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電影潛海姑娘主題音樂

電影潛海姑娘主題音樂

發布時間:2022-06-16 12:21:32

『壹』 潛海姑娘主題曲

張薇電吉他獨奏《潛海姑娘》、《太陽島上》

可在線聽,注冊後可下載。

http://bbs.breezecn.com/read.php?tid=219308

『貳』 潛海姑娘的音樂原聲

紀錄片《潛海姑娘》的主題音樂,旋律優美動人,隨著電影的播放,該曲子傳遍大江南北。其作者王立平是位優秀的作曲家,隨著優美的旋律,他的名字也深深的印在廣大人們群眾心裡。王立平在這部影片當中,第一次大膽的運用了電聲樂器,表現潛海姑娘們辛勤的勞動和高尚的人文品格。後由鄭南填詞,蔡妙甜演唱。

浪花,浪花,激盪在遼闊的海洋
海燕,海燕,召喚著潛海的姑娘
水晶天地中展開翅膀
飛翔,自由飛翔,伴舞在水中央
心中深深愛上了美人魚這奇妙的家鄉
魚兒告訴我海底是個好地方
珊瑚告訴我到處是寶藏
水晶世界裡一片輝煌
珍珠,快快醒來聽大地在歌唱
清早人們期待著你放出那燦爛的光芒

『叄』 王立平的作品有多少

王立平主要作品:
1、記錄電影音樂:《潛海姑娘》、《鴿子》、《海港之歌》、《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 (合作)、《揚眉劍出鞘》等。
2、故事片音樂:《戴手銬的旅客》、《少林寺》(香港)、《潛網》、《第三個被謀殺 者》、《誘捕以後》、《夕照街》、《武林志》、《蘇魯國王與中國皇帝》、《琴思》、《殘 月》、《見習律師》、《來了個男子漢》、《人生沒有單行道》、《黑色狂人》、《熒屏奇 遇》、《黑太陽731》(香港)、《她從台北來》(香港)、《晚清風雲》(上、中、下,香港)、《香魂女》等。
3、電視片音樂:《哈爾濱的夏天》、《太行豐碑》、《萬里長城》、《力挽狂瀾》、 《生命科學探索》、《中華文化之光》等。
4、電視連續劇音樂:《紅樓夢》、《聊齋》、《徐悲鴻》、《李大釗》、《閱微驚 魂》、《花木蘭》、《火燒阿房宮》等。
5、話劇、廣播劇音樂:《未來在招喚》、《紅樓夢》、《綠色克隆馬》等。
6、歌曲:《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駝鈴》、《少林寺》、《牧羊曲》、《大海啊故鄉》、《太行頌》、《飛吧,鴿子》、《大連好》、《江河萬古流》、《紅 葉情》、《枉凝眉》、《紅豆曲》、《葬花吟》、《說聊齋》、《平潭之歌》等。

『肆』 《潛海姑娘》主題曲輕音樂是什麼

主題曲輕音樂是《潛海姑娘》。

《潛海姑娘》是由華夏輕音樂團作曲、譜曲,華夏輕音樂團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收錄在專輯《中外器樂國標交誼舞曲·布魯斯舞曲》中,由百慕文化發行於2017年8月25日,專輯包含了12首歌曲。

歌曲《潛海姑娘》其它版本介紹:

1、蔡妙甜演唱版《潛海姑娘》是由王立平作曲,鄭南填詞,蔡妙甜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蔡妙甜獨唱專輯》,發行於1985年1月1日。

2、徐育艷琵琶演奏版《潛海姑娘》是由徐育艷演奏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該收錄在專輯《琵琶演奏》,發行於2005年2月1日。

3、電吉他彈奏版《潛海姑娘》是由電吉他演奏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是沒有歌詞的純音樂,該收錄在專輯《秋天的腳印吉他作品 》,發行於2020年12月4日。

『伍』 新聞30分結束時的預報的背景音樂!

