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幫電影的日本篇
好萊塢以外,日本和香港是黑幫類型電影的兩大產地。好萊塢的主流電影,在敘事上最基本的特點之一,就是利用電影的再現能力,盡可能地虛擬出一個「具有可能性」的「真實」世界來。《教父》因為在這一點上做的最徹底最完美,因此成為黑幫類型電影最重要的一部經典。也因為如此,《教父》的利益動機觀點,唐嘴裡的「business」成為黑幫類型電影對影片人物行為動機解釋的「權利話語」。只有在亞洲,在不同的文化意識背景下,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下,才有可能脫身於這一藩籬,走出另外一條有所不同的路子。這種亞洲思維方式下產生的黑幫類型電影經典,也成為後來類似昆丁塔倫提諾和蓋里奇這些年輕一輩歐美黑幫電影導演顛覆傳統黑幫類型片的思想和文本資源。當然,我們在以後對具體電影的分析里也可以看出,即使是亞洲黑幫類型電影,也不能完全從《教父》劃定的疆域里完全突圍出去,或者可以說,亞洲黑幫電影只是在其中開辟了一塊「自治領地」。
社會學意義上真實存在的亞洲幫會,形成其團體凝聚力的思想資源和禮儀來源,同樣跟美國黑手黨有所不同。理清這些東西需要巨大的篇幅,也並不是本章的宗旨,只能稍有點實用主義的抽取其中一點粗略談及:就是亞洲的任俠傳統。在日本是較多實證歷史材料所描述的「浪人」,在華人圈,則是更多文本意義上的「武俠」。這兩支傳統融會在日本和香港兩地的黑幫類型電影里,又分別產生兩種情況:在香港,是黑幫電影在文本敘事本質上越來越趨向於「虛無主義」色彩的游戲態度。記得舊年讀書曾經看到某位彷彿是台灣一位新理學大師(忘記是誰?)讀閑書的雜記,談到水滸從話本到小說成型的版本衍流和意識變化時,說過成型的〈水滸傳〉小說具有非常虛無主義的游戲精神(彷彿是這樣說的)。當時理解他的大致意思是:水滸傳小說的108將們,他們任性使氣地打架,到頭來為的是各自排定座次名位,「排排座,吃果果」,挺有游戲的味道。(原文究竟怎樣說的,怪我生就不是讀書人,實在記不得,且翻檢不出舊書,歉對看官)。香港黑幫電影的「主題思想」,從早期電影的江湖兄弟情演變到蠱惑仔系列到後來的杜琪峰電影,越來越趨向游戲精神。卻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過「利益」這個關鍵詞。這個我們將在以後的單元談及。而在日本黑幫類型電影里,我們將會看到,人物的「行動」本身成為行為的動機和理由(是不是因為日本有禪宗傳統?呵呵),在日本導演看來,建構電影的黑幫世界的可能性不需要用絲絲入扣的邏輯演繹,也不要落實到某一個為觀眾日常認知所理解的常識性主導動機。〈不夜城〉並不是日本黑幫電影最好的作品,風格太象經過電影化剪輯的「日劇」。但作為一部分析日本黑幫類型電影敘事的樣本,卻再好不過。
在電影敘事上,〈不夜城〉有著典型的亞洲的「非線形」的思維方式,跟另一部同樣有「國際化視野」同樣涉及「黑幫」的電影〈燕尾蝶〉一樣(或許後者更鮮明),情節的推演彷彿編導隨手扔出去的線,「想到哪裡說到哪裡」,有時候甚至有點象一本舊時的報紙連載小說,寫的時候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結局到底會怎樣。而在情節轉變的關節點上,好萊塢電影非常重視的那種「因果關系」不再重要。我們拿兩段殺人場景跟兩部電影情節發展的關系做比較就可以看出區別。在電影〈教父〉里,老教父被對手刺殺重傷後,其長子為他報仇想殺人,卻被否決,(甚至於導演用讓他反被人殺死這個情節來否定他的主張。)直到電影結束時,在權力消長塵埃落定時,才終於將仇人一一殺死。在〈教父〉里,殺人這個行為本身並不會改變「歷史」,導演也不認為「殺人」的動作場景本身能夠成為劇情推演的轉折關鍵。而在日本黑幫電影〈不夜城〉,金城武帶「富蓮」到三位老大的會商現場求得諒解的那段戲里,劇情突變的轉折關鍵直接就在於「殺人」,導演根本不加考慮黑幫權力的消長不是簡單殺死一個兩個老大的問題,殺死上海幫新老大錢波和葉曉丹,楊老頭就江湖一統。在日本人看來,突發的「行動」本身就是是改變歷史的關鍵,這個大概同樣是他們發動珍珠港襲擊的一個心理學上的原因。
