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外國喜劇電影,應該是美國的,講兩姐妹的,妹妹代替遲到的姐姐演講,最後姐姐來了拿到獎學金,進了大
紐約放電俏姐妹
很好看,很青春,很有趣~~~~~
啊,咱個人還滿喜歡這部片的喲。
PS
片中妹妹的男友,到底是不是超自然檔案的弟弟山姆啊?
總覺得很像吶~~~
New York Minute
劇情介紹
簡和羅克茜是一對姐妹,但是兩個女孩的關系卻並不算融洽。假期兩個人都計劃從家鄉長島到紐約旅行,成績出色的簡想利用這個機會拿到一筆學生會的獎學金,而反叛的羅克茜則是想溜到演唱會後台一睹仰慕已久的搖滾歌星。結果沒想到路上發生了很多意外,使得這對性情目標迥然不同的姐妹不情願地走到一起……
==========================================================
簡·瑞恩(艾什莉·奧爾森飾)還不足18歲,她擁有所有成績優秀女孩兒的全部特徵--勤奮好學、處事果斷而又深謀遠慮。向來一帆風順的簡再次走到人生必須經歷的十字路口,這次為了登陸牛津大學深造,她必須參加哥倫比亞大學舉辦一個演講比賽,以期贏得求知必備之物--Callahan Fellowship獎學金。假期來臨之際,躊躇滿志的簡准備到喧嘩熱烈的紐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羅西克·瑞恩(瑪麗-凱特·奧爾森飾)同樣不足18歲,鑽研古今演練定理對她沒有毫釐的吸引力,倒是由於青春期叛逆心裡的作怪,所以履歷中多少有了那麼點兒逃學翹課的影子。羅西克的最愛是前衛的音樂與動感的節奏,為此她也把假期的終點站鎖定到了曼哈頓區某處,為的是把自己錄制的樣本唱片送到著名樂隊A&R手中以期得到賞識,而能藉此大紅大紫。所以羅西克也打好行囊准備前往紐約。
從姓氏方面不難猜到,簡和羅西克是一對姐妹,而且還是孿生姐妹。盡管有著如此親密的血緣關系,但兩人的性格追求卻又顯然的相去甚遠。殊途同歸使原本格格不入的姐妹走到了一起,陰差陽錯的判斷失誤使她們在奔赴紐約的途中迷失了方向,唐人街、黑人住宅區,每一個經過的地方都是以雞飛狗跳做收場。一不小心拐走了議員的愛犬,一不留神闖入了盜版黑市當中,前有歹人攔路後有眾人追趕,瑞恩姐妹的旅途舉步唯艱。
影片的終了,是好萊塢式喜劇的慣用伎倆:經過種種搞笑經歷,最終倆姐妹到達了目的地,夢想得以變成現實!
--順手找的劇情簡介,大約是典型的美國YA片吧~~~~~~~~~~
⑵ 拍一個勵志獎學金獲得者的視頻該怎樣布局
這個肯定有含金量的,國家勵志獎學金首先他是國家評定的,這個榮譽比學校的一等獎學金這些來說那都不是一個檔次的,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他雖然是說給貧困生的,但是這是有條件的,你拿到了國家勵志獎學金說明大家對你的學習能力、個人素養、綜合素質等都比較認可。這個不只是說幫助貧困生的,如果說主要是幫助貧困生的話,太片面了,因為大學中的國家貧困助學金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幫助貧困生的。 將來在參加招聘會的時候,這個還是相當有分量的,到時候你也就知道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⑶ 北影有獎學金嗎怎樣能拿獎學金獎學金有多少
北京電影學院獎學金:
1.學院一等:1000元/學年;
2.柯達一等:3000元/年;
3.三星一等:5000元/年。
助學貸款:等於學費及學雜費的金額。
1.國家獎學金
國家獎學金由中央政府出資設立,用於獎勵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學生中特別優秀的學生,獎勵標准為每人每年8000元。每年9--10月,學校根據財政部、教育部和北京市財政局、市教委下達獎勵名額和預算進行評選。申請國家獎學金的為在校生中二年級(含二年級)以上的學生。2、國家勵志獎學金
國家勵志獎學金由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用於獎勵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學生中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勵標准為每人每年5000元。每年9--10月,學校根據財政部、教育部和北京市財政局、市教委下達獎勵名額和預算進行評選。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為在校生中二年級(含二年級)以上的學生。
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同學不得同時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但不影響參評學院其他各類獎學金。3.優秀學生獎學金
"優秀學生獎學金"是學校出資設立的獎學金,用於獎勵我校本科、高職學生中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獎勵金額為一等獎學金4000元/人;二等獎學金2500元/人;三等獎學金1000元/人。每年9--10月份根據上一學年成績、按照等級獎勵參評學生總數的前25%中符合各項評定條件的學生。4.單項獎學金
單項獎學金是學校出資設立的優秀學生獎學金之一,用於獎勵我校本、專科生中在體育優秀、文藝優秀、創作優秀單項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符合優秀學生獎學金申請基本條件(一),並符合各單項評比條件的學生均可獲得獎勵,獎勵金額為500元/人。5.社會獎學金