有郵箱嗎 給你發送過去

附一份作者資料

浦琪璋

主要作品:《漁舟唱晚》,眾所周知的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後面的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
《漁舟唱晚》樂曲開頭舒緩典雅,描繪夕陽斜照碧波的畫面;接著音調逐層遞降,反復變化,採用五聲音階迴旋環繞技法,表現漁翁唱晚的情趣。接下來的是此曲最大的特色,就是用遞升遞降的的旋律多次反復演奏,並且逐漸加快,音樂跌宕起伏,表現了流水的層涌回盪,漁船隨波漸遠的情景,是一首蘊含詩情畫意的優秀箏曲。曾被改編為高胡、古箏二重奏及小提琴獨奏曲。
天氣預報背景音樂電子琴版《漁舟唱晚》,其作者是80年代初期上海頗有名氣的電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浦琪璋通過對王立平先生的「潛海姑娘」(70年代末期紀錄片《潛海姑娘》主題音樂)和民樂「漁舟唱晚」兩首曲子的改編而產生為新的電子琴音樂《漁舟唱晚》。
浦琪璋原來是上海樂團的獨奏演員,是從「小熒星」藝術團畢業的,在藝術上頗有成就,曾與上海輕音樂樂團合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曲子,如:《幸福的傣鄉》等等。音樂界的屠巴海經常與她合作。這首曲子完成後,浦琪璋便退出樂界。
1984年,中央電視台從浦琦璋改編演奏的《漁舟唱晚》中選取了其中1分33秒至2分42秒這一段做了無縫連接,作為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一直使用至今。
當年浦琪璋用「雅馬哈」三排鍵盤的音樂會電子琴改編演奏這首曲子時,也沒有想到此曲會成為央視黃金時段節目的背景音樂,更想不到它受到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喜愛,陪伴了我們20多年。

『陸』 小學音樂課如何復習

《兒童聲樂啟蒙課》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IyeJ6emqQh7udHdVyPC-cw

提取碼: pbyf

聲樂的概念 — 亦稱藝術歌唱。是運用藝術化的語言(圓歌夢)與科學化的歌喉(藝術嗓音)相結合,塑造出鮮明生動,悅耳動聽的聽覺形象—歌聲,來表現語意高度凝煉的歌詞(詩或詞)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調來(好學歌)學聲樂,藉以抒發思想感情並進行二度創作的一門音樂表演藝術。簡言之,聲樂—是用人聲唱出的帶有語言的音樂。

『柒』 駝鈴原唱是誰

歌曲原唱:吳增華

《駝鈴》

填詞:王立平

譜曲:王立平

送戰友 踏征程 默默無語兩眼淚

耳邊響起駝鈴聲 路漫漫 霧蒙蒙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樣分別兩樣情 戰友啊戰友

親愛的弟兄 當心夜半北風寒 一路多保重

送戰友 踏征程 任重道遠多艱險

灑下一路駝鈴聲 山疊嶂 水縱橫

頂風逆水雄心在 不負人民養育情

戰友啊戰友 親愛的弟兄

待到春風傳佳訊 我們再相逢

(7)電影潛海姑娘主題音樂擴展閱讀:

《駝鈴》為電影《戴手銬的旅客》的主題曲。作曲者為王立平,首唱為吳增華。歌詞表達含淚式離別情和期待佳訊情,是濃濃戰友情,因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該歌曲兼有離愁別恨式的悲傷感(默默無語兩眼淚)和鼓勵情,要求有一定的低沉腔調而不是一味地唱高音,音調和表情才能唱的到位,因此唱好這首歌其實有相當的難度,一般要求男中音和女中音、女低音。其中優秀男中音者朱之文滄桑時期唱的版本贏得聽眾滿堂喝彩,降央卓瑪唱的低沉醇美。

