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電影金刀黃天霸主題曲

電影金刀黃天霸主題曲

發布時間:2022-06-16 19:05:15

1. 焦恩俊演的一部古裝武打片,好像他演的人有夜盲症,請問片名是什麼啊哪有下載哦!

第一部《霍元甲》

《霍元甲》攝於1981年,20集。《霍元甲》是第一部在內地播出的港台電視劇,也是當時的當紅小生黃元申的最後一部代表作。黃元申在成功扮演了霍元甲之後不久,突然宣布割絕紅塵,毅然去了九華山出家。黃元申的電影作品主要有《反碗底》、《漩渦》(與趙雅芝搭檔演出)。在拍攝新版《霍元甲》時,劇組曾通過各種渠道與黃元申聯系,欲力邀黃元申友情客串,扮霍元甲之父。黃元申現出家在美國某寺廟。

第二部《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攝於1983年,重提此劇,眼前立刻浮現一片廣褒的草原,牛羊跳躍,郭靖策馬馳騁,手拾彎弓射大雕.還有蓉兒的巧笑嫣然,她揚著臉嬌聲喚著『靖哥哥』。在我的心目中,黃日華就是郭靖,翁美玲就是黃蓉,他們已隨著歲月的流失永遠定格在我少年的記憶里,那麼美麗,那麼清晰,觸手可及。曾經因為他們的演繹而遍尋金庸的作品,一次次沉醉在風雲變幻的江湖恩怨里,為了大俠的豪情萬丈,兒女情長而唏噓。如今已是而立之年,憶起當年,仍是激動,那些經典的畫面,翁美玲的紅顏早逝,都如歌中所唱『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
如今的明星們,也許漂亮勝過美玲,但不會有她的靈氣,那是涌自內心的靈氣,不矯情做作,不是上過電影學院就能演繹出來的.生活中的翁美玲重情重義,如同黃蓉,所以她走了,猶如曇花一現,只留下些幽幽的芬芳。2005年的翁美玲已經46歲了,可她還是那般美麗,一笑兩顆潔白的兔仔牙。這種跨時空的美麗,又有那個明星可以比呢?郭靖的憨,郭靖的正氣,郭靖的痴心,又豈是如今那些油頭粉面的明星能演的?
黃日華雖然已是不惑年齡,可前幾年見到他在《天龍八部》里飾演的喬峰,一樣的氣宇軒昂,正義凜然,柔情萬丈,他是我少年時代的英雄,是我那個年代的夢。



第四部《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攝於1985年,20集。在當年電視節目嚴重匱乏的內地,這部香港神話連續劇當時非常受歡迎。但對於部戲中的八位主演(潘志文,曾偉權、阮佩珍、黃曙光、凌文海、梁漢威、林迪安、唐品昌、蔡國慶)我已沒多少記憶了。不過對於這部劇的主題曲還蠻熟悉的,記得當年滿街都是「人說仙山好,神仙樂逍遙,不知不覺地來到了」。

第六部《一剪梅》

《一剪梅》攝於1984年,從此劇開始,**戲打入大陸市場,而且佔領了很長一段時間。此劇最經典的是由費玉清演唱的那首主題曲《一剪梅》,那簡直是風靡一時,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在傳唱。而此劇的男主角寇世勛更是紅遍整個內陸,後來好多**電視劇都是由他主演的。

第十一部《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攝於1988年,梁朝偉這部是第二版本的《絕代雙驕》,第一版本是1978年由黃元申和石修主演的,但時代久遠,內地觀眾基本上都沒看過。但能夠堪稱經典的我想只有梁朝偉這版才算。這部也是最如實還原古龍原著的版本了。由梁朝偉、吳岱融雙雙領銜小魚兒與花無缺,成為梁朝偉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還有謝寧、黎美嫻、苗僑偉、關禮傑、陳美琪等,苗僑偉扮演的「江楓」也成為劇中非常矚目的人物之一。

第十三部《戲說乾隆》

《戲說乾隆》攝於1991年,主角鄭少秋、趙雅芝自此劇後成為「熒屏情侶」的最佳搭檔,一個風流倜儻的皇帝,三個溫柔端莊的民女,歷史武打言情三味俱全,驚險纏綿搞笑件件出彩,乾隆爺的傳奇,是「戲說」中的精品。兩人配合默契,紅遍大江南北,一時間傳遍大街小巷,當時非常轟動。而此劇中的小答應春喜(江淑娜飾)是我最喜歡的角色。記得前一陣子在某個網站看到《戲說乾隆》續篇,說的是淮秀生了一雙女兒的故事,現在再看《戲說》,竟覺得如果真是這樣,那真的是太好了。

第十四部《包青天》

《包青天》攝於1993年,這部最初由**推出的大型電視連續劇(上百集)轟動了整個華人地區,除了塑造包青天的剛直不阿、公正嚴明之外,這部作品還注重用情感來打動觀眾。包青天的扮演者金超群是**資深演員,他以前的角色大多是反派。星運不佳時,金超群曾經無錢過年。包青天使他一夜成名,人人認可。金超群非常強調情感的把握,當觀眾看到威嚴的包青天經常掉淚時大為感動。與劇中人一樣,觀眾也在情與法的沖突中陷入兩難,情法難分的確非常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而由何家勁飾演的展昭更是深入人心,其中還有無數明星在劇集中客串。但此劇最紅的應該算是他的片尾曲,由黃安唱的那首《新鴛鴦蝴蝶夢》,這首歌當年也是唱遍大江南北呀

第二十五部《日月神劍》 《日月神劍》攝於1990年,這部戲讓我認識了張衛健和郭晉安,裡面那個大眼睛忽閃忽閃,蹦蹦跳跳的可愛男孩阿月,曾把多少小女孩迷得神魂顛倒。《日月神劍》每一集都很搞笑,能把你從沙發上笑到地上。其實他們的故事很簡單:一個是要變妖的,一個是要殺妖的;他愛上了她,她也愛他;妖怎麼才能變成人,人和妖又怎麼能一起?她死了,而他還在人間。好像後來《日月神劍》還出了部續集,不過我沒看過。 阿月和小蝶的愛情讓我突然發現,原來回憶也是可以分享的,只是,與你分享回憶的不一定是回憶里的那些人。
第三十五部《冷月孤星劍》
這部片子不知道為什麼印象深刻。記得是公司閉路電視放的,現在記得的就是「恨滿天下碎心人」白秋霜,「夜夜秋雨孤燈下」司馬長豐,好像還有「賽華佗」秦臏。裡面人物的外號都特別長,不過當時覺得還滿有詩意的,後來那個白秋霜換過一次臉,好像是什麼武功讓她脫胎換骨吧,不過換完之後比以前反倒難看了。還有那個秦臏坐著坐著輪椅後來就站起來了,好像是什麼老頭發功的結果。還有幾個外號蝙蝠還是鸚鵡的安著兩個翅膀在空中飛,當時覺得真神,可惜公司沒有放完,最後結局我不知道,那時候管放錄像的被埋怨了好久,現在想想都覺得好笑。

第三十六部《十六歲的花季》
這部著重於中學生的校園連續劇非常成功。我在剛播放的時候並沒有看,後來重播的時候才看的。非常喜歡,覺得非常貼近中學生生活,我尤其喜歡白雪的爽朗真誠。陳菲兒、袁野、韓小樂也不錯,對歐陽有點失望。電視劇不光反映中學生生活,還對當時社會上的很多現象進行了剖析,劇本寫得很有力。片中的歌曲都很好聽,可惜沒有畫面搭配歌曲顯得有點蒼白。

第三十八部.《女奴》
提起伊佐拉,那個時代的人都應該知道吧。《女奴》打開了墨西哥電視劇在中國的市場,記得裡面的男反派叫「萊昂休」,還有一個劇中人都誇漂亮的黑人女奴,可我怎麼也沒看出她哪裡漂亮。《女奴》應該是我看到的最短的墨西哥連續劇,好像只有15集,後來的《誹謗》60集,《卞卡》好像129集,《美西》好像也是八十多集。不過那時候基本都是一集不落地看,現在回想起來都佩服那時候的耐心。

第三十九部.《渴望》
這部國產連續劇播的時候據說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劉慧芳和宋大成是街頭巷尾的話題。後來張凱麗和李雪健還憑著這部戲得了金鷹獎,算是成功之作了。不過我那段時間對國產電視劇都沒什麼興趣,總覺得看著假,所以雖然這部戲備受好評,我還是沒看,不過情節都很了解。記得那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他們幾個演員還表演了個小品,倒是《好人一生平安》的歌記得很清楚。

第四十部《編輯部的故事》
這部京味十足的調侃型系列劇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看戲的時候,讓人忍不住得大笑,笑的時候還不忘思考問題,非常針砭時弊。李冬寶、葛玲、余德利都是我很喜歡的人物,他們的戲讓人忍俊不禁。以前沒覺得呂麗萍怎麼樣,看了她演的葛玲後覺得她特別有味道。還有那些客串的演員,張國立的那句賴賴的「哥」,濮存昕演的詩人田喬,李玲玉的機器人,想起來就忍不住微笑。後來還有一廣告我記憶猶新,好像是雙匯火腿腸。問:冬寶,想誰呢?答:想葛玲。吃完火腿腸,冬寶說:葛玲是誰?當時我立馬笑倒。

第四十一部.《皇城根》
這部戲也是趙寶剛的作品,不過並不成功。拍的時候炒得太厲害,說得天花亂墜,可是播的時候沒少受批評。有很多觀眾批評宋佳演的不像知識女性,還批情節不寫實等等。不過倒是成就了王志文,當時的一個民意調查顯示他演的王喜獲得了大約百分之八十多的支持,名列第一,然後就是許晴演的金枝,第三是尤勇演的大力。大力對金枝實在太好了,簡直就是大眾情人了。當時跟媽媽開玩笑說,以後找老公就找大力這樣的,媽媽說,不行,太丑。我笑了半天。

第四十二部.《調色板》
有一段時間新加坡電視劇很受歡迎,《調色板》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也是通過這部戲中國觀眾認識了李南星,新加坡帥哥哦。後來還有《人在旅途》和《鐵蝴蝶》,前者的主題曲很好聽,我記得很清楚;後者的女主角兒我很喜歡,好像是新加坡挺有名氣的女演員,姓向的,誰還記得提醒我一下。

第四十三部.《四世同堂》
這部戲是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可以說是國產電視劇中的精品。大赤包、胖桔子,冠小和,令人印象深刻。我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把演大赤包的李婉芬和演胖桔子的李文玲搞混。還有主題曲「千里刀光影」一唱起來,讓人熱血沸騰。記得是位老藝術家唱的,名字記不清了,記得的提醒一下。後來大學時候在人藝看了一場話劇《北京大爺》,裡面有李婉芬和韓善續,李婉芬是帶病演出,讓人敬佩。拍得像《四世同堂》這樣好的電視劇不多見了。

第四十四部.《我愛我家》
中國情景喜劇的首開先河!也是情景喜劇的經典。大師梁左深厚的文字功底,再加上演員的精彩表演,成就了一部難以超越的巔峰版。之後看了很多情景喜劇都沒有看《我愛我家》的感覺,那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北京禁演,看了幾集就看不到了,都是地方電視台放的時候斷斷續續地看的,當時也不知道看全了沒有,反正有就看,經常笑得喘不過氣。那個經典的「金剛砂牌衛生紙」,還有那個「喝香油」,「開三中全會」每每想起來就忍不住想笑。非常喜歡宋丹丹的表演,尤其是她那口地道的老北京話,聽著真是既親切又舒服,其他演員也各有特色。還有每集的特邀嘉賓也都很搞笑,葛優那個「計春生」,謝園那個小偷,還有和平她媽,簡直一絕!裡面的插曲也都很別致,有韻味。雖然現在還沒有珍藏,但一定會的,因為這部情景喜劇絕對值得時時溫習!

