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是一個小朋友的活動,有科普故事,電影,科普謎語,科普小游戲,叫什麼名字好啊
1、科普中心 2、科普樂園 3、歡樂科普 4、兒童科普 5、科普王國 6、科普知識 7、科普港 如果有一些知名的動漫在裡面更容易吸引小朋友了,像比如:喜羊羊學科普或者是科普與童話,都是小孩子最喜歡的,還有一些成長方面的,就要看你放的電影和游戲是以什麼為主題了,你可以加你主題來命名也好聽呀,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貳』 和科學有關的小學生主題活動
老師您好,為了促進我國的素質教育的普及,大力提高學生的科學創新意識,您的想法很好。對於「我與科學」方面,我個人的建議是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教育他們去熱愛科學、體驗科學的樂趣與魅力。具體活動如下:
一、開一個科學主題的小班會。如您可以准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設置懸念孩子們想辦法。或者讓孩子們提出問題,您來回答;或者您准備一些新奇的科學小實驗器材,進行現場演示。
二、帶領孩子們去學校附近的地方活動。在活動中,讓他們去接觸生活中的問題,了解其解決方案。
三、有條件的話去一些科普場所,如地區科普館。
四、您可以准備一些簡易的科學紀錄片。組織孩子們去觀看。
五、讓孩子們寫相關主題的作文。寫他們心中的科學與將來的理想。
『叄』 社區可以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有哪些
1.內容包括科普知識宣傳資料分發、免費咨詢和電腦維修服務、科普問答知識有獎競猜等。 社會實踐的隊員們來到社區活動中心,帶著所需的科普宣傳用品設立了科普宣傳站,投入到當天的宣傳活動中來。
2.其中科普問答知識有獎競猜吸引了社區居民尤其是小朋友們的踴躍參與,一些題目難倒了不少小朋友,但通過互相幫助、求助家長等方式學到了新知識、答對了題目,為自己贏得了綠色植物、滑鼠墊、耳機等小禮品。
3.活動還准備了多本科普書籍免費贈送給社區居民,並在社區醒目位置擺設安全小知識展板,分發安全知識宣傳手冊,進一步幫助社區居民們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推進社區科普工作社區充分利用科普條幅、科普展板、發放宣傳材料,宣傳低碳生活、精彩妙招等日常生活科普知識,極大地豐富了轄區群眾的科技文化生活。
『肆』 關愛青少年的資料
一、積極營造健康的青少年成長教育環境。
堅持學校教育與社區實踐並重,不斷引導和凈化青少年成長環境,街道匯集了地區10個社區的暑期計劃,張貼到學校、社區,送到孩子們的手中。打破以往的地域限制,使孩子們共享社區資源,促進了社區青少年回社區的報到率,提高孩子們的參與熱情。以宣師二附小為試點,建立學校、社區、家庭三結合教育工作模式,由社區、學校、家長三方簽訂德育教育責任書,同時成立一支由社區教師、青教主任組成的校外輔導員隊伍,加強社區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並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講師團,利用假期通過各種方式為孩子們授課,加強校外再教育工作。
二、積極加強青少年成長教育陣地建設。
充分利用社區科普活動中心和春風大隊部的優勢,成立了青少年假日學校, 15名志願者成為了街道青少年假日學校的小教員,設置不同課程、不同層次的培訓班。一是舉辦了奧運英語小課堂、成立青少年書畫社,為熱愛書畫的孩子們開辟了相互學習的小天地。二是開辦了模擬法庭,使「模似法庭」走進了社區、軍營,為孩子、家長、武警送去了法律知識。三是邀請中高勝律師事務所的孟慶君到街道為同學們做法制報告,向100多位孩子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部分法律基礎常識。四是開辦了科普樂園,暑期我們繼續開展了科普樂園活動,接收假期家長不能看護的學生,解決了家長燃眉之急,使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充實的假期。同時在假期中,各社區結合自身特點,不斷更新假日學校的活動內容,得到了社區青少年的喜愛。牛街西里二區舉辦了聽齊爺爺講故事活動,老人以八榮八恥為主題,以漫畫的形式繪出了當代社會美醜現象,孩子們通過觀看漫畫,由淺入深的了解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真正含義。春風社區以「迎奧運,知榮辱,禮儀我先行」為主題,開展了古今禮儀大家學活動,通過系列情景劇的再現,孩子們發現了身邊的一些陋習和不良現象,大大增強了孩子們的文明禮儀意識。為了提高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興趣,讓孩子們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體會胡錦濤總書記的「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真正含義,並充分感受勞動後的收獲與快樂。牛街東里社區還開展了「今天我當家」少年廚藝展示活動。活動中孩子們邊操作邊講解,還互相交流菜品的做法,當場做出,並請大家品嘗。