社會獎學金是由社會出資方在我校設立的對學生的獎勵。該類獎學金的名稱、評選等級、標准、比例及評選范圍見各自的獎學金評選條例。
以上優秀學生獎學金、單項獎學金和社會獎學金每生每年最多可獲得兩項。6.校園文化建設獎
獎勵在為學校社會工作和各種校內外活動做出突出貢獻的學生,每年在學生會、大學生電視台、大學生藝術團等學生組織、學生社團中進行評定,其他根據當年情況做出具體評定。
⑷ 獎學金獲得者代表發言稿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作為獲獎學生代表在此發言,心情非常的激動,在此請允許我向深切關懷我們的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能在這里和大家分享個人的學習經驗和人生感受,對我來說是多麼的珍貴和不易,為了獲得在學生生涯中的些許成績,我經歷過殘酷的高考,回眸往事,那時候被打擊的體無完膚已經淡然褪盡了,剩下的我就要在這里從零開始了。今天想和大家討論三個方面的內容:個人生活感受,學習經驗,未來打算。 一年半以前,作為一名新生,我也有沒有褪盡的幼稚,而如今,如果問我收獲多少?至少我可以說:兩年了,我才真正的懂得了什麼叫拼搏,什麼叫執著。我是一名來自農村的學生,嘗過生活的艱辛,體會過一筐青菜的重量,感受過入冬栽油菜的寒冷,明白夏天父母汗水的浸漬……從一生下來,我就開始哭泣,那時候每一天的境況都在表明我哭泣的原因,或許是挫折與困難讓我不斷地掙扎,終於在往後的成長日子裡,我學會尋找不哭的理由。我們確實活得艱難,一要承受種種外部的壓力,更要面對自己內心的困惑。在苦苦掙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會感到一種生命的暖意,或許僅有短暫的一瞥,就足以使自己感動不已。我想人是需要支持的,哪怕是一點點,一點點就會有無窮的力量,那麼什麼樣的信念才會讓你有無窮的力量,那就是嚮往,在學生的立足點上那就是要好好的學習,只有學習瀟灑才可能一切瀟灑。但是只是可能,因為處世能力過分出眾而成功的人是有,但是你必須牢記實力的價值。實力的價值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學習了,進入大學,首先制訂學習計劃是重要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什麼事有了計劃就容易取得好的結果,反之則不然。有沒有學習計劃對你的學習效果有著深刻的影響。 它可以防止被動和無目的學習。毫無計劃的學習是散漫疏懶,鬆鬆垮垮的。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讓你覺得大學的生活空虛,消閑……計劃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當然目標不是什麼花瓶,制定計劃,就是為了腳踏實地、有步驟地去實現它。學習生活是千變萬化的,它總是在引誘你去偷懶。制定學習計劃,可以促使你按照計劃實行任務,排除困難和干擾,依照實際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雖然這么說要從實際出發,可你未必明白怎麼樣是實際?實際可以分成三個方面:1. 知識能力的實際:每個階段,計劃學習多少知識?培養哪些能力?2. 時間的實際: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支配時間分別有多少?3. 教學進度的實際:掌握老師教學進度,妥善安排常規學習時間和自由支配時間,以免自己的計劃受到「沖擊」。早晨或晚上,或一天學習的開頭和結尾的時間,可以安排著重記憶的科目,如外語。心情比較愉快,注意力比較集中,時間較完整時,可以安排比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歡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時間,可以安排做習題和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科。這樣可以提高時間利用率。學習貴在持之以恆,當你無法堅持的時候,那你就再堅持一下,就堅持一下,你就會完成學習計劃的內容。因為成功很簡單,就是在你堅持不住的時候再堅持一下就行了。我們學習的知識一部分是寫在書上的,還有一部分是寫在手上的,在校學習的日子,我們前進的方向與步伐要沿著自己的雙手前行,因為雙手展開後的掌紋是你選擇方向的地圖,你所走的每一步都需要雙手去把握。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要明白自己以後要做什麼,清楚自己的行進方向。社會上總會分出層次,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競爭,你必須努力,否則結局就是被壓在社會的底層。大學的競爭范圍是所有的大學生,所以,你知道是否可以放鬆學習的.在學校里你可能多次獲得院獎學金,可能又通過了大學英語六級,又可能在進行著學歷升級的考試,但這一切只是暫時的,社會的競爭范圍是所有的社會人,社會不需要一個辦公自動化只會ctrl+c /ctrl+ V 的人,不需要網路布線只會選擇交換機還是集線器的人,不需要英語交流只會說 Hello /how do you do 的人,所以除了在校的學習,必需的實踐是很重要的。 想要做好這些,我感覺很辛苦,但是回頭又想,沒有什麼事情比我的父母嘔心瀝血的付出卻沒有回報還辛苦的了,試想像他們的胸懷和堅韌,我也就不退縮了。對待生活,我有無數個堅持不懈。因為我相信在與困難戰斗過程中留下的傷痕會變成我的勛章,除了用大腦和心靈思考,還有可以用意志。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同學們,我們都可以!謝謝!
