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越獄》主演真名叫什麼
姓名: Wentworth Earl Miller III
生日: 1972年6月2日
出生地: 英格蘭,牛津郡
成長地: 紐約,布魯克林
身高: 6' 1/2"(1.84——1.85米左右)
眼睛顏色: 藍綠色
星座:雙子座
大家不知道的特長:清唱 (大學時加入了合唱隊The Tiger Tones,而且與他們一同錄了兩張專輯)
血統:美國黑人, 牙買加, 英國, 德國, 法國, 荷蘭, 敘利亞和黎巴嫩
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法律與秩序
喜歡的電視明星:Angie Harmon
最喜歡的游戲:拼字游戲
自己的車: 1983 Mercedes 300
作品:《Buffy the Vampire Slayer捉鬼者巴菲》、《Time of Your Life》、《Popular》、《ER急診室》、《Joan of Arcadia天國的女兒》、《Ghost Whisper鬼語者》
和諧又統一地融合了危險和安全、暴力與溫柔、邪魅和儒雅、暴徒和學者、冷靜和瘋狂的各種氣質,一部《越獄》讓Wentworth Miller從龍套怪圈中脫獄而出,成為2005年最耀眼的電視明星。雖然曾經因為血統問題被初戀女友拋棄,曾經因為一副漫畫被全世界人誤解,闖盪好萊塢卻參經經歷了488次失敗的面試,他終於沒有放棄尋找自己。Wentworth,實在有著太多的故事要說……
第一次見到Wenworth是在一部叫做《鬼語者Ghost Whisper》的電視劇里,他扮演一個在越戰中去世的美國士兵鬼魂,千里迢迢回來見兒子最後一面。這部電視劇里他全部的戲就在於那雙讓人痛徹心扉的眼睛,流露出的是怎樣的一種眼神!迷惘、痛苦、悲哀到最後幸福滿足,飽含的淚水濕潤了每一個觀眾。自此,我對他充滿了好奇,為什麼他演技這么好,而我們卻從來沒有聽說過他?隨著電視劇《越獄》的開播,我們的願望得到了滿足。
憤世嫉俗的青年時期
Wentworth的父母在美國耶魯大學求學時相遇相愛。1972年6月2日,我們的主人公 Wentworth Earl Miller III 在英國牛津郡哇哇落地。祖母給小Wentworth起了現在的這個名字。這個名字來源於簡·奧斯丁的著名小說人物「Captain Wentworth」。實際上Wentworth是姓,所以Wentworth名字由兩個姓組成。 Wentworth的意思是:「Went」=英國諾森伯蘭郡的一條河流,「worth」=此地。天生一雙迷人綠色眼睛的小miller在牛津郡渡過了自己的童年,當時他父親得到了羅氏獎學金,在牛津繼續研讀法律。當他父親完成學業後,全家搬回紐約。Wentworth回憶自己從小被灌輸一種概念。如果你想從事一份工作,那麼就要堅持到底,絕對不能半途而廢。父親每天在他出門上學之前都會對他說一個詞『積累』,「每一次測驗,每一次問答老師提問,每一次和老師的談話,都會影響到最後的成績,並且將對你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有益。所有你察覺不到的細微之處,將是你獲得巨大成功的奠基。」 就是這種人生態度和他的首次登台經驗,冥冥中似乎決定了他未來的職業方向,成為一個演員。而他父親更是在不知不覺中更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Miller回憶:「我的第一次演出是在幼兒園。我們打算演一出恐龍的童話劇,我扮演暴龍。那時我們都需要自己製作演出服裝,大部分小孩都用各種顏色的紙做成恐龍頭套戴在頭上,而我父親卻異想天開地用了別的材料製作了一個巨大的暴龍頭。演出那天,當我戴著那個東西走到舞台上時,所有人都驚呆了……場面非常轟動。」在他的整個求學階段,只要父母允許,他就參加各種各樣的舞台演出。
當他入學布魯克林的密德伍德高中時,生平第一次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6年級時,Wentworth決定在一次家庭作業中描述自己的家族歷史。他女朋友當時並不知道Wentworth是個混血兒(美籍非洲、牙買加、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敘利亞和黎巴嫩),當她得知後竟然對Wentworth說:「滾回的種植園去吧,黑鬼!」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他因為家族血統而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隨後他們搬到了Sewickley,Wentworth入學誇克谷中學。從誇克谷高中畢業後,Wentworth進了普林斯頓大學,他自己這個說:「我在一個傳統教育至上的環境中成長,所有人都認為我應該沿著大學——工作——事業這樣一條他們認為非常合理的人生路線前進。」
Wentworth在入學報到之前特別擔心他的同學和室友會不接受他。他不知道應該如何解釋自己的血統?難道每當他遇到一個新朋友都必須向他們挨個解釋一切嗎?此時他的父母給了他一個非常好的建議,你就在自己的宿舍里擺滿我們的全家福,這樣當你的朋友來宿舍找你時看見這些照片就會立刻明白一切,你根本不必特意去解釋。事實上,Wentworth因為曾經受到歧視和傷害導致了他一度非常偏激,並對自己的出生非常不認同。伴隨著他這種不好的狀態的是壞名聲和綽號「臭小子(Stinky)」,從密德伍德一直到普林斯頓。「我曾經做人態度非常惡劣,不過我現在是一個乖孩子了,」Wentworth回憶說。這種不好的態度讓他在1994年普林斯頓求學期間惹上了不小的麻煩。隨後在出演《人性污點》獲得成功後再次被人揭露,以下是著名雜志《紐約客》的報道:「他在普林斯頓日報上發表過一張漫畫,諷刺當時的Cornel West教授,這位美籍非洲血統的黑人教授那時被哈佛大學挖走了。這張漫畫描繪了一個白人學生在想像West教授的第一堂課,教授說:『今天的課我最有資格來講,題目是節奏感——為什麼你們沒有一個人擁有,你們應該如何來掌握節奏。』這幅漫畫還形容West教師是『新買的奴隸(newly purchased)』,這是一個學生對一個教授的評價。」 其實Wentworth只是出言不慎,結果卻被廣大讀者誤解為惡意的種族歧視。不了解Wentworth背景的人都認為這篇漫畫是嘲諷黑人教授是哈佛新買進的奴隸。這事後來鬧得很大,有很多人寫信抗議,最後還上了《時代》周刊,Wentworth成了轟動一時的爭議性人物。整個事件中Went始終沒有用自己的身份來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解,而是選擇了沉默。Wentworth認為,「如果別人不理解我的意圖,我也不需要費勁地去解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只是他們在報紙上看到的名字而已,他們並不了解我,而且多半把我當白人了。」 多年後,當Wentworth看到《人性污點》的劇本時,認為自己很合適這個角色,不過他也有小小的顧慮,擔心萬一演了這角色以後會不會被定型,只能演黑人的角色。不過最後還是去面試了。Wentworth向負責面試的導演Deb Aquilla坦誠了自己的身世,也提到了在普林斯頓時的那個丑聞。Went的真誠感動了Deb,Went初試成功。第二輪面試中,Went給導演Robert Benton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在拿到這角色之前,Went被要求提供自己身世的證明。Went回憶當他站在復印機前復印自己家族的像冊的時候,看著自己祖先們的面孔,想像著他們經歷的一切,有一刻他不知道這樣的付出值不值得。好在最後Went得到了這個角色,當時他擁抱了在場所有的人。離開後,充滿感激之情的Went給母親打了電話報喜。 在影片殺青後,Went給Cornel West寫了一封致歉信,不過並沒有得到迴音。巧的是,在《人性污點》中扮演Coleman母親的演員和West教授是朋友,所以當West教授出現在《人性污點》紐約首映式上的時候,教授給了Went一個擁抱,兩人終於冰釋前嫌。 這事件後,Went潛心學習,並參加了一個校內的男聲合唱團「虎咆(tigertones)」,不再涉足類似敏感事件,Wentworth如此打法時間,「這一年裡跑遍了全國巡迴演出,夏天的時候我們還去了歐洲,我們在街頭賣藝賺取午飯錢。這是你觀察了解體會這個世界的最好方式。」
在普林斯頓的最後一年,Wentworth決定開始英語文學專業的論文,這篇論文是關於如何認識自己、感知自己,在現今這樣一個白人男性占統治地位的時代。這篇論文意義深遠,包含了Wentworth多年來的個人經歷和感悟,甚至影響到了他以後的職業生涯,讓他明白在好萊塢的世界裡面應該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有著黑人血統的演員。
好萊塢之夢
1995年獲得英語文學學位畢業後的Wentworth面臨著就業問題。「普林斯頓是一個非常保守大學,三分之一畢業生會留校繼續讀書,然後三分之一去了其他大學或者華爾街之類的地方。成為一個演員,這真是我生平最大的一次冒險。」他把所有勸阻留在了腦後就從紐約搬到絡杉磯,就為了進入影視圈。他的是計劃是:成為一個執行製片人,躲在幕後並能獲得穩定的收入。此時他覺得做一個演員實在是過於冒險了,肯定會飽一頓餓一頓。 但是絡杉磯不是那麼好混的,這里的文化環境他一直沒有適應。一開始沒有劇組願意招收他,所以生活一直處於找工作的狀態。「我在這里的第一年完全是做著小工的工作,發發傳真或者整理各種檔案,還要換燈泡和幫老闆喂魚。據說通常一個年輕人初到好萊塢都會干這些工作。如果周末大樓發生火險警報,他們只會打電話通知我這個新人去處理。」這個階段他一直在努力尋找著自己的定位。 「每個周末我都會去辦公室,因為我住的地方沒有空調,而絡杉磯又是個火爐。我在會議室閑晃,搜刮公司廚房裡面的食物,看各種製作公司送來的膠片。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我一直在幻想著『如果……我會……』,其實沒有如果,所以我決定退出這樣的生活。」 「說起來有點嚇人,我沖進老闆的辦公室,我說『你明白,我想做這行,我要成為一個演員。』她說:『可以,我剛剛被聘為一家電視公司的總監,我想你可以跟著我做我的助手。』這份工作的薪水是4萬美金一年,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遠遠超過我的最低要求。」 「我一直在想,什麼是我最想做的,什麼其實是我不想做的。每一個畢業後的年輕人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最終,我意識到,如果我接受了這份工作並且幹得不錯,我會過上舒服日子,但其實我心裡卻一直會後悔沒有成為演員;可是如果我成了一個優秀的演員,我心裡卻絕對不會後悔當時沒有接受這份助手的工作。」 「所以我不得不拒絕了老闆的好意,她說:『你這是在自毀前程,你絕對會後悔的。』但是我態度很堅定,哪怕從此過著貧困的可憐生活,我需要演戲就像是我需要空氣一樣重要。」 之前他曾經在一家書店打工,「收入處於最低水平線,每天戴著領帶掛著胸牌站在櫃台後面……我衡量著自己,如果你每天都在等待,每天都在想著能休息一下,你不可能會有時間把自己的照片和簡歷裝進信封裡面寄給每一個代理公司的每一個經紀人,你不可能成為一個演員,你連入場卷都得不到。」當Wentworth生活最潦倒的時候,他每天都盯著自己的所有家當考慮今天該典當什麼來付房租。
此後Wentworth上了兩三年的演員培訓班,直到2002年。「沒有所謂必要的正式的訓練。有些演員會告訴你,你必須在表演時舍棄自我。但是對我來說,演戲卻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在表演時把你平時不願意表達或者被環境壓抑的自我都展現出來。我認為演員課程就是最大限度地讓一個中產階級的年輕人如何拋棄中產階級固有的思維和行動模式,因為我們一生都在被告知什麼是恰當的,什麼是不適宜的。在我看來,所有人都需要放縱一下,那為什麼不利用這種放縱來賺錢呢?」
他只有1998年和1999年在兩部電視劇中出演了2個小配角,獲得了一點收入,隨後一年完全沒有任何收入。然後他又不得不回到原來的地方擔任一個小文員,「慶幸她沒有對我說:『怎麼樣?我早就告訴過你你會後悔吧?』此後我一直在給一些大製作聘用的大演員們撰寫合同。更多是時候,我就是在把一張椅子坐熱而已,我甚至想上網學習,獲得一個法律學位。那段時間可以說完全被我浪費掉了。」 2000是他出現在一些小型的電視節目上,還參演了一部電影。2001年他沒有任何演出,除了一部電影短片《302房間》。似乎他仍認不能在好萊塢這個地方找到自己的位置。「每天我都在各種面試中被選擇或被淘汰,這就是真實的好萊塢。」 隨後《人性污點》帶給他了一次轉機,但是最後Anthony Hopkins和Nicole Kidman太出色了,掩蓋了Wentworth的表現。最終,Wentworth離成功僅一步之遙。 從2003年一直到2004年年底,他又處於失業狀態。這期間他又開始想我究竟是怎麼回事,也間或做一些劇院的工作。
人生態度的轉變
在2003年至2004年之間,Wentworth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幾課,讓他的人生觀從此改變。「我被告知,《人性污點》讓我獲得了成為一個演員的機會,同時這部電影也幫我打開了幾扇門。但是當我走過這些門才發現,我在和一幫經常上雜志封面的男明星們在競爭。好萊塢就是一個名利的游樂場。最近的潮流是當你的電影上映,你必須開一個盛大的派對慶祝,邀請所有圈子的名人參加,甚至連幫劇組送批薩的人都要照顧到。同時你也要多多接受來自雜志的采訪拍攝邀請。這絕對是讓人沮喪到難以置信的經驗之談,但最後你發現為了自己也必須按照這游戲規則來做。」 所以他遵循了這游戲的規則,接受了一大堆著名雜志的邀請,上了封面,袒露了心聲,並還為著名的男性時尚雜志拍攝的大片,比如《L』uomo》《Vogue》和《Abercrombie and Fitch》。 他做事態度的轉變也體現在了他的面試中,「我最近才意識到面試的訣竅是,別把自己當作一個面試者,不必小心翼翼地生怕表現得不盡人意。面試就像是你參加一個陌生朋友邀請的家宴,你千萬別把自己當成客人,怕碰翻杯子弄臟地毯,你應該把自己當作是主人,好好地招待這些站在你面前衡量你表現的面試官。「我認識到Anthony Hopkins與大部分演員的不同之處,不在於角色的挑選。演員在閱讀劇本時,腦子里會先對角色產生一種非常具體的形象,如何穿著、如何走路、如何吃飯說話等等一切細節都有了一種概念。但是大部分演員是對自己的這種角色概念是帶著疑問,所以他們走進面試房間並進行表演後常常會問一聲:『這樣對嗎?』『你喜歡這樣嗎?』『這有效果嗎?』這樣的疑問讓他們最後落選。而Anthony Hopkins,當他決定了自己的概念後,他會以一種非常確定的方式表演出來,不帶一絲疑問,彷彿角色天生就應該這樣表現。這種態度的轉變,讓我在以後的面試中更加自信和自如。」
他也觀察分析了好萊塢這個龐雜的系統的運作方式,並得出了如下的結論:「在這個行業裡面,要想成為一個年輕的Tom Cruise或者Tom Hanks很容易。人們都知道該怎麼應付,當他們看到你後說:『啊,一個年輕版的Tom Hanks。老的那個這么成功,這個年輕的應該做得更好吧。』但是當他意識到面前這個人的沒什麼特殊之處時,就會立刻變臉,說:『現在你可以出去了,光是臉蛋沒用,等你能夠創造一些新的東西再來。』」 這種態度的轉變很快讓他有了穩定的工作機會,2004年他參演了另一部電影短片《The Hour》,也是一部監獄戲。巧的是,幾個月後他被通知去參加電視劇《越獄Prison Break》的面試。「當我走進面試房間,我大概是排到第三位上場,當時在場的30幾位電視台高層中很多都立刻認出了我。」
Wentworth回憶從面試開始到最後他獲得這個角色的過程很短。他周一面試,周二被告知錄用,周五就拿到了劇本。他沒什麼時間擔心落選,反而必須很快地面對緊張的工作,因為這次面試距離開拍只相隔了幾天。他很快就被《越獄》中的Michael Scofield這個角色迷住了,因為這個角色聰明、無情而且很迷人。當然,他也曾經產生過疑問,「我應該怎麼把自己融入這個角色?」這個角色即使被刀子頂住肋骨也要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不是個壞蛋,卻又被迫做一些沾滿血腥的違法事情。 這不是一部恐怖電影,而是一個關於一個家庭的真實故事:為了拯救一個自己深愛的人,你做事的底線是什麼?就Michael而言,這是一條突破高牆電網層層監控的越獄路線。這是一部非常棒的電視劇,讓我們去深入思考家庭關系,思考我們應該忠於什麼事什麼人,思考應該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這部關於家庭、社會和選擇的故事,所有的監禁都是與現實中一摸一樣。《人性污點》則更多是表現心靈的解脫。在《越獄》中,他扮演了一個白人男性,在監獄中遇到了兩個不同的派系:白人和黑人,並被要求選擇一個陣營。最後他選擇中立,但是卻同時被兩派加以壓迫。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考慮到Wentworth的背景,越獄劇組專門為了設計了劇情,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任何種族沖突事件,一直保持著中立。
2004年11月底,他們拍攝了第一集,並交給電視台高層審閱。電視劇最終能否現世決定於這一集是否吸引高層的興趣。第一集拍完之後,導演Brett Ratner 接到Mariah Carey的邀請幫她拍兩支MTV「Its like that」和「We belong together」,導演立刻想到了讓Wentworth出演,這樣可以提高他的知名度。事實證明確實如此,Wentworth更出名了。
脫繭而出
很多人都開始到處打探,這個英俊的男人是誰?然後開始津津有味的八卦起Wentworth的各種消息,比如討論他究竟像Hayden Christiansen還是更像Channing Tatum。他的身世種族也再一次被拿出來討論,因為Mariah Carey也是一個混血兒,人們都猜測是不是因為這個Wentworth才會被選中參演這兩部MTV。幸運再次降臨在Wentworth的身上,他被選中參演電視劇《Joan of arcadia》的最後2集,扮演一個同樣可以和上帝交談的惡魔角色Ryan Hunter,就像主角Joan一樣。
看到Wentworth在兩部MTV和《Joan of Arcadia》的出色演出後,電視台高層終於對電視劇《越獄》的開播和續拍開了綠燈。然後他離開了絡杉磯搬到了芝加哥千禧公園,那裡是距離《越獄》拍攝地點很近。
《越獄》推廣做得非常緩慢,但是當推廣活動全面鋪開時,效果出來了,電影院短片廣告、電視廣告、網路廣告全面啟動,甚至連電台廣告也沒落下。Wentworth再一次成為人們視線的焦點,不過這次他是這部電視劇的最亮眼的明星。記者們爭相采訪他,與《人性污點》公映時不同,這次記者們更關心他的私人生活,比如他是已婚還是單身。他說他目前單身,「我找女朋友的標准很簡單,就是手足健全。我理想的女朋友是這樣的:『同樣從事這個行業但不是演員,所以能明白我成名的艱辛,願意和我到處跑攝影棚,在我表演過火的時候能夠即使地阻止我,給我耐心地提意見。』」 記者還問到了他的個性,他這么回答:「一個相當沉悶無趣的人。我去圖書館,我看很多很多的書,我會在地鐵裡面吃東西。當我需要買內褲我就去GAP。」當被問道平時有空做什麼,他說自己從來不泡酒吧,閑暇時寫寫短篇小說或劇本,或者和朋友出去吃飯。有記者問他會不會將來演喜劇,他說自己就不是個幽默的人,如果別人認為自己幽默,那肯定是搞錯了。
2005年8月29日,《越獄》前兩集開播,獲得了非常棒的收視率,是Fox電視台1998年以來的最高紀律。他終於得到了夢寐已久的突破,就像是他最終從好萊塢這樣一座埋沒人才的監獄中越獄而出,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沐浴在最燦爛的陽光之下。
最真實的Wentworth
他會裝出一副自己是一個吃健康食品的人,事實上他是一個標準的沙發土豆(沙發土豆就是西方那些愛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吃零食的人。),他這么評價自己:「我很俗而且很無聊,一點也不性感。不喜歡泡吧,我能在20分鍾內消滅掉一整袋加量奧利奧,當然不能少了牛奶。」 萬一他家著火,他會先救掌上電腦、一些相冊、還有裹體的衣服。平時只要看到有女士大包小包伶著一大堆,決不會就這么走開,會上前去問她需不需要幫忙。如果情節需要、光照良好以及他祖母同意不看的情況下,他會裸體演出。
參演《越獄》是他的第一部作為主角的電視連續劇,以前在很多電視劇中都是客串演員,在《越獄》中他也參與製作了特技部分,親身拍攝把自己的腳趾頭切下來的那個場景。談及和Mariah Carey合作MTV時他說:「Mariah在MTV中穿著的一身婚紗,那件婚紗正是她在現實生活中結婚時的那件。知道嗎?那條婚紗至少重50鎊。她向我奔來擁進我懷里,邊上站著一個彪形大漢似的的保鏢警告我說:『你可千萬別摔著Mariah了!』」
談及《越獄》時,他說:「有時拍攝間歇我會去星巴克,穿著寬松的體恤和短褲,我的整條文身的胳膊都露出來,結果排隊時前後左右人們都跟我保持距離。其實,出演這個角色我並沒有特意健身,因為我懶。還有一個原因是,Michael並非是一個完美的超級英雄似的人物,象成龍那樣,Michael的與眾不同在於他超出常人的智慧。 《越獄》第一季結束的時候兄弟倆終於越獄成功了,第二季則會是他們逃亡的故事。談及劇中Michael和醫生的情感,Wentworth說兩人之間會有進一步的火花,但是同時也有許多困難要克服(首先Michael是囚犯,還打算越獄,另外Michael目前還是已婚狀態)。Wentworth還說會繼續光頭造型,原因之一是容易打理,其二是《越獄》劇中哥哥的扮演者Dominic也是光頭造型,這使兩人看上去更像兄弟,也是這部電視劇的賣點之一。
談到如今一夜成名後得到的關注,Went說他認識到上雜志封面,宣傳活動等等都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他認為自己與人們在雜志上看到的他是有距離的。Wentworth對有些雜志編輯對他的照片進行處理的做法(去掉他臉上的痣,改變他眼睛的顏色等)實在不以為然。至於私生活,他打算保持一定程度的神秘感。Wentworth認為他的工作就是盡力在一小時內娛樂觀眾,如果觀眾得到了娛樂,他的任務就完成了。至於私生活(比如有沒有交女朋友等)則不關他人的事情。
㈡ 日本女性喜歡坐擁擠的地鐵嗎日本的職業助推員是幹嘛的
日本人家家戶戶都有車,就是不開,就是擠地鐵,哎,就是玩兒!我老婆就是日本人,我在日本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期間多次乘坐地鐵,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日本地鐵一直存在2個關鍵問題,一個是擁擠,一個是痴漢騷擾。
最後想說的話
整體來說,日本地鐵擁擠的原因有很多,綜合原因非常復雜,想要解決幾乎不可能,當然,這種非正常擁擠也只是發生在上下班高峰期而已,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擁擠的,想要去日本遊玩,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當然,有些朋友就是想要去體驗一下擁擠的感覺,說不定也會有一次不錯的體驗。助推員這一工作的出現本身就是一種無奈,相信中國地鐵永遠都不會出現這種問題,我們的交通只會越來越便利,大家完全不會遇到這種苦惱!
