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新聞專業畢業作品微電影

新聞專業畢業作品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18 19:06:37

1. 關於大學生畢業的微電影

沒看過。聽著讓人揪心。

2. 畢業論文寫微電影的研究。 求高手大蝦推薦幾本關於「微電影」的中外文獻~

《紀錄電影的起源及演變》(拉法艾爾·巴桑、達尼埃爾·索維吉)原是法國《電影辭典》(讓·路普·巴塞克主編,拉魯斯出版社1986年首版)中的「紀錄電影」條目,中文(單萬里譯)原載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編輯出版的內部刊物《紀錄電影》1987年第3-6期,公開發表於《世界電影》1995年第1期,收入本文集時譯者作了一些修改。

《電影與探險》(安德烈·巴贊)系根據原載《法蘭西觀察家》1953年4月號和1954年1月號的兩篇文章綜合而成,後收入《電影是什麼?》文集,本書已出中文版(崔君衍譯,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

《格里爾遜與英國紀錄電影運動》選自福西斯·哈迪編《格里爾遜論紀錄電影》(英國Faber出版公司1946年首版,本文譯自1966年修訂版),是編者為該文集所作的序言,中文(單萬里譯)系專為編輯本文集而譯。

《英國自由電影》(阿蘭·勞維爾)選譯自作者與吉姆·希里埃合著《紀錄電影研究》(紐約維金出版社1972年),中文(張雯譯)原載《世界電影》1988年第4期,收入本文集時作了一些修改。
《法國新浪潮中的真理電影》(胡瀕)選自《當代法國電影》一文,是其中的第三節,原標題為「真理電影」,見荒煤主編《外國電影近況》(北嶽文藝出版社1986年)。

《美國真實電影的早期階段》(羅伯特·C·艾倫)選自作者與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電影史:理論與實踐》(美國麥克格魯-希爾出版公司1985年)一書的第9章,中文見《世界電影》1991年第3期,或該書的中文版(李迅譯,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年)。

《德國紀錄電影的雙重困境》(克勞斯·克萊梅爾)選自沃爾夫岡·亞克布森編《德國電影史》(德國斯圖加特魏馬出版社1993年),原文題目為「紀錄電影:一個雙重的困惑」。《世界電影》雜志1997年第1期曾以《一個雙重的困境--關於「紀錄片」的概念》為題發表過本文的片斷(聶欣如譯),全文系專為編輯本文集而譯。

《戰後日本紀錄片的變化與發展》(渡部實)選自陳虻與林旭東主編《首屆北京國際紀錄片學術會議文獻》(1997年內部出版發行)。

《中國新聞紀錄電影》(高維進)選自荒煤主編《當代中國電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系該書的第13章。

《香港新聞紀錄電影發展史話》(余慕雲)原載台灣《電影欣賞》1991年第7期(總第52期)。

《六十年代以來的台灣紀錄片》(李道明)選自陳虻與林旭東主編《首屆北京國際紀錄片學術會議文獻》(1997年內部出版發行),原題目為「我的紀錄電影經驗」。

《中國紀錄片創作前瞻》(司徒兆敦)原載《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3. 山東師范大學和煙台大學的新聞系哪個好

肯定是山東師范大學的好,山東師范大學雖然不是名牌,但是在山東還是很強的。尤其是他的文科專業,甚至可以和山東大學叫板。新聞傳播專業比較熱門,報考的招錄比列很大,競爭比較激烈!具體情況可以去他們學校的網站看一下,很詳細!
煙台大學的文科強勢專業根本沒有新聞學
所以直接山東師大

4. 大學生勵志微電影劇本

一:(教室講台,黑板寫:機械工程新聞聯播)
男: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機械工程新聞聯播。
女:這次的節目內容有:大學生就業形勢日漸嚴峻,同一個大學同一個專業畢業的
學生走向社會後,薪水竟可以有萬元之差。這個差距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男:怎樣的度過大學生活才更有利於就業?針對此問題,我台記者特意做了一番調
查。
字幕:建大校園有這樣三個人
字幕:甲

5. 新聞學、傳播學、新聞傳播學、新聞傳播學類有什麼分別

新聞學、傳播學、新聞傳播學都屬於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傳播學類是文學門類下的一個專業類。

文學是十二大學科門類之一,它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三大類。

新聞傳播學包含以下10個專業: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編輯出版學、網路與新媒體、數字出版、時尚傳播、國際新聞與傳播、會展。

1. 新聞學

專業代碼:050301 | 男女比例:24:76

1、什麼是新聞學?

