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2018年亞洲微電影節頒獎晚會

2018年亞洲微電影節頒獎晚會

發布時間:2022-08-10 21:10:14

Ⅰ 第十屆長春電影節在哪裡舉行頒獎晚會

長春五環體育館。長春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

長春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最高獎名稱為金鹿獎,下設10個獎項,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第1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於2018年9月1日至8日在長春舉行。最佳故事片頒給《紅海》《葯神》;董越憑《暴雪將至》奪最佳青年導演。

Ⅱ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微電影節頒獎典禮在津舉行

2015年11月29日,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天津國際微電影節在津灣大劇院舉行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王賀勝出席並致辭。
本屆國際微電影節共徵集23個國家(地區)和國內25個省市的3212部參評作品,通過海選、初評、復評等環節,經過多名「金雞」「百花」獎評委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嚴格評審,52部作品最終獲獎,其中《那片海》《誰的青春不熱血》《判若雲泥》等分別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攝影等獎項。
本屆國際微電影節以「一帶一路中國夢 美麗天津光影情」為主題,聚焦「一帶一路」大戰略、聚焦同心共築中國夢、聚焦美麗天津新成就,堅持把正確的價值導向貫穿活動策劃、創作徵集、作品評選等各個環節。活動著眼唱響網路主旋律、壯大網路正能量,推出了一批有道德有筋骨有溫度、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作品,有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眼傳播天津聲音、展示天津形象,創作徵集了一批講述天津故事的微電影作品,展示美麗天津建設新成就。經過兩年多的打造,微電影節已成為天津城市文化新名片。

