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近現代史微電影觀後感

近現代史微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7-29 18:18:25

① 開天闢地電影觀後感

寫作思路:首先從整體上談感受和收獲,其次結合影片抒發感情,最後下決心表明態度。

《開天闢地》所講述的,正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21年7月誕生這段時期的歷史事件。深刻地了解了上個世紀初葉的中國是怎樣處在民族危亡的關頭,了解了當時的愛國志士們是怎樣苦苦探求救國救民的途徑,以及在那個特殊年代的光輝意義。

電視劇《開天闢地》放在近現代史的宏大的背景中,展示了我們國家在歷史中的主旋律。在無比復雜的歷史事件中,塑造了一代代人一心為公和無所畏懼的光輝形象。開天闢地確實把中華民族的追求和夢想,讓我們感到無比自豪。

經過看這部電影我了解了很多很多,奮斗的歷史不僅僅只是存在於中學的課本上、存在於老一輩的心裡,它以真實的畫面再現了那些時而驚心動魄時而感人肺腑時而又痛心疾首的畫面。一次次的跌倒又爬起,一次次的失敗又重來。

無數的黨員倒下了,無數的黨員又加入了。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信念奮斗,這一種信念已然融入了他們的血液中,根深蒂固。

電影是短暫的,但留給我們的震撼卻是無限的,我們深深地明白:今日安定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經過這次的觀看,讓我們全體教師深深地明白,今日安定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

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應當全心全意地教育好下一代,要克服各種困難,以人為本,盡職盡責,為人師表,廉潔從教,嚴謹治學。在黨中央的帶領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宗旨,來改變山區落後貧困的面貌,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

