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電影絕唱簡介
小雪只是個傭人,作為少爺的順吉愛上了她,但是老爺園田先生要順吉娶門當戶對的美保子小姐,美保子小姐也對順吉有好感。家裡 安排小雪嫁到山外,面對家庭的壓力,順吉和小雪選擇了私奔。沒有婚禮儀式,只有幾個朋友送的小禮物:相思鳥、牡丹餅、毛巾、夫妻杯。他們的生活也充滿著艱辛,做苦力、當兵……一個少爺為了一個女人過著這樣的人生。
戰爭,讓順吉不能廝守在愛人身邊;戰爭繼而奪去了他們的朋友的生命。相思鳥也死了,他們的另一個朋友大谷也不得不應征入伍。小雪在戰爭爆發後一直在做搬木頭的粗活,當受傷人員越來越多時,她又被征去醫院做了護士。日夜操勞讓本來瘦弱的她雪上加霜,漸漸的,她開始咳嗽得很厲害。
三年過去了,戰爭結束了,但順吉卻不知道去了哪裡,杳無音訊。此時的小雪病入膏肓,還是堅持著在約定的3點鍾唱起《伐木歌》。園田先生因為腦溢血突然辭世,小雪的父母萬分激動,因為她可以去看自己心愛的女兒小雪了。當她父母再次到她身邊陪伴她時,已是彌留之時。
順吉,回來得太晚了!宣稱將以園田太太的身份把她娶回去,可是她已經沒有辦法做個真正的太太了。閉上了眼睛,只看到小雪蒼白的臉。
(1)日本電影絕唱男主角最後怎樣擴展閱讀
《絕唱》是1975年由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主演的電影。
導演:西河克己Katsumi Nishikawa
主演:山口百惠Momoe Yamaguchi;三浦友和Tomokazu Miura。
主題曲:野鴿子之歌——山口百惠
❷ 求,我小時候曾經看過一部外國愛情電影很感人,裡面的女主角深愛著男主角,男主角去當兵打仗了,結果誤報
魂斷藍橋,這是一部經典影片,給人很多思考和震撼
❸ 求一部日本老電影,愛情故事的。
小澤瑪利亞的鄉村生活
❹ 《絕唱》是哪個國家的電影
絕唱 ,日本 ,1975年由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主演的電影。
絕唱
根據暢銷小說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代表作品《戀戀筆記本》、《瓶中信》)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講述了一位反叛的女孩被送到疏遠的父親那裡度暑假,兩人之間由此產生了許多故事。
❺ 覓八十年代的日本愛情電影
山口百惠的《絕唱》
絕唱Zessho (1975)
* 導演: 西河克己
* 主演: 山口百惠 三浦友和 大坂志郎
劇情
大地主的兒子順吉不顧父親的反對,與看管山林的工人女兒小雪私奔,自築愛巢。不久順吉微召入伍,兩人相約不論身在何處,每日同一時間都唱他們訂情的(木輓歌)。戰爭結束,順吉復員回來,小雪卻因肺癆死了。
❻ 日本一部男主角最後和死去的女主角結婚的電影叫什麼 是很老的一部古裝電影
電影《絕唱》。不屬於古裝。
❼ 日本電影絕唱中的戰爭是二次世界大戰嗎
不是
《絕唱》是我兩年前看完的一部電影,雖然故事內容大致上還記得,但其中很多細節都已經記不大清了。之所以選擇這部電影來寫觀後感,原因有兩個,一是最近很長一段時間里對電影都不大感興趣,看到的僅有的幾部也大多沒什麼意思;二是當年看完這部電影,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電影講述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少爺園田順吉愛上了傭人小雪,老爺園田先生極力反對兩人的感情,面對家庭的壓力,順吉和小雪選擇了私奔。沒有婚禮儀式,只有朋友送的小禮物,他們的生活充滿著艱辛,但十分幸福。然而,一紙徵兵令又讓兩人分隔兩地。夜夜思念遠在戰場上的順吉,小雪不幸患上了肺結核,日夜操勞讓本來瘦弱的她雪上加霜。