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現在在拍微電影,但對於專業常識,對於攝影錄音,還是門外漢,有幾個問題
第一,兩萬只能買5D3機身,加上標配24-105起碼兩萬以上,誰說5D3隻能錄制一分鍾,20分鍾都不是問題,但拍微電影都是分鏡頭,一個鏡頭最長也就幾分鍾,肯定夠用。
第二,5D拍的一般是MOV格式,一張64G卡足夠你用了,電池最少兩節,一節電池大概供電兩小時左右,如果預算多的話再買一個50定焦就行了,拍視頻沒有自動對焦這一說,全得手動。至於跟焦器,遮光斗什麼的,作用不大,我一個朋友弄了一套,花了一兩萬加配件,外形很專業,主要是忽悠人用,對於拍攝唯一起作用的是跟焦器,但拍攝還得要焦點員,還特別笨重,最少一個攝影助理。個人不推薦,如果樓主錢多,倒也可以裝逼用。
第三,如果你想要好的聲音效果,最好買個挑桿,這樣收音會好一些,我以前經常用H4N錄音。
BMCC沒用過,但網上說全畫幅還是5D3好些,又能拍照,個人推薦5D3,希望對你有幫助
2. 怎麼拍攝微電影
第一章:關於錄音時電平標準的闡述
眾所周知,錄音時的電平非常重要,錄大了會破,錄小了,又會給後期縮混增加不必要的麻煩,更會由於提升原有的電平而產生雜訊。那麼,什麼是好的錄音電平呢?
在這里,我從兩個角度來說:
1、經過調音台錄入電腦活多軌機:在這種情況下,要注意的是兩個問題。第一,是調音台電平的問題。調音台作為信號輸入的初始設備,要使其做到在電平不過載的前提下,電平盡量的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調整調音台上信號輸入軌的增益電平,挑選所輸入信號強度最大的一段作為測試,要使輸入電平的峰值接近但不突破0db,然後就是輸出電平的調整,那麼,由於輸入電平的調整,輸出電平衰減器(也就是信號輸入那一軌的推子)保持在刻度0的位置即可(注意!0不是最低,而是使輸出電平和輸入電平保持一致。最低是-oo,負無窮大)。第二,是調音台與電腦音效卡或多軌機之間的電平關系。如果是多軌機,則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其各軌的電平是廠家調校過的。或者是數字調音台與數字多軌機以ADAT或T-DIF相鏈接,那就更不用擔心音量的問題了,肯定是和調音台上保持一致的。那麼,要注意的就是調音台與電腦音效卡之間的鏈接。首先,如果是數字調音台連接音效卡的ADAT、SPDIF等數字介面,則無需調校,數字信號的傳輸是一定能夠保持原有電平的。那麼,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調音台的模擬介面與音效卡的模擬介面的連接。如果是數字調音台的模擬介面與音效卡的模擬介面連接,則需要在調音台上的電平與音效卡的電平讀數一致,也就是說,用標准1khz進行測試的時候,當數字調音台的輸出電平讀數為0db的時候,計算機中錄音軟體的錄入電平讀數也應該是0db;如果是模擬調音台的模擬介面與電腦的音效卡模擬介面連接,那麼就需要進行如下調校。用模擬調音台發出一個1khz信號,並將其輸出電平調整至0db,此時電腦內錄音軟體的錄入電平讀數應為-18db或-14db,否則有可能會出現電平過載的情況。
2、經由音效卡的模擬輸入介面直接錄入計算機,這樣就簡單多了,方法和調校調音台的輸出電平方法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在保持聲音信號被轉為數字信號不過載的前提下,盡量提升錄音電平即可,不用怕因為提升雜訊,因為你將每一軌的電平都錄到最大,縮混的時候肯定要降低,這樣,反而會起到降低雜訊的作用。
3、補充一句:電腦內測試音效卡輸入電平讀數的最佳軟體根據個人經驗推薦SOUND
FORGE。
第二章:錄音的基本概念以及技術流程
首先,讓我們先明白什麼是錄音。顧名思義,錄音就是記錄聲音(廢話!),那麼記錄聲音都需要什麼呢?最簡單來說,需要一個收集聲音並把聲音轉變成電信號的東西,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話筒了;還需要一個記錄聲音的東西,那也就是錄音機了。以上的道理估計是誰都明白的。
那麼進一步說,我們現在的錄音的基本過程又是如何呢?現在我在下面進行一個簡單的羅列:
1、拾音過程
2、聲、電轉換過程
以上兩個過程由MIC完成
3、聲音調節過程(包括前期的EQ、壓限、音量等等),這實際上是對電流的調節。
4、聲音的記錄過程:通過多軌機,電腦、錄音機等進行記錄。
5、聲音的處理過程: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縮混過程(mixing)
