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觀世界觀後感500字
法國紀錄片《微觀世界》記錄了很多細小生物的世界,每個鏡頭都能看出它們的生命力是如此旺盛。本文是我整理的微觀世界觀後感500字,僅供參考。
這部紀錄片從開頭到結尾沒有一句台詞,表現台詞的就是平常在我們眼裡很渺小的昆蟲,這些很渺小的昆蟲,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的主角。
這是一部無聲的電影,除了自然界的風聲、雨聲、蟲鳴聲,聽起來是那麼動聽,每個昆蟲在嘶叫著,它們是那麼的平常,太平常不過了。每個鏡頭都能看出它們的生命力是如此旺盛。
影片拍出了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把小動物們拉近、放大,拍出了動物界的生活美、勞動美、行為美。有幾個場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午後,一場大暴雨剛剛過去,太陽重新露出了笑臉,到處還是濕漉漉的,讓人感覺那麼清新。螞蟻們的家被暴雨沖得一塌糊塗,天剛放晴,身上還沾著泥漿的螞蟻們又忙開了,有的重建家園,有的又外出覓食,更讓人憂心的是那條大獵物還在半路上,它們又得商量著怎麼把它運回去……小溪邊,兩只蝸牛拖著重重的殼在艱難地行進。它們在一塊石頭上相遇了,相互用觸角友好地問候。我猜想,它們也懂禮貌,它們也有愛情呢!果然,它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就像一對失散多年的戀人……大路上,一隻黑乎乎的屎殼郎正在用一種奇特的方法運一團糞球。它用頭部和兩只前爪抵住地面,四條後腿靈巧地撥著糞球滾動。在路上,它心愛的糞球被一根柴棍戳住了,任它怎麼努力都搬不動了,屎殼郎急得團團轉。那種可笑可愛又可憐的的模樣真讓人難忘,我多想幫它一把呀!還有一幅奇妙的場景讓我對平時又討厭又害怕的毛毛蟲肅然起敬:一隊毛毛蟲行進在沙地上,後一條的頭部緊緊地跟在前一條的尾部,上百條毛毛蟲頭接尾,尾接頭,連成了一條筆直的“火車”,它們步調一致,紀律嚴明,遇到前面有障礙物時,後面的毛毛蟲誰也不亂陣腳,總是耐心等候,然後再一起前進……我不由得驚嘆不已,真太有意思了,太讓人感動了。大自然多奇妙啊!
這部紀錄片給我印象很深,那麼渺小的生命活著都那麼的開心,何況是人?可能有時候被社會同化了,但看清楚這個大自然就會有所感想。
雅克。貝漢。一個我剛知道的導演,他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電影《微觀世界》。短短的75分鍾,他卻用了20年的時間詮釋了一個我們從未觸及的領域——昆蟲的世界。這部由 蜜蜂 螞蟻 甲蟲 蝸牛 瓢蟲主演的影片深深的沖擊了人們的視覺,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獲得了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以及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不得不贊嘆世界的美妙,影片主要講述了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讓我感覺生命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不可思議。
看完整部影片,最刺激我大腦細胞表層的還是甲蟲大戰這一幕。一山不容二虎,兩只甲蟲為了各自的生存不得不進行生死搏鬥,勝者為王敗者寇,這是大自然亘古不變的衡律。縱觀我們這個社會,雖然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遠離了原始社會那種互相殘殺的時代,但是在我們當今社會“甲蟲大戰”這一幕有何嘗不是日復一日的重演呢?國與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發展互挑爭端;攤販間會為了各自的生意吵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競爭對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前途互相中傷,互相誹謗;更有甚我們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會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我們一直都在強調文明,可是現實當中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卻是時刻可見。文明的競爭會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可以促進社會的進步,但是我們必須要思考這種競爭是否已變質。
