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電影追隨的主題

電影追隨的主題

發布時間:2022-06-21 15:15:18

Ⅰ 《追隨》這部電影到底想表達什麼

不是表達 是導演的手法 敘事的模式 為什麼昆汀的《低俗小說》如此經典 不僅是明星大腕 更是昆汀的敘事手法高超

Ⅱ 《追隨》 為什麼拍成黑白電影

《追隨》是2010年上映的美國劇情電影,Marina執導,Marina、Déak等主演。
《追隨》講述了普通人帶點個人特質的生活故事。
drey a quitté Eric. Reste leur fils de sept ans, Mathieu : Audrey le met chez sa mère, « en attendant ». Mais en attendant quoi ? De trouver un logement, un emploi, un compagnon stable ?

Ⅲ 如何評價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追隨》這部電影

《追隨》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電影處女作,由諾蘭自編自導,傑里米·西奧伯德、亞歷克斯·霍、露西·拉塞爾等人主演的驚悚片。

電影的主角一個不務正業的年輕人,借跟蹤陌生人打發時間,有一次,他跟蹤上一個著裝體面的男子,對方自認是一名竊賊,並邀請他加入,合夥入室盜竊,他欣然同意,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捲入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陰謀。

本片成本大約是3500英鎊,諾蘭自己評價該片說是「一部在有限的條件下所完成的巔峰之作」。影片於1998年9月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映,獲得最佳處女作獎。1999年11月正式在英國上映。

這部70分鍾左右的黑白電影,以倒敘作為基本的電影敘事語言,然後在倒敘的基礎上又將時間徹底地敲碎,然後諾蘭將這些時間的碎片粘貼在一起,電影本身的故事並沒有改變,但這樣的拼貼使這部不到70分鍾的電影有了不可思議的長度。

真的很精彩。

Ⅳ 請詳細分析下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敘事風格!還會繼續加分的~

諾蘭電影元素之一:拍攝風格冷峻「寫實」

《黑暗騎士》暗黑冷峻 《盜夢空間》延續「寫實」風格

一直以來這個執拗的英國男人都喜好用傳統膠片進行電影拍攝,諾蘭和他的團隊始終堅持不使用數字中間片來進行調色,這樣往往顯得更為飽滿,冷峻,厚重,雋永,有著別樣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影像美學風格。諾蘭御用攝像瓦雷·菲斯特堅決反對已經成為業界標準的數字中間片,始終堅持在沖洗過程中人工直接調色,並為此在當年製作《黑暗騎士》時與華納片方鬧的不可開交。早前拍攝《記憶碎片》(Memento)時,有場Leonard的賓館內景戲,瓦雷·菲斯特希望把場景一面牆拆除好用長焦鏡頭拍全景,「因為那樣看起來會很棒」,諾蘭堅決不同意,認為這樣會影響敘事,攝影機出室會破壞到觀眾的代入感與真實感。而諾蘭對於電腦特效與膠片攝影的融合也極為看重,不過對於前者的應用諾蘭始終表現出一種謹慎的態度,夠通過傳統特效技法完成的段落他都會採用傳統技法,這其中就包括了模型特效,光學特效應用以及鏡頭剪輯。除此之外諾蘭在當年對IMAX 也是情有獨鍾,拍攝《黑暗騎士》時諾蘭表示:「整整等了15年,真希望有機會可以用IMAX拍攝一部完整的電影。」而藉助《黑暗騎士》的強勁票房,IMAX公司也催生更多的IMAX銀幕。IMAX公司原本表現疲軟的股票因《黑暗騎士》的成功而變得強勢。

《盜夢空間》和諾蘭與菲斯特以前的作品一樣,他們的出發點仍然是攝影的寫實。就連夢境中也要盡量保持真實,避免畫蛇添足的超現實感出現。菲斯特說:「多數情況下影片里的超現實感是來自環境,而不是攝影技巧。通過保持一種寫實感,我們相信在需要的時候,能創造一種奇異或不安的微妙感覺,而不需要將觀眾帶出故事。」這次《盜夢空間》里諾蘭終於可以全片採用IMAX格式拍攝,經過《黑暗騎士》小試身手後。諾蘭與更加成熟。「用膠片拍永遠是前提,膠片擁有極高的曝光寬容度和動態范圍,給我們無限的創作靈活性,」菲斯特說。

曾試圖讓菲斯特扛起超重的IMAX機器拍攝的諾蘭其實對 3D並不感冒,當華納高層再一次想趕時髦將旗下即將推出的影片3D化,並徵求諾蘭意見是否要3D化《盜夢空間》時,他的回答是:「看著,歸根結底這是你們的決定。我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所以我們更要慶幸諾蘭對自己影像風格近乎執拗般的堅持,才不至於硬生生的毀掉這么一部佳作。

