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未成少年犯管教所微電影

未成少年犯管教所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29 11:44:19

㈠ 少管所里的生活是怎樣的

少年犯管教所根據少年犯的特點,在照顧他們生長發育的情況下,讓他們從事輕微的勞動,採取誘導、關懷、鼓勵、感化的方法,進行適合少年犯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德、智、美、體的全面教育,促使他們思想轉化,早日改造成為有利於社會的新人;並為他們將來升學、就業創造條件。

根據少年期的特點,對少年犯採取特殊的教育和改造方式,著重進行政治、道德、文化、技術方面的教育,並組織他們進行適宜的輕微勞動,保障其思想改造和身心的正常發展。

(1)未成少年犯管教所微電影擴展閱讀:

少管所,由各省、市、自治區司法機關直接管轄,設所長一人、政委一人,副所長、副政委若幹人。職能機構除有與監獄、勞動改造管教隊基本相同的設置外,還要設置必要的教研機構、配備教師。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規定,少年犯管教所應當著重對少年犯進行政治教育,道德和基本的文化與生產技術教育。

㈡ 長沙有一個未成年犯管教所,一個湖南省少年管教所。少年犯是怎麼分配的

對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少年犯進行勞動改造。
少年犯管教所,是對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少年犯進行教育、挽救、改造的場所,簡稱少管所,是我國勞動改造機關之一。
根據少年犯的特點,在照顧他們生長發育的情況下,讓他們從事輕微的勞動,採取誘導、關懷、鼓勵、感化的方法,進行適合少年犯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德、智、美、體的全面教育,促使他們思想轉化,早日改造成為有利於社會的新人。

㈢ 少年犯電影故事梗慨

該片講述了一名少年犯的人生故事。
少年犯方剛、肖佛、沈金明等被押送到市少年犯管教所,囚車上還坐著一位40多歲的女記者,她是《社會與家庭》雜志的記者謝潔心,出於社會責任感,她正在進行一次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社會調查。16歲的方剛因持刀殺人被判刑5年,他來到少管所以後惡習不改,經常打人,還頂撞管教人員。犯人暴連星欺負方剛是新進來的,在一次吃干飯時給他分了很少的菜,兩個人當場打了起來。管教隊長馮志學關了方剛的禁閉。趙所長通過調查,弄清了事情的起因,讓馮隊長把方剛放了出來,同時撤了暴連星分菜掌勺的職務。不久,方剛又在暴的煽動下,在課堂上打人鬧事,還奚落勸阻他的馮隊長,馮一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趙所長批評馮隊長不該打人。方剛想乘機逃跑,便謊稱自己吞進了一把折疊小刀。馮隊長等人信以為真,千方百計組織搶救,使方剛良心受到責備,坦白了自己的錯誤。趙所長為了更好地教育他,沒有進行處罰,這對他教育和觸動很大。幾進幾出少管所的慣竊犯肖佛,看上去什麼都不在乎,經常偷偷摸摸,惹事生非。謝潔心在和他接觸中感到他機靈、聰明,又講義氣,很為他痛心。這天晚上,她找肖佛談心,肖佛講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原來他先後有過三個父母,他們全都把他當成負擔而遺棄他。他從7歲起流落街頭,慢慢地墮落成慣竊。肖佛變壞的過程引起謝潔心的深思,她連夜寫稿,向社會、向所有的父母呼籲,要關心孩子們的教育。方剛痛苦地吞下了折疊剪刀,所領導立即進行搶救,終於將他救活。謝潔心和馮隊長又說服方剛的父親到醫院來看望兒子。方剛看到所領導這樣愛護他,父母也做了自我批評,他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重新做人。肖佛的父親執意不認兒子,還痛罵前來找他的馮隊長和謝記者。馮隊長對他進行了義正詞嚴的批評。沈金明從小生活在優裕的家庭環境中,幼稚、單純,但求知慾很強。他因為受黃色手抄本的毒害而犯了姦淫幼女罪。來到少管所以後,他受到領導和老師的教育,逐漸悔悟,並發奮讀書,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大學。謝潔心從他的事例受到啟發,寫了評論文章,呼籲對失足青少年不要歧視,更不要嫌棄。文章發表後在少年犯中引起強烈反響。可她萬萬沒想到,就在此時,她自己的兒子卻因流氓罪被捕。她由於忙於社會工作,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自己吞食了這個苦果,更加痛切地感到肩負挽救失足青少年的重大使命。