Anyway,也許是我杞人憂天了。但是我還是殷切希望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一個積極的、和諧的環境,我們可以在和諧的環境中文明競爭,一同進步,而不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鬥角,互相傷害。
這幾天,老師給我們看了由雅克·貝漢導演的作品微觀世界。
導演用不凡的拍攝技巧引領我們進入了昆蟲的世界。出乎意料本片無以倫比的攝影技術,獨具匠心的拍攝角度,將森林下、草叢下的世界無數倍放大到你的面前, 昆蟲、草葉、水滴無不纖毫畢現。竟成為壯麗的奇觀。本片獲得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獎。你會驚訝於在我們的腳下,竟有這樣一個世界存在。這是黎明時分,在地球的某一處隱藏著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變成了森林。小石頭變得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微觀下的蟲子世界,帶給觀眾的除了視覺的震撼,還有自然界無法向人類訴說的道理。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流逝。
一小時就像過了一天,一天像過了一季,一季像過了一生。
這張描繪昆蟲世界的DVD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字幕,也沒有解說,全靠畫面本身來詮釋。小小的昆蟲,經過放大的鏡頭重現在屏幕上,原來竟是那麼宏大,那麼神奇,那麼幽默。這要感謝本片的開發和拍攝者,是他們用了十幾年時間,花費了大量精力和經費,日積月累、精雕細刻才把這部影片奉獻出來。草原昆蟲在他們的鏡頭下,逐一“粉墨登場”。從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都十分細致生動地被捕捉下來。
通過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這部影碟不但具有迷人的觀賞價值,也具有教學科研價值。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影展技術大獎,自在意料之中。 看到一些沒有見過的昆蟲,我學到了許多。 如果有機會我想推薦給大家看哦!
法國紀錄片《微觀世界》記錄了很多細小生物的世界。
小昆蟲們在我們看來還不到一個指尖大小,可是電影中的昆蟲卻占據了整個屏幕,昆蟲的每一個細小的部位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昆蟲的樣子可謂千奇百怪,有的美麗,有的奇形怪狀,有的雖然可怕卻很好玩,各種樣式層出不窮。
有些昆蟲十分搞笑,一隻酷似小野豬的昆蟲比一粒豆子還小,可他的“腳”蹬著豆子大小的圓球食物,“手”扒著土,倒退著走,圓球食物插入了一個小樹枝上,他推來推去怎麼也推不動了,然後就轉來轉去去尋找問題所在,找到原因後,他左推右推,“手”推“腳”蹬,然後食物被拔了出來,繼續前進。上坡時,連“球”帶“人”滾了下來,他還是堅持不懈地繼續推,下坡時,他又翻滾了下去。從這只小蟲子身上,我發現有很多需要我學習的地方。
『貳』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後感優秀範文
雅克·貝漢一個優秀的導演,他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電影《微觀世界》。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紀錄片微觀世界 觀後感 優秀 範文 ,希望你喜歡。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後感優秀範文1
第一遍看《微觀世界》,真的覺得很無聊,看著看著想睡覺,並且在快進的速度中,也沒法有深刻的感受,唯獨看到那些小鏡頭下的動植物們,感覺這個世界還是很神奇的。
回頭想想雅克貝漢這位法國大電影家,不可能只是這么簡單地給我們一些視覺沖擊。帶著要每一秒都看完的決心再次欣賞了這部影片。果然影片的開頭就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我們要安靜的看這個世界」。不僅僅是看影片時需要一顆平靜的心,看待這個社會也不要急於求成,而是慢慢來。
