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綿陽梓潼微電影

綿陽梓潼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19 11:38:18

① 西遊記是在哪裡拍攝的

西遊記拍攝地點:北京、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吉林、新疆、內蒙古等。

部分具體地點如下:

1、出海尋仙:福建東山島。

2、花果山(群猴操練、七大聖結拜、天兵天將群斗):江西廬山植物園、黑龍潭。

3、水簾洞內景:湖南冷水江波月洞。

4、斜月三星洞外景:四川峨眉山。

5、猴王入東海:河北北戴河。

6、太白金星招安:北京戒台寺外半山腰樹林。

7、天庭(靈霄殿、蟠桃園、南天門、廣寒宮等):中央電視台攝影棚。

8、天河牧馬:內蒙古錫林浩特大草原。

9、大戰二郎神:北京七王墳。

10、大戰哪吒、細犬逐悟空:江西廬山植物園。

11、殷溫嬌綉球招婿:雲南喜州。

12、寶象國大殿唐僧變虎:雲南昆明曇化寺地面、上海馬戲團馴獸場。

13、水陸大會、觀音顯聖:浙江寧波天童寺。

14、唐太宗送別玄奘:河北易縣清西陵泰陵正門大紅門前。

(1)綿陽梓潼微電影擴展閱讀:

拍攝過程:

1982年2月25日劇組成立;7月試拍了《除妖烏雞國》一集;10月1日該集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該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僅保留了試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1986年拍攝完成《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1987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生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其中由蔣大為演唱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2000年春節,《西遊記》續集播出。

② 您好,我投資了兩塊錢那個電影,請問怎麼退錢呀求幫助。非常感謝!

按當初簽署的合同來,合同里是否有最遲什麼時間未上映可以退投資款這一項條款,如果有並且超過時間未上映可以要求退款,如果沒有就看這份合同是否正規,不正規的合同可以走法律途徑