通過交流展示,不僅學到了新的烹飪知識,了解了其他孩子的不同的做菜方法,還提高了烹飪興趣和以勤勞為榮的意識。同時白廣路社區的節能小分隊、南線閣社區的青少年詩舍、楓樺社區的書畫班、鋼院社區的舞蹈隊、西里一區的法律大課堂、菜北社區「明榮鑒恥述說身邊事」等活動都得到了社區青少年的好評和廣泛參與。街道還投資萬元開展社區法制教育,製作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百米文化牆,有效地凈化了社區教育環境。在社區畫廊、報亭中還開辟了專欄談法制,宣講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教訓,形成了人人關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氛圍。我街道還將在明年陸續完成八組,共六百多平方米社區文化牆的建設,為加強居民素質教育,凈化社區環境做出努力。
三、關愛青少年成長教育機制健全。
推行了三項關愛青少年成長教育的運行機制,設立了特色教育經費、特困家庭助學金、大學生獎學金,為有效地關愛和關注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提供了經費保證,今年街道為轄區六所中小學、幼兒園拿出12萬元補充地區中小學校的教育經費,支持學校辦特色教育,協助確立了回民小學發展民族體育、民族手工藝、宣師二附小的校園法制教育、66中乒乓球特色、廣安中學的外來人口子女教育等各具特色的德育教育項目,有效的推動了地區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2006年,牛街地區考取大學本科以上的同學就有109位,其中有4名同學考上了清華、北大。街道拿出五萬多元,對其中14名特困家庭考上大學的學生每人發放1000——4000元助學款,對4名考上北大和清華的學生每人1000元獎勵,為其他考上大學的94名同學每人頒發價值200元的購書卡。使他們能夠順利踏進高等學府,為他們的美好未來點燃新的希望。此後,各社區還結合社區特色,召開了大學生座談會、家長座談會、學習心得交流會。交流高考體會,傳承知識的同時,引導這些受助學生,培養他們的愛心和感恩心,認同助學活動的深遠意義,以積極的行動回報社區和服務社會。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得到有效開展。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
以各種節假日、紀念日為契機,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道德實踐活動。以多角度的系列活動為依託,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受教育。一是開展了「和諧平安 歡喜過年」的主題活動,通過我的狗年壓歲錢、我做父母小幫手等活動,使孩子們體驗到了父母的辛苦,從而更加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充分感受了家庭的溫暖。二是舉辦「老少同樂,歡喜過年」聯歡會,使孩子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同台演出,並將親手捏的餃子送到空巢老人家中,為他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使孩子們在活動中,懂得了敬老、愛老的美德。三是舉行了煙花爆竹限放知識講座,邀請派出所民警就燃放偽劣煙花爆竹的危害和相關法規為同學們進行了講解,掌握了解了相關法律法規的重要意義、如何正確選擇爆竹等知識。四是開展了「文明小使者愛心監獄行」活動,以特殊關愛送給特殊母親為主題,到北京市女子監獄慰問一線女幹警和本地區在女子監獄服刑的婦女。通過「社區文明小使者」愛心行動,來喚醒幫助迷途婦女樹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重返社會與家人早日團聚,同時也是對社區的青少年進行一次警示教育。五是組織地區350名青少年開展了「穿梭時空隧道,品味百年電影」活動,參觀百年電影的誕生地大觀樓電影院,活動一開始,孩子們便由大觀樓的老職工們帶領著參觀了大觀樓百年電影展,老職工帶領孩子們逆時而上,追溯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重溫電影舊夢,了解中國電影文化的歷史。同時老職工們就大家關心的問題為孩子們進行講解,講述大觀樓的百年歷史,激勵在場的青少年。寒暑假千餘名孩子參加了活動。
『伍』 2012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的活動主題是什麼
2012年 「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 將以 「食品安全與健康」 為主題,關注兒童食品與健康。
「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是由教育部、中央文明辦、廣電總局、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根據《全民科學素質綱要》每年擬定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一系列科學體驗調查活動。「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至今已舉辦七屆了,是青少年中普及最廣、影響力最強的全國性科普活動。