⑸ 21年前,那個因「背起爸爸上學」感動中國的李勇,如今怎麼樣了
自古以來,孝敬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繼承了一代又一代美妙而高尚的情操。古有劉恆為母親嘗湯葯、衣不解帶照顧病母的故事,有王祥卧冰為繼母求鯉、打動繼母的故事,也有黃香扇枕溫衾、照顧家人的故事,這些人都在用實踐行動通知我們「百善孝為先」的道理。
往常,21世紀的中國有很多人繼承著「孝敬」的美妙品德,將這種品德發揚光大,李勇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故事還被拍成了電影,名為《背起爸爸上學》,打動了無數中國人。
21年過去了,往常的他褪去了稚嫩和青澀,但仁慈和孝敬的本性刻在了他的骨子裡,就像那段對他來說不可磨滅的歲月一樣,陪伴著他更好的生活。一個草根家庭出生的孩子,歷經困難萬險終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員,個中滋味可能只要李勇本人明白。
如今他在本人的工作崗位上熠熠生輝,每當他的同窗們看到他的時分,就彷彿看到了希望。他的存在不是讓人們看到苦痛的,而是讓人們看到活下去的勇氣和動力。生而為人,不應該只為了金錢和名利活著,更多地應該像李勇一樣找到一份擔當。
⑹ 北影是什麼學校
北影一般指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電影學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的藝術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學校以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作為學科建設核心,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電影學學科體系,發揮其引領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以藝術學門類下的美術學和藝術學理論兩個一級學科,與電影學學科互補共進,適當發展與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其他學科交叉的學科。
注重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緊緊圍繞北京「四個中心」特別是文化中心與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定位,服務電影強國建設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面向世界電影發展前沿,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 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
學校擁有良好的辦學條件:
專業教室和專業實驗室功能齊全、設備先進,多媒體影音設備實現全覆蓋。擁有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實驗室、動畫新媒體技術實驗室、數字影視動畫創作工程研究中心、聲音創作與工程中心等多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學校有放映廳、劇場、報告廳、攝影棚等設施,教學設備配置總值高,能夠較好地滿足教學、科研和師生藝術創作的需要。
以上內容參考:北京電影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⑺ 韓國留學可以申請的獎學金有哪些
1:韓國政府邀請獎學金 – 教育人力資源部
英文名 Korean Government Scholarship Program
資助對象:以簽訂了文化協定的國家為主(也包含其他一部分國家)
專業:無專業限制
資助的對象包括博士,碩士,還有語言進修生。
申請時間:每年11月下旬 ~ 2月中旬。
2:海外優秀學生研究院邀請進修支援產業 - 教育人力資源部
英文名 Research Fellowships for International Graate Student Program
專業:科學技術領域
資助期間:碩士課程2年, 博士課程3年
資助內容: 每月$700-$900
3:信息通信部IT獎學金 – 信息通信部
英文名 Korean Government IT Scholarship Program
資助對象:全世界所有國家
4:專業 IT領域
資助期間:碩士課程2年, 博士課程4年 資助內容:碩士課程 約$10,000, 博士課程 約$1,4000
申請時間:春季學期 – 12月, 秋季學期 – 6月
5:東亞藝術人力培養獎學金--- 文化觀光部
Art Major Asian(AMA) Scholarship
資助對象:亞洲各國的優秀藝術人才
領域: 專業藝術 如:音樂,舞蹈,美術,電影,戲劇,傳統藝術等
資助期間:本科4年,研究生2-3年
資助內容: $18,000左右(1年)
申請時間: 6月
6:韓國指導者育成獎學財團 ----外國人 獎學生 Scholarship for Students from Abroad
資助對象:國內一般大學院碩士課程在學的外國人留學生(2學期以上)
申請條件:全學期平均分3.0/4.5(2.8/4.3) 以上者
支援期限:最長3學期
資助內容:登錄金全額,學業補助費 (每月)
申請時間: 1月 ~ 2月左右
7:韓國語研修獎學金-外交通商部
Korean Language Training Fellowship
資助領域:韓國語研修
資助期限: 6個月 ~ 1年
資助細節:每月 $900 ~ $1,100, 入國支援金 $300, 研修機構登錄金,旅行者保險。
選拔人員數 70 ~ 80名
申請期間: 7月31日截止
⑻ 外國人如果參演中國電影,可以參評金馬獎金像獎嗎
男:成龍(缺一個金像獎)。劉德華(缺一個金雞獎)。梁朝偉(缺一個金雞獎)。梁家輝(缺一個金雞獎)。劉燁(缺一個金像獎)。夏雨(缺一個金像獎)。張家輝(缺一個金雞獎)。劉青雲(缺一個金雞獎)。周潤發(缺一個金雞獎)。李修賢(缺一個金雞獎)。
金像獎是香港的,金馬獎是台灣的,中國的是金雞獎,至於同一部電影的問題,應該是這部電影在當地區上影的年份,必須是正式引進該地區才能報這些獎像。例如香港電影有可能最初只在香港,第二年才引進台灣,所以第二年上了以後就可以報金馬獎了吧。不過現在也有很多電影是全球同步上影了。
⑼ 怎樣看待那些死在國外的中國精英
最近讀到一篇來自加拿大華人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現任加拿大政府公務員李建宏先生的文章《夢斷西方:獻給慘死在西方的中國精英》(以下科稱「《夢》文」,影響很大),文中以一個個赴西方,特別是美國的中國華人精英死在美國的案例說明了一個問題:西方很壞,美國很恐怖,那裡非久留之地,奉勸各位華人還是不要前往送死為好。
然而,我第一個直覺反映是,既然西方那麼可怕,那麼黑暗,那為什麼作者竟然安心在加拿大當起政府公務員來,還不趕快逃離這個是非之地,他一邊撰文罵著西方的社會制度的黑暗,一邊賴在加拿大政府里做著公務員,全然不怕危險,全然不顧祖國在召喚著他。要知道,一個中國人不逃離自己的祖國那才是正常的,逃離了又罵逃往的地方很黑暗,其實這個非常好辦,那就是回到自己祖國懷抱來,沒有人會拒絕你回來。聖人孔子不是說過「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嘛。身在西方撰文罵西方,其實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人家言論自由,即使你身為人家的政府公務員,撰文罵人家,人家也沒有什麼意見。要是你回國一邊當政府公務員,一邊撰文罵自己的國家黑暗,你試試看?按下這些文與人存在的矛盾暫且不說。我們就文中重點提到的華人精英盧剛愛荷華大學校園槍殺案這個慘烈的案例再作點詳細的分析。
《夢》文中所提到的第一個慘烈案例,就是發生於1991年11月1日,美國愛荷華大學剛剛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盧剛,在連續槍殺五人、重傷一人後,飲彈自盡。發生在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又稱鬼節)的這一震驚海內外的校園慘案。李建宏先生說這一事件「拉開了中國精英夢斷西方、慘死他鄉、終成異國孤魂野鬼的序幕。」果真是這樣的嗎?