③ 綿陽悻潼

梓潼
以「東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是古蜀道南端的一顆耀眼明珠。全縣景點眾多,尤以七曲山為勝。七曲山大廟相傳為晉人張亞子的祀廟。歷經一千餘載,今存樓閣寺殿集元、明、清三代建築之精華。景區古柏蒼翠,遮天蔽日,一派蕭然之意。七曲山大廟的「應夢仙台」,相傳是唐明皇得夢之所。此外,卧龍山千佛岩、漢闕上亭驛劍泉、司馬長卿石室等處均為難得一見的古跡。
梓潼縣位於綿陽市東北方,位於東經104°57』16」至105°27 』35」,北緯31°25』27」至31°51』43」之間。縣境東西寬約35公里,南北長約52.5公里,國道108線斜穿境內,寶成雙軌鐵路、成廣高速公路擦境而過。全縣幅員面積1442.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331公頃,耕地佔幅員面積30%,森林面積4218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8.48%,丘陵和低山佔全縣幅員面積的95.3%。縣境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6.5℃,無霜期264天,降水902.4毫米。
梓潼縣農業發達。全縣土地資源豐富,耕地、林地、草皮共占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二,人均佔有耕地面積佔全市第一位。生豬、蠶繭、棉花、紅麻均系梓潼拳頭產品,糧食作物有7科9屬20餘種,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豆類,全縣人平產糧510公斤。梓潼不僅是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縣,而且是省蠶桑基地縣、水禽發展重點縣、瘦肉型商品豬基地縣、產棉重點縣,還是綿陽市臍橙生產基地縣。梓潼臍橙香、脆、甜、大,品位極佳,鳳桔質優味濃,己載入《中國葯典》。
利用豐富的農付產品資源,大力發展加工工業。近年來,梓潼工業發展很快,梓潼酥餅、千佛特曲、片粉、湯元粉等產品在省內外享有盛名,其中梓潼水磨精製湯元粉獲中商部優質產品,飲池牌千佛曲酒系列產品,獲莫斯科國際金獎。
梓潼的風光名勝較多。有文昌帝君發祥地七曲山大廟,全國少有的純古柏林「翠雲廊」古蜀道國家級森林公園、司馬長卿石室、卧龍唐代石刻等眾多的人文及自然景觀,是蜀道風景旅遊線上的重要景區。
距縣城以西13公里的卧龍山,相傳為三國時諸葛武侯屯兵之處。山上的千佛岩為唐代摩崖造像,雕刻玲瓏、規模宏大,為古代石刻藝術之明珠。迄今保存完好者有3窟40餘龕,1000多尊佛像,大者高約2米,小者不足3公分。北壁一龕高約2米,釋迦牟尼端坐正中蓮台,神態自然,肅穆中微帶笑意;兩側侍立的文珠菩賢,造型生動,顧盼含情;金剛力十怒目怒睜,肘肌隆起,威猛非常。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專程來此,攝下了珍貴的唐摩崖造像珍寶,以讓世人共賞。
梓潼是革命老根據地,紅四方面軍曾經戰斗過的遺址、紀念地眾多,今天梓潼已成為人們緬懷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場所。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梓潼縣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邊緣丘陵向低山過渡地帶,位於位於綿陽市東北方,縣境東西寬約35公里,南北長約52.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1442.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331公頃,耕地佔幅員面積30%,森林面積4218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8.48%,丘陵和低山佔全縣幅員面積的95.3%。
長卿山
長卿山原名「神山」、「蠶婆山」,位於縣城西25里許。海拔670米,山勢纖細玉長,宛若秀眉,層林冠蓋,儼若畫屏。
七曲山
七曲山位於梓潼以北10公里處,為蜀道入川後的最後一道險峰。山間種有古柏4萬余株,綿延數里,蜀中罕見,七曲山大廟建於山頂,藏於森森古柏之中。七曲山為劍門山余脈,其地質構造屬於川北古中凹陷低緩構造區,主要以白堊系下段,七曲寺組為主,其次是白龍組,岩層為砂岩、而岩互層,頁岩較沙岩厚。
景區沿山脊成帶狀分布,帶寬約800~3500米,帶長約16000米,呈南北走向,景區所屬范圍為盆中深丘地貌,海拔500~892米,相對高差約400米,坡大、長而較緩,坡度一般在25~35°,山坡上分布有很多級小台地,山脊秀峻,間有闊緩台地,分布了景區三分之二的森林資源。
