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谷歌兩位創始人將辭職,對谷歌會有什麼影響嗎
這兩位創始人辭職也不是突然就辭職的,因為這兩個人已經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了,不管是重大的投資者電話會議還是一些谷歌的開發者大會。
在1998年的時候,佩奇跟布林創造了谷歌。現在谷歌已經發展成一個很壯大的公司,他們兩個的辭職,雖然是對谷歌這個公司有了一定的影響,但是谷歌現在還是在不斷的發展當中。但這兩人發布離職消息之後,谷歌的母公司的股票還上漲了0.5個百分點。現在對於谷歌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員工抗議。比如說谷歌處理安迪離職賠償9000萬美元的事情,也引起了一些員員工的不滿。安迪曾經被控性騷擾,最終谷歌這個公司決定解僱他,但是也同時給了他很多的賠償金。希望谷歌這個公司能夠越做越好。
B. 谷歌中國這些年發生的事有哪些
這個問題好復雜。
建議你問問網路
Google中國
「Google中國」為谷歌(Google)在中國的稱呼之一。2006年4月12日,Google公司行政總裁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宣布該公司的全球中文名字為「谷歌」。Google中國對「谷歌」的解釋是「播種與期待之歌,亦是收獲與歡愉之歌」,並稱此名稱是經Google中國的全體員工投票選出。「谷歌」發布不久,即遭到很多用戶的批評。隨後,部分中文用戶發起反對「谷歌」的網上簽名活動。但Google中國堅持使用「谷歌」作為正式名稱,但在實際中仍然存在「谷歌」、「Google中國」混用的現象。
2010年4月3日,谷歌的首頁由「Google谷歌」悄然更名為「Google中國」,意味著Google在中國使用了整整4年的名稱「谷歌」退出歷史舞台。
「Google中國」為谷歌(Google)在中國的稱呼之一。2006年4月12日,Google公司行政總裁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宣布該公司的全球中文名字為「谷歌」。Google中國對「谷歌」的解釋是「播種與期待之歌,亦是收獲與歡愉之歌」,並稱此名稱是經Google中國的全體員工投票選出。「谷歌」發布不久,即遭到很多用戶的批評。隨後,部分中文用戶發起反對「谷歌」的網上簽名活動。但Google中國堅持使用「谷歌」作為正式名稱,但在實際中仍然存在「谷歌」、「Google中國」混用的現象。
2010年4月3日,谷歌的首頁由「Google谷歌」悄然更名為「Google中國」,意味著Google在中國使用了整整4年的名稱「谷歌」退出歷史舞台。
google在中國的發展史
2004年4月1日
Google 公司發布最新版本Google Toolbar工具欄。為了使用戶得到更加完美的網上體驗,通過Google公司對技術的不斷更新,新版免費Google工具欄可以把英語翻譯成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日語、韓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和西班牙語8種其它語言。當把滑鼠移動到一個單詞上時,Google工具欄的單詞翻譯功能(WordTranslator)可以將單詞翻譯成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西班牙語、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日語或者韓語。
2004年4月18日
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組織和尋找自己的信息,Google推出了Gmail中文界面。中文Gmail用戶現在可以通過中文界面更方便地使用Gmail。這是繼Google桌面搜索和新版Google工具欄之後Google推出的又項一新的服務。
2004年6月23日
Google公司宣布專門為使用簡體中文的用戶推出五種新的快捷搜索功能,從而使用戶可以更快速地訪問每天常用的信息Google快捷搜索。
2004年7月15日
Google推出一項稱為「網路名瀏覽(Browse By Name)」的Google工具欄新功能。有了這一功能,用戶可以直接在網際網路瀏覽器地址欄中鍵入單詞和字元,而不必輸入完整的URL,就可以快速方便地瀏覽所需要的網際網路內容。
2004年9月9日
Google公司推出Google新聞簡體中文版本,支持用戶搜索瀏覽來自1000多簡體中文新聞來源的新聞。Google中國新聞(Google News China)提供全面的新聞搜索服務,並提供來自中國和全球的簡體中文新聞文章以及相關新聞圖片的鏈接。
2005年3月7日
Google公司宣布推出Google桌面搜索中文Beta版。這一應用將使用戶象用Google搜索互聯網一樣,快速地搜索自己計算機上的信息。
2005年5月25日
Google公司宣布正式推出Google桌面搜索中文版。這一免費下載的應用將使用戶可快速方便地搜索自己計算機上的信息。在原Beta版的基礎上,今天發布的桌面搜索1.0版本增加了搜索QQ騰訊TM(Tencent Messenge)和MSN聊天文本的功能。