王立平,男,1941年8月5日出生,滿族,吉林省長春市人。大學本科學歷,從事知識產權工作16年。國家一級作曲,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電影樂團藝術指導,愛好音樂、文學、攝影;主要作品有:《潛海姑娘》、《鴿子》、《海港之歌》等。現任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

從小喜愛攝影,五十多年來一直熱心攝影活動。曾在「四五運動」中拍攝了大量珍貴歷史鏡頭。其中《讓我們的血流在一起》獲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四五運動優秀攝影作品一等獎」和中國攝影家協會頒發的「四十年攝影藝術展覽優秀作品獎」,入選「二十世紀華人攝影經典」。還有許多他優秀攝影作品發表、參展和獲獎。

『捌』 怎麼上好一節小學音樂課

一、通過自然界豐富的音響世界,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與感受能力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形象通過節奏、節拍、曲調、調式、調性、和聲、曲式等音樂要素來塑造音樂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通過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各種各樣的情感反應。因此,對音響的感受是一切音樂活動的基礎,通過不同形式與手段對學生進行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大千世界的音響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如風雨聲、雷電聲、鳥鳴、狗吠、馬嘶、獅吼、濤聲、流水聲、機器馬達的轟鳴聲、戰場上的槍炮聲、抑揚頓挫的叫賣聲作曲家們為表現這些豐富音響和自身感受而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來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及情感,如《動物狂歡節》《雷電波爾卡》《騎兵進行曲》《十面埋伏》《野蜂飛舞》《百鳥朝鳳》等中外名曲。教學中,有的音樂教師指導學生聆聽這些作品,讓學生感知音樂與大千世界的密切關系,感知大千世界豐富的音響和音樂所富有的特殊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打開想像的心窗,利用各種生活物品,自己動手製作模擬大千世界音響的樂器進行表演。在教師的啟發、鼓勵下,有的學生將塑料紙揉成團,放在掌心裡揉搓,使其發出刷刷刷的聲音,用來模擬瀟瀟細雨的聲音;有的學生手握塑料飲料瓶發出咔吧、咔吧聲,模擬雷聲;有的拿來一節竹子做成竹哨,吹出美妙的鳥叫聲;有的用空易拉罐裝進沙粒,用膠布封口,代替沙罐搖出沙沙的節奏;還有學生用倒扣的小塑料桶或空蛋糕盒子來代替架子鼓敲擊出不同的節奏;也有學生用碗或茶杯深淺不一地裝上水,用筷子敲擊出簡單的樂句這些信手拈來的普普通通的生活物品,被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賦予了新的概念,雖然簡單、沒有固定音高,但卻在孩子們的音樂啟蒙中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二、引導學生欣賞音樂,啟發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音樂具有有聲無形的藝術特點,人們對音樂內涵的感知比較抽象。但是,音樂的各種要素組合起來,所表現的內容、塑造的形象、表達的情緒,總是能被人們所感知,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在這一方面,有的教師充分利用音樂的各種表現手段,啟發學生利用想像力將所聽到的音樂用語言描述出來,同時也描述出了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種海菜》是電影紀錄片《潛海姑娘》的主題音樂。影片描寫秀麗的南海風光、奇特的海底世界以及一群潛海姑娘緊張而愉快的生活情景,展現了潛海姑娘的精神風貌和高尚情操。 為檢驗學生的音樂感知力,教師在不告訴學生音樂背景、曲名的情況下,讓學生先用心聆聽這段音樂,聽一聽音樂中描繪出什麼景象,展現出什麼樣的意境。聽完音樂後,教師提問: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你的腦海中曾經浮現出什麼樣的景像和意境?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有大海、輪船、海鷗、大草原,有的說彷彿來到春天的田野里放風箏,還有的學生說看到了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 接下來讓學生翻開課本找到這一課,課本上有一幅兒童潛水的插圖。教師介紹了音樂作品及作者之後,告訴學生這是電影的主題音樂,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每人為這段音樂做一個標題。 學生興致很高,除了意思重復或相近的,學生共為這段音樂製作了68個標題,其中與海有關的佔95%。如:《遨遊大海》《你好!大海》《海底世界多美麗》《五光十色海底世界》《海面上的海鷗》《海底世界真奇妙》;有一些標題極富想像力和詩意,如:《彩虹》《美麗的夢》《太陽下的跳躍》《我坐上了輪船》,等等。 教師對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貼切的語言表達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學生對老師給予的贊賞興奮不已。