㈢ 大家幫忙找個電影的名字。
呵呵~~~~~是不是天使艾米麗啊? 中文片名
天使愛美麗 天使艾美麗
外文片名
Amelie from Montmartre
更多中文片名
天使艾米莉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艾蜜麗
阿梅麗的奇妙命運
票房成績
全美首映票房:$136,470.00 (單位:美元)
全美累計票房:$32,680,816.00 (單位:美元)
海外累計票房:$120,300,000.00 (單位:美元)
版權所有
Victoires Proction - Tapioca Films - France 3 Cinéma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讓-皮埃爾·熱內 Jean-Pierre Jeunet
編劇
Guillaume Laurant .....story &
讓-皮埃爾·熱內 Jean-Pierre Jeunet .....scenario
Guillaume Laurant .....(screenplay)
演員
奧黛麗·塔圖 Audrey Tautou .....Amélie Poulain
馬修·卡索維茨 Mathieu Kassovitz .....Nino Quincampoix
Rufus .....Raphaël Poulain
Lorella Cravotta .....Amandine Poulain
Serge Merlin .....Raymond Dufayel
加梅勒·杜布茲 Jamel Debbouze .....Lucien
Clotilde Mollet .....Gina
Claire Maurier .....Suzanne
Isabelle Nanty .....Georgette
多米尼克·皮諾 Dominique Pinon .....Joseph
Artus de Penguern .....Hipolito
友蘭達·夢露 Yolande Moreau .....Madeleine Wallace
Urn Cancelier .....Collignon
Maurice Bénichou .....Dominique Bretodeau
米切爾·羅賓 Michel Robin .....Mr. Collignon
Andrée Damant .....Mrs. Collignon
Claude Perron .....Eva
Armelle .....Philomène
Ticky Holgado .....Man in photo (who describes Amelie to Nino)
Kevin Fernandes .....Bretodeau as a Child
Flora Guiet .....Amélie (6 Years Old)
Amaury Babault .....Nino (As a Child)
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Narrator/Récitant (voice)
Eugène Berthier .....Eugène Koler
Marion Pressburger .....Credits Helper
Charles-Roger Bour .....The Urinal Man
Luc Palun .....Amandine's Grocer
Fabienne Chaudat .....Woman in Coma
Dominique Bettenfeld .....The Screaming Neighbor
Jacques Viala .....The Customer Who Humiliates His Friend
Fabien Béhar .....The Humiliated Customer
Jonathan Joss .....The Humiliated Customer's Son
Jean-Pierre Becker .....The Bum
Jean Darie .....The Blind Man
Thierry Gibault .....The Endive Client
François Bercovici .....His Buddy
Franck Monier .....Dominique Bredoteau Kid
Guillaume Viry .....The Vagrant
Valérie Zarrouk .....Dominique Bredoteau Woman
Marie-Laure Descoureaux .....The Dead Man's Concierge
Sophie Tellier .....Aunt Josette
Gérald Weingand .....The Teacher
François Viaur .....The Bar Owner
Paule Daré .....His Employee
Marc Amyot .....The Stranger
Myriam Labbé .....The Tobacco Buyer
Jean Rupert .....Nasal operation man
Frankie Pain .....The Newsstand Woman (as Franckie Pain)
Julianna Kovacs .....Grocer's Client
Philippe Paimblanc .....Train Ticket Taker
Mady Malroux .....One of the Twins
Monette Malroux .....One of the Twins
Robert Gendreu .....Cafe Patron
Valériane de Villeneuve .....The Laughing Woman
Isis Peyrade .....Samantha
Raymonde Heudeline .....Phantom Train Customer
Christiane Bopp .....Woman by the Merry-Go-Round
Thierry Arfeuillères .....Statue Man
Jerry Lucas .....The Sacré-Coeur Boy
Patrick Paroux .....The Street Prompter
François Aubineau .....The Concierge's Postman
Philippe Beautier .....Poulain's Postman
Karine Asure .....Pretty Girl at Appointment
Régis Iacono .....Félix L'Herbier
Franck-Olivier Bonnet .....Palace Video (voice)
Alain Floret .....The Concierge's Husband (voice)
Jean-Pol Brissart .....The Postman (voice)
Frédéric Mitterrand .....Himself (voice)
Dean Baykan .....(uncredited)
Clément Chebli .....(uncredited)
Rudy Galindo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Sam 'Peg Leg' Jackso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Valérie Labro .....(uncredited)
Jean-Michel Larqué .....Himself (voice)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Manoush .....Nymphomaniac woman (uncredited)
Thierry Roland .....Himself (voice)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Sister Rosetta Tharpe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Jacques Thébault .....Voice-Over (voice) (uncredited)
製作人
Helmut Breuer .....co-procer
Jean-Marc Deschamps .....procer
Arne Meerkamp van Embden .....procer: Germany
Claudie Ossard .....executive procer
Claudie Ossard .....procer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影機
Technovision Cameras, Zeiss Ultra Prime Lenses
洗印廠
Laboratoires éclair, Paris, France
攝制格式
35 mm (Kodak Vision 320T 5277 and Vision 250D 5246)
製作處理方法
Digital Intermediate (master format)
Super 35 (source format)
洗印格式
35 mm (anamorphic)
膠片長度
3455 m (Spain)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製作公司
Victoires Proctions [法國]
Tapioca Films [法國]
France 3 Cinéma [法國]
MMC Independent GmbH [德國]
發行公司
UGC-Fox Distribution (UFD) [法國] ..... (2001) (France) (theatrical)
TF1 Vidéo [法國] ..... (2002) (France) (DVD)
Albatros Film [日本] ..... (2001) (Japan) (theatrical)
BIM Distribuzione [義大利] ..... (2001) (Italy) (theatrical)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阿根廷] ..... (2002) (Argentina) (theatrical)
Dendy Films [澳大利亞] ..... (Australia)
Filmcoopi Zürich [瑞士] ..... (2001) (Switzerland) (theatrical)
Filmladen [奧地利] ..... (2001) (Austria) (theatrical)
Gativideo [阿根廷] ..... (Argentina) (DVD)
Imagem Filmes [巴西] ..... (2002) (Brazil) (DVD)
Lumière [巴西] ..... (2002) (Brazil) (theatrical)
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 Miramax Films [美國] ..... (2001) (USA) (all media) (subtitled)
Miramax Zoë [美國] ..... (2001)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Momentum Pictures [英國] ..... (2001) (UK) (all media)
Paradiso Home Entertainment [荷蘭] ..... (Netherlands)
Prokino Filmverleih [德國] ..... (2001) (Germany) (theatrical)
TVA International [加拿大] ..... (2001) (Canada) (theatrical)
Triangelfilm [瑞典] ..... (2001) (Sweden) (theatrical)
Universal Pictures Germany [德國] ..... (2006) (Germany) (DVD)
Vértigo Films S.L. [西班牙] ..... (2001) (Spain)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Duboi [法國]
其它公司
Onkel Tuca FilmDecor [德國] ..... set construction: Cologne
Virgin France [法國] ..... soundtrack
上映日期
比利時
Belgium
2001年4月25日
法國
France
2001年4月25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1年4月25日 ..... (French speaking region)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1年7月6日 ..... (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瑞士
Switzerland
2001年7月26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英國
UK
2001年8月12日 ..... (Edinburgh Film Festival)
德國
Germany
2001年8月16日
南斯拉夫
Yugoslavia
2001年8月24日
加拿大
Canada
2001年9月7日 ..... (Québec)
加拿大
Canada
2001年9月10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荷蘭
Netherlands
2001年9月13日 ..... (Film by the Sea Film Festival)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1年9月20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法國女孩愛美麗·布蘭從來就沒有享受過家庭的溫暖,她的童年是在孤單與寂寞中度過的。父親是一名醫生,他幾乎不擁抱愛美麗,除了給她做醫療檢查之外,這樣難得的接觸讓愛美麗心跳加速,於是父親認定她有心臟病,不適合去學校,只能在家中學習。孤獨的她只能任由想像力無拘無束地馳騁來打發日子,自己去發掘生活的趣味,比如到河邊扔漂石塊,把草莓套在十個指頭上慢慢地嘬等等。唯一的朋友是一條金魚,而連它都郁悶到想要自殺——不停跳出魚缸 。母親受不了她的尖聲驚叫,決定把魚放歸到河中。一次愛美麗被鄰居捉弄,她在他看足球賽時報復他——用個收音機聽著,每到進球的關鍵時刻拔掉天線,如此反復。八歲時,母親被跳樓的遊客砸死,神經質的父親更加自閉,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長大後的愛美麗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做女侍應,在咖啡館和她租住的小公寓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些奇怪。愛美麗每周末搭地鐵會去看父親。在地鐵站她邂逅了趴在地上夠自助照相機櫃下的碎照片的男人。
1997年夏天的一個事件改變了艾米莉的人生。那天新聞播報黛安娜王妃在一場車禍中身亡,而愛美麗手中的瓶蓋掉到地上,撞上一塊牆磚。愛美麗從裡面掏出一隻鐵盒,裝滿了小男孩所鍾愛的小玩物和許多照片。愛美麗於是決定要是能找到盒子的主人——半個世紀前這個公寓的房客,她就開始幫助所有的人。愛美麗開始尋找曾經的小男孩,她拜訪並見識了各種各樣的鄰居,幾乎走訪了巴黎城中所有的「白度圖」,最終在玻璃人老頭的幫助下將盒子還回了主人。從此她開始了懲惡助善的天使生涯 。路上的盲人,二十年不出門的玻璃人老頭,遭到丈夫背叛的女房東,慳吝凶惡的果蔬攤主,善良木訥的伙計, 咖啡店古怪的客人和賣煙女,還有自己的父親。
無意中她撿到了收集照片男的一本相冊集,裡面是重新整合的碎照片。愛美麗知道這個就是自己想要的男人,也許自從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她開始向她心中的愛人「施魔法」……
[編輯本段]精彩評論
·She'll change your life.
·Shiawase ni naru[Japan]
儒內以敏銳的洞察力捕捉到了一些富有意味、優美的時刻,那些發自真實生活但又被賦予了浪漫詩意的細節使整部影片細致動人,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影片比他過去的作品更加溫情,更加細膩了。
這部影片也是儒內以最佳方式傳達出了無盡的鄉愁,對孩提時代的巴黎、夢想中的巴黎的眷戀。
這其實不是一部完全快樂的電影,它飽含著憂郁哀傷和苦樂參半的情調。它描寫了一群孤獨的人,他們在交流溝通上困難重重,生活破碎不堪,充滿了挫敗感。在其濃郁的幻想色彩和奇妙的想像力之下,是對現實生活和苦樂人生的透視與觀照。儒內鏡頭中的巴黎雖然是理想化的,但仍然有其現實色彩。阿梅麗或許是理想化、風格化的人物,但她的每一部分正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平凡人,她就在我們身邊。
儒內將法國詩意電影的傳統與個人風格完美地統一起來,我們仍然可以從影片中找到儒內式的黑色幽默和古怪創意,但我們也能夠發現普列維、卡爾內等老一輩導演的影子。
可以說,儒內憑借這部影片成功地東山再起。影片在法國上映後,掀起了一波觀看熱潮。放映六周創下了$2800多萬的票房佳績,雖然和好萊塢的大片相比,這個成績不算什麼,但對於法國本土電影來說,已屬不易。
有意思的是,對於這部電影,人們的看法幾乎走向了兩極。喜歡者瘋狂地迷戀,而討厭者則毫不客氣地鞭笞。如愛丁堡電影節的藝術指導將此片選為開幕電影:「我再也找不到比它更歡快的影片來開幕,找不到更好的作品為以下的兩個星期定下基調了。」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本片是一個現代灰姑娘的童話,它鏡頭底下的巴黎跟歌舞片《琪琪》或《花都舞影》一樣,都是比明信片更加明媚的世外桃源。詭異的魅力、豐富的想像、夢幻色的幽默是它的特長,把少女的悸動和憧憬化成一幕幕迷人的畫卷。
這部精靈古怪、充滿了奇幻想像力的影片是法國電影怪傑讓-皮埃爾·儒內的最新手筆。儒內早年憑借一系列頗有特色的短片確定了自己的電影風格,他偏愛於那些非同尋常、甚至帶有卡通色彩的人物形象和超常規的攝影角度。
他與另一位怪才馬克·卡羅惺惺相惜,自80年代合作拍攝廣告、音樂錄影帶和短片,並以這些作品擁有了鮮明的個性標記:天才的視覺創造力和濃郁的黑色幽默感。
1990年,他們合作編導的《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贏得了巨大的成功,奇譎詭異的想像力和黑色幽默、童話般的情節以及新穎獨特的視覺效果獲得了叫好聲一片。影片得獎無數,並成為了文化潮流和時尚話題。他們也因此成為法國影壇最亮眼的新星。雖然被寄予很高期待的《失嬰城》(The City of Lost Children)讓評論界大失所望,但觀眾仍然給以極大的熱情。
這兩部電影的成功引起了好萊塢的注意,於是這對金牌搭檔分頭出擊,儒內接受好萊塢的邀請,拍攝了《異形4》(Alien 4)。盡管影片是由儒內單獨執導,但卡羅仍然以指導的身份參與了製作。可是這部作品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實在只算是一部十分平庸的科幻片。在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機制中,儒內的才華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和體現。
儒內似乎也意識到這一點,他此後一直沒有接片,而是埋頭為自己的新片作準備,再度回到了個人化電影的道路上。一般認為,在他與卡羅的搭檔中,卡羅更擅長於畫面效果的製造,而儒內則偏重於演員的指導調控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這次他選擇了「阿梅麗·布蘭」這樣一個角色作為影片的中心無疑正發揮了所長。
儒內為這部電影作了充分的前期工作,尤其是非常注重片中一些微小不起眼但極具感染力的細節的處理,那些妙趣橫生的細節都是源自他自己以及所收集的一些真實生活的趣事,是幾年來悉心觀察記錄的結果。
女主演奧德麗·多杜是法國電影界的一顆新星。1999年她出演的《維納斯美容院》(Venus Beaute Institut)是法國當年極受好評的一部輕喜劇,獲得了當年愷撒獎最佳影片。而多杜在其中扮演年輕的美容師瑪麗,和一位六十歲的前任飛行員墮入了愛河,她的表演贏來了愷撒最有前途新人獎。而後2000年,她又與樊尚·佩雷、芳妮·阿爾丹(Fanny Ardant)兩位大明星共同主演了喜劇片《浪盪兒》(Le Libertin),進一步得到關注。
影片男主演馬修·卡索維茨來頭也不小。他當導演的名氣恐怕比當演員更大。他執導的《怒火青春》(La Haine)摘取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而去年法國的本土賣座大片《赤色追輯令》(Les Rivières pourpres)也是他的手筆。作為演員,我們則可以在《善意的謊言》(Jakob the Liar)、《第五元素》等影片中看到他的身影。
[編輯本段]精彩花絮
·愛美麗的角色原定是給愛米莉·沃森。她很想扮演這個角色但還是拒絕了,因為她不會說法語,而且已經答應了出演高斯福特庄園Gosford Park (2001)。
·導演標簽:(讓-皮埃爾·熱內)(男演員)多米尼克·平儂。
·外景拍攝時,無論在什麼時候,讓-皮埃爾·熱內和他的工作隊都會把整個場地清理得乾乾凈凈,不留下任何碎片、塵垢或者垃圾。這樣就能讓影片更加符合他幻想的風格。然而,在大型火車站拍攝的過程中,這項工作就開始變得艱巨無比。
·照相亭的相片來自一本真實的相片集子,由導演讓-皮埃爾·熱內的一個朋友提供。他的名字出現在片尾字幕上,即馬歇爾·弗爾科(Michel Folco)。
·導演標簽:(讓-皮埃爾·熱內)(孤兒們)愛美麗的母親去世。孤兒本來應該是指喪失了父母雙親。影片中愛美麗的父親還活著,她不能視作是孤兒。然而,讓-皮埃爾·熱內經常把孩子描述成孤兒,遭遇喪失一個或雙親。
·讓-皮埃爾·熱內從1974年就開始這個劇本中的故事和回憶的搜集。
·愛美麗房間里的藝術作品(打著領帶的狗,白色的鳥)和她的鱷魚想像的朋友,是由畫家米歇爾·索瓦創作的。
·愛美麗在電影院時有兩部電影。當她回頭看後面的臉時,我們可以看到《朱爾和吉姆》Jules et Jim(1962)中的兩個場景。當她對電影中那些開車的同時不看路的人發表評論的時候,放映的是一部更老的電影,是《父親的微薄紅利》Father's Little Dividend(1951)。
·影片的主色調(綠、藍、紅),是從巴西畫家Juarez Machado的油畫中得到的靈感。
·主角:愛美麗工作過的咖啡館真實存在,就在法國巴黎,原先它只是一個有情調、有特色的地方咖啡館,現在它出名了。牆上貼了一張主角:愛美麗——奧戴麗·塔圖的簽名照片。每天有從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參觀。
·女主角:愛美麗與男主角有過一段插曲的公園,其中那個雕塑人不知道您注意了沒?如果去法國旅遊,你也能去哪遇到這樣的雕塑人,他們是行為藝術家。
[編輯本段]精彩對白
經典台詞:
如果沒有你,我的良辰美景將向何人訴說!
[first lines] (第一段台詞)
Narrator: On September 3rd 1973, at 6:28pm and 32 seconds, a bluebottle fly capable of 14,670 wing beats a minute landed on Rue St Vincent, Montmartre. At the same moment, on a restaurant terrace nearby, the wind magically made two glasses dance unseen on a tablecloth. Meanwhile, in a 5th-floor flat, 28 Avenue Trudaine, Paris 9, returning from his best friend's funeral, Eugène Colère erased his name from his address book. At the same moment, a sperm with one X chromosome, belonging to Raphaël Poulain, made a dash for an egg in his wife Amandine. Nine months later, Amélie Poulain was born.
