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埃及四分鍾微電影作文
一雙鞋,兩顆童心……我被感動了,你呢?
一位年僅20歲的埃及青年,卻捕捉到了人類最崇高、最善良的一顆純朴童心,並製作出了這部四分鍾的微電影。
電影沒有一句台詞,卻感動了世界上不同種族、文化的人,榮獲埃及盧克索電影節大獎,非常感人。
如果不是我的
我會把我得到的
還給你
如果我無法得到
我會把我有的
給你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分享好文
⑵ 20歲埃及微電影讀後感
20歲埃及微電影讀後感
一雙鞋,兩顆童心……我被感動了,你呢?
一位年僅20歲的埃及青年,卻捕捉到了人類最崇高、最善良的一顆純朴童心,並製作出了這部四分鍾的微電影。
電影沒有一句台詞,卻感動了世界上不同種族、文化的人,榮獲埃及盧克索電影節大獎,非常感人。
如果不是我的
我會把我得到的
還給你
如果我無法得到
我會把我有的
給你
⑶ 電影《埃及人》
市面上有碟片。
⑷ 另一隻鞋最初是在哪裡播出的
在埃及播出
20歲的埃及青年,以四分鍾的微電影《The
Other
Pair》感動了世界上不同年齡,不同膚色,不同階層的人們,並榮獲了埃及盧克索電影獎。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他自己的鞋子已經破爛到無法再穿,但是當他發現車上被擠掉下的另外一個小男孩的一隻皮鞋時,撿起鞋子奮力奔跑,雖然沒能把鞋子送還給鞋子的主人,但是最終他的善良讓他擁有了一雙皮鞋。
有一種愛在「舍」與「得」之間。這樣慷慨的饋贈,並不是人人都有的氣度。當一樣東西不再屬於自己,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執著於此,拚命不想放手。可就像手裡的沙子,抓得越緊,漏得越多。把它讓給更有需要的人,反而既成全了別人,也收獲了一份珍貴的回憶。善良是比聰明更難得的事,因為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⑸ 如果看待獲獎作品埃及微電影《另一隻鞋子》
真的好暖心的一個小短片,超級無敵值得推薦。
這支短片的靈感應該是來自甘地的故事。短片雖然很短,但傳達的信息呼之欲出。就我個人從整體上看《另一隻》,影片最終明確的落腳點,點在了願望的對稱上;而對稱最終的促成則來自同理心的交匯。
影片里的主要人物的社會身份並不對稱。一個是衣著臟兮兮穿破人字拖的孩子,另一個則干凈整潔穿著新鞋。但兩個孩子都是一樣珍視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出場的小男孩即使在人字拖已經無可修復的情況下還在一次次不斷嘗試修補它。
而在屢試屢敗的實況里忽然在車站人群中望見一雙踏著新鞋的雙腳,而鞋子的主人卻一直拿紙巾不斷擦拭鞋面,小男孩滿眼羨慕目光地一直跟隨著這雙新鞋流動,又時不時看看自己腳下的人字拖,表情既羨慕又失落,患得患失。但由此可以看出兩個孩子的珍愛之心是相同的。
在車子立即發動的時候,擁有新鞋的孩子不小心在人潮中將一隻鞋子擠掉,但鞋子的小主人依舊戀戀不舍的回頭期望能拾回這只遺落的鞋子。
而人字拖已經損壞的男孩看見並上前撿到了這只新鞋,端起來滿足得只看了一會兒,又望向火車上的男孩的表情,他毅然拿著鞋子追了上去,期望能將鞋子歸還到它主人手中,但車子速度太快,孩子的步伐太小,兩個人只能錯失機會。
這里可以得到的信息就是:同理心。穿人字拖的孩子心思單純又細膩,即使也有想要穿新鞋的渴望,但同理心從一開始就折射到了一直在擦新鞋的男孩身上。所以他根本也沒來得及多想,一看到火車上的男孩對新鞋的可惜,他就義無反顧的追上去。
轉折在於穿新鞋的孩子得知自己無法拾回另一隻鞋子,卻最終選擇了將腳下的鞋子脫下來扔出車,其實這個與其留著單只鞋子不如成全一雙鞋子的行為行為既包含了成全,也包含了感激。成全了一雙對稱的鞋子,也無意中成全了想要穿上新鞋的男孩的夢。
所以一個完整的善意舉動應該是雙方促成的,缺了任意一方的參與它都不構成圓滿的句點。
同時,也可以看出同理心其實不分,也不該按階級區分。不論富貴貧窮與否,保持它,就可以為匆忙的世界留出溫柔的一隅書寫和諧的人文關懷。這大概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同呼吸,共命運的體現之一。
⑹ 古埃及有多恐怖
說到古埃及其實小編有一個印象,那就是漫天的黃沙,然後就是獅身人面像這樣的,金字塔啊什麼的,非常的有意思的,但是其實還有一些逃不掉的東西了,那就是那些法老面具,什麼木乃伊,什麼棺材,然後就是貓啊,還有什麼蛇啊,反正也是非常的恐怖的,所以說這個古埃及還是非常恐怖的,那麼又具體有多麼的恐怖呢?下面我們繼續來分析看看吧!