即使再復雜的錄音也是這幾個過程完成的。有些friends可能會問,知道了這幾個過程又有什麼用呢?請記住,這些過程不是拿來讓你死記硬背的,而是讓你學會應付錄音過程中會出現的各種問題的。
比如說:你把設備全部打開後,話筒也接好了,但就是聽不到聲音,那麼就跟我來檢查一遍,第一步:話筒是否有開關?是否打開了?第二步:話筒與調音台的連接線是否正確?連接線是否完好?(可用萬用表檢查)第三步:話筒是否需要幻象供電?調音台的供電開關或者話放的供電開關是否打開了?第四步:調音台的增益電平是否開的太小了?或者調音台上的預衰減開關是否被打開了?如果以上四個步驟均檢查無誤,而調音台上依然沒有輸入信號顯示,那麼試著把話筒插在調音台的另一路上,如果依然沒有信號,那麼換一個其他音源或話筒來進行試驗,如果這樣還是不行的話,基本可以斷定調音台的設置可能出現了某些問題,那麼至於出了什麼問題,各個調音台的情況不一樣,只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前四個步驟檢查無誤,然而換了一個話筒後,就有聲音了,那麼基本就可以斷定是話筒出的問題。在這里,我想請大家記住一點:不要相信任何設備會永遠任勞任怨的為你工作,哪怕那設備再昂貴,再穩定,也會有出問題的時候。
那麼,通過以上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了解錄音的技術流程,將為排除錄音過程會產生的各種問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排除問題的能力不是靠書本上交來的,而是靠經驗得來的。但記住一點,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下,設備出現了問題,都不要慌,那樣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嚴重,問題既然已經出現了,那我們要做的只是解決他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是嗎?
第三章:拾音技巧
大家經過上節課,都已經知道了拾音就是把聲音收集的過程了吧。那麼現在,我來大概說一下拾音過程中的技巧。
一、單個人聲拾音:最簡單的人聲拾音是用一個MIC錄一個人的聲音,把MIC調為心形,或超心形指向,讓人的嘴直接對著話筒即可。話筒與嘴的距離大概分為如下幾類:
1、最通常的錄法,嘴離開MIC大概20厘米左右,而且叮囑歌手,唱的時候不要左右或前後晃動。這樣,對於一些沒什麼太多錄音經驗的歌手是很有好處的。因為這樣可以保證他們在唱整首歌曲時音質統一。
2、錄具有親切感的人聲:上面所說的拾音方法,在某種程度上說,錄出來的聲音有些偏冷,因為與MIC的距離不在MIC的近講效應的范圍之內。
在這里,我首先講一下什麼是近講效應。簡單的說,聲源離MIC的距離越近,MIC所拾取的低頻部分就越多,也就是說,你唱歌的時候離MIC越近,你所聽到的聲音的低頻就越豐滿,但是,如果你離MIC太近的話,就會使MIC產生過多的低頻諧波共振,從而導致低頻的變形、失真。
但是,在不使聲音過渡失真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有效的利用這種「近講效應」,使得拾取的聲音更加豐滿,並且具有一定的親切感。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如果是這樣的話,等聲音錄制完畢以後,在後期處理的時候加一些低頻不就行了,干嗎還要在拾音的時候改變與話筒的距離呢?對於這個問題,回答如下:如果你想得到什麼樣的聲音,那就盡你一切所能在前期錄音時得到與之更加接近的聲音,否則會給你的後期處理增加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後期作出來的聲音和前期錄出來的效果是有區別的,你很難做到前期錄出來的聲音效果。
在這里,我要強調一個問題,無論你要如何錄制人聲,一定要給MIC加上防撲罩,加防撲罩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防治人聲撲話筒,而且,對於你話筒的防潮,也是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的。
3、拾取美聲唱法的人聲:錄制美聲唱法,不需要什麼親切感,美聲唱法最關鍵是要使人聲流暢、干凈,並且盡量減少呼吸的聲音。那麼,錄制美聲唱法時,嘴與MIC的距離在40~50厘米都不過分,只要你的MIC有足夠的拾取能力,並且你的錄音環境足夠好的話。