偶遇吉原,原本以為可以聊慰一下孤苦的心靈,可是吉原帶給孤苦無助的小雪的卻是致命的精神打擊。戰爭結束了,小雪病入膏肓,卻還堅持在約定的3點鍾唱起《伐木歌》。她一直堅持,等著他回來,而順吉對小雪的病一無所知···順吉終於還是回來晚了,他把婚禮與葬禮一起舉行,雖然用花轎抬回來的是一具屍體,但他只是想要告訴所有人她是他的妻子。新婚之夜,順吉抱著小雪在櫻花樹下唱起《伐木歌》··· 其實,對於看過許許多多愛情故事的我們而言,這個故事俗套的不得了,但是,我必須承認,我被這個俗套的故事感動了。我深深記著這部電影的兩個細節,一個是兩人約定的《伐木歌》,整部電影好幾次唱到這首歌,第一次在送別園田順吉上戰場時,小雪為丈夫送行時唱了這首歌。最後一次是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新婚之夜,順吉抱著死去的小雪唱了這首歌。這是一首悲傷基調很濃的歌,我個人不是很喜歡,但是這絕對是一首能發人深思,令人感動的歌。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成為經典,也許影片的配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一個細節是腳步聲,我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樣感到不可思議,小雪總是能聽見別人聽不到的順吉的腳步聲。第一次是影片開頭,順吉與父親吵架後來找小雪,小雪遠遠的聽見腳步聲,像一隻青鶴一樣跑了出去,順吉追了去,商量之後,兩人決定廝守終生。第二次是小雪被迫遠嫁津山時,少爺來找她,她像一隻青鶴一樣跑去接少爺,兩人緊緊相擁,決定私奔。第三次是也是最後一次,在影片的最後,病危的小雪聽到從戰場上歸來的丈夫的腳步聲,奄奄一息的小雪在心底的呼喚:順吉,順吉,走快點兒,再快點兒,讓我能最後看你一眼„看到最後這一幕時,我不禁在心底罵田園順吉:你還在優哉游哉的做什麼?走快一點啊,你老婆快死了,你不知道啊?走快一點啊!現在想來好傻,但當時就天真的希望小雪的病能治好,然後兩人像童話故事裡的王子與公主一樣,幸福快樂的過日子
❽ 電影《絕唱》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絕唱』結尾,戰場歸來的順吉終於要迎娶小雪,但新娘的身體卻已冰冷。艷麗的婚服映襯下,是美麗卻蒼白的臉。這樣的收尾,只能算是令人唏噓的小團圓吧。而更多時候,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註定要在鏡頭前擦肩而過,永失我愛。『伊豆舞女』,薰在碼頭揮舞白手絹,是對川島君最後的告別,也是對自己美好青春的告別;『起風了』,三浦又一次飾演奔赴戰場、拋別戀人的青年,但這次等待他的,依然是永遠的分別。節子的肺結核就好像時代隱喻,當歷史的瘋狂走到盡頭,節子也走到了生命的尾端。不知宮崎駿今年的動畫版里,能不能再現這樣的脆弱與美好。
❾ 絕唱的影片評價
《最後一支歌》:那個不完美的完美夏天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也許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待久了,也許是在自己夢想的周遭過於彷徨了,也許是內心深處得不到撫慰漸漸枯竭了。但這一切的諸多原因,誰又知道呢,當局者確實是迷茫的,也沒有旁觀者來侃侃而談。在一次次因為某句對白、某個畫面、某首音樂的微小細節中,咬著上唇,極力讓淚水停留在眼眶裡的時候,往往帶來的只是更加深切的痛楚。雨水跟淚水向來都是很好區分的,那些時刻,我只想著馬上去痛痛快快淋一場大雨,好讓我暫時忘卻淚水中的苦澀。《最後一支歌》倒不是一部能讓大多數人落淚的片子,只是它擁有太多的抒情蒙太奇,每一次畫面的定格瞬間,都觸碰著我的心靈。說不上是些許的共鳴,也很少有似曾相識,那麼僅剩的一種可能就是個人內心的嚮往了。