Ⅲ 張成賓的相關資訊

張成賓微電影《正能量的愛》斬獲最佳公益奉獻獎
由張成賓擔任製片人及主演,任用銀擔任導演,著名演員卓凡、影視歌三棲藝人王梓蘅,白藝雪、青年女演員張儀嘉、新生代演員朱榮榮、功夫王子楊洪傑、歐文強等聯袂主演的公益題材微電影《正能量的愛》斬獲第二屆深圳微電影節最佳進步微電影獎-公益奉獻獎及最佳男配角獎,消息傳出後,引發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在眾多微電影中,公益微電影《正能量的愛》脫穎而出,成為了一部倍受關注的作品,在頒獎典禮當天,主創人員張成賓、王梓蘅、張儀嘉、楊洪傑及深圳大寶育才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歐文強一起亮相第二屆深圳微電影節頒獎典禮,最終憑借故事的感人及演員的精彩表現,該片一舉奪得了最佳進步微電影獎-公益奉獻獎這一重要獎項,而王梓蘅也憑借在該片中的出色表現拿下了最佳男配角獎。
公益微電影《正能量的愛》是深圳首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感人公益微電影,以張成賓身上的真實故事為原型改編而來,因此這部作品非常接地氣,也因此這部作品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該部作品體現出了張成賓身上的一種社會責任感。與此同時,該片還得到了圈中好友黃海冰、趙毅、陸毅、金爵獎影後李馨巧等的大力支持,在大家一起的推動下,這部微電影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及喜愛。
公益微電影《正能量的愛》斬獲兩項大獎,是對這部作品的認可,亦是對張成賓這些年來一直堅持公益事業的一種認可,而這也成為了張成賓人生中一個新的起點,今後他將帶著這份力量將愛播撒到世界更多的地方!
正能量男神張成賓受邀任公益大使 助力孩子上學夢
正能量男神受邀擔任深圳大寶育才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公益形象大使,並將助力孩子上學夢,將公益進行到底。作為一名在公益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公益達人,此次張成賓擔任其公益形象大使,將從中挑選出相對最為貧困的孩子,幫助他們實現上學的夢想,這將成為張成賓的又一愛心舉動,張成賓一直在公益道路上默默無聞的前進著,他希望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他人。對於此次擔任公益形象大使,張成賓表示:此次能夠與歐文強董事長一起幫扶最為貧困的孩子非常高興,我們將會不遺餘力的去幫助最為貧困的孩子,幫助他們走入校園。這些年來,張成賓大動作不斷,剛剛完成公益微電影《正能量的愛》開機啟動儀式,在這部作品中,張成賓將擔任主演兼製片的角色,對作品的拍攝嚴格把關,力臻完美。據悉這部《正能量的愛》的故事原型正是發生在張成賓身上的真實故事,在深圳有「愛心市民」封號的他,在過去的幾年間,頻頻參與公益,給患白血病的女孩送溫暖,陪孤寡老人過節,呼籲為無家可歸的老奶奶募捐等,他的公益事跡也感動了許多人,他用實際行動去感召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到公益的隊伍中來。在公益道路上不斷前行,張成賓在用愛譜寫著一個愛的神話,近日他扶起了摔倒在地的老人,打破了社會「不敢扶」的說法,張成賓表示: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幫扶,當每一個人都懷揣著一顆感恩之心對待身邊的人時,這個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與美好。不僅如此,張成賓還通過《愛燃生命》、《天堂的距離》等影像的力量,通過視覺,直入人們的感官。此次張成賓成為其公益形象大使,助力貧困孩子們的上學夢,將進一步推動祖國公益事業的發展。點滴之愛匯聚成河,大家一起將公益進行到底,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微電影《正能量的愛》開機 傳播正能量
近日,公益微電影《正能量的愛》在經過了緊張的籌備之後,於6月28日在深圳開機,眾星助陣該微電影開機儀式,為公益事業做出一份貢獻。
據悉在當天製片人兼主演張成賓、 導演任用銀、著名演員卓凡、影視歌三棲藝人王梓蘅,白藝雪、青年女演員張儀嘉、新生代演員朱榮榮,深圳大寶育才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歐文強、深圳市維創建築勞務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英松、功夫王子楊洪傑等一同出席了開機儀式,龐大的演員陣容星光璀璨,再加上過硬的製作班底,相信他們齊心協力,《正能量的愛》這部作品定將成為一部製作精良的優秀公益微電影。
公益微電影《正能量的愛》自籌備以來便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據悉這是深圳首部真人真事改編的感人公益微電影,以張成賓身上的真實故事為原型改編而來,在深圳有著「愛心市民」稱號的他,籌備該公益微電影已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張成賓頻頻參與公益活動,無論是給患白血病的女孩送溫暖,陪孤寡老人過節,還是呼籲大家為無家可歸的老奶奶進行募捐等,在深圳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張成賓忙碌的身影,他的公益事跡深深地感動了許多人。作為一名正能量的傳遞者,張成賓希望能夠通過影響的力量將這種精神傳遞下去,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號召他們一起做公益,如今他夢想成真,《正能量的愛》這部微電影已經開拍,相信在不久,大家將看到張成賓的這部作品。
在《正能量的愛》這部公益微電影中,張成賓將會與眾多優秀製作人員及演員一起,完成這部輝煌巨制,期待《正能量的愛》能夠早日與大家見面,共同感悟影片中的正能量。
張成賓《正能量的愛》首映 黃海冰到場助陣
近日,張成賓首部公益微電影《正能量的愛》在深圳舉辦首映禮,當天,著名演員黃海冰、甄錫,著名童星徐黃麗等齊齊到場。
圈中好友紛紛助陣 黃海冰、甄錫傳遞愛與溫暖
作為一名頗具演技的男演員,黃海冰也在一直用實際行動傳遞著正能量,他的公益善舉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不僅拍攝的影視劇《新書劍恩仇錄》、《武林外史》、《萍蹤俠影》等廣獲大家好評,他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正能量藝人,在當天他出現在首映禮,燦爛的微笑讓人們感受到了久違的陽光,而當天著名女演員甄錫也到場助陣,頗為親切,兩人在當天也可以說為傳遞正能量做出了一份貢獻。
著名童星徐黃麗現身 彰顯朝氣
在當天除了黃海冰、甄錫等到場助陣,此外還有著名童星徐黃麗,曾在《不能沒有娘》、《拳王》、《武則天秘史》、《小菊的春天/秋天》、《我和我們—我在周恩來班的故事》、《穿越烽火線》、《爸爸是條龍》等影視劇中有著出色的表現,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說徐黃麗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老戲骨」,不僅如此,徐黃麗也是一名頗具愛心的孩子,在多次公益演出活動中,她也在用一名演員的身份傳遞著正能量。
主創齊齊亮相 共同傳遞《正能量的愛》
在首映禮當天,製片人、主演張成賓,導演任用銀、執行導演何輝、影視歌三棲藝人王梓蘅,白藝雪、青年女演員張儀嘉、功夫王子楊洪傑、歐文強等齊齊亮相,可以說是星光閃耀,他們也在用實際行動為公益事業做出一份貢獻,共同傳遞那份《正能量的愛》。