全縣土地資源豐富,耕地、林地、草皮共占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二,人均佔有耕地面積佔全市第一位。生豬、蠶繭、棉花、紅麻均系梓潼拳頭產品,糧食作物有7科9屬20餘種,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豆類,全縣人平產糧510公斤。梓潼不僅是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縣,而且是省蠶桑基地縣、水禽發展重點縣、瘦肉型商品豬基地縣、產棉重點縣,還是綿陽市臍橙生產基地縣。梓潼臍橙香、脆、甜、大,品位極佳,鳳桔質優味濃,己載入《中國葯典》。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梓潼之名,源於夏商。《廣博物志》卷四十載,梓潼原名尼陳山, 為夏禹治水疏理河道陳放泥土的地方,故名。夏禹欲造獨木舟,知尼陳山有梓木,徑一丈二寸,令匠者伐之,梓樹不伏,化為童子,禹責而伐之,先民以梓樹為童子所化,故改尼陳山為梓潼山,因蛇水繞山,以水為表,故名梓潼,蛇水(今潼江)亦因此而名梓潼水。
梓潼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即有人類活動。梓潼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取「東依梓林、西枕潼水」之意。春秋戰國時期,梓潼為古蜀國領地。秦惠王派司馬錯滅了巴、蜀二國後,梓潼就成為蜀都的領地。公元前285年設置梓潼縣,屬廣漢郡,因此,梓潼成為縣治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自秦漢以來,梓潼便被認為「千里天府,此為屏障」、「梓潼失、成都危」,故歷代視梓潼為重鎮,為兵家所必爭。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三國紛爭,梓潼在軍事上的地位顯得更加重要,劉備定蜀後設置梓潼郡,其轄區相當於現在一個專區。其後郡,縣更迭,轄區也有所調整,歸屬也幾經變更,但梓潼作為一個縣治所在地一直尚襲至今。
秦昭王二十二年(前285),置蜀郡, 分其地為三十一縣,梓潼始置縣。梓潼縣城置今文昌鎮,位於縣境中部潼江東岸,北枕七曲,南跨雙峰,西衛長卿。縣城中心海拔475.6米。梓潼縣古城原址在今城之西北2公里的連枝壩。《華陽國志》載:東漢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梓潼縣治從原址南四里(2公里)於梓潼壩今址置縣治,漸次成城,歷代為梓潼郡、縣治所,距今已有近1900年的歷史,城址基本未變。
[編輯本段]風土人情
洞經音樂
洞經音樂是談演道教《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的音樂。在文昌祭祀中,它以音樂藝術的形式宣揚文昌經誥的宗旨,是梓潼宗祀文昌帝君的一種很有特色的活動。洞經音樂出現在大型祭祀活動當中,這也是古代「歌舞事鬼神」的傳統習俗,這種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形成了制度,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注意詩人屈原在他所著的《九歌》中,如《東方皇一》、《雲中君》等篇都生動的反映了當時楚國祭祀活動中以歌舞請神、頌神的內容,以後的歷朝歷代,無論是官祭還是民祭,用音樂(包括打擊樂)祭神都趨於規模化,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由於宗教音樂的滲入,更豐富了祭祀音樂的內容,明確了祭祀音樂的等級,提高了緝私音樂的水平,不難看出,緝私音樂是我國古老的民族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梓潼陽戲
在四川劍門蜀道梓潼縣七曲山上,有一座巍峨宏偉的大廟,廟內供著一位帝王打扮的神像梓潼(文昌)帝君。傳說梓潼帝君,系天上文曲星下凡,專管人間功名利祿。故歷來為文人學士、仕官儒生頂禮膜拜,亦是他們祈求功名的聖地。由於人們認定這是梓潼帝君的故鄉,是文昌信仰的發源地,於是縣城取名梓潼,亦借梓潼名望,顯赫傳揚。而在這梓潼神話傳頌的地方,長期流傳著一種酬神還願、驅邪納吉的民間儺戲——梓潼陽戲。
「梓潼陽戲」始於清乾嘉年間,甚至更早些時間已在梓潼一帶流傳,至今約有三百多年歷史。
梓潼陽戲奉「四聖」(川主、土主、葯王、文昌)為戲神,並有一整套祭祀儀式和演出劇目,運用於善男信女求神許願,還願祈吉的民俗活動之中。
