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部電影小女孩叫芳芳
《芳芳》是一部外國電影,片名就是用女主角在片中的名字(芳芳)定名.後這位女演員也成為一名導演.
蘇菲瑪索
2. 哪位法國女明星演過《逃之夭夭》,《芳芳》,《勇敢的心》
蘇菲馬索
逃之夭夭
編劇/導演:熱羅姆·薩朗Jerome Salle
主演: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
伊萬·阿達勒Yvan Attal
薩米·弗雷Sami Frey
劇情簡介
弗朗索瓦(伊萬·阿達勒飾)是個剛遭女友拋棄的普通男人,打算去法國南部的藍色海岸散心度假。在南下的火車上,弗朗索瓦邂逅了神秘而美麗的吉雅拉,旋即被這個風情萬種的美女所深深吸引。這位熱情大膽的美女建議兩人一起共度周末,弗朗索瓦立刻欣然同意,他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好運氣,整件事如同一場童話般的美夢。
可惜美夢總是醒得太快,吉雅拉突然無故失蹤,弗朗索瓦一下子由天堂墮入了地獄。他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吉雅拉重新回到他的懷抱,但是事情遠非他所想的那麼簡單……
演員陣容
這部融合了希區柯克的懸念和新浪潮電影的表現手法、情節跌宕起伏的影片是導演兼編劇熱羅姆·薩朗的首部長片,片中美麗迷人、風情萬種的蛇蠍美人吉雅拉,由大家熟悉的法國影星蘇菲·瑪素扮演,和她搭檔的是在《翻譯風波》中飾演菲利普一角的法國男星伊萬·阿達勒,還有法國新浪潮派老將薩米·弗雷捧場。據知,影片將於今年9月登陸中國。
法國出美女,有「法國第一美女」美譽的女星蘇菲·瑪素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蘇菲·瑪素以少女偶像起家,14歲時就因在影片《初吻》一炮而紅,輕而易舉地成為80年代最受歡迎的玉女偶像之一,從法國紅到日本乃至港台地區,影迷發燒程度非常嚇人。1984年,蘇菲出演波蘭導演安德列·左拉斯基執導的《狂野的愛》一片,為自己的演藝生涯和個人生活帶來極大轉變,她從此擺脫玉女戲路的局限,也和左拉斯基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親密伴侶。之後的《我的黑夜比你的白天美》、《豪情玫瑰》、《芳芳》等多部佳片,更奠定了蘇菲在影迷心目中的牢固地位,還被法國選為東亞地區的親善大使。1995年,梅爾·吉布森的史詩片《勇敢的心》讓蘇菲·瑪素成功打入好萊塢,成為好萊塢最受歡迎的法國演員,真正的國際巨星。之後,蘇菲·瑪素又陸續出演了007系列片《末日危機》、《安娜· 卡列尼娜》、《情慾寫真》、《盧浮魅影》等片。
蘇菲這次要演的是個冷艷的蛇蠍美人,這是她第一次接觸這種類型的角色
導演介紹
年輕的熱羅姆·薩朗是個初露才華的電影工作人。他以編劇的身份進入電影圈,寫過《理想的男人》等劇本。在拍攝了短片《寬恕的一天》(Le jour de grâce)之後,熱羅姆的才華得到電影《5 X 2》的製片公司菲泰里特製片公司的賞識,他們建議熱羅姆拍攝一部長片,並由公司在經濟上提供支持和幫助。一年之後,《逃之夭夭》的劇本便完成了。
3. 有誰知道這個電影啊 法國的! 名字叫 芳芳
【中 文 名】芳芳
【原 片 名】Fanfan
【外文別名】Fanfan & Alexandre (1993)
【出品年代】1993
【國 家】法國
【類 別】喜劇/愛情
【導 演】亞歷山大·雅爾丹(Alcxander Jardin)
【字幕語言】中文
每個早上,我都要離開你
