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文朝榮微電影

文朝榮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17 00:38:14

Ⅰ 如何做一名合格基層幹部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央農村工作會上強調「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小康社會的短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當前,我們的「三農」面臨新「三化」問題:即農業「副業化」、農村「空巢化」、農民「渙散化」的問題。同時,我們的基層幹部存在服務農業「簡單化」,服務農村「形式化」,服務農民「被動化」現象。這種新常態下,後發趕超,沖出「三農」窪地,全面實現同步小康。關鍵一招在於「用好乾部」,作為基層幹部根本在於:當好六種「人」,做到六個「知」。

一是當好「明白人」,知底。

面對新常態,必須知道百姓需要什麼,關注什麼,反對什麼。在發展中,有過哪些失敗教訓,成功經驗,多掌握百姓的感受,弄清家底。同時,熟悉當前三農相關政策、法規,因地制宜,不亂許願,不亂表態,引導農民也成為「明白人」。

二是當好「規劃人」,知路。

幹部明白了自己的鎮情、村情,就必須引領群眾「規劃」出一條科學發展之路。圍繞「農業產業化、就地城鎮化、農特產品工業化、農民工人化」來規劃。幹部引領群眾抓信息,挖掘民俗民智,彰顯地域特色,體現民本思想,突出「一村一品」,讓群眾成為規劃藍圖的主力軍。幹部要及時歸納,提煉路子,邀請專家評估,走依法治村路子。整個發展規劃充分體現守底線、控紅線、走好群眾路線的總目標。盤活農村閑置土地、房屋、生態、人文等資源。打造「房屋依山傍水,村莊顯山露水,街巷暢潔亮美,田土糧豐果茂,百姓富足安康」的新農村。

三是當好「組織人」,知性。

幹部要充分發揮「道德講堂」、「農民講師團」的作用,讓普通群眾的故事進課堂,讓身邊人說身邊事,讓回鄉創業人士談體會,用發展成果來感召百姓。黔西縣通過「山村酒席何時休」及「望遠鏡下的村支書」等微電影引導百姓自覺移風易俗,拒絕「濫辦酒席」,鄉村幹部紮根農村,圍著群眾轉,帶著群眾干,幫助群眾賺。產業發展也由大戶帶頭,走向「駐村工作隊+支部+基地+農戶」等合作組織引領農民共同發展上來。科技幹部因勢力導,及時參與科技支農;金融幹部服務上門,推進信用村鎮建設,培植主導產業;農經幹部推動土地流轉確權,實現家門口就業,加快農民就地工人化。通過各級幹部的組織引領,農民既「富腦瓜子」又「鼓錢袋子」,組織紀律性也增強。幹部適時引導優秀農民入黨,吸收新鮮血液,建好農村後備幹部庫,幹部服務會更精準,從而解決農民「渙散化」的問題。

四是當好「貼心人」,知里。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村的老人孩子成為「空巢化」主體。幹部再靠春節時「一桶油,一袋米,兩行淚」已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甘棠鎮通過近兩年的春暉行動,在中小學設立春暉班,秉承「三扶三感」的愛心理念(三扶:扶貧困、扶志向、扶智慧;三感: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自然)讓近1000多人次的孩子感受春暉溫暖。通過「親情、鄉情、友情」作紐帶,感召一批批外出人員返鄉創業,減少「空巢」量。

五是當好「經紀人」,知市。

幹部牢牢堅持綠色先行,把農村建成花園、森林公園、果園。山上戴帽子,山腰纏帶子,山前鋪毯子,用好田壩子;一年有花,四季有果,魚米飄香。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實現「見縫插綠,擇機興業」,走好綠色之路。農業科技幹部、村幹部、改非幹部、復退軍人、農村黨員帶頭興辦「農」字型大小項目,帶頭做示範,闖路子,闖市場,發揚「文朝榮」精神,念好「市場經」,引進專業化企業投資興業,讓「產業歸路」。讓生態之「氣」變為資源,做成「罐頭」走向市場,走好創業之路。