梓潼陽戲的劇目相傳有三十二天戲、三十二地戲。根據手抄本「戲門斷願啟白」所記,三十二天戲是:出掃棚前、出小鬼、出土地、出走馬、出春牛、出結事郎、出和事老者、出陳牢、出猿猴、出屏鳳小姐、出僧道、出梅花、三聖起馬、出化主、出鳳冠柳青、出關韓二將、出二郎、出三伯公婆、出楊泗將軍、出大伯二伯等。
至於地戲劇本依據上述手抄本中載有:上太白察善、上功曹、上祖師、上白鶴童兒、上靈官鎮壇、上點盤土地、上統兵元帥、出鍾馗、魯班造船、二郎掃盪等。
依其內容排列,則是:太白金星查得某地還願祈神,於是稟報天帝。天帝即派真武祖師糾願,派靈官、土地查願、鍾馗去驅鬼,最後由二郎神率領判官、土地去除妖驅邪。將全部疫鬼裝進神船,逐出門戶,掃盪殆盡。
「梓潼提陽戲」的表演頗有特點。它以提線木偶為主導,伴以面具和塗面表演角色,而所有表演又溶於法事儀式之中。梓潼陽戲的音樂唱腔以「神歌腔」為主,唱腔由法師引誦,道童和腔並幫腔,鑼鼓節拍伴奏。表演地戲時,還採用了川劇、燈戲聲腔。
梓潼陽戲表演,有一個特殊的方式,即戲劇演出過程中,直接與願主作神人交流。如王靈官在台上問:「還願弟子,當年你為何許願?」願主稟告:「為家宅不清。」王問:「今日如何酬願?」願主答:「獻上花戲一台,渾豬一頭,龍雞一隻,香燭備齊。」王靈官即賜言:「一了百了,一繳百繳,一斷百斷,水上脫刀,永無欠願。願你老者百年長壽,少者松柏長壽。」願主叩頭謝恩,退下舞台。《鍾馗斬鬼》中,鍾馗捉到兩個鬧事小鬼,拉到願主面前。問願主:「你可認得此二鬼,」願主上前答話:「不認得。」鍾曰:「此二鬼在你屋前屋後,斗雞弄犬,擾得你不得安寧。現在捉住,何以報答?」願主:「錢財酒席報答。」鍾曰:「好,我把此二鬼斬於陰山背後。從此你家門清泰,人吉平安。」願主:「謝神恩!」答話完,自動退下。在《二郎掃盪》一折中,二郎神登壇作法,願家立即引導二郎神逐房逐室,驅逐不詳。最後,二郎把所有「邪惡」掃進船中,並率領願主眾人,在樂隊伴送下,將船押至村外河邊,當天焚燒。意為疫鬼已除,地方平安昌盛。至此,戲劇演出全部結束。梓潼陽戲這種將驅儺法事、戲劇故事、驅邪民俗緊密結合一起的演劇形式,是對古代方相氏率百隸逐室驅疫驅儺活動的繼承與發展。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農 業
梓潼縣資源眾多、特產豐富,歷來就有「五穀皆宜之鄉、林蠶豐茂之里」的美稱。全縣有栽培作物83種,栽培果樹23種,飼養禽畜53種,養魚44種。全縣擁有水利資源總量為10.38億立方米。地下礦藏已探明有石油、天燃氣、煤等地下資源。
梓潼縣共有耕地52.28萬畝,人均1.4畝,同全國人均人平持平,比全省人均耕地多0.5畝。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物產豐富。生豬、蠶繭、棉花、紅麻均系梓潼拳頭產品,農產品以水稻、玉米、油料、棉花等為主。糧食作物有7科9屬20餘種,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豆類,全縣人平產糧510公斤。梓潼不僅是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縣,而且是省蠶桑基地縣、水禽發展重點縣、瘦肉型商品豬基地縣、產棉重點縣,還是綿陽市臍橙生產基地縣。梓潼臍橙香、脆、甜、大,品位極佳,鳳桔質優味濃,己載入《中國葯典》。
全縣林業用地4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2%,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80萬立方米。
梓潼縣的畜牧業以人工養殖豬、牛、羊、雞、鴨等畜禽為主。
工 業
改革開放以來,梓潼縣的社會經濟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全縣有15個工業門類,1000多個產品,有80多個產品榮獲國家、部、省、市優質產品稱號。食品、輕紡、化工已成為梓潼經濟的三大支柱。
利用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大力發展加工工業。近年來,梓潼工業發展很快,梓潼酥餅、千佛特曲、片粉、湯元粉等產品在省內外享有盛名,其中梓潼水磨精製湯元粉獲中商部優質產品,飲池牌千佛曲酒系列產品,獲莫斯科國際金獎。生豬、蠶繭、棉花、紅麻均系梓潼拳頭產品,縣內鄉村村村通公路、通電、全縣開通程式控制電話。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梓潼縣位於綿陽市東北方,位於東經104°57』16」至105°27 』35」,北緯31°25』27」至31°51』43」之間。
Zitong Xian
510725
622150
縣人民政府駐文昌鎮
2004年,梓潼縣轄11個鎮(文昌、許州、長卿、黎雅、白雲、卧龍、觀義、瑪瑙、石牛、自強、仁和)、21個鄉(小埡、演武、仙峰、雙板、文興、石台、馬鳴、建興、雙峰、仙鵝、二洞、豢龍、寶石、定遠、大新、東石、三泉、宏仁、馬迎、交泰、金龍場)。
[編輯本段]旅遊梓潼縣