第四十五部 《神探亨特》
這部戲不必我多說了吧。亨特和瑪考爾聯袂征服了許多中國觀眾的心,每一集都緊張刺激,讓人慾罷不能。只是最近聽不到斯蒂芬尼.克雷默的消息了。

第四十六部 .《過把癮》
剛才想到這部很短的連續劇,覺得應該提一下。王朔的痞子文學曾經火爆京城,我也讀過他很多小說。《過把癮就死》是其中之一。其實電視劇給我的感覺是把《過把癮就死》和《永失我愛》結合在一起了。不過王志文和江珊的表演非常到位,不好意思地說,當年這部戲火的時候,我壓根沒看。直到前兩年才真正看過一遍,感覺不錯。印象深刻的是那個嫁給趙亮演的人物的那位非要裝港味說話的女子,後來一分手那個京味罵人話這個流啊。不過,《過把癮》之後,王志文和江珊好像還合作了別的戲,不過再也沒有這部戲那麼轟動了,劇中的片頭片尾曲都不錯,傳唱一時。

第四十七部.《濟公》
上面的提醒了我,這部戲小的時候也是非常喜歡的。覺得濟公真神,游本昌的表演很有味道,再加上主題曲很新鮮,所以那時候也特想弄把破扇子用用。後來還記得游本昌和趙麗蓉曾經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合作了一個小品,是關於教育小孩子的,非常幽默也有教育意義。已經好多年沒有聽到游本昌的消息了,不過提到濟公,一定會想起他

第四十八部.《俠膽雄獅》
好像就是每周正大劇場放的,當時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那個雄獅,當時覺得真挺嚇人的,名字好像叫文森特,不過總是做好事,這個演員也是hellboy的主演,形象也很另類。另外,琳達.漢密爾頓也為觀眾所熟悉,她在阿諾的終結者1、2中演母親。他們兩個的搭配倒像是一部片子,美女與野獸。

第四十九部 小龍人
天上有,無數顆星星,那顆最小的就是我,我不知道我從哪裡來,也不知道我在哪裡生。地上有,無數個龍人,那個最小的就是我,我不知道我從哪裡來,也不知道我在哪裡生。啊――――這是我將在媽媽懷抱里,啊尋遍天涯,去找他

第五十部加里森敢死隊
本片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製作精良的西片連續劇 火爆激烈 緊張刺激。80年代初播放時曾令萬人空巷。一群由小偷、騙子組成的烏合之眾,卻能把第三帝國攪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也就是這么一部系列劇讓國人記住「敢死隊」這個名詞。

第五十一部《天地男兒》
《天地男兒》攝於1996年,香港無線電視集合幕前幕後精英製作的一部長劇,由鄭少秋、羅嘉良、張智霖、古天樂、宣萱、伍詠薇、陳松伶演繹的錯綜復雜的愛情倫理讓人印象深刻。此劇是給我最大震憾的一部港劇,至此以後到現在,現也沒能找到一部能看得如此投入的電視劇。這部劇是鄭少秋繼《大時代》之後再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羅嘉良則出神入化地演繹出了一個人性扭曲變化的反面角色;而當時並不是太出名的古天樂也憑借這部劇讓人們記住了他的英俊面孔;另外萱萱、張可頤的事業也都是憑借這部劇開始上升。這部無線大戲真正地推出了幾個重量級的演員

第五十二部《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攝於1995年,數十首60年代的老歌,四個如夢如花的少女,幾段看似平凡的愛情,營造出感傷的懷舊氣氛。這算亞視的一部力作。其實這不僅是一部講述愛情的電視,當劇集最後,年近中年、衣錦還鄉的小蝶在即將被拆除的「麗花皇宮」舞台,為這段即將消失的輝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時,坐在台下已蒼老的歌迷王子白浪、已是半老徐娘的婉碧,還有露露,還有很多當年的老觀眾,都流出了眼淚,為了過去,為了大家永不再來的青春。忽然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喜歡這部電影了,因為它,將香港本來並不長的歷史進行了滄桑化的表達,讓人感到了歲月變遷,情義永存。
片中飾演藍鳳萍的萬綺雯是我最喜愛的演員之一,她那種清新而略帶憂郁的氣質,與全劇的基調十分合襯。而此劇最讓我心動的是江華,那個帥呀,特別是他吹saxophome的時候,暈了,徹底被他電到了。

第五十三部《追妻三人行》
《追妻三人行》攝於1989年,一提到這部電視劇,耳邊立刻響起了牛**名言「粉紅鳳凰飛」「我有三個蛾(兒)子」……在**老中青三代演員的傾力打造下,這出爆笑喜劇獲得了空前的好評。家長里短,雞毛蒜皮,都成了絕佳的笑料;而三男三女的人物設定,也頗具匠心。藍心湄把那個土裡土氣、憨頭憨腦的林美好飾演得令人難忘,實在是個另類經典,以此證明了俊男靚女未必是收視率的唯一保證。

第五十四部《雪山飛狐》
《雪山飛狐》攝於1991年,從上世紀至今,《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兩部曲,就有三個電視劇版本。相比之下,舊版本的《雪山飛狐》還是循規蹈矩,依照原著慢慢將故事展現和推進。孟飛版的《雪山飛狐》是兒時最難忘的記憶,壯麗的雪山,好看的打鬥,帥帥的孟飛,好聽的「雪中情」和「追夢人」,當然,還有讓人耿耿於懷的愛情。記憶中,程靈素總是陪在胡斐身邊,冰雪聰明,好像無所不能,現在想來,唯一做不到的,是讓胡斐接納她的心意。也許太聰明的女孩都有一點點驕傲和自尊,要用蘭心蕙質讓所愛的人俯首稱臣,但是她料不到,胡斐越敬越感激就越是不能愛他。當時年齡還小,無法理解這些,只是覺得那個不該出現時出現的袁紫衣攫去了胡斐的心智。什麼不曾付出過,居然奢望愛情,憑什麼?但是,她贏了! 愛上程靈素,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為你付出了這么多,你卻不曾感動過……

第五十五部《含羞草》
「小小一株含羞草,自開自落自清高,她不是存心驕傲,只為了只為了,美麗情操」《含羞草》攝於1991年,這部戲演員陣容算比較強的,片中女主角紀旋的扮演者是劉瑞琪,男主角溫爾剛的扮演者是劉佩華。他後來可是瓊瑤阿姨的最愛。范家慧的扮演者是李烈,這個不必介紹了,只想說羅大佑身在福中不知福。還有一個潑辣的姑娘,會幾下台拳道,讓男朋友很怕她,就是現在鳳凰衛視的吳小莉。但我印象極深的就是蔡燦得飾演趙子豪(周紹棟)的女兒,蠻可愛的小女孩。還有一個亮點就是瓮倩玉唱的《含羞草》主題曲,現在我還能把這首歌唱全了哩!

第五十六部《京華煙雲》
《京華煙雲》攝於1987年,由趙雅芝、官晶華、趙家蓉、曾亞君、歐陽龍、常楓、傅雷、吳靜嫻等主演。該劇是**華視由林語堂先生的長篇名著《京華煙雲》改編而成,在內地播映後反響很大。趙雅芝也因此劇一舉紅透大江南北,還由此獲**廣播電視「金鍾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由她演繹的大家閨秀姚木蘭,也成為了公認的語堂先生筆下最完美的女性。不過這部劇除趙雅芝還有些印象我,其它的都忘得差不多了,看來需要重溫一遍的說

第五十七部《京華春夢》
《京華春夢》攝於1980年,但到八十年代中期才進入內地市場。這部片子是在張恨水《金粉世家》小說基礎上改編的,劉松仁塑造的金燕西和汪明荃塑造的冷清秋屬於很經典的人物,雖然改編了很多,那個時代的場景也有所限制,但演員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好。我看《京華春夢》的時候大概在小學,很多情節至今記憶猶新。有一場戲,大概是要過年了,冷清秋和金燕西閑聊家常,打不定主意給侄子侄女們多少壓歲錢。她說,給一百顯得有點寒傖,可給多了不合算,因為他們沒有孩子,這些錢都賺不回來。不像她的妯娌們,羊毛出在羊身上,樂得顯擺大方。還有汪明荃演唱的《京華春夢》主題曲「如夢人生芳心碎,空對落花我淚垂,為何情緣逝似水,大江東去哪堪追」也是超經典的一首歌。

2. 武俠的民國武俠

民國以後出現的《明清八義》、《三俠劍》、《雍正劍俠圖》(童林傳)、《五女七貞》等等,盡管從年代劃分不屬於「古典文學」,但也都屬於傳統俠義小說,多以曲藝說書形式流行。
到了當代,由於小說、影視、戲曲、曲藝的發展,傳統武俠文學被改編為評書、評話、彈詞等各種形式的作品,不斷豐富發展,續書也很多,比如《金刀黃天霸》、《白眉大俠》等。

3. 成龍在好萊塢期間都拍過什麼電影

成名作品
《蛇形刁手》、《醉拳》,其中功夫喜劇《醉拳》獲第34屆亞太影展的最具啟發性喜劇 影片特別獎。
獲獎作品

《警察故事》獲香港金像獎最佳故事片獎 《A計劃》榮獲當年最佳武術指導 《超級警察》《重案組》榮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新警察故事》榮獲金雞獎最佳男演員

與成龍合作過的演員 法拉美穗、周星馳、劉德華、房祖名、洪金寶、李連傑、董驃、張曼玉、元彪、楊紫瓊、周華健、甄子丹、莫文蔚、王祖賢、舒淇、黎明、邱淑貞、施瓦辛格、謝霆鋒、任賢齊、章子怡、吳彥祖等。
童年時代
這些是成龍在孩童時代所拍攝的電影 1962大小黃天霸 1963 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4 秦香蓮(電視劇) 1966 大醉俠(和我痛飲) 1968 領悟禪宗

武師作品
成龍作為武師開始演藝之路 成龍在這些影片中只作為武師過場表演 1970《荒江俠女》 1971《刀不留人》 1972 《香港過客》 《埋伏》 《精武門》 《合氣道》 《女警察》(鐵娃) 1973 《麒麟掌》(獨霸拳王) 《龍爭虎鬥》 1974 《惡虎村》 1975 《密宗聖手》(喜馬拉雅)