當年由北京大學物理系公派美國愛荷華大學留學的盧剛校園槍殺事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現在可以來個慢鏡頭回放。
盧剛生於北京市普通工人家庭,18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84年通過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學交流計劃選拔,1985年本科畢業後以交換學生身份公費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就讀於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1991年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Study of the "critical ionization velocity" effect by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ionization)》,導師是本系教授克里斯托弗·戈爾咨(Christoph K. Goertz)。據說因為畢業時未能獲得最佳論文獎,這一獎項學校頒發給了比他晚來美國愛荷華大學攻讀物理博士學位,卻先拿到博士學位,同時還獲得最佳博士論獎的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山林華,是完全出於對自己同胞的卓越成績遠遠超過自己的憤怒忌妒恨的結果。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1991年11月1日下午三點半左右,盧剛進入了正在進行專題研討會的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Van Allen Hall)三樓的309室,在旁聽約五分鍾後,他突然拔出左輪手槍開槍射擊,他首先擊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導師,47歲的戈爾咨教授,並在戈爾咨教授倒下之後,又在教授腦後補了一槍;然後,他又朝他的博士研究生導師助理史密斯(Robert Alan Smith)副教授身上開了兩槍。此時,在場的眾多人士剛剛有所醒悟,紛紛逃離現場,這時盧剛又瞄準了當時在場的另一位中國留學生,27歲的山林華博士,接連向山林華的腦部和胸膛連開數槍。隨後,盧剛離開了第一現場到達二樓208室系主任辦公室,一槍射殺了44歲的系主任尼克森(Dwight R. Nicholson)。在確認尼克森死亡之後,盧剛又返回第一現場,發現幾個學生正在搶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於是又朝史密斯的腦部補發了致命的一槍。
然後盧剛持槍離開物理系大樓到達生物系大樓,由一樓走到四樓,似乎在尋找一名女性目標(有目擊者見他進入女廁所尋人),其間遇到師生多人,但盧剛並未開槍濫殺。
在未找到射擊目標之後,盧剛又進入了行政大樓,沖入一樓111室的校長辦公室,向副校長安妮·克黎利(T. Anne Cleary,也譯作安·柯萊瑞)前胸和太陽穴連開兩槍,又朝辦公室內的學生秘書茜爾森(Miya Sioson)開了一槍。
隨後,盧剛到達二樓的203室,飲彈自盡。
從公開報道的盧剛殺人動機來看,主要是兩個:一個可能是由於博士論文最佳博士論文、最高獎學金沒有由盧剛獲得,而是由同樣來自中國的博士生山林華獲得了。另有一個說法認為,槍擊的原因可能在於經過長達6年辛勤工作得到博士學位的盧剛,卻無法得到一份應得的可以維持生計的體面工作,走投無路的他決定自殺,並對社會的不公進行極端報復。現在從他的遺書與書信來看,其實第一種動機更符合盧剛的性格,也更符合中國人喜歡忌妒自己同胞的人格心理特徵。而剛剛畢業的盧剛在獲得工作機會方面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與障礙,因為才剛剛博士畢業,找工作自然會有一個過程。其實無論哪種動機,都構不成盧剛殺人的正當理由。把盧剛濫殺無辜看成是美國教育制度與美國體制的黑暗原因是毫無根據的。
為盧剛濫殺無辜辯護的影視作品,要算由美籍華裔導演陳士爭執導的電影《暗物質》了。(也譯作《流星》)這個電影情節基本上是根據盧剛殺人事件來編劇的。主要講述了一位來自中國的傑出天體物理學博士,正在努力攻讀博士後。他研究發現了「暗物質」這一可以為他贏得諾貝爾獎的大發現,但他的導師卻出於個人目的阻撓其發表,並且不讓他順利畢業,最後博士選擇了極端暴力手段進行報復。
然而,盧剛果真是這樣傑出的科學家?果真是受到這樣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學術待遇嗎?我們且看看盧剛在殺人當天――1991年11月1日12時02分寫給他二姐的一封信是怎麼說的。