新聞學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文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該專業學科主要以文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為學科基礎,同時又與哲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心理學和歷史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專業具有較強的政治性,要求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正確的政治立場。同時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融合性,要求教學能緊跟傳媒實踐的快速發展,學生掌握扎實的新聞傳播知識,能夠勝任未來新聞傳播相關行業的工作。

2、發展前景

就業方向

總體而言,新聞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對口的方向有三個:新聞業(包括專業媒體及一些單位的新聞宣傳部門)、公關業和廣告業,就業領域很寬。除媒體內容生產崗位之外,新聞學專業學生還適合廣告、公關、傳播、高校、企業宣傳、政府宣傳等崗位的工作。電視節目編導也是很多畢業生理想工作,近年綜藝節目尤其是真人秀節目爆紅,電視播、編、采人才緊缺。線下刊物編輯比如雜志編輯等也是不錯的選擇,雜志編輯需要具備一些廣告知識,最好還要有旅遊、培訓、房產、裝潢建材、餐飲娛樂行業等工作經驗。最終沒有從事媒體行業的畢業生,一部分成了企業或政府的公關、策劃人員,從事公關宣傳工作,還有一部分優秀畢業生成為了高校教師 。

考研方向

新聞學專業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廣告學方向、廣播電視方向、傳媒經營管理方向、新聞業務方向、新媒體與網路傳播方向、國際新聞傳播方向等。

2. 廣播電視學

專業代碼:050302 | 男女比例:23:77

1、什麼是廣播電視學?

廣播電視學專業立足於新聞傳播學的內在規律,著眼於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未來前景,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在廣播電視機構以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采訪、報道、拍攝、編輯、主持、策劃、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2、發展前景

考研方向

廣播電視學專業考研方向有:新聞學、新聞與傳播、傳播學。

就業方向

畢業生既可以進入各類廣播電視機構從事節目策劃、攝像、後期製作、節目編導、媒介管理等工作;也可以進入各類傳統媒體、新媒體機構、影視製作機構和廣告公司等,從事信息采編、音視頻製作與發布、項目策劃、新媒體製作與發布等工作;同時也可以進入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內及對外宣傳工作。

3. 廣告學

專業代碼:050303 | 男女比例:29:71

1、什麼是廣告學?

廣告學旨在培養具有全媒體新聞傳播知識和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國際新聞傳播人才。

2、發展前景

考研方向

廣告學專業考研方向主要有工商管理、新聞與傳播、傳播學。

就業方向

廣告學學生畢業後可在新聞、出版、影視、廣告、市場調查、信息咨詢等文化產業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製作、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等工作,也可在各類網站從事網路廣告、網頁製作、信息發布等網路傳播工作。

4. 傳播學

專業代碼:050304 | 男女比例:25:75

1、什麼是傳播學?

該專業培養具備傳播學基本理論、英語交際能力、跨媒體實踐能力和寬厚的人文素養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能在廣播電視、公關廣告、媒體經營管理、新聞、出版、網路傳播等領域從事管理、策劃、采編、製作以及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以及具有國際視野的、與世界接軌的、具有跨媒體操作能力的傳播人才。

2、發展前景

考研方向

傳播學專業本科畢業生考研方向主要有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律(非法學)、新聞傳播學等。

就業方向

傳播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有公務員、記者、采編、廣播電視編導、文字編輯、組稿助理、秘書、文員編輯、網路運營專員、助理、事業單位人員等。

5. 編輯出版學

專業代碼:050305 | 男女比例:20:80

1、專業定義

編輯出版學主要研究編輯學、出版學、漢語言文學、傳播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出版社、雜志社、報社等進行編輯、編務、出版和發行等。例如:文稿的撰寫與編輯,書稿文字和標點符號的校對,書刊、雜志的封面、扉頁、裝訂形式的設計,稿費的登記與發放等。

2、發展前景

就業方向

報刊、出版類企事業單位:文字編輯、稿件校對、出版排版、稿件管理、裝幀設計。

考研方向

出版、新聞與傳播、新聞傳播學、傳播學。

6. 網路與新媒體

專業代碼:050306T | 男女比例:36:64

1、什麼是網路與新媒體?