㈣ 假如一個人13歲犯罪了,進了少年管教所,那麼義務教育沒有學完該怎麼辦,不影響它們上高中和大學么

中國的少年犯管教所,是對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少年犯進行改造、教育的場所。

少年犯在我們看來是一個「骯臟」的字眼。

他意味著未成年人犯罪、盜竊、傷人、強奸、殺人……

種種令人痛惡的罪行。

在80年代的中國,青少年犯罪率達到了犯罪人員的6成以上,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1985年,電影《少年犯》上映了。

由現實中的少年犯主演的電影,一上映就轟動全國,所有學校、管教所紛紛組織觀看此片。

《少年犯》裡面的主演來自上海管教所,導演張良與妻子(編劇)親自體驗少年犯的生活過程,與他們促膝長談,分析他們的犯罪心理。

電影講述了《社會與家庭》雜志社的記者謝潔心為了調查青少年犯罪的情況和原因,到管教所深入他們的生活,與他們相處。

在裡面她遇到了方剛、肖佛和陳金明三個不同性格的少年犯。

剛剛來到管教所的時候,謝潔心看到孩子們在修理花草,氣息低沉抑鬱。

他們日常的生活類似於軍營生活,紀律嚴明。

早起疊被子。

操練正步。

集體洗漱、吃飯

上課。

自習。

鍛煉工作技能。(大部分都是干工廠活,他們出去以後,也許能成為工廠技工)。

㈤ 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案例一、哥們兒義氣害了他:

每個人都有美好幸福的童年,曲哲(化名)也曾有過美好的理想。當鮮艷的紅領巾戴在他胸前的時候,慈祥的父母臉上也曾露出滿意的笑容。但他已偏離了人生軌跡,16歲就掉進了罪惡的深淵。當冰冷的手銬銬住他的雙手,當高牆電網隔斷了他和親人的團聚,他方猛醒。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曲哲出生在一個普通的雙職工家庭里。父母對他很寵愛,家庭充滿溫馨。小學時,曲哲聰明好學,讀書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且先後在班裡擔任了組長、班長、學習委員。小學畢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市重點中學錄取。曲哲沉浸在父母、同學和老師的贊揚聲中。在沾沾自喜的同時,他變得狂妄自大起來。

思想開始滑坡,漸漸地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並學會了抽煙、喝酒,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在家裡他再也聽不進父母的良言相勸,在學校更聽不進老師的諄諄教誨。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仍對曲哲抱著極大的希望。

為了使他與那些所謂的「朋友」斷絕來往,媽媽把曲哲送到省會的一所醫學院學醫,希望他能夠脫離原來的不良朋友,重新趕上去。曲哲似乎明白了父母的一片苦心,暗下決心,再不象以前那樣。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期末考試中他以全班前十名的好成績告別了這一學期。

暑假開始了,一年未見的「鐵哥們」陳風找到了他,倆人聊起一年來的「新鮮事」。陳風提起自己與女朋友方欣因種種原因發生了矛盾,關系不斷惡化。陳風越說越氣,甚至要求曲哲幫他出口惡氣,將方欣殺掉。曲哲為了哥們義氣便答應幫忙。

第二天,他們約好時間,把方欣騙到一間沒人住的小破屋內。到了那裡,方欣感覺到有點不對勁,拔腿要走。陳風追上去將她摔倒在地,倆人便在地上扭打起來。曲哲嚇得茫然不知所措,像一個木頭人一樣一動不動。此時陳風瞪著發紅的眼睛,氣急敗壞地沖他喊:「哥們兒快點」,曲哲身不由己地跑了過去,不顧方欣苦苦哀求,殘忍的將其殺害了。一個無辜少女就這樣慘死在他們的手中。

案例二:未成年人犯罪也要負責任

2000年12月17日晚,戶縣15歲少年王某為圖好玩竟想製造火災。他先將一堆麥草點燃,但因火勢較小沒有引起他人注意,又竄到同村張某家老屋處,用火點燃一把干麥塞入門洞引起大火後,王某便躲在暗處觀看村民救火。火越燒越大,燒毀了房屋,燒死了一頭耕牛和一些用具,損失達7000餘元。法院鑒於王某未成年,遂依法作出減輕處罰判決。判處王某有期徒刑8個月,其父母賠償受害人的全部經濟損失7000餘元。