② 誰有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電影的觀影感悟 求原創的,自己寫的!!!急急!!!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作為政治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第一次正式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此後革命蓬勃發展,孫中山還在日本通黃興、宋教仁等制定了《革命方略》,並在1905年到1911年先後領導和發動了九次武裝起義。伴隨著革命黨人的一連串武裝起義,全國各地群眾自發的反抗斗爭如火如荼,清王朝以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孫中山敏銳的覺察到全國革命高潮即將到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槍聲劃破夜空,革命黨人很快佔領武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全國先後有14個省宣布獨立,建立資產階級政權迫在眉睫。12月25日,孫中山從海外歸來,眾望所歸,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1月3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宣告誕生。同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表示自己可以在野的身份,專門從事社會實業活動,可是沒等孫中山的「實業救國」活動展開,袁世凱已急不可待的暗殺國民黨人宋教仁,向英法俄日德五大銀行團進行「善後大借款」、罷免李列均、胡漢民、柏文蔚的都督職務。為了維護辛亥革命的果實,孫中山重新舉起民主革命的旗幟。1913年,發動了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終因力量太弱而失敗,孫中山再度逃亡海外。1914年2月,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開始新的斗爭歷程。 
      1916年5月,袁世凱悍然帝制自為,在全國反袁護國斗爭的形式下,孫中山回到上海,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組織領導斗爭。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袁世凱死後,北京政權落到了段祺瑞手裡,他對外投降日本帝國主義,對內承襲了袁世凱的反動衣缽,拒接恢復《臨時約法》拒絕召開國會。1917年孫中山借同部分國會議員到達廣州,聯合西南軍閥進行第一次護法西南軍閥只是想藉助孫中山的聲望擴大自己的勢力同北洋軍閥對抗。1918年護法運動失敗,孫中山憤然回到上海。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國際國內形勢發展,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使孫中山又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希望,他決定重整旗鼓。他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1年4月在廣州重組中華民國政府,就任非常大總統,並於同年5月再次揭起護法大旗。但由於陳炯明叛變,孫中山的這次護法運動又失敗了。正當孫中山陷於絕望之時,蘇俄和中國共產黨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重新振作,開始了他以生中最偉大的轉變。1923年1月1日,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改組了國民黨。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民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並創辦黃埔軍校,兼任軍校總理。 20年代,軍閥混戰,社會黑暗,孫中山決定北伐。在工農群眾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平定了商團叛亂。1924年,不顧病魔纏身、路途艱辛應馮玉祥的邀請,毅然北上商討國事。到達北京後,他不顧旅途勞累和病痛的折磨,仍然在病床上擬定召開國民會議的草案,發表了書面講話和入京宣言。1925年3月12日,因病去世,臨終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遺言。 
      影響與意義:孫中山是近代倡導共和革命,成功組織成分復雜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的各種反滿勢力,並注入西方現代政治理論與憲政思想成分的領導人。孫中山與歷代反抗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英雄和同代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之顯著不同之處在於:一是通過其他方式獨到的認真學習和深入思考,將歐美資本主義制度之精華與中國落後封建專制制度之國情相結合,從「以民為本」 的宗旨出發,不僅提出了「三民主義」基礎學說,同時還就改造落後舊中國的偉大目標,從國體、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諸方面作出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設想和規劃,形成了系統化的革命理論;二是他自發動和組織革命伊始,終其一生,在領導整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程中,始終不渝地堅持徹底的反封建立場和堅定的革命方向,面對滿清朝廷的通揖、反動軍閥的圍攻、帝國列強的威逼、維新保皇派的論戰、陣營內部的叛亂、同黨戰友的分歧,在極其艱難充滿風險的環境中,幾番組織和改造革命政黨,多次發動武裝起義,「愈挫愈奮,再接再厲」,不屈不撓,戰斗不息;三是他始終堅守「一心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從建立興中會、同盟會,發動廣州、惠州、黃花崗等十次武裝起義,到領導辛亥革命、建立臨時政府、舉行二次革命,到組織和改造國民黨、組建黃埔軍校、實施國共合作,直至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拋卻個人名利,彰顯博大胸懷,大公無私,一生操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孫中山的理論學說、立場信念和品德情操,可說是獨秀一枝前無古人 ,也正是由於孫中山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與革命理論的宣揚,才使得廣大中國民眾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走出對民主共和的「反動」政治思想認識誤區,有力的促進了中國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擴大了民主革命運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動的影響,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即便是後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也是在孫中山工作的基礎上才得以發展。孫中山是近代中國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活動領導人。特別是在學醫行醫期間結識了不少國際友人華人華僑等為以後革命奠定了基礎與支持。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民國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於孫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認識西方世界較深,通曉外語,有醫生學歷,在中國內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數外國人視為革命領袖。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孫中山在武昌起義後順利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是中國政治經濟現代化之重要階段性人物。他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制、復決),權力分立制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制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採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制,至今仍有其價值。       我的看法:我認為電影《辛亥革命》把孫中山描繪的足可讓我們領略孫中山的偉大,孫中山為中國所做的努力,讓我真心佩服,我認為孫中山把自己的一生無私的獻給祖國,他順應潮流,百折不撓,不斷地探索前進,開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河,應當為中國最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革命,奪權不為掌權,掌權不為弄權。所以,孫中山前無古人,到今天還是後無來者。應該說(也是老生常說的是),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8 
新中國能有今天孫中山還是有巨大的貢獻的。當然啦!只要是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但總的來說,孫中山挺讓我佩服。我最欣賞的是孫中山先生的高尚人格,他毫無私心更無機心,以大局為重,為了成就共和,他讓位大總統於袁世凱,之後袁請他北上,表面上袁是說想向孫請教有關共和的思想,實際是做給別人看的,在此期間孫中山表示退出政壇,致力於築路,決心在 10 年內為中國建築 20 萬里鐵路。深諳官場規則的袁世凱知道這只是孫的美夢,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修那麼長的路,但袁還是授予孫築路總辦。相比之下,可見袁城府之深。孫中山最大的錯誤就在於對袁世凱、段琪瑞、陳炯明一類新舊軍閥乃至自己的部屬蔣介石、汪精衛等的兩面派面目有失洞察。我非常欽佩孫先生的是: 他真的是毫無私心,為了中國的民族,民主,民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今天的話來說:他的覺悟比絕大多數共產黨員要高! 在他的領導下,同盟會和國民黨舉行了十多次起義,非推翻滿清政權不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制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在他的領導下,國民黨和共產黨坐到了一起,開創了國共雙方合作的濫觴!他的《建國方略》為建立一個偉大強盛的中國指明了方向!可惜啊可惜!中華民族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死的太早了!否則,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早就結束了啊!中國也就沒有什麼內戰啊,黨爭啊!更不會有什麼今天的統一問題!