4、拾取更加具有細節感的人聲:做到這一點,首先是要在一個非常好的拾音環境內,否則的話,細節沒錄進來,雜訊倒是會增加不少。具體的做法,在這里我只作粗略的講述,因為追求不同的效果,會有不同的MIC拾取方法,無法一一講述。在一個有優秀拾音環境,並且,拾音空間不少於15平米的環境下,可以給一個人聲擺放2支或以上的MIC來拾取人聲的不同細節,我比較通常的作法是:用一支MIC對著人的嘴,用另一支MIC對著人的喉頭或以下部分,這種拾取方法,有可能產生的弊病是相位抵銷,這就要通過自己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的摸索,來獲得最佳的MIC擺位。當你獲得一個成功的MIC擺位的時候,呵呵,你會聽到完全不同以往的人聲效果。
二、和聲演唱拾音或合唱拾音:我所說的這種情況,多數指伴唱的拾取。這個時候,應該有最少3個人同時發出聲音,那麼,就要把MIC調整至全向指向,以能錄清除沒一個人的聲音。當然如果你有三個MIC分別給三個人,那更好。但是,如果你這樣做,除非你的錄音室有寂靜端分割處理,否則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產生相位抵銷。但是,如果你把三個人分開的話,伴唱歌手之間的交流就沒有了,不利於錄到具有高度默契感的和聲。所以我建議,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用一支MIC拾取伴唱各聲部的人聲。
在拾取伴唱的時候,伴唱歌手與MIC的距離最重要的不是三個人相同,而是三個人的聲音在拾取之後的音量比例要均衡。那麼,你要作的就是在控制室中根據你自己的耳朵作出判斷,並且,藉助對講MIC給錄音室內的伴唱歌手下達指令,調整他們之間沒一個人與MIC不同的距離,以獲得均衡並且渾然一體的伴唱聲音。
三、簡單的常用樂器拾音:
1、吉它:MIC對准吉它的共振孔,距離20厘米左右即可。
2、小提琴:MIC從側面對准琴箱以及琴弦的方向,距離30~40厘米即可。
3、長笛或竹笛:MIC對准樂器,距離2米左右。
4、二胡:MIC對准腔體,距離50厘米左右。
當然,以上講的只是一些最簡單的樂器拾音方法,如果想獲得豐滿的單樂器聲音,大部分情況下,要用4、5支以上的MIC來拾取同一件樂器。關於這種拾取方法,不方便在這里一一講述,如果想知道的話,來電話,或者發EMAIL給我吧。
第四章:話筒放大器的使用
話筒放大器,簡稱「話放」,是對話筒輸入的信號進行放大的設備。
無論我們把話筒插在調音台上,音效卡上,或是卡拉OK機上,這些設備都有一個(或多個)話放,那麼,還有一種是獨立工作的話放,他只負責把話筒信號放大並且進行一些必要的處理,然後變成線路輸出信號再輸出出去。這種獨立工作的話放一般來說是比較全面並且專業的,我在這里只講這種話放,以及數字調音台上所帶的話放。
這種話放通常帶有以下功能:1、壓限器;2、EQ;3、撲聲消除器;4、嘶聲消除器;5、雜訊門。我個人比較偏好使用其中的壓限器和嘶聲消除器,其他的都在後期縮混時再作。
首先,我們先將話筒線與話放連接好,並通過正常的聲音測試調整話放輸入電平。以人聲為例,讓歌手跟著伴奏正常的演唱,並調整輸入電平,使聲音峰值不超過設備的截斷電平即可。
第二步:調整壓限器,壓限器的工作原理驢兄已經給大家將過了(參見「學歷與研究」中的《動態神功》文),我這里只是向大家說明壓限器在針對人聲以及一些簡單樂器時的使用原則。
最至關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使用壓限器的目的不僅僅是壓縮聲音的動態,使其具有強大的表現力和豐滿度,更加不能忽略的是--壓限器的使用不能讓聽眾聽出「痕跡」,也就是說,一首歌,或者一件樂器,如果你錄出來以後讓人感覺到聲音出現以後有一個被壓縮的過程,那麼,就是你使用壓限器的失敗。
那麼怎麼做到不被聽眾聽到壓縮的痕跡呢?我仍然以人聲舉例:
當歌手演唱的是一首慢歌,那麼聲音的要求在絕大部分的情況下是流暢,穩定。在壓限器上,要作的就是適當降低啟動時間,增加恢復時間,降低閥值,並且增加壓縮比,我通常使用的經驗是:啟動60ms左右,恢復150ms左右,閥值-20db左右,壓縮比為4:1或6:1。當然,這個數字不是一定的,不同的人聲、不同的設備等等不同的條件,都會產生不同的壓限器調節,這要靠大家自己去實踐。
當歌手演唱的是快歌的時候,需要的是聲音爆發力強,並且干凈,不拖泥帶水。在壓限器上,要作的就是適當延長啟動時間,減低恢復時間,提高閥值,並且使用更加大的壓縮比。我通常使用的經驗是:啟動150ms左右,恢復50~20ms左右,閥值-8db左右,壓縮比為8:1~10:1。
