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如何預防職業病危害微電影

如何預防職業病危害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08 02:34:46

❶ 有哪些方式可以預防職業病

職業病是可以預防的。
企業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應依法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審查、竣工驗收;用職業衛生的防護設施來控制並消除生產性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應從組織管理措施、設備技術措施和個人衛生防護、保健措施等進行綜合治理
1.組織管理措施 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條例、規范、標准,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有領導、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職業衛生工作,並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人到議事日程,制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有關職業衛生防護辦法和應急救援方案。同時還要開展職業衛生的培訓和宣傳,加強職業衛生工作的檢查,切實做到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2.設備技術措施 (1)改革工藝從工藝上改革、消除或控制生產勞動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是有效的預防措施。如用低毒或無毒的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用機械遙控操作代替人工操作等
(2)隔離密閉對產生塵毒等有毒有害因素的設備或作業,應採取隔離的原則,使污染源不擴散;有些設備要加強密閉,控制跑、冒、滴、漏。 (3)通風排毒發生塵毒的工作場所,應設置通風裝置,排除塵毒。對排除的塵毒必須凈化、中和或過濾,防止周圍環境污染。有高溫輻射熱的工作場所要做好隔熱及通風降溫。一切通風設施事先應合理設計,並保持經常的維修保養。
3.衛生保健措施
(1)開展健康監護為了全面掌握職工健康狀況,必須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職業健康體檢,早期發現職工的健康改變和職業禁忌,對健康受損害的職工要早期治療,對有職業禁忌的職工應調離原工作崗位、予以妥善安排。這是職業衛生和預防職業病的重要手段。(EHS中國) (2)加強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企業應當實施專
人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制定監測管理制度,按照國家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了解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程度、防護設備的效果、是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對發現的問題、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崗位及隱患應制定整改計劃,按時完成整改。
(3)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設備,是預防職業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包括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護眼鏡、手套、圍裙、膠鞋等。防護皮膚損傷用的皮膚防護膏;防輻射熱的防熱服;在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處應設置沖洗設備等。在易發生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崗位應配備防護用具、醫療葯械等。

❷ 都說職業病危害大,那在工作中該如何預防職業病呢

職業病危害是指用人單位的從業人員在工作職業中,因身體接觸物理、化學、生物、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物物質、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有害因素。而這些職業病危害因素會給從業人員帶來各種職業病和後遺症,會嚴重危害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勞動能力,其高昂的治療和康復費用,給從業人員、用人單位、甚至國家都造成很大的損失。

此外,用人單位必須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優先採用有利於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信息。應當經常性維護、檢修職業病防護設備等,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用人單位負責人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應當依法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相關作業人員上崗前須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防治知識,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報告。勞動者不履行職業衛生相關規定的,用人單位可對作業人員調離崗位。

❸ 職業病應該怎樣預防

預防職業病,首先要有針對性地採取以下技術措施:

(1)生產工藝、生產材料的革新。以無職業性危害物質產生的新工藝、新材料代替有職業性危害物質產生的工藝過程和原材料是最根本的預防措施,也是職業衛生技術在實踐中加以應用的發展方向;

(2)對於散發有害物質的生產過程,從革新工藝流程、採用新原料角度無法解決時,應盡可能將生產設備加以密閉;

(3)盡可能地提高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程度。以機械化生產代替手工或半機械化生產,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採用隔離操作(將有害物質和操作者分離)、儀表控制(自動化控制),對於受生產條件限制,有害物質強度無法降低到國家衛生標准以下的作業場所,是很好的措施;

(4)加強通風。加強通風是控製作業場所內污染源傳播、擴散的有效手段。經常採用的通風方式有局部排風、全面通風換氣。局部排風是在不能密封的有害物質發生源近旁設置吸風罩,將有害物質從發生源處直接抽走,以保持作業場所的清潔。全面通風換氣是利用新鮮空氣置換作業場所內含有害物質的空氣,以保持作業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低於國家衛生標準的一種方法。採取正確的通風措施,可以大大減少有害物質的散發面積,減少受害人員數量;

(5)濕式作業。在有粉塵產生的操作中採用加水的方法,可以大大減少粉塵的飛揚,減少粉塵在作業場所空氣中的懸浮時間;

(6)使用必要的防護用品。在有害物質濃度很高的作業場所工作時,使用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品可以減少有害物質從皮膚、消化道及呼吸道侵入人體;

(7)隔絕熱源。採用隔熱材料或水隔熱等方法將熱源密封,可以起到防止高溫、熱輻射對人體的不良傷害;

(8)屏蔽輻射源。使用吸收電磁輻射的材料屏蔽輻射源,減少輻射源的直接輻射作用,是放射性防護中的基本方法;

