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大班十二月環境創設的主題有哪些
聖誕節,元旦,冬天,寒冷,大風,雪花等等都可以作為12月的環創主題
❷ 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內容怎樣與幼兒一日活動相結合
因此,幼兒園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使幼兒的個性充分、和諧、全面地得以發展。環境是大課堂,是看不見的老師,而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孩子成為環境中生活的主人,為自己生活的環境付出智慧和能力,成為自己的主人。在環境創設上重視從認知、技能方面的發展,也要重視環境對幼兒情感的熏陶;更要重視精神環境對幼兒情感、品德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在環境創設上要力求各方面的協調統 一、形成合力、體現主題課程的整合性。 所以,將主題活動內容與自選區域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為幼兒創設能練習和鞏固已有經驗、能力的環境,提供適宜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將區域環境設置為與主題活動相關的內容,不僅能營造出濃厚的主題氛圍,而且還能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主題內容。同時,也使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覺聯想、進行創造、獲得經驗,使主題活動富於變化和挑戰。並在活動中滲入情感元素,實現主題目標的整合。 一、結合主題教育活動,適度投放材料,創設區域環境,激發幼兒創作慾望 區域活動材料是支持幼兒學習的支柱,如果活動區域的材料總是一成不變,那麼就無法吸引孩子的眼球,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無法引發孩子去想、去操作,從而阻礙了活動的深入開展。過去,大多數幼兒參與環境設計的形式單一,參與程度表淺,往往僅限於美工方面的繪畫、剪貼,有的甚至只是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即使參與活動變成了一種簡單、呆板的手工勞動,對主題的設計、材料的收集等方面的參與甚少,我想布置什麼、怎麼布置需要哪些材料等問題無法主動思考。現在,教師重視引導幼兒參與環境創設遠比教師獨立完成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活動區設什麼標志、裡面擺放什麼材料、怎麼擺等問題,都需要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共同製作、共同擺放,有時甚至要反復進行多次調整,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二、尊重幼兒的選擇權,突出幼兒主體,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 自製活動材料是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為幼兒提供了更廣闊的參與空間和發展契機,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創設環境的負擔,這樣不僅能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引導幼兒參與上,更能使幼兒與環境之間增添情感交流的機會。同時,幼兒有著不容低估的巨大才能完全能夠自己製作活動材料。走進淄博市臨淄區朱台鎮大夫幼兒園大二班的教室,會看到孩子們展開想像,利用廢舊的紙盒、瓶蓋等製作的各種各樣的車,製作完後,相互欣賞。有一組的小朋友製作的是一輛空中飛車,上車時從車門自動伸下一架梯子,車身還有自動報警器,如果遇到危險,報警器就會響,提醒人們注意安全。另一組小朋友製作了救護車,裡面有擔架、有氧氣筒,把救護車的用途通過自己的手筆表現的淋漓盡致。還有一組的小朋友製作的是火車,火車頭插上翅膀,車廂里坐滿了小朋友、擺滿了小動物,整個車廂充滿了情趣,反映出了孩童的稚拙美;並且還一個勁的催:快看,我們製作的火車,看完後向一邊靠靠,我們的火車就要開了,注意安全。於是火車開動了,一個小朋友拿著車頭在前,其他小朋友頂著車身在後,整個就是一列火車。幼兒在體驗成功的同時,還沒有忘記安全第一,這種童心、童趣的場面,感染了老師和孩子們,大家一起沉浸在成功的快樂中。再看看他們的作品,更令你耳目一新,車的顏色各種各樣,既漂亮又美觀;負責設計火車頭的小朋友是這樣回答老師提問的:飛機飛的高是因為有翅膀,我給火車按上翅膀後,也和飛機飛的一樣快,帶著小朋友去游遍全國。由此可見,孩子的想像力是多麼的大膽。正是有了這種大膽的想像,也就長上了理想的翅膀,他們還可能會成為未來的工程師、科學家。 我們所選擇的材料都是身邊可取的,對幼兒來說他們非常熟悉,易於幼兒主動的使用,另一方面,從生活中而來,對幼兒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比如,形狀各異的瓶瓶罐罐、紙盒、繩子、泡沫、蔬菜、沙子等,他們怎麼用?怎麼玩?把這些東西拼拼拆拆又會怎樣?讓幼兒帶著這些疑問促使他們去研究、去探索。