電影展示給我們自然界的質朴和奮斗,以及感情,所有存在的一切即合理。電影沒有選擇那些奇特的動物,而是一些平常我們能看見的,螞蟻、蜜蜂、毛毛蟲、蝸牛……這些質朴的動植物,帶著它們質朴的品性,為我們展示著平凡而又有點神秘的自然。
屎殼郎奮不顧身的推屎和螞蟻運食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微小世界中一些讓你不可思議的奮斗和堅持不懈。蝸牛的相遇就是一場視覺以及聽覺上的享受,觸角的挪動接觸,身體的蠕動,音樂的配合,讓我們瞬間覺得感情這么的完美……我們也該放慢腳步,安靜的去看待這個世界,發現完美。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後感優秀範文2
《微觀世界》與我之前所看的紀錄片很不一樣。在我的印象中,紀錄片都是宏大的,壯觀的,然而這部片子卻出乎我的意料。
首先從名字就能夠看出,這部片子是微觀的,可是資料主旨來說,卻並不微小。這部紀錄片以昆蟲為主要主角,聚焦昆蟲的生活。攝影師把自我「變得和小昆蟲一樣小」,以一份子的角度向我們生動的呈現了小昆蟲豐富多彩的生活。導演是法國著名的雅克·貝漢,他為我們所熟知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他的片子中的人文主義情懷,這部片子也不例外。很多紀錄片會站在高處,也就是用學術的眼光來拍,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能夠讓觀眾在觀賞過程中獲得一個系統的知識,壞處是容易讓觀眾分心,缺少藝術價值。雅克·貝漢用同級的角度來表現昆蟲,所以表現出了昆蟲界的我們人類能夠懂得情感。
其次,從拍攝手法來說,這部紀錄片十分精緻,十分具有觀賞性。影片用出色的影像放大了我們身邊的昆蟲世界,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平時不會注意的世界,讓人生臨其境。拍攝一向平凡的屎殼郎時,導演先用放大鏡頭近距離拍攝它的堅持執著,正當我們彷彿和它一齊苦難著時,導演突然鏡頭一拉,我們一下發現屎殼郎的渺小。這會讓觀眾不禁感嘆,原先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這么多的 故事 !
最終從影片配樂、音效來說,也是選的十分適合。音效上,昆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也經過放大個別段落經過配樂,時而與昆蟲的動作同步相伴,如千腳蟲的爬行,使用了打擊樂,聽來十分逗趣;時而與情節配合,營造出緊張感,如鳥兒啄食小蟲和甲蟲大戰便動用了樂隊,不但有節奏並且還產生出厚重的震撼力。配樂上,導演選用了不一樣國家不一樣藝術家的作品。在不一樣的情境里配有不一樣風格的音樂,這些得當適宜的配樂會感染觀眾,讓觀眾產生共鳴。
總而言之,這部片子是開眼界之作,打破了紀錄片一貫的拍攝方式,充滿人文主義情懷。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後感優秀範文3
我看完《微觀世界》這部電影,覺得那座山上的動物、植物真多,並且他們的生活習慣也很奇怪,在腦子里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動物世界可真奇妙啊!
我看了《微觀世界》後,發現動物居然是有思想的,有愛的。在草叢里,我發現兩只巨大的蝸牛在親嘴,它們顯得格外不好意思,臉都紅了。啊!原先動物也是有感情的。
同時,動物還是弱肉強食的。看!兩只螳螂張牙舞爪,蜘蛛機靈地「站」在蜘蛛網上,時刻等待著美食。一向螳螂呆頭呆腦,傻乎乎地跳在了蜘蛛網上。這下蜘蛛高興極了,用蜘蛛絲緊緊地纏在螳螂身上,螳螂拚命掙扎,左一腿,右一拳,大聲地呼救:「兄弟們,快來救命呀!」螳螂們都很害怕,獃獃地站在原地,沒有辦法。蜘蛛更加兇猛,用腿使勁抱住螳螂的頭,狠狠地咬了螳螂一口,吐出毒液,螳螂無力地掙扎著,氣息越來越低,越來越弱……螳螂最終不行了。呀,螳螂死了,真是可憐!蜘蛛開始美美地大吃一頓。啊!動物世界真是弱肉強食。
我喜歡看這部影片,它帶我走進動物世界,讓我們去了解動物的思想、生活習慣,去探索動物的一些奇怪現象,增加了很多科學知識。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後感優秀範文4
昨日早上,我和媽媽看教師讓看的電影其中一個:《微觀世界》。