(9)隔、吸聲。對於雜訊污染嚴重的作業場所,採取措施將雜訊源與操作者隔離;用吸音材料將產生噪音設備密閉,減少產生噪音設備的振動等等,可以大大減弱雜訊污染;

(10)合理照明。合理照明是創造良好作業環境的重要措施。照明不合理或照度不夠,可造成操作者視力減退,產品質量下降,工傷事故增多的嚴重後果;

(11)合理規劃廠區及車間。在新建、改建、擴建企業時,廠區的選擇、規劃,廠房建築的配置以及生活設施、衛生設備的設計要周密、合理;車間內部工件、機器的布置要合乎人體工程學的要求,應盡量減少勞動強度,保證工人在最佳體位下操作;

(12)合理安排勞動時間,嚴格控制加班加點。企業要對職工的生產、工作、學習和休息,根據勞逸結合的原則,全面安排,確保職工有充沛的精力參加工作;

(13)加強衛生保健。對職工實行定期健康檢查,搞好廠區內環境衛生工作。

其次要採取以下管理措施:

(1)提高對搞好職業衛生工作的認識。提高各級領導對職業衛生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是企業做好職業病預防工作的關鍵。企業的主要領導要有人分管職業衛生工作,並列入議事日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要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職業衛生工作。主管領導要及時聽取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有關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預防、管理等方面的調查、匯報和建議,主持制訂預防職業病的各種措施;

(2)認真貫徹執行職業衛生法規、標准。現有的職業衛生法規、標准,是根據目前的具體情況,在總結職業衛生工作長期經驗的基礎上制訂的,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嚴格執行法規、標準的規定是預防職業病的制度保障。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更改或降低有關規定和標准,對違反法規、標准造成不良後果以至重大事故者,要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予以批評、行政處分、經濟制裁,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3)制訂規劃,有計劃地改善勞動條件。企業在編制安排生產計劃的同時,要編制職業衛生技術措施計劃,所需經費、設備、器材,要從財務和物資等方面認真安排解決。企業每年應在固定資產的更新和技術改造資金中提取適當的比例,有計劃、分步驟地解決企業本身存在的職業性危害。

(4)定期對接觸職業性有害物質的人員發放經檢驗合格的個人防護用品。大力宣傳個人防護用品的作用和正確的檢查、使用方法。

(5)普及衛生知識。要使企業的所有職工了解職業性有害物質的產生、發散特點和對人體的危害及緊急情況的急救措施,要使職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洗手、車間內不吃東西、工作服定點存放、定期清洗等等,防止有害物質從口腔、皮膚等處進入人體。

(6)建立職工職業檔案。要嚴格實行就業前檢查,新工人上崗前要進行體檢,嚴格禁止有職業禁忌症者從事所禁忌的工作,職工要定期體檢,對接觸職業性有害物質的人員要定期進行職業檢查,發現問題要按有關規定及時處理。對存在職業性有害因素的作業場所要定期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❹ 職業病怎麼預防

用人單位在勞動過程中的職業衛生管理與防護措施 職業衛生防護措施包括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以及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等。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是以預防、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損害,達到保護勞動者健康目的的設施、裝置或用品。 一、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用人單位在勞動過程中應當採取下列職業病防治措施: 1.組織制度管理落實:(1)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2)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3)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2.對職業病危害設備和因素作警示說明:(1)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並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設備性能、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維護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2)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產品包裝應當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貯存上述材料的場所應當在規定的部位設置危險物品標識或者放射性警示標識;(3)用人單位在設備及材料放置及使用處設立警示標識。 3.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職業健康檢查工作應當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對勞動者建立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按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4.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用人單位應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並確保監測系統處於正常運行狀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向勞動者公布。從事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用人單位應當至少每一個月對高毒作業場所進行一次職業中毒危害因素檢測;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職業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由依法設立的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 5.定期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用人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6.對未成年工和女工實行特殊保護。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7.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二、職業病防護措施 1.加強設施防護與配備防護用品。用人單位應當優先採用有利於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必須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並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防護用品。 2.公告與告知。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用人單位違反規定的,勞動者有權拒絕從事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用人單位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終止與勞動者所訂立的勞動合同。 三、緊急救治措施 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對放射工作場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輸、貯存,用人單位必須配置防護設備和報警裝置,保證接觸放射線的工作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 禁止職業病危害轉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進口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或者材料。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用人單位對採用的技術、工藝、材料,應當知悉其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對有職業病危害的技術、工藝、材料隱瞞其危害而採用的,對所造成的職業病危害後果承擔責任

閱讀全文

與如何預防職業病危害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