③ 中國近代電影觀後感1600字

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觀後感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國方興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是新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不應忘記的歷史——電影《東京審判》的觀後感
《東京審判》歷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9月18日晚,軍訓團組織06級新生在圖書館廣場觀看了電影《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沖擊,點燃了心中雄雄的愛國主義熱情。我們為革命前輩的傲骨豪情而喝彩,為日本戰犯死不認罪而激憤,為最終的勝利而欣慰,充分感覺到身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
東京審判,是國人給死難同胞的一個交代,是向世界討要公道的一場審判,這是一段真實而又不為所熟知的歷史。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覺得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成為未來的創造者,我們要從各方面鍛煉自己,使體魄更加強壯,技術更加先進,意志更加堅毅,思想更加成熟。
《東京審判》讓我學會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態面對這段苦難的歷史!

你覺得夠嗎?

④ 求CCTV《復興之路》觀後感,不要抄襲,原創,速度

寒假,經老師的介紹,我在網上觀看了這部電視紀錄片,看完後,感觸良多。
《復興之路》講述的是中國自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到2009年的事。
乾隆年間——中國的最後一個盛世——當人們還沉浸在盛世的歡樂中的時候,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西方國家正在進行一次人類史上空前的政治體系大轉變,使他們跨入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先列。而當時的中國呢?又在干什麼呢?在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下,人們還在自給自足的生活。
終於,有一場戰爭喚醒了人們——1840年的鴉片戰爭。這場戰爭終於讓清政府為「閉關鎖國」緊鎖地國門,被西方列強的鐵蹄蠻橫地撞開了。中國的近代史就此開始。
國門被撞開了,自然會有沉重的代價——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這個條約讓中國開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42年,英國因不滿條約的利益,與法國一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又一次被迫簽訂《天津條約》。
終於,這喚醒了清政府的重視,成立了「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開展了20多年的「洋務運動」但最終,還是以中日甲午戰爭和黃海海戰的失敗徹底破產。
除了清政府的墮落,這部紀錄片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文革時期。
196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政治運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場「文革」讓許多知識分子淪落到了一種非常不受人尊敬的地位。使中國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產生了諸多問題而停滯不前。直到1976年,毛主席的去世,「四人幫」的垮台被捕,文革才算真正結束。
文革被中國官方於1981年正式否定,並認為毛澤東負有主要責任。1981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決議,正式宣布這場10年之久的文革,是「由毛澤東錯誤發動和領導,被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所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中國的未來,是美好的。而這美好,需要我們年輕的一代加倍努力,去創造,去開創!

⑤ 百年中國紀錄片每一集觀後感50字

暑假裡,我看了一部紀錄片——《百年中國》。回顧了中國二十世紀,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現代史,裡面我印象最深的是:鑒湖女俠。讓我來介紹介紹——
從慈禧到隆裕,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大清帝國一直掌握在兩個女人的手裡,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改變。二十世紀初,一位女性的傳奇人生,為中國女性的解放帶來了亮色。19XX年,二十幾歲的秋瑾,作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賣掉所有的金銀首飾,赴日本留學。當時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這個選擇改變了她的一生。當時的日本吸引了中國大量優秀青年,在日本秋瑾結合了革命領袖孫中山和黃興,在東京秋瑾似乎參加了所有的進步組織。推翻清王朝成為她的理想,她回國後創辦《中國女報》,撰文提倡婦女解放,宣傳革命,並出任大通學堂督辦。19XX年起義失敗,遭遇奸人出賣的秋瑾面對危局並沒有慌亂。而讓我最敬佩的是她那股堅強的傲骨氣質。她在敵人面前毫無懼怕,面對酷刑,強忍疼痛不屈服。而她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每一個老百姓心中。