在前期錄制人聲的時候,沒什麼可能把聲音的動態一次性都調整好,在後期縮混的時候肯定還要繼續調整。
至於嘶聲消除器,大部分的話放上比較簡單,只需要設定門限和消除量即可,嘶聲消除的重點是要使聲音不因為處理而變的渾濁就可以了。
至於錄其他的樂器,在調整壓限器的時候把握一個重點就是:所有的聲音經過壓限器的處理之後都盡量不要帶有壓縮過的痕跡,都要流暢,才好。
第五章:話筒放大器使用的高級技巧(一)
上節課,我講了話放的基本使用方法,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話放在使用中的一些技巧。
一、錄音環境不同:
1、大型帶自然混響的錄音棚:這種錄音棚的拾音區面積大概在100平米以上,並且擁有良好的聲學反射條件。在這種錄音棚里錄音,是要根據需要來收錄反射聲部分的。那麼在使用話放的壓限器的時候,就要盡量降低其壓縮比,也就是說,如果壓限器的壓縮比太大的話,當聲音的音量達到閥值時,壓縮器就會把超出的電平很大程度的降低,那麼隨之而來的早期反射聲也會同樣的被降低,那麼,得到的聲音就不能正確的原始的空間感,這種情況下,最好把壓縮器和擴展器同時使用。就能防止某些聲音電平過於小的問題。另外,因為降低的壓縮比,那麼,過大的音量電平可能會使聲音失真。這樣,我們就要適當的降低閥值,讓壓縮器從比較低的電平就開始動作,並且保持柔緩的壓縮過程,但是,要記住的一點是,不要過分的減少壓縮器的啟動時間,因為在硬體壓縮器或者某些仿硬體的軟體壓縮器上,減少啟動時間會導致雜訊的增加或者聲音的失真。
2、小型吸聲型錄音室:這種錄音室通常面積不是很大,但是吸聲作得非常好,在這種錄音室里,不用考慮反射聲的錄制,所有的聲音的空間感,都要靠後期的處理來得到,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話放上面的壓縮器,在這種情況下,所要注意的只有一點,就是盡量不要使聲音帶有太多壓縮器處理的痕跡。
上次,我說過這個話題以後,有朋友問我,壓縮器的處理還會有痕跡嗎?怎樣避免呢?回答是這樣的:首先,壓縮器從原理上來講,通常是不會給聲音的處理帶來痕跡的,但是,由於人的聽覺神經的特性,導致人耳在很多情況下能分辨出來壓縮器處理的痕跡的。大家都知道,人對高頻聲音的敏感度遠遠大於對低頻聲音的敏感度。那麼,當壓縮器工作的時候,雖然對聲音的高低頻進行了同等程度的壓縮或降低,但是,在我們聽起來就會感覺壓縮器對高頻的衰減比對低頻的衰減要大,那麼,就會導致我們感覺,聲音經過壓縮器的處理以後變得有些「悶」或者「癟」了。
這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一個聲音的電平超過壓縮器我們設定的閥值以後,壓縮器會在啟動時間到達的時候准確的開始動作。但是,從聲音電平達到閥值到壓縮器識別出這個電平達到閥值是需要一個瞬間的,這個時間雖然非常短,但卻是絕對不可以忽略不計的,尤其是數字壓縮器,這個問題就更明顯。那麼在我們的耳朵里聽到的就是聲音在「出來」以後又被「打」了回去,更增加了那種聲音的那種「悶」的感覺。
那麼,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當然,用更好的話放或話放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法,例如「紅條」、「藍條」之類,但是,如果我們沒有那麼多錢買那麼好的話放怎麼辦呢?我們只好從現有的設備來想辦法解決了。下面我就把我在使用中的一些經驗說說,首先是盡量避免使用過大的壓縮比,這樣,聲音在達到閥值以後,就不會被很大程度的壓縮,而導致聲音「悶」,如果一定要使用大壓縮比的話,那麼最好適當的降低閥值,使壓縮器從比較低的電平開始動作,然後盡量使用軟拐點。使聲音的壓縮過程盡量「溫柔」一些,其實說了半天,上面這句話才是關鍵,我們要使壓縮器動作溫柔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降低閥值,延長啟動時間,降低壓縮比,使用軟拐點等等,結合使用各種手段,並且要經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找到最適合我們自己設備的處理方法。我說的這些方法在後期縮混的時候作壓限器處理的時候也同樣適用,具體的,我到講縮混的時候再講。
不知道哪些對你有幫助,但是還是看看吧。
參考資料:愛微電影
3. 關於用佳能600D錄制微電影,錄音方面的問題。
你好,我是傳媒學院的 如果你是考慮聲音會隨著機器的遠近忽大忽小的話 還是使用錄音筆 再自己進行聲音剪裁吧 畢竟你用的是單反 即使是攝像機 聲音也會隨距離改變的 錄音有雜音的話 可以用對話或者背景音樂掩蓋 希望有幫助~