這表明,只要細心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是會得到發掘和提高的。同時,教師則需要尊重學生的純真天性和獨立感受,對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獨特的審美體驗給以鼓勵。 三、結合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 音樂、舞蹈、詩歌、繪畫是文學藝術范疇中的幾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們各有其表現特徵,但相互間又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在審美意義、表現手法方面有著許多相同之處,其目的是一致的。音樂、詩歌有聲無形,而繪畫、舞蹈則有形無聲,它們相互結合後的表現形式更加完美。 該作品原是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以德國詩人海涅的詩為歌詞而創作的一首藝術歌曲,作品富有詩意,充滿了自由幻想的浪漫色彩,後被改編成管弦樂作品。 課堂上先是播放這段音樂,在樂曲聲中,教師飽含深情地朗誦了海涅的詩,並踏著音樂的節奏輕盈地跳起了華爾茲,讓學生直觀感受音樂舞蹈與詩歌融合一體的完美與和諧,在有聲有形中加深了對音樂表現內容的理解。 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對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緒和意境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後,挑選部分學生在教師帶領下隨著音樂即興輕歌曼舞,有位女生還忘情地舞動起自己的紗巾,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中。 在這次音樂活動中,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課外作業:結合自己對音樂作品《乘著歌聲的翅膀》的感受寫一首小詩。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完成了作業。隨後,教師挑選出部分學生,在音樂課上伴隨著音樂,朗誦他們自己創作的詩歌。他們用稚嫩的聲音,朗誦他們稚嫩的作品,自豪和成就感寫在臉上。一些沒有交出作業的學生受到了強烈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即興創作,濃烈的藝術氣氛彌漫在課堂上。 這情形印證了教育家卡亞爾所說的話:藝術感受體驗總是要通過一種動態的而非靜態的態度,無論是對藝術家本人還是對觀賞者,我們不可能身處於藝術形式的王國中而不參與到這些形式的創造活動中去。這次觀摩教學,令我們音樂系的學生感受到很大啟發。一線任課教師形式新穎的音樂課,從某種意義上講,較好地詮釋了《音樂新課標》的基本內涵,做到了基礎音樂教育應將對學生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 在對學生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上,我認為,以下幾點值得總結和借鑒。 一是教育者應重視每一受教育的個體。作為教師,對學生的音樂啟蒙教育要有耐心,要從學生對音樂的最初的感知水平開始,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否定任何一個學生。 二是教師應善於啟發,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感知音樂的耳朵。讓學生學會欣賞,是培養學生聽覺、感受音樂的前提。過去曾片面認為,中小學音樂課就是教一首新歌、識幾個音符,音樂欣賞不是這個年齡段所能感受的。事實證明:只要不斷啟發,學生還是能夠懂得欣賞音樂的。學會欣賞,將帶給學生音樂感知的快樂,在這一點上,教師的循循善誘尤為重要。 三是教師要善於利用綜合藝術,通過各種藝術門類來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教師在課堂上用肢體語言幫助詮釋音樂,其教學手段變音樂的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形象、直觀、鮮活,極易帶動和感染學生參與親身體驗並獲得感受。 四是鼓勵學生參與音樂的創作過程。藝術教育的目標並不是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藝術巨匠。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質,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創作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過程的重要方面,音樂教師要善於對學生的音樂創造給以鼓勵和獎賞。 五是音樂教師自身應具備較高的音樂素質及綜合素質,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新理念。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功底,還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知識,要有獨創性和知識包容性。 綜上所述,幫助學生建立音樂與人的情感聯系、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應該說是基礎音樂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