諾蘭電影元素之二:復雜劇情 打亂敘事

《記憶碎片》非線性敘事結構發揮極致 《盜夢空間》打破商業大片敘事規則

1999年諾蘭用一部70分鍾的低成本製作《追隨》讓獨立圈子很快見識到了這個年輕人與眾不同的驚世才氣。他以倒敘作為基本的電影敘事語言,然後在倒敘的基礎上又將時間徹底地敲碎,再將這些時間的碎片粘貼在一起,創造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潮的並具有某種哲學思考的電影表達手法。之後的《記憶碎片》更是將此種風格發揮到極致,為觀影者營造出一種別離的散發出狂野氣息的心理驚悚體驗。憑借著這部獨具個人風格的影片,諾蘭打算玩一個大轉身。縱身一躍成為了《蝙蝠俠前傳:俠影之謎》的導演,這樣的大製作商業片顯然給了他更多的發揮空間,其黑暗化的情愫,奇特的視覺化表現,以及對角色的創造性重塑,使這部老邁蝙蝠俠得以重生。當年一經上映,就獲得了35位影評人86%的認同率,這部電影所得的評分超過了橫掃全球票房的《星戰前傳Ⅲ》。而接下來的《黑暗騎士》更是在08年席捲全球,贏得無差別一邊倒的狂贊,創記錄的票房以及口碑。

轉型商業片導演拍攝《蝙蝠俠前傳》系列時,由於要照顧到大多數影迷的觀影口味,諾蘭有意的這種非線性敘事結構減弱。直至《盜夢空間》出現,才在這點上做的可謂更加成熟與完美,影片也因其復雜的劇情結構,打破了以往商業大片越簡單越好的敘事規則。由於整部影片的結構龐雜,引入了夢境,建築學等概念,又試圖闡釋關於存在與意識之類的哲學命題。所以諾蘭又可以將其敘事風格適度放大回歸,觀影者在整部影片當中也可以不斷發現這種手法的運用。比如影片一開始的段落與結尾處互相照應,同時又拋出了一個全片最大的懸念謎題。《盜夢空間》因此可能成為諾蘭非線性敘事風格與商業大作融合的最為精彩的一部作品。

諾蘭電影元素之三:「偵探」情結 懸念為主

《致命魔術》變推理狂人 《盜夢空間》層層迷霧放大懸念

熟知諾蘭作品的人們可能會覺察到,大多數的諾蘭作品都保持著一種神秘,詭異,並富有所謂「偵探人格」的氣質。無論是《追隨》中那位喜好偷偷尾隨別人跟蹤的記者還是《記憶碎片》中依靠著速記紋身來剝絲抽繭尋找殺妻真凶復仇的丈夫,抑或是完全以偵探故事起源的《蝙蝠俠》系列電影,推理,解謎,找尋真相,警匪痴纏糾結的故事,都令諾蘭成為最具「偵探」情結的新生代導演。首部蝙蝠俠獲得巨大反響後,諾蘭並沒有馬上開拍續集,而是轉向一部更加風格化的電影,那就是《致命魔術》。這是一部在敘事層面上復雜到無以復加的電影,因為它幾乎每一句台詞都是雙關語,每一句台詞都在暗示觀眾下一步的劇情。而《白夜追凶》可能是諾蘭的知名度最低的一部影片了。影片翻拍自北歐導演埃里克·斯柯比約格的名作《失眠症》。在保留了原版故事的同時,還加入了不少新的線索。此片充分體現了諾蘭在為角色選演員時的獨特品味,他總是讓演員來演與自身形象反差很大的角色。經常在喜劇里逗人開心的老頑童羅賓·威廉姆斯扮演一個行蹤詭秘的殺手,而演慣了黑幫教父的阿爾·帕西諾則變身為一名為破案而備受煎熬的老警察。

《盜夢空間》自然也是這種風格的延續,甚至是放大。全片將匪夷所思的結構意識想像作為靈感與線索,一次次的將觀影者帶向潛意識的荒原,更在同時布局,設套,把任務對象忽悠的那叫一個透徹,絕對稱得上是偵探推理思維的翹楚佳作。《盜夢空間》每一個人物都好似是在尋找自己的答案,影片線索也更加龐雜。當然觀眾也會被這種情緒所感染,漸入佳境。看諾蘭的電影除了費腦子弄懂劇情之外,還必需試著成為一個偵探去搜集片子中的一些線索,這樣才能撥開層層「迷霧」,不過最後你總會得到一些意外收獲。