網路與新媒體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文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該專業要求學生既能從事信息傳播時代內容方面的深度、綜合、跨學科的信息傳播工作,同時也能有新聞傳播技術、設計、製作、網路技術等方面的傳播技術類工作的能力。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傳統媒體機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公司等團體組織急需的寬口徑、復合型信息傳播人才。在學生的就業崗位上,可以在各級黨政機關、部隊、院校、企業等從事網路新聞宣傳與媒介傳播優化等工作,在國家重點新聞網站、各級報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傳媒集團等單位的信息化管理宣傳部門、文化傳播公司等從事媒介內容生產與媒介經營管理等工作。

2、發展前景

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可考慮從事網頁設計、新聞媒體編輯、微電影拍攝、舞台燈光設計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服務於廣播電視網路、通信網路等新媒體行業。此外,學生還可根據新媒體的衍生技術,藉助人工智慧技術、AR/VR 技術等,設計相關游戲或應用軟體。大量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量增加,同時,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學生又能符合大部分新媒體行業崗位的人才要求,因此,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為新媒體行業輸送專業人才,並提供技術支持,新媒體行業同時也成為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學生重要的就業方向之一。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就業前景很好,畢業生社會需求大,就業面廣,可在各類門戶網站、傳媒商業網站、黨政部門網站、企事業網站等從事信息採集、撰寫、編輯等工作,也能從事與新媒體相關的網站策劃、網路推廣以及網站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廣播電台、電視台從事記者、編輯、以及各類節目的策劃、編導、節目製作等工作;還可以在平面媒體、網路媒體行業從事商業開發、活動創意、媒體策劃等工作;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稿寫作、視頻節目策劃、編導、製作工作和整合營銷、媒體公關等工作。

考研方向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廣告學方向、廣播電視方向、傳媒經營管理方向、新聞業務方向、新媒體與網路傳播方向、國際新聞傳播方向等。

7. 數字出版

專業代碼:050307T | 男女比例:34:66

1、專業定義

數字出版主要研究編輯學、數字出版、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網路傳播、出版、宣傳等行業進行書刊、雜志、報紙、音樂的數字化出版、發行、傳播與管理等。例如:電子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的出版,線上音樂的發行與傳播,DVD的出版與發行,彩鈴、彩信的生成與編輯等。

2、發展前景

就業方向

新聞、出版類企事業單位:書刊、雜志、報紙的數字化出版與傳播。

8. 時尚傳播

專業代碼:050308T | 男女比例:--

1、專業定義

時尚傳播是為了滿足時尚產業的傳播人才需求,由國家教育部特別設置的專業,主要研究時尚行業的特性和要求、現代傳播新技術、時尚傳播基礎知識、新媒體傳播技術等,培養具備策劃、製作、執行等時尚產業全媒體傳播實際工作能力的復合應用型人才。例如:在時尚企業做時尚媒體策劃等。

2、發展前景

就業方向

企事業單位:時尚項目(活動)策劃執行專員、自媒體策劃與運營、時尚媒體策劃專員、時尚新媒體編輯。

9. 國際新聞與傳播

專業代碼:050309T | 男女比例:--

1、專業定義

國際新聞與傳播學主要研究新聞現象和新聞活動規律、人類傳播行為和過程發展規律、國際新聞傳播發展現實需要和未來前景等,培養能夠掌握現現代電子媒體、特別是網路多媒體傳播等對外宣傳及涉外新聞報道技能的國際傳播應用型人才。例如:在新聞傳媒機構和節目製作單位能夠勝任專業記者、編輯工作。

2、發展前景

就業方向

傳媒行業:記者、編輯、播音、媒介管理者、公關人員、作者、翻譯者、教師、研究者、廣告業人士、跨文化交流和傳播者。

10. 會展

專業代碼:99J001T | 男女比例:--

開設時間 :2020年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

1、對媒體工作感興趣;

