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國大典》最後解放戰爭勝利了放的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只想知道名字嗎?
下面的主要是建國後的,1949年以前也有,比如:《勝利進行曲》、《日本間諜》、《民族的火花》、《中國之抗戰》.....
《普通一兵》、《中華女兒》、《趙一曼》、《人民的戰士》、《劉胡蘭》、《無形的戰線》、《大地重光》、《白毛女》、《和平保衛者》、《抓壯丁》、《六號門》、《南征北戰》、《新兒女英雄傳》、《關連長》、《翠崗紅旗》、《雞毛信》、《沙家店糧站》、《渡江偵察記》、《天羅地網》、《平原游擊隊》、《董存瑞》、《鐵道游擊隊》、《為了和平》、《撲不滅的火焰》、《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寂靜的山林》、《地下尖兵》、《不夜城》、《邊寨烽火》、《紅霞》、《萬水千山》、《永不消逝的電波》、《戰斗的山村》、《英雄虎膽》、《狼牙山五壯士》、《紅孩子》、《黨的女兒》、《長空比翼》、《沙漠追匪記》、《前哨》、《烈火真金》、《糧食》、《老兵新傳》、《回民支隊》、《戰上海》、《戰火中的青春》、《星星之火》、《突破烏江》、《我的長征》、《英雄小八路》、《洪湖赤衛隊》 、《紅珊瑚》、《紅色娘子軍》、《自有後來人》、《小兵張嘎》、《舞台姐妹》、《大浪淘沙》、《沙家浜》、《獨立大隊》、《紅日》、《金沙江畔》、《地雷戰》、《軍歌嘹亮》、《兵臨城下》、《白求恩大夫》、《烈火中永生》、《地道戰》、《打擊侵略者》、《小八路》、《渡江偵察記》、《烽火少年》、《大決戰》、《巍巍昆侖》、《挺進大西南》、《東京審判》、《南京》、《太行山上》、《佩劍將軍》、《七七事變》、《血戰台兒庄》、《閃閃的紅星》、《夜襲》、《烈火金剛》、《鐵道游擊隊》、《雞毛信》、《英烈千秋》、《八百壯士》、《集結號》、《大捷》、《戰爭子午線》、《紫日》、《開國大典》、《白山黑水》、《黃河絕戀》.........
好像夠你看一陣的了
2. 和白求恩,設計一個話題
紀念白求恩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准下列字音,理解並運用文中成語。
2.學習議論文夾敘夾議的寫法。
3.學習文中對比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1.學習寫讀書摘記,積累成語。
2.練習運用記敘、議論兩種表達方式。
(三)情感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並學習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美、行為美。
教學重點
議論文中議論與記敘的關系,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教學難點
議論文中議論與記敘的關系。
課時安排:l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電視劇《白求恩》主題曲。白求恩這個名字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你們知道白求恩是哪國人嗎?(加拿大人)
一個外國人,為什麼能在中國人心中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呢?學習了毛澤東同志寫的《紀念白求恩》一文,我們就得到答案了。(板書題目)本文是毛澤東同志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寫的,寫於1939年12月21日。
二、明確目標
三、整體感知
找四個學生輪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1.正音
2.本文贊揚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3.本文除了贊揚白求恩的精神,還有什麼目的?(號召全黨同志學習白求恩的精神。)
四、教學過程
3.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這句歌詞是那個歌曲裡面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作詞:蘆芒、何彬
作曲:呂其明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爬上飛快的火車 像騎上賓士的駿馬
車站和鐵道線上 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
我們扒飛車那個搞機槍 撞火車那個炸橋梁
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 打得鬼子魂飛膽喪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哎……嗨……嗨……
(3)電影白求恩主題音樂擴展閱讀: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由蘆芒、何彬作詞,呂其明作曲的一首歌,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插曲。
《鐵道游擊隊》反映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山東棗庄臨山一帶的鐵道游擊隊的戰斗生活。曲作者運用山東民歌中富有典型意義的音調創作了這首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現了游擊隊員在艱苦環境中的堅強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隨著影片的放映,這首歌曲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全國傳唱幾十年而不衰。
呂其明(1930.5-) ,中國最傑出的交響樂作曲家,著名電影音樂作曲家。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以其管弦樂序曲《紅旗頌》、交響敘事詩《白求恩》等一批大氣磅礴的交響樂傑作,開一代先河,奠定了他在中國音樂史上不可撼動的地
4. 為什麼紀念白求恩
「這是多年以前,我們經常感動的往事,這是多年以後,我們重新喚起的記憶。不遠萬里,你帶來和平的希望;出生入死,你拯救戰爭的創傷;生生不息,你走在英雄的路上;永永遠遠,你在我們心上。」
這是電視連續劇《諾爾曼·白求恩》中的主題歌。這些天來,隨著該劇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的熱播,白求恩,一個中國人無比熟悉的名字,重新從歷史的深處浮現。
諾爾曼·白求恩——在20世紀人類最黑暗的時刻,在中國人民最苦難的日子裡,不遠萬里,來到中國。67年前,白求恩在一次為傷員施行急救手術時受感染逝世。這位外國人的犧牲,讓一代偉人毛澤東悲痛、沉思。在白求恩追悼會上,毛澤東發表了著名講話《紀念白求恩》。從此,這個名字響徹中國,67年賡續綿延,回響不絕。
白求恩,曾經是一個浪漫沖動的少年,曾經是一名憤世嫉俗的醫科學生,曾經是當時全世界最優秀的13位外科醫生之一……最終,他卻選擇成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是什麼在吸引著他?