古埃及到底有多麼的恐怖,下面給大家說十件事情就知道了。
1、使用木乃伊綳帶包裝食品導致霍亂爆發
曾有一段時期,任何涉及古埃及的事物都被認為是一種時尚。摘掉綳帶的木乃伊被運輸到歐洲,大量的木乃伊從古埃及流出。
事實上,雖然大量木乃伊被進口到歐洲,當地人並沒有給予這些木乃伊相應的尊重。因此,在那段時間,獲取木乃伊身上的綳帶非常的容易,也異常廉價,在某些地區,甚至比紙張還便宜。
20世紀初,一家美國的企業的老闆,決定使用木乃伊綳帶製作食物的包裝袋,以節約成本,不幸的是,人們開始得霍亂病,用木乃伊綳帶做食物包裝袋這一做法也被取締。
2、陪葬
陪葬在古埃及的傳統文化中被逐漸取締,但在古埃及文明中,這種僕人陪葬的儀式是當時社會普遍的一種文化。
不可思議的是,那些陪葬的侍從奴僕並沒有覺得這是一種謀殺。古埃及人對死亡的態度很復雜,他們對死後的人生有一種強烈的執念,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更痴迷於死亡。僕人能與死去的主人葬在一起,被認為是一種榮幸!
3、木乃伊被當做葯物
對大多數人來說吃人是最可怕最禁忌的事情。17世紀~18世紀的歐洲,一股瘋狂的熱潮席捲全國:將木乃伊肢解成無數碎塊食用,可以滋補營養,治癒各種疾病。
人們將木乃伊肢解後浸泡到酒中,並宣稱可以治癒各式各樣的疾病,飲用屍體的血可以治療血液相關的疾病,使用頭骨可以治癒大腦相關的疾病。
也許,當今社會認為吃人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但當時的歐洲地區,吃別人的遺體是非常正常的,並且對健康有益。
4、冒犯太陽神會被處以焚祭
在古埃及暴力犯罪很罕見,但有一個極其可怕的罪行:冒犯太陽神。
破壞、搶劫寺廟,或者對太陽神表現出任何的不尊重,都會被活活燒死,簡稱「活燒」。活燒是對冒犯者的懲罰,且常常出現在祭奠太陽神的儀式上。
活燒是古埃及最恐怖的一種懲罰方式,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後會獲得重生,活燒破壞了人的屍體,因此死後就沒有載體安放重生的靈魂,這是古埃及社會的信仰者對於違反者最重的懲罰。
5、在古埃及屈打成招很普遍
古埃及有一套維護治安的法律,還有一群人充當警察,但並不意味著公平。在古埃及社會,屈打成招非常常見,事實上,這是一套標準的流程。
通常,為了引誘嫌疑犯說出證詞,他們會用一個木棍抽打嫌疑犯,通常是抽打腳底,這一刑罰也被稱為杖笞。
6、有罪推定無罪
現代法律的基石是無罪推定,直到證明其有罪。但在古埃及的法律系統中,被告的罪行是從一開始就被假設成立,被告的工作是證明自己無罪,法官的工作是盡量做到不偏頗。
當然沒有史實證明古埃及人經常濫用這部法律來陷害別人,不過,這套法律可以更好地保護能濫用這部法律的人的利益。
7、神來決定一個人是否有罪
在古埃及的發展過程中, 祭司逐漸控制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和重要決定。這些祭司慢慢地影響了普通人民的生活,被認為擁有跟太陽神聯絡的能力、是太陽神的守護者。
他們會出現在法庭中,帶一尊太陽神的雕像和兩張莎草紙——一張有罪、一張無罪,最終太陽神的雕像會指向正確的紙張,顯示太陽神的意志。
這就等於給了祭司按照自己的意志,操控雕像移動的權力。這也說明,在法庭上,這些古埃及人民的命運可能被一個騙子操控,而人民卻傻傻地認為是神的旨意。
8、用糞便避孕
現代社會,人們使用避孕套、葯物、預測經期來避孕,避孕措施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研究表明: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使用羊皮避孕套避孕;傳說由於古羅馬人頻繁使用一種植物避孕,導致那種植物絕種。
不過,比起古埃及的人的避孕方式,這些聽起來都非常的正常。
古埃及人認為,將蜂蜜、鱷魚的糞便混合起來塗滿整個陰道,可以很好的避孕。出於某種原因,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是很好的殺精劑——事實上這更有可能提高受孕的幾率。不過,以當時人們的知識水平,這樣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9、古埃及認為死刑太過殘忍
生活在古埃的人民,可能會受到相當嚴厲的鞭打,鞭刑非常常見,但死刑卻非常罕見。
據官方記載,在古埃及王國,有150年沒有使用死刑刑罰。當出現非常嚴重的罪行如謀殺、叛國等,才會被處以殘忍的死刑,如活燒、斬首、溺斃、釘死等。
10、古埃及的詛咒永遠存在
無數的傳說、故事告訴我們木乃伊的詛咒永遠存在。就在不久前,國王圖坦卡蒙的墳墓被發掘後,就有流傳木乃伊會復仇,因為他們的遺體被打擾。
最出名的版本是:26名發現國王墳墓的人都將非常神秘的死去,領頭人由於血液中毒迅速死去。
考古人員在探索墳墓過程中發現了特別危險的黴菌孢子,但在墓室中待一小段時間不足以奪人性命。有人推測,也許有一種奇怪的疾病,與血液中毒相關。
但大多數科學家指出:整個事情是愚蠢的,因為發掘古墓的26人僅有6人死亡。
然而,盡管沒有證據證明詛咒是存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古埃及人沒有做這件事情。許多墳墓周圍有各種各樣的符號,詛咒那些打擾他們的人,希望他們將有邪惡的動物,如獅子或蛇,甚至神來懲罰他們。
看完,大家或許也發現了,那就是這個古埃及的的確確是異常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