『陸』 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科普活動有哪些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
2、充實文明學校關於未成年人教育培訓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庭教育培訓,邀請老師、志願者講解科學、法律知識,引導更多的家長重視子女思想道德建設,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親子觀和成長觀,幫助家長掌握科學教育知識和教育方法,增加未成年人的科普、法律常識。
3、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動。引導家長以良好的言行舉止影響子女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開展「小公民道德實踐」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對單親家庭、貧困家庭、進城務工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以及貧困殘疾兒童給予特殊關懷,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大家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的關愛,從而養成團結友愛、自立自強的品質。
4、利用寒暑假、節假日,積極引導青少年參加社區組織的科普活動、參加愛護家園等公益活動,培養他們扶危助困、崇尚科學的良好品質。
5、在假期開展諸如參觀、比賽、演講等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科普教育等活動,使未成年人接受愛國主義和科普知識教育。
6、開展的文化廣場和健身活動要納入青少年活動內容,讓青少年在活動中唱主角,寓教於樂、寓文於樂,凝聚人心。
『柒』 如何發揮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引領輻射作用,促進各校科普教育的開展
按語:10多年前徐匯區教育系統提出:「以科技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突破口」,並以《開發社區科技教育資源,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動》作為一項探索、研究的課題,已取得了科技教育的成果,也作為一項特色項目予以建設,如徐匯區青少年科技導師團、徐匯區科技幼兒園等。
今天,「校外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有效銜接的策略研究」是一項逆向研究的課題,可以通過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與社區活動的互動達到雙贏,多贏的目的,同時為校外教育轉型的探索提供實踐活動項目。(本文已刊登上海教育科研 2008年第5期)
關鍵詞:校外教育社區科普有效銜接
隨著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校外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其在全社會大力加強和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背景下承載著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擔。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校外教育如何抓住機遇,在學習型社會建設中健康發展、有所作為則成為備受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校外教育已經不可能繼續獨立於社區生活以外,不可能繼續與社區教育毫無聯系,而是越來越廣泛和深刻地同社區發生各種各樣的內在的必然的聯系。一方面,校外教育的資源正在向社區開放,引導和努力參與社區的一些社會活動和教育活動。另一方面,社區也已經向校外教育開放可供利用的教育資源,滲透參與校外的教育活動。校外教育與社區生活正在走向終身教育要求的「一體化」,即校外教育社區化,社區生活教育化。
一、校外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有效銜接的條件與背景