每個黃昏,你都要把我追回來
一天一天愛下去
快結婚的男人亞歷,遇到了活潑開放、崇尚個性的舞蹈演員芳芳,無可救葯地墜入情網。
一向以來,他都是生活在止水中,他未曾嘗過愛情的驚濤駭浪。而在童年時母親不停地更換性愛對象的陰影里長大的亞歷,固執地認為有性的愛情不會長久,一上床什麼都完了,所以他下了一個決定,他要永遠追求芳芳,卻永不涉及情慾。
亞歷用法國式的浪漫,帶領著芳芳在愛情的海洋中徜徉,卻從不涉及半點情慾,這叫芳芳異常苦惱,不知道他為什麼總是用盡心思然後半途而廢。
芳芳在找房子自己住,亞歷聽到消息後,先她一步租了一套房子,然後通過一些關系把一間房間分租給她。而他住在芳芳的隔壁,用一壁牆的單向鏡子偷窺芳芳的生活:激烈的音樂里,芳芳開始脫掉衣服,換上練功服,開始在動感的節奏中舞蹈,亞歷也跟著跳,看著她面對著自己端詳面容,做表情。
隔著一道玻璃,他和她同居在一起。雖然她就在他面前,卻是那樣的可望不可及,亞歷就封閉在自己設計的鏡中。
亞歷在自己的安全里愛著他渴慕的女子。
然而有一天這個秘密終於被芳芳發現,她目睹了他內心深處對她的深情,結尾時芳芳打碎了這面鏡子,也可以看作是幫助亞歷走出心靈的城堡。亞歷終於吻了芳芳,他的心病痊癒了。
片中的蘇菲·瑪素:
和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蘇菲瑪索一樣,幾乎每一個男人心中,也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芳芳。
電影使大多數人確信:蘇菲,就是芳芳,芳芳也就是蘇菲。燦爛的笑容讓我們感覺這世界的溫暖青春嫵媚,尤其是那雙為世人所熟悉的美麗深邃的大眼睛顧盼流波,盪漾著一種可以融化一切的神奇力量。她的美麗不僅來自於容貌,令人驚奇的是,她把理性與感性的美融於一體,蘇菲-瑪爾索的親切率真,甚至可以說是流露出一種天然的純凈感,象水,象空氣,象清晨第一束陽光,無比自然和美好。
在她的任何一部影片里,我們從來沒見過她大笑到花枝亂顫,倒是哭讓我們感慨,原來流淚的女人也可以美麗如斯。
《芳芳》里的蘇菲.瑪索短褲長靴,栗色的長發挽成蓬鬆的辮子,率直、浪漫,敢愛敢恨,她要的愛情是實在的人間煙火,要吵嘴,要親吻,要肌膚之親,芳芳的心本真而純粹,堅決不要那面咫尺天涯的玻璃牆,她只要和愛情,在一起。
「鏡頭中的她清純而性感,略帶憂郁和野性的氣質無堅不摧。最動人的一慕發生在沙灘上,蘇菲那麼自然地裸露出完美的身體,亞歷為她抹防曬霜,遲疑的手指撫過蘇菲的肌膚,無與倫比的誘惑,男人軟弱的掙扎,少女的青春光澤在鏡頭下流動,彷彿已經融化在陽光和海水中。」
這一段評論或許最能說明蘇菲在片中的表現:「這時我絕對相信上帝造人雖然不帶偏見,但用的材料一定是分了檔次的,有些人用的是泥,而象蘇菲,我想用的一定是奶油和白巧克力。」
這是一部標準的法國片,這樣煽情的故事也許只有法國人才能拍出來不肉麻,也只有蘇菲瑪索,只有那樣如花年輕的蘇菲瑪索演出來叫人覺得不矯揉造作,一切都是好的完美的,這些元素決定了這是一部成功的愛情電影。
本片曾獲得嘎納電影節最受歡迎電影,也是當年法國最賣座的影片。法國式的浪漫,蘇菲瑪索的美麗,繁尚格雷古典的憂郁都是影片所向披靡的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片頭,一男一女兩個人的頭部剪影,各自噙著口香糖的兩端,不停靠攏又分開,女方主動的時候男方退縮,待男方主動時女方又在閃避,始終沒有真正碰觸嘴唇,最後男方拿出一把剪刀,咔嚓一聲,斷了。在這一吞一吐間,愛情中的疑幻疑真、患得患失表露無疑。這是一個噱頭,也是總領影片的大綱——愛情中的閃避,患得患失。
4. 我想知道那部蘇菲瑪索做女主角的電影的名稱!!