先看看盧剛的三觀怎樣。他說:「你知道我一生來正直不阿,最討厭溜須拍馬的小人和自以為是的贓官。我早就有這個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學位。這是全家人的風光。你自己不要過於悲傷,至少我找到幾個貼背的人給我陪葬。我這二十八年來的經歷使我看淡了人生,我曾跟幾個人說過我想出家修行去。人的生活慾望是沒有盡頭的。在美國雖然吃穿不愁,但上邊有大富人,跟他們一比,我還是個窮光蛋。總之,我給我自己出了氣,給家裡人生計提供了保障。我還有何奢望迷戀人世呢?古人雲:『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之(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人生四大目標,我都已嘗過,可謂知足矣!我雖然是單身,但女友已有過一些。高中住宿時我就已開始交女朋友,上大學時經常和女孩乘黑溜進二六二醫院老家過夜。到美國後,中國的外國的、單身的已婚的、良家女或妓女都有交往。我這人沒有恆心,我是見異思遷,不能安心於某個特定之人。也許是沒有遇到合適的或高不及低不就。」從這個論述來看,盧剛到美國讀書的目的其實說白了就是為了「衣錦還鄉,光宗耀祖」,活著的目的,也就是「『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之(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人生四大目標」,並不是真正熱愛科學研究,探究宇宙奧秘的。他當初懷抱拿諾貝爾獎的心態被公派去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目的其實也莫過如此。用這樣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去美國作理論物理研究,那種研究與心理動機本身的巨大落差,甚至格格不入,怎麼可能保證他在學術研究上獲得卓越的成就?相比愛因斯坦的研究精神,其實不難判斷。
我們再看盧剛對他在美國從事了六年的理論物理研究的看法:「不管怎麼說,我對男女關系已經有些膩煩了,進一步我對我攻了十年之久(四年本科,六年研究生)的物理已經失去興趣,可說是越走越覺得走進死胡同。物理研究是越來越失望,目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人們按照不同的學校分成幾大派,互相攻擊對方,大為吹捧自己。無怪有人說『現代物理是自己騙自己』。我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學更實際一些的學科。有什麼辦法呢?父母自己一竅不通,不能在學業上加以指導,全靠我一個人瞎闖。很多美籍華人物理學者在美國混得不得意,就回到國內一陣時間,吹噓自己,為祖國貢獻。於是中國政府也就大肆宣揚,哄年輕人去讀純理科。」盧剛甚至不能夠正確理解正常的學術爭鳴,把必要的學術爭鳴看成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把不同學術流派之間的正常討論說成是:「人們按照不同的學校分成幾大派,互相攻擊對方,大為吹捧自己。」
盧剛雖然在美國留學,其實滿腦子的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手段與工具,出人頭地,光宗耀宗,大富大貴才是真正目的。目的沒有達到繼而又抱怨自己家庭出身不好,父母沒有多少文化,在他升學問題上無法提前指導,特別是沒有外匯可以幫助他之類。無論如何盧剛都不會滿足於在美國吃穿用不愁,安心去做自己的研究。他讀的理論物理學與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其實在他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同。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真正對學術研究感興趣?所以盧剛說自己對物理研究徹底失去了興趣,這是一點不假的。他能夠順利獲得博士學位,我以為已經是很幸運了。可以說他的博士導師與愛荷華大學都沒有虧待他。美籍華裔導演陳士爭執導的電影《暗物質》執意為盧剛的校園殺戮辯護是蒼白無力的。盧剛的那種心態與興趣之下的理論物理研究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那才是見鬼的。愛荷華大學物理系沒有把最佳物理博士論文授予盧剛,而是授予了他的同胞山林華,這也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情才是。但是,盧剛只會忌恨自己的同胞,倘若愛荷華大學把這一年的最佳博士論文授予給歐美白種人,盧剛可能就沒有這樣大的怒火了。
更為感人的是,這一天,受害人之一的安妮·克黎利女士的家人,以極大的愛心通過媒體發表了一封致盧剛家人的信,信中追憶了安妮·克黎利女士的成就,並以寬容的態度希望能分擔彼此的哀傷。這就是在她房間里看到的那封信——
給盧剛的家人們:
我們剛經歷了一場慘痛的悲劇,我們失去了我們為之驕傲的親愛的姐姐。
她一生給人所留的影響,讓每一個與她有過接觸的人——她的家人、鄰居、孩子們、同事、學生和她在全世界的朋友和親友們——都愛戴她。當我們從各地趕來愛阿華時,那麼多朋友來分擔我們的悲痛,但同時他們也與我們分享安妮留給我們的美好的記憶和她為人們所作的一切。
當我們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時,我們也在我們的關心和祈禱中記念你們——盧剛的家人們。因為我們知道你們也一定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你們也一定和我們一樣為周末所發生的事所震驚。安妮相信愛和寬恕。我們也願意在這一沉重的時刻向你們伸出我們的手,請接受我們的愛和祈禱。在這悲痛的時刻,安妮一定是希望我們心中充滿了憐憫、寬容和愛。我們清楚地知道,此刻如果有一個家庭正承受比我們更沉重的悲痛的話,那就是你們一家。我們想讓你們知道,我們與你們分擔這一份悲痛。
讓我們一起堅強起來,並相互支持,因為這一定是安妮的希望。
