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阿凡達女主角電影殺手

阿凡達女主角電影殺手

發布時間:2022-07-15 14:07:50

❶ 電影《阿凡達》的導演是誰

詹姆斯·卡梅隆,美國導演(兼編劇、製片),不惜代價追求最極致的視覺效果,作品富有想像力和震撼力。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出生日期: 1954年 8月16日 詹姆斯·卡梅隆
出生地點: Kapuskasing, Ontario, Canada 地區: 加拿大 血型: 身高: 188 厘米 體重: 婚姻狀況: 家庭成員: 別名昵稱: James Francis Cameron(曾用名),詹姆斯·卡梅隆(別名),占士金馬倫(譯名),詹姆斯卡麥隆(譯名),詹姆斯·卡梅倫(譯名),詹姆士柯麥隆(譯名) 在每一篇詳盡描述詹姆斯·卡梅隆生平的文章里,幾乎都要不可避免地使用「惡名昭著」這個詞——沒錯,他在拍攝地是個苛求、專橫的「暴君」;在家庭中是個不會體貼並且見異思遷的丈夫;在好萊塢同行看來,卡梅隆是一個偏執狂和燒錢的機器。然而在很多普通影迷眼裡,這些指責完全無關緊要,它們不是雞蛋里挑骨頭就是出於嫉妒的惡意攻擊,世界上只有一個詹姆斯·卡梅隆,那就是大英雄詹姆斯·卡梅隆、大天才詹姆斯·卡梅隆、無以倫比,無所不能的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無疑,詹姆斯·卡梅隆是二十世紀最引人注目的導演之一,他曾經兩度創造電影投資的最高紀錄,拍攝過一部世界上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平了一部影片獲得奧斯卡獎數目的紀錄,並且每一部影片都為以後的電影樹立了技術的標桿。在說起詹姆斯·卡梅隆的時候,人們不免要提到另一位傑出的商業片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能跟這位二十世紀的電影巨人相提並論,本身就說明了卡梅隆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下面關於卡梅隆生平和作品的敘述中,筆者也不免要將他和斯皮爾伯格進行一些饒有趣味的比較。 就像很多傳記作者喜愛的名人一樣,詹姆斯·卡梅隆的早年生活就不同凡響且充滿預示性。1954年,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奧蘭多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其父是一個電氣工程師,而母親是一個藝術家,似乎他一生下來就註定會具有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才華。少年時的卡梅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組織能力,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製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在藝術方面,他曾和母親學習過多年的繪畫,並且曾在家鄉舉辦過畫展,並且很小就開始寫科幻小說,在12歲時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淵》故事的原型。在卡梅隆14歲的時候,他看到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奧德賽》。當時卡梅隆被驚呆了,在電影院里連續看了10遍之多,從此在心靈中萌發了製作電影的願望,開始用父親的8mm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中學畢業以後,卡梅隆被一所大學的物理系錄取,他很快就對大學的課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園闖盪社會。他干過機械修理工,更主要地是給別人開大卡車——有趣的是,直到今天詹姆斯·卡梅隆看起來還是更像一個卡車司機,而並非一個電影導演。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激動地意識到這就是他想創造的東西。 這使詹姆斯·卡梅隆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開始為此忙了起來,從來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他開始到處尋找機會接受電影人,熟悉從鏡頭到攝影機導軌的各種電影製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個拍攝計劃,想要利用手頭的設備和自製的模型製作一部10分鍾的科幻影片! 卡梅隆是幸運的,他的才華很快就得到了好萊塢製片人羅傑·卡曼的賞識,從卡曼那裡得到了人生第一份電影方面的工作——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職為這個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Galaxy of Terror)的第二小組導演和電影製作設計師。詹姆斯·卡梅隆是少有的特技設計出身的導演之一,認識到這一點對理解卡梅隆以及他的作品非常重要。在以後的電影創作中,卡梅隆一向把特技製作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且經常親自參與設計和實施特技的製作。在卡梅隆的電影里,卓越的特技製作不但總是創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熱血沸騰的視覺效果,而且能夠和情節自然地融為一體,絲毫沒有生硬和炫耀的感覺,這與卡梅隆的特技師出身是分不開的。但這並不是說,特技就是卡梅隆電影的全部。卡梅隆不但是個優秀的特技工程人員,更具有一般的工程人員不具備的想像力,以及一些別的東西。 1981年,卡梅隆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問世。這部名叫《食人魚2:繁殖》(Piranha 2: The Spawning)的影片完全在義大利拍攝,卡梅隆和一口義大利語的工作人員相處得並不愉快,而拍攝完畢後,製片方出於對這個羽翼未豐的導演的輕視,不讓他參與影片的最終剪輯。25歲的卡梅隆一氣之下,用一張信用卡撬開了工作室的門,自己想法學會使用了義大利的剪輯機,用幾個星期的時間自己剪輯了整部片子。在這個過程中,卡梅隆下定決心不再為任何人賣命,一定要製作自己的電影。 在義大利期間,卡梅隆備受疾病、飢餓和貧困的折磨。痛苦的經歷使他每晚惡夢纏身,一次他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惡夢:被一個來自未來的機器殺手追殺。他決心不再為任何人拍電影。根據惡夢的內容,卡梅隆寫了一個浸滿其卓越才華的電影劇本《魔鬼終結者》。他把這個劇本以一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製片人高爾·安尼·赫特,條件是讓他以自己的方式導演這部影片。 高爾答應了他的要求,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終結者》。這部影片的拍攝只花了650萬美元,卻賺得了3600萬美元的國內票房,並贏得了影迷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在《終結者》中已經可以看到之後卡梅隆電影的特點,比如富於創意的劇本、出色的特技製作、特色鮮明的人物,特別是在之後的影片中經常看到的女性英雄的形象。 《終結者》的成功使卡梅隆獲得了電影界的廣泛關注。1985年,卡梅隆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這部影片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1986年,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二部作品《異形2》問世。這部影片是著名導演瑞德利·斯科特(《末路狂花》《角鬥士》)的科幻經典《異形》的重拍版。《異形》以渲染幽閉恐怖的感而著稱,在片中表現了一種人面對茫茫宇宙的無助,整部影片彌漫著一種虛無主義的氣氛。卡梅隆編導的這部影片的續集明智地避免了重復原片的風格,而是把人和異形的戰場從單個的太空船搬到了一個巨大的太空基地,以一種動作片的風格重新演繹了發生在太空的恐怖故事,整部影片洋溢著一種英雄主義的精神。本片的視覺效果也絕對一流,其美工設計給人一種卡梅隆影片所一貫具有的,純粹的(而非形式主義的)機械審美快感,而其特技製作也堪稱達到了電腦生成影像參與電影製作之前的高峰。《異形》獲得了七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西古內爾·韋弗的最佳女主角提名,結果獲得了最佳音響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獎。 在影迷們等待3年之後,也就是1989年,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三部重量級作品《深淵》問世。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的其它同類作品有些不同,雖然其中穿插了很多驚險的打鬥和關於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它重點還是用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在一個科幻的背景下講述了一個關於夫妻感情的故事。很多觀眾認為這部影片的節奏過慢,使人昏昏欲睡,這使這部影片的票房不如卡梅隆的其它影片賣座。但也有很多影迷被片中人物的感情所打動。在撰寫《深淵》的劇本時,卡梅隆正在經歷和第二任妻子,電影製作人高爾·安妮·赫德經歷感情危機,自然地把自己的經歷帶入了創作之中,自然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糾葛寫得感人至深。另一方面,正牌的科幻影迷們醉心於這部影片在科學上的准確性,以及片中激動人心的特技效果。 在兩個方向上,《深淵》為電影特技的發展樹立了里程碑。首先是它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水下特技效果。卡梅隆在片中創造性地運用了各種方法表現水下奇觀,它的水下特技啟發了一批電影人,之後的《獵殺紅色十月》《紅潮風暴》以至於《U-571》都受到了這部影片的很大影響,卡梅隆本人後來的《泰坦尼克號》也運用了在《深淵》中實踐過的很多特技手段。 《深淵》中開創的另一個特技技術領域更具有革命性的影響,那就是它首次在電影中使用了大量的電腦生成影像。這種技術不但解決了利用模型難以拍攝在三維空間運動的生物體的困難,創造了令人信服的海底游泳智慧生物形象,而且創造了片中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會變形的水柱,這種電腦生成變形物體的技術為卡梅隆的下一部傑作,《終結者2》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作為演員 詹姆斯·卡梅隆 曾經演過的電影 共(1)部 《鐵達尼號之深淵幽魂》2003 作為導演 詹姆斯·卡梅隆 曾經拍攝的電影 共(7)部 《阿凡達》 2009 《鐵達尼號之深淵幽魂》2003 《泰坦尼克號》 1997 《真實的謊言》 1994 《終結者2》 1991 《深淵》1989 《異形2 》1986 《終結者I》 1984 《食人魚2:繁殖》1981

❷ 阿凡達的扮演者是誰

1954年8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電氣工程師,母親是一個藝術家,這似乎註定他一生下來就會具有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才華。少年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組織能力,他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製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在藝術方面,他曾和母親學習過多年的繪畫,並且曾在家鄉舉辦過畫展,並且很小就開始寫科幻小說,他12歲時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淵》故事的原型。在他14歲的時候,他看到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當時卡梅隆被驚呆了,在電影院里連續看了10遍之多,從此在他心靈中萌發了製作電影的願望。他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中學畢業以後,詹姆斯·卡梅隆被一所大學的物理系錄取,他很快就對大學的課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園闖盪社會。他干過機械修理工,給別人開過大卡車。1977年,詹姆斯·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激動地意識到這就是他想要創造的東西。這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開始為此忙碌起來,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他開始到處尋找機會成為電影人,熟悉從鏡頭到攝影機導軌的各種電影製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個拍攝計劃,想要利用手頭的設備和自製的模型製作一部10分鍾的科幻影片!