如何確定未成年人刑事責任的年齡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原則與成年人刑事案件相同,賠償責任一般應當由未成年被告人的監護人承擔。未成年被告人有個人財產的,應當由本人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予以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案例三:個別案件惡性較大,犯罪手段成人化,應增強法制教育和學生管理。

小毛和小夏兩人均為北京某職業高中學生,一天,兩人在小毛家喝了酒後在離小毛家不遠的荒僻處遇到了大明。小毛說大明跟他一直以來都有矛盾,提議一起打大明一頓。小毛和小夏二人持鐵管毆打大明的頭部等部位,持續追打致使大明死亡。當天晚上,小毛返回事發地點,確認大明死亡後,將大明掩埋。

案例四、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的缺陷是職高人群犯罪的根本原因,應當重視家庭的基礎作用

小白是北京某中學在校生。小白的母親早年與小白的生父離婚後一直與李某同居,多年來李某脾氣不好,經常毆打小白和她的母親。

一天,在李某再次毆打小白的母親後,小白的母親在家中持鐵錘將李某殺害。小白在明知母親犯罪的情況下仍幫助母親清理現場血跡。在公安機關偵查時,小白主動交待了協助母親破壞犯罪現場、毀滅犯罪證據的事實。

案例五:愛好引導不良可能引發攀比風氣,誘發盜竊犯罪,應當正確勸誡。

小文、小宮都喜歡養寵物,尤其是外形獨特、數量稀少的寵物,可以向同學炫耀,但兩人都沒有錢去寵物店購買。後兩人經預謀,決定到寵物店偷寵物。半夜,兩人攜帶工具以撬鎖方式進入被害人的寵物店,盜竊了美洲鬣蜥三隻、古巴變色樹蜥兩只、西非巨蜥一隻,經鑒定,這幾只寵物價值兩萬五千餘元。

(5)未成少年犯管教所微電影擴展閱讀

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

加強法制教育。前些年,為了適應全民普法的重要,各級學校都開設了法律常識課,但隨著普法教育的深入,法制教育課不但未得到加強,反而因很多學校為與文化課沖突而削弱了。

實踐證明,在各級學校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是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效途徑,如今是法制社會,法制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示之不可為,曉之不能為」是增強青少年法制意識的有效措施,所以,教育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在校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把它作為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學校的法制教育要結合青少年的特點,內容由淺及深,形式豐富多彩,在授課過程中,要根據內容結合學校,有的放矢的授課,同時對一些影響較大的案件可以組織學生觀模公輔、公判活動、宣傳欄、黑板報,開展法制宣傳,

努力增強學生們的法律意識,使他們自覺的把自己的行為納入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懂得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增強他們抵禦違法犯罪的自覺性。