⑥ 看一部有關中國近代歷史影視片,寫一篇400字左右觀後感

重溫了幾部經典的愛國主義電影,感觸頗多。李向陽之所以成為英雄,朴志高之所以成為叛徒,畢玉璽之所以成為貪污犯,有著種種原因。
當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時,是什麼力量決定他們(今後也許就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選擇正路還是邪路,如何堅定地走好正路。是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羅盤,決定人生的方向,決定人生的成敗。如何才能保持信念的正確性呢?我認為加強對先進思想理論的學習,是確保信念正確性的關鍵途徑。
一個理論薄弱的政黨,不可能有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可能擔負起自己的領導職責;同樣一個思想貧乏的人,不可能勝任現代社會的重要工作,不可能充分實現自身價值。加強先進思想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綜合修養,對於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而在參加工作後更為重要。每個人都是從社會中來的,並且今天還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經常和這個社會中一切不好的東西接觸,他會或多或少地帶有社會上的不良思想意識和習慣。為了保持自身的純潔,提高思想品質和工作能力,每個人都必須從各方面加強先進思想理論的學習,提高自己修養。
那麼先進的思想理論都包括什麼呢?我認為能夠指導人們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積極改造現實,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實現人生價值等的思想理論就是先進的,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思想和理論,如馬列主義、中國傳統思想理論中積極的部分等。
通過什麼途徑可以獲得先進的思想理論資料呢?我認為有以下四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瀏覽互聯網。當今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界,互聯網是信息的海洋,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料。絕大部分書刊、資料都有電子稿,可以在互聯網上閱讀。如人民日報電子版不僅有時事,更有主流政治理論。方便、快捷、重要的是便宜,甚至免費。免費的精神食糧棄之不顧,實在是可惜。第二種途徑是閱讀圖書。圖書可以購買,或是借閱。第三種途徑是學校學習。這是傳統主流的,不必多言。第四種途徑是工作生活中的感悟。這一點我也是聽說的,年輕,還沒有太多的認識。
就我個人而言,怎樣做才算加強先進的思想理論學習呢?第一,學習崗位知識技能。第二,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第三,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外文化的精華,多閱讀史書典籍,如《史記》、《資治通鑒》、《孟子》等。第四,知道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盡量保持與時代同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持之以恆,更要有嚴謹的計劃。同時必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用實踐去發展豐富自身修養。
堅持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的學到些東西呢?思來想去,最後認為還是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中指出的共產黨員的修養方法是切實可行並且是受益終生的。雖然時代不同,但是精神、本質是不變的。對於個人來說,工作就是革命,就要有些革命的精神。下面是原文(用來提醒自己,時刻謹記並實行之):
對於我們最重要的,是無論怎樣都不能脫離當前的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而是必須結合這種斗爭去總結、學習和運用歷史上的革命經驗。這就是說,要在革命的實踐中修養和鍛煉,而這種修養和鍛煉的唯一目的又是為了人民,為了革命的實踐。這就是說,我們要虛心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創始人的高貴的無產階級的品質,並且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運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論、行動和工作中去,不斷地改正、清洗自己思想意識中的一切與此相反的東西,增強自己無產階級共產主義的意識和品質。這就是說,我們要虛心地傾聽同志們和群眾的意見和批評,仔細地研究生活中、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細心地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並且根據這些去檢驗自己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了解是否正確,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是否正確,去檢查自己的缺點錯誤而加以糾正,去改進自己的工作。同時,我們要根據新的經驗,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有哪些個別結論,在哪些個別方面,需要加以充實、豐富和發展。總之,我們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具體的革命實踐相結合。
當前,我要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學習掌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不僅因為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更重要的是,科學發展觀深刻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新情況,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新要求。科學發展觀可學,可用,更可貴。
通過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思想理論,要使自己擁有下面的修養:第一,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修養;第二,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研究和處理各種問題的修養;第三,堅持團結、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遵守紀律的修養;第四,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的修養;第五,善於聯系群眾的修養。
通過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思想理論,自己擁有正確的,適應時代要求的,確保人生不走歪道的強大強大思想武器,指導學習、工作和生活

閱讀全文

與近現代史微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