詹姆斯·卡梅隆是幸運的,他的才華很快就得到了好萊塢製片人羅傑·卡曼的賞識,從羅傑·卡曼那裡他得到了人生第一份電影方面的工作——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戰》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職為這個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的第二小組導演和電影製作設計師。詹姆斯·卡梅隆是少有的以特技設計出身的導演之一,在以後的電影創作中,詹姆斯·卡梅隆一向把特技製作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且還經常親自參與設計和實施特技的製作。在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里,卓越的特技製作不但總是創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熱血沸騰的視覺效果,而且能夠和情節自然地融為一體,絲毫沒有生硬和炫耀的感覺。但這並不是說,特技就是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的全部。詹姆斯·卡梅隆不但是個優秀的特技工程人員,更具有一般的工程人員不具備的想像力,以及一些別的東西。

1981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問世。這部名叫《食人魚2:繁殖》的影片完全在義大利拍攝,詹姆斯·卡梅隆和一口義大利語的工作人員相處得並不愉快,而拍攝完畢後,製片方出於對這個羽翼未豐的導演的輕視,不讓他參與影片的最終剪輯。25歲的詹姆斯·卡梅隆一氣之下,用一張信用卡撬開了工作室的門,自己想方設法學會使用了義大利的剪輯機,用幾個星期的時間自己剪輯了整部片子。在這個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下定決心不再為任何人賣命,一定要製作自己的電影。

在義大利期間,詹姆斯·卡梅隆備受疾病、飢餓和貧困的折磨。痛苦的經歷使他每晚噩夢纏身,一次他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噩夢:被一個來自未來的機器殺手追殺。根據噩夢的內容,詹姆斯·卡梅隆寫了一個浸滿其卓越才華的電影劇本《終結者》。他把這個劇本以一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製片人蓋爾·安妮·赫德,條件是讓他以自己的方式導演這部影片。蓋爾答應了他的要求。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終結者》。這部影片的拍攝只花了650萬美元,卻賺得了3600萬美元的國內票房,並贏得了影迷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

《終結者》的成功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獲得了電影界的廣泛關注。1985年,詹姆斯·卡梅隆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這部影片同樣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代表作《異形2》1986年,詹姆斯·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二部作品《異形2》問世。這部影片是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科幻經典《異形》的重拍版。詹姆斯·卡梅隆編導的這部影片的續集明智地避免了重復原片的風格,而是把人和異形的戰場從單個的太空船搬到了一個巨大的太空基地,以一種動作片的風格重新演繹了發生在太空的恐怖故事,整部影片洋溢著一種英雄主義的精神。此片的視覺效果也絕對一流,其美工設計給人一種卡梅隆影片所一貫具有的,純粹的(而非形式主義的)機械審美快感,而其特技製作也堪稱達到了電腦生成影像參與電影製作之前的高峰。《異形》獲得了七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西格妮·韋弗的最佳女主角提名,結果獲得了最佳音響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獎。

1989年,詹姆斯·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三部重量級作品《深淵》問世。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的其它同類作品有些不同,雖然其中穿插了很多驚險的打鬥和關於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它重點還是用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在一個科幻的背景下講述了一個關於夫妻感情的故事。很多觀眾認為這部影片的節奏過慢,使人昏昏欲睡,這使得這部影片的票房不如卡梅隆的其它影片賣座。但也有很多影迷被片中人物的感情所打動。在撰寫《深淵》的劇本時,卡麥隆正在經歷和第二任妻子——電影製作人蓋爾·安妮·赫德的感情危機,自然地把自己的經歷帶入了創作之中,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糾葛寫得感人至深。

代表作《終結者2》1991年,被影迷們盼望已久的《終結者2》終於浮出水面,這部影片震驚影壇,並且賺得了2億美元的國內票房,獲得了四項奧斯卡獎(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最佳化妝和最佳音效剪輯)。《終結者2》宣告了一個時代的來臨,人們終於相信,電影特技表現已經無所不能,唯一的制約只是人們的想像力。在每個單個的場面中,詹姆斯·卡梅隆也發揮了卓越的導演和剪輯才能,在場面調度、蒙太奇的使用和時間的控制等方面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終結者2》之後,詹姆斯·卡梅隆於1993年成立了自己的特技製作公司「數字領域」,和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分庭抗禮。1994年由「數字領域」製作特技的第一部影片《真實的謊言》出爐。這部影片試圖把間諜驚險片和喜劇情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成功地發掘出了動作明星施瓦辛格的幽默潛力,但它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結尾那一架「海鷂」式垂直起落戰斗機。它在海天一色的背景下發射「小牛」導彈打中跨海大橋的場面既壯觀華美,又具有軍事演習一樣的真實感;而後來的機翼上的搏殺又呈現出繁復和誇張的卡通風格。作為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能夠選中這種獨特的武器扮演片中「重要角色」,並且把它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又一次證明了他對機器美的特殊愛好和感悟力。另一方面,和多數影片把特工人員描繪成冷酷無情的殺人機器相反,《真實的謊言》把他們描繪成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再一次體現了卡梅隆特有的樂觀主義精神。

代表作《泰坦尼克號》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拍攝了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一心追求自己心目中完美目標的精神的他,在《泰坦尼克號》中得到了最高的體現,詹姆斯·卡梅隆親自操辦了幾乎每一件事,從給特技人員畫受力分析圖講解大船沉沒的原理,到為片中的傑克提筆畫素描。在拍攝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對演員和職員也非常的嚴格。投資方的冷言冷語、手下的怨聲載道、酷寒的海水,再加上拍攝過程中遇到的難以想像的困難,這一切使卡梅隆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但他仍然堅持著,並且喊出了近乎悲壯的豪言壯語:「『泰坦尼克號』可沉,《泰坦尼克號》不可沉!」

這一切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在《泰坦尼克號》推出3個月後,全美票房收入高達4億7千萬美元,而國際票房更是超過了18億,使這部影片成為了最賣座的影片之一。這部影片更是獲得了14個奧斯卡獎的提名並獲得了其中的11個,平了《賓虛》的紀錄。詹姆斯·卡梅隆也因此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頒獎晚會上,卡梅隆近乎瘋狂地舉起奧斯卡獎,大聲說出片中的著名台詞:「我是世界之王!」

輝煌之後,詹姆斯·卡梅隆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消失」,《泰坦尼克號》之後他一直沒有推出大的銀幕作品,直到2009年,他才正式宣布開拍他的新片———《阿凡達》,這是一部真人表演結合電腦CG動畫的科幻大片,全球影迷引頸以待,對卡梅隆的最新大作寄予厚望。