Ⅳ 2018戛納電影節有多少作品亮相

據了解,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於5月8日在法國南部海濱小城戛納開幕。資深影人雲集、後輩新人迭出、亞洲電影崛起是本屆電影節值得期待的亮點,相信將為這場電影盛宴帶來驚喜和精彩。

戛納電影節素來偏愛「老朋友」,但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代際更新的意味明顯,雖有不少故人來相會,但也向眾多新人敞開了大門。

本屆電影節上華語電影和電影人的存在感十足。在華語片連續兩年缺席戛納主競賽單元後,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此次將作為華語片唯一代表角逐金棕櫚獎。《江湖兒女》由趙濤、廖凡主演,講述了在2001年的山西塞外,一對戀人之間錯綜復雜、橫跨15年的犯罪愛情故事。在關注國際新銳導演作品的「一種關注」單元,執導過《路邊野餐》的中國導演畢贛將攜其第二部長片作品亮相。此外,中國台灣知名演員張震將出任主競賽單元評委。

Ⅳ 蒙古族姑娘身材高挑、五官堅挺,娛樂圈裡有哪些內蒙女明星呢

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1949年1月20日出生,女演員 。

1979年,斯琴高娃抗聯作品《歸心似箭》中飾演女主角玉貞 。1983年,斯琴高娃出演凌子風導演的《駱駝祥子》中的虎妞,獲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6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1985年,斯琴高娃獲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第一位獲得金像獎的大陸女演員。

2017年11月7日,在第五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頒獎典禮中,盧奇榮獲公益人物獎。

Ⅵ 第三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哪些明星都來了

亞洲好多……

Ⅶ 亞洲有哪些分量重的電影節

在2019亞洲電影展中,「亞洲經典」單元一定備受影迷矚目。

顧名思義,「亞洲經典」單元當然都是亞洲影史上的不朽之作。但本單元不僅挑選了《紅高粱》、《那人那山那狗》、《切腹》、《小鞋子》等曾斬獲國際大獎的代表性亞洲電影,還包括具有極高史學價值的奇幻片鼻祖《盤絲洞》,以及在表現手法上有突破意義的《雅馬哈魚檔》等經典作品。

先跟大家聊聊《盤絲洞》和《雅馬哈魚檔》這兩部作品。

1927年2月2日在上海中央大戲院上映的《盤絲洞》,是中國現存第一部「神怪片」。 「神怪片」源於中國神魔小說,《西遊記》、《聊齋志異》所衍生的電影都屬於這個范疇。《盤絲洞》對原著故事的還原非常大膽,妖精們造型前衛而新潮。影片在上映之初曾「實創中國影片在上海開映之新紀錄」,造就萬人空巷的傳奇。不過,《盤絲洞》的價值還不止在於「神怪片」——中國1920年代電影作品存世極少,《盤絲洞》便是其一,這部影片曾在國內失傳80餘年,2013年拷貝才在挪威國家圖書館被發現。

1984年上映的《雅馬哈魚檔》在當時也是一部轟動之作。這部電影所表現的內容非常具有現實意義,一是廣州的風土人情,二是改革開放後的個體戶生活。導演張良將故事片的戲劇性融入進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運用了大量的偷拍、跟拍,在片中可以看到很多長鏡頭。《雅馬哈魚檔》還有一個在現在看來都不常見的創舉,那就是選用非職業演員。飾演「海仔」的是真正的個體戶黎志強,「珠珠」的飾演者則是商場售貨員楊麗儀。通過本片,既可以了解到改革開放初期個體戶的故事,又可以欣賞到廣州的「市井風情畫」。

另外四部電影《紅高粱》、《那人那山那狗》、《切腹》和《小鞋子》,都是在國際上享有美譽的亞洲電影,想必影迷們一定如數家珍。

1987年上映的《紅高粱》,改編自莫言同名小說,是第一部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亞洲電影,也是第五代導演張藝謀的代表作。《紅高粱》與1980年代的「尋根文學」關系緊密,拍攝的故事紮根於鄉土中國,表現出了人、民族、乃至整個中國土地的蓬勃生命力。張藝謀沉穩剛健的敘事風格,顧長衛敏銳大膽的色彩運用,鞏俐和姜文的出色演技,使本片足以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