七曲山

七曲山位於梓潼縣城北,古稱「尼陳山」。地理坐標北緯1°41′51〃,東經105°11′34〃,主峰海拔861.5m。天寶十五年,唐玄宗幸蜀途經此山時,侍臣中有人留下了「細雨霏微七曲旋,郎當有聲哀玉環」的詩句,從此「七曲」之名便名揚天下,更是被道教譽為「天下第九座名山」。
七曲山風景區位於劍門蜀道風景名勝旅遊區之南端,金牛古蜀道縱貫南北,整個旅遊區沿山脊成帶狀分布,佔地面積29.3平方公里。旅遊區距省會成都150公里,與科技城綿陽相距僅45公里,交通便利快捷。
七曲山風景區以文昌文化發祥地和全國最大的純古柏林享譽海內外,有以古蜀道、古皇柏、古建築、古文化為主體的人文景觀50多處,文化底蘊極為深厚。七曲山大廟是海內外文昌宮觀之祖庭,在一千多年的造神運動中,張亞子由人到神被歷代皇朝追封至「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素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之說。七曲山大廟現存元、明、清古建築23處,被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譽為「古建築博物館」,它既像人間王府,又似天上宮闕,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源於文昌祖庭的洞經音樂因談演「文昌大洞仙經」而得名,隨著文昌帝君的聲名遠播,它走出廟堂,根植民間,不斷吸收各地各民族的音樂營養,發展成為一種古老的民俗音樂,聆聽這一韻味高雅的「鈞天妙樂」,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頤養人的身心,洞經音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全人類寶貴文化遺產」。佔地400餘畝的全國最大的純古柏林擁有古柏2萬余株,最老的「壽星」皇柏有2100歲,最年輕的「壽星」潘家柏也已200歲高齡。如今,新植柏林成片與古柏林區相連,形成了一條10多公里的「綠色長廊」,完整的古柏生態遺存受到了國家的重視,1994年新老柏林區被林業部批准為「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加以重點保護,2004年又被省林業廳列為「四川省翠雲廊古柏自然保護區」。據美國林業科學家測定,一公頃柏樹一晝夜分泌的揮發性殺菌素是松樹的6倍,能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人在呼吸凈化過的空氣後,能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因此,七曲山風景區無疑又是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為了讓具有獨特、唯一價值的文化旅遊資源展示出它迷人的魅力,近年來七曲山風景區先後投資近億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功能,強化宣傳營銷。隨著景區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不斷提高,前來觀光朝聖的遊客絡繹不絕,2005年共接待中外遊客51.6萬人次,其中台灣、日本等地海外遊客3.01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達2750萬元。
七曲山風景區優美獨特的景觀不僅吸引了許多遊客的眼球,也受到了影視界的青睞,已有《西遊記》等32部影視片在此取景。同時,良好的服務風范也贏得了省文明委的認可,2004年被授予全省首批「省級文明風景旅遊區」的殊榮。
2007年6月26日,「全國首批旅遊文化示範地發布及中國文化旅遊推廣大會」在北京召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地」單位代表與旅遊專家、新聞媒體、中外旅行商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我國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大計,推廣優秀文化旅遊品牌。七曲山風景區有幸被列為首批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地,楊學傑先生作為示範地單位代表在會上作了發言,並播放了七曲山風景區的宣傳片。最後,中國民族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王石先生為七曲山風景區授牌並合影留念。

七曲山大廟

七曲山大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梓潼城北10公里的川陝公路邊,是全國文昌帝君的發祥地,故又稱帝鄉。
大廟最初叫「亞子祠」,是為紀念晉代張亞子的。張亞子究竟是什麼人?說法不一。有的說他侍母致孝,仕晉戰死;有的說他為民行醫,深受愛戴;也有的則把他說成是神仙一類人物。建祠以後,自唐至元,累封至「梓潼宏仁開化文昌帝君」。小小的祠宇也擴建成了一座大廟,有宮殿樓閣23處。這些建築或建於元朝,或為明清遺物。
步入大廟正門,便是明代替為「西蜀名樓」的百尺樓。樓高3層共100尺。此樓當時據說堪與荊楚名樓岳陽樓和黃鶴樓媲美,後毀於火,今樓乃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建於山頂的天尊殿,更是宏偉壯觀,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藝術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
大廟里有10尊明代鐵質鑄像,最大的文昌帝君像高達4.7米,重30噸;8尊陪侍像高6尺,各重萬斤。這些造像體態勻稱,工藝精湛,為川中所少見。表現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鑄造技術和造型水平。
大廟中原有張獻忠像,綠袍金面,甚為威武,清時給綿州知州安洪德所毀,今又重塑。據說張獻忠領兵入川至七曲山,見廟內奉把的是文昌帝君張亞子,就說:「你姓張,咱也姓張,就與你聯了宗吧!」因而把文昌廟改為太廟。「大」「太」相通,以後就叫大廟了。
大廟外古柏森森,翠浪如雲。這就是飲譽海內外的古蜀道翠雲廊。它始於秦漢,完備於明清。雖歷盡千古滄桑,仍枝繁葉茂。它們的姿態奇異:有的主幹挺拔,鐵骨嶙峋,其剛直不阿的品格儼若泰山,所以人們叫它「泰山柏」;有的盤根錯節,同根並干,形同連理,於是人們叫它「夫妻柏」;有一棵巨柏,膊干傾斜,形成既可躲雨,又可遮風的樹腔。傳說劉禪亡國後,被俘去洛陽途中曾在樹身下躲過雨,故人們稱此樹為太子柏,又稱阿斗柏。最為珍奇的是應夢仙台側那株晉柏,周身無皮、無枝、無葉,卻老當益壯,相傳為張亞子所植。
聞名遐邇的翠雲廊古柏是怎麼來的呢?傳說三國時,張飛率兵過此,因天熱酷暑難當,遂下令兵士植樹遮蔭。據說奇跡出現了,居然「上午植樹,下午成蔭」。當地百姓稱為「張飛柏」。到了明代,劍州知州發動百姓在古驛道上遍植柏樹數十萬株,給後人造就了這條翠雲廊,翠雲廊上的古柏,是活著的歷史文物,是稀世的自然奇觀。