❸ 哪位大俠可以告訴我《阿凡達》的導演和主演是什麼人

演職人員
1、人類: 薩姆·沃辛頓(Sam Worthington)——傑克·薩利(Jake Sully) 男主角,退伍的傷殘地球兵,魅影騎士。被徵召到潘多拉星球參加一個「 傑克-阿凡達扮相阿凡達」的科研項目,結果愛上了這里的納威族公主,陷入兩難境地。最後自己的靈魂從殘疾的人類軀體上成功的通過聖母「愛娃」到達阿凡達的軀體上。 西格妮·韋弗(Sigourney Weaver)——格蕾絲·奧古斯汀博士(Dr. Grace Augustine) 理想主義的植物學家,「阿凡達」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她發明「阿凡達」的初衷是想與納威人和平交往。某種程度上她擔當了男主角傑克·薩利的母親和導師。在逃離基地過程中,因本體受到槍擊而變得虛弱,在通過愛娃轉移到阿凡達的身上時,因為過度虛弱而失敗致死,但靈魂與愛娃同在。 吉奧瓦尼·瑞比西(Giovanni Ribisi)——帕克·塞弗里奇(Parker Selfridge) RDA公司在潘多拉項目的負責人,為人陰險,如同一個無良的房地產開發商。最後被納威人趕走。 米歇爾·羅德里格茲(Michelle Rodriguez)——楚迪·查肯(Trudy Chacon) 軍隊退役女飛行員,負責將科學家們從基地運到他們偏遠的「阿凡達」實驗室。同情納威人,後來倒戈幫助傑克和納美人。在最後與地球人的大戰中,被人類的戰斗機擊毀,壯烈犧牲。 史提芬·朗(Stephen Lang)——邁爾斯·誇奇上校(Colonel Miles Quaritch) 他是潘多拉星球人類安全部隊指揮官,負責RDA公司在潘多拉星球基地的安全。他來潘多拉的第一天就被這個星球上的猛獸襲擊了,從而在臉上留下了傷疤,因此他對這個星球的生物充滿敵意。他是本片的大反派。最後大戰之時,他險些將傑克的阿凡達殺死,但最後一刻被妮特麗射死。 喬爾·摩爾(Joel Moore)——諾姆·斯貝爾曼(Norm Spellman) 生物學家,研究植物和自然生態,也是「阿凡達」計劃的科學家。最後大戰之時,阿凡達的身體被人類用機槍打成重傷(打死)。但人類身體沒有受傷,並以人類身體在潘多拉星球生活下去。 2、Na'vi族人(納威人) 佐伊·索爾達娜(Zoe Saldana)——妮特麗(Neytiri) 女主角,潘多拉星球土著納威族Omaticaya部落的公主,未來的 妮特麗Omaticaya部落的精神領袖,因為傑克·薩利的勇敢而愛上他,最後與傑克在一起。這一角色完全由電腦生成製作,但也離不開佐伊·薩達娜的表演。 CCH龐德(CCH Pounder)——Mo'at 納威族Omaticaya部落酋長的妻子,妮特麗的媽媽,Omaticaya部落的精神領袖。 韋斯·斯塔迪(Wes Studi)——Eytucan 納威族Omaticaya部落酋長,Mo'at的丈夫,妮特麗的爸爸,Omaticaya部落的實質領袖。但在人類轟炸家園樹的時候不幸陣亡。 拉茲·阿隆索(Laz Alonso)——蘇泰(Tsu'Tey) 潘多拉最好的納威族戰士。妮特麗的未婚夫,未來的酋長接班人。一開始脾氣不好,處處與傑克作對。但是到了後來,尤其是傑克成為終極魅影騎士之後,兩人的關系緩和。可惜的是在最後與人類作戰的時候被槍擊中,從飛機上墜落。
名詞介紹
註:下面與電影《阿凡達》有關的詞條都是該電影中虛構的事物。 「阿凡達」:Na'vi族和人類的混合人造物種。是被實驗者的人類DNA和Na'vi族的DNA結合製造出來的人造生命體,並不具有自我意識。通過潘多拉生物特有的生體信息交換能力進行外部機械的神經接入,來使其可以活動的一種提線木偶。因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和被實驗者的同調率不高的話就無法運作,所以DNA不一致的其他人不能進行操作。傑克是因為自己哥哥的原因所以被選中的特殊例子。如果鏈接中斷,阿凡達就會陷入昏睡狀態,這時候就成為完全的無防備狀態了。Na'vi族稱呼他們為「夢游者」。 波呂菲莫斯星球(Polyphemis):波呂菲莫斯是電影《阿凡達》虛構的一個天體,這是一顆有木星體積兩倍大的氣態星球,地表呈紅色斑點狀,大氣層中常年覆蓋有漩渦颶風,由於其風眼酷似希臘神話中獨眼巨人波呂菲莫斯的黑色瞳孔而得此名稱。片中的潘多拉星就是它的十四顆衛星之一。 潘多拉星球:潘多拉是電影《阿凡達》虛構的一個天體,其屬於阿爾法半人馬星系,即阿爾法半人馬星系B-4號行星,大小與地球相差無幾。在潘多拉星的地表可以看到天空中長期有兩到三顆別的衛星(波呂菲莫斯的其他衛星)。潘多拉擁有無與倫比的復雜而獨特的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眾多:高達900英尺的參天巨樹、星羅棋布飄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斕充滿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種動植物還會發出光,如同夢中的奇幻花園。雖然和地球有類似的環境,其大氣中含有和地球大氣中差不多比例的氧氣,但其大氣中有氨、甲烷和氯氣等對人體有毒的氣體,所以地球人都需要防毒過濾面具才能呼吸。動物多為六足,並且都有外露的神經,植物多具夜光能力。 Na'vi族(納威人):生活在潘多拉的生物裡面最具智能的發達的巨型有尾近貓科類人智能生物體,是電影《阿凡達》虛構的。身高3米左右,手和腳上都為四個指頭,無關節,脖頸兩倍長於人類。皮膚呈剝裂狀藍色,有發光色斑,顏色由自身情緒狀態決定。遺傳信息構造類似於人類的DNA構造。雖然和人類的文明相比很原始,但是卻並不妨礙其具有高度的文化。傑克所接觸的部落的生態置之於地球的話就是印第安部落最為相像。該人種頭後部有辮子一樣的被稱為感受器的器官,通過它獲得了以生體電流為媒介進行信息交換的能力。 納威語(Na'vi語):納威人的唯一語言體系,擁有非常規范的語法規則和語言結構。2005年8月,時任南加州大學教授的語言學家保羅·R·弗洛莫(Paul R. Frommer)收到一封電子郵件。信中稱希望其為卡梅隆正在攝制的電影中的外星種族創造出一套語言體系。當時卡梅隆為其展示了一個劇本雛形,當中包含有30個左右的納威語詞根,但大多數都是角色名字。保羅在結合了印第安語,非洲,中亞以及高加索等地區的語言後,終於創造出納威語。 哈利路亞山/斯坦尼卡斯坦尼卡(Hallelujah Mountain/Monte 哈利路亞山s Volans):潘多拉星的獨有奇觀之一,納威人稱其為「雷震聖石」(Thundering Rocks),人類把它們叫做「哈利路亞山」。其中含有一種極為珍貴的礦產:Unobtanium,罕見的常溫超導體,因而具有奇特的磁場效應。正是由於磁場作用,所以便產生巨石大山層疊緊靠漂浮在空中的勝景。地球人類正是為了開采這種礦石而來到潘多拉星,期望用它來解決地球資源日漸枯竭帶來的能源危機。 潘多拉星球生物(部分)以下為部分電影里出現的潘多拉生物介紹,點擊藍色詞條鏈接能獲取更多圖文: 螺旋葉(Helicoradian):潘多拉星球上一種頗為獨特的半植物半動物的生命體,常態下開著螺旋狀的單片葉,同時也擁有神經肌肉組織,如受到觸碰便會立即收縮(酷似地球上的含羞草)。卡梅隆還專門請來加州大學植物學系的專家朱迪·霍爾為其創造出的植物輔以科學依據以完善細節,更富說服性與科學性,增加整體生態系統的真實性。 六腳馬(Direhorse):其形態與功用都近似於地球上的馬匹,擁有六條腿,全身布滿條紋,站立起來足有三米。頭部兩側分布有同納美人QUEUE功能相似的天線狀神經感應觸須。肩部同頸部後側具有堅固硬殼(類似鎧甲)。納美人把他們用作基本戰斗坐騎。4米高、4.25米長,堪比地球上的大象。 女妖翼獸/迅雷翼獸/蝠魟獸/斑瑟獸(Banshee): banshee原來是指愛爾蘭預告死亡的女妖精,但在潘多拉,人類卻用來命名這種色彩妖艷的生物(國內翻譯為迅雷翼獸)!原因是它們尖銳恐怖的叫聲,讓人想起預告死亡的女妖!。 