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清正廉潔主題電影

清正廉潔主題電影

發布時間:2022-06-27 01:22:17

Ⅰ 《愛廉說》觀後感作文

今天,我看了《讀點經典》里的一篇文章,名叫《愛蓮說》。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宋代的周敦頤。

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的周敦頤對蓮花的喜愛。周敦頤先寫晉代的陶淵明獨愛菊,因為菊花是花之隱逸者也;再寫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因為牡丹是花之富貴者也;而周敦頤獨愛蓮,因為蓮花是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願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的區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周敦頤通過蓮花與牡丹、菊花的對比,表現蓮花的高潔,表達了周敦頤獨特的的審美情操,以及對人雲亦雲之流俗的厭惡。周敦頤將自已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於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一份純凈的,有著我這樣追求君子風范的,又有幾人?大多數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眾罷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我知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也要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溢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我會象蓮花一樣不與百花「爭先恐後」以怒放,不嫉妒牡丹的富貴嬌艷,靜靜以在池中過著自己的生活,高潔、謙虛、自信,這份平靜的美麗讓所有人折服,「中通外直」,「心胸寬廣」,「不蔓不枝」,不攀附權勢,確實讓人產生敬意——「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我相想,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自尊自愛,自強不息的人總會贏得所有人的尊敬!

我應該像蓮花一樣做一個正直的人,要有愛心,要樂於幫助別人,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主動幫助他們,在學校里認真學習、團結同學、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社會很復雜,我要先做好一個學生,長大後進入社會才能做好一個社會的公民,做一個蓮一樣的人,高風亮節,清雅脫俗,花中君子,她的美好形象,是「美」的化身,相信蓮教給我的品質,定能讓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蓮的品質是我一生的箴言,我要象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社會多做貢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讓我從我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吧!

Ⅱ 校園里關於清正廉潔的微電影,還要考慮拍攝問題,什麼劇情合適呢

首先,讓一個人失去信心的事情往往是因人而異的,這得根據個人的成長環境和經歷而定,什麼因為考試啦,失戀啦,告白被拒絕啦都可能成為誘因。而大學女生這個群體,正處在一個學生心態邁向社會成人心態的過度時期,突發事件導致的心理創傷,以致於不自信、自我封閉,多半都是因為自身相貌和性格孤僻所造成的,主要的打擊來源基本都是自身周圍同學的排擠和嘲笑。

Ⅲ 推薦幾部關於廉政公署的電影,電視劇

1、《反貪風暴》是由林德祿執導,古天樂、林家棟、盧海鵬、廖啟智、王敏德、駱應鈞、陳靜、盛君、張松枝、Barry O'Rorke等人主演的犯罪,動作電影。電影以廉政公署打擊貪污為主題,講述由古天樂領銜的廉政公署調查員攜手將罪犯繩之以法的故事。電影於2014年8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Ⅳ 關於老師清正廉潔的電影 好的有追加100

11110

Ⅳ 電影 天狗

這片子我看了,不怎麼樣啊.

天狗這片子感人嗎?我看了之後沒有感動,只有悲哀.....

(一)是悲哀本片還是沒有跳出主旋律電影的模式.
一個人為了國家的利益,犧牲了自己和家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在片子里我看到的是屬於國家的李天狗,屬於自己的李天狗消失了.雖然他愛妻子兒子,但歸根結底他是屬於國家的.
本片是在宣揚一種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道德品質,這正是一個人治社會所要弘揚的.就象宋朝的包公一樣.李天狗們成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的寄託.讓人們不在去思考社會問題的根源了.
權利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是腐敗.每個有能力作惡的人都可能作惡.所以人是靠不住的,靠什麼--------法治.
可在這部電影里有的只是李天狗與惡勢力的單干.
最後把3兄弟殺了,可這畢竟是電影.現實里,還有這么完滿的結局嗎?我們每個人都十分微弱,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聲張正義.