這樣的大愛精神與盧剛那種狹隘、自私、無能、猥瑣相比,真是有天壤雲泥之別。出了盧剛這個悲劇案件,不是去反思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出了什麼問題,而是質問美國的教育制度與社會出了問題,真是令人無語了。
《夢》文還列舉了其他幾個華人的案子。文中說到了蔣國兵這個人。「蔣國兵,是1979年湖北省高考狀元,曾是清華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副教授,美國普度大學物理學博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衣食無憂地生活在中國的精英們怎會想到,在他們無限嚮往的西方,知識一錢不值。像蔣國兵這樣才高八斗且同時具有美加兩國雙博士學位的高端人才,移民加拿大後所能找到的唯一工作竟然是油漆工!在極度絕望之餘,蔣國兵於2006年7月21日在多倫多跳橋自殺。」我手頭上關於蔣國兵自殺的資料不多,但是,僅就以上論述如果為真,也不足以說明什麼問題。高考狀元並不等於就有創造力。在美加這樣的國家,人家要的是創造力,而不是一個知識儲罐。美加那麼多華人博士沒有找到所謂的體面工作,也不見得就要自殺,更何況還有那麼多華人在美加的大學求得了一份教職,並且順利當上了教授,甚至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有必要說明一點,即使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獎也不能夠到中國式的做人上人的特權感覺)。是真正的人才,在美加這樣的大學體制里是不會被埋沒的。不是知識沒有用,而是高考狀元在美國沒有用。人家認的是創造力,不是你能夠背誦記憶多少已經有的知識。
文中還列舉了那個在中學就獲得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世界中學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金牌得主、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的王慶根,因不堪憂鬱症的折磨,於2012年在美國自殺身亡這個事件。李先生同樣把原因歸咎於美國的制度。他說:「無數的王慶根們卻感受不到一絲樂趣,他們寧死也不願在美國活受罪。」他的死我倒是在前幾年關注到了。事實上,王慶根的問題與盧剛問題性質是一樣的。王慶根作為江蘇省第一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得主,的確有過人之處,他本來的專長與興趣都在化學研究這方面,並且獲得了美國頂級名校斯坦福大學的化學博士學位,如果他能夠傾注一生心血在化學領域里研究,一定能夠獲得巨大的成就,然而,他嫌化學研究獲利不大,不能夠像當時的計算機專業那樣來錢多而且賺錢快,竟然把自己研究與工作的方向改換為自己並不特別喜歡,也並不特別擅長的計算機專業,結果可想而知,在美國,計算機絕對是年輕人的天下,而且這個領域里奇才無數,王慶根的工作壓力自然十分巨大,獲得成就的可能性大大減少,終於在失望、焦慮、伴隨著失眠中,最後得了嚴重的憂鬱症。我以為這是他走上絕路的主要原因。
《夢》文還列舉了那個移民紐西蘭,在紐西蘭殺掉自己妻兒然後自殺的詩人顧城,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他有一句詩家喻戶曉,贏得了巨大的聲譽:「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然而,他在移民紐西蘭之後不久,十分殘忍地用斧頭砍殺了自己多年緊緊追隨自己,風雨相伴,不離不棄的妻子與年僅幾歲的兒子,然後自殺。我只能夠說那是喪心病狂、天理難容,除了精神病的解釋之外,我以為並沒有什麼值得同情。可是《夢》文用了同時代知名的詩人北島的話來抨擊導致詩人顧城的悲劇西方社會制度:如果顧城在中國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北島先生也是我在80年代讀大學中文系時對我影響很大的一位卓越詩人。他自1989年起旅居瑞典等國,並於1990年移居美國的北島對顧城的遭遇似乎感同身受。他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坦誠「在絕望的時候,人人都會有輕生的念頭」。他回顧自己在美國所面臨的巨大生存壓力:「在國外生活需要有堅強的神經。有一陣,我獨自養家帶女兒,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第一大難關就是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書時被台灣老闆炒了魷魚,當時沒什麼存款,房子每月還要付按揭,一腳踩空了。我終於體會到了資本主義的厲害,像老虎,比專制還厲害----老虎猛於苛政。」
然而,北島雖然這么說,到現在他也仍然選擇留在美國而不願意回中國,說明無論怎樣艱難,美國還是讓他生存下來了。一個不同文化環境中長大的人,突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文化與制度的環境中去生活,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都是正常的,然而美國人的精神不正是克服困難,追求夢想嗎?美國本身就是世界各地來的人組建而成的,是一個大熔爐,必須承認人家的憲法精神才有認同感。其實,一個人即使你選擇留在國內,也同樣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否則,這些人不會選擇留學或者移民海外。