電影名稱:《芳芳》
蘇菲·瑪索 主演
中文名稱:芳芳
英文名稱:Fanfan
發行時間:1993年
電影導演:亞歷山大·雅爾丹(Alcxander Jardin)
電影演員:
蘇菲·瑪索(Sophie Marcesu)
樊尚·佩雷( Vincent Perez)
地區:法國
語言:法語
【內容簡介】
每個早上,我都要離開你
每個黃昏,你都要把我追回來
一天一天愛下去
快結婚的男人亞歷,遇到了活潑開放、崇尚個性的舞蹈演員芳芳,無可救葯地墜入情網。
一向以來,他都是生活在止水中,他未曾嘗過愛情的驚濤駭浪。而在童年時母親不停地更換性愛對象的陰影里長大的亞歷,固執地認為有性的愛情不會長久,一上床什麼都完了,所以他下了一個決定,他要永遠追求芳芳,卻永不涉及情慾。
亞歷用法國式的浪漫,帶領著芳芳在愛情的海洋中徜徉,卻從不涉及半點情慾,這叫芳芳異常苦惱,不知道他為什麼總是用盡心思然後半途而廢。
芳芳在找房子自己住,亞歷聽到消息後,先她一步租了一套房子,然後通過一些關系把一間房間分租給她。而他住在芳芳的隔壁,用一壁牆的單向鏡子偷窺芳芳的生活:激烈的音樂里,芳芳開始脫掉衣服,換上練功服,開始在動感的節奏中舞蹈,亞歷也跟著跳,看著她面對著自己端詳面容,做表情。
隔著一道玻璃,他和她同居在一起。雖然她就在他面前,卻是那樣的可望不可及,亞歷就封閉在自己設計的鏡中。
亞歷在自己的安全里愛著他渴慕的女子。
然而有一天這個秘密終於被芳芳發現,她目睹了他內心深處對她的深情,結尾時芳芳打碎了這面鏡子,也可以看作是幫助亞歷走出心靈的城堡。亞歷終於吻了芳芳,他的心病痊癒了。
5. 求法國影片〈芳芳〉的劇情以及……
劇情介紹
[編輯本段]
故事發生在法國路易十五時期,社會動盪,也就是史稱的「花邊戰爭時代」。芳芳(樊尚·佩雷)是出生在鄉村的青年,他生性散漫風流但是卻有正義感,而且身手不凡(估計是整天被姑娘的家人追殺鍛煉出來的)。他為了逃避與地主女兒的婚姻而離家出走,就在他對前途感到迷茫之時,一位美麗的吉普賽女郎煞有介事地為他看了手相,她預言如果他參加法國軍隊將會有一個光輝的前程,因為他命中註定要會娶到法蘭西最尊貴的公主——國王路易十五的女兒。
芳芳信以為真,恰好在此時,他遇到了正在招兵買馬的軍隊,這還不是天意嗎?於是芳芳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等到辦好一切手續,他才知道給他算命的女郎不是別人,正是軍團中士的女兒阿德麗娜(佩內洛普·克魯茲),不過沒辦法,既然被騙來參了軍,那就姑且安頓下來吧。
一次偶然的機會,芳芳在返回營地的途中碰到幾名劫匪正搶劫一輛馬車上的女眷,該出手時就出手,幾個三腳貓匪徒自然不是我們芳芳大俠的對手,沒想到的是,被他搭救的正是路易十五的女兒昂麗葉特公主!芳芳就差沒跪下來感謝上帝了,為了再次和公主相會,芳芳費勁力氣半夜潛入了國王的城堡,可是公主的記性實在太差,居然根本就不記得這位救命恩人了,還叫來了衛兵抓他,還有比這更倒霉的事嗎?芳芳終因寡不敵眾,束手就擒,被判處死刑。
另外一邊,早就傾心於芳芳的阿德麗娜不惜犯險去勸說路易十五(迪迪耶·布爾東)釋放芳芳。誰知國王垂涎於她的美貌,不僅沒有放掉芳芳,反而將她也軟禁起來。關鍵時刻,一直倒霉的芳芳終於轉了運,行刑時的意外發生讓他獲得了自由,他趕緊去解救阿德麗娜,卻無意中窺探到了敵人的一樁陰謀,芳芳的正義感頓時發作,為了國王為了法國,當然也為了自己,他奮力阻止了陰謀的實施,還抓獲了敵方的最高指揮官。