徐匯區經過數年努力已初步形成青少年科普活動的社區文化,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素來與區域內科普基地聯合開展各項科普活動,並結合社區各街鎮的特點,為跨越式的發展社區教育,建設社區學校創造條件。因此,提出探索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動與社區教育結合,以青少年活動中心為樞紐,以各分中心和社區學校為網路,以學校、家庭、社區教育三位一體形成終身教育體系。近年來徐匯區校外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的有效銜接, 成為徐匯區作為社區教育全國示範的重要內容。同時,徐匯區具有豐富的校外科技教育資源,區內有數十所高校,百餘所科研所,特別是徐匯區擁有幾十位生活、工作在區域內並熱心青少年科普事業的院士和科學家們組成的徐匯區青少年科技導師團。形成了社區科普資源的集聚效能,人力資源是最大的「財富」,導師們在不同社區對青少年校外科普活動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指導。另外校外教育資源與社區教育充分整合,如:活動中心各分中心、大中小學,社區學校以及各種社會資源都是實體化推進社區科普活動的載體。因此,各街、鎮在自身的社區空間里可以體現不同的青少年科普活動的社區教育方法甚至模式。
二、街道科普特色活動是有效銜接校外教育的主渠道
在社區教育推進的有利條件下,各社區努力發揮各個社區教育機構的獨特功能,尋找已有成熟而簡約的路徑。不斷開展各街鎮業已存在的科普特色活動是有效銜接校外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時努力發掘各街、鎮的科普特色,繼續開發各街鎮特點的科普活動,使校外青少年科技活動通過各種渠道深入社區創建特色的科普活動。例如:徐家匯街道的頭腦奧林匹克家庭賽,就是利用學校與街道聯手組織居民培訓,舉辦各類頭腦奧林匹克家庭賽;龍華街道的龍華中學、龍華小學、龍苑中學等舉辦「五小龍」活動;凌雲街道的青少年模型俱樂部以及小機靈擂台賽活動的開展,並由此獲得創新大賽一等獎;湖南街道根據區域內老洋房、舊建築多的特點開展建築模型科普活動,以科技人文精神組織湖南老洋房、舊建築的演講活動,並多次在全國建築模型比賽中獲獎。天平街道與南模中學聯手構建「生態工作室」,輻射周邊學校等。
全區各街鎮都與校外教育或學校課外活動進行有效銜接,既充分發揮了校外教育的作用,又發揮了學校的積極性,更開發了各街鎮的特色資源,極大豐富了青少年校外科普活動的內容。形成了青少年科普特色活動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以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動來推進和豐富社區教育,為學習型社區的創建提供基本素材。
三、學校與社會資源是校外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有效銜接的依託
長期以來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與各學校,各街鎮存在合力推進青少年校外活動特別是社區科普活動的合作機制。三位一體的模式的運作,充分發揮了各自工作的優勢,根據街鎮的特點,結合各社區所在的特色學校的校本建設,努力構建社區教育體系。同時依託青少年校外教育資源,以社區所在的學校和社區學校為依託,開展校外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有效銜接的研究,探索有效銜接方法與手段,通過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形成形式互動,社會融合,手段多樣,目的雙贏的良好結果。
特色學校是社區教育最貼近最豐富最有效的資源,各街、鎮區域都有若干所中小學、幼兒園。徐匯區共擁有三所上海市科技示範學校、八所上海市科技特色學校,八所區示範校,三十四所區特色校、六十一所綠色校,區內還有植物園、昆蟲館、公安博物館等十九個市級科普基地以及許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研究所等。特色學校、科普基地、科研院所等資源是社區教育最近最好的資源,它們的場地、設備、師資不僅是社區教育的資源,更是青少年社區科普活動的無盡寶庫,活動中心作為校外機構始終不渝地致力於開發各類資源,與各方面通力合作,開發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類科普活動,成為徐匯校外教育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四、社區科普活動的方法是有效銜接校外教育的手段
校外教育及社區科普活動開展,要根據青少年不同的年齡段特徵和興趣愛好來設計活動:幼兒科技活動以游戲教育的形式作為主要手段;小學科技活動以興趣教育形式作為主體方法;初中科技活動以使用工具教育形式作為主要途徑;高中科技活動以課題研究、探究性學習行為和方法的培養為主導。尋找探索性研究的內在基本規律,而社區具備了青少年科學探索的眾多素材。青少年的科學興趣愛好是多樣化的,而且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變遷而發生變化,只有在明確青少年興趣愛好的基礎上,組織豐富多樣的社區科普活動,讓其有自由選擇的機會,才能滿足青少年的多樣化活動需求,也才能真正發揮校外科普活動的素質教育功能。因此,校外教育要積極組織和設計青少年喜聞樂見的,以科技創新、動手動腦為內容的社區科普活動。活動要有時代氣息,突出社區特點,採用青少年寓教於樂的形式,切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集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於一體,發揮校外教育優勢,體現社區活動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五、校外教育機構要引領校外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有效銜接