在日本的黑幫電影里,深作欣二的《無仁義的戰爭》(Jingi naki tatakai (1973) Battles Without Honour and Humanity Japon)是一部不得不提及的經典作品。電影改編自一部根據前日本黑社會Yakuza成員在監獄內寫的回憶手記創作的小說。電影在〈教父〉發行兩年後公映,有人認為深作欣二的該片是同〈教父〉進行國際式對話的結果。有人甚至給它按上「The Godfather in Hiroshima(廣島的〈教父〉)的標簽(見IMBD之user comment)實際上,這是一部同教父風格主旨徑然不同的電影。大量採用手提攝影機拍攝,快速剪輯,帶有記錄片風格(documentary techniques)。是後來很多新進導演拍攝方法的先行者。電影以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記錄片鏡頭開始。講述二戰老兵廣野昭三周旋於兩三個互相爭奪的黑道幫會之間,欺騙,暴力,快意恩仇的故事,作為日本軍國理想破滅的戰後一代,深作欣二在電影里傾注大量的人生幻滅空虛感受。影片充斥無意義的暴力行為。成為後來所謂「暴力美學」電影的濫觴。其後,深作欣二又拍攝多部黑幫電影,光是《無仁義的戰爭》的續集就連拍5部。
日本黑幫電影的另一位經典生產者是北野武。同深作欣二一樣,他的視角和興趣在於暴力。而他的多部電影跟深作欣二一樣,以封閉自足的黑幫世界為影片的敘事環境,在黑幫電影歷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1993年發行的電影《奏鳴曲》(Sonatine)是北野武利用黑幫世界作為敘事基本環境的一部經典作品。跟日本其他黑幫電影一樣,《奏鳴曲》一樣認為暴力具有歷史決定意義上的重要性。在日本人看來,歷史從來不是理性的,情緒化的事件決定其走向。所以歷史的唯一重大意義在於其中一些時間轉折點上的事件所具有的美學意義。所以北野武電影的特點是場景和畫面比起承轉合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有人說,北野武拍一部電影的最初動機是一些畫面,然後由畫面衍生出故事。在《奏鳴曲》里,敘事的發展即興而流暢。幫會紛爭是空虛的,而海灘上孩子氣的玩耍,說到底一樣空虛,只有暴力和死亡事件在空虛的日常生活之流中散發出美麗的光芒。
2000年北野武為好萊塢拍攝一部黑幫電影《兄弟》brother。這是一部更貼近主流黑幫類型電影的作品。這一次,北野武的黑幫世界搬到洛杉磯。有趣的是,片中充滿必殺之氣的日本黑幫大哥,最後死在義大利幫會的機關槍下,北野武可能認識到,美學意義之對於歷史發展的決定性,終究比不過「技術」和「理性」。
北野武跟黑幫有著扯不斷的感情糾葛,據說他曾經被黑幫老大綁架,帶到一個度假村,卻發現原來是老大的女兒想見見這位一向崇拜的導演。有一次北野武去台灣,首先出現在記者們面前的是八個黑衣彪悍的保鏢。令人乍舌他不愧是黑幫電影的大師。然而緊跟著那八位保鏢出來的北野武本人卻穿著老頭汗衫,拖拖拉拉,轉讓人啼笑皆非。這並非一個無意義的舉動。北野武的黑幫電影,一方面表現出對幫會禮儀Code of yakuza的尊重,另一方面,在對黑道幫會實質的權力本質上,他往往採取一種虛無的甚至是調侃的態度。
代表影目:
1 《無仁義的戰爭》(Jingi naki tatakai (1973) Battles Without Honour and Humanity Japon)
2 《奏鳴曲》(Sonatine)
3 《兄弟》brother
4 《不夜城》
2. 推薦一部日本黑幫電影
殺手阿一
你願意相信的話,這是一個關於死亡,記憶,恐懼,痛楚的愛情故事。愛得要死。