畫外音:在1973年9月3日下午6點28分32秒,一隻青蠅以每分鍾能夠扇動14,670次的頻率降落到蒙馬特的Rue St-Vincent。與此同時,在一家餐館樓梯的旁邊,風神奇般的讓兩個杯子在一塊桌布上跳舞。就在這時,28 Avenue Trudaine, Paris 9的一棟五層公寓內,剛從最好的朋友的葬禮回來,尤吉尼·柯里熱從自己的地址簿上把他的名字擦去。還是在這個時候,屬於拉斐爾·波蘭的一個精子,帶著一個X染色體,一頭扎進了她的妻子阿曼迪妮的一個卵子。九個月之後,愛美麗·波蘭出世了。
[last lines] (最後的台詞)
Narrator: September 28th, 1997. It is exactly 11am. At the funfair, near the ghost train, the marshmallow twister is twisting. Meanwhile, on a bench in Villette Square, Félix Lerbier learns there are more links in his brain than atoms in the universe. Meanwhile, at the Sacré Coeur, the nuns are practising their backhand. The temperature is 24°C, humidity 70%, atmospheric pressure 990 millibars.
畫外音:1997年9月28日。確切時間是上午11點。游藝集市上,就在幽靈車旁邊,果漿軟糖攪拌機正在攪拌。同時,在Villette公園的長凳上,費力克斯·熱比爾知道了在他的大腦中有比宇宙原子還多的連接。同時,在巴黎聖心大教堂修女們正在練慣用左手打乒乓球。溫度是24°C,濕度70%,大氣壓990毫巴。
Amélie: [whispering in theater] I like to look for things no one else catches. I hate the way drivers never look at the road in old movies.
愛美麗:(在電影院低語)我喜歡尋找沒有人在意的事情。我討厭老電影里那些開車從來不看路的人。
Hipolito, The Writer: Without you, today's emotions would be the scurf of yesterday's.
希柏里多,作者:要是沒有你,今天的心情只是昨天的頭皮屑。
Narrator: Amélie still seeks solitude. She amuses herself with silly questions about the world below, such as "How many people are having an orgasm right now?"
畫外音:愛美麗一直在尋求孤獨。她用一些關於世界底下的傻問題來娛樂自己,比如說「此時有多少人擁有高潮?」
Amélie: Fifteen.
愛美麗:15。
Narrator: Amelie has one friend, Blubber. Alas the home environment has made Blubber suicidal.
[Pet fish leaps out of fish bowl in an attempt at suicide]
畫外音:愛美麗有一個朋友,巴波。憂郁的家庭氛圍導致了巴波的自殺。
(為了試圖自殺,魚缸里的金魚跳了出來)
Amélie Poulain: At least you'll never be a vegetable - even artichokes have hearts.
愛美麗:至少你永遠也不會是一棵蔬菜——甚至朝鮮薊也有心臟。
Amélie: [to her father, who is not paying attention] I had two heart attacks, an abortion, did crack... while I was pregnant. Other than that, I'm fine.
愛美麗:(對著她父親,他並沒有在意)我有兩次心臟病,一次流產,真的破裂…當我懷孕的時候。除了那個,我很好。
[Amélie hands a begger some money] (愛美麗給一個乞丐一些錢)
Beggar: Sorry madam, I don't work on Sundays.
乞丐:對不起,女士,星期天我不工作。
[編輯本段]穿幫鏡頭
·顯示錯誤:一些在公園的過路人看著攝影機和工作人員。有個小女孩甚至向攝影機揮手。
·連貫性:當多米尼克在酒吧和艾米莉說話的時候,她杯中的酒量。
·連貫性:當尼諾在餐館,並且艾米莉在杯子上寫字,字「d」和「」反復變化了好幾次。
·事實錯誤:當尼諾還是個小孩在學校的時候,黑板上顯示的是「vendredi 7 April 1980」。1980年4月7日是星期一,而不是星期五。
·工作人員或設備可見:就在艾米莉看著公園的照相機,可以在艾米莉的太陽鏡中,看到攝影機和工作人員的一條腿。
·連貫性:從剛開始的公園場景到結尾,太陽的角度變化十分明顯。
·連貫性:當尼諾開始親吻艾米莉(就在她吻了他三次之後),他的頭是歪向右邊的。在接下來的鏡頭中,他的頭則是歪向左邊的。(113分29秒至113分42秒)
·連貫性:就在尼諾按了她家的門鈴之後,艾米莉袖子上的麵粉消失了。(110分14秒至110分52秒)
·連貫性:艾米莉幫助盲人去底下鐵道車站之後,我們看見他正在往一堆義大利面上擦乳酪。回來之後我們看到義大利面平整地留在碗裡面,乳酪磨碎機已經轉動了90度。
[編輯本段]背景音樂
《 以下是這部電影原聲碟的曲目列表
1. J 'y Suis Jamais Alle
2. Les Jours Tristes (instrumental)
3. La Valse D 'Amelie
4. Comtine D 'un Autre Ete: L 'apres Midi
5. La Noyee
6. L 'autre Valse D 'Amelie
7. Guilty
8. A Quai
9. Le Moulin
10. Pas Si Simple
11. La Valse D 'Amelie (orchestra version)
12. La Valse Des Vieux Os
13. La Dispute
14. Si Tu N 'etais Pas La
15. Soir De Fete
16. La Redecouverte
17. Sur Le Fil
18. Le Banquet
19. La Valse D 'Amelie (piano version)
20. LaValse Des Monstres
㈣ 今年國內有什麼舌吻的電視劇,電影
卡瑞淋浴房這種好些,有幾個同事也是弄的這個,是德國納米易潔玻璃表面處理,可以使淋浴房玻璃易清潔、耐腐蝕。
㈤ 2000-2008初 經典的愛情電影
《雛菊》劇情簡介
【主 演】Ho-jin Jeon
鄭宇成 Woo-Sung Jung
全智賢 Ji-hyun Jun
李成宰 Sung-Jae Lee
任達華 Simon Yam
Chris Zomer
【內容簡介】
國際刑警正佑(李成宰 飾)正在執行追捕逃犯的任務,而他的心卻被偶遇的畫家惠瑛(全智賢 飾)所捕獲。誰料被他追捕的殺手朴義(鄭雨盛 飾),與他愛上了同一個女人。糾纏在三人之間的命中註定的愛情,從此開始。
回憶里的愛情,比等待中的愛情,更令人痛苦。腦海中浮現出很多人的面孔,那個男人的臉,被層層迭迭的覆蓋著。一定要見他一面吧!——惠瑛。
醒悟得太遲的愛情,比起永遠無法相見的愛情,更令人悲傷。愛情那麼近,一直就在身邊,自己卻沒有意識到。就連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也都丟失了。一直走到了陡峭的絕壁,再也無法回頭。我的心中,有一朵容易凋零的花。——正佑。
無法訴說的愛情,卻比能告白的愛情,來得更殷切。在望不到盡頭的等待中,長久以來壓抑的心,就要爆炸了。——朴義。
命運。不尋常的愛情。Daisy。
那年的秋天,阿姆斯特丹。彌散著火葯味的靈魂,像秋日陽光般溫暖的靈魂,這兩個男人,在同一個女人身邊出現了。
畫家惠瑛正在為她的個人畫展忙碌著,她每天都會去廣場上給人畫肖像畫。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唯一能支撐她活下去的,就是對初戀的回憶。每天的同一時間,都會有人給惠瑛送來一盆小小的雛菊。他到底是誰呢?惠瑛很好奇,卻一直沒有機會看到他的樣子。這讓惠瑛心中生出一種異樣的感覺。
正佑是一名國際刑警,為追捕一個殺手來到了這個城市。明明是他在追捕別人,但他卻先被純真善良的惠瑛俘獲了。熙熙攘攘的廣場上,正佑靜靜地坐著,讓惠瑛給他畫肖像畫。兩人的臉上,滿是幸福的味道。
然而還有一個人,一直躲在暗處,痛苦地看著惠瑛和正佑那幸福的模樣。朴義是一個殺手。他一直隱瞞自己的身份,守護在惠瑛身邊。他也來到廣場上,讓惠瑛幫他畫畫,然而惠瑛畫到一半卻無法繼續。絕望的朴義發現,她畫的竟是另一個男人的臉。然而這份悲傷的愛情,卻不是那麼容易就放棄的。故事的結尾,盛開著雛菊的畫上,濺滿了鮮血……
那年夏天,阿姆斯特丹,火葯味十足的冷酷靈魂與冬日暖陽般溫暖的靈魂,來到了一個女人面前……正准備個人畫展的畫家慧英(全智賢飾)在廣場上畫著肖像畫,在陌生的城市阿姆斯特丹里能夠讓她堅持的只有她初戀的回憶。從未謀面的男人,卻給慧英一種美麗的觸動,慧英把自己畫的雛菊寄給了他,而他的回信總是帶著雛菊的花粉。突然從某天開始,總有一個男人在同一個時間來畫肖像畫,慧英的心裡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
原來那個男人是國際刑警鄭宇(李成宰飾),他是為了執行任務有意接近慧英而已。但是與慧英的接觸過程中深深的被慧英清純可人的形象吸引了。他明明知道自己不是慧英等待的人,卻又怕失去慧英始終不敢對她說出真相。而朴義(鄭宇成飾)因為殺手的身份只能默默的隱藏自己,心痛地看著鄭宇與慧英的愛情,但是朴義傷心的愛情也不會輕易地折服……
這部片子,有干凈唯美的畫面,純凈的音樂,有憂傷而執著的等待和無言的殘缺結局……,惠英,一個人淡如菊的知性女子,如畫,如畫里的雛菊,而全智賢在片里的表現卻也如她手裡眼裡的那雛菊,淡淡的,有一種幽雅純凈而又陽光的氣質。
鄭憂(宇),一個剛性的有著迷人微笑的警察,不經意的路過,一個無意,一個有心,一次關於送雛菊人的誤會鄭的旁白:我不能說那是我,更不能說那不是我,於是,一場愛戀不可避免的發生,而這場愛戀也因各自的期待有所不同而註定是個不能圓滿的結局。
惠英等待的一直是那個送花人,那個建橋的人,我想,這橋,就如同通向惠英那純美內心的一個紐帶,而在雛菊的延續下,綻放開來,在各自的心中陽光自然的盛開。於是,從影片開始,我們一直期待著他的出現
朴義,這個殺手不太冷一腔溫情,寄於陽光的惠英,有著淡淡憂郁的惠英,一個淡如菊純如菊的女子。可命運偏偏是愛開玩笑的,如朴義的旁白:為什麼不在殺第一個人之前遇見她呢?他被她感化,在遠處頂樓房子里默默的注視著惠英,他的笑,他的揮手,他的愛屋及烏也喜歡上繪畫,……,看著這些的時候,我們也許忘記了他是個殺手,他就在這樣的沉默中靜靜的守侯著自己的愛戀。
如網上的評論說:「全智賢與兩個男人的愛情都是尚未開始就嘎然而止。與警察的愛僅存於每次短暫的作畫中,在終於要互表心跡時出現了槍擊事件,他們缺乏的是時間;與殺手的愛僅存於女孩知道真相的那一剎那間,兩人未曾交談過一句話,他們缺乏的是交流」,命運總是善於捉弄人的,如片名《雛菊》所蘊涵的意思,這註定是一場瞬間綻放既凋零的愛情。
片中的花語不去看一些評論和介紹並不能完全的讀懂,可當明白了這些花的含義時,我們如同讀懂了片子的「唇語」,心中會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傷,關於愛,我們又何嘗不是會等待,會錯過,甚至也如片中的愛情一樣,瞬間綻放,剎那芳華呢?當最後那副雛菊畫被鮮血染紅時,我們的心又何嘗沒有滴血的痛感呢?
但我們還是願意相信惠英在雨中等待時,他爺爺說過的話:雨總是會停的,雨後的陽光會更燦爛;終有一天,你會找到你的意中人的……
路旁的雛菊花,悄開在陽光下
寧靜的風和飄盪的雲是她所有的牽掛
忽然有一天,世界有了變化
一隻五彩斑斕的蝶飛到了她身旁
輕輕吻著她含羞的花瓣和她少女般的心
輕輕講述著她那從未有過的愛情
溫柔的情話,浪漫的流霞
轉眼彩蝶他化作夢飛逝如雲煙
……
㈥ 越獄裡面演Micheal Scotfiled的是誰他還有哪些電影
邁克爾·斯科菲爾德 溫特沃斯·米勒Wentworth Miller 《越獄》隱忍寂寞的邁克爾·斯科菲爾德
角色資料
姓名:Michael Scofield
編號:94941
所在位置:普通犯人A區,40號牢房
所犯罪行:持槍搶劫
刑期:5年
剩餘刑期:5年
距可保釋時間:2年6個月
Michael Scofield
Role Prisoner/Fugitive
Current status Active
Crime Attempted armed robbery
Sentence Five years
Parole in Two and a half years
First appearance Pilot (1x01)
Episode count 35
Portrayed by Wentworth Miller,
Dylan Minette (young Michael
Michael Scofield是一頭陷於絕境欲拚死一搏的怒獅,他的兄弟Lincoln Burrows幾個月就將被以謀殺罪處以死刑,但Michael堅信他是被冤枉的。為了拯救了自己的手足,Michael搶劫了一家銀行,因此而被與 Lincoln關進同一所監獄-- 福克斯河州立監獄。作為一名建築工程師,他對監獄的建設藍圖了如指掌,帶著Lincoln逃出生天也成為Michael入獄的唯一目的。
年長的犯人改造官Bellick教會了Michael很多監獄的生存之道。後來,在獄友Sucre的幫助下,Michael開始與其他幫派廣泛結盟,包括前匪首John Abruzzi,和聲名狼藉的劫機犯Charles Westmoreland。在監獄外,Michael只有一個盟友--他的辯護律師和老友Veronica Donovan,她也是Lincoln的前女友。
其間,Lincoln 15歲的兒子LJ,由於沒有了Michael叔叔的正面影響而開始到處瞎混。其他的角色還包括監獄醫生Sara Tancredi,典獄長 Henry Warden Pope,他偽裝出與Michael幾乎如同父子一般的關系。
Michael在監獄的日日夜夜,將一步步地發掘出一個使他陷入如此境地的驚天大陰謀
給你一個最真實的邁克爾-斯科菲爾德!
邁克爾-斯科菲爾德 原名:Wentworth Miller
Wentworth Miller的檔案 :
姓名: Wentworth Earl Miller III
生日: 1972年6月2日
出生地: 英格蘭,牛津郡
成長地: 紐約,布魯克林
身高: 6' 1/2"(1.84——1.85米左右)
眼睛顏色: 藍綠色
星座:雙子座
大家不知道的特長:清唱 (大學時加入了合唱隊The Tiger Tones,而且與他們一同錄了兩張專輯)
血統:美國黑人, 牙買加, 英國, 德國, 法國, 荷蘭, 敘利亞和黎巴嫩
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法律與秩序
喜歡的電視明星:Angie Harmon
最喜歡的游戲:拼字游戲
自己的車: 1983 Mercedes 300
作品:《Buffy the Vampire Slayer捉鬼者巴菲》、《Time of Your Life》、《Popular》、《ER急診室》、《Joan of Arcadia天國的女兒》、《Ghost Whisper鬼語者》
和諧又統一地融合了危險和安全、暴力與溫柔、邪魅和儒雅、暴徒和學者、冷靜和瘋狂的各種氣質,一部《越獄》讓Wentworth Miller從龍套怪圈中脫獄而出,成為2005年最耀眼的電視明星。雖然曾經因為血統問題被初戀女友拋棄,曾經因為一副漫畫被全世界人誤解,闖盪好萊塢卻參經經歷了488次失敗的面試,他終於沒有放棄尋找自己。Wentworth,實在有著太多的故事要說……
第一次見到Wenworth是在一部叫做《鬼語者Ghost Whisper》的電視劇里,他扮演一個在越戰中去世的美國士兵鬼魂,千里迢迢回來見兒子最後一面。這部電視劇里他全部的戲就在於那雙讓人痛徹心扉的眼睛,流露出的是怎樣的一種眼神!迷惘、痛苦、悲哀到最後幸福滿足,飽含的淚水濕潤了每一個觀眾。自此,我對他充滿了好奇,為什麼他演技這么好,而我們卻從來沒有聽說過他?隨著電視劇《越獄》的開播,我們的願望得到了滿足。
憤世嫉俗的青年時期
Wentworth的父母在美國耶魯大學求學時相遇相愛。1972年6月2日,我們的主人公 Wentworth Earl Miller III 在英國牛津郡哇哇落地。祖母給小Wentworth起了現在的這個名字。這個名字來源於簡·奧斯丁的著名小說人物「Captain Wentworth」。實際上Wentworth是姓,所以Wentworth名字由兩個姓組成。 Wentworth的意思是:「Went」=英國諾森伯蘭郡的一條河流,「worth」=此地。天生一雙迷人綠色眼睛的小miller在牛津郡渡過了自己的童年,當時他父親得到了羅氏獎學金,在牛津繼續研讀法律。當他父親完成學業後,全家搬回紐約。Wentworth回憶自己從小被灌輸一種概念。如果你想從事一份工作,那麼就要堅持到底,絕對不能半途而廢。父親每天在他出門上學之前都會對他說一個詞『積累』,「每一次測驗,每一次問答老師提問,每一次和老師的談話,都會影響到最後的成績,並且將對你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有益。所有你察覺不到的細微之處,將是你獲得巨大成功的奠基。」 就是這種人生態度和他的首次登台經驗,冥冥中似乎決定了他未來的職業方向,成為一個演員。而他父親更是在不知不覺中更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Miller回憶:「我的第一次演出是在幼兒園。我們打算演一出恐龍的童話劇,我扮演暴龍。那時我們都需要自己製作演出服裝,大部分小孩都用各種顏色的紙做成恐龍頭套戴在頭上,而我父親卻異想天開地用了別的材料製作了一個巨大的暴龍頭。演出那天,當我戴著那個東西走到舞台上時,所有人都驚呆了……場面非常轟動。」在他的整個求學階段,只要父母允許,他就參加各種各樣的舞台演出。
當他入學布魯克林的密德伍德高中時,生平第一次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6年級時,Wentworth決定在一次家庭作業中描述自己的家族歷史。他女朋友當時並不知道Wentworth是個混血兒(美籍非洲、牙買加、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敘利亞和黎巴嫩),當她得知後竟然對Wentworth說:「滾回的種植園去吧,黑鬼!」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他因為家族血統而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隨後他們搬到了Sewickley,Wentworth入學誇克谷中學。從誇克谷高中畢業後,Wentworth進了普林斯頓大學,他自己這個說:「我在一個傳統教育至上的環境中成長,所有人都認為我應該沿著大學——工作——事業這樣一條他們認為非常合理的人生路線前進。」
Wentworth在入學報到之前特別擔心他的同學和室友會不接受他。他不知道應該如何解釋自己的血統?難道每當他遇到一個新朋友都必須向他們挨個解釋一切嗎?此時他的父母給了他一個非常好的建議,你就在自己的宿舍里擺滿我們的全家福,這樣當你的朋友來宿舍找你時看見這些照片就會立刻明白一切,你根本不必特意去解釋。事實上,Wentworth因為曾經受到歧視和傷害導致了他一度非常偏激,並對自己的出生非常不認同。伴隨著他這種不好的狀態的是壞名聲和綽號「臭小子(Stinky)」,從密德伍德一直到普林斯頓。「我曾經做人態度非常惡劣,不過我現在是一個乖孩子了,」Wentworth回憶說。這種不好的態度讓他在1994年普林斯頓求學期間惹上了不小的麻煩。隨後在出演《人性污點》獲得成功後再次被人揭露,以下是著名雜志《紐約客》的報道:「他在普林斯頓日報上發表過一張漫畫,諷刺當時的Cornel West教授,這位美籍非洲血統的黑人教授那時被哈佛大學挖走了。這張漫畫描繪了一個白人學生在想像West教授的第一堂課,教授說:『今天的課我最有資格來講,題目是節奏感——為什麼你們沒有一個人擁有,你們應該如何來掌握節奏。』這幅漫畫還形容West教師是『新買的奴隸(newly purchased)』,這是一個學生對一個教授的評價。」 其實Wentworth只是出言不慎,結果卻被廣大讀者誤解為惡意的種族歧視。不了解Wentworth背景的人都認為這篇漫畫是嘲諷黑人教授是哈佛新買進的奴隸。這事後來鬧得很大,有很多人寫信抗議,最後還上了《時代》周刊,Wentworth成了轟動一時的爭議性人物。整個事件中Went始終沒有用自己的身份來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解,而是選擇了沉默。Wentworth認為,「如果別人不理解我的意圖,我也不需要費勁地去解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只是他們在報紙上看到的名字而已,他們並不了解我,而且多半把我當白人了。」 多年後,當Wentworth看到《人性污點》的劇本時,認為自己很合適這個角色,不過他也有小小的顧慮,擔心萬一演了這角色以後會不會被定型,只能演黑人的角色。不過最後還是去面試了。Wentworth向負責面試的導演Deb Aquilla坦誠了自己的身世,也提到了在普林斯頓時的那個丑聞。Went的真誠感動了Deb,Went初試成功。第二輪面試中,Went給導演Robert Benton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在拿到這角色之前,Went被要求提供自己身世的證明。Went回憶當他站在復印機前復印自己家族的像冊的時候,看著自己祖先們的面孔,想像著他們經歷的一切,有一刻他不知道這樣的付出值不值得。好在最後Went得到了這個角色,當時他擁抱了在場所有的人。離開後,充滿感激之情的Went給母親打了電話報喜。 在影片殺青後,Went給Cornel West寫了一封致歉信,不過並沒有得到迴音。巧的是,在《人性污點》中扮演Coleman母親的演員和West教授是朋友,所以當West教授出現在《人性污點》紐約首映式上的時候,教授給了Went一個擁抱,兩人終於冰釋前嫌。 這事件後,Went潛心學習,並參加了一個校內的男聲合唱團「虎咆(tigertones)」,不再涉足類似敏感事件,Wentworth如此打法時間,「這一年裡跑遍了全國巡迴演出,夏天的時候我們還去了歐洲,我們在街頭賣藝賺取午飯錢。這是你觀察了解體會這個世界的最好方式。」