4. dbfs是什麼文件
dbfs格式是指數字音響中以滿刻度為基準的分貝值。滿刻度可保證數字錄音有最大的錄音電平,所有的數字電平皆用dBFS表示。低於滿刻度20dB的信號便是-20dBFS。電腦打不開的,而是專門的機器才能用。
音響技術是研究聲音信號的轉換、記錄、傳送和重放的專門綜合性技術。數字音響技術是指在音響技術的基礎上,對原聲信號(合樂、聲樂等)進行一系列數字處理後,再恢復成高質量的模擬聲音信號的技術。數字音響技術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家庭影院、汽車音響到個人音樂播放器。
5. 說說如何提升微電影錄音質量
微電影錄音質量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設備的,因為微電影社成本的影響,肯定不可能像拍正式的電影那樣,用一些專業的收銀設備,能夠起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這種微電影通常都是後期配音的比較多,因為後期配音的話可以在一個安靜的室內,這樣不會受到什麼外來的影響。如果說僅僅是在外面錄音受到距離的影響,聲音有大有小,肯定會影響音質的。
6. 在拍微電影用同期聲時,我想知道是用單反自帶的麥克風錄音還是用獨立的錄音設備進行錄音
如果可行的話,兩邊一起錄,話筒接錄音機(微電影可以考慮Zoom H4、Olympus LS-100等,Roland的就已經太貴了,別說SoundDevice了。。。),機身話筒也錄音,後期通過板點來對位。注意一定要做好場記工作。
之前我們電視劇和電影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錄音的,因為專用錄音機可操作性和錄音質量都很好,而且可以現場獨立監聽。機頭話筒錄音可以幫助對位,了解現場情況等。
如果預算不高的話可以考慮直錄,您說的「長臂猿套裝」我不了解,不過一般照相機的輸入增益有限,一般都是為線路電平設計的,如果套裝沒有放大器,您需要配一個電池供電的話放來增益話筒收取的信號,以使錄音結果達到理想電平。這種方式要注意監聽,6D的錄音電平表應該是在菜單中的現場錄制時不能監看,音頻輸出口和視頻輸出集成在一起(沒用過6D,不知道影片拍攝時候有沒有電平表,也不知道有沒有獨立耳機孔/音頻輸出,我是根據5D和650D的經驗猜測的),所以可能需要自己動手做監聽線,並且使用外置監視器(估計用6D的都得用外置監視器)。
7. 電台用什編輯器做節目呢 好學么
這個教程當中軟體操作部分並非全部原創,由於當中軟體部分已經升級,所以這里進行適當修改使符合當前使用,圖片截圖大部分進行了重新截取。文中適當加入了細節部分,後面第三部分「操作實踐示例」屬於原創,因未見網路上有更具體步驟教程,有些教程只是粗略介紹,沒有具體介紹到Total Recorder最為重要功能;一些教程只保留在過去版本,已經完全落後於現時版本超卓功能。網上有比較多網友還在不斷提問如何錄制網路電台節目,故本人結合了網上比較完全的教程重新編排了這個教程。
教程當中錯漏之處在所難免,存在的問題可能本人沒有發現,請各位在使用和實踐當中發現問題時及時提出,讓這個教程能不斷完善,謝謝各位!
一、錄制電台節目簡介
錄制電台節目可分為網路電台純軟體錄制和硬體軟體結合錄制。
純軟體錄制好處在於節省大量時間和金錢,完全自動化,一次簡要設置能長期運作,能方便編輯錄制工作,自主控制錄制方式,錄制音頻格式自由控制,等等。缺點在於同時進行錄制進程有限,錄制效果會受網路連接質量影響,多個同時錄制時監聽困難。
硬體軟體結合錄制優點除軟體具有優點外還可能無限擴展同時錄制線程,也就是當硬體許可情況下能同時錄制電台數目不受限制。錄制質量穩定清晰,硬體影響錄制質量問題微乎其微,可以自由切換監聽錄制中節目。缺點在於要花費數額比較大金錢購置硬體設備。
這里主要講述網路電台純軟體錄制。至於硬體軟體結合錄制方法會在日後有機會同大家分享。
二、軟體介紹和軟體基本操作
我們目前只需要一個錄音軟體,配合電腦本身自帶常用媒體播放軟體就能實現純軟體錄制的所有功能。
網路上能進行網路電台錄制的軟體有多個,但按功能之強大和使用性能來看要數Total Recorder。
1、軟體的下載和安裝
網路萬能錄音機 Total Recorder 5.2 專業版 大小:2.7M 語言:中文
下載地址: http://www.hanzify.org/index.php?Go=Show::List&ID=7469
軟體安裝一共分三步。雙擊下載完成後的壓縮包,打開後裡面的文件如下圖:
圖1