老電影《少年犯》好看嗎主要是講什麼的能從電影中學到什麼

《少年犯》主要寫了少年犯們在獄中思想轉變過程中所遇到的艱難、挫折,以及寫了管教人員的良苦用心,也側面抨擊了當時人們對子女教育方面的欠缺,更是對當時個別不負責任的父母醜行的控訴。從而,給搞教育的、給少管所、給家庭,也更給社會提出了很多值得人深思的問題,為教育少年兒童成才而不是走歪路,敲響了警鍾!
電影開篇鏡頭是一台警車,拉著新進少年犯來到上海市少年管教所。車中的一個犯了「錯」的孩子,往車窗外看,看到人群中有他的妹妹和母親在追逐他的車。電影以推拉的鏡頭,從中焦遠景跟著母親和妹妹走,妹妹從人行道跑到車道,從車道跑到人群中,接著拌倒了,舉著傘過往的人們淹沒了他的妹妹和媽媽,這個車中的孩子懊悔地低下了頭。遠去的只有「嘟嘟」的警笛聲,天空仍然下著蒙蒙的細雨。電影結尾也用了這一鏡頭,是著名女記者丁潔心回家看自己的孩子時,自己的孩子也在警車中望著她,這回沒有從車窗內寫親人的情形,而是從母親的視角看孩子、看警車。整個電影的首尾呼應,處理得非常妙,兩次對警車的鏡頭的描寫,如同敲響了兩次警鍾。使人被牽入了無限的思考中。
通過電影教育孩子的細節鏡頭有很多。像一中隊隊長在評價做出玩具的孩子時,他只說了一句話:「同樣是一雙手!」是啊,同樣是一雙手,為什麼就不能像現在這樣去勞動、去賺錢生活呢?難道只有下道才能活嗎?我看下道去偷、去搶反而活得更累、反而活得更提心吊膽吧?可見這句話對孩子們是應該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讓人深思。
電影中還交代了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如果跟社會的小混混在一起,就容易被拉下水。像丁潔心的兒子就是這樣。父親在國外上班,母親是記者天天不在家,很忙。只有個年邁的奶奶還都順著他。試想,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和無人管有什麼分別呢?孩子能不學壞嗎?年齡小,自控能力差,閑散慣了,最終自然受社會負面人物的拉攏而走向了犯罪。這一事件的交待,不僅僅是告訴孩子們要遠離壞人,控制自己的任性、嬌慣;也同時對父母們提個醒:管教孩子不要離得太遠,更不要離得太久。孩子是需要安慰的,是需要父愛和母愛的。自我發展很容易成長為歪脖柳。從這一點看,孩子犯了罪,其實父母也就等於犯了罪。
對於監獄的說教,通過王剛吞剪刀一事,深刻地指出了管教過程中的漏洞和不周全的地方,對當時的監獄可以說是一種警示,也積累了經驗。孩子的教育,包括成年人改過自新的教育,是需要家庭的原諒和社會的理解,這樣才能真正的讓一個人從深淵走向光明。如果想讓一個人重見天日,我們每個家屬,每一個社會的人都應該諒解他、鼓勵他和支持他去做好人。
整部電影除了出獄後考上大學的那位孩子,其餘的全是由在押犯人和管教、所長們拍的。孩子超凡的演技,自編的歌、曲、舞,非常精彩、非常感人,透射出了青春的美麗、展示出了他們的才華。難道他們真的就是犯罪的人嗎?他們那種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勇氣,在那青春萌動的年齡,通過一曲《少年犯》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這首歌是考上大學的少年犯寫的。而在少年犯對家長的匯報演出精彩中對社會也發出了一個信號,就是:孩子們是無罪的,只是因為年輕,只是因為缺乏法制教育,只是因為很多家庭對孩子的一種拋棄態度和不負責任,只是我們人類文明在不斷進步的同時,缺乏對一些性格倔犟、一些心理有壓力、膽小的孩子們的一些關心。也許每天我們成年人對孩子多關心10分鍾,就會造就一個有用的人才。也許因為我們把這十分鍾用在打麻將、上飯店、參加紅白喜事上,而讓一個孩子走向犯錯、「犯罪」,甚至走向人生的失敗。就算孩子已經失敗了,就算孩子已經令人傷心了,難道看著他們可愛的面龐,看著他們多姿的身影,就忍心放棄嗎?不!我相信,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家長們、老師們,都不會這樣做。我也更堅信,能認真看這部電影的孩子們,尤其是那些已經逐漸墮落的孩子們能從中得到警示。
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如果我們青少年中那些已經在逐漸走向低谷的孩子能從內心世界有個新的認識,能「重新做人」,那麼就如同《少年犯》主題曲中唱的一樣,是被扶上了駿馬。也就意味著你要進步了,要被人們關心和喜愛了。

電影在當時轟動一時,並不是因為電影手段多麼高明,更不是什麼鼓吹。在我看來,能通過一部電影提出讓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讓人深思,讓人受感觸,並促使人們要改善這一問題。這才是這部電影的最成功之處。
尤其電影對後代,對人,對人類文明的一點提醒,更是值得推廣觀賞,這是一部廣大中小學生所應該觀賞的好電影,真正意義上的好電影。

㈦ 少年監管所是什麼

少年犯管教所,是對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少年犯進行教育、挽救、改造的場所,簡稱少管所,是我國勞動改造機關之一。

根據少年犯的特點,在照顧他們生長發育的情況下,讓他們從事輕微的勞動,採取誘導、關懷、鼓勵、感化的方法,進行適合少年犯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德、智、美、體的全面教育,促使他們思想轉化,早日改造成為有利於社會的新人;並為他們將來升學、就業創造條件。

青少年由於其社會化的程度和認知能力存在著限制,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不滿14周歲的人不負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人就要負完全的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有特別嚴重的罪行也要承擔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從輕或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考慮到把未成年犯和成年犯一起關押改造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將未成年犯關押到少年犯管教所進行教育改造。

㈧ 未成年可以進少管所嗎

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少年犯能進少管所。 少管所是少年犯管教所的簡稱,是對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少年犯進行教育、挽救、改造的場所。

閱讀全文

與未成少年犯管教所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