(二)李天狗的遭遇無疑是個悲劇.造成這個悲劇的根源我認為是國家利益和少部分人利益(也就是村民的利益)的沖突造成的.
象這種國家利益和少部分人利益可以說十分普遍.但為什麼李天狗會成為犧牲品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天狗沒有把戰斗任務和後來的一般工作區分開來.硬要干自己力所不及的工作.
他可是和幾乎全村的人對抗,一個理性的人一定會斷然辭去這份工作.可是李天狗是把這普通的工作當作戰斗任務來看,斷水斷電硬是扛著.如果是一次戰爭,李天狗一定是戰斗英雄.可這不是戰爭,他把它當成戰爭.悲劇就這樣產生了.
電影結尾三兄弟被李天狗殺了,我們也許感到李天狗的堅持是值得的.可假如事實是最後三兄弟沒被殺,李天狗被村民打死,樹被砍了(而且現實里,這更有可能).我們還會覺得李天狗的堅持值得嗎?
正是李天狗這種偏執的性格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所以,這部片子看上去貼近生活,電影里確實有不少細節真實可信.
但人物的偏執性格實在和我們相距甚遠.這也就很難引起我的共鳴,感動更無從說起.
比起<阿甘正傳>,<天使愛美麗>這樣真正打動我靈魂的電影,實在是幼稚的可笑.
觀眾已經不是10年前的觀眾了!

Ⅵ 關於廉潔的……

故事1: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其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後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朱元璋雖為一國之君,但他率先垂範,倡導廉潔之風。

故事2: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在困境、逆境中,蘇軾以勤儉節約來維持生活、度過難關,不失為良策。

故事3子罕是春秋時期宋國的賢臣。宋國有個人得到了一塊美玉,把它獻給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獻玉的人說:「我已經拿給玉工看過了,玉工認為它是寶物,所以我才敢進獻給您呀!」子罕說:「我把不貪婪當作寶物,你把美玉當作寶物。如果把玉給了我,那麼我們兩個人都喪失了寶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寶物吧。」
獻玉的人叩頭,然後對子罕說:「小人懷中藏著寶玉,到哪裡都不安全,還是把它送給您吧。這樣就可以免於被人謀財害命了。」於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讓玉工雕琢它,然後又賣了出去,把錢給了獻玉的人,讓他成了富翁,然後送他回家去了。

故事4公儀休喜歡吃魚,有人就送魚給他,他拒而不受。送魚的人說:"聽說你喜歡吃魚,為什麼不肯接受我送的魚呢?"公儀休說:"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魚!我現在做宰相,買得起魚,自己可以買來吃,如果我因為接受了你送的魚而被免去宰相之職,我自己從此就買不起魚了,你難道還會再給我送魚嗎?這樣一來,我還能再吃得到魚嗎?因此,我是決不能接受你送的魚的。"

故事5

父子清廉
三國時,胡質在魏國任州郡長官近三年,死後家無余財,只有朝廷賞賜的衣服和數箱書籍而已。對他的廉潔操守,人人稱道。胡質在荊州任刺史時,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兒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時,胡質拿出一匹絹給他,讓他路上做盤纏。胡威跪在父親面前說:「爹爹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說:「吾兒不必懷疑,此絹是我的俸祿所余。」胡威謝過父親的賞賜,遂騎驢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時都是自己放驢,自己砍柴做飯。
後來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績卓著,清名遐邇。入晉以後,晉武帝接見了他。晉武帝談起當年胡質的生平事跡贊嘆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親比起來怎樣?」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晉武帝問:「為什麼呢?」胡威說:「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遠。」