我一直不認為麥莉·賽勒斯是位嚴格意義上的美女,在北美乃當紅小天後的她,我倒是覺得透露著一股鄉土的氣息,那種與世隔絕,出淤泥而不染的純美感。這種印象,當然是深受那部《乖乖女是大明星》的影響了。一頂假發的變裝,使她踱步於大明星與乖乖女之間,難以忘卻片子中帶領大家跳勁舞時的激情與熱辣。最後熬夜粉刷的房子,也因她臉上的斑駁彩繪與絲絲倦意,更加拉近了欣賞美麗的距離。在這部影片《最後一支歌》中,畫面帶我們去了一個遠離塵囂,清新自然的海邊。這個夏天,她——蘿妮,將在這里度過,對她來說,可能是很不完美的。自從彼此深愛的父親離開家庭以後,蘿妮就一直生活在叛逆與抵觸的情緒中。幸運女神的眷顧有佳,很早就放棄了彈琴的她,破格被某著名的音樂學院錄取,不過這絲毫改變不了她空虛無度的生活。她充滿陽光,充滿希望的憧憬,早已被匆匆離家的爸爸奪去了。在很多的事情上,她太過於任性,太過於自我,正如她弟弟所說的:「你雖然年紀比我大很多,但是卻沒我聰明」。
稍稍查了下本片導演的少量資料,原來是個美劇的導演。那些無與倫比的美妙構圖,也使我恍然大悟。在各種小場景的布置跟後期製作的剪輯上,本片做得相當地用心。此類小情小調,故事簡單,情節發展空間小之又小的文藝范電影,是真正用心架構出來的。只要你也將心比心,身臨其境地去當個旁觀者,彷彿他們之間的對白就像在你耳邊私語,能感覺得到和風掠過肌膚時的絲滑,還有那海邊朝陽的微暖。習慣了速食快餐電影的人們,不妨也偶爾靜下心來,嘗試一番。
正如所有的純愛電影一樣,男女邂逅時的情形總是花樣百出。一杯奶昔,是蘿妮與威爾的開場白,也拉開了一段很普通的遍布大街小巷的戀愛序幕。熱戀中的人們總是倍感幸福的,與戀人在一起分分秒秒都是那麼地快樂。在愛的圈地里,世界只屬於兩個人,兩顆心。與此同時另一個時空里,弟弟和爸爸在續寫一段來之恨晚的親情。影片的兩條線,時而相交,時而分離,很清新,很自然。感覺導演,具體地說是編劇,像是在寫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歷抑或是他人的真實生活旅程。完全沒有一般愛情電影里討人歡心式的嬌嬈造作,「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與君絕」式的盪氣回腸,有的只是最普通生活中的那些平淡點滴,那些含蓄的愛的誓言。戀人總喜歡在樹上鐫刻雙方的名字,外國人基本都是姓名的縮寫。此類橋段,個人感覺法國片《漫長的婚約》,拍得最唯美。「MMM」,這三個大寫的字母,始終在腦海里揮之不去。也不知道哪天,我能去刻個什麼。
當精心呵護的小海龜們爬出蛋殼的時候,新生命誕生,也可能預示著另一個生命的老去。蘿妮的爸爸終究還是倒下了。擁有的時候,沒有好好去珍惜,直到失去了才感覺難能可貴,自責和悔悟在這里做不了任何事情。「我和爸爸整個夏天都在一起工作。是我跟爸爸,而不是你。你滿腦子只是想著那些笨海龜,還有你的笨男友。而我天天跟他在一起。而現在……」弟弟發自內心的悲號,前一秒剛剛滿心歡喜地得到,後一秒卻上天被無情地分離。痛徹心扉的苦楚世界裡,是沒有年齡之分的。最後一支歌,在爸爸顫抖的筆下完成了,只是他再也不能親自去演奏了。當那大大的「獻給蘿妮」的字樣,出現在她眼簾里的時候,五味雜陳之感湧上心頭。影片始終沒有展示出完整的最後一支歌,有的僅僅是虛無飄渺的一段零碎音符。這也意味著爸爸的生命將在另一個世界裡繼續延續著,而永遠都不會是「最後」。
《最後一支歌》所呈現出的是一個不完美的完美故事,這也許就是人生,平淡卻不乏激情,質朴卻不乏偉大。用心去呵護一切所值得珍視的東西,錯落的是按部就班的白天與黑夜,只是每一天都會有新的微小的變化等著我們去發現。此刻我腦海里,不斷回響著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中最後一句話:「一覺醒來,你將成為新世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