裡面的資料大概是這樣的:有一隻七星瓢蟲和家人走散了,然後他被蚊子攻擊,不慎掉入谷底,摔斷了一隻翅膀。然後他奮力的飛到人類裝糖的盒子里,並在裡面過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它出來一看,發現有很多昆蟲在搬運食物。然後一群黑螞蟻把糖盒背走,送給黑蟻後品嘗,中間遇到了蜥蜴,因為七星瓢蟲救了他們,所以黑螞蟻們帶著七星瓢蟲一齊走了。
然後他們又遇到了紅螞蟻,最終黑螞蟻們甩掉了紅螞蟻們,安然無恙的回到黑蟻穴,可是事情並沒有結束。紅螞蟻告訴了紅蟻後,在紅蟻後的一聲令下,所有的紅蟻立馬行動,攻擊黑蟻穴。然後黑蟻用禮炮對付紅蟻大軍,可是火柴不夠用了,然後七星瓢蟲想起來有一個地方有火柴。於是七星瓢蟲立刻去拿火柴,過了一會,七星瓢蟲拿來了火柴,就這樣,黑螞蟻打敗了紅蟻大軍。觀後感:黑螞蟻可真厲害啊!居然打敗了那麼多紅蟻,當然,這都是七星瓢蟲的功勞啊!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後感優秀範文5
我向來都比較害怕各種動物和昆蟲。當我得知《微觀世界》講述昆蟲的時候,我的內心還是有一絲恐懼的。說實話一開始近距離看到那些昆蟲的時候,我覺得有些惡心,但不知不覺,我就被書中神奇的微生物世界給吸引了。
沙子、水珠、各 種植 物和昆蟲,我們平時用肉眼看是如此平常,但在顯微鏡下頭,沙子竟如同水晶般閃爍,這么干凈的水珠里竟然藏著這么多微生物,看得我直起雞皮疙瘩。各種植物和昆蟲在顯微鏡下頭的結構是如此神奇。這讓我想起在學生時代上的生物課。那個時候我們最喜歡就是去實驗室製作昆蟲標本,在顯微鏡下頭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小時候,我們一放學做完作業,我跟夥伴們就會去山上採摘美麗的花草。夏天,會下到小溪去抓小魚小蝦。看到螞蟻搬家,我們會盯上老半天仔細觀察它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在天地里看到小蝌蚪,把它抓回來,會好奇地觀察它是如何長大變成青蛙,但往往等不到幾天,小蝌蚪就一命嗚呼了。此刻我們長大了,工作了,似乎每一天除了工作,就是在跟網路打交道。我們錯過了大自然中太多美妙的東西。《微觀世界》一書拉近了我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讓我在微生物世界中進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微觀世界》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兩只蝸牛。雨後,兩只陌生的蝸牛偶然在途中相遇,它們用觸角細心翼翼地觸碰對方。啊!是同類!還是異性!一剎那,感情的火花迸發!隨著一首浪漫而激昂的音樂響起,兩只蝸牛瞬間纏綿在一齊,盡情享受感情的完美滋味。它們雖然弱小,但對於感情,它們絲毫不比我們人類遜色。我覺得一切語言在它們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僅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感受到這種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唯美。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後感優秀範文相關 文章 :
★ 紀錄片《微觀世界》觀後感5篇
★ 《微觀世界》觀後感範文5篇
★ 《微觀世界》觀後感5篇
★ 微觀世界觀後感錦集
★ 微觀世界觀後感特輯
★ 觀看英雄之城紀錄片觀後感範文5篇
★ 教育強國紀錄片觀後感1000字範文精選5篇
★ 2019紀錄片我們走在大路上觀後感800字優秀範文精選5篇
★ 紀錄片《見證》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 2020紀錄片見證觀後感個人心得600字範文5篇
『叄』 「蟻人」的微觀世界是怎麼拍攝出來的
「蟻人」的微觀世界是怎麼拍攝出來的?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2015年12月刊《「蟻人」的世界》一文,作者:張路亞)
今天小編看了一部改編自經典超級英雄漫畫的電影《蟻人》,雖然上映時沒趕上,但是今天補看後,小編還是被震撼了,真佩服導演佩頓·里德!他是怎麼讓「蟻人」變小的?微觀世界的拍攝效果是怎麼實現的?電影里都用了哪些特效技術才能做到如此逼真?這都太讓小編好奇了,如果你也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秘!那就跟著小編一同來看個究竟吧!