早期作品
1971 《廣東小老虎》(香港過客)演員:成龍(陳元龍)、石天、袁小田、韓國材 《北派功夫》(頂天立地) 演員:成龍,導演:羅維 1973 《北地胭脂》導演:李翰祥 演員:何莉莉 岳華 胡錦 1974 《金瓶雙艷》(客串)導演:李翰祥 主演:成龍 楊群 胡錦 恬妮 陳萍 1975《花飛滿城春》導演:朱牧 演員:劉一帆、王琛、姜南、石天、成龍、米蘭 1976 《少林門》演員:成龍、洪金寶導演:吳宇森 正式改名成龍加入羅維影視公司開始明星之路 1976 《新精武門》演員:成龍、苗可秀、陳星、羅維、白留明 導演:羅維 《少林木人巷》演員:成龍、龍君兒、金剛 導演:羅維 1977 《風雨雙流星》主演:成龍、王羽編劇:古龍 《劍花煙雨江南》主演:成龍 導演:羅維 編劇:古龍 1978 《蛇鶴八步》主演:成龍、苗可秀 導演:陳志華 《一招半式闖江湖》主演:成龍、田俊 導演:陳志華 出品人:羅維 《飛渡卷雲山》主演:成龍、田俊、梁小龍 導演:羅維 編劇:古龍 尖峰時刻
《拳精》主演:成龍、田俊、石天 導演:羅維 《龍拳》主演:成龍、苗可秀、田俊 導演:羅維 《刁手怪招》(拼湊片)主演:成龍 導演:金鑫 《蛇形刁手》主演:成龍、袁小田、黃正利 導演:袁和平 編劇:吳思遠 《醉拳》主演:成龍、袁小田、黃正利、石天 導演:袁和平 出品人:吳思遠 1979 《笑拳怪招》主演:成龍、田俊、石天 導演:成龍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1980 《笑拳怪招2龍騰虎躍》(拼湊片)主演:成龍、石堅 導演:羅維 《師弟出馬》主演:成龍、石堅、元彪 導演:成龍 編劇:鄧景生、劉天賜、童路 武術指導:成龍 《殺手壕》主演:成龍 導演:羅伯特. 西域威龍
克勞斯 監制:鄒文懷 1981《炮彈飛車》主演:成龍+無數好萊塢著名演員 1982 《迷你特工隊》主演:成龍、林青霞、鄭少秋、王羽 導演:朱延平 《龍少爺》主演:成龍、田豐 導演:成龍編劇:成龍、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特技演員:馮克安、元奎 1983 《奇謀妙計五福星》主演:洪金寶、成龍、元彪、吳耀漢、岑建勛、秦祥林 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編劇:洪金寶、黃炳耀 武術指導:元彪、陳會毅、林正英 《炮彈飛車續集》主演:多位好萊塢明星和成龍 導演:哈爾.尼達姆 《A計劃》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狄威 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成武術指導:成龍 1984 《快餐車》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 導演:洪金寶編劇:鄧景生、洪金寶 武術指導:洪金寶 《神勇雙響炮》(客串)主演:吳耀漢、岑建勛、葉德嫻、陳欣健、田俊、成龍 導演:張同祖 武術指導:洪家班 1985 《福星高照》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曾志偉、馮淬帆、秦祥林 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武術指導:洪金寶、元華、元彪 《夏日福星》主演:成龍、劉德華、洪金寶、元彪、胡慧中、吳耀漢、楊紫瓊 導演:洪金寶 監制:曾志偉 武術指導:洪金寶 《威龍猛探》主演:成龍、李賽風 導演:詹姆斯.吉里肯赫斯 《龍的心》主演:洪金寶、成龍、朱寶意、孟海、午馬、狄威 導演:洪金寶 編劇:洪金寶、武術指導:洪金寶、元彪 《警察故事》主演:成龍、林青霞、楚原 導演:成龍 監制: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1986 《扭計雜牌軍》 主演:盧惠光、劉嘉玲、惠英紅、霍耀良、樓南光、成龍 導演:錢升瑋 1987 《龍兄虎弟》主演:成龍、譚詠麟、關芝琳、羅拉.芳娜 導演:成龍 編劇:鄧景生 等 武術指導:成龍、劉家榮、袁振洋 《A計劃續集》主演:成龍、張曼玉、關芝琳、劉嘉玲 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鄧景生武術指導:成龍 1988 《飛龍猛將》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元華、狄威 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武術指導:洪家班 《警察故事續集》主演:成龍、張曼玉、董驃 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成龍、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1989《奇跡》主演:成龍、梅艷芳、葉蘊儀、張學友、董驃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1991
成龍電影海報2(20張)《飛鷹計劃》主演:成龍、鄭裕玲、盧惠光、溫森特.林恩 導演:成龍 製片人:成龍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火燒島》主演:梁家輝、成龍、劉德華、洪金寶、王羽 導演:朱延平 製片人:王羽 1992 《西藏小子 》(客串)主演:元彪、 利智、 李嘉欣、 元華、 喬宏 客串:午馬、成龍 導演:元彪 編劇:黃炳耀、陳錦昌 武術指導:元彪 《雙龍會》 主演:成龍、張曼玉、利智、陳欣健、泰迪羅賓 導演:徐克、林嶺東 製片人:泰迪羅賓武術指導:成龍 《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主演:成龍、楊紫瓊、張曼玉、曾江、元華 導演:唐季禮編劇:鄧景生 馬美萍武術指導: 成龍、唐季禮 1993《城市獵人》主演:成龍、理查德.諾頓、邱淑貞、王祖賢 導演:王晶 武術指導:程小東 《重案組》主演:成龍、鄭則士、伍詠薇 導演:黃志強 武術指導:成龍 《超級計劃》(客串)主演:成龍、楊紫瓊、於榮光、周華健、朱茵、林保怡 導演:唐季禮 編劇:唐季禮、邵麗瓊 武術指導:唐季禮 1994《醉拳II》主演:成龍、梅艷芳、狄龍、劉家良、盧惠光 導演:劉家良 武術指導:成龍 1995 《紅番區》主演:成龍、梅艷芳、董驃、葉芳華導演:唐季禮製片人:董韻詩 編劇:鄧景生、馬美萍 武術指導:成龍、洪金寶 《霹靂火》主演:成龍、袁詠儀、王敏德、盧惠光、楚原導演:陳嘉上 製片人:何冠昌 編劇:陳嘉上、陳慶嘉武術指導:成龍、洪金寶、陳勛奇車特技指導:陳勛奇 1996《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主演:成龍、吳辰君、董驃導演:唐季禮製片人:董韻詩 編劇:唐季禮、Nick Tramnontane 1997 《雙龍一虎闖天關》主演:成龍,史泰龍,瑞安·奧尼爾 導演:阿瑟·希勒,艾倫·史密西 編劇: 喬·埃澤特哈斯 《一個好人》 主演:成龍、李婷宜、高麗虹、周華健 導演:洪金寶 製片人:何冠昌 編劇:鄧景生 1998《我是誰》主演:成龍、山本未來、法拉美穗導演:陳木勝 製片人:何冠昌、董韻詩 編劇:成龍、陳淑賢 1999 《尖峰時刻》主演:成龍、克里斯.塔克 導演:布萊特.拉特納 製片人:羅傑.伯恩鮑姆 武術指導:成龍 《玻璃樽》主演:成龍、梁朝偉、舒淇、周華健、任賢齊 導演:谷德昭製片人:成龍、鄒文懷編劇:成龍、岸西 《喜劇之王》(客串) 主演:周星馳、張柏芝、吳孟達、成龍導演:李力持、周星馳編劇:曾謹昌 李敏 周星馳 《特警新人類》(客串)主演:謝霆鋒、馮德倫、李燦森、曾志偉、吳彥祖、成龍

2000《西域威龍》主演:成龍、歐文.威爾遜、劉玉玲 導演:湯姆.戴伊 2001 《特務迷城》主演:成龍、徐若瑄、陳敏之、金玫、曾志偉 導演:陳德森 出品人:陳德森、成龍、陳自強 《尖峰時刻2 》主演:成龍、克里斯.塔克、尊龍、章子怡、羅斯雷恩.桑切絲 導演:布萊特.拉特納 武術指導:成龍 2002《神奇燕尾服》主演:成龍、詹妮芙.洛芙.休伊特導演:凱文.多諾萬 2003 《皇家威龍》主演:成龍、歐文.威爾遜、範文芳導演:大衛.道金 《飛龍再生》主演:成龍、鍾麗緹、克萊爾.馥蘭妮、李.埃文斯、約翰.拉里斯-大衛、黃秋生 導演:陳嘉上 出品人:張堅庭 《千機變》主演:鄭伊健、蔡卓妍、鍾欣桐、黃秋生、陳冠希、成龍 (客串)導演:林超賢、甄子丹

《環游地球八十天》主演:成龍、吉姆.布勞德本特.洪金寶 導演:弗蘭克.克拉斯 總監制:陳自強、蘇志鴻 武術指導:成龍 《大佬愛美麗》(客串)主演:陳奕迅、吳彥祖、莫文蔚、羅家英、杜汶澤、馮德倫 導演:馮德倫 編劇:羅耀輝,馮德倫 製片人:陳自強,蘇志鴻 《新警察故事》主演:謝霆鋒、楊采妮、蔡卓妍、吳彥祖、王傑、成龍 發行: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中影集團 出品人:陳自強、蘇志鴻、陳木勝、董韻詩導演:陳木勝 《花都大戰》(客串)主演:蔡卓妍、鍾欣桐、甄子丹、陳柏霖、房祖名、梁家輝、吳彥祖、瞿穎、陳冠希、成龍、范冰冰 導演:元奎、梁柏堅 2005《神話》主演:成龍、金喜善、梁家輝 導演:唐季禮 監制:陳自強、蘇志鴻、董韻詩 總出品人:成龍、楊受成、陳自強、楊步亭 2006《寶貝計劃》 主演:成龍、許冠文、古天樂、蔡卓妍、陳寶國 總監制:成龍、楊受成、陳自強、王中軍 導演:陳木勝 2007 《尖峰時刻3》 主演:成龍、克里斯.塔克、張靜初武術指導:成龍導演:布瑞特·萊特納 2008《功夫之王》主演:成龍、李連傑、劉亦菲、李冰冰、邁克爾·安格拉、鄒兆龍 2009 《新宿事件》導演爾冬升主演:成龍 吳彥祖 徐靜蕾 竹中直人 秦沛 《尋找成龍》 主演:成龍 張一山 袁霆 姜宏波 《建國大業》主演:唐國強 張國立 成龍 李連傑(客串)導演:韓三平 2010 《鄰家特工》主演:成龍、艾姆特.瓦萊塔 導演:布萊恩萊溫特 《大兵小將》主演:成龍、王力宏、張子冉 、劉承俊、新七小福 導演:丁晟 《功夫夢》主演:成龍、 賈登·史密斯 塔拉吉 王姬 於榮光 王振威 韓雯雯 監制:威爾·史密斯、賈達·萍克·史密斯 客串:BOSS、趙晨浩、熱力兄弟等 成龍
監制:威爾·史密斯 導演:哈羅德·茲瓦特 《新少林寺》主演:劉德華、謝霆鋒、范冰冰、成龍(客串)導演:陳木勝 《辛亥革命》(9.29開拍)主演:成龍、李冰冰、趙文瑄、孫淳、房祖名、王亞楠、胡歌導演:成龍 《十二生肖》(秘密開機中) 《狗爺》 友情客串 李連傑的龍行天下(演唱主題曲 潮起潮落陪你度過) 李連傑的黃飛鴻2(演唱主題曲 男兒當自強) 陳勛奇的電視劇上海探戈(演唱主題曲 午夜舞影) 千變魔手(以魔術為體裁的一個電影 成龍客串了一個角色) 金瓶雙艷中扮演過賣梨的那個小哥(剛出道時啊)

4. 有關<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長篇俠義公案小說。清代無名氏根據說書藝人石玉昆說唱的《龍圖公案》及其筆錄本《龍圖耳錄》編寫而成,全書120回。清人俞樾(1821-1907)加以增刪修訂,改寫成《七俠五義》,首刊於光緒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問竹主人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石玉昆(約1810~1871),字振之,天津人,咸豐、同治間著名說書藝人。其說唱之《龍圖公案》,今猶有傳抄本,唱詞甚多。後有人在此基礎上,刪去唱詞,增飾為小說,題《龍圖耳錄》。光緒年間,問竹主人又加以修改潤色,更名為《忠烈俠義傳》,又名《三俠五義》,均為 120回。近代學者俞樾認為本書第1回「狸貓換太子」事,「殊涉不經」,遂「援據史傳,訂正俗說」,重撰第1回。又以三俠即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實為四俠,增以小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諸葛沈仲元共為七俠;原五鼠即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仍為五義士,改書名為《七俠五義》,於光緒十五年作序刊行。所以今有《三俠五義》、《七俠五義》兩本流傳。
小說敘寫宋朝包拯在俠客、義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俠客義士幫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曲折地體現了人民的願望。其中包公平冤獄、「鍘寵昱」、「除藩王」等情節,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表現了人民群眾的斗爭精神。書中穿插了大量俠客活動,既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正義行為,也表現出他們忠心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本質。它的出現,表明近代傳統的公案小說與俠義小說的完全合流。小說的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前70回,主要寫包公斷各種奇案冤獄以及鋤龐昱、葛登雲和為李太後伸冤等故事,其中穿插南俠封「御貓」,五鼠鬧東京並歸服朝廷和授職事。後50回,以顏春敏(顏查散)為中心,寫他在眾俠客義士協助下,剪除馬朝賢、馬強、襄陽王趙鈺等誅強鋤暴的故事。