伊卡蘭納威人管女妖翼獸為伊卡蘭(Ikran),這種神奇的生物有這像蜥蜴一樣的鮮艷外皮,它們的嘴能像魚類一樣突然膨大,像黑曜岩的牙齒能像大白鯊一樣向外突出!它們的翼展達12米。 女妖翼獸長著極其復雜的花紋,種類也有很多,按照顏色區分,它們有綠色,藍色,黃色,紫色,灰色,褐色等多個種類!它們是群居動物,喜歡居住在有水的地方,我們可以在哈利露亞山上看見成群的女妖翼獸! 女妖翼獸也是翼獸中最特化於飛行的種類,它的胸部向前突出,進化出類似鳥類的龍骨結構! 每對翼有三個可以獨立活動的半透明翼膜,這種翼膜輕薄且堅固,使它們能夠極其靈活的在飛行時下降和上升! 雖然在外觀上爬行動物,但女妖翼獸卻有像鳥類的新陳代謝,能產生巨大的熱量。所以女妖翼獸長有復雜的冷卻系統,以防止在飛行中過熱。它們胸腔前長有一對呼吸孔,它們不但能給飛行時提供大量的空氣,也像噴氣式戰斗機的發動機進水口一樣,能快速的冷卻身體。 像潘多拉的許多生物一樣,女妖翼獸有像碳纖維的骨骼結構,它們的四肢變得扁平,能在飛行的過程中減少風阻,後肢已和尾翼連成一體,這樣的結構雖有利於飛行,但卻使它們在地面活動時變得很笨拙!它們鉤狀爪能使它們在休息時輕易地攀附在岩石和樹木! 女妖翼獸的頭部長有兩對眼睛,靠前的一雙已退化成特殊的感受器官,對動作極為靈敏,用作它們的警報系統! 像六腳馬一樣,納威人可以通過神經介面與女妖翼獸實現連接,但與六腳馬(Direhorse)不同,女妖翼獸其一生只會與一個納威人相伴。 獅鷹翼獸/魅影/蝠魟龍(Great Leonopteryx): 獅鷹翼獸(國內翻譯為魅影)是潘多拉的空中霸主,與女妖翼獸(Banshee)有親緣關系,但其體型比前者大兩倍以上,翼展可達25米,是體型最大的翼獸,它也是潘星上最為壯觀的動物。人類將其稱為"Leonopteryx"意思是「飛行的獅子」。它們王者般的外形突顯出潘多拉空中頭號殺手的身份,納威人稱獅鷹翼獸為托魯克(Toruk)意思是「最後的陰影,他們非常敬畏這種兇猛美麗的生物,他們唱歌跳舞、製造圖騰來崇拜這種動物。獅鷹翼獸獅鷹翼獸身上有紅、黃、黑的條紋,頭頂和下顎長有深藍色均有冠,冠很鋒利,甚至可以用來傷害獵物,將他們開膛破肚。和女妖翼獸不同,獅鷹翼獸的後翼與腳分離,腳爪進化成一對利爪,可以緊緊地抓住獵物,這使它的捕獵方式像鷹,腳爪也可以幫助他們棲息在樹上。獅鷹翼獸還有兩個尾翼,可以讓它們獲得更好的空氣動力,展翅藍天。獅鷹翼獸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攀升,並迅速在太陽消失。 這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以許多生物為食,其中包括女妖翼獸、六腳馬、納威人,甚至是錘頭雷獸。 錘頭雷獸(Hammerhead Titanothere):大型類犀牛草食動物,體格等同於大象兩倍,擁有六條腿,脾氣暴躁。頭部有一塊突起的大橫骨,酷似錘頭鯊,皮膚堅硬到可以抵禦一般槍炮攻擊。生活在潘多拉星雨林中,是人類地面部隊的重要威脅。 斑牛(Sturmbeest):潘多拉星上的巨型陸地獸,身高五米,體重達十噸。性情溫順,喜群居,有時多達上千頭沿河流移動。但是容易受到驚嚇,並會帶來巨大破壞力。 蝰蛇狼/毒狼(Viperwolf):潘多拉的一種食肉動物,類似地球上的狼。它們體型並不大,體表沒有毛,一般生活在潘多拉的雨林、草原和亞寒帶地區,喜歡集群。毒狼(Viperwolf)的下巴同樣可以張得很大,它們的腦袋被一圈盔甲般的硬殼環繞著,它們的爪子和人手一樣有一個與其它手指相對的拇指,它們的身上有生物性發光的亮點,可以辨認身份 死神獸/閃雷獸(Thanator):死神獸這種叢林最可怕的動物長有黑色的皮膚與條紋帶黃色和紅色。 10個帶黃色和紅色條紋的外部感覺剛毛。上嘴唇向上折疊以達到最大的牙齒延伸。幾丁質裝甲覆蓋整個背部,其長度達到5.5米以上,身高可達2.5米。死神獸盡管星球許多地區都有待探索,但目前認為,死神獸可能是潘多拉陸地上頂級的捕食者。 這個巨大的,強有力的動物能夠在叢林里橫行,它是潘多拉動物的夢魘。連最勇敢、最親近自然的納美人對它也是談虎色變,而人類部隊更是以希臘傳說中的死神——塔納托斯(Thanatos)來命名這種生物!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頸部和下顎的運動速度猶如相機快門。 另外這種動物與蝰蛇狼在進化上有親緣關系。 普羅米修斯號飛船(I.S.V Prometheus):人類使用的大型宇宙探索飛船,長達五百米,擁有核子反應堆作為動力源,光速前進。 AMP裝甲:MK-6型Amplified Mobility Platform(動作增幅平台裝甲)的略稱。氣密性和防護加強兼具的海軍裝備。高度約為4米。無內置武器,通過手持重型槍械或者刀具進行作戰,通常裝備有一門30mm GAU-90全自動炮以及一把3英尺長的陶瓷戰刀。一架AMP裝甲通常還配備有雷達,熱成像儀以及全球定位系統。 Unobtanium:存在於潘多拉的常溫超導物質。因地殼中的unobtanium的原因產生的強力磁場,潘多拉有其特殊的地貌:有被稱為哈雷路亞山的懸浮於天空的巨岩,有沿著地磁線方向而生長成石門的門狀地區。奧瑪蒂凱亞一族居住的巨木——家園之樹:聖樹的地下有unobtanium的礦脈就是爭端的開始。 RDA:Resource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資源開發管理局)的簡稱。為採掘unobtanium而進出於潘多拉。 地獄之門:在潘多拉的地球人居留地。因為是有危險動植物存在的潘多拉的入口所以被這么稱呼。 愛娃:遍布於整個星球的植物的神經纖維網路的總稱。在潘多拉類似於神的存在,Na'vi族可以通過感受器接上靈魂之樹而上傳下載知識和記憶。
經典台詞
主題句: I see you!我懂你(眼相見) I see you!我的心懂你(心相連) 傑克動員演講: The sky people have sent us a message. 人類給我們帶來了消息 That they can take whatever they want. 他們可以為所欲為 And no one can stop them. 而且沒人能阻止 But we will send them a message. 但是我們也要給他們送去消息 You ride out as fast as the wind can carry you. 你們要像疾風一樣出發 We tell the other clans to come. 告訴其他部落 You tell that Turok Makto calls to them. 就說魅影騎士召喚他們 You fly now! 現在就出發 With me! 和我一起 My brothers, 兄弟們 sisters... 姐妹們 And we will show the sky people. 我們要讓他們知道 That they can not take whatever they want! 他們並不能為所欲為 And that this, this is our land! 因為,這里是——是我們的土地! 其他:一次飛行,一生相伴(這個是中文意譯的)
主題歌曲
電影主題曲:I See You /《我懂你》 電影片尾曲:I See You /《我懂你》 演唱:Leona Lewis 作曲:詹姆斯·霍納 作詞:西蒙·弗蘭格倫 簡介:《阿凡達》電影原聲由奧斯卡獎得主、金牌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作曲,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和Simon Franglen擔任作曲和製作。 與《我心永恆》更為接近的是,《我懂你》歌頌的也是一段盪氣回腸的愛情。而這首歌曲獲得第67屆電影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提名。粵語版主題曲《我看見你》由著名填詞人林夕親自改編填詞,由鍾舒漫傾情主唱。