在普林斯頓的最後一年,Wentworth決定開始英語文學專業的論文,這篇論文是關於如何認識自己、感知自己,在現今這樣一個白人男性占統治地位的時代。這篇論文意義深遠,包含了Wentworth多年來的個人經歷和感悟,甚至影響到了他以後的職業生涯,讓他明白在好萊塢的世界裡面應該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有著黑人血統的演員。
好萊塢之夢
1995年獲得英語文學學位畢業後的Wentworth面臨著就業問題。「普林斯頓是一個非常保守大學,三分之一畢業生會留校繼續讀書,然後三分之一去了其他大學或者華爾街之類的地方。成為一個演員,這真是我生平最大的一次冒險。」他把所有勸阻留在了腦後就從紐約搬到絡杉磯,就為了進入影視圈。他的是計劃是:成為一個執行製片人,躲在幕後並能獲得穩定的收入。此時他覺得做一個演員實在是過於冒險了,肯定會飽一頓餓一頓。 但是絡杉磯不是那麼好混的,這里的文化環境他一直沒有適應。一開始沒有劇組願意招收他,所以生活一直處於找工作的狀態。「我在這里的第一年完全是做著小工的工作,發發傳真或者整理各種檔案,還要換燈泡和幫老闆喂魚。據說通常一個年輕人初到好萊塢都會干這些工作。如果周末大樓發生火險警報,他們只會打電話通知我這個新人去處理。」這個階段他一直在努力尋找著自己的定位。 「每個周末我都會去辦公室,因為我住的地方沒有空調,而絡杉磯又是個火爐。我在會議室閑晃,搜刮公司廚房裡面的食物,看各種製作公司送來的膠片。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我一直在幻想著『如果……我會……』,其實沒有如果,所以我決定退出這樣的生活。」 「說起來有點嚇人,我沖進老闆的辦公室,我說『你明白,我想做這行,我要成為一個演員。』她說:『可以,我剛剛被聘為一家電視公司的總監,我想你可以跟著我做我的助手。』這份工作的薪水是4萬美金一年,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遠遠超過我的最低要求。」 「我一直在想,什麼是我最想做的,什麼其實是我不想做的。每一個畢業後的年輕人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最終,我意識到,如果我接受了這份工作並且幹得不錯,我會過上舒服日子,但其實我心裡卻一直會後悔沒有成為演員;可是如果我成了一個優秀的演員,我心裡卻絕對不會後悔當時沒有接受這份助手的工作。」 「所以我不得不拒絕了老闆的好意,她說:『你這是在自毀前程,你絕對會後悔的。』但是我態度很堅定,哪怕從此過著貧困的可憐生活,我需要演戲就像是我需要空氣一樣重要。」 之前他曾經在一家書店打工,「收入處於最低水平線,每天戴著領帶掛著胸牌站在櫃台後面……我衡量著自己,如果你每天都在等待,每天都在想著能休息一下,你不可能會有時間把自己的照片和簡歷裝進信封裡面寄給每一個代理公司的每一個經紀人,你不可能成為一個演員,你連入場券都得不到。」當Wentworth生活最潦倒的時候,他每天都盯著自己的所有家當考慮今天該典當什麼來付房租。
此後Wentworth上了兩三年的演員培訓班,直到2002年。「沒有所謂必要的正式的訓練。有些演員會告訴你,你必須在表演時舍棄自我。但是對我來說,演戲卻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在表演時把你平時不願意表達或者被環境壓抑的自我都展現出來。我認為演員課程就是最大限度地讓一個中產階級的年輕人如何拋棄中產階級固有的思維和行動模式,因為我們一生都在被告知什麼是恰當的,什麼是不適宜的。在我看來,所有人都需要放縱一下,那為什麼不利用這種放縱來賺錢呢?」
他只有1998年和1999年在兩部電視劇中出演了2個小配角,獲得了一點收入,隨後一年完全沒有任何收入。然後他又不得不回到原來的地方擔任一個小文員,「慶幸她沒有對我說:『怎麼樣?我早就告訴過你你會後悔吧?』此後我一直在給一些大製作聘用的大演員們撰寫合同。更多是時候,我就是在把一張椅子坐熱而已,我甚至想上網學習,獲得一個法律學位。那段時間可以說完全被我浪費掉了。」 2000是他出現在一些小型的電視節目上,還參演了一部電影。2001年他沒有任何演出,除了一部電影短片《302房間》。似乎他仍認不能在好萊塢這個地方找到自己的位置。「每天我都在各種面試中被選擇或被淘汰,這就是真實的好萊塢。」 隨後《人性污點》帶給他了一次轉機,但是最後Anthony Hopkins和Nicole Kidman太出色了,掩蓋了Wentworth的表現。最終,Wentworth離成功僅一步之遙。 從2003年一直到2004年年底,他又處於失業狀態。這期間他又開始想我究竟是怎麼回事,也間或做一些劇院的工作。
人生態度的轉變
在2003年至2004年之間,Wentworth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幾課,讓他的人生觀從此改變。「我被告知,《人性污點》讓我獲得了成為一個演員的機會,同時這部電影也幫我打開了幾扇門。但是當我走過這些門才發現,我在和一幫經常上雜志封面的男明星們在競爭。好萊塢就是一個名利的游樂場。最近的潮流是當你的電影上映,你必須開一個盛大的派對慶祝,邀請所有圈子的名人參加,甚至連幫劇組送批薩的人都要照顧到。同時你也要多多接受來自雜志的采訪拍攝邀請。這絕對是讓人沮喪到難以置信的經驗之談,但最後你發現為了自己也必須按照這游戲規則來做。」 所以他遵循了這游戲的規則,接受了一大堆著名雜志的邀請,上了封面,袒露了心聲,並還為著名的男性時尚雜志拍攝的大片,比如《L』uomo》《Vogue》和《Abercrombie and Fitch》。 他做事態度的轉變也體現在了他的面試中,「我最近才意識到面試的訣竅是,別把自己當作一個面試者,不必小心翼翼地生怕表現得不盡人意。面試就像是你參加一個陌生朋友邀請的家宴,你千萬別把自己當成客人,怕碰翻杯子弄臟地毯,你應該把自己當作是主人,好好地招待這些站在你面前衡量你表現的面試官。「我認識到Anthony Hopkins與大部分演員的不同之處,不在於角色的挑選。演員在閱讀劇本時,腦子里會先對角色產生一種非常具體的形象,如何穿著、如何走路、如何吃飯說話等等一切細節都有了一種概念。但是大部分演員是對自己的這種角色概念是帶著疑問,所以他們走進面試房間並進行表演後常常會問一聲:『這樣對嗎?』『你喜歡這樣嗎?』『這有效果嗎?』這樣的疑問讓他們最後落選。而Anthony Hopkins,當他決定了自己的概念後,他會以一種非常確定的方式表演出來,不帶一絲疑問,彷彿角色天生就應該這樣表現。這種態度的轉變,讓我在以後的面試中更加自信和自如。」
他也觀察分析了好萊塢這個龐雜的系統的運作方式,並得出了如下的結論:「在這個行業裡面,要想成為一個年輕的Tom Cruise或者Tom Hanks很容易。人們都知道該怎麼應付,當他們看到你後說:『啊,一個年輕版的Tom Hanks。老的那個這么成功,這個年輕的應該做得更好吧。』但是當他意識到面前這個人的沒什麼特殊之處時,就會立刻變臉,說:『現在你可以出去了,光是臉蛋沒用,等你能夠創造一些新的東西再來。』」 這種態度的轉變很快讓他有了穩定的工作機會,2004年他參演了另一部電影短片《The Hour》,也是一部監獄戲。巧的是,幾個月後他被通知去參加電視劇《越獄Prison Break》的面試。「當我走進面試房間,我大概是排到第三位上場,當時在場的30幾位電視台高層中很多都立刻認出了我。」
Wentworth回憶從面試開始到最後他獲得這個角色的過程很短。他周一面試,周二被告知錄用,周五就拿到了劇本。他沒什麼時間擔心落選,反而必須很快地面對緊張的工作,因為這次面試距離開拍只相隔了幾天。他很快就被《越獄》中的Michael Scofield這個角色迷住了,因為這個角色聰明、無情而且很迷人。當然,他也曾經產生過疑問,「我應該怎麼把自己融入這個角色?」這個角色即使被刀子頂住肋骨也要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不是個壞蛋,卻又被迫做一些沾滿血腥的違法事情。 這不是一部恐怖電影,而是一個關於一個家庭的真實故事:為了拯救一個自己深愛的人,你做事的底線是什麼?就Michael而言,這是一條突破高牆電網層層監控的越獄路線。這是一部非常棒的電視劇,讓我們去深入思考家庭關系,思考我們應該忠於什麼事什麼人,思考應該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這部關於家庭、社會和選擇的故事,所有的監禁都是與現實中一摸一樣。《人性污點》則更多是表現心靈的解脫。在《越獄》中,他扮演了一個白人男性,在監獄中遇到了兩個不同的派系:白人和黑人,並被要求選擇一個陣營。最後他選擇中立,但是卻同時被兩派加以壓迫。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考慮到Wentworth的背景,越獄劇組專門為了設計了劇情,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任何種族沖突事件,一直保持著中立。
2004年11月底,他們拍攝了第一集,並交給電視台高層審閱。電視劇最終能否現世決定於這一集是否吸引高層的興趣。第一集拍完之後,導演Brett Ratner 接到Mariah Carey的邀請幫她拍兩支MTV「Its like that」和「We belong together」,導演立刻想到了讓Wentworth出演,這樣可以提高他的知名度。事實證明確實如此,Wentworth更出名了。
脫繭而出
很多人都開始到處打探,這個英俊的男人是誰?然後開始津津有味的八卦起Wentworth的各種消息,比如討論他究竟像Hayden Christiansen還是更像Channing Tatum。他的身世種族也再一次被拿出來討論,因為Mariah Carey也是一個混血兒,人們都猜測是不是因為這個Wentworth才會被選中參演這兩部MTV。幸運再次降臨在Wentworth的身上,他被選中參演電視劇《Joan of arcadia》的最後2集,扮演一個同樣可以和上帝交談的惡魔角色Ryan Hunter,就像主角Joan一樣。
看到Wentworth在兩部MTV和《Joan of Arcadia》的出色演出後,電視台高層終於對電視劇《越獄》的開播和續拍開了綠燈。然後他離開了絡杉磯搬到了芝加哥千禧公園,那裡是距離《越獄》拍攝地點很近。
《越獄》推廣做得非常緩慢,但是當推廣活動全面鋪開時,效果出來了,電影院短片廣告、電視廣告、網路廣告全面啟動,甚至連電台廣告也沒落下。Wentworth再一次成為人們視線的焦點,不過這次他是這部電視劇的最亮眼的明星。記者們爭相采訪他,與《人性污點》公映時不同,這次記者們更關心他的私人生活,比如他是已婚還是單身。他說他目前單身,「我找女朋友的標准很簡單,就是手足健全。我理想的女朋友是這樣的:『同樣從事這個行業但不是演員,所以能明白我成名的艱辛,願意和我到處跑攝影棚,在我表演過火的時候能夠即使地阻止我,給我耐心地提意見。』」 記者還問到了他的個性,他這么回答:「一個相當沉悶無趣的人。我去圖書館,我看很多很多的書,我會在地鐵裡面吃東西。當我需要買內褲我就去GAP。」當被問道平時有空做什麼,他說自己從來不泡酒吧,閑暇時寫寫短篇小說或劇本,或者和朋友出去吃飯。有記者問他會不會將來演喜劇,他說自己就不是個幽默的人,如果別人認為自己幽默,那肯定是搞錯了。
2005年8月29日,《越獄》前兩集開播,獲得了非常棒的收視率,是Fox電視台1998年以來的最高紀律。他終於得到了夢寐已久的突破,就像是他最終從好萊塢這樣一座埋沒人才的監獄中越獄而出,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沐浴在最燦爛的陽光之下。
最真實的Wentworth
他會裝出一副自己是一個吃健康食品的人,事實上他是一個標準的沙發土豆(沙發土豆就是西方那些愛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吃零食的人。),他這么評價自己:「我很俗而且很無聊,一點也不性感。不喜歡泡吧,我能在20分鍾內消滅掉一整袋加量奧利奧,當然不能少了牛奶。」 萬一他家著火,他會先救掌上電腦、一些相冊、還有裹體的衣服。平時只要看到有女士大包小包伶著一大堆,決不會就這么走開,會上前去問她需不需要幫忙。如果情節需要、光照良好以及他祖母同意不看的情況下,他會裸體演出。
參演《越獄》是他的第一部作為主角的電視連續劇,以前在很多電視劇中都是客串演員,在《越獄》中他也參與製作了特技部分,親身拍攝把自己的腳趾頭切下來的那個場景。談及和Mariah Carey合作MTV時他說:「Mariah在MTV中穿著的一身婚紗,那件婚紗正是她在現實生活中結婚時的那件。知道嗎?那條婚紗至少重50鎊。她向我奔來擁進我懷里,邊上站著一個彪形大漢似的的保鏢警告我說:『你可千萬別摔著Mariah了!』」
談及《越獄》時,他說:「有時拍攝間歇我會去星巴克,穿著寬松的體恤和短褲,我的整條文身的胳膊都露出來,結果排隊時前後左右人們都跟我保持距離。其實,出演這個角色我並沒有特意健身,因為我懶。還有一個原因是,Michael並非是一個完美的超級英雄似的人物,象成龍那樣,Michael的與眾不同在於他超出常人的智慧。 《越獄》第一季結束的時候兄弟倆終於越獄成功了,第二季則會是他們逃亡的故事。談及劇中Michael和醫生的情感,Wentworth說兩人之間會有進一步的火花,但是同時也有許多困難要克服(首先Michael是囚犯,還打算越獄,另外Michael目前還是已婚狀態)。Wentworth還說會繼續光頭造型,原因之一是容易打理,其二是《越獄》劇中哥哥的扮演者Dominic也是光頭造型,這使兩人看上去更像兄弟,也是這部電視劇的賣點之一。
談到如今一夜成名後得到的關注,Went說他認識到上雜志封面,宣傳活動等等都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他認為自己與人們在雜志上看到的他是有距離的。Wentworth對有些雜志編輯對他的照片進行處理的做法(去掉他臉上的痣,改變他眼睛的顏色等)實在不以為然。至於私生活,他打算保持一定程度的神秘感。Wentworth認為他的工作就是盡力在一小時內娛樂觀眾,如果觀眾得到了娛樂,他的任務就完成了。至於私生活(比如有沒有交女朋友等)則不關他人的事情。
※當美劇《越獄》播出之後,男主角Michael Scofield的扮演者溫特沃斯·米勒成為了風靡全球的新生代偶像,「想不到有人穿囚服還能這么帥。」這是粉絲對他最常有的贊嘆,國內網友更是昵稱其為「米帥」,對其追捧有加。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米勒竟然是位從普林斯頓大學英國文學專業畢業的標准「文青」
這一年來美劇最大的一個驚喜絕對非溫特沃斯·米勒莫屬,這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出演《越獄》之前,只能出演一些跑龍套的角色,比如《人性的污點》中年輕時的安東尼·霍普金斯或者是瑪利亞·凱莉的MV。
對於溫特來說,那是一段漫長的不如意的卻彌足珍貴的歲月。而《越獄》的出現則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邁克爾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為了溫特而准備的,他沉默的臉、隱忍的眼神、以及赤裸上身時那令人暈眩的紋身,讓無數女人甚至男人在一夜間愛上了他,也使他成為新一代metrosextual都市美型男的代表
米勒有著8國血統,父親是非裔美國人,母親是白人。今年34歲的他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父母都是耶魯大學的畢業生,母親是一名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父親是律師。
姓名:溫特沃斯·米勒
生日:1976-6-12
星座:雙子座
出生地:英國牛津郡
居住地:美國洛杉磯
學歷:
普林斯頓大學
英國文學專業
參演電影:
《絕密飛行》�2005
《人性污點》�2003
《黑夜傳說》�2003
《恐龍帝國》 2002
㈦ 有沒哈利波特5德電影,,觀看或者下載地址吖``
◎譯 名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片 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年 代 2007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奇幻/家庭/劇情/冒險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字幕
◎IMDB評分 8.1/10 (5,307 votes)
◎簡 介
目睹伏地魔復活之後,哈利度過了他生命中最漫長、最孤獨的暑假。當然,姨媽姨父仍然把他當成臭蟲般的呼來喝去,表哥達力沒事就把他當成沙包練拳擊。甚至還有兩只以吸食靈魂為生的攝魂怪脫離了魔法部的掌控,來到女貞路上伏擊哈利,好在勇敢的哈利用守護神咒趕走了攝魂怪。
陰險的魔法部本想通過攝魂怪事件,誣陷哈利在校外使用魔法而違反了《對未成年巫師加以合理約束法》--禁止未成年人在校外濫用魔法,打算就此開除哈利。哈利來到魔法部受審,鄧布利多哈利做證人,終幫他擺脫了指控。
可憐的哈利,在暑假經歷了一連串的變故後,終於等來了開學……魔法部的副部長烏姆里奇成為這一年的黑魔法防禦術課的新老師,她是代表魔法部來整治霍格沃茨的「不良風氣」的,第一堂課,哈利就因為管不住自己而與她起了沖突,最終被罰關禁閉。如果你認為烏姆里奇教授口中的「禁閉」只是普通的抄寫課文的話,那你就錯了,因為她給哈利一支神奇的筆,用哈利的鮮血做墨水,每一筆都深深地刻在了哈利的手背上。
自從伏地魔復活以後,哈利被越來越多的夢魘所困擾著,因為頭上那道傷疤,使得哈利與伏地魔的思想產生了某種聯系。正是在一場夢境里,哈利目睹羅恩的爸爸亞瑟被蛇咬傷,及時發出了警告,挽救了亞瑟的生命。
對於哈利來說,情人節第一次變得有意義,因為他和張秋約好一起去霍格莫德村。然而,約會的過程卻不盡如人意,屬於典型小女人的張秋,需要人哄需要人疼,而哈利卻偏偏是個木頭疙瘩,結果兩人不歡而散。
由於D.A.內部成員的背叛,烏姆里奇最終還是發現了哈利在背著她教大家黑魔法防禦術。所有人連滾帶爬總算逃脫升天,最終只有哈利因為斷後而被抓住--告密的人竟然就是張秋,而鄧布利多代哈利受罪,被趕出了霍格沃茨。
原來伏地魔一直想得到的是那個隱藏著自己未來命運的預言球……他侵入哈利的思想,得知小天狼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利用一種假相將哈利騙至魔法部。一場混戰就此展開,然而讓伏地魔想像不到的是,雖然D.A.的成員都是一些半大的孩子,卻與食死徒鬥了個不相伯仲,直到鳳凰社的成員趕來增援。這場混戰中,食死徒與鳳凰社互有傷亡,但都及不上哈利萬分之一的痛苦,他生命中最後一位親人也離他而去--再見,小天狼星。
幕後製作:
【新導演,新嘗試】
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第5個年頭,對於哈利·波特來說是一個關鍵年,因為他不再是孩子,而是學著面對成年人需要做出的選擇和挑戰:哈利不但要處理伏地魔的回歸,還忍受著失去好友塞德里克·迪戈里的痛苦。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都迫使他比其他同齡人在心智方面要更加成熟,因為他擔負的都是一些預想不到的重大責任……為了能夠找到進入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的入口,導演大衛·葉慈在拍攝之前做了很多准備工作,徹底地分析了《哈利·波特》系列一路走過來所經歷的前因後果:「這一集故事在全套小說中佔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小主角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周圍的事情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他們開始發現這個世界的磕磕絆絆,開始經歷『成長的煩惱』。」