盡管《夢》文中還有一些案例,當然也自然是慘烈的,然而,我卻不為之所動。相對於數以千萬旅居海外的華人來說,那些事件仍然是小小概率事件,如果要收集,國內自殺與互相殘殺的博士、教授、專家、學者也不會少。清華投鉈毒案到現在都沒有破,2013年4月上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生林森浩投毒害死同寢室同學黃洋的案件也才剛剛通過二審判決,還遠未塵埃落定。
李先生列舉的這些事件,究竟能夠說明什麼問題?能夠在多大的程度上說明那是制度問題?當然,無論什麼制度,都會有醜陋黑暗的現象。一個社會的制度好壞,不在於有沒有某類事件發生,而在於這類事件的概率,以及發生機制,還有發生之後遇到反思與修正的可能性。如果以外國也有腐敗而否認制度上的優劣,阻止制度的改進,那是荒唐的。因為腐敗有范圍的大小與嚴重的程度,還有那是制度上的必然,還是制度上的偶然,都是有差別的。
還必須說明一點,人類社會,無論什麼制度都不可能是天堂,那些把美國說成是天堂,可以不勞而獲的美好社會,其實仍然不過是中國式的大同世界與共產主義的幼稚病。一個好的制度不過是保證公平公正的機會,至於結果如何,看個人的天賦、潛能與努力的程度,如果自己缺乏創造力,缺乏生存謀生能力,像詩人顧城只是擅長寫寫詩,完全不懂經商,不懂經營,完全不懂西方的法律與市場規則,卻偏要去養雞,去從商,豈能不失敗的。我發現,每個在國外陷入絕境的華人,都是對自己定位不準,一方面才能有限,一方面卻又把中國式的做人上人的價值觀帶到人家那裡,結果發現人家那裡牛B的人竟然是那麼多,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失落感與失敗感油然而生,然後就怨天尤人,就憤怒嫉妒恨,做出自殘或者傷天害理的事情來。
這使得我又想這幾年從海外華人的生存體驗,從他們那裡傳來的一句感嘆:「外國好山好水好無聊,中國好臟好亂好享受。」因為西方國家都是基於信仰上帝作為自己精神寄託的國度,因此,平等的思想觀念,獨立的人格精神,互相不幹擾的自由人生態度,就是很正常的。但是,在這里被某些中國人解讀為:「周圍沒有人在乎你,關心你,你似乎如一顆流星身在茫茫人海之中,基本上是自生自滅的味道。」這完全是一種誤解。中國人生存在世俗的功名利祿里,習慣了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互相依附,習慣了主子奴才的關系生存,一旦脫離了這種環境,立即就感覺非常不適應。喜歡世俗功名熱鬧、喜歡扎堆,互相攀比的中國人,怎麼能夠忍受那份「In God We Trust」的寂寞生活?中國人在國外的生存,第一難關還不是來自語言,而是來自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上的認同,來自於對那種價值、規則與情感上的認同。許多中國人去美國留學、或者移民美國,也仍然是基於中國人的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心態去的。無論在美國生存得怎樣,只要一聽說來自美國,立即就會在無數的中國人心中產生一種高大上的感覺,這種感覺與古代讀書人高中狀元在金殿里見到了當今皇上的感覺是一樣的,也與當年「文革」時一個鄉下的老農民從北京天安門見到毛主席回來的榮耀是一樣的。
然而,這一切隨著我們把這種文化價值觀帶到人家那裡的那一刻,我們就錯了。本來,我們也許沒有錯,人家也沒有錯,但是,當你帶著自己的這種要做人上人的價值觀去人家那裡謀生存、求發展的時候,那種差錯,那種失落感就自然產生了。當你總想用中國的聖人去改造人家的上帝的時候,那是一定要碰得頭破血流的。這能怪人家的制度不符合我們的聖人文化嗎?一個內心沒上帝,內心世界不豐富、不強大,也不習慣遵守人家的法律與市場規則的中國人,選擇了美國那樣的社會,確實是選擇了災難的人生,但是,能夠怪人家嗎?世界從來沒有天堂,所有的幸福生活,都要靠自己的勞動創造,不要把自己不勞而獲的夢幻帶到人家那裡去,即使你是雙料博士,如果不能夠適應市場經濟,不能夠在社會中做出自己的貢獻,也是一錢不值的。真正的精英是貢獻社會的精英,而不是掠奪社會的精英,僅靠狀元博士獲得榮耀與巨額財富的中國夢,在人家美國並不適用,中國人去人家美國之前弄明白這一點很重要。
⑽ 國外的獎學金一般分幾種應該如何申請
1.德國留學獎學金
DAAD (新規定,留學一年以上不可以申請)
Konrad Adenauer Stiftung e.V.
Friedrich - Naumann - Stiftung
Evangelisches Studienwerk Villigst
Schweizerische Studienstiftung
Alexander-von-Humboldt-Stiftung 亞歷山大.洪堡基金會。成立於1860年。該基金會的90%來源於德國聯邦政府,5%來源於地方財政,5%來源於私人捐助。該獎學金提供給外國40歲一下的青年科學家,一般需有博士學位。每年獎學金名額500個左右。資助年限6-12個月。獎學金數額3500-4500馬克。另外還有一些國際交通、配偶生活補助、德語培訓等費用。該項獎學金每年3月、6月、11月評選3次。
Friedrich Ebert Stiftung 費里德利希.埃伯特基金會。資助年限為2年。去德國著名大學學習者都可以申請。申請者需學習成績特別優秀、有科研成果和良好的德語基礎。
Fulbright
Volkswagen-Stiftung
幕尼黑大學整理的博士後獎學金
新聞科系獎學金
Focus 雜志的獎學金專題
國際德文教師協會的獎學金
2.美國 - 獎學金
如何申請獎學金