如果沒有淺野忠信,我不會反對這是一部爛片,而且是典型的日本爛片。鋪張浪費的鮮血,內臟,點綴少量的腦漿和精液,關鍵詞囊括黑社會、校園暴力、虐殺、強奸,背景是將以上所述視為日常生活家常便飯的東京新宿,彷彿藉此有了一點現實的厚度,但仍然抵消不了這一秒在我腦中隨著車輪飛轉的景象:一群自己掐著自己脖子萬分恐懼的卡通紙偶,只有一個駭人聽聞的姿勢,惡狠狠地cult,也只是cute。
如果沒有淺野忠信,原作山本英夫,兩大日式暴力美學頭目御用攝影師山本英夫,特技師松井佑一,如此強悍的班底,追加一個被譽為北野武接班人,日本cult電影代表人物、拍攝AV電影出身的導演;割舌,腰斬,裂口男這些廣為流傳的大場面,附贈《鐵男》和《雙生兒》導演冢本晉也、《盜信情緣》導演薩布的友情出演,足以讓期待感官刺激的獵奇者興奮難眠而另一些人從沙發跳起落荒而逃。
如果沒有淺野忠信。而這個假設不成立,所以《殺手阿一》只是半部爛片,像一個窯變的面具,一半粗製濫造,一半鬼斧神工,扭曲,凌厲,不對稱。因為丑得厲害,所以美。
講到這里我們可以就暴力美學進行新一輪的解剖……但其實,我是騙你的。
自然,某類電影接受程度在帕索里尼和大衛·克隆伯格之下的人群,瞥一眼《殺手阿一》的封面就會膽裂心寒地咒罵世風日下;《異形》愛好者在這部電影里也沒有一席之地——多半會像我一樣挑剔這PS這剪輯技術很不成熟啊。剩下大呼小叫的,恐怕是裝樣或者根本對血腥毫無概念。但作為商業片,是的,這噱頭還沒有到達它要迎合的觀眾的興奮點。它甚至是純潔的,在光怪陸離的外表下,不顛覆道德,不戲弄信仰,只有個體漫長的內心掙扎,鏡頭的跳接轉換和語言的遮遮掩掩間完成了對視覺的挑戰,僅有的幾個血腥特寫的震撼力也被瑣碎的情節分薄沖淡。總體沉悶不堪,非常糟糕的結構、鏡頭和處理方式,不,與其說糟糕,不如說是向先鋒靠攏的一次失敗的嘗試。
電影帶著飛速轉動的車輪進入我們的視野,高速攝影晃成繁華都市的另類側面,破碎粘稠的敘事慢慢滑落,逐點凝聚,從中浮現一條並不清晰的線索,對後現代熟悉的朋友們會馬上聯想到巴塔耶和福柯:對死亡的迷戀與對界限的確認與超越。
《殺手阿一》裡面每個人都在做一個不是自己的夢。不論是阿一,垣原,還是立花/KAREN。都在尋找自己靈魂棲息的所在——逃避靈魂的真正所在。當這夢開始重疊混淆,當這種自我壓抑——釋放——再壓抑的規訓到達了自我能夠平衡的極限,毀滅開始了。
阿一以卡通英雄造型和慘痛過去來自我催眠,他清楚知道,在自己扮演的這個勇敢形象之下,他依然是那個卑微的,任何人都可以往他頭上踩一腳的孩子。阿一的症結在於,他本身迷戀暴力,被暴力傷害反而使他更嚮往那種暴力,然而他不敢。他的道德感竭力反對這一事實。而他的力量是外力強加給他的,阿叔的催眠一說只是在暗示這一點,所以導演用立花/KAREN來澄清,同時給出另外的暗示:校園暴力的普遍和泛濫。立花/KAREN的再度出現,阿一彷彿從宿命中掙脫出來,但事實是,當他誤殺了哥哥金子,他在那其中照見自己過去的孩子阿武對他拳腳交加,他終於明白自己的存在看不見拯救之光,他仍在犯罪,雙重犯罪。這一切,沒有任何改變。
長期以來,與其說阿一在殺人,不如說他在自殺。
與阿一涕淚交加的矛盾形象相比,垣原這個角色反而不討好,阿一卡通然而豐富可信,垣原恐怕只會在受眾心目中留下一堆感嘆號。但淺野忠信,以他出色的演技使得這個角色得到迷人細膩的光澤和結實的說服力,讓這部電影從爛片中一躍而起。啊哈,這些形容詞多麼空洞,我也不相信垣原可以通過惡劣的穿衣品位(笑)使得非理性獲得某種在場的真實性。但淺野忠信做到了,讓本來只是串起整個故事的垣原,成為《殺手阿一》的核心,所有分支再次凝聚成撼人的巨大力量。
我們無法得知垣原的來歷和出生,想必又是一筆爛得血肉模糊的糊塗賬,只能從那些片段中推斷大概:「你的暴力裡面沒有感情」,這點睛之句分明是說,垣原從前感受過一種有感情的暴力,或者更進一步:以暴力為表現形式的感情。在他與KAREN的對手戲中,這個邏輯清楚表現為:愛得越深,打得越狠。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趨樂避苦的,垣原的反熵過程說明了什麼?