作為《哈利·波特》系列的製片人,[大衛·海曼]表示,正是這一集故事與眾不同的特質,才讓他最終選擇了大衛·葉慈來為影片執導:「葉慈非常善於處理這種奇幻類的故事主題,而且他還展現出能夠以非常娛樂的方式處理政治問題的能力。當然,《哈利·波特5》並非一部政治色彩濃厚的影片,但是卻大量演繹了魔法世界所遵循的政治學。可以說,葉慈是帶著無限的激情加盟進來的,而看著他與孩子們之間從陌生到信任的過程,你就會發現,葉慈確實是一個能夠調動演員積極性的高手。他明白,跟隨著系列一起成長的幾位小演員,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他們在影片中的角色,所以葉慈經常鼓勵他們要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盡量把自己真實的個性注入到角色之中去。」
連續第五次飾演哈利·波特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表示:「我喜歡和大衛·葉慈一起工作,更喜歡他那彬彬有禮的溫和個性。不過,第五集故事也是我拍攝的最難的一部影片,部分是因為這一章內容的特殊性,剩下的則在於來了葉慈這位新導演。他總是讓我更加深刻地去分析哈利這個角色,我發現這種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他真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導演。」
羅恩·韋斯萊的扮演者魯伯特·格林特對此表示同意:「大衛·葉慈的執導方式與其他幾位導演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他總能通過最輕松的方式,得到最偉大的成果。」而飾演哈利永遠忠誠的朋友赫敏·格蘭傑的愛瑪·沃特森則補充道:「葉慈最可愛的地方,就是認真傾聽我們談論自己的角色的時候。對於我們能夠連續在五部影片里飾演同一個角色,葉慈感到了由衷地佩服,他非常重視我與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魯伯特·格林特之間的關系,因為這有助於我們在影片中的角色之間的友情的真實性。」
除了大衛·葉慈,編劇邁克爾·戈登伯格對於《哈利·波特》系列來說也是一位新人:「當大衛·海曼找到我的時候,我興奮得全身發抖。我知道我的說法可能有點老套,但能夠加入這部魔幻系列故事,再通過你的努力,讓它展示在大銀幕上,你能想像得到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嗎?大衛·葉慈雖然給我留了足夠大的創作空間,可是他也對劇本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故事的每一個時刻都要盡可能地真實。顯然,劇本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保留住原著小說中的精髓和靈魂。可以說,第五集故事是整個系列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哈利從一個小孩蛻變成懵懂的少年,他開始意識到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壞人有好的一面,好人也有邪惡的一面……他發現,成人的世界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也存在著缺陷--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影片中突出的主題。」
【神奇的魔法部】
在哈利真正面對伏地魔的挑戰之前,還有其他事情需要解決,那就是如何逃過去魔法部受審的這一劫……這里,得到最具體的體現的就是魔法部的大廳,美工設計師斯圖亞特·克雷格(Stuart Craig)用一張很有蘇聯氣息的魔法部部長福吉的巨型海報,蓋滿了整整一面牆。克雷格還表示,盡管在魔法部的巫師都是用飛行代替行走,用紙飛機代替電話,卻沒辦法掩蓋它在本質上是一個純粹的官僚機構的事實:「在英國,政府大樓都有著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特色,樓身上的裝飾物繁多。由於魔法部被設置在了地下,所以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遍了倫敦所有最古老的地鐵站,感受其中的陰冷氣息和設計風格。我們注意到,很多地鐵站都使用了大量彩色的瓷磚做裝飾--結合了這一特點,我們終於發明了一個地下的世界--魔法部。在每一面牆都鋪滿了華美莊重的黑瓷磚後,那種氣勢立馬就顯現出來了。不過,這種做法對於攝影師斯拉沃米爾·埃迪扎克(Slawomir Idziak)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他在拍攝的時候,必須得把瓷磚反光這一元素考慮進去。」
通觀所有《哈利·波特》系列影片,魔法部的美工設計都堪稱最大的一處布景地,超過200英尺長、120英尺寬、30英尺高,至少鋪了3萬塊瓷磚--都是一個個人工粘上去的。而且到了影片中,這個大廳還會通過數碼處理,空間變得更大。
哈利是在韋斯萊先生的陪伴下,從「來賓入口」進入魔法部的--看起來就是倫敦街頭最普通的一個電話亭,斯圖亞特·克雷格笑著說:「我認為,這樣的設置會讓位於麻瓜政府大樓正下方的魔法部變得更有趣味性,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個離國防部非常近的電話亭……麻瓜肯定會大吃一驚,原來魔法部就位於英國國防部的地下。」大衛·葉慈也表示:「相信《哈利·波特》系列最有趣的一個故事點,就是展示魔法世界是如何『隱藏』在麻瓜的生活中的,事實上,這兩個世界是相融的,只是麻瓜們沒意識到這一點而已。」
【粉色代表一種新的「黑勢力」】
新學期,學校來了一位新的黑魔法防禦術課老師--烏姆里奇教授,由伊梅爾達·斯湯頓飾演。從頭到腳都被粉色包裹著,烏姆里奇教授擁有老練的假笑和甜到發膩的聲音,可是她的本性卻和這完全相反。大衛·葉慈表示:「福吉認為鄧布利多在覬覦魔法部部長的位置,所以他派來了自己最信賴的副部長烏姆里奇,在霍格沃茨查明真相。可烏姆里奇卻認為自己的任務是為福吉掃清一切潛在的威脅,結果把霍格沃茨搞得烏煙瘴氣,純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斯湯頓表示同意:「很多人都會像烏姆里奇一樣,表面上魅力十足,其實一肚子壞水,所以飾演這樣一個角色是我願意接受的挑戰。」
雖然是為了與原著小說保持一致,伊梅爾達·斯湯頓有時候仍然會對飾演烏姆里奇這個角色感到有點惱火:「在小說中,她被描述成長得非常醜陋,像是令人討厭的癩蛤蟆,所以當有人對我說『你是這個角色最合適的人選』時,我聽著總覺得不那麼舒服。」
伊梅爾達·斯湯頓也是所有演員中,和服裝設計師珍妮·泰敏(Jany Temime)走得最近的一個,因為烏姆里奇整體的形象設計,是泰敏在整部影片中,最艱巨的工作之一,斯湯頓說:「我們為這個身材有點圓的女士想出了很多有趣的方案,我不希望她衣服的輪廓太過鮮明--雖然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溫柔和善良,其實心腸實在是不怎麼地。」
為了能夠在外觀上展示烏姆里奇教授的「溫柔」,珍妮·泰敏表示:「我們往伊梅爾達·斯湯頓的戲服里填了很多東西,因為她本人特別瘦。」泰敏還在衣服上使用了許多柔軟的布料,就是為了增強那種性格上的溫和感。不過,衣服的顏色卻是在小說中就已經決定好的:粉色、更粉以及最粉。泰敏接著說:「每一次我們看到她,她身上的粉衣服除了顏色,樣式都是不一樣的。當她慢慢在霍格沃茨展示自己的特權時,顏色的亮度也會隨之變強,十分扎眼,最終變成了那種最深的櫻桃粉。」
粉色的主題還會被延用至烏姆里奇教授的辦公室中,這部分場景是由美工師斯圖亞特·克雷格和他的設計組用各種粉色的東西裝飾出來的,包括帶有花邊、像天鵝絨一樣光滑的窗簾,以及周圍各種可愛的小擺設。傢具的風格則來源於法國,以克雷格的說法就是「非常有線條感」--從各個方面進行暗示,這間辦公室的主人實在是太有個性了。不過,這間辦公室最有特色的地方,還在於牆上那200多個印有小貓的盤子上,暗示著烏姆里奇那種與貓很相似、反復無常的性格。相對照而言,烏姆里奇教授使用的教室就顯得嚴肅、簡朴多了,就像她對學生嚴格限制的教課風格一樣--只允許他們做在自己的位置上埋頭於她指定的教課書。魯伯特·格林特說:「學生們對烏姆里奇教授的黑魔法防禦術課都感到無比陌生,但是她卻堅信我們必須要學習理論,而且完全沒有實踐過程,要知道,這種做法在一所魔法學校里是非常荒謬的。」
【槲寄生下的初吻】
當霍格沃茨因為即將到來的聖誕節而進入假期時,哈利組建的D.A.學習小組也不得不中斷一段時間。最後一堂課過後,D.A.所有的成員都結伴離開了,張秋卻留了下來。哈利早在去年就喜歡上了她,然而兩人的關系卻因為塞德里克·迪戈里的被害而稍嫌復雜。似乎是洞悉了他們心中暗藏的想法,無所不知的「有求必應屋」在最後一次D.A.集會的時候用一枝槲寄生作為裝飾物,終於帶來了所有哈迷熱切盼望著的時刻--哈利的初吻。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回憶這部分的拍攝時說:「我有些不安,因為我發現梁佩詩似乎很緊張。這不僅僅是一個吻那麼簡單,也暗示著張秋和哈利之間的復雜關系。當我們嘗試了幾次後,發現其實也沒那麼可怕,還挺有趣的。」梁佩詩繼續說:「我之所以特別緊張,因為這是我在大銀幕上的初吻,好在導演大衛·葉慈非常專業,他告訴了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效果,這樣我們就不會感覺這個場景有多麼地難拍了。一開始的時候,是有點難堪,但是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很會帶戲,他讓拍攝變得很簡單,而且他是一個接吻高手。」
導演的做法也許打消了兩位小演員的顧慮,卻忘了一旁同樣緊張的工作人員,因為這些人幾乎是看著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隨著《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製片人大衛·海曼說:「我們中的許多人在雷德克里夫10歲的時候就認識他了,然後他就在我們的眼前長大了……所以我們關心他,想要保護他。在這里,看著他經歷著『銀幕初吻』,那種感覺很奇怪,我一直告誡自己不要看,可是卻忍不住想看。好在這組場景拍得很完美,相信觀眾肯定能夠從中感覺到溫柔和美麗的甜蜜。」
【巨人兄弟格洛普】
在知道自己遲早會被烏姆里奇趕出霍格沃茨之後,狩獵場看守海格給哈利、羅恩和赫敏「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任務:幫助照看自己那同母異父的弟弟格洛普--他剛好是一個身高16英尺的巨人。
為了讓格洛普在大銀幕上「活」過來,這里不但結合了手工設計、動作捕捉、電腦特效的集體智慧,還包括一個名叫托尼·毛德斯萊(Tony Maudsley)的演員的天才表演。大衛·海曼說:「在我們的假設中,格洛普是一個非常天真的巨人,只是比較好動,沒辦法太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已。毛德斯萊和大衛·葉慈花了很長時間去討論一些表演上的細節,因為格洛普是一個需要靠『動作捕捉』技術幫助的數碼人。」葉慈則對毛德斯萊的表現大加贊揚:「他完全融入進來了,這從他每一個細微的表演中就能看出來。即使這個角色幾乎完全是由數碼技術生成的,可是毛德斯萊卻給了格洛普生命和靈魂。」
當格洛普和赫敏待在一起時,你能從他們之間的關系看出格洛普並不只是一個面目可憎的巨人,愛瑪·沃特森說:「格洛普也有可愛的一面,在赫敏面前,他就像一隻小貓咪那樣溫順,赫敏是惟一一個能夠讓他安靜下來的人……我知道格洛普是一個由電腦製作出來的數碼巨人,可是工作人員已經盡量讓他顯得真實了,他有一雙像小狗一樣可愛的眼睛,我實在是太喜歡他了。」
生物特效師尼克·杜德曼(Nick Dudman)表示,他們還給格洛普製作了一個原尺寸大小的腦袋,用來拍攝和其他演員在一起的場景,魯伯特·格林特興奮地說:「和格洛普一起拍攝的部分太精彩了,現場有巨大的頭和肩膀,逼真到我們都忘了和我們一起演戲的,只是他身體的一部分而已。至於其中我最中意的部分就是:格洛普非常喜歡赫敏,用手把她託了起來。於是羅恩嫉妒了,嘗試著想讓格洛普把赫敏放下來,他想英雄救美,就是使勁敲打巨人……你一定已經猜出結果了,羅恩一下子就被格洛普給彈飛了。」
【五大刪剪】
由於《哈利·波特與鳳凰社》是七本系列叢書中頁數最多的一本,長達870頁--第七集《哈利·波特與死聖》的頁數已經敲定為784頁。所以影片的編劇只能將小說中「無關疼癢」的邊邊角角忍痛割愛,如今已經確定有五處內容慘遭刪剪。
1、 所有與魁地奇相關的場景……這倒是不難猜測,由於哈利在《哈利·波特5》中大多時間都被烏姆里奇教授關禁閉,不但沒怎麼參加魁地奇的訓練,還錯過了幾場重要的比賽。不過,這對於飾演羅恩的魯伯特·格林特來說,卻不啻為一個噩耗,因為羅恩將在這一集中將第一次參加格蘭芬多學院的魁地奇代表隊。對此,格林特只能遺憾地表示:「寄希望於明年。」既然魁地奇比賽沒有了,我們也就無緣聽到那首與之相關的「韋斯萊是我們的王」了。
2、 韋斯萊夫人與小天狼星在鳳凰社就哈利的問題起了一些爭執……被刪。
3、 家養小精靈多比不再出現……《哈利·波特4》中,多比的所有戲分就被納威取代了,所以不難猜測這個角色為何會無緣第五集故事。估計惟一對此感到不高興的當屬赫敏了,因為這種做法顯然觸犯了她創建的「家養小精靈權益促進會」(S.P.E.W.)。
4、 納威的父母……他們當年都是英勇的傲羅,由於受到了伏地魔的折磨而發瘋,現住在聖芒戈魔法傷病醫院療養。這真是一個不幸的消息,因為隨著納威的作用一集比一集重要,他的父母本應該也得到相應的「尊重」,而不是被無情地刪掉。
5、 哈利等人為布萊克家、鳳凰社的總部進行大掃除……讓人覺得非常可惜,因為我們沒辦法看到在這里出現的神奇生物活生生的樣子了。
花絮:
·達里歐·馬利安尼利(Dario Marianelli)曾一度被選中為影片創作原聲樂。
·伊文娜·林奇在15000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得到了盧娜·洛夫古德這個角色。
·烏姆里奇教授辦公室里的地毯,價值5萬英磅。
·最初的時候,飾演貝拉特里克斯·萊斯特蘭奇的本來是海倫·麥克洛瑞,但由於她懷孕了,這個角色才落到海倫娜·伯翰·卡特的手中。
·盧娜·洛夫古德戴的蘿卜耳環,是其飾演者伊文娜·林奇自己做的。
·由J·K·羅琳創作的系列中的最後一集《哈利·波特與死聖》,將會在《哈利·波特5》首映的10天後發行。
·哈利和張秋接吻的那部分場景,NG了30次才算最終拍成。
精彩對白:
Albus Dumbledore: Minister, the evidence of the Dark Lord's return is incontrovertible.
Cornelius Fudge: He's not back!
阿不思·鄧布利多:部長,伏地魔已經回來了,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康奈利·福吉:他沒有回來!
Sirius Black: Fourteen years ago Voldemort had huge numbers at his command.
小天狼星布萊克:14年前,伏地魔有著一大批追隨者。
Harry Potter: If Voldemort's building up an army, then I want to fight.
哈利·波特:如果伏地魔正在建立一隻軍隊,那麼我也想參加戰斗。
Severus Snape: You won't last two seconds if he invades your mind.
Harry Potter: I'm not weak!
Severus Snape: Then prove it!
西弗勒斯·斯內普:如果他想侵入你的大腦,你連兩秒鍾都挺不住。
哈利·波特:我沒你說的那麼軟弱!
西弗勒斯·斯內普:那就證明它!
Lord Voldemort: Harry Potter... You will lose... everything.
伏地魔:哈利·波特……你會失去……一切。
Hermione Granger: It's exciting, isn't it, breaking the rules?
Ron Weasley: Who are you and what have you done with Hermione Granger?
赫敏·格蘭傑:破壞規矩很好玩,不是嗎?
羅恩·韋斯萊:你是誰?你對赫敏·格蘭傑做了什麼?
Harry Potter: [shouting at Dumbledore] LOOK AT ME!
哈利·波特(向鄧布利多大喊):看著我!
Sirius Black: [to Harry] It's your turn now!
小天狼星布萊克(對哈利說):現在該輪到你了!
Dolores Umbridge: Things at Hogwarts are far worse than I feared!
多洛雷斯·烏姆里奇:霍格沃茨發生的事情比我想像得更加糟糕!
Albus Dumbledore: Don't fight him Harry, you can't win!
阿不思·鄧布利多:不要和他打,哈利,你贏不了他!
Rubeus Hagrid: It's changing out there. There's a storm coming, Harry, just like the last time.
魯伯·海格:哈利,這里正在發生變化,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就像上次一樣。
Cornelius Fudge: Dolores Umbridge has replaced Albus Dumbledore as Head of Hogwarts.
康奈利·福吉:多洛雷斯·烏姆里奇取代阿不思·鄧布利多成為霍格沃茨的校長。
Ron Weasley: Are we forming some sort of wizard army?
羅恩·韋斯萊:我們是在組建一支巫師軍嗎?
Dolores Umbridge: I WILL have order!
多洛雷斯·烏姆里奇:我會帶給你們秩序!
Dolores Umbridge: You were told that a certain Dark Wizard is back. This is a lie.
Harry Potter: It's not a lie! I saw him!
多洛雷斯·烏姆里奇:有人告訴你某個黑巫師回來了,但那是謊言。
哈利·波特:不是謊言,我看到他了!
Cornelius Fudge: The Ministry of Magic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appointment of Dolores Jane Umbridge as High Inquisitor, to address the falling standards at Hogwarts School.
康奈利·福吉:魔法部很高興地宣布,多洛雷斯·簡·烏姆里奇將出任高級調查官,挽救霍格沃茨正在下降的整體水準。
Dolores Umbridge: Enough!
多洛雷斯·烏姆里奇:夠了!
Hermione Granger: We've got to be able to defend ourselves, and if Umbridge refuses to teach us how, we need someone who will.
赫敏·格蘭傑:我們必須得做到能自己保護自己,如果烏姆里奇拒絕教我們,我們需要一個願意的人。
Harry Potter: Every great wizard in history has started out as nothing more then what we are *now*. If they can do it, why not us?
哈利·波特:歷史上每一個偉大的巫師最初的時候都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就與我們現在一樣,如果他們能做到,為什麼我們不能?
Severus Snape: Discipline your mind!
西弗勒斯·斯內普:管好你的大腦!
Hermione Granger: We're in this together.
赫敏·格蘭傑:我們要待在一起。
Cho Chang: You're a really good teacher, Harry.
張秋:哈利,你真是一個好老師。
Harry Potter: Listen to me!
哈利·波特:聽我說!
Rubeus Hagrid: The Ministry's gonna have a full uprising on their hands.
魯伯·海格:魔法部正在策劃一場暴動。
Dolores Umbridge: [standing with her Inquisitorial squad holding Cho Chang hostage] Get them!
多洛雷斯·烏姆里奇(把張秋抓起來當人質):抓住他們!