諾蘭電影元素之四:挑戰影迷智商

《追隨》造「迷宮」贏得粉絲 《盜夢空間》成影迷測試智力新標桿

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稱贊一個人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是一種才能,但是在哲學,電影,文學這些精神文化領域,更多時候衡量經典與神作的標准卻是能否把簡單事物轉變成結構繁雜線索隱秘暗喻眾多的文本。諾蘭自然有著近乎本能一樣的手段,同時也非常樂意將自己的影片變成這樣一個匪夷所思充滿巨大信息量與哲學思辨的文本迷宮。在他的影片中,主人公往往都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正派,所謂的反派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大惡,獨一無二的敘事方法,他的作品如漩渦般讓人深陷其中,徹底癲狂。1998年28歲的諾蘭用6000美金打造了自己第一部電影《跟隨》,諾蘭首次展示了後來成為他標志性特色的高超技巧,就是故意將一個故事打亂順序,再講給觀眾聽。此後,《記憶碎片》橫空出世。因為這是一部完全倒敘的影片,至少要看半個小時以上才會剛剛理出思路,觀眾看得毫無頭緒,而諾蘭也因此獲得了大批死忠觀眾。

《盜夢空間》以一種群像式的設置展開故事,用進入多層夢境竊取植入思維為故事線,反復的在現實夢境間遊走,並根據已知的科學理論設置了多種游戲規則,間或的插入幾位主人公的心魔歷程,可以說諾蘭把自己對於結構文本上的種種游戲手法都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了該片中。多重人格的視點,矛盾並生的設置,謎一般的身份認知,都極大豐富延展了其營造腦力游戲的空間。別想通過預告片或者什麼解密文章來試圖了解這部電影,因為這是一部不怕劇透的影片。而《盜夢空間》上映之初,就曾因為晦澀難懂的劇情結構與夢境,引起不少的爭議。看一部電影要不要這么復雜?盡管《紐約》雜志近日也背道而馳的發表了一篇聲討「檄文」,號召大眾「少做一些白日夢,從克里斯托弗·諾蘭的《盜夢空間》沉悶的真相中覺醒。」但大多數媒的一致推介還是讓本片向著多個影史紀錄狂奔而去。

Ⅳ 這部《追隨》好像在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可是究竟表達的是什麼呢 我看過中文版的《追隨》微電影,片長4

比爾(傑里米•希爾伯德 Jeremy Theobald 飾)是個游手好閑的作家,借跟蹤陌生人打發時間。這讓他體驗到形形色色的人生,很神秘,也很刺激。不過,有一次,比爾盯上了一個西服革履的傢伙克布(艾利克斯•浩爾 Alex Haw 飾)。尾隨到餐廳之後,他卻被對方識破,只得攤牌。克布是個販賣盜版光碟的商販,此外還做擰門撬鎖的勾當。克布帶著比爾潛入了陌生人家中,但比爾發現克布根本不取財物,而是尋找主人蓄意掩蓋的隱私。同時,克布還提醒比爾要注意儀表。後來,比爾認識了一個神秘的金發女人(露西•拉塞爾 Lucy Russell 飾)。在酒吧,比爾主動與她調情,但是對方冷若冰霜。原來她是黑社會大佬的女人,但是不可遏制的激情讓比爾失去了理智,從而墮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豆瓣
追隨的預告片和圖片· · · · · ·(預告片1 | 圖片102 | 添加圖片)

Ⅵ 如何評價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追隨》這部電影

非線性敘事手法的優點是什麼?諾蘭的這部處女作給了觀眾一個標准答案,那就是可以把懸疑片拍得更懸疑,短短70分鍾的驚天迷局類型片可以讓觀眾從始至終都以為是一部落入俗套的精分電影。

把電影片段進行碎片化處理,營造一種支離破碎的氛圍,卻不失邏輯性,這樣的拍攝手法也許只有諾蘭才能駕馭得如此完美。

Ⅶ 求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追隨》和《記憶碎片》高清種子!十分感謝!

《記憶碎片》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EbgW-wpXT-nzzztJ-PYkA

提取碼: kmet

《記憶碎片》是由七星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懸疑片,由韓國導演朴裕煥執導,雷佳音、夏梓桐等、領銜主演。

Ⅷ 如何評價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追隨》這部電影

首先你要知道,這部電影的特典里收錄了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親自書寫的信,講述了他是如何在幾乎沒有預算的情況下拍出了這部長達69分鍾的佳作。


舉個例子吧,拋開黑白影像,交叉時間軸這些手段不說,影片中主人公柯布更換過一次形象,很多觀眾表示有被誤導,也有很多觀眾沒受到影響,私以為這就是挺不成熟的也很是生硬的一次製造懸疑的例子,諸如此類在片子中很多處都有所體現。

最後,電影有些台詞很棒,直戳文藝青年們的膝蓋:

雖然你行的是雞鳴狗盜之事,但也不用擺出一副雞鳴狗盜之相。
一個二十幾歲沒有工作的青年,多半會把自己想像成一個作家。

《追隨》作為諾蘭長篇電影的開山之作,相信影迷朋友們通過認真觀看,對諾蘭之後的影片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影片大量的細節,諾蘭之後的影片均有引用,《記憶碎片》的敘事風格,時間節點的重新組合,《盜夢空間》的劇情模式,均是影片表現形式的升華製作。

閱讀全文

與電影追隨的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