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主角 > 法庭審判電影主角自己辯護

法庭審判電影主角自己辯護

發布時間:2022-07-19 05:49:47

㈠ 一部很早以前的美國電影,大概講人死後需要被進行審判,靈魂要為自己辯護,你會有自己辯護律師

不是【魔鬼代言人】

㈡ 想問有沒有類似《好人寥寥》這樣精彩辯護的歐美法庭審判電影

殺死一隻知更鳥

劇情介紹
1962年,好萊塢贊賞的目光投向風流小生格利高里·派克。根據哈柏李(Harper Lee)暢銷小說改編,在《殺死一隻知更鳥》里,一向以英俊瀟灑出現在銀幕上的派克突然戴起了一幅寬邊眼鏡,格外莊重與老派起來。原來,他是在扮演一位不顧個人安危,為黑人伸張正義的律師——艾蒂科斯·芬奇。芬奇在南方梅崗城任職,為人正直沉穩,常常不計報酬地為窮人們伸張正義。他對年幼喪母的女兒斯科特與兒子詹姆即嚴格又慈愛。有一次談起打鳥時,他對孩子說,不要去殺死知更鳥,因為它們只為人類歌唱,從來不做危害人類的事情。
在當地,歧視黑人的現象十分嚴重。一天,芬奇去法院為黑人湯姆一案當辯護律師。白人檢查官指控湯姆犯有強奸罪,芬奇經過認真調查,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於是,在法庭上,他實事求是地進行辯護,把對湯姆的指控一一加以駁斥,最後他要求判湯姆無罪,並且義正辭嚴地呼籲人們要尊重事實,要維護人類的尊嚴與平等。可是法官與陪審團都偏信原告的「證詞」,仍判湯姆有罪。而且,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持種族偏見的一些白人進而對芬奇一家進行挑釁和恫嚇,詹姆與斯科特在參加萬聖節慶祝活動時被一夥歹徒襲擊,詹姆的胳膊被扭斷。面對強暴,芬奇毫不畏縮,他准備繼續為湯姆申訴。
主題
·人生的善惡問題。善良與罪惡並存,因而應該欣賞他人美德並以同情態度從他人的視角看待生活來理解他人的罪惡。
·罪惡威脅著無辜者。
·同情與理解在良知發展中的作用。
·兒童與知識和道德上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他們具同情和理解之心,而同情和理解的方式是教育的最佳途徑。
·種族歧視與社會等級的虛偽。
·從童年向成年的過渡問題。人活著不泯滅良知而又不喪失希望、不憤世疾俗是可能的。
象徵
知更鳥(Mockingbird)在字面上與情節沒什麼聯系,但在小說中具有強大象徵性。它代表了天真無辜者。而「殺死一隻知更鳥」的故事就是一個罪惡毀滅天真無辜者的故事。小說中的傑姆(Jem)、湯姆·魯濱遜(Tom Robinson)、迪爾(Dill)、布(Boo)、雷蒙德先生(Mr. Raymoud)、梅耶拉·尤厄爾(Mayella Ewell)都是「知更鳥」。
布·拉德力(Boo Radley) 「布」在小說中很少露面,但孩子們對「布」的態度的變化是衡量孩子們從童年的天真發展為具有承認的道德觀的重要尺度。開始時被殘暴的父親摧毀而足不出戶的「布」在孩子們眼中代表了惡魔的恐怖,而隨著「布」不斷向孩子們贈送小禮物,為傑姆縫補了褲子,他在孩子們眼中的形象也逐漸真實起來。到小說最後,「布」從鮑伯·尤厄爾手中救出了斯各特和傑姆時,在斯各特眼裡,「布」已由一個鬼魂變成了一個人。「布」象徵了人類的高貴善良品質,盡管曾經受傷害,但內心的純潔善良貫穿於他整個生命。

㈢ 小時候看過一部香港電影,裡面主角叫妹頭,她的養父很古怪,最後在法庭上自己給自己辯護,這電影叫什麼名字

《天真有牙》
憨直的新界雞場主人馬牛羊(盧海鵬)與獨女妹頭(黃儀貞)相依為命。妹頭的生母羅安妮(胡燕妮)用盡辦法想奪回妹頭的撫養權,馬不忍愛女被奪,將愛女送入市區名校學習。羅暗中聘請私家偵探搜集馬虐待女兒的證據,並送上法庭。馬在法庭上聲淚俱下,但終失去撫養權……

㈣ 電影《守法公民》中男主想表達的理念對嗎

"You can't fight the fate"這句在影片開頭出現了多次,字幕直譯是「你不可能與天斗」,但我想,翻譯成「逆我者亡」會不會更好。在那個殺人犯作案時說出這句,想必其意義是「你不可能斗得過我此時的暴力」,而對於司法機關來說,則變成「你不可能斗得過法律」的含義,在男主復仇時說出這句時,心中想必是「你終究還是沒斗過遲來的正義」。三者綜合,都是「逆我者亡」,「我」便是他們心中的一個准則。從這一點開始,全片的基調便在於男主與司法方對於法律准則態度上的博弈。