❹ 求一部黑人女孩為主角的電影,主題是復仇和槍戰。關鍵字:父母雙亡,逃往美國,被收養,復仇。

《阿凡達》女主角佐伊.索爾達納主演的電影《哥倫比亞人 Colombiana》

❺ 阿凡達的主要演員

<阿凡達>的主要演員有: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西格妮·韋弗等人。

主角簡介:

傑克·薩利 演員薩姆·沃辛頓

男主角,傑克在和涅提妮的相處過程中逐漸轉變了對人類來這里采礦的看法,他意識到已經找到值得為之戰斗的東西了。在他的呼籲下,納美族人聯絡了潘多拉星球上了其他民族的人,一起組建了一支幾千人的反抗軍。

涅提妮 演員佐伊·索爾達娜

一個納美人的女戰士,她的父親和母親分別是他們生活的納威人部落的領導人和精神領袖,她熱愛自己的家園,當地球人侵佔了她的土地,大勢破壞她的家園,她非常的憤怒。她在保衛家園的過程中認識了地球人傑克·薩利的「化身」納美人,並愛上了他。

格蕾絲·奧古斯汀博士 演員西格妮·韋弗

奧古斯汀教授也是阿凡達計劃的成員,她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納威人化身,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操控者,她外表堅毅,內心善良且富有同情心,同時是一個有自己原則的人,她不主張武力解決問題。

(5)阿凡達女主角電影殺手擴展閱讀:

電影幕後花絮

1、雖然影片裡面根本沒有說明過故事發生的年份是哪一年,但根據主角傑克·薩利所錄制的視頻日誌里,左下角的時間所顯示,故事發生於2154年的5月-8月。

2、在英國,為了防止<阿凡達>在上映之前泄密,電影膠片的運送途中被分為兩個部分,代號是Redbird。1-5卷先運到英國,等1-5卷膠片到了英國之後,才開始運送剩下的6-10卷。

3、納威人的語言比較靠近澳大利亞口音,所以來自澳大利亞的薩姆·沃辛頓能夠更容易地學會這門沒啥人用的原創語言。

4、納威人的身體主色調是藍色,這是因為一個傳說的印度宗教里,神的顏色都是以藍色為主,而且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詹姆斯·卡梅隆本人很喜歡藍色。

❻ 誰知道這部外國片,大概十年前的,有個人可以變成一灘水,最後死於煉鋼的岩漿中,是什麼電影

終結者2》
基本信息
《終結者2》海報
中文:終結者2 :末日審判 英文:Terminator 2:Judgment Day (簡稱T2) 港譯:未來戰士續集 台譯:魔鬼終結者2 地區:美國 類型:科幻(Sci-Fi)、動作(Action)、驚悚(Thriller)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編劇: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分級:美國R 時長:137 分鍾 發行公司: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 製作公司:卡洛可(Carolco)、Lightstorm 首映日期:1991年7月3日 首映票房:31,765,506.00 (單位:美元) 全美票房:204843345.00 (單位:美元) 海外票房:312,000,000.00(單位:美元) 主演: 阿諾德·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飾 終結者T-800 型號101《終結者2》劇照(11張) 羅伯特·帕特里克 Robert Patrick 飾 T-1000 琳達·漢密爾頓 Linda Hamilton 飾 Sarah Connor 愛德華·弗朗 Edward Furlong 飾 John Connor 邁克爾·比恩 Michael Biehn 飾 Kyle Reese
劇情簡介
上集機械電腦「天網」派出T-101型終結者,欲殺害未來世界人類領袖康納的母親莎拉,但失敗了。在第二部中殺手再度出動,且變得更強悍及有智慧,由特殊液體金屬組成,可以隨心所欲地變成所觸及的任何人和其他事物,這次的目標是人類領袖康納。「天網」派出最先進的T-1000型終結者,回到約翰康納(愛德華福隆飾)的童年時期,准備殺死約翰,使未來人類世界群龍無首。約翰康納得知消息後,立即派另一名被改變程序的終結者T-101(阿諾施瓦辛格飾)乘坐時光倒流機,趕回童年時期,保衛這時候的自己。 《終結者2》
童年時期的約翰和T-101找到自己困在精神病院的母親莎拉康納,使「天網」主設計師塞泊汀電腦公司的莫斯戴森明白真相,四人一起潛入塞泊汀電腦公司,拿到了當年刺殺莎拉康納的T-101的殘骸——頭部主CPU殘骸和手臂(這是「天網」的研究基礎),並炸毀了公司的所有研究數據。戴森在爆炸中死去,剩下的三人最後離開公司,並將於1984年5月13日上午8點46分被終結的T101的殘骸和T-1000扔入高溫的煉鋼爐中銷毀,T-101自願到煉鋼爐中自我銷毀。T-101完全沉入煉鋼爐前,豎起拇指鼓勵約翰勇敢地活下去。
影片評價
名電影雜志《電影周刊》在評選20世紀最值得收藏的一部電影時,此片以最高票數位居第一。而這部電影居然是一部早在11年前就拍攝完畢的科幻片,這在電腦特效技術已經相當完善的2000年可謂一大新聞。但這部電影的冠軍地位決非浪得虛名,這與它所表現出的強烈的美國式個人英雄主義風格和出色的電影平衡性和完美特效是分不開的。 20世紀末的1997年7月3日,人類研製的全球高級計算機控制系統「天網」全面失控《終結者2》劇照2(15張)機器人有了自己的意志,將人類視為假想敵人,並發射核彈到地球的各個角落,殺死了幾十億人。餘下來的人類在一個叫約翰·康納(John Connor)的人領導下,團結在一起,用有限的資源和武器與強大精良的機器人周旋作戰,並逐步扭轉了戰局。機器人為了挽回敗局,於2029年派出了機器人殺手T-101回到1984年去殺死約翰·康納的母親康納·莎拉(Connor Sarah),那時的約翰·康納還沒有出生。而約翰·康納得知後亦派出自己的父親凱爾·希斯(未來的約翰不知道,後來的約翰知道)同回1984年去保護自己的母親。一番惡斗之後T-101被擊敗,不甘失敗的機器人復又派出更為先進的液態金屬人T-1000回到1995年核屠殺之前去直接殺死只有10歲的小約翰,而約翰本人也派出經過改良成為人類助手的T-101去保護童年的自己。在經歷了與T-1000危險緊張的追殺之後,約翰與莎拉終於相信了T-101不再是11年前那個狠辣無情的機器殺手,為了改變人類的命運,約翰、莎拉和「終結者」找到了天網系統的研究者,塞伯公司的技術總監莫爾斯戴森,並銷毀了一切有關天網的資料,並在隨後的煉鋼廠中終於徹底終結了T-1000。為了最終毀滅一切晶元,T-800做出了犧牲自己的選擇,自沉鋼水之中毀滅。本片在首映後的次年獲1992年度第64屆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音效、最佳視覺特效、最佳錄音和最佳化裝。 憑心而論,這部電影的劇情並不十分復雜和曲折,甚至僅用幾句話也能說個大概,這種機器人消滅人類的題材也不算太新鮮了,但就是這簡單的劇情,卻呈現給了我們無比震撼的視聽享受,本片的導演和編劇是好萊塢鬼才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他的父親是電氣工程師而母親是畫家,這似乎造就了他生來具有的藝術天才和領導才能。在本片中,卡梅隆運用一種略帶冷酷卻不陰暗的畫面風格來敘述故事,從一開頭的T-800出場再到酒館搶衣服的一段精彩鏡頭即向人們昭示了機器人的強大力量和完美,唯一與上一集不同的是這個T-101隻傷人而不殺人,從另一個角度也為它曾被約翰·康納改造過留下了伏筆。即是如此,T-101的出手動作亦酷到了極點,簡單而又有效,能與最短的時間內讓人失去反抗能力。而它搶得一身黑皮衣之後與酒館老闆的一番交涉也向人們預示著本片的風格中有冷幽默成分,這與第一集的恐怖冷酷風格也有了較大的區別。本片的畫面略微帶一種類似金屬色的藍色,可能要從感官聯想上讓人們不要忘了這是在說關於機器人的故事吧! 而T-1000這個全新角色的出現則絕對可稱本集的一大亮點,與早先的T-101一樣,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冷血殺手,除了執行殺約翰這一個命令之外,其它的一切事情在它看來全都是障礙,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予以毀滅,而它隨心所欲的變形能力與人類相比不啻於老鷹和小雞的對比,它的手可以變成鋒利的剛刀,尖刺,身體則能變成它接觸過的任何一個人,而被它模仿的對象則必然被殺死。在它與T-800的數次交手中,後者從未佔到過半點便宜,到了影片的最後更是被T-1000打得支離破碎,不得不靠僅有的一點備用電能才僥幸把T-1000打入鋼水中,自己也投水自毀。 T2的成功,除了導演之外,還與施瓦辛格和帕特里克的精彩演繹是絕對分不開的。做為一個機器人,人們當然是努力將它們創造成最完美的形象,無論是長像,個頭,還是身材等等,而施瓦辛格那完美的體魄和硬朗的外形當然是T-101的不二人選,他在電影中的表現並不只是一個光知道賣弄肌肉的大塊頭,正相反,施瓦辛格的表演准確到位,傳神精彩,將一個不懂多少人類感情卻又逐漸了解了人性的機器人刻畫得入木三分。而帕特里克飾演的T-1000液態金屬人,絕對給每個看過T2的人留下了難以忘記的印象,這個機器人和T-101迥然不同,他說話不多,但傳神的肢體語言卻令人望而生畏;他殺人如踩螞蟻,卻又和一般意義上的殺手還有根本性的區別,因為它殺人的時候經常都是一擊致命,從不浪費無用的動作,也不會過多的賣弄身手,這個如橡皮泥一樣能變形的機器人,實在是給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扮演小約翰的愛德華·福隆的表演也不錯,基本上把一個內心叛逆卻又不失童心和善良的小男孩演活了。十幾年後,在T3的策劃當中,原本還是由他在扮演約翰,可惜現在的他又吸毒又不務正業,最終被劇組棄用。 琳達·漢密爾頓則將一個剛毅果斷的女強人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後來她還與本片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結婚。 過多的討論T2的劇情和人物似乎已無新意,T2吸引人的地方也決不僅是劇情和人物,而是它完美的平衡性和電影蒙太奇的運用。首先在鏡頭的剪切上沒有大的跳躍,也就不會給人以明顯的情節脫節之感,另外簡潔的台詞也會讓觀眾將主要注意力轉移到了畫面上,增加了故事吸引力,當然,既然是一部科幻題材的動作片,那當然少不了電腦特技的介入,本片的電腦特技鏡頭只佔全片的一小部分,和時下某些特技大片相比有些少的可憐,然而每個特技鏡頭的出現都會令觀眾眼前一亮,正所謂「驚艷」,從開頭的金屬骨架機器人,到T-1000中槍後傷口的自愈,穿越鐵欄門和變形成他人,和頭部中槍一分為二,再到T-800撕下右手皮膚露出金屬骨架,到後來頭部被打露出金屬頭骨和紅外線電子眼睛,都做得十分到位,令人擊節贊賞,即便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顧這些電腦特效鏡頭時,也不會覺得過時和落伍,這是她的魅力所在。總之,這是一部真正懂得如何經濟實惠又有效地使用數字特效的電影,為那些單純為特技而特技,濫用電腦特效的燒錢電影敲響了警鍾。當然這與好萊塢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是離不開的,斯坦大師曾為眾多的著名電影設計和製作特技道具,其中有《人工智慧》、《迷走星球》、《侏羅紀公園》、《攔截人魔島》、《異形2》等等。有了這位四度奧斯卡最佳化妝大獎得主的加盟,也是本片獲得巨大成功的砝碼之一。 《終結者2》上映之後,好評如潮,曾被評為是電影史上最好的電影續集,結束了電影續集普遍不如第一集的歷史。該片以不到一億美元的電影預算,獲得了五億一千六百餘萬的票房收入,真正做到了「名利雙收」。 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電影的票房冠軍也數易其主,《終結者2》的票房排行也從當年的第一名滑到了第四十三名,但值得一提的是,出品年代早於1991年(T2的出品年份)的電影排名在《終結者2》之前的也只有四部而已,分別是《星球大戰》的2,3集和《人鬼情未了》,更要說上一句的是全球目前電影史的票房亞軍《泰坦尼克號》(Titanic)的導演也正是這位鬼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此片全球收入已達到十八億三千五百萬美元。後來的卡梅隆曾與T2中扮演約翰母親的琳達·漢密爾頓結婚。 而正在熱映中的影片《阿凡達》的導演同樣是詹姆斯·卡梅隆,該片目前已成為影史票房冠軍,其全球票房達到了28億美元。可以說,T2是這位好萊塢超級導演的成名作。 T2的成功,也造就了一批相關電影產業的發展,從電腦游戲到文化衫,到旅遊景點,使得T2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成為了一個有生命的奇跡。有關T2的音像製品也是年年出新,從劇場版到特別版,再到白金版,導演剪輯版……,無一例外地成了T2迷們的收藏佳品。T2的成功,代表了典型的美國式文化在全球的推廣、滲透,當然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內心深處的擔憂:人類究竟會不會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機器人所毀滅?