事情平息了,法國和戰爭擦身而過。作為獎勵,路易十五允諾要將一位公主許配給芳芳,這為公主原來就是——他新收養的義女阿德麗娜。
幕後製作
[編輯本段]
法國歷史上歡喜英雄方方的故事一再被重拍,怪才呂克·貝松充當監制繼續與近來合作的導演克拉澤克(《的士速遞2、3》)為這部風俗化的喜劇賦予新的戲劇元素。這個最新版本有與以往不同的特色,是導演將大量幽默元素注入了這個老故事中,利用犀利風趣的對白製造笑料。誇張的肢體動作和美侖美煥的攝影置景,都顯露出法國風情的浪漫古典韻味。兩位主角均帶古典氣質和迷人魅力,但總體的藝術價值與1951年的雅克版本比較起來略輸一籌。
導演:媽媽讓我與「芳芳」同名
導演熱拉爾-克瓦茲克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不過他名字的來歷相信各位一定不會清楚,這是他母親為了紀念1952年版的芳芳--熱拉爾·菲利普而留下的傑作,而讓人驚奇的是熱拉爾的生日,正是歷史上真正的芳芳第一次在戰斗中聲名遠播的日子--5月17日。其實沒有這些巧合或者命運,熱拉爾還是會重拍這部經典作品。「《芳芳鬱金香》是我們兒時的電影,是同類電影中無可爭議的經典。」更何況這還是多年舊友加合作夥伴呂克-貝松向他極力推薦的題材。所以他更沒有不拍的理由了。
男主角:文森特·佩雷斯
芳芳威風凜凜,技藝高超。「佩雷這樣解釋他接拍這部戲的緣由。芳芳是一位前瞻性的英雄,他預示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不論是在愛情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他都游刃有餘。此外,他不屬於任何一個過時的類型。大概正因為如此,芳芳這一形象才能取得成功。」人們都想與這一人物同化。不管怎麼說,就個人而言,我欣賞他極其現代的愛情觀!"
女主角:佩內羅普-克魯茲
佩內洛普-克魯茲身上那種清新純真和熱情奔放兼具的氣質讓她成了阿德麗娜最佳的詮釋者,更何況她還有幅天使般的面容。導演熱拉爾-克瓦茲克說:「有這樣一位具國際影響力的明星加入,令劇組全體人員萬分興奮。」在她到達劇組之後,整個攝制組為她舉行了一場由保齡球和西班牙什錦飯組成的歡迎晚會。
談到拍片感受使,佩內羅普說:「我喜歡這個劇本,不光有濃郁的歷史感,而且故事幽默又浪漫。與樊尚一起工作是一件美妙的事,他精力充沛魅力十足,在片場,他總是帶著微笑。」
6. 電影《芳芳》
《芳芳》是由亞力山大·雅丁執導,蘇菲·瑪索、文森特·佩雷斯等主演的一部愛情喜劇片。影片於1993年6月16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即將結婚的見習醫生亞歷山大邂逅香水專業的學生芳芳後墜入情網,在芳芳與未婚妻間矛盾掙扎,陷入靈與肉的兩難境地難以抉擇的故事
7. 一部外國電影
法國電影《芳芳》
那女主演是蘇菲瑪索
劇情介紹
每個早上,我都要離開你
每個黃昏,你都要把我追回來
一天一天愛下去