2、性格外向;

(內容源於網路)

6. 關於柴靜紀錄片《穹頂之下》的新聞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這個片子有點像紀錄片。
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確猶豫了一下,因為很難給這個片子以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歸類。
個人演講?100分鍾的個人演講還能吸引很多人從頭到尾(包括我)把它看完,而且演講人的語調除了最後略路提高一點聲音外,一直是如此平靜。這種個人演講,幾乎沒怎麼見過。
深度調查?嗯,其實最像深度調查,但電視台很少做這樣長時間的深度調查節目,紙媒上上萬字的深調並不少見,但用這樣一種多媒體的方式呈現,紙媒嘛,沒干過。
紀錄片?這個其實很牽強,這個片子可以說7-8成都是鏡頭對著一個演講人,哪有這么拍紀錄片的。
這個片子,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前媒體人現在在創業的風端(吳蔚)這樣說:
幾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體呈現手段,TED式演講、信息可視化、Flash動畫、移軸攝影、無人機拍攝……
哦,他是在江湖中最神秘的微信群之一:四番群里說這句話的。這個群的神秘之處在於只有40個人,名額滿了除非踢走一個絕不加新人。

柴靜用一種深度調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視工作經歷練就的底線能力,以視頻語言+個人演講,將之表達出來,她的主題內容又是事關每個人生存,也就是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層。
上述這段話,涵蓋了穹頂之下傳播之道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說柴靜的這個片子很震撼。
我倒沒這種感覺。
我的一個朋友在朋友圈裡這樣說:
沒看過,也不明白霧霾這件事又什麼可調查的?這么多年了,之前的其它調查也許都不完整,多有缺失。但,就那麼一點不完整的有認真治理過嗎?霧霾這種事兒不缺調查,缺的是決心!
某種角度講,他其實沒怎麼說錯。
柴靜沒有披露什麼關於霧霾你所不知道的危害,而且,關於霧霾的成因,柴靜也沒有拿出什麼鮮為人見的事實——真的,很多東西很多人都知道。
所以,沒什麼可震撼的。
柴靜不是以一個挑戰者的身份出現的。這話的意思是,她這個視頻,我個人以為,是政治正確的。
柴靜是以一個建設者的身份出現的。100分鍾的視頻,她所觸及的根本性東西是兩條:其一,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有,但執行不嚴,因為環保部門沒有「牙齒」。其二,能源行業應該放開,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更清潔更環保同時並不耽誤發展的新能源。
這就是多年央視歷練的底線能力——吳蔚甚至還發現了柴靜頻頻使用「三年以來」這樣的前綴。這樣的細節都被他發現了,佩服。
所以,我的那位朋友還是說錯了。
決心有,怎麼下?這是操作性的問題。
也許有人是知道的,但柴靜的貢獻在於,她讓更多人知道了。媒體人,本來就是干這個的。

柴靜的個人演講能力,在這個視頻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她沒有吶喊過,唯一一次提高嗓門,也是在視頻的最後那幾分鍾她作為一個文藝青年(或中年)的本性暴露。大部分時間,她一直很平靜。
這種娓娓道來的演說,更容易吸引理性的人——吶喊則比較容易吸引感性的人。而環保這個議題,需要的是理性。因為環保說到底是一個平衡問題:人類的發展,都是以破壞自然為代價的,只是,如何少破壞一點,如何在發展和不破壞中取得平衡。
環保的本質,不需要極端主義,也不是少數極端分子能夠完成的。
柴靜的這種本色出演,和視頻內容,是密切相關的。
柴靜用她的女兒的故事開始,平靜地講完了一個半小時,敘事的建構能力極佳。
有人像我推薦了一本書,名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kindle版有售,不過10塊錢,值得學習一下。