在投放材料的同時,要考慮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例如:在幼兒玩水的過程中,剛開始我們投放了一些管子、瓶子、海綿、布、顏料、漏斗等,幼兒會把水裝在瓶子里,用海綿去吸水。接下來,就可以增添或更換一些輔助材料。在孩子玩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抓住,不能錯過。 我園還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小班幼兒玩的娃娃家如:給孩子量體溫,培養了孩子的愛心,體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中一班的《神奇的翅膀》主題中,將活動進行了延伸:我想變?幼兒把自己想像成不同的娃娃,有:三毛、奧特曼、大頭兒子、葫蘆娃等,各種形象在孩子稚嫩的手筆中誕生。中二班的《愛心小天使》主題中,在美工區有個小朋友畫了一幅這樣的畫,她畫了一片很大的草地,有樹和房子,她和爸爸、媽媽捉謎藏,爸爸躲到到了樹上,樹的一旁還有梯子,樹下是她和媽媽,拿著手電筒。問她為什麼畫上梯子、還有手電筒時,她說因為是晚上,天黑,如果爸爸下不來,可以順著梯子下來,手電筒是用來照明的,那樣會安全。多好的孩子、多麼有愛心的孩子,老師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不用太多的說教,孩子用自己的愛心、稚嫩的手筆,來表示自己長大了,懂得關愛家人了。 三、家園共育,共同促進孩子和諧發展。 由於家長與幼兒的親子關系使家長具有別人難以替代的優勢,一旦家長與教師為著共同目標攜起手來,那教育效果將倍增。 隨著主題活動多彩的秋天的深入開展,為了讓孩子感受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我們開展了大手小手動起來粘貼活動。提前一周的時間給家長發出邀請函,讓家長了解本次活動的目的、對孩子發展的意義,家長需要准備做的工作都詳細的在邀請函中一一說明,家長之所以樂意參與主題活動正是基於這樣的前提。活動如期進行,家長帶著孩子,拿著准備好的物品,一起高高興興的來到幼兒園。有各種顏色大米、小米、花種子、大豆、花生、各種不同形狀的樹葉等。在老師的開場告白後,各自就忙活起來,有的剪、有的撕、有的貼,家長和孩子攜手合作,一段時間過後,一幅幅作品在大手和小手的強強聯合下,栩栩如生的擺在桌面上。然後就是作品展覽,各班都把作品擺出來,家長帶著孩子參觀自己本班的和其他班級的作品,每個孩子當看到自己的作品時,都興高采烈的向其他人介紹,葡萄是我和媽媽做的、這是我用大豆和綠豆做的聖誕樹、這個蝴蝶是我樹葉做的、小金魚是我用咱幼兒園的大樹葉子做的等等,孩子們在玩樂中得到了自由的體驗和創造的樂趣,也增加了想像力和合作能力。家長積極的參與既豐富了區域活動,他們的環保意識也為幼兒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你看,孩子滿臉的喜悅、家長滿臉的知足,整個就是一個溫馨、和諧的畫面。如果我們老師善於將日常工作的想法、做法讓更多的家長了解、領會,讓家長真正了解這些做法對孩子發展的意義和價值時,家長會更好地配合幼兒園的主題活動,真正做到家園同步,共同促進孩子獲得最大的發展。 主題活動的開展,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主動探索能力的增強,幼兒將獲得自己的獨立見解;擴散思維的提高,將促進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我們的放手,使幼兒的潛能獲得了充分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❸ 幼兒園戲劇主題環創存在什麼問題
如果你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信心的話,何不上上自己考上的全市第二呢?說不定這一次的打擊能夠讓你更加有毅力,最後反而促使你考上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一流的大學。 2,我不清楚你在這方面的能力,但是對於一個剛剛畢業的初中生來說,要掙到這不菲的一筆費用,無疑是幸苦而艱難的,不過這是唯一能圓了你的第一夢的方式。 就我個人而言,我支持你走第一條道路。別人怎樣是別人的事情,當你考上清華、北大,你將讓所有現在對你失望的親人朋友重新審視你,讓那些蔑視嘲笑你的人全部閉嘴。
❹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可以設定哪些主題風格
多數都是卡通的風格
喜洋洋灰太狼
熊出沒
不過最好是國產的
❺ 幼兒園美工及環境創設主題有哪些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的活動由我和芮雪萍老師一起為大家主持,內容是「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下面就先由我和大家一起探討關於主題環境創設的問題。 一、什麼是幼兒園主題環境 其實,每學期我們都在創設主題環境,可以說是在周而復始地做這件事。那麼,什麼是幼兒園主題環境,我上網查閱了大量資料,沒有找到相關解釋,只查到了環境和主題活動的名詞解釋。 環境:幼兒本身以外的,影響幼兒發展或者受幼兒發展所影響的幼兒園中一切外部條件和事件。(朱家雄和華愛華老師對環境的定義)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指幼兒園綜合課程中,圍繞某個中心開展的,具有一定的時間跨度,相互關聯的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的集合體。 