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亞偉哪年高中畢業
1989年 以安徽省高考狀元身份考入清華大學電子系,其間對證券投資產生濃厚興趣,選修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企業管理雙學位。
1994年 進入中信國際合作公司,在這家公司工作一年,最後的三個月開始接觸證券投資業務。
1995年 進入華夏證券公司,在當時全國最大的證券營業部:華夏證券北京東四營業部任研究部經理。
1998年 國內的基金業開始啟動,基金開元成立。在同一階段,華夏基金管理公司開始籌建,王亞偉跟隨當時的營業部總經理後來的的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加入籌備組,4月份公司就成立。
1998年4月28日 華夏基金旗下第一隻封閉式基金——基金興華成立。王亞偉最初時是基金興華基金經理助理,之後任基金經理。同期在財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學習,後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8年4月28日—2002年1月 王亞偉離任,基金興華的凈值增長率是84.86%,對應同期上證綜指漲幅是18.79% 。
2001年12月 王亞偉開始擔任華夏成長的基金經理。
2002年 深滬兩市分別下跌了18.62%和8.07%,華夏成長的凈值增長率為-3.09%。這個成績應該讓專業投資者滿意,但是讓剛剛接觸基金的國內理財者感到不安。
2003年11月 證綜指創出了新低。華夏成長的凈值增長率為13.09%。王亞偉在年報中總結:2003年與業內同行相比,與市場提供的投資機會相比,取得的收益率不能令人滿意。
2004年 熊市依然延續著,上證綜指下跌15.4%,深圳成指下跌11.85%。華夏成長當年凈值增長率為3.91%,王亞偉仍然沒有創造出讓行業之外的人記得他的成績。
2005年4月 王亞偉不再擔任華夏成長的基金經理。根據上海財匯的數據,從2001年12月21日到2005年4月12日,即王亞偉離任,上證綜指下跌28.5%,但是華夏成長凈值增長率為13.22% 。
2005年12月 王亞偉接手華夏大盤精選基金。
2006年 華夏大盤以154.49%的業績在118隻基金中排名第12。對應上證綜指漲幅達到了130%,而同期凈值增長超過這一數字的基金有19隻。所有股票型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為109.83% 。
2007年 該基金氣勢如虹,更以226%的凈值增長率高居國內各類型基金之首,比第二名高出35個百分點,其凈值增長率是同期上證綜指漲幅的2.33倍。一時間,華夏大盤成為萬眾矚目的牛基,王亞偉則獲得「中國最賺錢的基金經理」的殊榮,一舉將基金金牛獎、明星獎、最佳表現獎、最高回報獎、最受歡迎獎盡數收入囊。
2008年 夏基金旗下共有19隻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公募資產凈值總額達到1888.62億元,市場份額高達9.74%,位居全部61家基金公司第一位。
2009年截止到9月11日 華夏大盤今年漲幅為77.94%,位列第8,同期滬深300漲幅為74.84% 。
2010年6月 王亞偉不再擔任華夏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 [1]
王亞偉 - 人物評價
堅定平和
王亞偉平和謙遜,文靜敦厚。王亞偉說,一個好的基金經理要修煉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讓自己的內心能保持清靜,只有把「性格」、「品位」和「思想」這三重心門打造到一定境界,才能抵禦住投資和人生中無處不在的致命誘惑。
王亞偉分析自己在投資上的優勢,除了方法之外,他更強調性格。穩重、堅定、善良、不怕困難的性格更多來自家庭的熏陶。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王亞偉認為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是父親,父親的耳濡目染與言傳身教給王亞偉打下了非常好的知識功底。
王亞偉一旦確立方向,就能心無旁婺,即使經過波折也要經受住考驗堅定走下去。王亞偉在大學畢業的那年,父親被查出胃癌,但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治療竟然戰勝了病魔,現在仍然健康。這件事讓王亞偉相信沒有過不去的門檻,自己看準的事就不能輕易放棄和改變。這種性格在投資上也得到了體現。2007年前三季度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凈值增長率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遙遙領先,但由於他對人民幣升值引發的銀行地產股高估值的不同看法,雖然考慮到市場熱點輪動的可能,但仍沒有跟隨市場熱點在四季度及時補倉銀行地產股,最終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年度排名上未能延續上半年的冠軍地位。
學會冷靜 獨立思考