男主花了十年時間所進行的復仇,不僅僅是單純的殺戮審判,而是為了給端坐於廟堂之上的司法體系一記響亮的耳光。本片名叫「守法公民」,可男主做盡非法之事,卻在法庭審判中依法判決中仍被判為守法公民,這無疑是莫大的諷刺。男主在法庭之上了對法律了如指掌般地為自己辯護,致使法官不得不決定將其釋放,可就在假釋的那一刻,男主果斷認罪,赤裸裸地打了法官的臉。男主以此身墮入罪惡來讓片中整個司法制度來意識到——你們所信仰的制度是有漏洞,我便利用你們所信仰的法律,讓你明知罪犯是我卻無法審判我。審判結果一切都取決於「what you can prove in the court!」。這句也是當初檢察官勸男主與罪犯交易deal的勸辭,從男主口中再次吐出,滿滿嘲諷之意。
司法機關的功能在於維護法律,主旨在於伸張正義。可當社會的運作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追求效率與數據時,司法機關不可避免地某種程度上偏向於關注其功能性——是否多破了幾個案,本月的定罪率有多少等等,法律是否真正履行了正義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忽視。想必那些「大學生掏鳥窩被判十年」、「丈夫怒殺當面強奸其妻子的罪犯被判無期」、「幼女輪奸案嫌疑人只判十年」這種讓一個法盲來看都能知曉判決是否合理的案子,就是這種重效率抓業績忘初衷情況下的產物吧。判出這樣結果的法律與漢謨拉比法典中「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宗旨相比,某種意義上顯示了歷史的退步。畢竟是個人都知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正義要靠法律來維護,但正義是否能真正得以伸張是要靠人性來衡量的,畢竟法律是人創造的。忽略了人性,單憑法律上的條條框框來「維護正義」,那法律本身也就失去了溫度。那這樣的話,司法機關也不需要人為來運作,只需一個高智商的AI,按照過往的審判案例與輸入其腦內的幾本法律上的條例,足以勝任審判一職。就如同動漫《Psycho-Pass》一般,犯罪與否,只需機器冷冰冰地將其掃描一番便知。而真正想犯罪的人,只需像片中復仇後被捕帶上法庭的男主一般,熟練地列舉過往案情與其相似判決對其有利的歷史案件,法官按照歐美的「判例法」准則便只好不得不將其假釋。這樣的法律執行方式,無疑漏洞更大危害性更強。當法律與人性的判決截然不同時,那對現存法律的遵守還有意義嗎?如同片中男主與檢察官一樣,都是被法律逼得不得不使用非法手段才能履行正義達到了自己的最終目的時,那整個制度無疑有必要要有些修改了。

對於這部影片的結尾。很多影評說它是爛尾,因為全程高智商的男主最後卻莫名智商下線,被檢察官反殺,死於自己布置的炸彈之中。無疑,這一結尾會讓觀眾大失所望,畢竟我看到最後也是希望男主能全身而退的。但如果真讓男主進行完復仇行動後憑借自己的頭腦逍遙法外,那才是真正的三觀不正呢。雖然剛開始的復仇還可以稱為大快人心,但其陸續的一波接一波的「復仇」就成了赤裸裸的殺戮了,男主對法律與正義的踐踏畢竟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最難的不是做出選擇,而是承擔後果——我們不能撤銷我們已經做下的某個決定,但我們可以影響我們之後所做的某個決定」,這句台詞在影片後半段所提出,所以,影片結尾男主承擔自己復仇行為的後果迎來自己的審判也是合理的。至於說男主智商下線,對我來說,男主的「被反殺」結局我更願意理解為男主的「自我審判」。因為由於男主的復仇,當地司法機關的官員已紛紛死亡,當初接受自己案子的檢察官在自己復仇的推動下成為了執掌司法大權的檢察長。這個檢察官在經歷和男主幾次交易deal所造成的犧牲後,終於說出「I don't make deals with murderers anymore!」,男主看到檢察官終於知道正義的審判是來不得半點交易,其表情是欣慰的,因此也自稱為是檢察官的老師。所以,我認為男主的死亡是他自己所選擇的。

㈤ 記得看過部電影!內容是美國的黑幫的一個黑人頭目在法庭上自我辯護,保全的其他黑幫頭目的電影!

判我有罪 范迪塞爾主演的

㈥ 有一部電影,丈夫發現年輕的妻子出軌,就殺了妻子,然後被鋪了,在法庭上他自己為自己辯護

破綻,正解,電影不錯的
殺人的老頭是工程師,設計的局很巧,既把出軌的妻子殺了,還連同那個警察自殺,自己巧妙的無罪開解,結局也很不錯,年輕的律師揭穿了局,然後就美式大團圓。幾個人演技很贊

㈦ 關於有法庭辯護場景的電影

東京審判 英文對白的
一級恐懼 李察吉爾的

閱讀全文

與法庭審判電影主角自己辯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