包拯,歷史上實有其人,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宋史》有傳。仁宗時曾官監察御史、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樞密副使等職。以大臣知開封府事時,以剛正不阿著稱。宋元以來不斷有以包公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出現,如宋元話本《合同文字記》,元雜劇《抱妝盒》、《盆兒鬼》、《陳州糶米》等。明末出現的《龍圖公案》,是有關包公審案斷獄的短篇故事集。這些作品,其中不少是民間傳說,摻雜不少冥靈迷信荒誕不經的內容,《三俠五義》中的包拯形象,多取材於民間傳說,並加虛構,且沿襲了荒誕迷信部分。但將短篇串連為長篇,情節有所發展,傳奇色彩濃厚,使包拯不畏強暴、剛正嫉惡、處事干練的形象較為飽滿。特別是小說增加了大量勇俠之士遊行村市除暴安良、為國立功的故事。如南俠展昭為包公於金龍寺殺凶僧,天昌鎮拿刺客,在龐吉花園破妖魔等。小說把俠客義士的除暴安良行為,與保護官府大臣、為國立功結合起來,南俠、五鼠均被授皇家護衛,表現了宣揚忠義和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思想。但是,俠客義士依附統治階級中的正面人物,與邪惡勢力對立,仗義除暴,為民申冤,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某些思想和願望。小說明顯地表達了人們對清明政治的要求和對是非善惡的態度,具有一定的意義和認識價值。如小說揭露和抨擊了太師龐吉恃寵結黨營私,誣陷忠良;龐昱荼毒百姓,搶掠民間婦女;苗秀父子魚肉鄉里,重利盤剝;葛登雲、馬剛肆虐逞凶,為害地方等。同時,對嫌貧愛富的柳洪、雪中送炭的劉洪義、嫁禍於人的馮君衡等,褒貶態度亦極鮮明。
「沖霄樓盜盟單」 選自楊柳青年畫《七俠五義》
《三俠五義》繪聲狀物,保留了宋元以來說話藝術的明快、生動、口語化的特點,刻畫人物、描寫環境,能與情節的發展密切結合。特別是對俠客義士的描繪,各具特色,多有性格,富於世俗生活氣息。魯迅說此書「而獨於寫草野豪傑,輒奕奕有神,間或襯以世態,雜以詼諧,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中國小說史略》)。
《三俠五義》是俠義公案小說的代表作,影響十分廣泛。其後,出現了《小五義》、《續小五義》、《英雄大八義》(大宋八義)、《英雄小八義》(梁山後代)等類似的作品。【清代類似的俠義通俗小說還有:《兒女英雄傳》(俠女十三妹故事)、《施公案》、《彭公案》、《七劍十三俠》、《海公大紅袍》、《海公小紅袍》、《永慶昇平全傳》、《綠牡丹》(四望亭全傳)、《俠義禪真逸史》、《俠義禪真後史》、《聖朝鼎盛萬年青》、《劉公案》、《狄公案》、《林公案》、《白牡丹》、《正德下江南》等.民國以後出現的《明清八義》、《三俠劍》、《雍正劍俠圖》(童林傳)等等,盡管從年代劃分不屬於「古典文學」,但也都屬於傳統俠義小說,多以曲藝說書形式流行. 到了當代,由於小說、影視、戲曲、曲藝的發展,傳統武俠文學被改編為評書、評話、彈詞等各種形式的作品,不斷豐富發展,續書也很多,比如《金刀黃天霸》、《白眉大俠》等】.
而《三俠五義》等俠義公案小說的不少故事,又成為各類戲曲的題材來源。如京劇《打鑾駕》、《遇皇後》、《北俠除霸》、《打龍袍》、《五鼠鬧東京》等,都是敷演《三俠五義》的故事。
《三俠五義》除原刻本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鉛印本。《七俠五義》有1980年北京寶文堂的鉛印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首次出版了謝藍齋抄本《龍圖耳錄》。

《三俠五義》情節紛繁曲折而又條理清晰,語言通俗,保留了宋元以來說書藝術的生動活潑、直截明快的特色,對以後的公案小說產生過廣泛的影響。後來《小五義》、《續小五義》、《後續小五義》、《再續小五義》等續書的紛紛涌現,都是受它直接影響的結果。

北宋仁宗年間,河南陳州旱情嚴重,包拯奉皇命到陳州放糧賑災。陳州惡霸龐煜仗著自己是皇親國舅,竟派人刺殺包大人。南俠展昭、錦毛鼠白玉堂、老隱士晏子陀等人暗中保護、幫助包大人,使包大人得以刀鍘國舅,除暴安良。隨後,包大人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宮冤案「狸貓換太子」之事,使仁宗與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團聚。

【附】 石玉昆《三俠五義》原文閱讀:http://www.tianyabook.com/gudian/sanxiawuyi/index.html

5. 《金刀黃天霸》的來源是什麼

此書可能是《五女七貞》(《施公案》評書)的續書。

《金刀黃天霸》的很多人物是與傳統通俗說部《彭公案》、《施公案》、《三俠劍》、《明清八義》有關的。講的是雍正年間,竇爾敦後代竇龍與眾位小英雄除掉老將黃天霸、為先輩復仇的故事。

6. 誰看成龍的電影

《警察故事》獲香港金像獎最佳故事片獎
《A計劃》榮獲當年最佳武術指導
《超級警察》《重案組》榮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新警察故事》榮獲金雞獎最佳男演員
影視作品童年時代 成龍首次觸電的經歷是在八歲那一年,並且從那以後就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以下是成龍的電影清單:
這些是成龍在孩童時代所拍攝的電影:
大小黃天霸(1962)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
秦香蓮(1964)
和我痛飲(1966)
領悟禪宗(1968)
成龍作為武師開始演藝之路
成龍在這些影片中只作為武師過場表演
《精武門》(1971)
《龍爭虎鬥》(1973)
《北地胭脂》(1973)
《喜馬拉雅》(1975)早期主演作品

《廣東小老虎》(1971)
演員:成龍(陳元龍)、石天、袁小田、韓國材
《巾幗英雄》(1971)
演員:成龍,導演:羅維
《女警察》(1972)
演員:成龍、鄭佩佩
《合氣道》(1972)
演員:成龍
《頂天立地》(1973)
演員:成龍、王青
導演:朱牧
武術指導:成龍
《香港過客》(1974)
演員:成龍
《同是一家人》(1975)
演員:成龍,洪金寶、石天
出品人:鄒文懷
《少林門》(1976)
演員:成龍、洪金寶 導演:吳宇森
正式改名成龍加入羅維影視公司開始明星之路
《新精武門》[1](1976)
演員:成龍、苗可秀、陳星、羅維
導演:羅維
《少林木人巷》(1976)
演員:成龍、龍君兒、金剛
導演:羅維
《風雨雙流星》(1977)
主演:成龍、王羽
編劇:古龍
《劍花煙雨江南》(1977)
主演:成龍
導演:羅維
編劇:古龍
《蛇鶴八步》(1978)
主演:成龍、苗可秀
導演:陳志華
《一招半式闖江湖》(1978)
主演:成龍、田俊
導演:陳志華
出品人:羅維
《飛渡卷雲山》(1978)
主演:成龍、田俊、梁小龍
導演:羅維
編劇:古龍
《拳精》(1978)
主演:成龍、田俊、石天
導演:羅維
《龍拳》(1978)
主演:成龍、苗可秀、田俊
導演:羅維
《刁手怪招》(1978)
主演:成龍
《蛇形刁手》(1978)
主演:成龍、袁小田、黃正利
導演:袁和平
編劇:吳思遠
《醉拳》(1978)
主演:成龍、袁小田、黃正利、石天
導演:袁和平
出品人:吳思遠
《笑拳怪招》(1979)
主演:成龍、田俊、石天
導演:成龍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笑拳怪招2龍騰虎躍》(1980)
主演:成龍、石堅
導演:羅維
《師弟出馬》(1980)
主演:成龍、石堅、元彪
導演:成龍
編劇:鄧景生、劉天賜、童路
武術指導:成龍
《殺手壕》(1980)
主演:成龍
導演:羅伯特.克勞斯
監制:鄒文懷
《炮彈飛車》(1980)
主演:成龍+無數好萊塢著名演員
《A計劃》(1982)
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陳慧敏、狄威、Mars
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迷你特工隊》(1982)
主演:成龍、林青霞、鄭少秋、王羽
導演:朱延平
《龍少爺》(1982)
主演:成龍、田豐
導演:成龍
編劇:成龍、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特技演員:馮克安、元奎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
主演:洪金寶、成龍、元彪、吳耀漢、岑建勛、秦祥林
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編劇:洪金寶、黃炳耀
武術指導:元彪、陳會毅、林正英
《炮彈飛車續集》(1983)
主演:多位好萊塢明星+成龍
導演:哈爾.尼達姆
《快餐車》(1984)
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
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編劇:鄧景生、洪金寶
武術指導:洪金寶
《福星高照》(1985)
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曾志偉、馮淬帆、秦祥林
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武術指導:洪金寶、元華、元彪
《夏日福星》(1985)
主演:成龍、劉德華、洪金寶、元彪、胡慧中、吳耀漢、楊紫瓊
導演:洪金寶
監制:曾志偉
武術指導:洪金寶
《威龍猛探》(1985)
主演:成龍.李賽風
導演:詹姆斯.吉里肯赫斯
《龍的心》(1985)
主演:成龍、洪金寶、朱寶意、孟海、午馬、狄威
導演:洪金寶
編劇:洪金寶、
武術指導:洪金寶、元彪
《警察故事》(1985)
主演:成龍、林青霞、楚原、Kenneth Tong、Bill Tunf
導演:成龍
聯合出品人:陳自強
監制: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龍兄虎弟》(1986)
主演:成龍、譚詠麟、關芝琳、羅拉.芳娜Lola.Forner
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鄧景生 等
武術指導:成龍、劉家榮、袁振洋
《A計劃續集》(1987)
主演:成龍、張曼玉、關芝琳、劉嘉玲、林德祿
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飛龍猛將》(1987)
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元華、狄威
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警察故事續集》(1988)
主演:成龍、張曼玉、董驃、林國雄
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成龍、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奇跡》(1989)
主演:成龍、梅艷芳、葉蘊儀、張學友、董驃
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飛鷹計劃》(1990)
主演:成龍、鄭裕玲、盧惠光、溫森特.林恩
導演:成龍
製片人:成龍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火燒島》(1991)
主演:梁家輝、成龍、劉德華、洪金寶、王羽
導演:朱延平
製片人:王羽
《雙龍會》(1991)
主演:成龍、張曼玉、利智、陳欣健、泰迪羅賓
導演:徐克、林嶺東
製片人:泰迪羅賓
武術指導:成龍
《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1992)
主演:成龍、楊紫瓊、張曼玉、曾江、元華
導演:唐季禮
編劇:鄧景生 馬美萍
武術指導: 成龍、唐季禮
《城市獵人》(1993)
主演:成龍、理查德.諾頓、邱淑貞、王祖賢
導演:王晶
武術指導:程小東
《重案組》(1993)
主演:成龍、鄭則士、伍詠薇
導演:黃志強
武術指導:成龍
《醉拳II》(1994)
主演:成龍、梅艷芳、狄龍、劉家良、盧惠光
導演:劉家良
武術指導:成龍
《紅番區》(1994)
主演:成龍、梅艷芳、董驃、葉芳華
導演:唐季禮
製片人:董韻詩
編劇:鄧景生, 馬美萍
武術指導:成龍、洪金寶
《霹靂火》(1995)
主演:成龍、袁詠儀、王敏德、盧惠光、楚原
導演:陳嘉上
製片人:何冠昌
編劇:陳嘉上、陳慶嘉
武術指導:成龍、洪金寶、陳勛奇
車特技指導:陳勛奇
《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1996)
主演:成龍、吳辰君、董驃
導演:唐季禮
製片人:董韻詩
編劇:唐季禮、Nick Tramnontane
武術指導:唐季禮、成龍
《一個好人》(1997)
主演:成龍、李婷宜.高麗虹
導演:洪金寶
製片人:何冠昌
編劇:鄧景生
《我是誰》(1998)
主演:成龍、山本未來、法拉美穗.
導演:陳木勝
製片人:何冠昌、董韻詩
編劇:成龍、陳淑賢
《尖峰時刻》(1999)
主演:成龍、克里斯.塔克
導演:布萊特.拉特納
製片人:羅傑.伯恩鮑姆
武術指導:成龍
《玻璃樽》(1999)
主演:成龍、梁朝偉、舒淇、任賢齊
導演:谷德昭
製片人:成龍、鄒文懷
編劇:成龍、岸西
《特警新人類》(1999)
主演:謝霆鋒,馮德倫,李燦森,曾志偉,吳彥祖,成龍
《上海正午/贖金之王》(2000)
主演:成龍、歐文.威爾遜、劉玉玲
導演:湯姆.戴伊
《特務迷城》(2001)
主演:成龍、徐若瑄、陳敏之、金玫、曾志偉
導演:陳德森
出品人:陳德森、成龍、陳自強
編劇:岸西
武術指導:成龍
《尖峰時刻2 》(2001)
主演:成龍、克里斯.塔克、尊龍、章子怡、羅斯雷恩.桑切絲
導演:布萊特.拉特納
武術指導:成龍
《神奇燕尾服》(2002)
主演:成龍、詹妮芙.洛芙.休伊特
導演:凱文.多諾萬
《上海騎士/贖金之王2 》(2003)
主演:成龍、歐文.威爾遜、範文芳
導演:大衛.道金
《飛龍再生》(2003)
主演:成龍、鍾麗緹、克萊爾.馥蘭妮、李.埃文斯、約翰.拉里斯-大衛、黃秋生
導演:陳嘉上
出品人:張堅庭
《千機變》(2003)
主演:鄭伊健、蔡卓妍、鍾欣桐、黃秋生、陳冠希、成龍 (客串)
導演:林超賢、甄子丹
《環游地球八十天》(2004)
主演:成龍、吉姆.布勞德本特.洪金寶
導演:弗蘭克.克拉斯總監制:陳自強、蘇志鴻
武術指導:成龍
《新警察故事》(2004)
主演:成龍、謝霆鋒、楊采妮、蔡卓妍、吳彥祖、王傑
發行: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中影集團
出品人:陳自強、蘇志鴻、陳木勝、董韻詩
導演:陳木勝
《千機變二之花都大戰》(2004)
主演:蔡卓妍、鍾欣桐、甄子丹、陳柏霖、房祖名、梁家輝、吳彥祖、瞿穎、 陳冠希、成龍、范冰冰
導演:元奎、梁柏堅
《神話》(2005)
主演:成龍、金喜善、梁家輝
導演:唐季禮
監制:陳自強、蘇志鴻、董韻詩
總出品人:成龍、楊受成、陳自強、楊步亭
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和中影集團聯手呈現
《寶貝計劃》(2006)
主演:成龍、許冠文、古天樂、蔡卓妍、陳寶國、高圓圓、元彪、 盧惠光、葉山豪、尹子維、應采兒
發行製作公司: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
總監制:成龍、楊受成、陳自強、王中軍
製片人:陳自強、蘇志鴻、陳木勝、王中磊
導演:陳木勝
編劇:陳木勝, 成龍
動作設計:成龍成家班
《尖峰時刻3 》(2007)
主演:成龍、克里斯.塔克、張靜初
武術指導:成龍
《功夫之王》(2008)
主演:成龍、李連傑、劉亦菲、李冰冰、邁克爾·安格拉、鄒兆龍
《新宿事件》(2009)
導演 爾冬升
主演 成龍 吳彥祖 徐靜蕾 竹中直人 秦沛
《尋找成龍》(2009)
主演:成龍 張一山 袁霆 姜宏波
《建國大業》
主演:唐國強 張國立 成龍(客串)
導演:韓三平
《大兵小將》
主演:成龍、王力宏、劉承俊、新七小福
導演:丁晟
《功夫小子》
主演:成龍 賈登·史密斯
監制:威爾·史密斯
《隔壁的間諜》(2010)
主演:成龍,艾姆特.瓦萊塔
導演:布萊恩萊溫特
《七十二家租客》(2010)
主演:曾志偉、張學友、袁詠儀、成龍(特別出演)
導演:曾志偉、葉念琛
《十二生肖》(籌備中)
李連傑的龍行天下(演唱主題曲 潮起潮落陪你度過)
李連傑的黃飛鴻2(演唱主題曲 男兒當自強)
陳勛奇的電視劇上海探戈(演唱主題曲 午夜舞影)
周星馳的電影 喜劇之王(扮演了一個群眾演員,演一槍被人打死的動作給星仔看)
楊紫瓊於榮光主演的(once a cop)超級計劃(他仍演他的陳家駒,扮成個婦女去抓小偷)
千變魔手(以魔術為體裁的一個電影 成龍客串了一個角色)
金瓶雙燕中扮演過賣梨的那個小哥(剛出道時)