解讀以上兩個名詞解釋,可以看出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是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是根據主題的開展,進行相關的環境創設。環境的創設要追隨主題,支持主題的開展。根據幼兒現階段的認知發展水平,提供幼兒大量可操作的材料,進行經驗的積累與鞏固,讓不同水平的幼兒進行原有基礎上的提高。這樣,幼兒就對環境有了興趣,環境提供了多種適合不同幼兒水平、愛好的機會,最終,促使幼兒的發展。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主題與環境密是不可分的,環境為主題而創設,主題依靠環境才能更深入、更具體的開展。 二、在幼兒園創設主題環境的意義。 皮亞傑認為:兒童發展是在與環境互動中實現的。環境是幼兒活動的憑借,也是幼兒活動的對象,環境的影響伴隨幼兒身心成長的全過程,對促進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和心理素質的形成,對發展幼兒智力和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我根據平時積累的經驗,歸納出以下幾點意義: 1.成為教師的助手,突出「隱性課程」的價值 2.調動起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3.為幼兒提供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的場所 4.有助於幼兒經驗的自我整合和集體建構 5.讓家長了解孩子,了解主題活動,了解幼兒園 三、幼兒園主題環境包括哪些內容。 我們一般認為,主題環境就是創設主題牆,其實從更大范疇上來說,主題環境包括主題牆、活動區環境、家園聯系欄等。 1.主題牆的創設:一個主題活動即將開始,我們就要預設主題牆:哪些集體活動的內容可以展示在主題牆上,分別可以用什麼形式,最終展現出來的主題牆可以分幾個版塊來說明主題,這是否能體現本主題的精髓,是否達到人人展示、人人參與的效果,是否具備基本的美感。有了規劃,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一步步地將各部分材料積累並展示出來,就會像完成拼圖一樣最終看到自己滿意的形象。切忌為主題牆而主題牆,事先無考慮,臨時來湊數,東貼西補忙抓差,那隻能讓人有支離破碎,勉為其難的感覺。」 2.活動區角的創設:活動區角也是主題環境創設的內容,包括材料的提供和環境的創設。 3.家園聯系欄的創設:家園聯系欄師家園溝通的重要橋梁,在主題環境創設中,我們也不能忽略它。 四、以主題活動《好餓的毛毛蟲》為例,談小班主題環境創設。 下面我就以我們小班組的創造性主題活動《好餓的毛毛蟲》為例,談談我們的主題環境創設歷程,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小小的啟發。 1.製作海報 創意無限 在活動開展前一周,我們就製作海報,目的是讓幼兒、家長、同事知道我們即將開展的活動。那麼如何製作呢?毛毛蟲很可愛,孩子們很喜歡,那麼我們就將海報做成毛毛蟲形狀。用什麼材料?用蹦蹦床,不行,存在安全隱患,用呼啦圈,不易固定……我們最終選擇了用傘製作,在傘面上張貼了主題名稱、背景等,效果非常好! 2.游戲環境 樂趣無窮 游戲是小班幼兒的最愛,結合《好餓的毛毛蟲》故事情節,我們在公共區域布置了表演區,表演區的布置是由老師、家長、幼兒共同完成的,老師策劃、家長和幼兒一起製作、繪畫的毛毛蟲爬在大樹上、柵欄上,孩子們帶來了絲巾、蝴蝶等道具。我們還創設了走廊游戲區,用呼啦圈、紙箱做成了毛毛蟲,幼兒鑽一鑽、爬一爬、說一說,樂趣無窮。 3.美工作品 巧妙展示 除了玩毛毛蟲、說毛毛蟲,我們還做毛毛蟲,那麼孩子們製作的毛毛蟲如何展示,既美觀又便於幼兒操作。做高度與幼兒差不多的大樹,孩子們做的毛毛蟲爬到了大樹上。做樹葉船,橡皮泥毛毛蟲擺在上面,可愛極了。 4.養蠶過程 一波三折 在這次主題活動中,我們開展了養蠶活動,根據活動過程,我們和幼兒一起創設主題牆「可愛的蠶寶寶」。從家長送來48條蠶寶寶的那一刻,我們的養蠶活動拉開了帷幕,第一次集體觀察,小班的孩子暢所欲言,氣氛活躍,我們把孩子的話記錄整理呈現出來。緊接著我們為蠶寶寶做家,領養蠶寶寶,關於晚上蠶寶寶由誰照顧的問題,我們還進行了討論,孩子們知道放學後教室里要消毒,所以每天都帶回家照顧,在家觀察記錄蠶寶寶的變化,吃桑葉的樣子,家長們每天都把孩子的發現記錄下來,我也進行整理張貼。二周過去了,有的蠶寶寶吐絲結繭,有的蠶寶寶「犧牲」了,還有的正在成長中,我們針對不同情況,和幼兒一起討論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結繭後的蠶寶寶在裡面干什麼?」「它會變成什麼呢?」我們將持續觀察。「我的蠶寶寶犧牲時出現了什麼症狀?為什麼為死的?是生病了嗎?」我們要查找原因,接下來我們還會進行第二次養蠶活動…… 這一系列過程以文字、照片、圖畫相結合的方式展示出來,孩子們會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說一說,回憶我們的養蠶經歷。家長也會駐足欣賞,看看孩子的表現、自己參與的足跡。 走過的路我們留下了腳印,開展的活動我們也要留下痕跡,為了幫助孩子整理經驗,為了家長更多地了解班級活動。那麼展示什麼、如何展示,既要有扎實的活動開展,也要有專業的眼光,更要有一種踏實進取的態度。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做,一定會越做越好。
❻ 幼兒園環創解說詞小班主題仰望星空
各位老師:大家好!