1、Total Recorder 的安裝步驟
Total Recorder 的安裝有三步,依次是:HA_TotalRecorder_52_szl.exe、HA_TotalRecorder52_ADD_SZL.EXE和注冊。具體步驟如下:
(1)打開壓縮包,先雙擊「HA_TotalRecorder_52_szl.exe」,運行安裝程序。這一步很簡單,你不斷地點「下一步」就成。安裝後按提示將電腦重啟。 這一步實在太簡單,我在這里就不貼圖了。
(2)再打開壓縮包,雙擊「HA_TotalRecorder52_ADD_SZL.EXE」,將插件包中包括的三個已漢化的官方插件和三個網上搜集的音頻編碼器安裝完成。
至此Total Recorder的軟體安裝完成,桌面上會有一個新圖標。雙擊在桌面上的圖標就可以啟動Total Recorder,它工作時的主界面如下:
圖2 Total Recorder 的主界面
(3)還是在這個壓縮包里,打開雙擊「漢化說明.txt」,打開幫助菜單->點擊注冊將主程序注冊信息填寫到相應部分,完成主程序注冊。打開幫助菜單->插件注冊將各個插件注冊信息填寫到相應部分,完成插件部分注冊。插件部分請按自己需要進行取捨。
2、軟體設置
Total Recorder在開始使用前,不必做任何操作就可以開始錄音。但為了發揮它的最大效能,建議做如下的設置:
點菜單上的「選項」/「設置」,這時會彈出一個 樹型的設置界面。對Total Recorder的大部分設置都在這里進行。
(1)選「MP3」,在「選擇MP3編碼程序」的下拉菜單里選擇「LAME 編碼器」。見下圖:
圖3 MP3編碼器設置
從圖中可以看到版本號:1.32和引擎號:3.93,MP3編碼器3.93屬於當前經多方測試是最穩定和編碼質量最好的版本,假如你使用MP3格式保存錄制文件建議你最好使用這個版本,而且提供強大的ID3v1標簽、ID3v2標簽編輯功能。
圖4 ID3v2標簽編輯
(2)選「打開/保存」。設置好系統工作時需要的臨時文件夾和默認的打開/保存文件夾。如下圖:
圖5 設置系統工作時的臨時文件夾和默認的打開/保存文件夾。
這兩個文件夾最好設在最大的硬碟分區上,以免擠占操作系統所在系統盤的空間。比如我的G盤空間是12G,我就把臨時文件夾和默認的打開/保存文件夾分別設置為F:\Temp和D:\Media\故事。其中臨時文件夾由Total Recorder使用,默認的打開/保存文件夾則由用戶使用,你可以再在其中建立幾個子文件夾以便給錄音文件分類存放。這兩個文件夾的名字是任意的,但需要預先由你計劃好。
★特別提示:
☆如果錄音到一半死機或是停電了,那麼也不會把錄音全損失掉,因為Total Recorder在錄音時每隔5秒(默認值)就會將錄音數據進行一次寫盤。默認情況下所寫的緩沖文件就在臨時文件夾里。這里設置的臨時文件夾是F:\Temp,那就到F:\Temp里找了,日期最新的文件就是了。 ☆這些軟體設置步驟不是必須的。你要是嫌設置麻煩,就跳過「打開/保存」這個設置不做,或者以上兩個軟體設置步驟都不做,Total Recorder多半也會工作得很好。
(3)選「系統」。一般按默認設置就能工作正常,當前5.1聲道以上獨立音效卡或主板集成音效卡,都能同時進行多個錄音和播放進程。但兼顧部分舊音效卡,要同時進行播放進程必須在「音頻重放和記錄設備」處選擇相關音效卡,兩處「立即使用」必須鉤選中。如下圖:
圖6 主程序系統設置
(4)選「文件名稱」。當進行定時自動錄制時,錄制生成文件名稱可以按照你預先設定的規則自動進行命名,這種命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重復文件名產生,更重要是能讓你知道各音頻文件用途屬性。
圖7 自由定義文件名稱
在這里你可以任意新建、復制、編輯、刪除文件名稱規則如下圖:
圖8.9 文件名稱規則
製作自己定義喜歡的文件名模板,你可以運用程序提供的多個欄位插入到模板當中,各欄位都是常用的音頻標簽,更有提供了年月日時秒數字型大小碼。你更可以運用「選擇並插入路徑到模板」功能使錄制音頻自動放到你設定的文件夾裡面。假如你有自己伺服器,利用模板功能你可以做到自動製作網址路徑,完全自動更新網站音頻節目,你是否覺得什麼都變得輕松多了。運用這些欄位配合自己自由添加名稱,你可以做到很個性的文件名稱。效果如下圖:
圖10.11.12.13 個性文件名稱
(4)選「分割」。這個設置讓你自由分割錄制音頻,該功能尤其對長時間錄制音頻有用,精確設置後你可以做出非常出色的分割效果,該功能完全滿足電台監聽錄音需求。
圖14 文件分割
主程序設置選項先介紹到這里,部分具體細節有待大家去慢慢摸索和開發,相信大家會有意外收獲。
3、基本操作
(1)如何進行錄音?