故事6
「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當年在國務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在國務院的會上,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總理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1959年,在大躍進的氣氛下,水利部未經報告請示,在密雲水庫附近興建一座水利建設成就展覽館。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總理突然轉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雲水庫那裡修建一個相當高級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總理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聲地說了一句:「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心裡像刀割一樣難受。如果按現在某些幹部的想法,總理既未嚴厲批評,又未責成處理,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矇混過關。但在周總理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後,立即在黨組會上作了傳達。水利部黨組隨即決定:將這座價值400多萬元的建築,無償轉讓給第一機械工業部一個研究所,並向中央寫了一個深刻檢查的報告。
(這些夠了么?應該夠150字了吧!!!!)據主席身邊的警衛員回憶,1929年1月,紅四軍下井岡山,迂迴於贛南、閩西之間,毛主席行軍,戰士們沿途沒見他騎馬,可部隊中的傷兵、病號、掉隊的戰士們都騎過他的馬。雖說毛主席是前委書記,但他同戰士們同吃一鍋飯,同吃一盆菜,沒有絲毫區別。
1932年,紅軍打到漳州,警衛員住在毛主席那裡。一眼看見他腳上穿的黑線襪子,已經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襪子了,主席發現他盯著他的襪子看,就把腳一伸,說:「這雙襪子還是1929年下井岡山後你替我買的,已經換過兩次襪底了,你看還是好的。不過再不能換襪底子了,襪面也太稀薄,經不起洗了。」主席說著,還有些捨不得的樣子。毛主席行軍中惟一禦寒的一條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個麻袋片了。部隊並不是沒有像樣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
現在想想,那時的毛主席已是紅軍的領導核心,毛主席的廉潔,在當時是少有的廉潔。

我國現代著名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縣長的人託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後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節,真的當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塵不染兩袖清風的好乾部。這位模範幹部收留了三個震災中認識的孤兒。由於生活拮據,他到血庫要求獻血。在外人眼裡,一個共產黨的中高級幹部生活如此清貧真難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親,去的路費由自己籌措。由於看病,妻子將返程的路費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錢,他東挪西借才勉強湊了500元,而回程機票當時是每個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讓丈夫為難,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濟南後,他妻子去看上大學的女兒,女兒一見面就對媽媽說:「學校讓交學雜費,我寫信給爸爸,爸爸讓我跟您要。」他妻子一聽,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自己身上剩下的錢,連回家鄉聊城的車票還不夠,哪裡還有錢給女兒交學費!孔繁森把工資中的相當大一部分用於幫助有困難的群眾,平時根本就沒有攢下幾個錢。他給群眾買葯,扶貧濟困時出手大方,少則百十元錢,多則上千元。他因車禍犧牲後,人們在他的遺體上找到的現金只有8元6角,在場的每個人都流了淚。

呼和浩特市原市委書記牛玉儒同志的事跡傳遍了長城內外,他的思想和行動令人深受感動。尤其是他清正廉潔、不享特權的高尚行為更是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大公無私的高尚情懷。
很多同志在學習牛玉儒先進事跡時深有體會地說,牛玉儒能勤政為民、鞠躬盡瘁,成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貼心人,與他的清廉家風是分不開的。
牛玉儒的父親是一位正直的老黨員,兒子當了「大官」還不忘提醒兒子。一次,老人看了京劇《鍘包勉》,心有感觸,忙給牛玉儒寫了一封信: 「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農民,只有你當了領導,一定要清廉,像包公一樣,堂堂正正!」
在父親的教育和影響下,牛玉儒為民謀利、清正廉潔的信念更堅定了。多少年來,牛玉儒為與他素不相識的老百姓辦過無數實事、好事,可在親戚中卻「六親不認」。但身為老黨員的父親理解他:聽說朱玉儒果斷拒絕了親人們的相求,老人卻感到欣慰。他在電話中勸道:「玉儒,親戚越罵你,老百姓就會越信任你……。」
清廉家風源於做好親人的思想工作。牛玉儒的5個兄妹,至今全是普通百姓。妹夫幾年前下崗,妹妹打來電話求助,牛玉儒說: 「這事三哥我不能管,下崗是個普遍問題,你們要自己多想想辦法,給別人帶個頭。」
二哥的孩子想找份工作,有人說: 「你叔叔在自治區當領導,讓他說句話不就行了?」二嫂千里迢迢找來。牛玉儒把二嫂接到家,熱情款待。但一聽這事,一口回絕: 「這樣的事不要找我!」二嫂當時就哭了。事情最終還是沒辦成。最後,孩子靠自己努力,進了一家企業工作。牛玉儒得知後非常高興。
不少老家的親戚朋友聽說牛玉儒當大官了,去找他辦事,他總是婉言拒絕,然後讓妻子好好招待,領他們上街逛逛,帶上路費,送他們上車。大爺患了闌尾炎需要開刀,他心裡毛毛的來到手術室躺下。麻醉師剛准備動手,張大爺心裡咯噔一下想起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隨即掙脫手術台的綁手,沖出門外,醫務人員一片茫然。
只見張大爺一手捂著小腹,一手緊緊抓住門外忐忑不安的女兒的手,低聲問道:「送出去了沒有?紅包起作用嗎?」女兒愣愣後,點了點頭。張大爺這才如釋重負回到手術台躺下。
手術極為成功,張大爺恢復得又快又好,每縫親朋、好友看望問候他時,張大爺總是神秘兮兮地提供經驗;「紅包起了作用,紅包起了作用!」
出院時,張大爺和女兒整理東西,女兒掏出紅包交給他。原來醫生根本沒收紅包,怕影響張大爺治病期間情緒,囑咐女兒暫時保密。