多年的從業生涯,讓王亞偉深刻體會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要想尋找未來的牛股,你必須要從目前充斥市場上的各種聲音中冷靜下來,獨立思考。這是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你必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過濾能力,才能抓住事情的關鍵,不然就會被淹沒和迷失方向。」 王亞偉表示,「作為基金的管理人,投資者把錢交給你就是要你代替他去思考,你要是隨波逐流,缺乏獨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沒有做到盡職盡責。」 「冷靜下來,用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成為王亞偉作為一個職業投資者給大家的忠告。
王亞偉 - 人物影響
王亞偉作為公募基金業內所剩無幾的元老級基金經理之一,只要他買的股票一被發現,通常都會被市場熱捧。王亞偉在經歷了2008年一年的熊市考驗之後,他的聲望越來越高。作為「名人」,被「粉絲」追逐幾乎是理所當然。這個圈子裡從來也不缺少關於他的種種傳言與議論,而在所有的話題之中,最能讓各界投資經理以及投資者興奮的就是王亞偉在股市的操作動向。部分市場人士所謂的「王亞偉效應」,意思就是一隻股票一經發現被王亞偉買入就會受到熱捧,結果導致其股價被推高。
一位FOF基金經理認為,鑒於王亞偉是目前中國市場中為數不多的明星基金經理,所以大家追捧他買的股票也很正常,而這種追捧在一定程度上又提升了基金的業績。這位基金經理認為,獲得超額收益的路徑有三:做好每一次波段、選好品種以及受益於明星效應。
2008年,這一年全球市場都籠罩在熊市的氛圍中。2007年王亞偉雖然是最能賺錢的基金經理,但由於在更早的一輪熊市裡華夏大盤並無突出表現,所以業內對他的操作手法與風格也一直存在諸多不同看法。不過此時的王亞偉已和當初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王亞偉效應」,業內普遍認可它的存在。一位私募基金的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有相當數量規模較小的私募基金是以內部消息為生,對於基金可能重倉的股票,他們會提前駐扎以賺取利潤。而王亞偉選擇的股票正是這類基金鍾愛的目標之一。由於王亞偉所選股票以中小盤居多,無需太多資金股價即會有所反應。
另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他相信「王亞偉效應」確實存在,而且「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強的平台」,盡管這圈子可能相對有限。
王亞偉 - 榮譽
2007年,王亞偉則獲得「中國最賺錢的基金經理」的殊榮,一舉將基金金牛獎、明星獎、最佳表現獎、最高回報獎、最受歡迎獎盡數收入囊中。
2009年,王亞偉當選09「股基王」。
2010年7月1日,《福布斯》中文版發布了2010中國十佳基金經理榜。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經理王亞偉以48.17%的超越基準幾何年化收益率,連續兩年奪冠。[1]
王亞偉 - 緋聞
事件起因
2009年2月4日,一個網路熱帖《王亞偉婚外戀,原配大鬧華夏》通過MSN在基金圈瘋狂傳播,再一次將這位備受基民推崇的「最牛基金經理」推到了坊間的鎂光燈和聚焦鏡前。春節前,王妻大鬧華夏基金副總裁張後奇的辦公室,控訴其丈夫的婚外戀。為此該副總裁召開臨時會議商討此事。
影響
雖然基金經理搞婚外戀和投資業績可能沒有直接關系,但此次原配夫人投訴華夏公司尋找組織幫助的事情,必定會對王亞偉低調、健康的形象造成影響,也會對華夏公司構築的企業形象帶來一定影響。
華夏基金對此事非常重視,並且已上報了證監會,並交由專門人士處理此事。2月4日下午5點半左右,華夏基金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出一則聲明稱:「近日,某網站散播關於我公司員工王亞偉的一些無聊傳聞。經核實,上述傳聞純屬虛假捏造、無中生有、惡意中傷,嚴重侵害了員工本人及我公司聲譽。經員工本人授權,我公司保留採取一切法律行動的權利。」
這則不到400字的傳聞短短幾個小時便在金融圈掀起了"滔天巨浪",據說熱度一度蓋過滬指暴漲突破2100點大關。據稱,緋聞女主角為工商銀行一名女員工。
王亞偉 - 「被」辭職
「股神」王亞偉又被傳出辭職消息,而這次和他同台的還有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最近兩年,華夏基金一直在籌拍股權交易的大戲,臨近上演,主要演員卻被傳出要罷演的消息。
據傳言稱,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副總經理王亞偉雙雙要求辭職,被證監會駁回,原因是「社會影響太大」。王亞偉傳出離職消息並不新鮮,從他被捧上神壇的第一天起,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辭職。而這次的傳言之所以吸引眼球,則是因為華夏基金真正的大佬范勇宏。[2]
王亞偉 - 年度前三甲或不保
2010年12月1日,最新的業績統計顯示,王亞偉所管理的華夏策略精選年內收益為30.7%,暫時位列第三,落後銀河行業優選不到1%。嘉實增長、信達澳銀中小盤以及東吳雙動力則分別以28.77%、27.7%、27.32%的業績位列四至六位。在餘下的一個月時間里,年度三甲的競爭將十分激烈。
暫時排名第二的銀河行業優選由陳欣女士以及成勝先生共同管理,而王炯女士則單獨管理排名第六位的東吳雙動力,以及與朱昆鵬先生共同管理排名第九位的東吳進取策略。從數據統計上可以看到,除領先的華商盛世成長明顯跑出之外,第二位到第十位之間的差距不到5%。王亞偉在過去的三年拿了「兩冠一亞」,2010年想衛冕冠軍難度巨大,最後一月稍有不慎還有可能被兩位女基金經理擠出前三。[3]
只有這些 畢業的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