2005年6月10日
Google公司宣布推出Google大學搜索(University Search)服務。這一專門的搜索服務可幫助用戶尋找關於中國國內大學的信息。同時,Google公司今天還宣布推出政府、學校和非贏利機構搜索服務。兩項服務都是免費的。
2005年7月8日
Google推出簡體中文版Firefox版Google Toolbar(Google工具欄)測試版(Beta)。可免費下載的Firefox版Google Toolbar可提供拼寫檢查以及一系列其它功能,可使您的網路瀏覽更方便更高效。
2005年9月5日
Google公司宣布向中國用戶推出Google新搜索服務Google本地搜索 (Google Local)。該服務可幫助中國用戶方便地在線找到包括鄰近企業名錄、地圖和相關網頁的相關本地信息。
2005年9月13日
Google宣布推出中文版的Google站點地圖(Google Sitemaps)服務。 Google站點地圖是一個免費搜索引擎輔助系統。網站管理員可以利用這一系統將自己管理的網頁(包括專門針對移動設備而設計的網頁)提交給Google,從而使其網頁進入Google的索引資料庫。這意味著網站管理員可以向Google提供更多有關Web內容的信息,因此Google可以更好地提高全球用戶的搜索結果質量。
2005年9月21日
Google公司宣布推出中文版Picasa軟體。這款免費照片管理軟體的應用使得數碼圖片的組織、編輯和共享更為簡單。Picasa軟體提供了可滿足所有水平用戶需要的易於使用的工具,可組織管理PC中大量照片和圖片,同時還可幫助用戶將一般的快照處理成很棒的圖片。
2005年10月14日
中文版Google Desktop 2正式推出了。Google桌面搜索(Google Desktop)是一款可以免費下載的應用程序。它可以幫助用戶更方便地訪問所需要的信息,無論這些信息是在網際網路上還是存儲在自己的計算機中。Google Desktop 2除了搜索功能以外還集成了智能Sidebar工具條,能夠幫助用戶在桌面上方便地訪問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照片、新聞、RSS/Atom饋源以及電子郵件。
C. 谷歌員工罷工是怎麼回事谷歌股票會受影響嗎
據外國媒體紐約時報11月1日消息,谷歌員工大罷工,此次由谷歌員工發起的罷工計劃涉及到全球各地的辦事處,罷工的目的是為了抗議谷歌對性騷擾案件的不作為。
谷歌股價顯然受到了影響,近期一直跌跌不休,11月1日當日收盤跌0.42%,
最新行情可關註:網頁鏈接
外媒稱,此次罷工將在日本當地時間早上11點開始,各地的辦公室會根據當地的時間作出跟進。這些罷工的員工們還向谷歌的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列出了一份清單,要求包括終止性侵犯和騷擾等行為的私人仲裁。
私人仲裁是指事件的受害人要放棄起訴權並由谷歌內部處理,並且一些情況下還要簽署保密協議。
造成這次谷歌員工罷工事件的導火索是《New York Times》的一篇報道。報道指出,安卓的創始人安迪·魯賓曾於2013年在一家酒店內強迫員工為其口交,雖然谷歌後來確認事情屬實,並且也勒令安迪·魯賓辭職,但還是給了他一比多達近億美元的遣散費,在安迪·魯賓的離職報告中也沒有提到他的不當行為。隨後,谷歌母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在會議上向員工緻歉以安撫員工們的情緒。
在回應該文章時,安迪·魯賓聲稱「這些虛假指控是誹謗活動的一部分」,指責故事裡包含了許多關於其在谷歌工作期間的不準確指出、對他的報酬也有誇大其詞的描述。然而《紐約時報》的報道還是掀起了巨大的波瀾,憤怒的員工迫使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在會議上向員工緻歉。
Google股價走勢,可留意其實時行情和技術分析
D. 谷歌公司稱員工可搬到有墮胎權的州,其他科技公司是否也會跟進
我想谷歌公司很熟悉,它的員工大多是互聯網開發、網路運營方面的專家。 谷歌公司作為互聯網巨頭,受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以前開始谷歌公司就提倡員工在家工作、在家工作。 現在,可以在家裡連接企業宣傳人員,很多視頻業務APP都有使用價值。 這也為在家工作提供了好處。 谷歌的員工在家工作,但他們的工資等是正常支付的。 這不僅給員工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谷歌隨後確認事實,命令安迪魯賓辭職,但以一對多給了他近億美元的遣散費,安迪魯賓的退休報告中也沒有提到他的不正當行為。 隨後,谷歌母公司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在會上為安撫員工情緒向員工道歉。
E. 從谷歌辭職出來成立拼多多的80後小伙——黃崢的創業路,你知道嗎
看準機會,不必等待,勝利的曙光即刻照亮前程。黃崢順利成為國內前三富豪和他的能力分不開關系,毒辣眼光和設身處地為消費者著想,這樣的創始人也一定會成功!