動畫片

為成龍專門製作一部動畫片《成龍歷險記》
成龍為《功夫熊貓》配音
曾為《花木蘭》中的李翔配音
大概有80多個吧

7. 成龍大哥演的電影有哪些

《大小黃天霸》1962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年
《秦香蓮》1964年
《和我痛飲》1966年
《領悟禪宗》1968年
《精武門》1970年
《廣東小老虎》1971年
《巾幗英雄》1971年
《女警察》1972年
《合氣道》1972年
《金瓶雙艷》1972年
《頂天立地》1973年
《小偷斗大賊》1973年
《龍爭虎鬥》1973年
《碼頭龍虎鬥》1973年
《香港過客》1974年
《花飛滿城春》1974年
《喜瑪拉雅》1975年
《同是一家人》1975年
《降龍大師》1975年
《少林門》1975年
《新精武門》1976年
《少林木人巷》1976年
《風雨雙流星》1976年
《死亡舞蹈》1976年
《劍花·煙雨·江南》1977年
《鐵拳僧》1977年
《天殺星》1977年
《飛渡雲山》1977年
《點只功夫▲簡單》1977年
《蛇鶴八步》1978年
《一招半式闖江湖》1978年
《神拳》1978年
《拳精》1978年
《龍拳》1978年
《龍騰虎躍》1978年
《蛇形刁手》1978年
《醉拳》1978年
《笑拳怪招》1979年
《36隻瘋拳》1979年
《奇異雙人組》1979年
《笑拳怪招2》1980年
《師弟出馬》1980年
《殺手壕》1980年
《炮彈飛車》1981年
《龍少爺》1982年
《迷你特攻隊》1982年
《忍者戰爭》1982年
《A計劃》1983年
《炮彈飛車續集》1983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年
《快餐車》1984年
《黑帶雙雄》1984年
《福星高照》1985年
《夏日福星》1985年
《砰、砰作響》1985年
《威龍猛探》1985年
《龍的心》1985年
《警察故事》1985年
《龍兄虎弟》1986年
《壞小子》1986年
《A計劃續集》1987年
《對不起》1987年
《飛龍猛將》1987年
《警察故事續集》1988年
《胭脂扣》1988年
《霸王花》1988年
《霸王花2》1989年
《通緝犯》1989年
《奇跡》1989年
《群龍譜》1989年
《藝人的反抗》1990年
龍兄虎弟續集》(又名《飛鷹計劃》)1990年
《雙龍會》1991年
《火燒島》1991年
《西藏小子》1991年
《滅火群英》1992年
《超級警察》1992年
《西域雄獅》1992年
《阮玲玉》1993年
《城市獵人》1993年
《S計劃》1993年
《重案組》1994年
《大醉拳》1994年
《紅番區》1994年
《霹靂火》1995年
《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又名《白金龍》)1996年
《一個好人》1997年
《好萊塢烈焰》1997年
《我是誰》1998年
《玻璃樽》1999年
《尖峰時刻》1999年
《贖金之王》2000年
《特務迷城》2001年
《尖峰時刻2》2001年
《神奇燕尾服》2002年
《贖金之王2》2002年
《環游地球八十天》2003年
《飛龍再生》2003年
《新警察故事》2004年
《神話》2005
《功夫之王》2008
2009
《新宿事件》導演爾冬升主演:成龍 吳彥祖 徐靜蕾 竹中直人 秦沛
《尋找成龍》 主演:成龍 張一山 袁霆 姜宏波
《建國大業》主演:唐國強 張國立 成龍 李連傑(客串)導演:韓三平
2010
《鄰家特工》主演:成龍、艾姆特.瓦萊塔 導演:布萊恩萊溫特
《大兵小將》主演:成龍、王力宏、張子冉 、劉承俊、新七小福 導演:丁晟
《功夫夢》主演:成龍、 賈登·史密斯 塔拉吉 王姬 於榮光 王振威 韓雯雯

