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費城電影的主題

費城電影的主題

發布時間:2022-07-17 15:13:28

老電影《費城的故事》講述的是什麼內容,突出什麼主題,給人的啟示是什麼

首先我得承認它並沒有給我太多的感觸,雖然這部電影曾經獲得很多殊榮,甚至幫助湯姆漢克斯問鼎了奧斯卡影帝。但是在看完全片之後,我不得不說電影里的一些情感交匯和戲劇沖突顯得不是那麼讓我印象深刻,讓我感覺有些平淡。但是我仍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 之前我看過別人寫的一些關於它的影評,大部分說其表達了一個艾滋病人對命運的抗爭,對一個人尊嚴的捍衛。或者是關於珍惜生命的思考。或者是社會大眾歧視同性戀和艾滋病患者這個社會問題。關於這樣的話題,14年前是非常的敏感且忌諱的,是當時大眾沒有注意且不願去注意的關於社會的低層的問題,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費城》當初上映引起那樣大的反響。而如今,社會經歷了很多的改變,同性戀在不少國家已經被視為合法,艾滋病人的權利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受到了充分的保障,冰島甚至出現了女同性戀總理。這證明了社會在進步,而隨著社會進步的是人們思想的改變。而這些描寫同性戀,艾滋病患者被歧視的電影,隨著人們思想的改變和進步,帶給人的感覺也漸漸少了那份揭露社會黑暗面的震撼。也許這也是我並沒有對其印象深刻的原因吧。 但其關注的另外一個部分——生命卻是給了我不少的驚喜,開頭的對人們街頭生活的捕捉,那每一份面容,每一份聲音都充滿了生命的美妙,在這樣的基礎上,電影漸漸揭開了關於一個年輕有為的律師安迪輝煌而短暫的一生最後幾個月的故事,他起先逃避著自己患上艾滋病的事實隱瞞著自己同性戀的身份,欺騙著家人和自己的同事。 但隨著自己距離大限越來越近之時,安迪明白了自己那份訴訟的重要性,而他對正義的追求和他對生命的渴望深深感染了本來歧視同性戀的律師喬。安迪對自己生命的苟延殘喘已經沒有興趣,而是全身心投入自己的訴訟之中,彷彿贏得法庭上那份屬於所有因同性戀和身患艾滋病而飽受歧視的人的尊嚴才是他真正的生命,最後,他的誠懇和堅持讓他贏得了訴訟。而他自己,也明白已無所再埋怨的了,轉而坦盪的面對了死亡。 安迪,他渴望生命,渴望健康,但心願完成後他面對死亡又是那麼的從容。這很好的詮釋了一個人的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他既是個不幸的人,又是個幸運的人。他雖然生命短暫,但他卻明白了生命的寶貴,通曉了生命的意義,最終完成了對自己生命的升華。這份對生命的理解和贊美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湯姆漢克斯在本片中的出色演出向我們完美的展示了一個離死亡不遠的對生命充滿熱切渴望的人,一個堅強的捍衛自己尊嚴的人和一個看破生死安詳幸福的人完整一生的結尾,無愧為奧斯卡演繹實力最強的明星之一。

㈡ 求philadelphia電影簡介

費城故事》向我們講述的並非一個簡單的艾滋病人爭取權益的故事,它直面同性戀,哪怕是在美國這樣的社會中,同性戀依然是一個受到正統道德鄙夷的行為,影片中安德魯是因為同性戀而染上艾滋病的,因此他被上司視為道德敗壞,並被拋棄,於是他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訴諸法律,影片由此而展開。

片中的故事及其結局並不復雜,但他卻向世人提出了一個道德問題,對於艾滋病人應該象其它病患者一樣給予愛護和幫助,這在哪裡都是被認可的,但對與同性戀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在影片中,安德魯和他的「戀人」並沒有受到他家人的不平對待,但是社會的偏見依然存在,哪怕他最終勝得了這場官司,但並不等於他獲得了社會的承認。影片正是在這樣一種沉痛而又無奈的氣氛中結束。它敢於大膽的向社會提出這一問題本身,就標志著這個社會正在前進。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湯姆·漢克斯在電影中表現出色,逼真形象,令人感動。為了演好艾滋病患者的瘦弱體形,他用節食的辦法將體重減輕了30磅,並親自與同性戀者、艾滋病人接觸,直接體驗生活;為了演出艾滋病人獨特的絕望心態,他每天都進行造型訓練,但回家後又得恢復自我,忍受著內心的煎熬。更可貴的是,他所演出的不僅是一個病人,更是一個堅強的奮斗著的愛著他的家人朋友、他的事業和整個社會的偉大角色。正因如此,湯姆·漢克斯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和第4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銀熊獎。