快結婚的男人亞歷,遇到了活潑開放、崇尚個性的舞蹈演員芳芳,無可救葯地墜入情網。
一向以來,他都是生活在止水中,他未曾嘗過愛情的驚濤駭浪。而在童年時母親不停地更換性愛對象的陰影里長大的亞歷,固執地認為有性的愛情不會長久,一上床什麼都完了,所以他下了一個決定,他要永遠追求芳芳,卻永不涉及情慾。
亞歷用法國式的浪漫,帶領著芳芳在愛情的海洋中徜徉,卻從不涉及半點情慾,這叫芳芳異常苦惱,不知道他為什麼總是用盡心思然後半途而廢。
芳芳在找房子自己住,亞歷聽到消息後,先她一步租了一套房子,然後通過一些關系把一間房間分租給她。而他住在芳芳的隔壁,用一壁牆的單向鏡子偷窺芳芳的生活:激烈的音樂里,芳芳開始脫掉衣服,換上練功服,開始在動感的節奏中舞蹈,亞歷也跟著跳,看著她面對著自己端詳面容,做表情。
隔著一道玻璃,他和她同居在一起。雖然她就在他面前,卻是那樣的可望不可及,亞歷就封閉在自己設計的鏡中。
亞歷在自己的安全里愛著他渴慕的女子。
然而有一天這個秘密終於被芳芳發現,她目睹了他內心深處對她的深情,結尾時芳芳打碎了這面鏡子,也可以看作是幫助亞歷走出心靈的城堡。亞歷終於吻了芳芳,他的心病痊癒了。
8. 法國女影星有一個叫蘇非什麼的,誰知道
蘇菲·瑪索檔案
英文姓名:Sophie Marceau
中文姓名:蘇菲·瑪索
生日:1966年11月17日(星期四)
星座:天蠍座
身高:173 厘米
體重:48 公斤
三圍:B34-W24-H34
出生地:法國巴黎
主要作品年表 :
- 2005 - 逃之夭夭
- 2001 - 黑夜巫婆
- 2000 - 盧浮魅影
- 2000 - 情慾寫真
- 1999 - 黑日危機
- 1999 - 仲夏夜之夢
- 1999 - 失去與得到
- 1997 - 心火
- 1997 - 路易十四的情婦
- 1997 - 安娜卡列尼娜
- 1995 - 勇敢的心
- 1994 - 豪情玫瑰
- 1993 - 留住有情人
- 1993 - 芳芳
- 1991 - 藍色樂章
- 1991 - 情書戰場
- 1990 - 來自巴黎的女孩
- 1989 -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
- 1988 - 雪琳娘
- 1988 - 中學生
- 1988 - 心動的感覺
- 1984 - 狂野的愛
- 1984 - 最後一次接觸
- 1984 - 薩卡納要塞
- 1983 - 警察
- 1982 - 沙崗堡
- 1982 - 初吻 2 (再一次接觸)
- 1980 - 初吻 1 (第一次接觸)
參考資料:ent.tom.com/Archive/1335/1370/2003/7/28-80725.html http://www.mm52.com/occidentalidols/sophie_marceau/cn_index.htm
很少有人不知道蘇菲·瑪索。很少有人不知道蘇菲。瑪索14歲拍的處女作《初吻》(La Boum)。很少有人不喜歡看蘇菲。瑪索的臉。這張臉,14歲時是那樣,到了40歲了,竟沒有什麼變化,還是那樣。真的不容易。很多女演員年少時甚至比她更美,但後來長大了,臉跟著長大了,找不回昔時的少女撲撲朔朔的鮮活了。