8. 成龍拍過哪些電影

童年時代
這些是成龍在孩童時代所拍攝的電影 1962大小黃天霸 1963 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4 秦香蓮(電視劇) 1966 大醉俠(和我痛飲) 1968 領悟禪宗
武師作品
成龍作為武師開始演藝之路 成龍在這些影片中只作為武師過場表演 1970《荒江俠女》 1971《刀不留人》 1972 《香港過客》 《埋伏》 《精武門》 《合氣道》 《女警察》(鐵娃) 1973 《麒麟掌》(獨霸拳王) 《龍爭虎鬥》 1974 《惡虎村》 1975 《密宗聖手》(喜馬拉雅)
早期作品
1971 《廣東小老虎》(香港過客)演員:成龍(陳元龍)、石天、袁小田、韓國材 《北派功夫》(頂天立地) 演員:成龍,導演:羅維 1973 《北地胭脂》導演:李翰祥 演員:何莉莉岳華 胡錦 1974 《金瓶雙艷》(客串)導演:李翰祥主演:成龍 楊群胡錦恬妮陳萍 1975《花飛滿城春》導演:朱牧 演員:劉一帆、王琛、姜南、石天、成龍、米蘭 1976 《少林門》演員:成龍、洪金寶導演:吳宇森 正式改名成龍加入羅維影視公司開始明星之路 1976 《新精武門》演員:成龍、苗可秀、陳星、羅維、白留明 導演:羅維 《少林木人巷》演員:成龍、龍君兒、金剛 導演:羅維 1977 《風雨雙流星》主演:成龍、王羽編劇:古龍 《劍花煙雨江南》主演:成龍 導演:羅維 編劇:古龍 1978 《蛇鶴八步》主演:成龍、苗可秀導演:陳志華 《一招半式闖江湖》主演:成龍、田俊 導演:陳志華出品人:羅維 《飛渡卷雲山》主演:成龍、田俊、梁小龍導演:羅維 編劇:古龍 尖峰時刻
《拳精》主演:成龍、田俊、石天 導演:羅維 《龍拳》主演:成龍、苗可秀、田俊 導演:羅維 《刁手怪招》(拼湊片)主演:成龍 導演:金鑫 《蛇形刁手》主演:成龍、袁小田、黃正利 導演:袁和平編劇:吳思遠 《醉拳》主演:成龍、袁小田、黃正利、石天 導演:袁和平出品人:吳思遠 1979 《笑拳怪招》主演:成龍、田俊、石天 導演:成龍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1980 《笑拳怪招2龍騰虎躍》(拼湊片)主演:成龍、石堅導演:羅維 《師弟出馬》主演:成龍、石堅、元彪導演:成龍 編劇:鄧景生、劉天賜、童路 武術指導:成龍 《殺手壕》主演:成龍 導演:羅伯特. 西域威龍
克勞斯 監制:鄒文懷 1981《炮彈飛車》主演:成龍+無數好萊塢著名演員 1982 《迷你特工隊》主演:成龍、林青霞、鄭少秋、王羽 導演:朱延平 《龍少爺》主演:成龍、田豐 導演:成龍編劇:成龍、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特技演員:馮克安、元奎 1983 《奇謀妙計五福星》主演:洪金寶、成龍、元彪、吳耀漢、岑建勛、秦祥林 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編劇:洪金寶、黃炳耀 武術指導:元彪、陳會毅、林正英 《炮彈飛車續集》主演:多位好萊塢明星和成龍 導演:哈爾.尼達姆 《A計劃》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狄威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編劇:成武術指導:成龍 1984 《快餐車》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 導演:洪金寶編劇:鄧景生、洪金寶 武術指導:洪金寶 《神勇雙響炮》(客串)主演:吳耀漢、岑建勛、葉德嫻、陳欣健、田俊、成龍 導演:張同祖 武術指導:洪家班 1985 《福星高照》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曾志偉、馮淬帆、秦祥林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武術指導:洪金寶、元華、元彪 《夏日福星》主演:成龍、劉德華、洪金寶、元彪、胡慧中、吳耀漢、楊紫瓊導演:洪金寶 監制:曾志偉武術指導:洪金寶 《威龍猛探》主演:成龍、李賽風 導演:詹姆斯.吉里肯赫斯 《龍的心》主演:洪金寶、成龍、朱寶意、孟海、午馬、狄威導演:洪金寶 編劇:洪金寶、武術指導:洪金寶、元彪 《警察故事》主演:成龍、林青霞、楚原導演:成龍 監制: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警察故事劇照
1986 《扭計雜牌軍》 主演:盧惠光、劉嘉玲、惠英紅、霍耀良、樓南光、成龍 導演:錢升瑋 1987 《龍兄虎弟》主演:成龍、譚詠麟、關芝琳、羅拉.芳娜 導演:成龍 編劇:鄧景生 等 武術指導:成龍、劉家榮、袁振洋 《A計劃續集》主演:成龍、張曼玉、關芝琳、劉嘉玲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鄧景生武術指導:成龍 1988 《飛龍猛將》主演:成龍、洪金寶、元彪、元華、狄威 導演:洪金寶 監制:何冠昌 武術指導:洪家班 《警察故事續集》主演:成龍、張曼玉、董驃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成龍、鄧景生 武術指導:成龍 1989《奇跡》主演:成龍、梅艷芳、葉蘊儀、張學友、董驃導演:成龍 監制:何冠昌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1991
成龍電影海報2(20張)《飛鷹計劃》主演:成龍、鄭裕玲、盧惠光、溫森特.林恩 導演:成龍 製片人:成龍 編劇:成龍 武術指導:成龍 《火燒島》主演:梁家輝、成龍、劉德華、洪金寶、王羽 導演:朱延平 製片人:王羽 1992 《西藏小子 》(客串)主演:元彪、 利智、 李嘉欣、 元華、 喬宏客串:午馬、成龍 導演:元彪 編劇:黃炳耀、陳錦昌 武術指導:元彪 《雙龍會》 主演:成龍、張曼玉、利智、陳欣健、泰迪羅賓 導演:徐克、林嶺東 製片人:泰迪羅賓武術指導:成龍 《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主演:成龍、楊紫瓊、張曼玉、曾江、元華 導演:唐季禮編劇:鄧景生 馬美萍武術指導: 成龍、唐季禮 1993《城市獵人》主演:成龍、理查德.諾頓、邱淑貞、王祖賢導演:王晶武術指導:程小東 《重案組》主演:成龍、鄭則士、伍詠薇 導演:黃志強武術指導:成龍 《超級計劃》(客串)主演:成龍、楊紫瓊、於榮光、周華健、朱茵、林保怡導演:唐季禮 編劇:唐季禮、邵麗瓊武術指導:唐季禮 1994《醉拳II》主演:成龍、梅艷芳、狄龍、劉家良、盧惠光 導演:劉家良 武術指導:成龍 1995 《紅番區》主演:成龍、梅艷芳、董驃、葉芳華導演:唐季禮製片人:董韻詩 編劇:鄧景生、馬美萍 武術指導:成龍、洪金寶 《霹靂火》主演:成龍、袁詠儀、王敏德、盧惠光、楚原導演:陳嘉上 製片人:何冠昌 編劇:陳嘉上、陳慶嘉武術指導:成龍、洪金寶、陳勛奇車特技指導:陳勛奇 1996《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主演:成龍、吳辰君、董驃導演:唐季禮製片人:董韻詩 編劇:唐季禮、Nick Tramnontane 1997 《雙龍一虎闖天關》主演:成龍,史泰龍,瑞安·奧尼爾 導演:阿瑟·希勒,艾倫·史密西 編劇: 喬·埃澤特哈斯 《一個好人》 主演:成龍、李婷宜、高麗虹、周華健導演:洪金寶 製片人:何冠昌 編劇:鄧景生 1998《我是誰》主演:成龍、山本未來、法拉美穗導演:陳木勝 製片人:何冠昌、董韻詩 編劇:成龍、陳淑賢 1999 《尖峰時刻》主演:成龍、克里斯.塔克導演:布萊特.拉特納 製片人:羅傑.伯恩鮑姆 武術指導:成龍 《玻璃樽》主演:成龍、梁朝偉、舒淇、周華健、任賢齊 導演:谷德昭製片人:成龍、鄒文懷編劇:成龍、岸西 《喜劇之王》(客串) 主演:周星馳、張柏芝、吳孟達、成龍導演:李力持、周星馳編劇:曾謹昌李敏周星馳 《特警新人類》(客串)主演:謝霆鋒、馮德倫、李燦森、曾志偉、吳彥祖、成龍
新警察故事 劇照(12張)2000《西域威龍》主演:成龍、歐文.威爾遜、劉玉玲導演:湯姆.戴伊 2001 《特務迷城》主演:成龍、徐若瑄、陳敏之、金玫、曾志偉 導演:陳德森 出品人:陳德森、成龍、陳自強 《尖峰時刻2》主演:成龍、克里斯.塔克、尊龍、章子怡、羅斯雷恩.桑切絲 導演:布萊特.拉特納 武術指導:成龍 2002《神奇燕尾服》主演:成龍、詹妮芙.洛芙.休伊特導演:凱文.多諾萬 2003 《皇家威龍》主演:成龍、歐文.威爾遜、範文芳導演:大衛.道金 《飛龍再生》主演:成龍、鍾麗緹、克萊爾.馥蘭妮、李.埃文斯、約翰.拉里斯-大衛、黃秋生 導演:陳嘉上出品人:張堅庭 《千機變》主演:鄭伊健、蔡卓妍、鍾欣桐、黃秋生、陳冠希、成龍 (客串)導演:林超賢、甄子丹 2004
鄰家特工 劇照(13張)《環游地球八十天》主演:成龍、吉姆.布勞德本特.洪金寶 導演:弗蘭克.克拉斯 總監制:陳自強、蘇志鴻 武術指導:成龍 《大佬愛美麗》(客串)主演:陳奕迅、吳彥祖、莫文蔚、羅家英、杜汶澤、馮德倫 導演:馮德倫 編劇:羅耀輝,馮德倫 製片人:陳自強,蘇志鴻 《新警察故事》主演:謝霆鋒、楊采妮、蔡卓妍、吳彥祖、王傑、成龍 發行: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中影集團 出品人:陳自強、蘇志鴻、陳木勝、董韻詩導演:陳木勝 《花都大戰》(客串)主演:蔡卓妍、鍾欣桐、甄子丹、陳柏霖、房祖名、梁家輝、吳彥祖、瞿穎、陳冠希、成龍、范冰冰導演:元奎、梁柏堅 2005《神話》主演:成龍、金喜善、梁家輝 導演:唐季禮 監制:陳自強、蘇志鴻、董韻詩 總出品人:成龍、楊受成、陳自強、楊步亭 2006《寶貝計劃》 主演:成龍、許冠文、古天樂、蔡卓妍、陳寶國 總監制:成龍、楊受成、陳自強、王中軍 導演:陳木勝 2007 《尖峰時刻3》 主演:成龍、克里斯.塔克、張靜初武術指導:成龍導演:布瑞特·萊特納 2008《功夫之王》主演:成龍、李連傑、劉亦菲、李冰冰、邁克爾·安格拉、鄒兆龍 2009 《新宿事件》導演爾冬升主演:成龍 吳彥祖 徐靜蕾竹中直人 秦沛 《尋找成龍》 主演:成龍 張一山袁霆 姜宏波 《建國大業》主演:唐國強張國立成龍 李連傑(客串)導演:韓三平 2010 《鄰家特工》主演:成龍、艾姆特.瓦萊塔 導演:布萊恩萊溫特 《大兵小將》主演:成龍、王力宏、張子冉、劉承俊、新七小福 導演:丁晟 《功夫夢》主演:成龍、 賈登·史密斯塔拉吉 王姬 於榮光王振威韓雯雯 監制:威爾·史密斯、賈達·萍克·史密斯 客串:BOSS、趙晨浩、熱力兄弟等 成龍
監制:威爾·史密斯 導演:哈羅德·茲瓦特 《新少林寺》主演:劉德華、謝霆鋒、范冰冰、成龍(客串)導演:陳木勝 《辛亥革命》(9.29開拍)主演:成龍、李冰冰、趙文瑄、孫淳、房祖名、王亞楠、胡歌導演:成龍 《十二生肖》(秘密開機中) 李連傑的龍行天下(演唱主題曲 潮起潮落陪你度過) 李連傑的黃飛鴻2(演唱主題曲 男兒當自強) 陳勛奇的電視劇上海探戈(演唱主題曲 午夜舞影) 千變魔手(以魔術為體裁的一個電影 成龍客串了一個角色) 金瓶雙艷中扮演過賣梨的那個小哥(剛出道時啊)
製片作品
2009大兵小將 2011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
導演作品
1979 笑拳怪招 1980 師弟出馬 1982龍少爺 1983 A計劃 1985 警察故事 1987 龍兄虎弟 A計劃續集 1988 警察故事續集 1989 奇跡 1991 飛鷹計劃 1998我是誰 2011 十二生肖 2011辛亥革命
動作導演
1973 女警察 碼頭大決斗 廣東小老虎 1975 鐵漢柔情 1976 舞拳 少林木人巷 1977 三十六迷形拳 劍花煙雨江南 1978 蛇鶴八步 飛渡卷雲山 點止功夫咁簡單 拳精 1979 龍拳
經典銀幕形象(20張)笑拳怪招 百戰保山河 1980 殺手壕 師弟出馬 1982 龍少爺 1983 A計劃 1985 警察故事 1987 A計劃續集 1989 奇跡 1990 最佳賊拍檔 1991 飛鷹計劃 1992 雙龍會 1995 霹靂火 紅番區 1996 警察故事4 1998 我是誰 1999 玻璃樽 2004 新警察故事 2005 神話 2006 寶貝計劃 2009大兵小將
成龍電影香港票房
73年 北派功夫(頂天立地)7萬 當年第84 74年 金瓶雙艷 185萬 當年第4 75年 花飛滿城春 106萬 當年第15 76年 新精武門 45萬 當年第60 少林木人巷 48萬 當年第58 少林門 80萬 當年第36 77年 劍花煙雨江南 30萬 當年第70 78年 拳精 230萬 當年第12 蛇鶴八步 66萬 當年第62 飛渡卷雲山 78萬 當年第57 醉拳 680萬 當年亞軍 蛇型刁手 270萬 當年第八 79年 笑拳怪招 550萬 當年冠軍 龍拳 100萬 當年第52 80年 師弟出馬 1020萬 當年冠軍(破記錄) 殺手壕 580萬 當年季軍 81年 炮彈飛車 546.5萬 當年第八 一招半式闖江湖 153萬 當年第三十五 82年 龍少爺 1800萬 當年亞軍 83年 A計劃 2000萬 當年亞軍 奇謀妙計五福星 2200萬 當年季軍 笑拳怪招2之龍騰虎躍 200萬 當年第64(想不通龍騰虎躍雖說是平湊片,但挺不錯的,為什麼票房會這么差) 84年 快餐車 2100萬 當年第五 神勇雙響炮 2018萬 當年第七 炮彈飛車續集 375.1萬 當年63 85年 福星高照 3100萬 當年冠軍 夏日福星 2900萬 當年亞軍 警察故事 2660萬 當年季軍 龍的心 2050萬 當年第四 威龍猛探 1400萬 當年十一 87年 A計劃續集 3150萬 當年季軍 龍兄虎弟 3550萬 當年冠軍(破記錄) 88年 警察故事續集3400萬 當年亞軍 飛龍猛將 3300萬 當年季軍 89年 奇跡 3400萬 當年亞軍 91年 飛鷹計劃 3900萬 當年亞軍 92年 火燒島(台灣票房)2219萬 當年第十二 92年 西藏小子 1039萬 當年第三十五 雙龍會 3300萬 當年第九 超級警察 3260萬 當年第十 93年 城市獵人 3010萬 當年第四 重案組 2740萬 當年第七
《新少林寺》 拍攝花絮(18張)94年 醉拳2 4100萬 當年亞軍 95年 紅番區 5700萬 當年冠軍(破記錄) 霹靂火 4550萬 當年亞軍 96年 簡單任務 5750萬 當年冠軍(破記錄) 97年 一個好人 4550萬 當年冠軍 98年 我是誰 3880萬 當年亞軍 尖峰時刻 1398萬 當年十七 99年 玻璃樽 2780萬 當年亞軍 01年 特務迷城 3000萬 當年季軍 03年 飛龍再生 730萬 當年二十三 千機變 2842萬 當年季軍 04年 新警察故事 2210萬 當年季軍 千機變2花都之戰 1496萬 當年第七 05年 神話 1800萬 當年季軍 06年 寶貝計劃 2345萬 當年亞軍

9. 成龍演過的電影有哪些

1,《英倫對決》

《英倫對決》是由中國、英國聯合製作的動作驚悚片,由紐西蘭導演馬丁·坎貝爾執導,成龍、皮爾斯·布魯斯南領銜主演。該片於2017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功夫瑜伽》

《功夫瑜伽》是由北京太合娛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耀萊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中印合拍功夫喜劇電影,由唐季禮執導,成龍、李治廷、張藝興、迪莎·帕塔尼、母其彌雅、索努·蘇德等主演。

3,《鐵道飛虎》

《鐵道飛虎》由耀萊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丁晟執導,成龍、黃子韜、王凱、王大陸等人主演的動作喜劇電影。該片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期間,由鐵路工人和平民百姓組成的鐵道飛虎隊巧妙擊敗日軍的傳奇故事。

4,《絕地逃亡》

《絕地逃亡》是由北京唐德國際電影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喜劇片,由雷尼·哈林執導,成龍、約翰尼·諾克斯維爾、范冰冰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背負承諾的警察和一個身為賭徒卻恰巧目睹兇案現場的犯罪嫌疑人,在異國他鄉開始了逃亡之旅的故事。

5,《警察故事2013》

《警察故事2013》由萬達影視和星光燦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警匪片,由丁晟執導,成龍、景甜、劉燁領銜主演。該片於2013年12月24日,以IMAX、3D效果中國大陸上映。