④ 蜀道難全文

作者:(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涼武昭王暠九世孫。或曰山東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

全部注釋

1.《蜀道難》: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瑟調曲"中的調名,內容多寫蜀道的艱險。今存《蜀道難》詩除此之外,尚有梁簡文帝二首,劉孝威二首,陰鏗一首,唐張文琮一首。李白此詩大約是在長安送友人入蜀而作,本陰鏗《蜀道難》"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之意。

2.噫吁嚱:蜀方言。宋庠《宋景文公筆記》卷上:"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吁嚱'。"

3.蠶叢、魚鳧:傳說古蜀國兩位國王的名字。《文選》卷四《三都賦》劉逵註:"揚雄《蜀王本紀》曰:'蜀王之先,名蠶叢、柏濩、魚鳧、蒲澤、開明。從開明上到蠶叢,積三萬四千歲。'"《華陽國志·蜀志》:"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
4.爾來:從那時以來。四萬八千歲,誇張面大約言之。

5.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長安西(今陝西眉縣、太白縣一帶)。鳥道:只有鳥能飛過的小路。

6.地崩句:《華陽國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並將從,而山分為五嶺。"

7.六龍回日:《初學記》卷一天部三:《淮南子》雲:"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quot;注曰:"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於虞淵,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龍。高標: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標識的最高峰。一說高標山又名高望山,乃嘉定府之主山。

8.逆折:水流迴旋。回川:有漩渦的河流。

9.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類。

10.青泥:青泥嶺,在今甘肅徽縣南,陝西吃力略陽縣北。《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二山南道貌岸然興州長舉縣:"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

11.捫參歷井:參、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於地上的州國,叫做"分野",以便通過觀察天象來占卜地上所配州國的吉凶。參星為蜀之分野,井星為秦之分野。捫:用手摸。歷:經過。脅息:屏氣不敢呼吸。

12.膺:胸。

13.子規:即杜鵑鳥,蜀地最多,鳴聲悲哀。《文選》卷四左思《蜀都賦》:"鳥生杜宇之魄。"劉淵林注引《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雲宇化為子規。子規,鳥名也。蜀人聞子規鳴,皆曰望帝也。"王註:"按子規即杜鵑也,蜀中最多,南方亦有之,狀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鳴,夜啼達旦,至夏尤甚,晝夜不止,鳴必向北,若雲'不如歸去',聲甚哀切"。

14.喧豗:水流轟響聲。砯崖:水撞石之聲。轉,轉動。

15.胡為:為什麼。

16.劍閣:又名劍門關,在四川劍閣縣北,是大、小劍山之間的一條棧道,長約三十餘里。《華陽國志》、《水經注》卷二十、《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三均有記載。

17.一夫句:《文選》卷四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文選》卷五十六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趦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

18.錦城:《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一劍南道成都府成都縣:"錦城在縣南十里,故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

19.咨嗟:嘆息。

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據此可知《蜀道難》詩作於天寶初年之前。唯"自西蜀至京"有誤,李白天寶初是從南陵奉詔入京。關於此詩之意旨,歷來說法不一(參《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因友人入蜀而望其早日歸來之作。詩人並未親歷劍閣蜀道,唯以豐富的想像、誇張、援引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浪漫手法,描繪蜀道山川之險峻,慨嘆蜀道之艱難。詩風宏偉壯浪,句法錄活多變,韻散兼用。這是李白浪漫主義的代表作之一。★
《蜀道難》譯文

李白

唉呀呀,多麼危險多麼高峻偉岸!蜀道真太難攀簡直難於上青天。傳說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自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從那小路走可橫渡峨嵋山頂端。山崩地裂蜀國五壯士被壓死了,兩地才有天梯棧道開始相通連。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下有激浪排空紆回曲折的大川。善於高飛的黃鵠尚且無法飛過,即使猢猻要想翻過也愁於攀援。青泥嶺多麼曲折繞著山巒盤旋,百步之內縈繞岩巒轉九個彎彎。可以摸到參、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坐下來長嘆。

好朋友呵請問你西遊何時回還?可怕的岩山道實在難以登攀!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雄雌相隨飛翔在原始森林之間。月夜聽到的是杜鵑悲慘的啼聲,令人愁思綿綿呵這荒盪的空山!蜀道難走呵簡直難於上青天,叫人聽到這些怎麼不臉色突變?山峰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掛倚貼在絕壁之間。漩渦飛轉瀑布飛瀉爭相喧鬧著;水石相擊轉動象萬壑鳴雷一般。那去處惡劣艱險到了這種地步;唉呀呀你這個遠方而來的客人,為了什麼要來到這個地方?