大概是因為湯姆·漢克斯演的主角安德魯,並且演的是一個逐漸走向死亡的人,因此觀眾很容易對他產生同情。漢克斯的這個角色是他的連續兩次獲得奧斯卡影帝中第一次。看的出,它為此付出了不小的工夫,有很多細致感人的表演。影片中「安德魯」是一個頭腦精明,口齒伶俐的人物,與下一年中的「阿甘」形象對比鮮明,表演風格也與《阿甘正傳》截然不同,正是「安德魯」和「阿甘」兩個人物的塑造,使漢克斯的「演技派」 形象深入人心。因此看看這部他第一次獲得奧斯卡影帝的影片還是值得的。

㈢ 有一部電影是以費城實驗為主題的,叫什麼名字

出自影片《費城實驗:再生》。

影片海報及劇照

㈣ 費城故事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a6QLGXfc0rA8NvUrFCB1DQ

提取碼:jtvz

《費城故事》是由Loew'sInc、米高梅電影公司聯合製作,於1940年12月1日在美國上映的一部喜劇愛情片,由喬治·庫克執導,凱瑟琳·赫本、詹姆斯·斯圖爾特、加里·格蘭特聯合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一個高傲的富家女與輕浮的花花公子、商人以及二流記者這三男一女之間的愛情故事。

㈤ 費城故事電影為什麼選在費城

背景介紹。這個電影情節故事的主要原型有兩個人物:Geoffrey F. Bowers和Clarence B. Cain。巧合的是,兩個故事都發生在紐約(而不是費城),兩人生前的職業都是律師,都因為男同性戀和艾滋病患者的身份被所在公司意外得知而被違法解僱。Bowers沒能等到法庭判決就抱憾而終,其家人在《費城故事》公映後起訴了導演和劇組並得到了賠償;Cain在得到公正判決後不久離世。(參考資料:Philadelphia (film)。)

而電影之所以沒有在原發生地紐約拍攝,而選擇在費城,並起名Philadelphia,是因為這個電影所象徵的法律意義。 費城是美國的歷史名城,《獨立宣言》在1776年於費城簽署。但同樣重要的是,1787年5月25日 - 9月17日的美國制憲會議,同樣在費城召開,美利堅合眾國最早的憲法在此頒布。美國憲法所代表的美國人民追求的自由平等團結,與電影《費城故事》消除對性取向和身患惡疾者的歧視的主題,可以說是不謀而合的。

眾所周知,無保護措施的男男同性性行為是艾滋病病毒傳播的溫床。男同問題在上世紀80年代的艾滋爆發中一度走上風口浪尖,普通人群中歧視的聲音源源不斷(在《費》電影里法院門口遊行者的告示牌上可見一斑),而美國政府和疾控部門對這些不受待見的特殊群體更是採取任其自生自滅的態度,導致了艾滋病疫情通過血友病等受輸血者擴散至普通人群,疫情失控。 《費城故事》首映於1993年,當時的美國社會對同性戀和艾滋病患者仍然不夠寬容,《費城故事》這部電影被賦予「好萊塢第一次向艾滋病宣戰」的意義,並也因此獲得奧斯卡獎。其教育意義不僅對於當時的美國不言而喻,也對當今世界在不少國家依舊殘存的落後的性觀念和對艾滋病攜帶者的不公正對待有著重要指導作用。

㈥ 費城故事 電影

沒太明白你的意思 如果你問的是英文的話 那麼 Philadelphia直譯是費拉德爾菲亞 也就是我們簡稱的『費城』 我們中國人就這么叫
電影的話 是發生在Philadelphia的故事 若是翻譯成『費城』 那麼容易產生誤會 容易偏離電影的主題 所以我們就翻譯成『費城故事』 另外 Philadelphia這部電影 台譯是『費城』 港譯是『費城故事』我認為可能我們比台更注重語言的表達 所以叫它「費城故事」 對影視作品而言 能夠把英文的句式 理論術語 忠實地轉換為清晰的中文 並讓大眾可以接受 是尤其重要的事情
最後 如果你問的意思說 為什麼這個電影叫Philadelphia 中文『費城』那這個我可解釋不了 不過Philadelphia這個名字應該很適合這部電影的吧 還能叫別的?
希望有更好的回答幫你 - -

㈦ 費城故事的主題

通過講述同性戀人爭取平等的故事,反應美國的進步

閱讀全文

與費城電影的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