導演理念,只有你想不到
《蟻人》要為這個時代的觀眾們打造一個出色的微觀世界。導演佩頓·里德在采訪中透露:影片的理念就是要讓微縮世界顯得與我們眼前的世界迥異,但又不失真實感。據以往的經驗而言,會發現變小時是部冒險片,而變大時就成了災難片。導演佩頓·里德使用了微距攝影和微距攝像技術,加上動作捕捉技術、微縮模型拍攝的技術以及CGI等特效,成功地把觀眾們帶入一個本來熟悉卻又陌生的微觀世界。比起爆炸、飛行和戰斗場面,電影中這些部分更加令人驚艷,尤其是斯科特·朗首次縮小後的一系列鏡頭,使人印象深刻。
從「蟻人」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充滿了大量驚人的細節,其中大部分是我們平時難以看到的。這種細節的需求最終推動了「蟻人」眼中宏觀場景的創建工作。通過一系列技術上的努力,影片獲得了最佳視覺效果。對於《蟻人》來說,影片中最大的挑戰無疑是當「蟻人」縮小到最小時,如何處理立體效果?
導演佩頓·里德解釋道,我們用了很多技術來創造縮小的效果,有很多運動影像微距攝影,固定影像微距攝影,還有動作捕捉,我們會讓保羅·路德還有替身演員穿上特製服裝,用數碼技術錄影。不管我們有什麼樣的全景拍攝場景,都會有一個相應的微縮場景,我們會用一些特殊的鏡頭來拍攝,然後會在後期重製它們,因為你想要把所有的質地都還原,這樣才能感覺真實。
微距攝影,嚇跑小編!
影片《蟻人》的許多場景都是採用微距拍攝完成的。微距攝影是指物距在十幾厘米以內的近距離對細小物體或物體的細微部分進行拍攝的過程。它的像與物的放大倍率m通常定義在0.1~1之間,有些文獻甚至將其擴展至10。放大倍率又稱復制比,是影像大小(指膠片上或影像感測器上的影像大小)與被攝物體的實際大小的比例。微距攝影形同用放大鏡看東西,一些小型的物體會讓你看清楚,一些看不清楚的細節突然會出現,並且它都可以記錄下來,所以它的首要應用體現在科學技術上。通過照片或者影像觀察分析細小物體的清晰全貌,該技術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包括:醫學、考古、生理解剖、紡織等各個方面。它能夠把人類肉眼所不能看見或者不常見的場景拍攝下來,供科研人員仔細觀察、分析研究。
動作捕捉,拍攝時太搞笑了
運動捕捉,就是通過捕捉表演者的動作甚至表情,用這些動作或者表情數據直接驅動動畫,虛擬對象模型,製作出形象逼真的動畫。
動作捕捉技術,是藉助計算機技術,採用測量、跟蹤、計算等方法把演員身上、臉上關鍵點的動作捕捉下來,然後融合到已經建好的電腦三維模型之中,讓電腦三維模型做出和演員類似的動作。比如,在一個演員的手部、腿部、臉部等關鍵部位貼上閃光球,讓演員做和老虎搏鬥的動作,同時用專門的儀器捕捉到那些閃光球的運動軌跡,然後把這些運動軌跡賦予電腦中已經生成的「演員和虎搏鬥」的相同部位。這樣,電腦中的「演員和虎搏鬥」也可以做出和現實中演員一模一樣的動作。《蟻人》的主演保羅·路德在采訪中坦言這是他第一次使用動作捕捉技術拍攝。他說,在綠屏前,假裝是在喂螞蟻或者騎著螞蟻,或者是躲開什麼人的腳,你就是要假裝,還好你知道非常善於製作這類特效的人將在後期進行加工,所以會覺得有點興奮,「嘿,我在這兒正喂螞蟻或者騎著螞蟻呢」,而我將會在幾個月之後看到這場景究竟是什麼樣子。
CGI技術,這個必須有
CGI(Computer Graphic Image),又稱3D動畫,被廣泛運用於電影、電視、視頻游戲、互動多媒體等領域的計算機圖像技術,是近年的新興技術,越來越多的電影用到這項技術。2012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電影《阿凡達》,有60%的內容、近3000個鏡頭運用CGI製作。這部影片實現了CGI技術與電腦特效完美的結合,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早在20世紀70年代CGI技術已經開始在電影中使用,從好萊塢視覺電影藝術大師喬治·盧卡斯在他的《星球大戰》系列中塑造的「尤達大師」「賈霸」以及形形色色的外星人開始,CGI技術已經成為電影製作中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寇瑞·斯托爾(飾演《蟻人》中的達倫·克羅斯)在訪談中提到:原本的「蟻人」戰甲是非常復古真實的,而我的戰甲則完全是電腦生成的。但是這樣做背後的含義是,製作這個戰甲的技術實在是太超出這個時代了,你不能製作出來,它不得不採用CGI的方式表現,我不能真的穿這件戰甲實在有點遺憾,但是考慮到拍攝的現實情況,還是這樣比較舒服一點。
看完《蟻人》我們不禁羨慕「蟻人」擁有的能夠縮小、變大的超能力,幻象自己也可以用蟻人戰服來拯救世界。那麼,如果真的有一天讓你來拍攝一部類似的影片,你會用哪些技術呢?