文件類別: 電影BT下載
當前種子數量: 370
當前下載數量: 7039
文件大小: 494MB
該頁面刷新: 2007-7-17 9:07:29
文件發布時間: 2007-7-17
下載次數: 18971
http://bt0515.cn/31132.htm
㈧ 最近有沒有好看的愛情片(韓劇)!~~~~~~~~~
我很喜歡韓劇 ~~!!不知道可否說是韓劇迷呢??呵呵哈哈呵呵~~~
^-^ 雖然很花心~但是我真的很很很很喜歡嘛~~~
^-^ ^-^ ^-^
《你來自哪顆星》
金來沅飾演崔承熙
鄭麗媛飾演金福實
姜靜華飾演尹美賢
薄施厚飾演韓正勛
《不良家族》
吳達健-30歲 暴力派,扮演叔叔
金陽雅—24歲 扮演姐姐
夏太慶—25歲
夏富慶—27歲, 太慶的表姐
張港口—62歲 扮演爺爺
朴福女—58歲,扮演奶奶
趙基東—43歲,扮演爸爸
嚴知淑—41歲,扮演媽媽
白娜琳—9歲 唯一的家產繼承人
《偉大的遺產》
人物介紹
姜賢世--(金載沅 飾演,暴力老師) (美妙人生、悄悄愛上你、羅曼史、情敵、嫂嫂19歲...等等)
上學時,這個男人作業本上寫了「不行就算」,被男老師狠狠地挨打過。但是這確實是他的真心話。最不喜歡『認真』兩個字,容易放棄。過一天算一天,最不喜歡動腦子的事情,他認為頭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來頂別人。
由於小時候淘氣,母親常被叫到學校。姜賢世的性格來自他不幸的童年,雖然不懂事,但是他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是打架,突然有一天父親失蹤了。從此不喜歡任何人摸自己的頭,因為父親常常摸他的頭。(後來女主角未來摸他的頭發,大發怒火)
不知道父母為什麼離婚,但是由此心靈受到傷害。母親是幼兒園院長,外人不理解從事教育工作的母親怎麼會有這樣叛逆的兒子。不知不覺地成為黑社會的成員,對將來沒有煩惱。最討厭別人問『將來想當什麼?』,人生有什麼呢?活一天是一天。
這種想法一直延續到來幼兒園之前。從不去關心愛護別人,但是幼兒園的孩子們卻是最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愛。性格直率。雖然他的摩托車後座上坐過很多女孩子,在沒有認識未來之前,從未真正愛過女人。在幼兒園里認識未來,成為歡喜冤家。
看著未來一直等著時莞(初戀情人),雖然生氣,但並不承認自己喜歡未來。為了未來,傷心流淚,但是在她的面前行動總是相反的。終於明白自己愛上了未來,但是想到自己是黑社會的成員,第一次討厭這樣的自己。 很想在未來面前彈小時候學的鋼琴,也想展示從小被別人認為有天賦的繪畫水平,但是總感到害羞。這時,未來握起他的手,表示要一起參加幼兒園拯救行動。
雖然很想愛這個和母親相似的女人,但身邊總圍繞著時莞的影子。
俞未來(韓智敏 飾演,幼兒園老師) (大長今、烈愛無間道....等等)從不放棄。女高時期的數學考試中,所有同學都放棄,交卷出去,但未來堅持到最後,認真地填寫每一道題,雖然所有的題都答錯了。與賢世不同,特別喜歡「認真」兩個字。當然每一次的結果並不都是好的。雖然總出錯,但最可愛的地方就是馬上承認錯誤。剛剛步入社會,三個月前來到這個幼兒園。非常喜歡孩子,特別是因為在院長的資助下完成高中學業,所以對幼兒園更有家庭的感覺。從小失去父母,所以最羨慕熱鬧的家庭。對她來說,幼兒園並不是工作的地方,而是長久以來夢想的家人。和孩子們融為一體,喜歡擁抱他們,親他們。
甚至坐地鐵時,喜歡擠坐在兩個人的中間位置。某天晚上失眠,拿著枕頭去高阿拉的房子,差點被人當成小偷。
只要喝酒,所有緊張感就會消失。知道自己並不漂亮,也明白自己沒有拿得出手的好條件。但非常可愛,充滿好奇。正當她對幼兒園的生活興致勃勃的時候,姜賢世出現了。這個討厭的傢伙竟然想和孩子們一起吃喝玩樂。他的出現,並沒感覺到增加了一名輔導老師,而是多了一個幼兒園孩子。
累的時候,想找個人依靠,但是周邊沒有人。所以常常自己誇自己。 「今天本來很想吃冰淇淋,但是喝了綠茶,你做的很好」 「今天往後摔了一交,做的很好,鼻子沒有被磕壞。」這樣的稱贊方法對付孩子們非常有效。
下課後讓孩子們每人自己誇自己一句。沒想到那個討厭的傢伙說了一句安慰的話。 「休息一會吧,你已經很努力了。」突然鼻子酸起來。
未來有個一直忘不了的初戀情人。在機場分手後,只要見到飛機就會流眼淚,看著去機場的大巴也會痛哭。在電視里看到美國NBA籃球消息,乾脆嚎啕大哭。這都是為了去美國
留學的時莞。在機場里微笑著BYEBYE後,就斷了所有聯系。雖然頭腦里遺忘,但是心裡卻一直忘不了。
沒想到這時候時莞卻回來了。
高阿拉--(李美淑 飾演,幼兒園監管)
「年輕時,追求我的男人足有10個火車皮, 但是女人要有自己的事業,所以努力完成學業,成為幼兒園老師。工作間隙,上夜校讀教育學。我把婚姻和教育的熱情互換掉,這是非常正確的!!」這個她常常對幼兒園的老師們說的話。(雖然老師們半信半疑) 10個火車批雖然誇張了點,但是對教育的熱情卻是真的。 「我所知道的東西都是從幼兒園里學會的」信奉這句話。人性教育雖然重要,但是學習更重要。想應付每年都變的教育政策,首先從基礎抓起。不認數字,怎麼去計算呢?和已經去世的院長雖然有些矛盾,但是家長們認同自己的教育觀,這是最另她驕傲的事情。看著每學期增長的學生數,感到欣慰。再努力的話,有信心把幼兒園變成漢城最有名的幼兒園,如果小混混賢世沒有來的話。
畢業證、資格證、傲慢。 她認為的幼兒園老師的三大禁忌,這個傢伙竟然全部都否定掉。
她開始頭疼起來。這個傢伙突然出現,要做什麼輔助老師。還是個黑社會的成員,竟然要當幼兒園老師?但是看到院長留給自己的遺言後,明白了只要把賢世趕走,就能成為完美的幼兒園。與生俱來的好勝心使她與賢世的矛盾越來越白熱化。急性子,平時裝成很優雅,聰明的樣子,但是發生問題,就會結巴。看著總開自己玩笑的賢世,快要瘋掉。後來,見賢世泄氣,心裡反而空虛。與賢世的比賽中輸掉後遞辭職,但是見幼兒園面臨危險,感覺自己不能坐視已待。
崔時莞(金知勛 飾演,建設公司戰略部部長)
夢想很大,但是韓國太小了。在優越的家庭里長大,從小無憂無慮。聰明,畢業於名門大學。有風度,有能力,英俊瀟灑,是所有女孩子心中的白馬王子。在國外讀完MBA後,受一家建築公司的邀請回國。現在只剩下找一個合適的女子結婚的事情了。但是事情變的戲劇化。公司的開發計劃中的一個障礙----幼兒園,當他來到這所幼兒園時,意外碰到未來。在去留學之前交往的女朋友。而且到現在還念念不忘自己。
他暗暗竊喜。只要自己出馬,未來還是屬於我的。但是事情有了變化,看似立刻關門的幼兒園,生意卻越來越好。而且輿論的反應也越來越熱烈。連未來也喜歡那個像混混的傢伙。調查這個傢伙,原來真的是黑社會的成員。這是個好機會,馬上給記者打電話,披露黑社會管理幼兒園的消息。幼兒園果然鬧翻。
但沒想到姜賢世這個傢伙並不是容易言敗。
《真的真的喜歡你》開始時不喜歡男主角~~覺得他很瘦~又小氣~現在覺得他好搞笑~對女主角好好~!!~~~
呂奉順--Eugene
青瓦台廚師 25歲
開朗,天真,單純,直率的女孩子,喜歡想像,喜歡看書,在鄉下的房間里堆滿舊書。對做料理有天分。與外界沒有交流,和奶奶一起在鄉下生活,因此在別人眼裡,有時像原始人。
來到漢城後,只要坐車就暈車,因此每次都帶著一個黑色的塑料袋。一口別人聽不懂的江原道方言。非常勤快,每天不到4點就起床幹活,每次都擾奉基睡不了覺。每天早晨打掃完自己家院子後,再把街坊家門前打掃干凈。剛開始奉順的熱情沒有得到周圍人的理解,但是隨著時間,大家逐漸接受了這位開朗,善良的姑娘。
南奉基--李民基
28歲 青瓦台的保鏢
帥氣,高大,渾身充滿貴族氣質,自我,是個花花公子。懶惰,喜歡耍小聰明。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不願意去插手。
當所有的人沉默時,會勇敢地說出「真煩」。喜歡購買各式各樣的皮鞋,因為這個原因,常被父親挨打。重視外表。花心,在手機里存著的女人名字分為1,2,3等和污染等級,按照這個等級,他對待的方式也不同。而呂奉順就排在污染級別。除1級女朋友外,從不為別的女人花錢。討厭醫生,因為談了7年的初戀女友進大學後,就是被醫大學生搶走。甚至看到白大褂就兩眼發紅。但是竟然成為總統兒子,大學醫院里的大夫張俊元的保鏢。更可氣的是他是呂奉順暗戀的已婚男人。但竟然要捨命保護他,穿著黑西服的奉基每天跟在穿白衣服的俊元的身後,不論是洗手間還是他的家裡。
張俊元--柳鎮
31歲,總統的兒子
俊秀的長相,溫柔的微笑,讓所有大學醫院里的女同事們為他神魂顛倒。再加上善良的本性和謙虛,是韓國最親切的大夫。是保險公司職員們的公眾敵人。
雖然是總統兒子,但是非常樸素,從不講究穿衣打扮。奉基和俊元在一起時,很多人誤把奉基當成總統兒子。很少在公眾面前露面,因此在醫院里,除院長外,沒有人知道他就是總統的兒子。所以醫院里的人以為每天24小時跟隨的奉基是追債人。
結婚5年,育有5歲的女兒。與大學時候交往7年的女朋友舉行了婚禮。妻子患了奇怪的病,大腦細胞每天都在死去。作為醫生他無可奈何。妻子的娘家人要把妻子帶走,讓他離婚。但是他不能拋棄病倒的妻子。
《結婚》
李世娜 - 張娜拉(更有女人味~~)
不是現實 而是以浪漫渴望結婚我沒關系,如果是成佑,我什麼都無所謂。一男一女中的獨生女,哥哥正在美國留學中。因為父母的富有,從小在富饒的環境下長大,畢業於音樂大學鋼琴系,現在是藝術殿堂的室內經理。
因為樂天的性格對於現在工作很開心,但是對於現在的工作沒有特別的愛好而且也沒有要以事業女性成功的念頭。反而對平時的室內布景等家事更有興趣,認為結婚更適合自己。
單純的對於結婚條件很重要這件事沒有一絲的懷疑,在一直細心照顧自己的父母安排下與未來很有希望的年輕外交官成佑相親。但是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因為成佑隨口問的一句:認為結婚最重要的是什麼,分手後也一直停留在世娜的心中。而且還發現自己開始總想著那個認為和自己沒有一點共同語言,一點都不般配的成佑。
韓成佑 - 柳時元
結婚最重要的嗎? 可能是愛情吧但是... ...我的結婚真的是從愛開始的嗎? 二男中的長男,弟弟正在服兵役中。
小時候,讀過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之後曾經夢想成為像歌德一樣的文學青年,但因為是家裡的長男,不能拋棄家中的期望所以大學畢業後以外交官變換前路。在外交部三年,有責任心,不會撒謊,很有才華。總是比起自己想要的把周圍人的信任和期待放在第一位,所以他沒有一次擁有過自己喜歡的東西。 因為家裡的期望,成為小說家的夢想也付之東流,對於從小時候開始就很喜歡的女孩-殷秀也只能猶豫不決。
這時候,殷秀向其他男人表白,這個人正是自己在外交部的前輩許鎮希,而且兩人一起離開韓國去往日本。性格一直很沉默的的成佑雖然沒有對殷秀說一句話,只是祈禱她的幸福。但是卻在等待殷秀回來、向她表白。但是在無法預料的相親中第一次認識世娜,被她的率真和對自己純真的愛而開始心動
申殷秀 - 明世彬
人生不是反抗,而是順從想要順其自然地接受一切而活 花卉設計師 - 那就是成佑的初戀,雖然在不幸的環境下長大,但是很明朗而且多情有愛,是一位多人魂魄的女性。
特長是不管是什麼都親手做,不管是什麼東西,一經她的手就是想變魔術一樣改變。很喜歡植物,所以大學也進了園藝系,本想畢業後在植物園工作,但是為了供養兩個弟弟上學只好中途退學。經營花店照顧兩個弟弟。晚些接觸花卉設計這份工作,在那一圈打出了一些名堂。
雖然喜歡成佑很久了,但是可能知道相親生母親一樣照顧她的淑奚的用意,明白自己不會跟成佑有好結果早早就把自己的感情緊閉。在那中,碰見成佑很信任而且很崇拜的前輩鎮希,又重新敞開心扉,跟著鎮希到日本還打算結婚。
但是和鎮希回國後發現成佑身邊的世娜,感覺有些苦澀... ...
許鎮希 - 李賢宇
愛情和婚姻都是無趣的這樣的他,也陷入了愛河
在外交部工作十年,大學三年級通過外交官考試,畢業後直接在外交部工作。是從爺爺那代開始就是外交名門家族的獨子,爸爸在做事業。自信滿滿,冷酷的發展主義者,為了達到目的願意做一些微小的犧牲。但是對於和自己不同總是相信只可以走正道的成佑,承認他而且欣賞他,冷靜地選擇能彌補自己缺點的成佑作為夥伴。
雖然對所有事都很冷酷,但是外表上卻比成佑更有親和力。給人感覺是個又大方又幽默的花花公子。雖然看起來這么完美,但對於女人來說卻不是一個好男人。比起愛情,更注重事業和自己的野心,也因為這樣,不想和任何女人有過深的接觸。和成佑接觸時認識成佑的老鄉殷秀,被她多情而細心的性格所吸引。
小時候因為平凡家庭出身的母親離婚後開始感到孤獨。 認為殷秀的細膩和溫柔可以彌補自己的缺陷。所以即使知道成佑對殷秀的感情也裝作不知道搶走殷秀。
當然,自己覺得殷秀和成佑有太多的共同點,這可能也是為了成佑好。但是慢慢開始對始終如一的殷秀的愛情感覺到了一些負擔。
《smile again》(最近看到一個韓國投票網站,發現此劇排第一!)
李東建
金喜善
《我的小小新娘》(電影)(女主角好可愛)
金來元
文根英
《my girl》(在韓國收視率極好,超搞笑!~)
李多海
李俊基
李東旭
《豪傑春香》 (很好看~女主角漂亮~男主角帥~)
韓彩英--飾成春香
在 熙--飾李夢龍
嚴泰雄--飾卞學道
朴詩恩--飾洪彩琳
《18歲,29歲》又名《1829》
朴善英--飾柳惠燦
柳秀榮--飾江尚永
朴恩惠--飾申智英
李鍾文--飾金 榮
鄭多惠--飾李恩智
申 丘--飾江治秀
《餅干老師星星糖》
孔孝真 (羅菩提)
孔侑 (朴泰仁)
《天國的樹》 (好看~感動~〈天國的階梯〉之後)
李莞
朴信惠
《宮》 (這個不用我介紹了吧?!很多人喜歡永遠支持律~!!!!!!)
尹恩惠
朱智勛
金正勛
《對不起,我愛你》 (我最喜歡的悲劇~大叔~~~)
蘇志燮
林秀晶
鄭京
《天國的階梯》 (這個我也不多說了。感動~~)
車誠俊(權相宇 飾)閔會長的獨生子。跨國集團包括百貨公司、游樂園等的繼承者,經營一線的總指揮。
韓靜書(崔智友 飾)友莉的法定姐妹,跨國集團的臨時職員。
韓泰華(申鉉浚 飾)邰美蘿的兒子,友莉的親哥哥,靜書的法定哥哥。臨摹畫家。
韓友莉(金泰熙 飾)邰美蘿的私生女。泰華的妹妹。靜書的法定姐妹,紐約大學經營學碩士。跨國集團的廳長。
李 莞 飾小泰華
朴信惠 飾小靜書
白成賢 飾小誠俊
朴之美 飾小友莉
韓載榮 飾韓教授(靜書之父)
李輝香 飾邰美蘿(泰華、友莉之母)
鄭漢勇 飾韓弼修(泰華、友莉之父)
金智淑 飾閔瑞嫻(誠俊之母)
《浪漫滿屋》 (很多人的最愛~Rain好帥)
Rain--李英宰
宋慧喬--智恩
金成洙--明赫
韓恩珍--姜惠媛
《我叫金三順》 (很好笑,很實際)
金善雅
玄彬
鄭麗源
李奎翰
《這該死的愛》 (Rain 形象大轉變~不過還是很帥~)
Rain飾姜福邱
李基宇飾金俊成
申敏雅飾車恩錫
李民赫飾車載錫
金思朗飾韓多情
金松熙飾車俞娜
《冬日戀歌》 (經典**)
裴勇俊 [姜俊尚] [李民亨]
崔智友 [鄭惟珍]
樸素美 [吳彩琳]
朴龍河 [金相奕]
《巴黎戀人》
朴新陽--韓啟柱
金貞恩--姜泰英
李東健--秀賀
《美妙人生》(這是我最喜歡的喜劇~因為它不僅僅說了愛情~還講述了親情~~~雖然我看過很多韓劇,,但我就是忘不了它~金在元笑的時候超帥~~柳真(Eugene)又靚女~~莘菲更是可愛~~)
鄭彩恩 飾演 韓馨菲(勝煥和世珍的女兒)(我好喜歡她~~!!!可愛~~)
金在元 飾演 韓勝煥 (愛他的燦爛的笑容~~陶醉中~~)
喜愛玩樂, 性格飄忽, 想做就做。身材高大,瀟灑,吸引眾多異性的目光,因此常常竊竊自喜。 航空隊航空學科新生,升學和就業都失敗的人,唯一的純真就是和彩英的初戀。為了見女友急忙趕往新加坡, 在那裡遇到世珍。 素不相識的世珍安慰著失戀的他,他居然被當日的氣氛醉倒, 只不過隨便抒發情緒。天啊!就這樣當上了爸爸。
Eugene(柳真) 飾演 鄭世珍 (女主角不僅演戲好,唱歌也超級~~好聽!!你們聽一下吧~!!)
性格獨特, 是個活潑開朗的冒險家, 也是個出人意表的妄想家。耗盡想像力, 充滿好奇心, 非常固執。熱愛旅遊, 是個讀書狂。 在讀政外科2年級期間, 背著背包往新加坡旅行, 沒想到旅行的紀念品竟然是懷孕。 當她知道事實時已經過了期限,無論如何也要勇往直前,自己一個人把小孩養大,於是在姐姐的計劃下,荒唐無稽地結婚了。
李智勛 飾演 閔道鉉
舉止優雅,是個真正的紳士。從未嘗試過失敗,無論何時都很講究,不會浪費時間在無聊的話題上。 雖然一直走在成功的人生路上,但對於競爭這回事卻不感興趣,寧可安於做讓步的一方。 去世了的Sky Castle Airline閔泰朔社長是他的父親。他的生母是父親的第二老婆,在很早之前已死。現在他的母親是當時他稱為"大媽"的父親的正妻張女士。
韓恩靜 飾演 李彩英 (為什麼她次次演壞人?《浪漫滿屋》《開朗少女成功記》也是)
時而打扮得美麗堂皇,既性感又驕傲自大;時而又清純優雅,像個柔弱的天使。 生於富貴之家,受高水平教育,被看成是富家小姐,但是她比誰都痛苦和自悲。 她的母親曾經是日本企業家和中國企業家的妻子。自己本身到底是流著日本人的血,還是流著中國人的血呢,她不知道。如果可以的話, 她只想將自己身上不幹凈的血全部抽掉。
《新娘18歲》(女主角很可愛~~ )
韓智慧
李東健
李多海
劉惠晶
《大長今》 (經典之中的經典)
李英愛--徐長今
池振熙--閔政浩
任豪--中 宗
洪莉娜--崔今英
《皇太子的初戀》 (很搞笑~)
成宥利
車太賢
金南鎮
李潔妮
李惠美
《威尼斯戀人》\《only you》(又是韓彩英哦!!)
韓彩英
趙顯宰
洪秀賢
李天熙
全慧彬
《必勝!奉順英》 (柳鎮這次演壞人~~)
安在旭
蔡琳
柳鎮
《嫂嫂19歲》 (討厭女主角不選在元~~!)