10. 求教關於武俠的資料

【詞語釋義】舊指有武藝、講義氣、專打抱不平的人。 茅盾 《子夜》十七:「近來 學詩 也喜歡什麼武俠了;刀呀,槍呀,弄了一大批!」
【中國古代武俠作品】即使是不提先秦諸子、史記漢書以及志怪、唐宋傳奇、話本、民俗、戲曲之俠義人物和文藝,單就古典明清(尤其是清代以後到近代)俠義、公案文學,著名的就不勝枚舉:《水滸全傳》、《包龍圖公案》、《海剛峰公案》清代後期:《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施公案》、《彭公案》、《海公大紅袍》、《海公小紅袍》、《永慶昇平全傳》、《綠牡丹》、《聖朝鼎盛萬年青》、《劉公案》、《狄公案》、《林公案》、《白牡丹》《正德下江南》、《英雄大八義》(大宋八義)、《小八義》(梁山後代)等俠義公案小說。還有民國以後出現的《明清八義》、《三俠劍》、《雍正劍俠圖》(童林傳)、《五女七貞》等等,盡管從年代劃分不屬於「古典文學」,但也都屬於傳統俠義小說,多以曲藝說書形式流行.到了當代,由於小說、影視、戲曲、曲藝的發展,傳統武俠文學被改編為評書、評話、彈詞等各種形式的作品,不斷豐富發展,續書也很多,比如《金刀黃天霸》、《白眉大俠》等。【中國現代武俠的分派】武俠小說之所以有新、舊兩大派的說法,大抵是由新、舊文學之分而來。故范煙橋著《民國舊派小說史略》特加點明:「舊派」主要是指章回體小說。然而此一 界定對於武俠小說而言,並無太大意義;因為凡是長篇武俠小說必分章回,無論其 為對偶、孤句或是長短不一的回目,皆不例外。那麼所謂「新派武俠」小說究竟何所指?筆者認為理應以作品的內容所表達的 新思想、新觀念及新文學技巧而定,且缺一不可。新派武俠誕生客觀上反映了中國作家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文關懷的思想,因此題材更加廣泛、更加精彩,人物形象也脫離了以往武俠一味求「俠」的風尚,更加貼近讀者,表現了俠骨柔情的精神內涵。新派武俠因為其作者生活時代,在情節安排等方面拋棄了封建思想,也脫離了真實的歷史背景,使作品更像是在一個架空的卻與現實緊密相連的世界。如新派武俠開山之作《龍虎鬥京華》,就融入了義和團。在寫作技巧上,新派武俠融入了西方小說的寫作手法,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自梁羽生、金庸先後崛起香江,武俠小說即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 所發展。香港方面,除梁、金二子外,另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 、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而台灣方面則聲勢浩大,計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古龍、陸魚、上 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 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秦紅、獨孤紅、溫瑞安、賈羽等等(以上大略按其出道先後 排序);雲蒸霞蔚,極一時之盛。最近大陸新崛起的武俠小說作家有步非煙、鳳歌、閑雲綠柳,滄月、藤萍等等,對武俠小說的境界做了新的探索。步非煙的作品玄幻氣、脂粉氣較濃,如《華音流韶》。鳳歌學習金庸的痕跡較重,如《昆侖》,帶有明顯的《射鵰英雄傳》的影子。閑雲綠柳是夫妻二人的筆名合在一起(閑雲、綠柳),堅守傳統武俠路線的同時,側重於給武俠小說加入更多社會小說的元素,著力塑造了另類武俠人物宇文誠、隋雲逸等,代表作是《劍影茗香》。滄月在武俠中加入了其它各種如動漫等元素,有聽雪樓系列和鼎劍閣系列,文風空靈飄逸,比較華麗。藤萍的《香初上舞》,以上諸人都廣受讀者歡迎。【中國武俠作家】「名士派」武俠先驅——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一九二五年生,廣西蒙山人。嶺南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 《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史造詣頗深。一九五四年陳氏以」梁羽生「為筆名,初於《新晚報》發表中篇武俠連載小說《龍虎鬥京華》;其所用楔子、回目、筆法無一 不舊,甚至部分故事情節、人物亦明顯套自白羽《十二金錢鏢》。繼寫《草莽龍蛇傳》,亦復如是。然與當時流行的廣派武俠小說相較,卻令人有一新耳目之感——這大概是標榜新派唯一能成立的理由。 梁羽生對此並不諱言,自承:白羽的小說寫民初各階層人物,因為作者本人 入世極深,寫來細膩,最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看。可是我受生活經歷的限制,氣質 又完全不同;要走正統道路嗎?肯定不成功。於是只好自己摸索,走一條浪漫主義的路了。因有《七劍下天山》之作。 《七劍下天山》據說是梁羽生取材於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牛虻》中的部分情節 ,而寫天山派凌未風、易蘭珠等男女弟子闖盪江湖、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全書共 三十回,都四十餘萬言;由於其楔子所提到的少俠楊雲驄出場便死,疑雲重重,乃另作《塞外奇俠傳》交代,是為前傳;而書中又提及武當大俠卓一航與玉羅剎之間 的情孽糾纏,曲折離奇,不遑細述,遂再作《白發魔女傳》以補述前情。於焉這三 部小說形成系列作品,而《七劍下天山》(一九五五年)則邁開了梁羽生《浪漫武俠》的第一步。嚴格說來,《七劍下天山》受到「北派五大家」的影響很深,無論是演武、寫情或江湖切口、獨門暗器,在在有脈絡可尋,甚至還生吞活剝地大段抄襲白羽《十二金錢鏢》。但梁羽生隨機生發、借力打力,亦有不同前人之處;並由此建立其小說創作基型,兼具三大特色:
一、開名士派武俠新風-------從其處女作《龍虎鬥京華》起,每書卷首例置一闕 詞以寄慨;至《七劍下天山》則進而以名士派、才子(女)型人物為書中主角。從梁羽生小說即專寫文武全才的英雄兒女,無不愛好詩詞歌賦(有時未免浮濫);卒使書劍交融成一片,成為其作品最大特色。
二、結合歷史與武俠而發思古之幽情--------梁羽生首先掌握小說的基本時代背景,再配合故事情節發展而將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一一穿插其間,或予以伐毛洗髓、脫胎換骨。如《七劍下天山》寫順治、康熙、多鐸、納蘭容若、傅青主、冒浣蓮 (委託冒辟疆之女)等等。其事雖非歷史之真,但經過文學處理後,卻得「藝術之真」。從此梁羽生小說即與「歷史武俠」結下了不解之緣;上起隋唐,下迄明清,形成其作品第二特色。
三、一貫以「天山派」武學為主流--------過去還珠樓主曾撰有《天山飛俠》一書,但高處不勝寒,未曾創立天山派。而自梁羽生《七劍下天山》起,如《塞外奇俠傳》、《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等系列作品,無不以「天山派」武學為正宗、主流而貫穿全書。這種獨沽一味的寫法,實為武俠小說所僅見,由是形成其作品第三特色。雖然如此,但《七劍下天山》仍不足以稱新派,只能說是開創了名士派或詩情畫意派武俠小說;因為作者所用的文字、筆法、章回、素材以及思想、觀念——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傳統式」的;與舊中國北派五大家血脈相通,沒有太大區別。相形之下,《塞外奇俠傳》取材於蒙古民歌中女英雄飛紅巾的傳說,以作者自製的哈薩克民歌開場;仿朱貞木文白夾雜、不規則之小說回目,運用新文藝筆調寫楊雲驄、飛紅巾、納蘭明慧的三角戀愛故事,反而不落俗套,清新可喜。
梁羽生一共創作了三十五部武俠小說,自認《萍蹤俠影錄》、《女帝奇英傳》及《雲海玉弓緣》三書是平生代表作。
《萍蹤俠影錄》以明朝土木堡之變為時代背景,寫忠臣於謙孤軍抵抗蒙古的悲劇;並穿插張士誠後裔張丹楓與宦門俠女雲蕾之間的愛恨沖突。全書氣勢浩瀚,布局奇巧;特別是成功地塑造了名士派大俠張丹楓這個角色,藉由張丹楓個人俠士性格的自然發展,而徹底扭轉了一家一姓爭奪帝位的觀念。作者將張丹楓這種面臨民族大義與累世深仇非此即彼的心理掙扎,刻劃得淋漓盡致;終而使其生命情操升華、凈化,完善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典型。
《女帝奇英傳》以唐代武後(則天)臨朝為時代背景,寫宗室李逸為興復唐室,落拓江湖,廣交天下豪傑,而與才女上官婉兒、英雌武玄霜所交織的愛怨情仇故事。作者曲曲描述上官婉兒對武後由恨生敬、內掌詔命的過程;大膽為歷史翻案,肯定武則天的施政「有益於國家百姓」,在傳統觀念上又是一項突破!而寫李逸置身宮廷斗爭、異族入侵的交相凌逼中,何去何從?亦超越了前人的格局與成就。此書以輕快的比劍對白開場,而以李逸身死收場,益發動人心魂。
《雲海玉弓緣》以放盪不羈、亦正亦邪的金世遺為主角,描寫他周旋在俠女谷之華與魔女厲勝男之間的愛情大悲劇。本書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惟最成功之處卻是作者運用近代心理學的手法,來刻劃金世遺那種憤世嫉俗的特殊精神狀態,因此在金世遺身上有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影子;而厲勝男不顧一切地追求愛情自由,亦活脫是卡門的化身。金世遺一心痴想名門正派出身的谷之華,卻在魔女厲勝男臨死前的一剎那才覺悟:原來自己真正深愛的人是厲而不是谷。正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之極限!無疑具有高度文學價值。
總之,梁羽生不論是寫張丹楓、李逸、金世遺或其他小說主要人物,都充分現出中宵看劍樓主所題名句:「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洵可稱之為名士派武俠先驅而無愧。雖然他向西天取經較白羽晚了十七年,但卻能自出機杼,更上層樓;以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歷史背景與人物帶動武俠小說的巨輪前進,在劍氣簫心中洋溢著一片歷史感,而將歷史武俠小說推向另一個高峰。
集綜藝武俠之大成者——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鏞,一九二四年生,浙江海寧人。早年曾先後於中央政校、東吳大學研讀法律;歷任《東南日報》記者、《大公報》編譯、《新晚報》編輯以及長城電影公司編劇、導演。一九五九年查氏在香港創辦《明報》,獲得讀者廣大歡迎,卻是與他寫武俠小說馳譽中外分不開的。
一九五五年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繼梁羽生之後,在《新晚報》發表武俠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他巧妙地運用民間流傳清帝乾隆疑係海寧陳世倌(曾任文淵閣大學士)後人的說法,又杜撰出「紅花會」(反清復明組織)總舵主陳家洛,作為乾隆的同胞兄弟。於是小說即在這樣兩極沖突、滿漢對立的野史布局下展開;再穿插了陳家洛與霍青桐、香香公主之間的悲歡離合,極盡波譎雲詭之能事。《書劍恩仇錄》(新版改名《書劍江山》),共二十回,都六十萬言;雖然僅只是金庸的武俠處女作,但文采斐然、對白傳神;處理群戲場面,繁而不亂。啼聲初試,即一鳴驚人!與梁羽生同時創作的《七劍下天山》比較,二人均善於結合歷史傳說而虛構人物故事;而金庸運筆不測,尤饒奇趣!其小說聲口之佳,直逼白羽,且駸駸然有後來居上之勢。
如果說《書劍》是金庸邁向成功的一小步,則越過虛實相映成悲、反諷農民起義的《碧血劍》(一九五六年),挾著史詩般大格局、大氣魄的《射鵰英雄傳》(一九五七年)即一躍而登武俠小說的頂峰,不作第二人想!《射鵰》是南宋末年天下大亂為歷史背景,描寫長春子丘處機為保全忠良義士遺孤郭靖、楊康(暗嵌「靖康之恥」),而與江南七怪打賭傳藝所引發的一連串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布局絕妙,以種種陰錯陽差,安排郭靖自幼即隨母遠居大漠,刻苦自勵,始終不忘家恨國仇;而楊康則隨母進入金國趙王府,認賊作父,安享榮華富貴——這分明是脫胎自元代紀君祥《趙氏孤兒大報仇》的戲劇架構,卻更有出奇的變化與發展。而就丘處機與江南七怪的所作所為來看,其一諾千金、不顧死生的精神,恰好構成一幅俠氣崢嶸的《八義圖》;便知作者寓意所在,用心良苦!