可是,很少有人能夠把安德瑞茲·祖勞斯基的名字念完全。很少有人願意放開談談安德瑞茲·祖勞斯基,他的人或是他導演的電影。也很少有人肯從無到有地去了解這個安德瑞茲·祖勞斯基。不是因為不喜歡他,而是因為蘇菲·瑪索太喜歡他了,更是因為人們太喜歡蘇菲·瑪索一個人的時候了。
他們倆的故事很早就開始了,早到蘇菲·瑪索還沒來得及遇見別的男人。
1984年
安德瑞茲·祖勞斯基是電影的科班出身,50年代畢業於著名的改制前的法國高等電影學院。作為電影導演,他和蘇菲·瑪索的認識途徑雖會讓許多女孩子嚮往,可實在不算浪漫的那種。
1984年,祖勞斯基要為新片《狂野的愛》尋找女主角,自然就找到了蘇菲·瑪索。那是一次平常的面試,就像任何一個導演面試任何一個演員:導演事先看了演員的電影,而演員也打聽了導演的作風與傾向。結果是兩人決定合作了。但這其中有兩點是不同尋常的:
A.祖勞斯基歷來傾向於使用有資歷的明星,可這一次他選擇了蘇菲·瑪索,即使她已經因《初吻》而家喻戶曉了,但仍屬稚嫩;
B.蘇菲·瑪索從一開始就以愛向導演提反對意見,而被人們稱為「快人快語」和「富有個性」,而這回她卻變得很順從,她自己歸納的原因是,那時她已被祖勞斯基的智力和氣勢征服了;雖然她先前打聽到這個導演很專制,可她仍渴望服從於這種有魅力的專制。
拍片的決定下得很快,就像他們決定愛上對方一樣快。然而,中間的鴻溝看起來太大了些。蘇菲·瑪索生於1966年11月7日,祖勞斯基生於1940年11月22日,兩人雖是同一星座———神秘的天蠍座,但年份要相差26年。26年,有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他們兩個絲毫不以為然,蘇菲·瑪索堅信找到了「真正的那一個」,而祖勞斯基並沒有如此奮不顧身。他認為蘇菲很漂亮、有想法,有些喜歡她,僅此而已。
就在他們准備投拍《狂野的愛》時,蘇菲·瑪索所屬的電影公司提出了嚴歷抗議,他們不希望玉女形象的蘇菲出現在一部「狂野」的影片中。他們找來了一切材料,用以阻止蘇菲的加入,其中包括對祖勞斯基的人身攻擊。此舉把蘇菲徹底而完全地推向了安德瑞茲。祖勞斯基。她跟電影公司變成水火不容,不僅上了法庭,最後還不惜四處借錢,用一百萬法郎的巨資把18歲的自己從電影公司贖了出來,自由地站到祖勞斯基的身邊。這件事震驚了整個法國乃至歐洲,先前是蘇菲。瑪索的清新迷住了他們,如今又是蘇菲·瑪索的反抗精神直直地推搡了他們一下。
可是,從頭至尾,都是蘇菲·瑪索在抵抗、在奔走,我們沒看見祖勞斯基為此付出的努力。從那時起,他們就成了生活伴侶,始終沒有結婚的生活伴侶。在歐洲,很多情侶都選擇這種生活關系,它的好處在於:心在一起,但人是自由的;或者人在一起,但心是自由的。而一旦結了婚,人和心都不能完全是自己的了。
1991年以後
1991年,兩人合拍了《藍色樂章》。之後一直要等到2000年的《忠貞》才又重新合作。我們來關心一下他倆的10年。
先說祖勞斯基。他在這一階段的創作履歷簡單到充滿了神秘氣息。10年,他只導演了三部影片:1991年的《藍色樂章》、1996年的《莎曼卡》和2000年的《忠貞》。一頭一尾都是蘇菲·瑪索主演的,也是由祖勞斯基自己編寫劇本。而中間一部《莎曼卡》卻被評為最有祖勞斯基風格的、會給人留下印象的電影,而其編劇卻不是祖勞斯基本人。他在不拍片子的那許多年裡都幹些什麼?難道只是思考和生活?