金載沅
鄭多彬
《春日》
趙仁成 (高恩燮)
高賢貞 (徐貞恩)
池珍熙 (高恩浩)
《紅豆女之戀》
金在元
張娜拉
金來元
《白雪公主》
金靜華
連政勛
李莞
趙胤熙
《露露公主》
金貞恩
鄭俊浩
金興秀
以下雖然不是韓劇,但我很喜歡~~~
《王子變青蛙》
明 道飾單均昊
陳喬恩飾葉天瑜
王邵偉飾徐子騫
趙虹喬飾范芸熙
《惡作劇之吻》
鄭元暢 (飾) 江植樹
IQ 200 的超級天才,聰明英俊、十項全能,幾乎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難得倒他,但也因為太聰明,對他來說所有事情都能輕易達成,而覺得人生缺乏目標。湘琴的出現為直樹一向平靜無波的人生帶來了一連串脫軌的意外,而她履敗履戰的無畏精神更讓從不知失敗是何物的直樹不解,而慢慢地對她產生了興趣。同時,他也受到湘琴單純的思考邏輯的影響,找到了從醫的人生目標…
林依晨 (飾) 袁湘琴
心地善良,個性憨厚直接、樂觀有耐性,但頭腦不好,對家事更是一竅不通。然而盡管笨手笨腳,常把事情搞砸,卻還是努力不懈地朝目標前進。高一開學典禮時就對代表新生致詞的直樹一見鍾情。高三時下定決心向直樹表白,卻被狠狠拒絕,才想說服自己別再喜歡直樹,沒料到父親和直樹的父親竟是多年好友,而父女兩人更在地震震垮新屋後,遷入江家。湘琴就此和直樹展開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的新生活…
趙詠華 (飾) 阿利嫂
直樹的母親,家庭主婦,個性有些無厘頭、喜歡熱鬧、極愛拍照。和湘琴十分投緣,所以用盡一切手段想撮合湘琴和直樹。常常偽裝到直樹的學校去探聽直樹和湘琴的情況,或散布兩人在一起的消息,不過她的偽裝常被其他人看穿。愛子心切的阿利嫂總以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去安排孩子的人生,結果反而造成直樹的反彈,為母子埋下沖突的引信
張永正 (飾) 阿利
直樹的父親,潘達玩具公司的老闆,個性和善慈祥、有義氣。一心希望直樹能進入自己的母校台大就讀,畢業後繼承自己的公司。
唐從聖 (飾) 阿才
湘琴的父親,「福吉」日本餐廳的老闆,做菜手藝一流,和直樹的父母親是國中時的好朋友。早年喪妻後獨自扶養湘琴長大,對湘琴做菜、家事樣樣不行耿耿於懷,認為是自己沒把她教好。
張柏漢 (飾) 江裕樹
直樹的弟弟,極度崇拜哥哥直樹,最大心願是在直樹繼續父親的公司後,擔任哥哥的助手。不太瞧得起太笨的人,對湘琴也沒有好臉色。將湘琴當作暑假作業的研究對象,時常注意湘琴又做了什麼蠢事,但漸漸地也被湘琴那股傻勁和真誠所感動。在一次全家出遊時,目睹直樹偷親湘琴,是唯一一個知道直樹喜歡湘琴的人。
汪東城 (飾) 金元豐
湘琴的同班同學,腦筋不太靈光,但運動神經發達。從高一就喜歡湘琴,最大心願是和湘琴結婚。為了能夠及早和湘琴攜手共創美麗家園,高中畢業後沒有再升學,白天在學校餐廳工作,晚上則到「福吉」擔任學徒。
許瑋蜜 (飾) 裴子瑜
富家千金,因為景仰直樹的能力和風采,而選擇進入斗南大學就讀理工學院。聰明美麗、能力極強的子瑜和湘琴總是不怎麼對盤,每次見面必吵,但當兩人最後面對情敵沙穗子的強力威脅時,卻又能同心協力。雖然極喜歡直樹,卻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率性女子。
劉容嘉 (飾) 劉雅儂
湘琴的同班同學,個性大方,很有男子氣概,說話大聲,動作粗暴,很有個性和想法,是湘琴的好友,常提醒湘琴,不怕他生氣,後來和音樂怪人交往。
楊佩婷 (飾) 林純美
湘琴的同班同學,高中畢業後和湘琴一起升上文學系。超愛打扮和化妝,常見她就是在塗指甲油,生命的意義在做一個賢淑的妻子,和依偎男人身旁的小女生,而且偶爾會見色忘友。在湘琴受委屈時,她和留農會勇敢挺身指摘直樹,但話一說完就趕緊落荒而逃,十足的小女人。
JASON (飾) 王皓謙
直樹的高中學長,網球社的恐怖雙面人,平時待人十分和善,但只要一拿起網球拍就變得極度兇殘。十分喜歡子瑜,但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始終得不到子瑜的青睞。個性小奸小惡,常利用直樹的小道消息跟湘琴交換好處
賴智偉 (飾) 杜建中
直樹的高中同學,在班上算是和直樹比較熟的朋友,個性溫和善良
吳文鴻 (飾) 阿紅
阿金的同班同學,老是跟著阿金一起出紕漏。
王帝鈞 (飾) 蟑螂
阿金的同班同學,老是跟著阿金一起出紕漏
陳博正 (飾) 孔令陽
斗南中學及大學校長。素來奉行「有教有類」的教育原則,在他觀念中,只有質資佳的A、B段班才是值得投入心血的學生,至於其他學生來念書,純粹只是來贊助學校電費的。
㈨ ~~急~~~!!!求好看韓國的電影~~ 是電影哦!!!
《你來自哪顆星》
金來沅飾演崔承熙
鄭麗媛飾演金福實
姜靜華飾演尹美賢
薄施厚飾演韓正勛
《不良家族》
吳達健-30歲 暴力派,扮演叔叔
金陽雅—24歲 扮演姐姐
夏太慶—25歲
夏富慶—27歲, 太慶的表姐
張港口—62歲 扮演爺爺
朴福女—58歲,扮演奶奶
趙基東—43歲,扮演爸爸
嚴知淑—41歲,扮演媽媽
白娜琳—9歲 唯一的家產繼承人
《偉大的遺產》
人物介紹
姜賢世--(金載沅 飾演,暴力老師) (美妙人生、悄悄愛上你、羅曼史、情敵、嫂嫂19歲...等等)
上學時,這個男人作業本上寫了「不行就算」,被男老師狠狠地挨打過。但是這確實是他的真心話。最不喜歡『認真』兩個字,容易放棄。過一天算一天,最不喜歡動腦子的事情,他認為頭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來頂別人。
由於小時候淘氣,母親常被叫到學校。姜賢世的性格來自他不幸的童年,雖然不懂事,但是他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是打架,突然有一天父親失蹤了。從此不喜歡任何人摸自己的頭,因為父親常常摸他的頭。(後來女主角未來摸他的頭發,大發怒火)
不知道父母為什麼離婚,但是由此心靈受到傷害。母親是幼兒園院長,外人不理解從事教育工作的母親怎麼會有這樣叛逆的兒子。不知不覺地成為黑社會的成員,對將來沒有煩惱。最討厭別人問『將來想當什麼?』,人生有什麼呢?活一天是一天。
這種想法一直延續到來幼兒園之前。從不去關心愛護別人,但是幼兒園的孩子們卻是最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愛。性格直率。雖然他的摩托車後座上坐過很多女孩子,在沒有認識未來之前,從未真正愛過女人。在幼兒園里認識未來,成為歡喜冤家。
看著未來一直等著時莞(初戀情人),雖然生氣,但並不承認自己喜歡未來。為了未來,傷心流淚,但是在她的面前行動總是相反的。終於明白自己愛上了未來,但是想到自己是黑社會的成員,第一次討厭這樣的自己。 很想在未來面前彈小時候學的鋼琴,也想展示從小被別人認為有天賦的繪畫水平,但是總感到害羞。這時,未來握起他的手,表示要一起參加幼兒園拯救行動。
雖然很想愛這個和母親相似的女人,但身邊總圍繞著時莞的影子。
俞未來(韓智敏 飾演,幼兒園老師) (大長今、烈愛無間道....等等)從不放棄。女高時期的數學考試中,所有同學都放棄,交卷出去,但未來堅持到最後,認真地填寫每一道題,雖然所有的題都答錯了。與賢世不同,特別喜歡「認真」兩個字。當然每一次的結果並不都是好的。雖然總出錯,但最可愛的地方就是馬上承認錯誤。剛剛步入社會,三個月前來到這個幼兒園。非常喜歡孩子,特別是因為在院長的資助下完成高中學業,所以對幼兒園更有家庭的感覺。從小失去父母,所以最羨慕熱鬧的家庭。對她來說,幼兒園並不是工作的地方,而是長久以來夢想的家人。和孩子們融為一體,喜歡擁抱他們,親他們。
甚至坐地鐵時,喜歡擠坐在兩個人的中間位置。某天晚上失眠,拿著枕頭去高阿拉的房子,差點被人當成小偷。
只要喝酒,所有緊張感就會消失。知道自己並不漂亮,也明白自己沒有拿得出手的好條件。但非常可愛,充滿好奇。正當她對幼兒園的生活興致勃勃的時候,姜賢世出現了。這個討厭的傢伙竟然想和孩子們一起吃喝玩樂。他的出現,並沒感覺到增加了一名輔導老師,而是多了一個幼兒園孩子。
累的時候,想找個人依靠,但是周邊沒有人。所以常常自己誇自己。 「今天本來很想吃冰淇淋,但是喝了綠茶,你做的很好」 「今天往後摔了一交,做的很好,鼻子沒有被磕壞。」這樣的稱贊方法對付孩子們非常有效。
下課後讓孩子們每人自己誇自己一句。沒想到那個討厭的傢伙說了一句安慰的話。 「休息一會吧,你已經很努力了。」突然鼻子酸起來。
未來有個一直忘不了的初戀情人。在機場分手後,只要見到飛機就會流眼淚,看著去機場的大巴也會痛哭。在電視里看到美國NBA籃球消息,乾脆嚎啕大哭。這都是為了去美國
留學的時莞。在機場里微笑著BYEBYE後,就斷了所有聯系。雖然頭腦里遺忘,但是心裡卻一直忘不了。
沒想到這時候時莞卻回來了。
高阿拉--(李美淑 飾演,幼兒園監管)
「年輕時,追求我的男人足有10個火車皮, 但是女人要有自己的事業,所以努力完成學業,成為幼兒園老師。工作間隙,上夜校讀教育學。我把婚姻和教育的熱情互換掉,這是非常正確的!!」這個她常常對幼兒園的老師們說的話。(雖然老師們半信半疑) 10個火車批雖然誇張了點,但是對教育的熱情卻是真的。 「我所知道的東西都是從幼兒園里學會的」信奉這句話。人性教育雖然重要,但是學習更重要。想應付每年都變的教育政策,首先從基礎抓起。不認數字,怎麼去計算呢?和已經去世的院長雖然有些矛盾,但是家長們認同自己的教育觀,這是最另她驕傲的事情。看著每學期增長的學生數,感到欣慰。再努力的話,有信心把幼兒園變成漢城最有名的幼兒園,如果小混混賢世沒有來的話。
畢業證、資格證、傲慢。 她認為的幼兒園老師的三大禁忌,這個傢伙竟然全部都否定掉。
她開始頭疼起來。這個傢伙突然出現,要做什麼輔助老師。還是個黑社會的成員,竟然要當幼兒園老師?但是看到院長留給自己的遺言後,明白了只要把賢世趕走,就能成為完美的幼兒園。與生俱來的好勝心使她與賢世的矛盾越來越白熱化。急性子,平時裝成很優雅,聰明的樣子,但是發生問題,就會結巴。看著總開自己玩笑的賢世,快要瘋掉。後來,見賢世泄氣,心裡反而空虛。與賢世的比賽中輸掉後遞辭職,但是見幼兒園面臨危險,感覺自己不能坐視已待。
崔時莞(金知勛 飾演,建設公司戰略部部長)
夢想很大,但是韓國太小了。在優越的家庭里長大,從小無憂無慮。聰明,畢業於名門大學。有風度,有能力,英俊瀟灑,是所有女孩子心中的白馬王子。在國外讀完MBA後,受一家建築公司的邀請回國。現在只剩下找一個合適的女子結婚的事情了。但是事情變的戲劇化。公司的開發計劃中的一個障礙----幼兒園,當他來到這所幼兒園時,意外碰到未來。在去留學之前交往的女朋友。而且到現在還念念不忘自己。
他暗暗竊喜。只要自己出馬,未來還是屬於我的。但是事情有了變化,看似立刻關門的幼兒園,生意卻越來越好。而且輿論的反應也越來越熱烈。連未來也喜歡那個像混混的傢伙。調查這個傢伙,原來真的是黑社會的成員。這是個好機會,馬上給記者打電話,披露黑社會管理幼兒園的消息。幼兒園果然鬧翻。
但沒想到姜賢世這個傢伙並不是容易言敗。
《真的真的喜歡你》開始時不喜歡男主角~~覺得他很瘦~又小氣~現在覺得他好搞笑~對女主角好好~!!~~~
呂奉順--Eugene
青瓦台廚師 25歲
開朗,天真,單純,直率的女孩子,喜歡想像,喜歡看書,在鄉下的房間里堆滿舊書。對做料理有天分。與外界沒有交流,和奶奶一起在鄉下生活,因此在別人眼裡,有時像原始人。
來到漢城後,只要坐車就暈車,因此每次都帶著一個黑色的塑料袋。一口別人聽不懂的江原道方言。非常勤快,每天不到4點就起床幹活,每次都擾奉基睡不了覺。每天早晨打掃完自己家院子後,再把街坊家門前打掃干凈。剛開始奉順的熱情沒有得到周圍人的理解,但是隨著時間,大家逐漸接受了這位開朗,善良的姑娘。
南奉基--李民基
28歲 青瓦台的保鏢
帥氣,高大,渾身充滿貴族氣質,自我,是個花花公子。懶惰,喜歡耍小聰明。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不願意去插手。
當所有的人沉默時,會勇敢地說出「真煩」。喜歡購買各式各樣的皮鞋,因為這個原因,常被父親挨打。重視外表。花心,在手機里存著的女人名字分為1,2,3等和污染等級,按照這個等級,他對待的方式也不同。而呂奉順就排在污染級別。除1級女朋友外,從不為別的女人花錢。討厭醫生,因為談了7年的初戀女友進大學後,就是被醫大學生搶走。甚至看到白大褂就兩眼發紅。但是竟然成為總統兒子,大學醫院里的大夫張俊元的保鏢。更可氣的是他是呂奉順暗戀的已婚男人。但竟然要捨命保護他,穿著黑西服的奉基每天跟在穿白衣服的俊元的身後,不論是洗手間還是他的家裡。
張俊元--柳鎮
31歲,總統的兒子
俊秀的長相,溫柔的微笑,讓所有大學醫院里的女同事們為他神魂顛倒。再加上善良的本性和謙虛,是韓國最親切的大夫。是保險公司職員們的公眾敵人。
雖然是總統兒子,但是非常樸素,從不講究穿衣打扮。奉基和俊元在一起時,很多人誤把奉基當成總統兒子。很少在公眾面前露面,因此在醫院里,除院長外,沒有人知道他就是總統的兒子。所以醫院里的人以為每天24小時跟隨的奉基是追債人。
結婚5年,育有5歲的女兒。與大學時候交往7年的女朋友舉行了婚禮。妻子患了奇怪的病,大腦細胞每天都在死去。作為醫生他無可奈何。妻子的娘家人要把妻子帶走,讓他離婚。但是他不能拋棄病倒的妻子。
《結婚》
李世娜 - 張娜拉(更有女人味~~)
不是現實 而是以浪漫渴望結婚我沒關系,如果是成佑,我什麼都無所謂。一男一女中的獨生女,哥哥正在美國留學中。因為父母的富有,從小在富饒的環境下長大,畢業於音樂大學鋼琴系,現在是藝術殿堂的室內經理。
因為樂天的性格對於現在工作很開心,但是對於現在的工作沒有特別的愛好而且也沒有要以事業女性成功的念頭。反而對平時的室內布景等家事更有興趣,認為結婚更適合自己。
單純的對於結婚條件很重要這件事沒有一絲的懷疑,在一直細心照顧自己的父母安排下與未來很有希望的年輕外交官成佑相親。但是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因為成佑隨口問的一句:認為結婚最重要的是什麼,分手後也一直停留在世娜的心中。而且還發現自己開始總想著那個認為和自己沒有一點共同語言,一點都不般配的成佑。
韓成佑 - 柳時元
結婚最重要的嗎? 可能是愛情吧但是... ...我的結婚真的是從愛開始的嗎? 二男中的長男,弟弟正在服兵役中。
小時候,讀過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之後曾經夢想成為像歌德一樣的文學青年,但因為是家裡的長男,不能拋棄家中的期望所以大學畢業後以外交官變換前路。在外交部三年,有責任心,不會撒謊,很有才華。總是比起自己想要的把周圍人的信任和期待放在第一位,所以他沒有一次擁有過自己喜歡的東西。 因為家裡的期望,成為小說家的夢想也付之東流,對於從小時候開始就很喜歡的女孩-殷秀也只能猶豫不決。
這時候,殷秀向其他男人表白,這個人正是自己在外交部的前輩許鎮希,而且兩人一起離開韓國去往日本。性格一直很沉默的的成佑雖然沒有對殷秀說一句話,只是祈禱她的幸福。但是卻在等待殷秀回來、向她表白。但是在無法預料的相親中第一次認識世娜,被她的率真和對自己純真的愛而開始心動
申殷秀 - 明世彬
人生不是反抗,而是順從想要順其自然地接受一切而活 花卉設計師 - 那就是成佑的初戀,雖然在不幸的環境下長大,但是很明朗而且多情有愛,是一位多人魂魄的女性。
特長是不管是什麼都親手做,不管是什麼東西,一經她的手就是想變魔術一樣改變。很喜歡植物,所以大學也進了園藝系,本想畢業後在植物園工作,但是為了供養兩個弟弟上學只好中途退學。經營花店照顧兩個弟弟。晚些接觸花卉設計這份工作,在那一圈打出了一些名堂。
雖然喜歡成佑很久了,但是可能知道相親生母親一樣照顧她的淑奚的用意,明白自己不會跟成佑有好結果早早就把自己的感情緊閉。在那中,碰見成佑很信任而且很崇拜的前輩鎮希,又重新敞開心扉,跟著鎮希到日本還打算結婚。
但是和鎮希回國後發現成佑身邊的世娜,感覺有些苦澀... ...
許鎮希 - 李賢宇
愛情和婚姻都是無趣的這樣的他,也陷入了愛河
在外交部工作十年,大學三年級通過外交官考試,畢業後直接在外交部工作。是從爺爺那代開始就是外交名門家族的獨子,爸爸在做事業。自信滿滿,冷酷的發展主義者,為了達到目的願意做一些微小的犧牲。但是對於和自己不同總是相信只可以走正道的成佑,承認他而且欣賞他,冷靜地選擇能彌補自己缺點的成佑作為夥伴。
雖然對所有事都很冷酷,但是外表上卻比成佑更有親和力。給人感覺是個又大方又幽默的花花公子。雖然看起來這么完美,但對於女人來說卻不是一個好男人。比起愛情,更注重事業和自己的野心,也因為這樣,不想和任何女人有過深的接觸。和成佑接觸時認識成佑的老鄉殷秀,被她多情而細心的性格所吸引。
小時候因為平凡家庭出身的母親離婚後開始感到孤獨。 認為殷秀的細膩和溫柔可以彌補自己的缺陷。所以即使知道成佑對殷秀的感情也裝作不知道搶走殷秀。
當然,自己覺得殷秀和成佑有太多的共同點,這可能也是為了成佑好。但是慢慢開始對始終如一的殷秀的愛情感覺到了一些負擔。
《smile again》(最近看到一個韓國投票網站,發現此劇排第一!)
李東建
金喜善
《我的小小新娘》(電影)(女主角好可愛)
金來元
文根英
《my girl》(在韓國收視率極好,超搞笑!~)
李多海
李俊基
李東旭
《豪傑春香》 (很好看~女主角漂亮~男主角帥~)
韓彩英--飾成春香
在 熙--飾李夢龍
嚴泰雄--飾卞學道
朴詩恩--飾洪彩琳
《餅干老師星星糖》
孔孝真 (羅菩提)
孔侑 (朴泰仁)
《天國的樹》 (好看~感動~〈天國的階梯〉之後)
李莞
朴信惠
《宮》 (這個不用我介紹了吧?!很多人喜歡永遠支持律~!!!!!!)
尹恩惠
朱智勛
金正勛
《對不起,我愛你》 (我最喜歡的悲劇~大叔~~~)
蘇志燮
林秀晶
鄭京
《天國的階梯》 (這個我也不多說了。感動~~)
車誠俊(權相宇 飾)閔會長的獨生子。跨國集團包括百貨公司、游樂園等的繼承者,經營一線的總指揮。
韓靜書(崔智友 飾)友莉的法定姐妹,跨國集團的臨時職員。
韓泰華(申鉉浚 飾)邰美蘿的兒子,友莉的親哥哥,靜書的法定哥哥。臨摹畫家。
韓友莉(金泰熙 飾)邰美蘿的私生女。泰華的妹妹。靜書的法定姐妹,紐約大學經營學碩士。跨國集團的廳長。
李 莞 飾小泰華
朴信惠 飾小靜書
白成賢 飾小誠俊
朴之美 飾小友莉
韓載榮 飾韓教授(靜書之父)
李輝香 飾邰美蘿(泰華、友莉之母)
鄭漢勇 飾韓弼修(泰華、友莉之父)
金智淑 飾閔瑞嫻(誠俊之母)
《浪漫滿屋》 (很多人的最愛~Rain好帥)
Rain--李英宰
宋慧喬--智恩
金成洙--明赫
韓恩珍--姜惠媛
《我叫金三順》 (很好笑,很實際)
金善雅
玄彬
鄭麗源
李奎翰
《這該死的愛》 (Rain 形象大轉變~不過還是很帥~)
Rain飾姜福邱
李基宇飾金俊成
申敏雅飾車恩錫
李民赫飾車載錫
金思朗飾韓多情
金松熙飾車俞娜
《冬日戀歌》 (經典**)
裴勇俊 [姜俊尚] [李民亨]
崔智友 [鄭惟珍]
樸素美 [吳彩琳]
朴龍河 [金相奕]
《巴黎戀人》
朴新陽--韓啟柱
金貞恩--姜泰英
李東健--秀賀
《美妙人生》(這是我最喜歡的喜劇~因為它不僅僅說了愛情~還講述了親情~)
鄭彩恩 飾演 韓馨菲(勝煥和世珍的女兒)(我好喜歡她~~!!!可愛~~)
金在元 飾演 韓勝煥 (愛他的燦爛的笑容~~陶醉中~~)
喜愛玩樂, 性格飄忽, 想做就做。身材高大,瀟灑,吸引眾多異性的目光,因此常常竊竊自喜。 航空隊航空學科新生,升學和就業都失敗的人,唯一的純真就是和彩英的初戀。為了見女友急忙趕往新加坡, 在那裡遇到世珍。 素不相識的世珍安慰著失戀的他,他居然被當日的氣氛醉倒, 只不過隨便抒發情緒。天啊!就這樣當上了爸爸。
Eugene(柳真) 飾演 鄭世珍 (女主角不僅演戲好,唱歌也超級~~好聽!!你們聽一下吧~!!)