誠然,以通俗文學所要求的可讀性與趣味性而言,《射鵰英雄傳》除若干情節未能自圓其說外,無疑具備了一切成功的條件——其故事之曲折離奇、人物之多種多樣、武功之出神入化乃至寫情之真摯自然,均為同輩作家所不及;即或偶有敗筆,亦瑕 不言而喻。在這部罕見的鉅著中,金庸將歷史、武俠、冒險、傳奇、兵法、戰陣與中國固有忠孝節義觀念共冶於一爐;信筆揮灑,已至隨心所欲的地步。全書浩然正氣,躍然紙上,民族大義融貫了每一章節。是故,金庸乃以《射鵰》一書而成不世之名,建立了他在當代武俠小說界的權威地位。雖然他自己並不滿意這部「開宗立派」之作——七十年代初曾大事修改,增刪為今傳之四十回新版本,都百餘萬言,頗失原味——但持平而論,此後他力求自我突破、創新的武俠名著,盡管各有聲華驚海宇,然以通俗文學所要表達的生命意義、價值及其整體規模、氣象來看,均不逮《射鵰》之博大精深。
《神鵰俠侶》寫至情至性的師生戀與大俠由偏入正的成長過程;
《連城訣》(原名《素心劍》)寫盡人性之丑惡與貪婪之害;
《倚天屠龍記》寫名實之辨與正邪錯亂;
《天龍八部》寫芸芸眾生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與民族仇恨所造成的悲劇;
《笑傲江湖》寫權力令人腐化與政治斗爭之殘酷無情,等等。
這些作品縱或在某一方面超越了《射鵰》的文學成就,但因刻意描寫人性極限情境的種種變態行逕,遂不自覺地失去了《射鵰》那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親和力;而太多情理之外的特例,亦難免流於為變而變,令人匪夷所思;以致顯得不真實、不自然。直到《鹿鼎記》(一九六九年)問世,以一個僅識武功皮毛而不學有術的小雜種,竟將天下英雄、歷史人物玩弄於股掌之上;乃開中國武俠小說前所未有無劍勝有劍的新境界。金庸《鹿鼎記》之反武俠與塞萬提斯《魔俠傳》之反騎士最大的不同,在於兩者創作動機:塞萬提斯因痛憤當時西班牙人沉迷於騎士文學的浪漫故事,遂用反諷現實的手法寫小人物狂想曲,教吉訶德到處碰壁,夢幻成空。而金庸卻是出於向自我挑戰心理,乃一反武俠傳統,打破世俗觀念,徹底解放人性;教韋小寶鬥智不鬥力,為了爭取生存機會,無所不用其極!其實這正合孫子兵法所謂上兵伐謀之道,因而武功在此盡成虛妄;韋小寶機詐百出,到處招搖撞騙,竟無往而不利!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武俠無用論的明證,實則不然!正由於《鹿鼎記》寫韋小寶運氣太好、際遇太奇,萬事繞不過一個「巧」字;加以又充滿笑料,逸趣橫生,遂自然而然淡化了反諷現實或反諷武俠的冷雋意味。它所表現的是浪漫文學之極致,「無」為「有」之用,在這部書里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迄至一九七二年九月《鹿鼎記》在《明報》上連載完畢,金庸宣告封筆(實則展開另一波全面修改舊作大工程)為止,他一共創作了十五種長、短篇武俠小說;但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仍無過於《射鵰英雄傳》。該書博採還珠、白羽、王度廬、朱貞木各家之長,取精用宏,推陳出新,乃造就了金庸一代武俠宗師地位。其影響於當世者,大致有以下數端:
(一)《射鵰》融合歷史、俠情、武功、文藝、趣味於一書,建立了新一代武俠小說綜藝」風格與典型。
(二)《射鵰》統一用四字文句分章回;促使六十年代以後台灣武俠作家群起效尤,蔚為風氣。
(三)《射鵰》虛構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奇特人物及提法,悉為台、港武俠作家所宗,後更衍演成歌訣式江湖順口溜。
(四)《射鵰》在各地版本之多與偽續書之亂,亦令人嘆為觀止。
總而言之,金庸所建構的入世武俠神完氣足,剛柔並濟;與早年還珠幻設的出世武俠前後輝映,亦同臻雄奇壯美之境。特別是金庸靈活運用還珠小說中的奇妙素材,含英咀華,所過皆化;再採取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乃使武俠小說脫胎換骨,煥發新姿,普遍獲得世人肯定與重視。凡此絕異成就,當然是跟金庸本身兼具深厚的文史素養與卓犖才華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其同輩及後起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泰半隻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新派武俠宗師古龍
古龍祖籍江西,原名熊耀華,幼年遷居台灣,生長於破碎的家庭,1952年父母離異,古龍獨自住在台北縣瑞芳鎮,造成他的浪子個性。
少年時期嗜讀古今武俠小說及西洋文學作品,古龍說「我喜歡從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說偷招」,師大附中初中部、成功中學畢業,淡江英專(即淡江大學前身)畢業後開始從事小說創作。
1949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
1960年始嘗試寫武俠小說《蒼穹神劍》。當時,台灣俠壇卧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三人名噪一時。
1964年出版《浣花洗劍錄》,是古龍武俠小說的一個里程碑,代表著他武俠創作的成熟期。
1967 年所寫的《鐵血傳奇》(首三部楚留香傳奇),集武俠、文藝、偵探、推理於一身,閱讀起來有如「福爾摩斯探案」。一生創作大量武俠小說,其中《浣花洗劍錄》、《楚留香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也就是香港無線電視劇《小李飛刀》的原著)、《絕代雙驕》、《蕭十一郎》、《七種武器》、《陸小鳳傳奇》、《三少爺的劍》、《歡樂英雄》、《白玉老虎》等作品,廣受讀者歡迎。到了創作後期,他依然不斷求變,多次說「武俠小說到了要變的時候」;曾在小說中滲入散文的句法,寫出《天涯明月刀》等小說。然而,這類作品並不為讀者與批評家所欣賞。
古龍嗜酒,常牛飲,1970年代末年染上肝病,健康逐漸走下坡路。
1980年代初在北投吟松閣飲宴時遭人砍傷,失血2000cc。
1982年5月,古龍與華視簽了兩年的製作人合約。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撒手人寰,享年49歲。出殯時,友人林清玄在他的棺材裡放了48瓶XO酒(威士忌)陪葬。其中一副輓聯是:「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古龍生前情歸多處,學生時代即與舞女鄭莉莉同居,後來又迷上舞女葉雪,不久又跟高中生梅寶珠結婚,最後以離婚收場,第二位夫人是於秀玲,長伴至古龍病逝。古龍的大弟子丁情說:「因為古大俠寂寞,所以他便追求新奇,所以他的婚姻不能長久。古大俠生性是浪子。」 古龍與49瓶XO共葬於台北極北之地北海明山墓園。
古龍去世後,小說的版權糾紛開始由法院審理。
2005年,台灣淡江大學舉辦第九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武俠小說,集中討論古龍的作品。之後林保淳編了一部論文集,由學生書局出版:《傲世奇才一古龍:古龍與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影視改編方面,古龍多部小說極受導演青睞,不斷改編成電視、電影,當中包括《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陸小鳳》等。在邵氏年代,楚原拍攝的古龍作品最多。
「清宮派」武俠名家——蹄風及其他
蹄風本名周叔華,上海人,生卒年不詳;原為「廣派」武俠老作家之一,但地域色彩並不甚濃,曾寫過《血戰古兜山》、《勇闖十三關》及《海南俠隱記》等短篇武俠小說。在所謂「新派」武俠崛起之際,蹄風亦別走偏鋒,以邊疆民族傳說為題材而撰《猿女孟麗絲》、《天山猿女傳》等書,由是聲名漸著。嗣後,從一九五六年起,蹄風陸續推出《游俠英雄傳》(即台版《四海英雄傳》)、《游俠英雄新傳》、《龍虎恩仇記》、《清宮劍影錄》及《武林十三劍》等系列作品,緊緊扣住「反清復明」的故事主題;演敘青龍會聯合天下劍客、奇人,與江南八俠共同對付「魔王」雍正之始末,以及清宮諸皇子為奪帝位、爾虞我詐之內斗,長達百餘萬言。由於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武打緊張熱鬧,乃轟動一時。蹄風挾此「清宮派武俠」和金庸、梁羽生早期作品互爭雄長,幾有鼎足而立之勢。《游俠英雄傳》顯然深受鄭證因「幫會技擊派」小說影響,故一開場就大談中國武術源流,兼論內外家功夫之長短;書中對於清初秘密幫會活動情形,縷述甚詳。此一系列小說旁參野史、傳說,原本格局甚大;惜因作者缺乏新文學技巧,從頭到尾都以舊氏說書人的口吻「說書」;故個別情節雖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然整體看來,不無枝蔓雜生之感。其未能獲得較高評價,症結在此。
此外,又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高峰等以武俠小說鳴世,亦值得一提。
金鋒本名張本仁,一九二七年生,原籍廣東。初以毛聊生為筆名,雜抄北派五大家作品撰廣派武俠小說,成書不計其數,但俱無可觀。後改筆名為金鋒,自出機杼,寫下《虎俠擒龍》等十五種長、短篇武俠小說,多半具有歷史背景;其中尤以《西域飛龍傳》、《天山雷電劍》、《冰原碧血錄》、《子母離魂劍》四部曲為代表作。然此一系列穿插清宮秘辛與香妃故事,乃至描寫邊疆風情等等,或多或少都曾受到金庸、梁羽生及蹄風同類作品之影響,殆無可疑。而作者以「抄書」成名,實為異事。
張夢還本名張擴強,一九二九年生,原籍四川;系中央軍校二十二期炮科畢業,因故留港而以寫作為生,曾任《明報》編輯。一九五七年張氏在《武俠小說周報》發表《沉劍飛龍記》,以明初學士方孝孺後人方龍竹復仇故事為經,武林門戶之爭為緯;文情跌宕有致,狀聲狀物均極見精神。此書分為二十三回,都四十萬言,堪稱傑作;可惜結尾還珠化,令人突兀,未免美中不足。在香港眾多武俠作家中,張夢還的文字功力直追金庸,而與梁羽生在伯仲之間。同時他也是最迷還珠(夢還),並善於提煉《蜀山》奇妙素材之佼佼者。惟其所受影響太深,故繼作《青靈八女俠》、《十二女金剛》等書,便明顯有《蜀山》峨眉派諸女的影子在內,此亦無可諱言。張氏迄今已結集成書的武俠小說共有十二部,水平殊不一致;然以爭奪武學秘笈而導致各大門派對立的寫法,則別開生面,領先潮流,當與金庸首創爭奪「天下第一」的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此後這種「花招」被人一用再用,已流於公式化之濫套矣。
牟松庭生平不詳,文筆古茂洗練,博聞廣識,彷彿平江不肖生。一九五七年左右,寫下《關西刀客傳》、《紅花亭豪俠傳》、《張文祥刺馬》等書。其中尤以《紅花亭豪俠傳》(台版改名為《洪門英烈傳》)之演武敘事、重情尚義、行軍布陣、反諷世態,無不精彩紛呈!作者兼有《水滸》與《三國》筆法之長,行文不測,豪氣迫人!惜其作品不多,否則成就當在梁羽生之上,而可與金庸比肩。
高峰(非高小峰)生平亦不詳。觀其《高原奇俠傳》、《蟠龍劍客傳》、《五嶽豪俠傳》諸作,文情不俗,略似蹄風清宮派小說。至於香港其他武俠作家如專寫女俠傳奇的江一明,以及風雨樓主、避秦樓主、石沖等,俱乏善可陳。而謂新派竟出現將古人詩賦意譯為白話文者,則其荒唐程度不言而喻,也就無深論了。
之後又出現了玄幻武俠時代。創始人黃易。
代表作家-黃易、莫仁。代表作品《大唐雙龍傳》、《星戰英雄》。
新武俠時代的熱潮漸漸冷卻,古龍去世,金庸封筆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武俠文化進入低谷。玄幻時代悄悄的來臨了。
玄幻的武俠作品開始廣泛的應用氣勢、預測、環境襯托等手段將武功的能力再次放大。尤其是莫仁的作品《星戰英雄》系列中描寫的對內力(能量)進行壓縮以及對人體經脈的擴張等創新被廣泛應用

閱讀全文

與電影金刀黃天霸主題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