而1991年後的蘇菲·瑪索,過的卻是真正的電影女演員的生涯。她把思考中的祖勞斯基放在家裡,自己跑出去拍了一大堆電影,一大堆讓人們能夠記得住的電影。1991年的《芳芳》,如此煽情,如此法國,如此絕對。蘇菲在影片中仍以從前的清麗形象出現,正是這種清麗讓《芳芳》榮登當年法國票房冠軍寶座,此後,每年的情人節,各國電視台都會重播這部影片,就是這部電影讓蘇菲的事業又向前進了一步。1994年的《達達尼昂的女兒》至少表現了蘇菲極富個性的一面。接著到了1995年的《勇敢的心》,這一部好萊塢巨片讓她與好萊塢相互收獲了一大筆。而蘇菲自己對好萊塢也有過很到位的講法:「美國電影造成如此大的威脅是可以理解的。在法國,有太多電影導演的腦子里沒有一點新思想。他們還不及美國導演。我喜歡美國電影業的直接。」
1995年還沒有結束,另一部純歐洲的電影,同時也被稱為紀念電影誕生一百周年而特製的影片《雲上的日子》也在拍攝,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任編劇及總導演。影片分為四個小故事,蘇菲·瑪索戰勝了眾多的歐洲明星候選人,為自己在第三個故事中爭取到一個角色:用13刀殺死了自己父親的一個女孩。那是一個靈魂已經飄散了的角色,那13刀把她的眼神、她的身影和她的靈魂也不等地分成了13份。
然後,就在1995年的7月24日,蘇菲生下了她跟祖勞斯基的兒子凡尚。那時候,蘇菲29歲,祖勞斯基55歲。
從1995年的《雲上的日子》直到2004年的《晚上見》,蘇菲共拍攝了12部電影,當中有很出名的《安娜·卡列尼娜》、《心火》、《仲夏夜之夢》、《忠貞》和《盧浮魅影》,以及一部讓她在全球更出名的007系列影片《末日危機》,她成了「20世紀最受矚目的邦德女郎」,一個真正發光的花瓶。
此外,蘇菲還在1995年和2002年自編自導了兩部影片:8分鍾片長的《翻轉的黎明》和正片長度的《跟我說說愛情》。前者曾獲選進入戛納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放映;而後者,有評論這樣寫道,「影片講述了一對老夫少妻從冷戰到離婚,離了婚又互相思念,但最終不再見面。有些像蘇菲的愛情自傳。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極有意味。沒想到,美女還是個才女。」
1996年5月15日清晨,巴黎街頭都是匆匆上班的人群。很少有人注意到書店裡的新書架上,放著一本32開的小說《說謊的女人》,作者是蘇菲。瑪索。不是蘇菲的自傳,而是她寫的一本小說。此時,兒子凡尚只有10個月大,而祖勞斯基正在外景地拍攝五年來的第一部作品《莎曼卡》。蘇菲表示,「這本書,是我迄今為止最個人化的東西。」這是必然的,寫作與表演,一個最私人,一個最公開。
凡尚在父親的思想力和母親的美麗伴隨下成長起來。蘇菲對凡尚的溢美之詞泛濫在每個采訪過她的媒體上。她太喜歡做媽媽的感覺了,這讓她總是愛講那句任何有孩子的女人都愛講的話,毫無詩意,卻很真實———「有孩子的女人才是完整的女人」。而祖勞斯基對蘇菲,就像他自己在《忠貞》的腳本里寫過的一句台詞,「為了做她的情人,他努力當她的丈夫。」
但是每一種愛都在經受著大小考驗。盡管之前有好幾次,蘇菲。瑪索只差一點點就紅杏出牆,卻都被祖勞斯基———這個讓她付出了18歲以後的整個青春年歲的男人重新吸引回來。曾經的兩度分手,讓現在的第三次站在了最微妙的門檻前。因為俗話說過,「事不過三」。這第三次發生在2000年,就是那部講老夫少妻離婚的自傳電影《跟我說說愛情》正漸漸成型的日子裡。