六是當好「清白人」,知法

幹部要尊重憲法,敬畏憲法,遵守憲法。嚴守黨紀,按規矩辦事,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不謀私利。用好各種惠民政策,長期堅持「反四風」不動搖。幹部要襟懷坦白,做人坦盪,才會處事坦然。目前,「三農」問題成為農村小康的制約瓶頸。試想:如果沒有清白的幹部,怎麼會實現政治清明,政府清廉?那麼,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不就顯得蒼白無力嗎?幹部要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以好官德帶好民風,促進:百姓守法懂規矩,鄰里和睦相處,鄉村美麗和諧。

總之,有了好乾部,才會適應新常態,發揮新作為。只要幹部敢於吃苦頭,百姓嘗甜頭,農村才會有盼頭。實現幹部服務農業「專業化」,服務農村「精準化」,服務農民「親情化」。

Ⅱ 目前可以在移動電影院看那些作品

8月上映的《李保國》,《文朝榮》,《紅盾先鋒》,《尋找雪山》等系列作品。

Ⅲ 王洛勇是話劇演員出身,表演功底非常扎實,他有哪些經典的代表作

王洛勇學習過五年的京劇武生。在23歲的王洛勇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四年後畢業,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後來在一次觀看過一個美國代表團了解到了話劇,於是辭了上海戲劇學院的工作,到美國波士頓大學戲劇表演系,四年後畢業到威斯康辛大學教了六年表演專業。這段時間他成功登上百老匯演話劇,成為了百老匯華人第一。目前擔任美國麻省藝術學院教授、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中心主任。

另外王洛勇也是獲獎無數多次獲得了最佳表演藝術獎,還有最佳男配角,觀眾最喜愛的男演員等等。他在美國期間主演的《西貢小姐》被譽為是百老匯華裔第一人。

Ⅳ 為何要把鏡頭對准扶貧工作的閃光點

前不久,由上海廣播電視台發起並製作的全國首檔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在北京舉辦研討會。研討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在發言中肯定了扶貧類節目的發展,他表示:「要大力鼓勵廣播電視節目投入到脫貧攻堅的宣傳中去,為國家扶貧政策和工作做出更廣泛的宣傳。」

近年來,影視作品也把鏡頭對准了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人和事,講述他們感人至深的故事。對影視創作而言,脫貧攻堅是內涵豐富的絕佳題材;對扶貧工作來說,影視化表達所產生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也具有強大的教育和推廣作用。

3.綜藝節目找尋脫貧新方法

明星公益、「助農團」、專家點評……綜藝節目內容活潑生動,形式靈活,為實現多樣化脫貧出謀劃策。東方衛視的扶貧綜藝《我們在行動》組織蔡國慶、王寶強、潘石屹等明星和企業家組成「助農團」,通過三天兩夜的生活體驗,完成一個特色產品的訂貨會。許多明星零片酬參加節目,將明星公益和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農產品打開銷售渠道。第一季節目中組織的六場訂貨會總銷量突破1460萬,其中陝西劉卓村的「爺爺的面」,線上發售10秒,就有近3萬人下單;胡靜和鍾漢良推銷的雲南馬鹿寨村沃柑,訂貨會的訂單總額就高達520萬元,開創了中國電視公益扶貧的新模式。河南衛視推出的大型使命類公益扶貧節目《脫貧大決戰》既有深入河南「三山一灘」貧困區的實地采風,同時邀請扶貧人物和專家學者等做客演播室,演播室錄制和公益名人基層采風相結合的形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央視節目《決不掉隊》則精選扶貧中的小人物故事,展現扶貧細節,讓觀眾理解了國家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

脫貧需要久久為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扶貧絕對不只是物質層面的扶貧,還要有精神層面的扶貧,不僅要傳遞具體的扶貧經驗,更重要的是傳遞公益精神,傳遞自強自立的精神。」在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俞虹看來:「讓村民們看到自己有什麼,缺什麼,去做什麼,把新觀念帶進去就開啟了思想之門。」

閱讀全文

與文朝榮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