❼ 阿凡達是什麼

《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科幻電影,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該片有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供觀眾選擇。影片的預算超過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預算金額最高的電影。此外,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監制的全平台同名游戲《阿凡達》(James Cameron's Avatar: The Game)於2009年12月1日推出,游戲類型為TPS(第三人稱科幻稱射擊動作游戲),支持3D顯示器。另外,還有一些《阿凡達》周邊產品及同名作品。
阿凡達的英文原名為「Avatar」,詞根本源自梵文,寫法:अवतार。 在印度哲學中,普遍被認為和眾神在地面上的肉體表現形式有關。阿凡達意指降臨人間的神之化身,通俗意義可理解為「化身」。 在梵文中,「化身」一詞具有透過深思熟慮,並且由於特殊目的而從較高境界「下降」、「轉世」的涵義。通俗的說,就是天神降臨,或者說是天神附體。或者可以理解成神下降到人世,用人的肉體施展神的力量,降世神通、天神下凡等詞的含義比較接近。 在印度教中,AVATAR特指主神毗濕奴(VISHNU)下凡化作人形或者獸形的狀態。傳說毗濕奴有10個化身,其中有9個已經降臨世間,最後一個化身會在世界末日降臨。 在佛教的語言中,是三身(法身、報身和化身)之一,代表著心念和行為,佛教認為,三身本是一體。 在以天主教、基督教為主的體系中,意味著人性中的神靈之能。即使剝離開宗教層面上的解釋,也是一個在現今電腦技術中的常見術語,通常指的是在虛擬實境中完美並具象化的呈現出人形。 卡梅隆選擇這個詞作為電影片名,無疑是非常點題的,不單將故事要點透露出來,同時也把主題進一步升華,達到了在哲學,宗教以及現代科技三者語境中最自然的融合。
阿凡達美國海報
故事發生在2154年,故事從地球開始,傑克·薩利是一個雙腿癱瘓的前海軍陸戰隊員,他覺得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他去戰斗,因此他對被派遣去潘多拉星球的采礦公司工作欣然接受。 這個星球上有一種別的地方都沒有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能夠吸引人類不遠萬里來到這里拓荒的原因就是「Unobtanium」將徹底改變人類的能源產業。但是問題是,資源豐富的潘多拉星球並不適合人類生活,這里的空氣對人類致命,本土的動植物都是兇猛的掠食者,極度危險。這里的環境也造就了與人類不同的種族:10英尺高(約3米)的藍色類人生物「Na'vi族」。Na'vi族不滿人類拓荒者的到來,也不喜歡人類的機器在這個星球的土地上因為到處挖礦而留下的斑斑傷痕。 雖然潘多拉星球環境嚴酷,但人類只要帶上空氣過濾面罩,甚至可以裸露皮膚在潘多拉星球上作業。但是由於人類即使學會納威語也無法和納威人直接交流,於是科學家們轉向了克隆技術:他們將人類DNA和Na'vi人的DNA結合在一起,製造了一個克隆Na'vi人,這個克隆Na'vi人可以讓人類的意識進駐其中,成為人類在這個星球上自由活動的「化身」。然而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操縱這個克隆Na'vi人,只有DNA與他身上人類DNA配型相符的人才有這樣的能力。 傑克·薩利的雙胞胎哥哥是這個克隆Na'vi的人類DNA捐獻者,他就可以操縱這個克隆Na'vi人,然而他被殺死了,采礦的公司為了不讓砸下去的錢白砸(克隆Na'vi人價格不菲),必須找到一個可以代替他操縱克隆Na'vi的人,這個人的DNA還必須和其配型相符,於是他們自然就找到了傑克·薩利,傑克·薩利對此很高興,因為那意味著他又能走路了。 幾年後,傑克·薩利到了潘多拉星球,他發現這里的美景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高達900英尺(約274米)的參天巨樹、星羅棋布飄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斕充滿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種動植物還會發出光。就如同夢中的奇幻花園。不過很快他就體驗到了這里的危險,一頭死聖獸(潘多拉星球一種本土生物)與他狹路相逢,在逃命過程中傑克與隊友失去了聯系,在晚上的時候又被一群土狼襲擊,傑克奮起戰斗,在整個戰斗的過程中傑克寡不敵眾危在旦夕,危急關頭中一支箭射死了毒狼,傑克得救了。救他的是Na'vi族的公主,傑克從她口中了解到了更多潘多拉星球的知識。電影《阿凡達》劇照(20張) Na'vi族人一直以來都與潘多拉星球的其他物種和諧相處,過著一種簡朴天然的生活,傑克在和這個Na'vi女孩的相處過程中逐漸轉變了對人類來這里采礦的看法,他意識到已經找到值得為之戰斗的東西了。 不過傑克·薩利如果要加入Na'vi族人對抗人類入侵者的戰爭,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他不能永遠呆在「化身」中,當「化身」——克隆Na'vi人睡覺時,他就會回到自己半身不遂的人類身體中,只有通過專門的連接設備才能重新回到「化身」中。一旦與自己的同胞為敵,他就失去了與「化身」結合的可能,只能困在殘疾的身體里,並失去那個他越來越喜歡的Na'vi女孩。 最後,人類在利益的驅動下,派遣了戰機去摧毀Na'vi族人所生存的家園樹,盡管傑克等人一再爭取希望可以不要那麼做,但是采礦公司還是決意要去摧毀。傑克與他們協商,自己去和Na'vi族人交涉,讓他們離開那顆大樹,然而當他說明了一切之後,Na'vi族人都很憤怒,特別是傑克喜歡的那個Na'vi族人女孩也是很憤怒,Na'vi族人就把傑克和一名女教授一起捆在了刑架上了。采礦公司派遣的戰機發現他們協商失敗了。於是就下令開火,摧毀了他們前進的障礙——Na'vi族人賴以生存的那棵巨樹,Na'vi族人的領袖也被炮火炸死。 沒有了生存之地的Na'vi族人被迫暫居神樹之下。而傑克等人的正義行為因為和采礦公司的利益相沖,被他們關了起來。後來,他們借機駕機逃跑了,傑克騎著「魅影」到達了Na'vi族人暫居的神樹下,呼籲Na'vi族人作出反抗,他終於又得到Na'vi族人的信任。在他的呼籲下,他們聯絡了潘多拉星球上了其他民族的人,一起組建了一支幾千人的反抗軍,形成了陸空兩路的防線。采礦公司的軍隊也發現了Na'vi族人的反抗跡象,他們迅速裝填了大量的高烈性炸葯,准備提前消滅Na'vi族人。於是,Na'vi族人的反抗聯盟和采礦公司的軍隊展開了血戰,結果,Na'vi族人反抗軍最終打敗了人類,而人類的軍隊指揮也被殺死,Na'vi族人在傑克的幫助下,將遣送采礦公司全部離開潘多拉星球。在Na'vi的精神領袖的帶領下,Na'vi族人用自己的感受器(辮子)與神樹相連,藉助神樹的力量,將傑克·薩利的精神(靈魂)轉移到他的阿凡達身上,傑克最終成為了這個星上Na'vi人的領袖。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