『肆』 相冊《微觀世界》作者是誰他怎麼拍的那麼好
《微觀世界》是法國雅克·貝漢執導電影,你看的相冊應該是電影的劇照吧
中文名稱 微觀世界
又名: 小宇宙 / 點蟲蟲 / 草叢里的居民
外文名稱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主要演員: 蜜蜂 螞蟻 甲蟲 蝸牛 瓢蟲
導演:雅克·貝漢
編劇 Writer:
Claude Nuridsany
Marie Pérennou
攝影 Cinematography:
Thierry Machado
Claude Nuridsany....(interior scenes)
Marie Pérennou....(interior scenes)
Hugues Ryffel....(exterior scenes)
出品商: Galatee Films
地區: 法國
片長: 73分鍾
基本概況:
導演用不凡的拍攝技巧引領我們進入了昆蟲的世界。出乎意料本片無以倫比的攝影技術,獨具匠心的拍攝角度,將森林下、草叢下的世界無數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蟲、草葉、水滴無不纖毫畢現。竟成為壯麗的奇觀。本片獲得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獎。你會驚訝於在我們的腳下,竟有這樣一個世界存在。這是黎明時分,在地球的某一處隱藏著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變成了森林。小石頭變得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微觀下的蟲子世界,帶給觀眾的除了視覺的震撼,還有自然界無法向人類訴說的道理。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時就像過了一天,一天像過了一季,一季像過了一生。想要探究這個世界。我們須先保持靜默。傾聽和觀賞這奇跡。
熱門看點
這張描繪昆蟲世界的DVD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字幕,也沒有解說,全靠畫面本身來詮釋。小小的昆蟲,經過放大的鏡頭重現在屏幕上,原來竟是那麼宏大,那麼神奇,那麼幽默。這要感謝本片的開發和拍攝者,是他們用了十幾年時間,花費了大量精力和經費,日積月累、精雕細刻才把這部影片奉獻出來。草原昆蟲在他們的鏡頭下,逐一"粉墨登場"。從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都十分細致生動地被捕捉下來。通過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這部影碟不但具有迷人的觀賞價值,也具有教學科研價值。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影展技術大獎,自在意料之中。
該影碟畫質表現出眾,尤其是它的光澤感和透明度。其中如蜘蛛網上的雨滴、彩色樹葉映襯下的蜜蜂、蝗蟲頭上的觸須,吮吸露液和吞食蚜蟲的瓢蟲等畫面,簡直可以用來測試器材的還原保真度。音效上,昆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也經過放大,竟會發出如此奇異的音響,個別段落經過人工的修飾(配樂),時而與昆蟲的動作同步相伴,如千腳蟲的爬行,使用了打擊樂,聽來非常逗趣;時而與情節配合,營造出緊張感,如鳥兒啄食小蟲和甲蟲大戰便動用了樂隊,不但有節奏而且還產生出厚重的低頻震撼力。
『伍』 世界華語微電影比賽是什麼比賽
百視通攜手風行網主辦「全球華語微電影大賽」
【環球網科技訊】 記者從今天(6月14日)舉行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論壇上獲悉,由SMG百視通攜手風行網聯合主辦的首屆「全球華語微電影大賽」將於今年7月正式啟動。