2002年6月13日,36歲的蘇菲·瑪索生下了她的第二個孩子,女兒朱麗葉特。孩子的父親當然不會是祖勞斯基,而個美國製片人———吉姆·萊姆利。毫無疑問,這第三次考驗很可能演變成為蘇菲和祖勞斯基真正的分手。因為一個女人可能很容易愛上一個男人,但她不會輕易為他生孩子———這就是危險性所在。所以,這對相差26歲的情侶在相愛了16年之後,才真的讓故事開始有了懸念。
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怎樣,怎樣都好。
9. 誰能把《芳芳》這部電影給我介紹一下
每個早上,我都要離開你
每個黃昏,你都要把我追回來
一天一天愛下去
快結婚的男人亞歷,遇到了活潑開放、崇尚個性的舞蹈演員芳芳,無可救葯地墜入情網。
一向以來,他都是生活在止水中,他未曾嘗過愛情的驚濤駭浪。而在童年時母親不停地更換性愛對象的陰影里長大的亞歷,固執地認為有性的愛情不會長久,一上床什麼都完了,所以他下了一個決定,他要永遠追求芳芳,卻永不涉及情慾。
亞歷用法國式的浪漫,帶領著芳芳在愛情的海洋中徜徉,卻從不涉及半點情慾,這叫芳芳異常苦惱,不知道他為什麼總是用盡心思然後半途而廢。
芳芳在找房子自己住,亞歷聽到消息後,先她一步租了一套房子,然後通過一些關系把一間房間分租給她。而他住在芳芳的隔壁,用一壁牆的單向鏡子偷窺芳芳的生活:激烈的音樂里,芳芳開始脫掉衣服,換上練功服,開始在動感的節奏中舞蹈,亞歷也跟著跳,看著她面對著自己端詳面容,做表情。
隔著一道玻璃,他和她同居在一起。雖然她就在他面前,卻是那樣的可望不可及,亞歷就封閉在自己設計的鏡中。
亞歷在自己的安全里愛著他渴慕的女子。
然而有一天這個秘密終於被芳芳發現,她目睹了他內心深處對她的深情,結尾時芳芳打碎了這面鏡子,也可以看作是幫助亞歷走出心靈的城堡。亞歷終於吻了芳芳,他的心病痊癒了。
片中的蘇菲·瑪素:
和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蘇菲瑪索一樣,幾乎每一個男人心中,也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芳芳。
電影使大多數人確信:蘇菲,就是芳芳,芳芳也就是蘇菲。燦爛的笑容讓我們感覺這世界的溫暖青春嫵媚,尤其是那雙為世人所熟悉的美麗深邃的大眼睛顧盼流波,盪漾著一種可以融化一切的神奇力量。她的美麗不僅來自於容貌,令人驚奇的是,她把理性與感性的美融於一體,蘇菲-瑪爾索的親切率真,甚至可以說是流露出一種天然的純凈感,象水,象空氣,象清晨第一束陽光,無比自然和美好。
在她的任何一部影片里,我們從來沒見過她大笑到花枝亂顫,倒是哭讓我們感慨,原來流淚的女人也可以美麗如斯。
《芳芳》里的蘇菲.瑪索短褲長靴,栗色的長發挽成蓬鬆的辮子,率直、浪漫,敢愛敢恨,她要的愛情是實在的人間煙火,要吵嘴,要親吻,要肌膚之親,芳芳的心本真而純粹,堅決不要那面咫尺天涯的玻璃牆,她只要和愛情,在一起。
「鏡頭中的她清純而性感,略帶憂郁和野性的氣質無堅不摧。最動人的一慕發生在沙灘上,蘇菲那麼自然地裸露出完美的身體,亞歷為她抹防曬霜,遲疑的手指撫過蘇菲的肌膚,無與倫比的誘惑,男人軟弱的掙扎,少女的青春光澤在鏡頭下流動,彷彿已經融化在陽光和海水中。」
這一段評論或許最能說明蘇菲在片中的表現:「這時我絕對相信上帝造人雖然不帶偏見,但用的材料一定是分了檔次的,有些人用的是泥,而象蘇菲,我想用的一定是奶油和白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