F. 黃錚為什麼從谷歌離職
個人離職原因是隱私,不必打聽。
當事人想辭職,按照程序,應該書面提交辭職申請,辭職報告通常簡單就好,但是應該真實合理,並有比較充分理由,特別是想急辭職的,要說明原因,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法律規定是提前一個月的,可以參考以下範文。
辭職報告(範文)
尊敬的公司領導:
我因xxx的原因,目前無法繼續工作,經本人再三考慮,決定在X年X月X日辭職,特向公司提交辭職報告。 希望您能及時找到合適的人選接任我的工作。
辭職人:xxx
年月日
離職原因大體有以下幾方面:
1、感覺個人在公司發展的空間有限;
2、薪酬待遇與個人期望值有較大差距;
3、員工與領導層之間的互相信用程度較差,
員工與上司不容易溝通,想法得不到上司重視;
4、與領導人在公司理念上產生分歧;
5、企業人際關系過於復雜,導致員工情緒低落、心情郁悶;
6、公司發生改制、股東或主要經營者更換等,被調整離職;
7、個人原因(如自己選擇創業、離開企業所在城市、出國、考研等)選擇離職;
8、公司對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清晰,在員工晉升、培訓、薪酬增幅、激勵、承擔更多工作責任方面與個人期望值有較大差距,員工感覺到成長機會較少而選擇離職;
9、辦公環境不佳,如有輻射、噪音、被動吸二手煙等;(這一項在女性離職原因中佔有一定比例);
10、合同期滿或項目(工程)到期。
G. 李開復什麼時候離開GOOGLE的
離開時間 2009-9-4
「創新工場」的創新和疑問
讓我們重溫一下蘋果公司成立和發展的過程。
1976年1月,還在惠普工作的史蒂夫·沃茲尼克得意洋洋地拿出了自己研發出的計算機主板AppleI,盡管他很努力向惠普公司推薦該產品,公司卻說,這不是此時公司要開發的產品。於是他的好哥們兒史蒂夫·喬布斯說:「嘿,咱們干嗎不自己來賣它。」這就誕生了蘋果公司。
公司啟動所需的錢來自於兩位創始人。沃茲尼克賣掉了他心愛的HP-65可編程計算器,價錢是500美元;喬布斯賣掉了他的大眾汽車,本來說好的價錢是1000美元,可是幾個星期後汽車發動機壞掉了,因此只賣了500美元。不過幸運的是蘋果公司可以依靠出售產品來獲取資金,而且喬布斯很快就找到了買主。全美第一家計算機零售連鎖店位元組商店(ByteShops)決定以每台500美元的價格購買50個蘋果電路板。這樣蘋果如果能夠交出產品,就能得到2.5萬美元。
當然,對於新創公司而言,錢還是個問題,除非喬布斯願意一輩子挨家挨戶推銷他的電腦。於是喬布斯去找了一個風險投資家。此人名叫唐·瓦倫丁,今日看來可謂大名鼎鼎,他曾經在仙童半導體和國家半導體公司做過管理層,後來創建了紅杉資本。喬布斯一天好幾個電話的糾纏,使瓦倫丁不堪其擾,於是他說,小夥子,我投資沒問題,但你得先找個市場營銷方面的專家,「你們兩人誰都不懂市場,對未來的市場規模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樣無法開拓更開闊的市場。」
瓦倫丁推薦的人是邁克·馬庫拉,馬庫拉曾經投資過英特爾,因此成名和發家。邁克·馬庫拉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蘋果,他不但加入了蘋果,還成為公司初期的投資人,他先是投資了蘋果公司9.2萬美元,還以自己的名義向銀行貸款25萬美元給公司。理由是,他相信這家公司會在5年內躋身世界500強。
1979年夏天,蘋果公司再次融資,此次參與投資的全都是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機構和商業銀行。比如施樂公司的投資部施樂發展公司投了105萬美元。這是上市之前的最後一次融資。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上市,每股發行價14美元,當天以22美元開盤,幾分種內460萬股被搶購一空,當日收盤價29美元。喬布斯當日身家達到2.17億美元,那年他24歲。邁克·馬庫拉身家則達到2.03億美元。
1983年5月,蘋果公司以排名411位進入財富500強,從成立到成為500強,蘋果用了7年時間,比馬庫拉估計的稍長了一些。
現在,別被這些炫目的數字給迷惑掉了,從這樣一家典型的創新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得看出點什麼來:兩位絕對優秀的創始人、創始人自己砸鍋賣鐵搜羅資金、做出好產品,還得為自己找到天使投資、完善自己的管理層 (邁克·馬庫拉扮演了這個雙重角色),然後,如果一路順利,公司就可以繼續融資,最終上市,成為大公司——當然,也可以選擇將公司賣給另外一個大公司,就像Youtube(谷歌收購了它)、Paypal(e-Bay收購了它)、Mysapce(新聞集團收購了它)所做的那樣。