「我是一個醫生,一個外科醫生。我的職責是維護人類的優美無比、精力充沛的生命。」白求恩說。
憑借這種信念,一戰爆發時,他放棄即將到手的學位,報名成為一名戰地救護員。
「讓我們把利潤、私人經濟利益從醫務界里取消,把貪得無厭的個人從我們的職業中清除。讓我們把靠自己同胞的痛苦發財當作可恥的事情。」白求恩說。
憑借這種信念,他毅然加入加拿大共產黨,將目光投向一無所有的貧苦人,投身公共醫療體系的建立。
「我拒絕生活在一個充滿屠殺和腐敗的世界裡,我拒絕以默認或忽視的態度面對那些貪得無厭之徒。」白求恩說。
憑借這種信念,他率醫療隊趕赴西班牙戰地,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務,創造了前線輸血搶救的戰爭醫學奇跡。
憑借這種信念,他穿過日軍封鎖線,冒著槍林彈雨抵達延安,從而組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志願戰地醫療隊、第一個自願輸血隊,編寫了第一本游擊醫療手冊,帶領晉察冀的軍民僅用5個星期就建立起一所正規的醫院;他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具有科學素養和職業精神的醫護人員,使他們成為新中國醫療事業的中堅力量。
憑借這種信念,在短短的一年零八個月,他翻山越嶺,處理分散在各醫院和村子裡數不清的傷員,有一次竟然在65個小時內連續做了115台手術,他以自己精湛的醫術拯救了中國人民成千上萬最優秀、最英勇的戰士,在鮮血淋漓的戰場用手術刀創造了生命奇跡。
「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67年前,戰士們高喊著「白求恩」沖鋒陷陣;67年間,人們從白求恩的精神中汲取力量。我們今天懷念白求恩,是因為這個名字仍然讓我們感動和奮發,並告訴人們一個人生的經久話題:究竟應該怎樣對待生?又應該怎樣看待死?
5. 哪首歌裡面有這樣兩句歌詞: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作詞:蘆芒、何彬
作曲:呂其明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爬上飛快的火車 像騎上賓士的駿馬
車站和鐵道線上 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
我們扒飛車那個搞機槍 撞火車那個炸橋梁
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 打得鬼子魂飛膽喪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哎……嗨……嗨……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由蘆芒、何彬作詞,呂其明作曲的一首歌,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插曲。
《鐵道游擊隊》反映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山東棗庄臨山一帶的鐵道游擊隊的戰斗生活。曲作者運用山東民歌中富有典型意義的音調創作了這首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現了游擊隊員在艱苦環境中的堅強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隨著影片的放映,這首歌曲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全國傳唱幾十年而不衰。
呂其明(1930.5-) ,中國最傑出的交響樂作曲家,著名電影音樂作曲家。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以其管弦樂序曲《紅旗頌》、交響敘事詩《白求恩》等一批大氣磅礴的交響樂傑作,開一代先河,奠定了他在中國音樂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
2017年12月,呂其明以《紅旗頌》《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獲第十屆中國金唱片獎綜合類最佳創作獎。
6. 求《白求恩》主題曲
這里你看一下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0%D7%C7%F3%B6%F7&lm=-1
7. 紅旗頌哪裡下
試一下這個:
http://lengyue.blog.luohue.net/file/6217/2007-5/20051196551082940.mp3
http://sfj.ahhfly.gov.cn:82/lpmusic/up/dj/20061126370391.wma
紅旗頌-上海交響樂團
http://video.blogolb.com/U1/2007/01/23/2007012301145516897024.mp3
右鍵點擊另存為可直接下載。
《紅旗頌》 呂其明 曲
中國作曲家呂其明於1965年春應「上海之春」開幕式之邀,創作了單樂章管弦樂合奏曲《紅旗頌》並首演成功。作曲家在樂曲中合理運用《國歌》、《東方紅》及《國際歌》等的音樂素材,巧妙的配合創作的「歌頌紅旗」主題,旋律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悠揚婉轉,充分表達了人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無比忠誠。
《紅旗頌》的作者呂其明是我國著名的電影音樂作曲家,1930出生。他從小酷愛音樂,十歲隨父去淮南抗日根據地參加新四軍,先後在二師抗敵劇團、七師文工團、華東軍區文工團任團員。他的父親呂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戰爭的峰火中為國捐軀。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起呂其明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奏員。1951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1955年回上海電影製片廠任作曲。1964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歷任上影樂團團長、上海電影總公司音樂創作室主任。是中國音協第四、五屆理事 。曾為《鐵道游擊隊》、《家》、《紅日》、《白求恩大夫》、《廬山戀》、《南昌起義》、《雷雨》、《非常大總統》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十餘部紀錄片作曲,並曾為《秦王李世民》、《向警予》、《秋海棠》、《阮玲玉》等十餘部電視連續劇、廣播劇作曲。其中《廬山戀》的插曲《啊,故鄉》和歌曲《你應當留下什麼》曾獲全國優秀歌曲獎。在影片《城南舊事》的創作中,以別具一格的樂思,富有時代感的旋律,使影片音樂和畫面在風格上和諧一致,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其他音樂作品有交響樂《鄭成功》(與他人合作)、交響詩《鐵道游擊隊》、隨想曲《霓虹燈下的哨兵》、序曲《紅旗頌》、交響敘事詩《白求恩》等十餘部,以及《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誰不說俺家鄉好》(與他人合作)等歌曲百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