『玖』 大海啊故鄉歌曲簡介

歌曲:大海啊故鄉
詞曲:王立平
演唱:鄭緒嵐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

大海就是我故鄉

海邊出生海里成長

大海啊大海

是我生活的地方

海風吹海浪涌

隨我飄流四方

大海啊大海

就像媽媽一樣

走遍天涯海角

總在我的身旁

大海啊故鄉大海啊故鄉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

作者簡介
王立平(1941—)作曲家。吉林長春人。9歲開始學習鋼琴,1954年入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1960年入作曲系本科。1973年先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後在北京電影樂團任團長,並專職作曲。曾參加大型紀錄片《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作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作品還有:紀錄片音樂《潛海姑娘》、《海港之歌》、《揚眉劍出鞘》、《鴿子》;電視片音樂《哈爾濱的夏天》、《太行豐碑》、《徐悲鴻》、《紅樓夢》(連續劇),話劇音樂《未來在召喚》,科學幻想廣播劇音樂《綠色克隆馬》,電影故事片音樂《戴手銬的旅客》、《印有金錨的飄帶》、《少林寺》、《大海在呼喚》等。電視片《哈爾濱的夏天》中的兩首插曲《太陽島上》、《浪花里飛出歡樂的歌》被選為群眾最喜愛的廣播歌曲,前者又在文化部、中國音樂家協會舉辦的全國優秀群眾歌曲評獎中獲獎。他的作品題材廣泛,格調清新,旋律優美,配器精巧,表現手法豐富,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2.歌曲分析
《大海啊,故鄉》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創作於1983年。音樂通俗易懂,格調高雅,優美動聽,感情真摯,是一首深受歡迎、膾灸人口的抒情歌曲。
歌詞從「小時候媽媽對我講」開始,通篇質朴深情,如敘家常。藉助對大海的思念與贊頌,抒發人們對哺育我們成長的故鄉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歌曲旋律流暢舒展,優美動聽,平易親切,節奏嚴謹。雖然採用三拍子,但不拘泥於這種節拍通常的強弱韻律,而以切分、附點等手法使其變化無究。
歌曲為F大調,3/4拍子,小行板速度,結構為單三部曲式。
歌曲結構十分簡潔,如果除去反復部分,前後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為第一段,富有敘事性,樂句樸素無華。後兩個樂句為第二段,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
第一段(前兩個樂句),用較平穩的旋律起句:「」的節奏型不斷地重復著:第2、4小節的大跳音程,像是平靜的海面上不斷湧起的浪花。第二句的結尾,以稍加拉寬的節奏結束了這一段落:「」第二段(兩個樂句),旋律向上五度以屬音做第二段的句頭,重復使用第一段的節奏。更加深了對大海的愛戀之情。第二段中出現的新節奏:「」與歌詞緊密相連,彷彿是對祖國母親深情的呼喚,使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拾』 中央台新聞30分之後的海洋預報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中央台新聞30分之後的海洋預報的背景音樂是:潛海姑娘(伴奏)

播出時為該歌曲的伴奏形式。

以下是原曲信息:
歌名:潛海姑娘
歌手:古璇
所屬專輯:璇曲蔓地2
發行時間:2003-03-01
歌詞:
浪花 浪花激盪在遼闊的海洋
海燕 海燕召喚著潛海的姑娘
水晶天地中展開翅膀
飛翔自由飛翔
放牧在水中央
心中深深愛上了美人魚這奇妙的家鄉

魚兒告訴我海底是個好地方
珊瑚告訴我到處是寶藏
水晶世界裡一片輝煌
珍珠快快醒來聽大地在歌唱
今朝人們期待著你放出那燦爛的光芒

閱讀全文

與電影潛海姑娘主題音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