劍閣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雲端,只要一人把守,千軍萬馬也難攻佔。駐守的官員若不是皇家的近親;難免要變為豺狼踞此為非造反。清晨你要提心吊膽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覺防範長蛇的災難。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獸殺人如麻即令你膽寒。錦官城雖然說是個快樂的所在;如此險惡還不如早早地把家還。蜀道太難走呵簡直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與長嘆!
賞析

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蜀道難》是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像,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

詩人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

從「噫吁」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為一個段落。一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嘆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以下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詠嘆反復出現,象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樣激盪著讀者的心弦。

為什麼說蜀道的難行比上天還難呢?這是因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被高山峻嶺阻擋,由秦入蜀,太白峰首當其沖,只有高飛的鳥兒能從低缺處飛過。太白峰在秦都咸陽西南,是關中一帶的最高峰。民諺雲:「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詩人以誇張的筆墨寫出了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險阻,並融匯了五丁開山的神話,點染了神奇色彩,猶如一部樂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勝的妙用。下面即著力刻畫蜀道的高危難行了。

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至「使人聽此凋朱顏」為又一段落。這一段極寫山勢的高危,山高寫得愈充分,愈可見路之難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標接天,擋住了太陽神的運行;山下則是沖波激浪、曲折迴旋的河川。詩人不但把誇張和神話融為一體,直寫山高,而且襯以「回川」之險。唯其水險,更見山勢的高危。詩人意猶未足,又借黃鶴與猿猱來反襯。山高得連千里翱翔的黃鶴也不得飛度,輕疾敏捷的猿猴也愁於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難上加難了。以上用虛寫手法層層映襯,下面再具體描寫青泥嶺的難行。

青泥嶺,「懸崖萬仞,山多雲雨」(《元和郡縣志》),為唐代人蜀要道。詩人著重就其峰路的縈回和山勢的峻危來表現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和畏俱心理,捕捉了在嶺上曲折盤桓、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等細節動作加以摹寫,寥寥數語,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困危之狀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的難行似乎寫到了極處。但詩人筆鋒一轉,借「問君」引出旅愁,以憂切低昂的旋律,把讀者帶進一個古木荒涼、鳥聲悲凄的境界。杜鵑鳥空谷傳響,充滿哀愁,使人聞聲失色,更覺蜀道之難。詩人借景抒情,用「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濃厚的自然景觀,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有力地烘託了蜀道之難。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自「連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結束,主要從山川之險來揭示蜀道之難,著力渲染驚險的氣氛。如果說「連峰去天不盈尺」是誇飾山峰之高,「枯松倒掛倚絕壁」則是襯托絕壁之險。

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後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盪、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好像一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面;接著平緩地推成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後,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風光變幻,險象叢生。在十分驚險的氣氛中,最後寫到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三十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勸人引為鑒戒,警惕戰亂的發生,並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唐天寶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後正潛伏著危機,後來發生的安史之亂,證明詩人的憂慮是有現實意義的。

李白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詩中那些動人的景象宛如歷歷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繪得如此動人,還在於融貫其間的浪漫主義激情。詩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觀賞,而是熱情地贊嘆,藉以抒發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飛流驚湍、奇峰險壑,賦予了詩人的情感氣質,因而才呈現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詩人善於把想像、誇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進行寫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則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狀道之險阻,則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馳走風雲,鞭撻海岳」(陸時雍《詩鏡總論》評李白七古語),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像,創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彷彿可以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嶽、笑傲凌滄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難》作品,簡短單薄。李白對東府古題有所創新和發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詩句,字數從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詩的用韻,也突破了梁陳時代舊作一韻到底的程式。後面描寫蜀中險要環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所以殷璠編《河嶽英靈集》稱此詩「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

關於本篇,前人有種種寓意之說,斷定是專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顧炎武認為,李白「自為蜀詠」,「別無寓意」。今人有謂此詩表面寫蜀道艱險,實則寫仕途坎坷,反映了詩人在長期漫遊中屢逢躓礙的生活經歷和懷才不遇的憤懣,迄無定論。