國際化是此次全球華語微電影大賽最大的特色。百視通新媒體副總裁、總編輯張越在白玉蘭論壇上表示,本屆微電影大賽將面向全球徵集作品,並邀請國際陣容的評委加盟,採用國際化的研討與評判手段,同時將優秀作品推向國際市場,參加國際各大電影節的展映,向全世界展現互聯網時代的藝術創造力。
據悉,本次微電影大賽預計總投入至少1000萬元人民幣,其中金獎作品將獲得100萬元大獎獎勵,此外組委會還將設立單項獎,如網路人氣獎、特別技術獎等。百視通也將通過此次大賽啟動旨在扶植電影創作人才的「青年導演計劃」,在日後投入更多資金,扶植優秀才俊,投拍大電影。
此次百視通攜手風行網聯合主辦「全球華語微電影大賽」,旨在激發更多懷揣藝術理想的年輕人投身微電影創作,在互聯網時代掀起一股來自東方的微電影新浪潮。作為上海東方傳媒集團(SMG)的新媒體公司,百視通將充分發揮SMG主流媒體渠道與新媒體之間的協同力量,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互動傳播功能,通過網路海選、路演、電視播映、專區推廣等各種手段,在作品徵集、後期製作、輿論宣傳、作品遴選等方面開創「微電影」創作的全新展現方式。
百視通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上海東方傳媒集團SMG旗下的新媒體上市公司,擁有超過1200萬,全球最大規模的IPTV用戶群,同時在手機電視、移動互聯網領域、互聯網電視領域也擁有了相當成熟的市場規模。今年4月,百視通注資3000萬美金,成為國內著名的視頻網站「風行網」的第一大股東,進一步完成了在新媒體領域的戰略布局。
『陸』 關於微觀世界的電影
你可以到電驢里看看。現在迅雷里也可以搜到電驢的資源了,
有一個雅克貝汗拍的片名較微觀世界
『柒』 法國電影《微觀世界》的解說詞或影評
紀錄片《微觀世界》,是1996年嘎納電影節技術大獎。1997年獲得法國愷撒獎8項提名,並最終奪得最佳製片,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音樂,最佳剪輯5項大獎。即使這么年代久遠的片子,在今天看來還是有許許多多可圈可點之處。 《微觀世界》這部紀錄片以動物的視角來展現昆蟲的世界,畫質非常出眾,畫面顯得異常透徹、干凈,而聲音方面,整部紀錄片除了開篇的一小段描述之外,幾乎沒有人聲,全由昆蟲的窸窸窣窣和巧妙的配樂構成。但是整部片子卻不顯得沉悶,因為它不單純是一部「說教式」的紀錄片,它就像是由昆蟲們粉墨登場傾情出演的一部劇情片,訴說著昆蟲們生活在這個世界的點點滴滴,紀錄片處處洋溢著法蘭西式的浪漫情懷。 電影《微觀世界》里有這樣一幕,兩只長途跋涉的蝸牛,各自有各自的方向,某一天恰好不偏不倚地出現在對方的面前,敏感而細致的觸角,漸漸伸長,是向對方及命運的試探,觸到又縮回來,仔細揣摩與醞釀,終於,彼此同時向前、再向前,直至身體完全的揉和在一處。在雅克·貝漢的鏡頭下,它們的肌膚濕潤而柔軟,所有的感官細胞都極致地張開,閃爍著晶瑩的渴望。它們的一生中能有多大的幾率能讓它們在長途跋涉之後能碰見與自己一樣的同類,與自己一樣有著相同的外殼、氣息,甚至夢想。這樣的相遇,會是如何的讓人激動。畢竟,一輩子的運氣,也許都積聚在這一刻而發散,沒有前言,沒有後語。這是我看到過的影片中最性感的一幕,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情和感恩。
此外這部紀錄片運用了擬人化敘事的手法,注重用生物共有的感情來打動人,它不注重於介紹昆蟲們的生活習性,而是像講故事一樣把昆蟲們的生活娓娓道來,而且很成功地「用畫面講故事」。我們看到屎殼郎鍥而不舍地推動糞球時,會被它的執著感動;看到毛毛蟲秩然有序地排隊前行的過程中,突然遇到另一隊毛毛蟲,秩序被打亂時,我們也會跟著它們驚慌;看到螞蟻們背著比它們自己還要大還要重的食物時,會不自主地欽佩螞蟻們的勤勞艱辛……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昆蟲們和我們一樣,會有親情、愛情這些情感,也會爭強好勝,也會和愛侶纏綿甜蜜,也會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感到害怕。 