牛玉儒對每一個親朋都一視同仁,大家也就逐漸理解了,不難為他了。

Ⅶ 求電影《愛廉說》的觀後感

觀看了微電影《愛廉說》,作品以蓮花的「蓮」與廉潔的「廉」同音而構思,以蓮花作為主題前後呼應。講述了一個正直的幹部,人情世故而使自己陷入了惶恐不安的心裡壓力中。通過及時反省糾錯,才使自己從誘惑中解脫。結尾處夢幻的蓮塘景緻,警醒世人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做到「廉潔自律」才能「全家幸福」。故事閘述了為官清正廉潔才能一身輕的道理。

看了這部微電影覺得既有理論的高度,又緊密聯系實際,用《愛廉說》這部電影闡述了當今社會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給我們深刻的啟迪和教育,真正受益匪淺。做人最重要的是保持內心那片凈土。

要從教育片的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訓,要有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愛蓮、修心,愛廉、養性。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堅持自重、自省、自警,堅定理想信念,正確行使手中權力,廉潔自律,堅守廉政底線,緊綳廉潔之弦。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始終堅持嚴以律己,強化廉潔清明的精神信仰,對工作有熱心,對同事關心,守住本心,不忘初心,時時處處做有心人,不斷開創基層廉政建設工作新局面。

Ⅷ 大家介紹下有什麼好的電影,反腐題材或戰爭的,國產

1 《暖秋》
影片中,主人公陳立生憑著勤奮實干,被提拔當某市交通局局長,但他位高權重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蛻變成謀私受賄的犯罪分子,最終受到法律的制裁。

2 《生死抉擇》

上海電影製片廠2000年出品

主 演:王慶祥 廖京生 左翎 王振榮

導 演:於本正

類 型:社會片

《生死抉擇》是一部振聾發饋的反腐倡廉力作,以澎湃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李高成、楊誠等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優秀領導幹部形象,同時,影片中揭露的腐敗現象發人深省,深刻地揭示了反腐敗是一場關繫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斗爭……

3 《生死界限》
以原深圳市人民法院法官陳麟基的先進事跡為基礎創作而成,由著名導演杜雲萍執導。影片主要圍繞陳麟基同志如何堅持司法的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審理「大華特大走私案」和「孫鐵故意殺人案」的故事展開,頌揚了人民法官陳麟基秉公執法、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精神。

Ⅸ 廉政道德的影片有哪些

《廉政風暴》,,竊聽風雲第一部,,,陳奕迅的《金錢帝國》 王晶導演,,,古天樂演的《廉政追緝令》,,,tvb的《廉政行動》系列,,,,《廉政第一擊》,,,,寒戰

閱讀全文

與清正廉潔主題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