⑤ 哪些明星是從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畢業的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畢業的明星有:陳翔、趙軼博、張豪、展茂平、張喆、劉馨棋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Sichuan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Arts),原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簡稱「川文藝」,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成立於2001年,2016年被列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院校,系「四川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首屆理事單位。

學校地處李白誕生地、中國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綿陽,學校毗鄰南郊機場,俯視滔滔涪江,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現有綿陽、梓潼兩個校區;設有音樂舞蹈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傳媒學院、文化經濟學院、思政與公共課教育學院、湯用彤國學院、中國書法篆刻學院以及職業教育學院;建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和王蒙文學藝術館。現開設本科專業36個、專科專業21個,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13580人。

⑥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招生代碼是多少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的代碼為14043。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簡稱「川文藝」,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獲獎信息

舞蹈《青蘋時節》獲中國舞蹈荷花銅獎。

歌劇《原野》獲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歌劇、聲樂」展演三等獎。

《爾瑪西惹木》獲中國原生態名額盛典暨第十屆「山花獎「金獎。

《北川羌韻》獲第三屆中國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展演「太陽神鳥」金獎。

第三屆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西南總決賽冠軍。

中國海南萬寧國際沖浪節「沙灘寶貝大賽」亞軍。

微電影《莫朵格依》榮獲金雞百花電影節微電影「三等獎」、金鶴錄音獎、「金海棠獎」。

2012「大連杯」時裝畫大賽中首獲獎項。

四川省第七屆大學生新人新作舞蹈大賽2個金獎,3個銀獎,2個銅獎。

「L&XF杯」第11屆全國時裝畫藝術大賽中獲獎。

獲全國「2012·青春·中國」音樂作品金獎。

四川省大學生(動漫)創意設計大賽獲3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

形象標識

校徽

校徽以圓形作為基本形狀,以紫色作為基調。一條白圓圈嵌入紫色的色帶內,形成層次分明的圓環狀外圍,主次有序,重點突出,又自然協調,保證了徽章的基本格調協調美觀。中心圖案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四川」的變性字體組成,代表學校所在地四川省。

精神文化

校訓

立本、務實、創新。

立本:立足於本質,本分做人,不虛無空洞。

務實:務實就是講究實際、實事求是。做學問與做人、做事一樣,均要以誠信為本,腳踏實地,立足現實,求真務實。要以理論知識為指導,注重掌握實務知識、實際本領與實戰才幹,經世致用,強國富民。

創新: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原來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學校榮譽

截止2020年6月,學校長期堅持組織師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大賽及重要文化藝術展演活動,先後獲獎2000餘項;曾獲得「中國十大藝術院校」、「中國民辦十大知名品牌學院」、四川省旅遊「特別貢獻單位」、「四川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⑦ 歡樂總動員的女主持人叫什麼

歡樂總動員的女主持人叫劉孜。

劉孜出生於貴州遵義市,中國大陸女演員,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1997年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畢業,2009年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碩士畢業 。

1997年在《神鵰俠侶》中飾演陸無雙一角、參演電視劇《危情時刻》,在電視劇《女巡按之真假公主》中飾演角色洪平安。2000年參演《永遠有多遠》。2001年參演《我這一輩子》,飾演鄭大妹一角。

2003年參演《女巡按之真假公主》。1999年至2000年在全國收視最高的綜藝節目《歡樂總動員》中擔任主持人。2008年參演電視劇《西遊記》,飾演鐵扇公主。

(7)綿陽梓潼微電影擴展閱讀:

社會活動

2007年擔任綠色形象大使 。

2008年5月16日,劉孜參加了由中國電影人共同發起的大型賑災義演募捐活動。

2008年5月21日劉孜等藝人攜帶價值數萬元的生活用品和毛絨玩具,前往綿陽梓潼兒童福利院及安縣永安鎮希望 小學,為孩子們送去溫暖和祝福。

2010年6月出任中國扶貧基金協會愛心大使。

2012年關愛早產兒「微寶貝計劃」愛心大使。

2012年策劃舉辦「天真者的優美世界」的慈善畫展,關愛自閉症和唐氏綜合症的孩子們。

2015年1月27日,大中華區慢食協會將在北京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處正式宣布成立。劉孜受邀出席,並受任「中國慢食推廣大使」

閱讀全文

與綿陽梓潼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