他以為自己是被愛著的吧。
如此深深地被愛著。就像電影開始阿一遭遇的那個妓女,與不被關注、不被愛的更大的痛苦相比,寧可選擇肉體的折磨。久而久之,愛與暴力與恐懼就建立了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等式,阿一同樣認可這個邏輯,所以他對那個妓女說,他將取代那個男人來毆打她——在垣原和阿一那裡,他們已經不知道愛的正確方式是什麼,甚至叫不出它的名字。
在片尾,垣原把自己捅聾以拒絕同類的哭聲,這絕望不僅來自崩潰的阿一同樣來自他自己的身體深處。於是垣原產生了幻覺——從阿叔在垣原額頭沒有發現任何傷痕這一細節看,垣原根本就是墜樓自殺。劇終回頭的那名少年,實際上,是長大了的阿武。垣原想像自己被阿一殺死,想像阿一殺了阿武,然而一切事情都沒有發生。在安生芳雄這個唯一能給垣原帶來愛的暴力的人消失之後,垣原陷入了絕望。直到獲知阿一的存在,他又重新感到愛和恐懼的顫栗,以至於阿一喪失殺人意志之後,垣原不能夠接受現實,無法接受阿一的崩潰——他不能再被暴力「愛」了。他只能選擇自我毀滅,用死——這種我們定義為痛苦的極限來為他追逐極限的生命畫上句號。
以殺止殺,以痛來為幽冥空虛的痛止痛。這種釋放和靜止,對於他們的人生和自我,也許是一種另類的救贖。這些沉默的晦澀的扭曲的情感,最後都只能被死亡吞噬。
啊讓我們靜下心,順著阿一的目光抬頭看橫在頭頂天空的糾纏電線,找出它的脈絡和開端,思考這些紛至沓來的人物因為什麼,如何相遇,碰撞,糾纏,以至於成了一團需要一刀劈開的死結?
是那個叫山本英夫還是這個叫三池崇史的妄想狂么?是這個視變態為常態漠不關心的社會?還是此刻或者在午夜街頭爛醉如泥,在顯示屏前邊睜著枯澀的眼睛,突如其來開始嚎陶痛哭的你和我?
然後那名叫淺野忠信的金發幽靈就會從暗地裡浮上來,把A面的光明唱完,翻到黑暗的B面。
3. 日本黑幫電影介紹
<<殺手阿一>>
介紹:號稱北野武暴力美學接班人的日本導演三池崇史的新片《殺手阿一》將於4月11日在香港首映,該片由香港英皇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出品,是本年度首部香港、日本合作的大片。片中的新宿是日本最黑暗混亂的地方之一,坐落於新宿歌舞伎町的民宿大廈,這里被稱為「流氓公寓」。黑社會組織安生組的老大安生芳雄與情婦及一億日圓現金失蹤後,流氓公寓每天都有黑道人被殺。只是殺人者干凈利落,更刻意留下一條「一」字型的血痕。由此,外界斷定這一定是傳說中的殺手「Ichi」所為。黑道上流傳很多令安生組丟臉的說法,這令組織內的人極度震怒,其中尤以武鬥派頭目垣原(淺野忠信飾)反應最為激烈。垣原誤信退役江湖老鬼阿叔,後發現被人陷害,發誓要反轉整個新宿。垣原發現真相後決定「割舌」謝罪,而安生組要員接連被殺,垣原從他們的恐怖死狀中,感到一陣陣「痛」的快感,漸漸愛上了神秘殺手,等待交戰機會。老大情婦Karen(孫佳君飾)與阿叔相熟,並對垣原有好感,為了討好垣原,她一步步接近神秘殺手阿一。
4. 求 日本黑幫電影 推薦
極惡非道 是日本大導演北野武的最新電影。
是日本2010年的電影,導演為北野武,該電影以黑幫作為主要題材,本片入圍第63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於2010年6月12日日本上映。《極惡非道》講述的是東京幫派之中的權力更迭。北野武飾演的低等幫派的小頭目以下犯上,最終以殘忍而狡猾的方式上位成功。
極惡非道2 還是北野武導演的。是第一集的續集,講的是小頭目北野武從監獄出來後的暴力復仇,血腥殺戮。
還有另外的大逃殺系列。也挺精彩的。在國際上都很有盛名。
如果覺得不錯,給我點贊。
5. 好看的日本黑幫電影