現在,離開谷歌中國的李開復宣布成立「創新工場」,意欲扮演天使投資者加管理支持者的雙重角色。李開復在 「創新工場」的官方網站上說:「(它將)帶來規模化、產業化的天使投資,用一套完整、成熟的體系,甄選出最優秀的創意、創業者、工程師,把每一個創業環節和資源進行最佳整合,幫助創業者,確保其初期的良性發展……當項目成熟到一定程度後,自然剝離母公司成為獨立子公司,直至最後上市或被收購。」
也就是說,「創新工場」是所有這些創新公司的「母公司」,而不單純是天使投資者。想像一下,邁克·馬庫拉讓喬布斯給他打工的場景——後來是邁克·馬庫拉離開了蘋果公司,因為喬布斯找來了新的經理人。我們還不大清楚李開復會如何來激勵這些創新和創業者,但是李開復已經反復聲稱,自己要做「老闆」。
從他接受采訪透露出的內容來看,「創新工場」或許更像一個大公司在進行項目制的研發,不過每個項目都會獨立,項目的研發人員也會得到股權激勵。我們從盛大和巨人這兩家公司提供的網游創業平台上也能看出類似的影子,它們同樣為創業者承諾提供資金、管理,甚至推廣、營運的支持。而且,陳天橋和史玉柱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創業家。
中國的確需要大量的天使投資者以及能夠對新創企業提供管理支持的創業輔導者,李開復在這一點上的判斷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是李開復創造的這種類似母公司對子公司提供資金和管理支持的模式,是否能夠真正成為創新孵化器則有待時間證明。畢竟,很難想像如果邁克·馬庫拉當初提出由他收購蘋果,喬布斯會做何反應。
H. 谷歌量子計算John Martinis辭職,這對量子計算領域有何影響
因為John Martinis的加入,谷歌的量子硬體才開始了突破性的進步,而John Martinis辭職之後,對於谷歌的量子計算硬體開發會有較大的影響,但是在我看來就算John Martinis辭職,他應該還是會在量子計算領域中有所貢獻。他只是離開了谷歌公司,而不是離開量子計算這個領域,因此他或許會繼續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為量子計算領域做出更多的貢獻。
John Martinis離開了谷歌量子硬體研究團隊,對此這個團隊是否還能夠繼續有所突破目前還是無法得知的。不過我認為John Martinis應該還會繼續在量子領域,離開公司的他,也許會沉浸於量子領域的學術當中,他本人對於這個學術的研究還是有非常大的興趣,因此對於量子領域應該還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I. Facebook二號人物桑德伯格離職,對公司的運營會有哪些影響
當地時間6月1日,52歲的雪莉·桑德伯格(SherylSandberg)根據社交媒體公布,將於秋天辭去臉書母公司Meta的首席戰略官(COO),將來致力於自身的慈善基金會和公益工作中,COO一職將由Meta總裁發展官哈維爾·奧利文(JavierOlivan)將出任,桑德伯格將再次在Meta的股東會就職。
在公布辭職的文章中,桑德伯格誇贊了她與扎克伯格的長久合作關系。「他有時候要說我們都是一起長大的,的確如此,」桑德伯格寫到。「在我性命的緊要關頭,在人生道路的無上頂峰和真真正正低谷期,我從不必須轉過身找尋扎克伯格,由於他一直在我身邊。」
扎克伯格表明,Meta還計劃開展內部結構重新組合,以相互配合轉型。扎克伯格表明:「展望未來,我並不準備在大家目前的構造中替代雪莉的人物角色。我並不明確這是不是很有可能,由於她是一個超級明星,以她自身特有的形式界定了首席戰略官的人物角色,即使有可能,我覺得Meta公司已經到達了那樣的水平,即人們的設備和各個部門更為密切地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將全部業務流程和經營職責與人們的商品分離機構。」
J. 谷歌員工的抗議與辭職,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公司
員工辭職的話
那就是有相應的原因的
這樣的話,那就是要分析找到解決辦法才可以留住員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