歡迎來到小三班參觀與指導,我們班結合「早期閱讀」課題和地方資源進行了環境創設和區域的設置。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們班的區域「中華民俗坊」,在這兒我們分別開辟了「瓶子彩繪」、「紙袋秀」、「托盤畫」、「牙簽樂」、「巧手間」等。我們為孩子提供了白色的飲料瓶、包裝紙、托盤、紙盒及顏料、牙簽、彩筆、剪刀等,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區,自己動手做做、畫畫、說說。像「瓶子彩繪」和「托盤畫」,我們還設計了個性記錄表,讓孩子記錄下自己的創作過程。這樣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也促進了語言表述的能力。
在水池的一邊我們專門開辟了「愛書吧」,這兒有我們和孩子共同收集的兒童繪本,也有孩子們結伴製作的大繪本,還有用來修補圖書的膠棒和剪刀。孩子們可以坐在軟墊上翻閱圖書,也可結伴輕聲的交流圖書的內容,久而久之大家閱讀的習慣也就養成了。
現在大家來到的是我們的活動室,活動室所有的布置都以盒子為主打材料,輔以地方資源的毛刷製品,主題牆「快樂家園」和四壁的「童話故事」以及吊飾,我們是連為一體的,讓孩子們通過看與說,來感受小動物們的快樂,同時也激發孩子熱愛我們的幼兒園,熱愛生活的目的。
在外走廊陽光充裕的一角,我們和家長、孩子共同開辟了小小的「自然角」——今天你來看過我嗎?這兒的植物都屬上了自己的名字,並且在花盆外我們還貼上了照料者的名字,這樣每個孩子都參與到其中,與植物一起成長,感受萬物的變化,積累生活經驗和知識。
小三班的環境介紹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老師的參觀與指導,請大家多提寶貴建議。謝謝!
❼ 幼兒園環創設計方案
幼兒園的環境是幼兒耳濡目染的教育戒指,美觀、豐富、富有童趣的校園環境技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又能激發幼兒主動學習和動手參與的願望。因此,對於幼教者來說,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至關重要,今天小編為老師們提供了幾個幼兒園教師的主題環創設計:
海洋主題
音樂主題是幼兒園區域游戲的一種,讓幼兒園教學在器具操作中游戲化、去知識化、藝術化,使幼兒具備情商競爭力。音樂環創為孩子們提供了自由發展音樂的空間,讓幼兒在音樂歌唱、表演、音樂游戲、律動等活動中感受到快樂。
幼兒園環創在兼顧色彩、美觀的同時,更多的是文化輸出,讓孩子愛上幼兒園,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在課本之外學習到很多感興趣的知識,培養兒童良好的習慣,讓他們更快樂的成長!
❽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主題可以有哪些
幼兒園班級牆面環境的主題內容主要源於三個方面:教師選取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內容,教師從網路、雜志或其他園所借鑒來的,完全是教師的興趣愛好。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個人的審美標准和喜好來設計班級牆面環境,而很少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一方面,牆面布置與孩子的視線應該是適宜的。但很多教師在創設環境時都忽視了這一點。以自己的身高為標准,幼兒伸手都夠不到,更無法有效地與環境互動。另一方面,由於教師缺乏正確的導向及幼兒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牆面環境創設大多是教師一手包辦,忽視了幼兒發現環境、享受環境和在環境中成長的重要性。幼兒被置身於事外,沒有被真正納人其中。他們面對的是已經生成的牆面環境。其實,幼兒對於有自己參與創作的牆面更感興趣,尤其是對展示自己作品的牆面有成就感、自豪感;同時參與創設牆面環境的過程也使他們感到滿足、有趣。因此,如何擺脫創設的環境過於成人化,以及教師一手包辦,值得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