說到她女兒,這個片子可能會有爭議的地方是:個人代入感太重。
這和傳統的媒體倫理不符。
傳統的媒體倫理要求:記者首先是做新聞的記者,而不是做人的記者。所以,硬新聞(像這種環保話題一般都是硬新聞)的傳統標准手法是:記者需要做的事是,旁觀者、記錄者,而不是親歷者。
事實上,柴靜在這個議題上,一向爭議很大。柴靜過往的很多作品,是走親歷者路線的。她會在最後成型的作品中,嵌入自己的東西--一種不好聽的說法是,夾帶私貨。
柴靜在自己的作品中顯露太多,13年甚至還引發過一場批評。批評者中的一位是鳳凰衛視的一位著名主持人,或者說,著名記者。
但問題在於,硬新聞在這個時代,的確大眾不愛看。
有一些好的硬新聞作品,讀來晦澀難懂——說難聽點,叫「不說人話」,最終,大眾的注意力還是被吸引到那些不那麼硬的但絕非主要的細節上。
這種事,屢見不鮮。
而且,柴靜的這場演講,明顯是練過的。這話的意思就是,她是一種「表演」。
這讓正統的媒體倫理又受不了了,記者怎麼可以表演?

柴靜這個作品,真的很難叫「新聞作品」,雖然它的內核其實是深度調查。
這次柴靜更「過分」,這個作品是以她個人演講完成的。片中大部分的鏡頭都是她個人。
在舉到一些數字的時候,她還反復強調,我和你們一樣,看不懂。
這樣的敘事手法,在標準的傳統硬新聞里,你什麼時候見過?報道者自己都搞不懂的事,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但這樣的手法,有效。一下子縮短了傳受雙方的距離感。
你很難去要求受眾都是專業的。
更何況,在霧霾這個議題上,每個人都是親歷者。柴靜在演講中有句很煽情的話,叫「同呼吸共命運」。煽情歸煽情,但百分百是事實,一點不誇張。
柴靜這個片子所引發的巨大的傳播量,以及,也許可能有的治理措施上的改變,說明作品有效,起到了該起到的作用。
不過,這個時候,捍衛者們可能又要說了:程序必須正義。

所以,柴靜的作品,最好的歸類方式是:演講。
這是一場時長超過100分鍾的個人演講,當然,後面有很多人的貢獻。正如片尾拉出來的密密麻麻的鳴謝名單。
個人演講?這算不算自媒體了?柴靜還說過,這是她和霧霾的私人恩怨,「自」的味道十足。
人民網在和柴靜的專訪中,最後提了一個問題:你是成立了個人公司製作節目嗎?
柴靜回答說:沒有。這次只是個人調研,播出也是公益的。
有理由相信,柴靜還會就這個話題繼續努力下去。
但自媒體不自媒體的這種標簽,已經不重要了。討論柴靜算不算自媒體,我個人都會覺得有些無聊。

最後一個話題。
柴靜這個視頻,對媒體運作有什麼可借鑒的?
很難講。
必須注意到,這是一個百萬級別的投入,歷時至少有一年——根據柴靜的自述。
這樣的成本,若是抱著公益的心態,還算好。柴靜那本書大賣,也是她能自籌經費得以投入的重要前提。
但如果抱著商業的心態,真的要掂量掂量。
但柴靜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學習的。
有些議題——尤其是事關最廣泛的公眾利益,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的采訪,本身也投入不菲。
如果換一種形式表達出來,是不是能夠起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再多說一個細節
前央視人王凱注意到的,在整部片子里,你可能聽到過笑聲,但你從來沒聽到過掌聲。
這是一個前媒體人,或者說,骨子裡依然是個媒體人的柴靜的剋制。

7. 急求大學生微電影短片劇本!!!急用跪求!!!

那你老師是不是還告訴你們小組人員一個攝影,一個導演,一個編劇,一個剪輯
(-_^)
跟我們作業一樣233333

8.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的自製微電影

《再見青春》蘇州大學文正學院2014畢業微電影。
《恢單時代》胡宇崴與陳彥妃來過文正學院空乘樓取過景。
《省》蘇州大學文正學院10新聞微電影大賽參賽作品。
《愛在心口難言》這是一部同性之間的愛情糾葛故事。
《愛在蘇州》榮獲江蘇省「優秀文化產品」。
《回眸》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小寂寞工作室榮譽出品。
《異意》校園微電影
等等,不詳細列舉

9. 中國傳媒大學微電影作品都有哪些

太多了,每天都在產生

閱讀全文

與新聞專業畢業作品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