所謂錄音,就是錄下聽到的所有聲音,比如音樂網站提供的在線試聽、語音大廳里的朗誦、歌唱、說話……,或者是你使用某個軟體的音頻/視頻播放器放音的時候。Total Recorder在進行網路錄音時,是使用的「軟體」模式。如果錄制其它聲音來源則要選擇「音效卡」模式,選擇音頻來源音效卡,假如你的音效卡支持多通道,可以選擇「使用多線路」選項。
首先按Total Recorder主界面上的「錄音源及其參數設置」按鈕,將錄音源選擇為「軟體」,如下圖:
圖15 「錄音源及其參數設置」
在「錄音參數」處點擊更改按鈕,進入到保存錄音格式選項界面,如下圖:
圖16 選擇錄音格式
Total Recorder提供保存音頻的格式有多種,最常用音頻包括MP3、WMA、WAV等等,你自己可以任意選擇。如果你錄制的音頻需要進行後期編輯,而且想保存為MP3格式,我個人認為先用WMA高采樣率保存,然後進行編輯修改後再轉換成MP3格式。因為MP3編輯後保存會有失真情況,除非你採用高採用率進行保存音頻。一般而言采樣率越高,保存的音頻文件大小越大,相反越小。一旦格式設定,以後將會以這個默認格式保存,你以後隨時可以修改該默認保存格式。(後面有更詳細描述)
之後的操作很簡單,點確定後返回主界面,按下錄音按鈕即可。錄完按停止鍵即可。想聽錄好的聲音,按播放鈕即可。要保存文件則直接按保存按鈕或從文件菜單選擇保存即可。
一般情況下,播放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你是在網路上語音室里播放,你在播放時可能會遇到問題。但請你放心,問題一定可以解決,解決的方法請看本文的第4部分「使用技巧」。
關於判斷錄音是否正在正常進行的方法是:你只要看錄音電平表上的那兩個條形的綠色水平柱在左右閃動,就說明錄音正在進行中。 ★特別提示:在「軟體」模式下進行錄音時,按下錄音按鈕時可能會出現一個提示,如下圖:
圖17 錄音前可能出現的「首選設備」提示
這說明存在錄音的「首選設備」問題。這時只要按確定,然後在彈出的「聲音和音頻設備」界面上選「音頻」,將「聲音播放」里的首選設備和「錄音」里的首選設備改成Total Recorder選項,然後點「應用」再點「確定」。具體修改如下圖:
圖18 「軟體」錄音模式下的首選設備
接著關閉和打開語音軟體一次即可正常開始錄音。
(2)如何進行音效卡錄音?
如果我們不是在網路上或者某個軟體播放器里錄音,而只是進行常規的聲音錄制比如自錄麥克風里的聲音,或者是各種外接音源比如CD、碟機的錄制,那麼你可以選擇「音效卡」錄音模式。先按Total Recorder主界面上的「錄音源及其參數設置」按鈕,將錄音源從「軟體」改成「音效卡」,然後「確定」。回到主界面後按錄音鈕即可開始錄音,要停止錄音按停止鈕(真是廢話,嘿嘿)。 ★特別提示:在「音效卡」選項里其實有兩個選項,一個是「使用多線路」,另一個是「使用在混音器中選定的線路」。這兩個選項對高手可做進一步研究吧,初學者可不去管它。)
(3)如何保存錄音文件?
錄音完畢,你可以點取保存按鈕來保存文件。其中你可以將文件保存成*.wav(默認)格式,也可以將文件保存成*.mp3甚至*.wma等其它格式。保存成*.wav的步驟很簡單,略去不談,這里介紹保存成*.mp3的步驟。如圖:
圖19 將錄音保存
要想將文件以MP3格式保存,只要在點「保存」按鈕之後,在進行文件路徑設定和保存文件之前,先點「更改」按鈕,會彈出一個對話界面。在「指定格式(預設)」列表裡有關於MP3的有三個選項:MP3接近高品質、MP3 中等品質、和MP3 低品質。在網路上錄音樂網站上的音樂時,你可以選「接近高品質」,如果是在碧聊語音大廳里進行網路錄音,你選擇「MP3 低品質」或者「MP3 中等品質」就可以了。如下圖:
圖20 聲音格式選擇
MP3品質越高,同樣時間長度的文件體積就越大。它的選擇和錄音的音源質量有密切關系,錄音音源質量高,就可以選擇高品質MP3格式。錄音音源質量低,選高的MP3格式也沒用,僅僅只是加大了文件體積。所以選擇合適的聲音格式是很重要的。對於碧聊語音大廳而言,因為目前的語音插件只有8000Hz的采樣速率,而且是單聲道的。所以你選「MP3低品質」就可以了,其它錄音情況下你可以酌情選擇另兩個MP3格式選項。另外Total Recorder雖然在列表裡只列了三個MP3品質選項,但實際上也提供了有極其豐富的MP3采樣率和比特率控制選項,只要你選定采樣率和比特率後點擊「另存為」按鈕,將該格式保存為一個名稱方式,以後你只需要選擇該預設名稱就可以了,具體選擇步驟請朋友們自己摸索,這里從略。 此外在保存功能的「更改」項目里還包含了許多其它壓縮格式的選項,比如WMA(是否存在這個格式和你系統中安裝的軟體有關)格式。你可以自己進一步地研究。
(4)如何進行錄音電平的控制?