相對於學校和社區組織的校外活動而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活動由於其專業性強,組織質量高,符合青少年興趣愛好等特點而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的歡迎。誠然,由於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條件所限,其校外活動不可能覆蓋全區的所有學生,尤其是一些項目的杯賽活動,可能只有少數特長學生參與,這使很多中小學生感到遺憾。為此,以青少年活動中心為樞紐,發揮其校外活動的引領作用,帶動學校、社區提高整個區域內校外活動的質量就極有必要。因此,校外機構要整合資源,探索一種適合社區的模式。根據各個社區實際需要從中選擇相對典型、可行的穩定模式,這種模式經過探索和實踐,已成為有效銜接的模式,徐匯校外機構是校外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的主要引領者。目前,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及各個分中心與若干社區已共建成多個社區學校,中心及分中心已在所在社區形成科普活動的多種模式。例如凌雲分中心和凌雲社區學校內設置信息苑、模型俱樂部、頭腦奧林匹克、小機靈系列活動等都是這種模式的成功典型。而這些模式的出現與成型,都是由校外機構和社區共同創立而成並充分利用活動中心策劃、組織的資源,調動社區學校、各中小學、家庭的各類資源形成蓬勃的社區科普活動,有力推進了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提升。
六、整合社區科普活動是有效銜接校外教育的途徑
目前,政府的各個工作部門,以及社會各種文化教育機構,比如,街道社區、博物館、校外教育基地等,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其工作都會成為或多或少涉及青少年的校外活動,搞好青少年校外活動自然也成為其份內之事。但是各個機構之間的互動和聯系還有待提高,各行其是的現象尚很普遍,這也造成了其組織的青少年校外活動質量參差不齊,資源得不到高效利用。因此,加強各個部門和機構之間的聯系和銜接很有必要,尤其是,青少年校外活動的彼此交流是提高青少年校外活動整體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而通過各個機構之間的溝通聯系,整合社區科普活動也就有了可能。目前徐匯區社區教育發展迅猛,各街、鎮結合地區的特點,以科普活動拓展其功能。整合社區科技活動來發展社區教育,以街、鎮為「塊」,以教育系統以及社會資源為「條」。從「條塊」結合發展到「條條塊」結合,建立社區教育的立交橋。將青少年科技活動有機地、多元化地融入到社區活動中去,以多種形式立體地在各街、鎮開展活動,滲透到社區、小區,甚至深入到家庭,擴大到其它街、鎮,形成青少年科技活動新的增長點,成為社區教育的一道風景線。
目前,徐匯區每年街、鎮或學校冠名的科技「杯賽」有三十項左右,參加學生數十萬,這些「杯賽」大多與社區街鎮聯辦,既體現街鎮熱情組織,同時也體現了青少年科技活動愈來愈離不開社區,青少年在社區生活的時光愈益成為各類科普活動的好時光。如:2007年9月在迎接上海市承辦的世界特奧運動會時,華涇社區與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徐匯區「科技特奧」活動,組織了十三街、鎮的智障青少年參加的訓練、培訓、競賽等系列活動,讓智障青少年在科技游戲活動中體驗到愉悅,同時也體現全社會共同關注智障人士的人文精神。
以「青少年科技活動」為載體,整合地區學校、社會等資源舉辦各項活動,開展具有社區特色的科普活動。使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動成為社區活動的組成部分,青少年科技活動進入社區的時間空間將大有作為,它將會大大激活社區教育的開展。社區教育要經營好區內已有的科普資源與已有的科普活動成果,將已有的青少年科技資源與成果運用好。
徐匯校外教育和社區教育將整合徐匯優勢資源,拓展其功能。它將融入到徐匯社區教育體系之中,在徐匯區社區教育的大空間做好資源利用,優勢整合,為構建徐匯學習型社區的明天做出貢獻。
校外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有效銜接是在國際、國內大力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大背景下進行銜接的。它通常通過當地社區已有的條件與背景來開拓和銜接的;它通過街道科普特色活動的主渠道來構建的;它通過學校、社會資源的依託來鞏固的;它通過校外教育機構與社區科普活動的聯動模式來設計的;它通過社區科普活動的方法和校外教育的手段來實施的;它通過整合社區科普活動和校外教育的途徑來發展的。校外教育與社區科普活動有效銜接無疑是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型社會三大理念的一項深遠意義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