,他的病情就相當嚴重甚至無法治療了.這個判斷標准,我總是覺得 很別扭.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每一個人對周遭的認知,其實很大部分都是根據著這個社會的公 共認知 (詞窮...大家該明白我意思吧...) ,如果公共認知出現了偏差,或者說一個正
常人所處的那個環境忽然出現了認知偏差(比方說一群人合夥要忽悠他或者算計他) ,那 這個正常人最後會怎樣?(我是以新聞輿論為線索思考,引申到的不僅僅是心理問題, 是意識形態問題. ) 我忘了去咨詢淥兒關於臆症是怎樣形成的, 不過電影里的女主人公發病似乎是因為她對 自己期望過高,或者說是慾望過強.於是當淥兒同情女主人公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感覺.甚至 看見女主人公和同學競爭去美國給某高校教授做助手時有點想笑.好罷,我是站著說話 不腰疼.不過電影的最後,到底女主人公覺悟了她到底想要過怎樣的生活.關於搞清楚自 己到底想要什麼的話題經常被拿出來說,但不管是輕描淡寫還是濃筆重墨,能真正有所悟 的人其實少得可憐.甚至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卻因為某種奇怪的心理,不是 走捷徑, 也不是走大道, 而是故意繞上很多無謂的彎路去尋覓. 尋覓又不代表著最終會獲得, 他們似乎享受的不是獲得的過程, 而是從失敗而來的快感, 那種快感的表達方式多數都是向 自己身邊的人哀怨.簡單的說,他們把追逐當作游戲,而玩游戲享受的就是被游戲玩.主觀
的說,我有點厭這些人,因為他們的苦是自找的,或者來源於自己的幻想 .提到這 個,我也就是抱怨一下.畢竟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活得很清楚,但其實很多很多人都不清 楚自己有多迷糊.我也不清楚自己有多迷糊. 某次吃飯的時候我和淥兒討論過,我提的觀點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是非常輕松的 . 因為聽她說了些病例和針對那些病例的葯物治療後, 我察覺到那些葯物其實根本沒有治癒作 用,都是帶著大小不等的副作用在緩解病徵.既然不存在治癒病人的前提,那麼心理醫 生自然不會有什麼壓力.淥兒說,她著實覺得心理醫生是相當有欺騙性的一個行業.用很誇 張很誇張的話說(或許一點都不誇張) ,善良的人實在很難做心理醫生這一行當,畢竟明知 一個病人難以治癒, 又得面帶微笑的 忽悠他, 不是什麼人都能長期做得到的.做到的人, 要不極善,要不不善.而根據淥兒所說,心理咨詢師有時候像只是在幫助病人整理邏輯,告 訴他們可以這樣可以那樣,但並不能主觀(或者客觀)的告訴病人他們應該怎樣,這無異又 是一種悲哀.還有一種悲哀是,其實心理方面的疾病是否能治癒(似乎)完全取決於病人自 己而不是醫生有多高明.然而很明顯,我們對醫生都是盲目崇拜的,一旦發現醫生不是神, 那麼他們便是最醜陋的惡魔. 這就不僅僅是心理疾病病人與心理醫生的問題, 而是全部病人 和全部醫生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