性格獨特, 是個活潑開朗的冒險家, 也是個出人意表的妄想家。耗盡想像力, 充滿好奇心, 非常固執。熱愛旅遊, 是個讀書狂。 在讀政外科2年級期間, 背著背包往新加坡旅行, 沒想到旅行的紀念品竟然是懷孕。 當她知道事實時已經過了期限,無論如何也要勇往直前,自己一個人把小孩養大,於是在姐姐的計劃下,荒唐無稽地結婚了。
李智勛 飾演 閔道鉉
舉止優雅,是個真正的紳士。從未嘗試過失敗,無論何時都很講究,不會浪費時間在無聊的話題上。 雖然一直走在成功的人生路上,但對於競爭這回事卻不感興趣,寧可安於做讓步的一方。 去世了的Sky Castle Airline閔泰朔社長是他的父親。他的生母是父親的第二老婆,在很早之前已死。現在他的母親是當時他稱為"大媽"的父親的正妻張女士。
韓恩靜 飾演 李彩英 (為什麼她次次演壞人?《浪漫滿屋》《開朗少女成功記》也是)
時而打扮得美麗堂皇,既性感又驕傲自大;時而又清純優雅,像個柔弱的天使。 生於富貴之家,受高水平教育,被看成是富家小姐,但是她比誰都痛苦和自悲。 她的母親曾經是日本企業家和中國企業家的妻子。自己本身到底是流著日本人的血,還是流著中國人的血呢,她不知道。如果可以的話, 她只想將自己身上不幹凈的血全部抽掉。
《新娘18歲》(女主角很可愛~~ )
韓智慧
李東健
李多海
劉惠晶
《大長今》 (經典之中的經典)
李英愛--徐長今
池振熙--閔政浩
任豪--中 宗
洪莉娜--崔今英
《皇太子的初戀》 (很搞笑~)
成宥利
車太賢
金南鎮
李潔妮
李惠美
《威尼斯戀人》\《only you》(又是韓彩英哦!!)
韓彩英
趙顯宰
洪秀賢
李天熙
全慧彬
《必勝!奉順英》 (柳鎮這次演壞人~~)
安在旭
蔡琳
柳鎮
《嫂嫂19歲》 (討厭女主角不選在元~~!)
金載沅
鄭多彬
《春日》
趙仁成 (高恩燮)
高賢貞 (徐貞恩)
池珍熙 (高恩浩)
《紅豆女之戀》
金在元
張娜拉
金來元
《白雪公主》
金靜華
連政勛
李莞
趙胤熙
《露露公主》
金貞恩
鄭俊浩
金興秀
以下雖然不是韓劇,但我很喜歡~~~
《王子變青蛙》
明 道飾單均昊
陳喬恩飾葉天瑜
王邵偉飾徐子騫
趙虹喬飾范芸熙
《惡作劇之吻》
鄭元暢 (飾) 江植樹
IQ 200 的超級天才,聰明英俊、十項全能,幾乎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難得倒他,但也因為太聰明,對他來說所有事情都能輕易達成,而覺得人生缺乏目標。湘琴的出現為直樹一向平靜無波的人生帶來了一連串脫軌的意外,而她履敗履戰的無畏精神更讓從不知失敗是何物的直樹不解,而慢慢地對她產生了興趣。同時,他也受到湘琴單純的思考邏輯的影響,找到了從醫的人生目標…
林依晨 (飾) 袁湘琴
心地善良,個性憨厚直接、樂觀有耐性,但頭腦不好,對家事更是一竅不通。然而盡管笨手笨腳,常把事情搞砸,卻還是努力不懈地朝目標前進。高一開學典禮時就對代表新生致詞的直樹一見鍾情。高三時下定決心向直樹表白,卻被狠狠拒絕,才想說服自己別再喜歡直樹,沒料到父親和直樹的父親竟是多年好友,而父女兩人更在地震震垮新屋後,遷入江家。湘琴就此和直樹展開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的新生活…
趙詠華 (飾) 阿利嫂
直樹的母親,家庭主婦,個性有些無厘頭、喜歡熱鬧、極愛拍照。和湘琴十分投緣,所以用盡一切手段想撮合湘琴和直樹。常常偽裝到直樹的學校去探聽直樹和湘琴的情況,或散布兩人在一起的消息,不過她的偽裝常被其他人看穿。愛子心切的阿利嫂總以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去安排孩子的人生,結果反而造成直樹的反彈,為母子埋下沖突的引信
張永正 (飾) 阿利
直樹的父親,潘達玩具公司的老闆,個性和善慈祥、有義氣。一心希望直樹能進入自己的母校台大就讀,畢業後繼承自己的公司。
唐從聖 (飾) 阿才
湘琴的父親,「福吉」日本餐廳的老闆,做菜手藝一流,和直樹的父母親是國中時的好朋友。早年喪妻後獨自扶養湘琴長大,對湘琴做菜、家事樣樣不行耿耿於懷,認為是自己沒把她教好。
張柏漢 (飾) 江裕樹
直樹的弟弟,極度崇拜哥哥直樹,最大心願是在直樹繼續父親的公司後,擔任哥哥的助手。不太瞧得起太笨的人,對湘琴也沒有好臉色。將湘琴當作暑假作業的研究對象,時常注意湘琴又做了什麼蠢事,但漸漸地也被湘琴那股傻勁和真誠所感動。在一次全家出遊時,目睹直樹偷親湘琴,是唯一一個知道直樹喜歡湘琴的人。
汪東城 (飾) 金元豐
湘琴的同班同學,腦筋不太靈光,但運動神經發達。從高一就喜歡湘琴,最大心願是和湘琴結婚。為了能夠及早和湘琴攜手共創美麗家園,高中畢業後沒有再升學,白天在學校餐廳工作,晚上則到「福吉」擔任學徒。
許瑋蜜 (飾) 裴子瑜
富家千金,因為景仰直樹的能力和風采,而選擇進入斗南大學就讀理工學院。聰明美麗、能力極強的子瑜和湘琴總是不怎麼對盤,每次見面必吵,但當兩人最後面對情敵沙穗子的強力威脅時,卻又能同心協力。雖然極喜歡直樹,卻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率性女子。
劉容嘉 (飾) 劉雅儂
湘琴的同班同學,個性大方,很有男子氣概,說話大聲,動作粗暴,很有個性和想法,是湘琴的好友,常提醒湘琴,不怕他生氣,後來和音樂怪人交往。
楊佩婷 (飾) 林純美
湘琴的同班同學,高中畢業後和湘琴一起升上文學系。超愛打扮和化妝,常見她就是在塗指甲油,生命的意義在做一個賢淑的妻子,和依偎男人身旁的小女生,而且偶爾會見色忘友。在湘琴受委屈時,她和留農會勇敢挺身指摘直樹,但話一說完就趕緊落荒而逃,十足的小女人。
JASON (飾) 王皓謙
直樹的高中學長,網球社的恐怖雙面人,平時待人十分和善,但只要一拿起網球拍就變得極度兇殘。十分喜歡子瑜,但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始終得不到子瑜的青睞。個性小奸小惡,常利用直樹的小道消息跟湘琴交換好處
賴智偉 (飾) 杜建中
直樹的高中同學,在班上算是和直樹比較熟的朋友,個性溫和善良
吳文鴻 (飾) 阿紅
阿金的同班同學,老是跟著阿金一起出紕漏。
王帝鈞 (飾) 蟑螂
阿金的同班同學,老是跟著阿金一起出紕漏
陳博正 (飾) 孔令陽
斗南中學及大學校長。素來奉行「有教有類」的教育原則,在他觀念中,只有質資佳的A、B段班才是值得投入心血的學生,至於其他學生來念書,純粹只是來贊助學校電費的。
㈩ 神秘代碼電影介紹(英文)觀後感(英文)、
《神秘代碼》是好萊塢巨星尼古拉斯·凱奇的一部科幻新作,講述了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大學教授約翰在妻子過世後扮演著單親爸爸的角色。對兒子的嚴格管束,使得父子二人之間始終存在隔閡,然而就在兒子的校慶典禮上,一封來自「過去」的神秘信件,將徹底打破父子二人的平靜生活,將他們捲入一系列的恐怖事件和一場未知的命運當中。
神秘代碼 劇情簡介
1959年,在慶祝威廉·道斯小學的建成儀式上,孩子們將自己作的畫放在了時間囊里,並將其埋在地基下,其中一個看起來頗為神秘的小女孩露辛達在她的畫上寫下了一行行看起來毫無規律的數字。
轉眼間50年過去了,在威廉·道斯小學的50年校慶上,校方開啟了時間囊並將50年前學生的傑作分發給現在的學生。露辛達的繪紙到了一個叫凱利布·柯斯勒(錢德勒·坎特布瑞飾)的孩子手裡,這張繪紙引起了卡利布的父親——麻省理工大學天文學教授柯斯勒(尼古拉斯·凱奇飾)的注意。柯斯勒教授發現,這張繪紙上的數字精確地記載了過去50年間所發生的重大災難的日期及死亡人數;令他更為驚訝的是:上面還記載了將要發生的三起災難事件,其中最後一件更是涉及全球的重大災難,而他與他的兒子也將捲入其中。 柯斯勒教授試圖通過當局來化解即將到來的危機,但是其他人認為他是杞人憂天,他只能選擇孤軍奮戰。在黛安娜·韋蘭(羅絲·巴瑞恩飾)與其女兒阿比·韋蘭(勞拉·羅賓遜飾)的幫助下,柯斯勒教授不斷的努力,與時間賽跑,直到不得不面對終極災難與犧牲……
[{豆瓣 里 最好的 影評}]
影片的開始,女老師將小朋友們畫作放進一個叫"time capsule"的容器中。雖然女老師輕松自然的說出"time capsule",但就在那時,一種詭異的感覺襲遍全身,一股涼氣從地底下鑽出來,連雞皮疙瘩都不放過我。於是,我心中假定:這是一個「懸疑劇」。
當黑衣人頻繁出現,飛機空難81人罹難,地鐵災難和那張能預示災難的紙被指指點點的時候,一種對「災難片」慣有的煩感湧上心頭。因為那好像只表示人類自身的「無辜」和沒有改變自己命運的能力的的那種無助與不安。災難片除了讓人覺得自己無用之外,還能帶來什麼?或許是票房而已。
後來發現看這部影片,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暢快。因為John在Lucinda故居急急找尋災難證據時,他發現了一幅畫,這幅現的下面寫了一個單詞"Ezekiel"。這個單詞就是聖經中「以西結書」,一卷先知書預示了以色列民族,以至所有民族的結局,世界的結局。因著信仰的永恆性,頓悟這是一部「宗教性」影片。但值得關注的並不是它的宗教性,也不是它的虛構性,而是它烘托出的信仰真締。
淺釋一下我眼中的Knowing:
1. Knowing中文翻為「先知」
我思來想去,這是最適合的一個片名。因為只有這個片名,才能體現出人類現在的光景。在聖經中,先知是能夠聽到神話語並且將所聽到的命令和預言傳遞給眾人的人,但是他也無力改變神對某個人或某個民族的興旺或衰微的計劃。而這一點,正是本影片的主線--神對人類的末世有一個不可逆轉的計劃,大部分人完全無法探知和了解這個計劃而盲目的生活著;而極少部分知道了這個計劃的人,也無法通過自己的能力去改變一切(計劃或者他人的思想),他們可以做的是接受事實,"if it's the time, it's the time.",這不是消極的接受,而是積極的面對。
2. 黑衣人是天使
我不得不承認,黑衣人的造型的確非常雷人,完全不像早期天主堂壁雕上的天使,但是恕我直言,真的是天使。整合劇情後,發現他們天使的位分一點都不為過。
前半段電影中他們的演出更像是惡魔,偷偷的出現,偷偷的遞給Caleb黑色小石頭,似乎掩飾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玄機。這樣的行為讓我想到未信主之前的一些趣事。我剛搬來洛杉磯,教會姊妹常來家裡做客,問還缺什麼,還需要些什麼,十分熱情。可是我的心裡,一百個不願意,因為以前受到的教育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就不願意欠這個人情,怕是還不起。她們就會「偷偷的」送來這個,送來那個,而且誇張的說一切都不用還。我的心裡七上八下,就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兒的地方。果真在幾個星期後,「偷偷的」送我一本聖經。這下子徹底證實了她們接近是「不安好心」。昨天看到電影中那段情節,忽然使我打開心中的匣子,原來當時的她們真的是天使,可當時的我看她們越看越像惡魔。只是,當時的我,看不清楚罷了。
後半段電影中,他們告訴小孩子們,如果願意,就跟他們走;當John追上天使時,他用藍光使他不看見,沒有傷害他;當John找到兒子Caleb的時候,發現兒子抱著小兔子,完全不會受到傷害。他們在外形上和行為上與普通人不同,只是因為他們是天使。而他們一再的出現,只是要讓人們知道世界末日近了,即聖經上所謂的「天國近了」。
3. Everyone Else
Lucinda女士死前在她的床板下寫了許多Everyone Else就是她小時候寫的那張紙中最後兩個字母EE。本來後邊的四字數字是事情發生的經緯度,而最後這一次,是全球人類的滅亡,沒有經緯度了。意思就是:人人都要死!讓我忽然想起聖經上的一句話「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4. Ezakiel那張圖
這個在前邊的段落中敘序過了。
5. 小孩子能聽到天使的聲音,但他的父親聽不到。
這個大概就是對應聖經上說的:「人若不回轉成為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事實上,聖經上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心思意念要回到小孩子的樣式,並不只是身體上像小孩子的樣子。如果是那樣,豈不是所有的小孩子和侏儒才能進天國?這句話的反面意思是說,成年人若心思意念清潔,也一樣進天國。
6. 兩個小孩子跟天使被接上天
是末世論中的「被提」。這是說一部分人沒有經歷死亡,就回去天堂了。
7. John和他的家人相擁一起經歷末日災難
這一點是大家看了都比較容易受感動的地方,因為親情的凝聚力是世界中最強大的凝聚力。為什麼他們有這樣的篤定呢?因為這里--本片最經典的地方,烘托出了信仰的真諦,就像我前面所講的。信仰的真諦就是這種精神,是經歷了苦難,經歷了災難,還依然相信神掌管一切,也掌管著他們的生命,不只是有形的生命,更是無形的生命。又重復一遍這句經典台詞:"if it's the time, it's the time. We won't go anywhere."
8. 黑色小石頭
我理解為耶穌,因為信仰角度上他是世界的磐石。
9. 那些藍色飛行物從不同地方離開地球上升
帶兩個小孩子離開地球的飛行物上升到空中以後,鏡頭中出現了許多相似的藍色飛行物從地球的不同地方離開地球上升。其實,飛行物是什麼不重要,它的樣子只是一種表現形式。雖然算不上科幻,但只是世界末日末到來前,導演的一種憶想。重要的是許多這種東西在不同的地方上升。它主要表現了導演的宗教觀:地球上所有的人,不論什麼民族的人,不論什麼膚色的人,都可以選擇敬畏神,都有機會「被提」(這是我在前面講過的一個觀念)。
10. 劇終的那棵樹
那棵樹是生命樹,世界的終結是生命樹,永遠的生命。不是創世之初的那棵善惡樹。兩個小孩子奔向那生命樹,意味著從此人類擁有了不朽的生命。擁有永恆生命的人類,不需要輪回。沒有世界的輪回。
11. 為什麼這些知道要來之事的人不把這些事情告訴更多的人呢?
有些人會問以上的問題,可是,我的問題是:「即使這些人把他們所知的這些未來之事告訴人,又有多少人信呢?」影片中也出現過類似的場景,比如大家都認為Lucinda是一個「神秘的瘋」孩子。
很喜歡電影中的這些隱喻,甚至更多,作為一名基督徒,看的是酣暢淋離,評的是如醉如痴。可轉念一想,大多數人呢?太多的隱喻對於沒有信仰經歷的人來說是多麼難理解的事情啊。這樣的話,美國人應該看成了一部Fiction film,中國人應該成了一部無厘頭的雷人影片。總之,這個世界末日只是憶想、假設罷了,因為真正的世界末日是無人知曉的。「那日子,那時辰,沒人知道,連子都不知道,唯獨父知道。」這樣,連耶穌都不知道,誰還能知道呢?這部電影也提醒我們說,我們不過是人。
Honestly, I couldn』t tell you what was more fantastic about Knowing. The spectacular ending, or the thunderstorm of brain matter it wrought with its mind-blowing stupidity. Fortunately, I』ve worked up a healthy resistance to Nic Cage fatuousness, so I was able to wipe the gray-and-red globules from the exploding skull sitting next to me off my shirt and make it home with only a ll ring in my ears, a ring I expect will probably keep me out of the armed services when the rest of you are enlisted to stave off the impending brain-dead apocalypse proced by the stupor suck-hole of Cage』s seven upcoming films over the next year and a half.
It』s a shame, too. Because there is a moderately compelling premise beneath the layers and layers of imbecility shrouding Knowing. Fifty years ago, a stark-raving school girl with pigtails and psychosis dropped a sheet of paper with a series of numbers on it into a time capsule at her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present day, John Koestler (Cage) and his son, Caleb (Chandler Canterbury), come into possession of that sheet of paper when the time capsule is unearthed. A drunken John — recently widowed — discovers the meaning behind the numbers. They represent every major national tragedy of the last 50 years — the date, the number killed, and the GPS location. In the simplest terms, the numbers challenge John』s belief in the randomness of life, which he holds in contradiction to his father』s theological convictions. If, in fact, these events were predicted by a schoolgirl 50 years ago, then determinism is at play, perhaps proving the divine nature of our universe. God didn』t merely set things into motion; he』s still got his hands on the stick shift.
If Knowing had settled there, then perhaps the film would』ve been a bland thriller marred only by Cage』s obtuseness, his insistence on gritting his teeth occasionally and speaking as though he had a jar of molasses lodged into his skull. If he could, in fact, predict the tragedies, perhaps he could be in the right location to prevent them. If so, he』d then prove to be a more powerful force than the creator of the universe, rending the series of numbers irrelevant, reaffirming the randomness of life, all the while revealing Knowing simply to be a another pointless exercise among many in Nic Cage』s career.
Unfortunately, Knowing careens off the rails and plummets into an abyss of zany preposterousness so deep that you could reach your hand into Australia. There is one thing worse than a pointless cinematic experience, and that』s a completely nonsensical one. Such is the fate of Knowing when the sci-fi Boogeyman rears its head. The Boogeyman here are Whisper People, creatures that look as though they』ve crawled out of Diesel Jean ads and spent a couple of days mainlining embalming fluid. Only John』s son Caleb, and the granddaughter of the stark-raving school girl (Lara Robinson, in both roles) can hear their whispers. What are they telling them? Essentially, how they can save themselves from the last series of numbers, an end-of-the-world prediction. How can they possibly save themselves without running afoul of Judeo-Christian belief? Let』s just say that bunny rabbits and the forbidden tree are involved. Indeed, a less ludicrous ending to Knowing might have involved the entire world buying a coke and jumping just as the metaphorical elevator crashed bottom.
It』s a difficult movie to square with director Alex Proyas』 earlier career (The Crow, Dark City), and it』d be more comforting to blame it on the script, except that Proyas wrote it, or on studio pressures, though I can』t imagine even the liquid-brained suits at Summit Entertainment would wish that ending upon any movie. But then again, they』re the same ones who fired the director of the most successful vampire flick of all time after the first entry into the franchise. I can only guess that Proyas conjured up an interesting premise, and could find nowhere to take it but a Biblical LaLa land where golden wheat dances in a meadow. The only way it could』ve been more idiotic is if Nic Cage had stabbed his eyes out when he took the Oedipal, overacting fall to his knees as the final events unfolded. At least then, he』d have been saved from the vision the rest of us had to suffer thr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