當然影片在處理上還是有些尚待商榷的地方,比如在畫面剪輯時,非常混亂不堪,只是一堆凌亂的鏡頭堆砌起來,讓人無法理解。不過也許是因為當時剪輯技術的發展沒有今天進入數字時代這么迅速的緣故吧。還有在蜘蛛捕蟲的那一段,明顯是人把可憐的蟲子扔在蜘蛛網上的,擺拍的痕跡太過明顯。最後蟲子的配音也有點不太對勁,給虻配的振翅音倒更像是蜜蜂的聲音。 不過也許正像這部紀錄片幾乎沒有使用傳統紀錄片配加的演講模式一樣,為的就是使我們更多的關注畫面拍攝所要表達的本身,而不受其它干擾。所以,對待這部影片的利弊上,更多的應該從影片所要傳遞的東西來說。影片背後傳達出的平等的觀念才是這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法國的紀錄片沒有太多吸引眼球的很炫的技巧,而是通過一種特殊的講述方式去吸引我們,讓我們去感受,去領悟,這種紀錄片所包含的人文氣息是很多其它同類紀錄片所難以企及的。
總而言之,影片《微觀世界》用一種濃厚的法蘭西式浪漫情懷,為我們展現出了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讓我們理解昆蟲們的喜怒哀樂,讓我們去尊重,平等的對待生命。我想,這才是它真正出彩的地方。
『捌』 全球公認最好看的十大紀錄片都有哪些
全球十大必看紀錄片分別是:地球 Earth、海豚灣 The Cove、旅行到宇宙邊緣 Journey to the Edge of the Universe、家園 Home、遷徙的鳥 Le peuple migrateur。
《遷徙的鳥》是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聯合拍攝的紀錄片,由雅克·貝漢、雅克·克魯奧德聯合執導。
該片於2001年12月12日在法國上映。該片圍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了候鳥如何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護自己,歷經了危機重重,只為了尋找一個溫暖的地方生存。
影片評價
《遷徙的鳥》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這是開篇的第一句話很適合做一個標題,它並不膚淺,而是帶著有力度的感情,和該片的氣質完全吻合。
其實該片在信息上並不豐富,但卻有著極優美的畫面。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部紀錄片,倒不如說它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帶來的是詩一般的畫面,是純粹大自然的聲音。它講述候鳥終生不止的飛行,它們並不追求意義,只是對自然的一種高貴的遵從。
『玖』 微觀世界 小世界是一部影片么
是的,《微觀世界》是導演雅克·貝漢《天地人三部曲》中的一部。影片中沒有角色,沒有人說話,沒有情節。講述了在森林生活著庸庸碌碌的昆蟲們進食、搏鬥、生存的生活場景。
看似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紀錄片,但導演卻以一位旁觀者的角度記錄下了不平凡的生命歷程,這里有感情、有思想、有夢想的每一隻昆蟲,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9)方屏世界微電影擴展閱讀
這部片子也有唯一遺憾的地方,那就是太短了,只有90多分鍾,讓人看不夠。但其無特效,每個鏡頭都是從大自然里真實的拍下來的,而且拍的那麼美,很多畫面可以直接截屏做桌面圖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滿分神作。
《小世界2(Minuscule 2)》3D動畫已於法國時間2014年2月12在全法上映。一改《小世界》第一部動畫的多章節,多角色的小故事風格,第二部動畫則是圍繞主人公小瓢蟲而展開的動畫長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