薩姆·沃辛頓 (Sam Worthington)——傑克·薩利 (Jake Sully) 傑克-阿凡達扮相
男主角,退伍的傷殘地球兵,魅影騎士。被徵召到潘多拉星球參加一個「阿凡達」的科研項目,結果愛上了這里的納威族公主,陷入兩難境地。最後自己的靈魂從殘疾的人類軀體上成功的通過聖母「愛娃」到達阿凡達的軀體上。 西格妮·韋弗 (Sigourney Weaver)——格蕾絲·奧古斯汀博士 (Dr. Grace Augustine) 理想主義的植物學家,「阿凡達」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她發明「阿凡達」的初衷是想與納威人和平交往。某種程度上她擔當了男主角傑克·薩利的母親和導師。在逃離基地過程中,因本體受到槍擊而變得虛弱,在通過愛娃轉移到阿凡達的身上時,因為過度虛弱而失敗致死,但靈魂與愛娃同在。 吉奧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帕克·塞弗里奇(Parker Selfridge) RDA公司在潘多拉項目的負責人,為人陰險,如同一個無良的房地產開發商。最後被納威人趕走。 米歇爾·羅德里格茲 (Michelle Rodriguez)——楚迪·查肯 (Trudy Chacon) 軍隊退役女飛行員,負責將科學家們從基地運到他們偏遠的「阿凡達」實驗室。同情納威人,後來倒戈幫助傑克和納美人。在最後與地球人的大戰中,被人類的戰斗機擊毀,壯烈犧牲。 史提芬·朗 (Stephen Lang)——邁爾斯·誇奇上校 (Colonel Miles Quaritch) 他是潘多拉星球人類安全部隊指揮官,負責RDA公司在潘多拉星球基地的安全。他來潘多拉的第一天就被這個星球上的猛獸襲擊了,從而在臉上留下了傷疤,因此他對這個星球的生物充滿敵意。他是本片的大反派。最後大戰之時,他險些將傑克的阿凡達殺死,但最後一刻被妮特麗射死。 喬爾·摩爾 (Joel Moore)——諾姆·斯貝爾曼 (Norm Spellman) 生物學家,研究植物和自然生態,也是「阿凡達」計劃的科學家。最後大戰之時,阿凡達的身體被人類用機槍打成重傷(打死)。但人類身體沒有受傷,並以人類身體在潘多拉星球生活下去。 2、Na'vi族人(納威人) 佐伊·索爾達娜 (Zoe Saldana)——妮特麗 (Neytiri) 妮特麗
女主角,潘多拉星球土著納威族Omaticaya部落的公主,未來的Omaticaya部落的精神領袖,因為傑克·薩利的勇敢而愛上他,最後與傑克在一起。這一角色完全由電腦生成製作,但也離不開佐伊·薩達娜的表演。 CCH龐德 (CCH Pounder)——姆亞 (Mo'at) 納威族Omaticaya部落酋長的妻子,妮特麗的媽媽,Omaticaya部落的精神領袖。 韋斯·斯塔迪 (Wes Studi)——埃圖康 (Eytucan) 納威族Omaticaya部落酋長,Mo'at的丈夫,妮特麗的爸爸,Omaticaya部落的實質領袖。但在人類轟炸家園樹的時候不幸陣亡。 拉茲·阿隆索 (Laz Alonso)——蘇泰 (Tsu'Tey) 潘多拉最好的納威族戰士。妮特麗的未婚夫,未來的酋長接班人。一開始脾氣不好,處處與傑克作對。但是到了後來,尤其是傑克成為終極魅影騎士之後,兩人的關系緩和。可惜的是在最後與人類作戰的時候被槍擊中,從飛機上墜落。
阿凡達 (Avatar):Na'vi族和人類的混合人造物種。是被實驗者的人類DNA和Na'vi族的DNA結合製造出來的人造生命體,並不具有自我意識。通過潘多拉生物特有的生體信息交換能力進行外部機械的神經接入,來使其可以活動的一種提線木偶。因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和被實驗者的同調率不高的話就無法運作,所以DNA不一致的其他人不能進行操作。傑克是因為自己哥哥的原因所以被選中的特殊例子。如果鏈接中斷,阿凡達就會陷入昏睡狀態,這時候就成為完全的無防備狀態了。Na'vi族稱呼他們為「夢游者」。阿凡達全球封面(20張) 波呂斐摩斯星球 (Polyphemis):波呂菲莫斯是電影《阿凡達》虛構的一個天體,這是一顆有木星體積兩倍大的氣態星球,地表呈紅色斑點狀,大氣層中常年覆蓋有漩渦颶風,由於其風眼酷似希臘神話中獨眼巨人波呂菲莫斯的黑色瞳孔而得此名稱。片中的潘多拉星就是它的十四顆衛星之一。 潘多拉星球 (Pandora):潘多拉是電影《阿凡達》虛構的一個天體,其屬於阿爾法半人馬星系,即阿爾法半人馬星系B-4號行星,大小與地球相差無幾。在潘多拉星的地表可以看到天空中長期有兩到三顆別的衛星(波呂菲莫斯的其他衛星)。潘多拉擁有無與倫比的復雜而獨特的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眾多:高達900英尺的參天巨樹、星羅棋布飄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斕充滿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種動植物還會發出光,如同夢中的奇幻花園。雖然和地球有類似的環境,其大氣中含有和地球大氣中差不多比例的氧氣,但其大氣中有氨、甲烷和氯氣等對人體有毒的氣體,所以地球人都需要防毒過濾面具才能呼吸。動物多為六足,並且都有外露的神經,植物多具夜光能力。 納威人 (Na'vi族人):生活在潘多拉的生物裡面最具智能的發達的巨型有尾近貓科類人智能生物體,是電影《阿凡達》虛構的。身高3米左右,手和腳上都為四個指頭,無關節,脖頸兩倍長於人類。皮膚呈剝裂狀藍色,有發光色斑,顏色由自身情緒狀態決定。遺傳信息構造類似於人類的DNA構造。雖然和人類的文明相比很原始,但是卻並不妨礙其具有高度的文化。傑克所接觸的部落的生態置之於地球的話就是印第安部落最為相像。該人種頭後部有辮子一樣的被稱為感受器的器官,通過它獲得了以生體電流為媒介進行信息交換的能力。 納威語 (Na'vi語):納威人的唯一語言體系,擁有非常規范的語法規則和語言結構。2005年8月,時任南加州大學教授的語言學家保羅·R·弗洛莫(Paul R. Frommer)收到一封電子郵件。信中稱希望其為卡梅隆正在攝制的電影中的外星種族創造出一套語言體系。當時卡梅隆為其展示了一個劇本雛形,當中包含有30個左右的納威語詞根,但大多數都是角色名字。保羅在結合了印第安語,非洲,中亞以及高加索等地區的語言後,終於創造出納威語。 哈利路亞山
