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電影里男人都那麼長時間
1:專業演員在表演的時候、會轉移注意力。
2:剪切的效果、期間有休息。
Ⅱ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鍾左右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鍾左右?
一、生理因素。
生理學上講,一般人憋尿的時間一般也就兩個小時。要不然,膀胱與腎受不了,容易生病。
二、心理因素。
心理承受能力,其實也是一種生理反應,為了區分另算一種。
要知道,人類的專注力不是一致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波動。
所以,根據人類注意力的時長,幼兒園里一節課只有30分鍾,小學生一節課40分鍾,大學時一節課50分鍾,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也是,一部電影里,編劇會在故事的設定中,15分鍾一個轉折,或者來一個小高潮,好刺激一下即將要走神的觀眾,提醒下保持注意力。
是以,一部電影120分鍾,基本上已是成年人心理承受的最大限度了。
三、技術原因。
過去拍攝電影都是使用的膠片,而一卷膠片拍攝的最長時長就是15分鍾。
為了有效利用膠片,各大導演們都充分將15分鍾的膠片用到極致。所以,15的倍數決定了影片的長度。
現在的電影片長是120分鍾上下,但在百餘年的電影發展史上,15分鍾,30分鍾,45分鍾,60分鍾,90分鍾,120分鍾的片長,都曾經有過,也出現過個別4個小時甚至到6個小時的這種電影的長度。但最終,從業者摸索出了規律,就是90-120分鍾是最佳的長度。這個長度對故事的敘事性可以從容調度,而且符合觀影心理。
四、商業平衡。
電影不僅要拍,還有排。沒有正式放映就等於白拍了。票房低都算是失敗,電影畢竟是一種商品,要賣錢的。
所以,電影院在電影工業中佔有很重要的發言權,在票房分成上也要拿去很大的的比例。
反過來,電影院會對電影製作有要求。經過多年的博弈與摸索之後,發現90-120分鍾的片長,有利於院線的排片,能夠保證最大利潤。超過120分鍾的影片,一天輪播下來,多處的時間足夠多排一場了。所以,電影院不歡迎片長過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利益平衡點。
Ⅲ 為什麼電影的長度一般都是90分鍾至兩個小時
敘事節奏和注意力是其中關鍵,觀眾在電影院就能保持這么長時間的注意力。美國早期拍的是短片,群眾反映不夠勁,後來直至加長到200分鍾,觀眾反映勁兒過了之後,電影還沒散場,反復測試後,90分鍾是最合適的時間。但是也有例外,印度的電影動輒2-3小時,是因為印度基層群眾娛樂生活較少,收入不高,電影就是主要的娛樂活動,這促進了寶萊塢的繁榮,同時,印度人認為電影太短了,無法值回票價,所以造成印度電影時間很長,雖然歌舞是他們的特色,但是同時也是拖長時間的利器,諸位刨除掉歌舞片段之後再算算時間就知道了。
Ⅳ 為什麼下載片里的男主角做的時間那麼長啊。有什麼原因啊
電影剪輯。
其實是很多次的鏡頭合集。
Ⅳ 為什麼有的電影容量小卻放映時間長
有壓縮過跟沒有壓縮過的.還有質量的問題咯!!
不是說你去壓縮啊!!是做這個片的人壓縮的解析度高低的關系!!
同樣時間的影片..高壓縮的畫面質量比較差,顏色失真率比較大,不過體積就比較小.而相反低壓縮的畫面質量比較高,顏色比較逼真,不過體積就大!!
看的需要來決定壓縮率!
Ⅵ 一般電影的規定時間為什麼是90分鍾左右
時間太長的話,人會疲勞,所以一般安排的就是90分鍾 一般電影都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時間長了會減少每天放映的場次,在不加票價的情況,對電影商而言當然不劃算。 而且電影太長了的話,觀眾也沒有辦法忍受,所以一般DVD版的電影都會比在電影院放映的版本要長。
Ⅶ 為什麼電影里邊時間那麼長 有的人時間那麼短
這就是藝術和生活的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