《壞孩子的天空》豆瓣評分8.4,導演北野武的作品,該片於1996年上映,影片講述的是個兩個小男孩,從小就是公認的壞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東西,走上了不同的人生,最後又一事無成,回到原點。
《大佬》豆瓣評分8.3,該片導演北野武,這又是北野武的又一力作。本片講述的是一個被黑幫拋棄的黑幫成員山本,跑到美國並在美國成功建立自己的幫派的故事。
《極惡非道》豆瓣評分7.8,這個影片有三部,導演北野武。很純粹的日本黑幫電影,本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殘酷的黑幫內部小幫派頭目通過各種不折手段成功上位的故事。
《熱血高校》豆瓣評分8.0,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學校聚集了各種不良少年,學校里幫派眾多,紛爭不斷,都想統治這這所學校,成為學校的霸主。
《燕尾蝶》豆瓣評分8.6,由日本影星恰拉,尹藤步,山上博史等主演。這是一部很有深意的電影,白看不膩,值得細細品味其中滋味,於1996年日本上映,導演岩井俊二,當時這部片子盛極一時。
《花火》豆瓣評分8.6,由影星北野武,岸本佳世子等主演。影片講述的是西是個警察,但很善良,妻子得了絕症,又被高利貸追債,只好去搶劫了銀行,帶著妻子最後一次旅行。
6. 誰能給我推薦N部日本黑幫電影
日本
《花火》
《極道鮮師》
《新宿黑社會》
《殺手阿一》
《大佬》
《極道之妻》
《無仁義的戰爭》
《奏鳴曲》
《不夜城》
《兄弟》
《極度黑社會》
===========================================
韓國
《火山高校》
《黑幫高中》
《頭師傅一體123》
《格鬥藝術》
《學校霸王花》
《朋友》
《甜蜜的人生》
《泣血韓城》
《宿命》
《向日葵》
《雛菊》
《暴力社團》
《火山高中》
《優雅的世界》
《熱血男兒》
《老千》
《江湖情》
《蘇格拉底先生》
7. 日本有哪些經典的黑道電影、
1 《無仁義的戰爭》(Jingi naki tatakai (1973) Battles Without Honour and Humanity Japon)
2 《奏鳴曲》(Sonatine)
3 《兄弟》brother
4 《不夜城》
8. 求一些有關日本黑道的電影或者是電視劇,謝謝
北野武導演的《極惡非道》
主演:北野武 / 三浦友和 / 椎名桔平 / 加瀨亮 / 北村總一郎 / 小日向文世
隸屬於關東頭號黑幫組織山王會的池元組頭目(國村隼
飾)曾在監獄與小組織村瀨組頭目(石橋蓮司 飾)結為兄弟。山王會野心勃勃,時刻覬覦村瀨的地盤和毒品生意。在山王會若頭加藤(三浦友和
飾)的授意下,池元命令麾下的大友組向村瀨組發起挑戰。大友(北野武 飾)的猛烈攻擊和山王會老大(北村總一郎
飾)的毒辣計謀令村瀨節節敗退,被迫退休,組內的生意也易作他主。
這個片子一共兩部,網上都能找到
絕對是反應日本幫派文化的經典之作,豆瓣評分將近8
9. 金城武主演的日本黑幫題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不夜城 。1998年中日合拍的一部電影,《不夜城》是李志毅執導,金城武、山本未來等主演的劇情片。《不夜城》主要講的是七八十年代的時間背景,日本新宿。一個叫歌舞伎町的五光十色的場所,幾個老謀深算的黑幫頭目,一個叫劉健一的聰明男子,一個叫夏美的美麗女子。上演了一出關於冷酷、謊言、欺騙、背叛、瘋狂、絕望、生、死的人生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