在「聲音播放和錄音電平」區,左邊一點的「音量」滑桿是用於控制播放音量的,右邊的「電平」滑桿是用於控制錄音電平的。點擊「高級」按鈕,你可以進行精細調節音量和錄音電平的百分比,更可以控制左右音量大小如下圖:
圖21 錄音電平調整
在錄音中,我們主要是控制錄音電平。在網路(軟體)錄音模式下,你可以將錄音電平控制在 0 db 或者是 -1 db 的刻度上。在音效卡錄音模式下,錄音電平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特別提示:通過控制錄音電平,讓錄音波形的幅度達到80%左右即可。請不要讓電平表的指示經常處於100%,這樣會造成嚴重的削波失真。
4、使用技巧
一般情況下,Total Recorder錄音不會有問題,但在特定的情形下比如語音聊天大廳里想要和平時一樣播放音樂、朗誦唱歌時會出現如下問題:
(1)音頻設備沖突問題:
比如用Total Recorder在房間里播放音樂,出現提示「音頻驅動程序忙-其他應用程序正在播放」,如下圖:
圖22 「音頻驅動程序忙-其他應用程序正在播放」
或者用別的播放器放音,出現「指定的設備已在使用中。請等待該設備空閑後,再試一次。」如下圖:
圖23 「指定的設備已在使用中。請等待該設備空閑後,再試一次。」
以上問題的產生都是和所謂的「首選設備」問題有關,解決方法不難:點Total Recorder菜單中的「選項」/「系統」,將「重放」里的首選設備和「錄音」里的首選設備這兩個選項(根據實際的使用經驗來看,你通常只需要把「重放」里的首選設備改過即可。)改回成原音效卡,即不選擇「Total Recorder 驅動程序」做為首選設備。最後再點「應用」再點「確定」。如下圖設置即可:
圖24 將「重放」里的首選設備和「錄音」里的首選設備都改回成原音效卡
把聲音播放首選設備選為音效卡之後,你就能正常地在語音聊天大廳里同時播放音樂和說話。當你在語音聊天大廳里進行這個設置修改後,一般要關閉和打開語音一次,這樣你對「首選設備」的修改才能在語音聊天大廳里生效。
另外請注意:在將聲音播放首選設備由 Total Recorder 改成原來音效卡的操作中,本例圖中音效卡設備名是我電腦上的音效卡名字。你的首選設備列表裡音效卡音頻設備名字不大會和上圖一致的,它和你的音效卡型號有關。
8. 什麼是好的錄音電平
1、經過調音台錄入電腦或多軌機:
在這種情況下,要注意的是兩個問題。
第一,是調音台電平的問題。
調音台作為信號輸入的初始設備,要使其做到在電平不過載的前提下,電平盡量的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調整調音台上信號輸入軌的增益電平,挑選所輸入信號強度最大的一段作為測試,要使輸入電平的峰值接近但不突破0db。 然後就是輸出電平的調整。由於輸入電平的調整,輸出電平衰減器(也就是信號輸入那一軌的推子)保持在刻度0的位置即可(注意!0不是最低,而是使輸出電平和輸入電平保持一致。最低是-oo,負無窮大)
第二,是調音台與電腦音效卡或多軌機之間的電平關系。
如果是多軌機,則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其各軌的電平是廠家調校過的。或者是數字調音台與數字多軌機以ADAT或T-DIF相鏈接,那就更不用擔心音量的問題了,肯定是和調音台上保持一致的。那麼,要注意的就是調音台與電腦音效卡之間的鏈接。首先,如果是數字調音台連接音效卡的ADAT、SPDIF等數字介面,則無需調校,數字信號的傳輸是一定能夠保持原有電平的。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調音台的模擬介面與音效卡的模擬介面的連接。
如果是數字調音台的模擬介面與音效卡的模擬介面連接,則需要在調音台上的電平與音效卡的電平讀數一致,也就是說,用標准1khz進行測試的時候,當數字調音台的輸出電平讀數為0db的時候,計算機中錄音軟體的錄入電平讀數也應該是0db;如果是模擬調音台的模擬介面與電腦的音效卡模擬介面連接,那麼就需要進行如下調校。用模擬調音台發出一個1khz信號,並將其輸出電平調整至0db,此時電腦內錄音軟體的錄入電平讀數應為-18db或-14db,否則有可能會出現電平過載的情況。
9. 請問後綴是.dbfs是什麼文件用什麼工具能打開
dbf是dBase和FoxPro所使用的資料庫格式,在沒有這兩種軟體的情況下,可以使用Excel打開文件。在Excel的「打開」文件的對話框中,選擇文件類型為「dBase(*.dbf)」就可以了
麻煩採納,謝謝!
10. 第一次拍微電影 機器是5D3 買了個同期錄音話筒 拍出來的視頻,在電腦上播放,只有一個耳機有聲音
我對樓主問題的理解是,5D3錄下的音頻是單聲道,而電腦上錄下的音頻是雙聲道。樓主是用耳機來判斷的。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
我按我的理解來回答你。
首先,判斷音頻的聲道用耳機來聽是很不準確的。要用音頻軟體或專業非線編軟體來查看音頻屬性。如圖:
願樓主早點解決問題,創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