哈利路亞山/斯坦尼卡 (Hallelujah Mountain/ Montes Volans):潘多拉星的獨有奇觀之一,納威人稱其為「雷震聖石」(Thundering Rocks),人類把它們叫做「哈利路亞山」。其中含有一種極為珍貴的礦產:Unobtanium,罕見的常溫超導體,因而具有奇特的磁場效應。正是由於磁場作用,所以便產生巨石大山層疊緊靠漂浮在空中的勝景。地球人類正是為了開采這種礦石而來到潘多拉星,期望用它來解決地球資源日漸枯竭帶來的能源危機。 以下為部分電影里出現的潘多拉生物介紹: 螺旋葉 (Helicoradian):潘多拉星球上一種頗為獨特的半植物半動物的生命體,常態下開著螺旋狀的單片葉,同時也擁有神經肌肉組織,如受到觸碰便會立即收縮(酷似地球上的含羞草)。卡梅隆還專門請來加州大學植物學系的專家朱迪·霍爾為其創造出的植物輔以科學依據以完善細節,更富說服性與科學性,增加整體生態系統的真實性。 六腳馬 (Direhorse):其形態與功用都近似於地球上的馬匹,擁有六條腿,全身布滿條紋,站立起來足有三米。頭部兩側分布有同納美人QUEUE功能相似的天線狀神經感應觸須。肩部同頸部後側具有堅固硬殼(類似鎧甲)。納美人把他們用作基本戰斗坐騎。4米高、4.25米長,堪比地球上的大象。 女妖翼獸/迅雷翼獸/蝠魟獸/斑瑟獸 (Banshee):"Banshee"原來是指愛爾蘭預告死亡的女妖精,但在潘多拉,人類卻用來命名這種色彩妖艷的生物(國內譯為迅雷翼獸)原因是它們尖銳恐怖的叫聲,讓人想起預告死亡的女妖。 伊卡蘭
納威人管女妖翼獸為伊卡蘭(Ikran),這種神奇的生物有這像蜥蜴一樣的鮮艷外皮,它們的嘴能像魚類一樣突然膨大,像黑曜岩的牙齒能像大白鯊一樣向外突出,它們的翼展達12米。 女妖翼獸長著極其復雜的花紋,種類也有很多,按照顏色區分,它們有綠、藍、黃、紫、灰、褐色等多個種類。它們是群居動物,喜歡居住在有水的地方,我們可以在哈利露亞山上看見成群的女妖翼獸。 女妖翼獸也是翼獸中最特化於飛行的種類,它的胸部向前突出,進化出類似鳥類的龍骨結構,每對翼有三個可以獨立活動的半透明翼膜,這種翼膜輕薄且堅固,使它們能夠極其靈活的在飛行時下降和上升。 雖然在外觀上爬行動物,但女妖翼獸卻有像鳥類的新陳代謝,能產生巨大的熱量。所以女妖翼獸長有復雜的冷卻系統,以防止在飛行中過熱。它們胸腔前長有一對呼吸孔,它們不但能給飛行時提供大量的空氣,也像噴氣式戰斗機的發動機進水口一樣,能快速的冷卻身體。 像潘多拉的許多生物一樣,女妖翼獸有像碳纖維的骨骼結構,它們的四肢變得扁平,能在飛行的過程中減少風阻,後肢已和尾翼連成一體,這樣的結構雖有利於飛行,但卻使它們在地面活動時變得很笨拙。它們鉤狀爪能使它們在休息時輕易地攀附在岩石和樹木。女妖翼獸的頭部長有兩對眼睛,靠前的一雙已退化成特殊的感受器官,對動作極為靈敏,用作它們的警報系統。 像六腳馬一樣,納威人可以通過神經介面與女妖翼獸實現連接,但與六腳馬不同,女妖翼獸其一生只會與一個納威人相伴。 獅鷹翼獸/魅影/蝠魟龍 (Great Leonopteryx):獅鷹翼獸(國內譯為魅影)是潘多拉的空中霸主,與女妖翼獸有親緣關系,但其體型比前者大兩倍以上,翼展可達25米,是體型最大的翼獸,它也是潘星上最為壯觀的動物。人類將其稱為"Leonopteryx"意思是「飛行的獅子」。它們王者般的外形突顯出潘多拉空中頭號殺手的身份,納威人稱獅鷹翼獸為托魯克(Toruk)意思是「最後的陰影,他們非常敬畏這種兇猛美麗的生物,他們唱歌跳舞、製造圖騰來崇拜這種動物。 獅鷹翼獸
獅鷹翼獸身上有紅、黃、黑的條紋,頭頂和下顎長有深藍色均有冠,冠很鋒利,甚至可以用來傷害獵物,將他們開膛破肚。和女妖翼獸不同,獅鷹翼獸的後翼與腳分離,腳爪進化成一對利爪,可以緊緊地抓住獵物,這使它的捕獵方式像鷹,腳爪也可以幫助他們棲息在樹上。獅鷹翼獸還有兩個尾翼,可以讓它們獲得更好的空氣動力,展翅藍天。獅鷹翼獸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攀升,並迅速在面向太陽的地方消失。 這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以許多生物為食,其中包括女妖翼獸、六腳馬、納威人,甚至是錘頭雷獸。 錘頭雷獸 (Hammerhead Titanothere):大型類犀牛草食動物,體格等同於大象兩倍,擁有六條腿,脾氣暴躁。頭部有一塊突起的大橫骨,酷似錘頭鯊,皮膚堅硬到可以抵禦一般槍炮攻擊。生活在潘多拉星雨林中,是人類地面部隊的重要威脅。 斑牛 (Sturmbeest):潘多拉星上的巨型陸地獸,身高五米,體重達十噸。性情溫順,喜群居,有時多達上千頭沿河流移動。但是容易受到驚嚇,並會帶來巨大破壞力。 蝰蛇狼/毒狼 (Viperwolf):潘多拉的一種食肉動物,類似地球上的狼。它們體型並不大,體表沒有毛,一般生活在潘多拉的雨林、草原和亞寒帶地區,喜歡集群。毒狼的下巴同樣可以張得很大,它們的腦袋被一圈盔甲般的硬殼環繞著,它們的爪子和人手一樣有一個與其它手指相對的拇指,它們的身上有生物性發光的亮點,可以辨認身份 死神獸/閃雷獸 (Thanator):死神獸這種叢林最可怕的動物長有黑色的皮膚與條紋帶黃色和紅色。 10個帶黃色和紅色條紋的外部感覺剛毛。上嘴唇向上折疊以達到最大的牙齒延伸。幾丁質裝甲覆蓋整個背部,其長度達到5.5米以上,身高可達2.5米。 死神獸
盡管星球許多地區都有待探索,但目前認為,死神獸可能是潘多拉陸地上頂級的捕食者。 這個巨大的,強有力的動物能夠在叢林里橫行,它是潘多拉動物的夢魘。連最勇敢、最親近自然的納美人對它也是談虎色變,而人類部隊更是以希臘傳說中的死神——塔納托斯(Thanatos)來命名這種生物。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頸部和下顎的運動速度猶如相機快門。另外這種動物與蝰蛇狼在進化上有親緣關系。 愛娃 (Ey'wa):遍布於整個星球的植物的神經纖維網路的總稱。在潘多拉類似於神的存在,Na'vi族可以通過感受器接上靈魂之樹而上傳下載知識和記憶。 普羅米修斯號飛船 (I.S.V Prometheus):人類使用的大型宇宙探索飛船,長達五百米,擁有核子反應堆作為動力源,光速前進。 AMP裝甲:MK-6型Amplified Mobility Platform(動作增幅平台裝甲)的略稱。氣密性和防護加強兼具的海軍裝備。高度約為4米。無內置武器,通過手持重型槍械或者刀具進行作戰,通常裝備有一門30mm GAU-90全自動炮以及一把3英尺長的陶瓷戰刀。一架AMP裝甲通常還配備有雷達,熱成像儀以及全球定位系統。 Unobtanium:存在於潘多拉的常溫超導物質。因地殼中的Unobtanium的原因產生的強力磁場,潘多拉有其特殊的地貌:有被稱為哈雷路亞山的懸浮於天空的巨岩,有沿著地磁線方向而生長成石門的門狀地區。奧瑪蒂凱亞一族居住的巨木——家園之樹:聖樹的地下有Unobtanium的礦脈就是爭端的開始。 RDA:Resources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資源開發管理局)的簡稱。為採掘Unobtanium而進出於潘多拉。 地獄之門:在潘多拉的地球人居留地。因為是有危險動植物存在的潘多拉的入口所以被這么稱呼。

閱讀全文

與阿凡達女主角電影殺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