1999年上映的《那人那山那狗》也是一部在國際上斬獲不少獎項的影片。影片講的是一對鄉間郵遞員父子之間的故事,父親帶著第一天接班當鄉郵員的兒子走郵路,二人的心結在路途中慢慢打開。這部影片從內容到形式都很有中國傳統美學色彩,含蓄內斂,崇尚自然。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樣,片中沒有通過過多言語來表達感情,父子之情盡在不言之中;敘事也如行雲流水一般,毫無刻意用力之處,卻足以感動人心。湖南綏寧的自然景觀,與這種表達敘事風格相得益彰,給了影片山水畫般的清新影像風格。

《切腹》於1962年在日本上映,次年入圍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終導演小林正樹拿下了評審團特別獎。這部57年前的電影,在豆瓣評分高達9.2,被1萬多人標記過,足見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切腹》以武士階層為主人公,講述了兩個嚴格平行對應的切腹故事,畫面明朗,敘事凜冽,頗具極簡主義風格。這部電影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在張藝謀的武俠電影《英雄》中,也能看到本片的影子。它的意義不僅在於電影領域,對於想了解武士道精神及日本美學的觀眾,同樣是不二之選。

1993年的《西便制》也是一部大師之作,導演林權澤被視為韓國電影界教父級人物,曾把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入圍了個遍。《西便制》如同一首民間藝術的輓歌,在一個父親和一對兒女的悲劇故事裡,表現出了現代化進程中,傳統藝術無處安放的境遇。現代與傳統的沖突在影片的表達形式上也有所體現——用倒敘、插敘來打破傳統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中充滿了對傳統消亡的隱喻。這部電影是韓國電影復興的奠基石,它在當年激發了外國影片佔領韓國市場的環境中,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本片最初只在首爾的三家影院上映,最終卻破了票房紀錄,令韓國進入了百萬票房時代。

《小鞋子》是部曾感動全球觀眾的伊朗電影,1998年它不僅在美國創下伊朗電影票房紀錄,還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影片以一雙鞋為線索,講述了一對窮苦兄妹的感人故事,充滿現實主義人文關懷,被影評人評為「近乎完美的兒童電影」,「洋溢著單純的善良和純潔」,它還影響了包括新加坡導演梁智強在內的許多電影人的創作。在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既是票房的保障,又是影片水準的保障,他的作品兼具可看性和藝術性。展映期間,馬基德·馬基迪將攜《小鞋子》親臨北京,參加活動。

說了這么多,你該知道「亞洲經典」單元有多經典了吧?作為影迷的你,趕快挑選自己心水的電影,來2019亞洲電影展「一飽眼福」吧。

Ⅷ 王一博的身上是才華與顏值並存的,你知道王一博到底有多絕

個人感覺他不是那種濃顏,整個人看上去就是淡淡的還有一點冷,面無表情的時候彷彿自帶結界,介於男孩和男人之間的個人氣質,整個人清貴又疏離,就下面這種
但是一笑起來我的天,怎麼會有這么又可愛又帥氣的男孩子,每次看到他的笑容都覺得他像變身了一樣,深情款款的笑眼裡有唇角帶著甜蜜蜜,再加一對小括弧,又乖巧又軟萌,又真摯又單純,一副很好安排的樣子(並不是)
上了舞台又變一次身,又純又欲不是瞎說的,他特別有悟性,所以每次表演也好演戲也好,眼神都很有戲,他的眼神總能拿捏的恰到好處,語言無法表達的情緒都通過眼神表達出來了,就很適合當時的情境
總之,他的長相濃淡相宜,配合他多變的個人氣質,一切都是剛剛好,帥氣的臉絕佳氣質優越身材,非常有魅力,長成他這個樣子真的是老天爺賞飯吃,羨慕不來呀
最後放一張我最喜歡的復古風,這張圖不知道是他什麼時候拍的,這個絕佳的角度好像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年紀輕輕的王一博對時尚的理解和表達真的令人驚訝

Ⅸ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哪些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

20世紀60年代,李翰祥的《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獲得技術大獎,成為首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首次獲得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屠居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楊德昌憑《一一》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的《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杜篤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獲得一種關注單元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憑法語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鞏俐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首位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的《江城夏日》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2009年,梅峰憑《春風沉醉的晚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是繼王小帥憑《左右》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最佳劇本獎;楊紫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13年,賈樟柯憑《天注 定》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2015年,賈樟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成為首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魏書鈞的短片《延邊少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提名獎。

2021年,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閱讀全文

與2018年亞洲微電影節頒獎晚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