提到留學和申請獎學金, 許多人會認為非常的復雜, 高不可攀。其實過程雖然繁瑣, 但如果你有一所全日制大學頒發的學士學位, 成績單看起來還可以, 英文也不是很差, 那麼只要你持之以恆, 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的。下面我就把這個程序簡述一下。
申請留學的首要條件是要參加英語標准化考試,即TOEFL和GRE考試,美國和加拿大幾乎所有大學都要求申請人的TOEFL成績在550以上, 注意這是最低限度,我建議大家最好能考到580分以上, 托福成績不必太高, 630分是最佳分數。 美國的絕大多數研究生院都要求申請人提供GRE成績. 這是世界上最難的一種考試之一, 為了得到不錯的分數, 你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強記下5000個左右的生詞, 還要訓練出快速的閱讀能力。如果你兢兢業業地做到了, 再加上你很有運氣, 那麼你或許可以得到2100分的理想成績。如果第一次不行, 那就來第二次, 大多數中國學生申請時都不向美國學校提供正式的GRE成績, 因為每發一份需要15$。如果你參加了3次GRE考試, 那麼挑一份好的, 復印了, 給學校寄去, 他們絕不會知道你的其他成績。如果您得了1950分, 其實也不錯, 我建議您不要再試了, 多在申請時下一些功夫吧。
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安排托福和GRE的順序, 如果您英語基礎不好, 就先考托福, 這樣考GRE時的壓力似乎能小一些。如果先考了GRE, 那麼托福, 就是小菜一碟啦。托福GRE的輔導班, 似乎大家都公認北京的新東方最好。
托福和GRE成績到手, 下面就應該著手申請了, 如果您想1999年秋季入學, 那麼98年9月份, 你就應該和你要申請的大學聯系了, 選擇大學很重要,美國有三千多所大學, 前二百名的學校都很不錯, 不一定只有斯坦福, 伯克力, 康奈爾才好, 選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層次搭配, 好學校財力雄厚, 但競爭激烈, 差一點的學校容易錄取, 但教授們大多囊中羞澀。如果您經濟允許的話, 最好選擇20所以上的學校, 力求一次過關, 取得全額獎學金。選擇學校後, 您可以通過我提供的大學的網址直接找到您所感興趣的系, 再找到Graate Coordinator或Graate Secretary的Email,向他們表示你的興趣並索要申請表, 收到表格後, 仔細閱讀並認真准備。首先, 您要為自己准備一份動情的Personal Statement, 在其中您要列出你的歷史背景, 學習計劃, 主攻方向, 和對未來的打算, 如果您對自己的英文沒有信心的話, 最好另請高明。除了Statement,您還要准備三封推薦信, 自然是越有名的教授越好,您和您的三位老師打個招呼, 簽字嗎, 你自己簽吧,就不用麻煩老師了。內容上, 大都千篇一律, 什麼此人聰穎過人、經常有獨到的見解, 什麼表達流利、具有教師的潛質, 什麼工作專注、 經常工作至深夜等等。
除了推薦信和學習計劃, 美國大學一般都要求40$左右的申請費, 一般必須交納。 拿著美元到中國銀行或中信實業銀行把它辦成匯票, 每張匯票大概需要交40元的手續費(北京價), 然後將學校寄來的表用打字機添好, 連同本科成績單,匯票, 推薦信,學習計劃和托福和GRE成績的復印件(記住, 不到學校歇斯底里, 決不給他們正式的托福和GRE成績)在十一月底寄出, 需要注意的是, 盡管學校的截止日期大都為2月左右, 但越早越好, 因為有的學校按收到文件的順序錄取, 一旦錄滿, 立即結束。寄出了材料, 不要以為萬事大吉, 關鍵的東西才剛剛開始, 這就是對教授的騷擾, 因為占獎學金大多數的助研獎學金都由教授提供, 幸好, 現在我們有Internet, 找到系裡的主頁, 發現教授的Email, 然後就發揮你的想像力,努力給教授一個好印象 其實大多數教授根本就不會理你, 也會有個別的人會告訴你Your file seems to be interesting, but I am sorry, I don't have any funds this year, 但千萬不要放棄, 當然, 也不要太煩人。這樣, 一直到第二年2月以後到7月, 你就會陸續收到學校的通知。一定要記住, 申請研究生獎學金靠的是你的綜合條件, 它包括托福、 GRE、本科成績、工作經歷。最重要的還有你的運氣, 所以相信你的運氣是很重要的。
3.日本 - 獎學金
經濟援助除了獎學金,減免學費以外,還有物質援助。在手續上,獎學金可以來日本以前在日本國外申請,也可以來日本以後在日本申請,而基本上是後者。以獎學金的對象來看,以大學以上的學生,研究人員為對象的獎學金較多,為專科學校學生或在日本語教育設施學習的學生所設的獎學金幾乎沒有。
獎學金可支持留學生所需要全部費用的很少,大多在只負擔生活費,學費等一部分。因而,關於在日的留學費用,要精打細算地研究,有計劃地量入為出,不要全面依靠獎學金。根據1997年11月日本國際教育協會的自費外國留學生調查,有64%的學生得到獎學金,平均月額73,771日元。就學生的情況根據1997年10月的日本語教育振興協會的調查,得到獎學金的人數只佔48%,平均日額為62,246日元。
(1)來日以前可以在日本國外申請的獎學金
a. 日本政府(文部省)獎學金
日本政府文部省從1954年開始,通過公費邀請外國人留學生。經日本國駐外公館或日本的大學有6種申請方式(研究留學生、教師研修留學生、學部留學生、高等專門學校留學生、專修學校留學生、日本語/日本文化研修留學生)。選拔詳細情況,請向日本國駐外公館詢問。
b. 地方自治體/民間團體獎學金
1998年1月現在由5個地方自治體和13個民間團體支付從日本國外申請的獎學金。(這些獎學金團體一覽表可以在日本國際教育協會索取。)
c. 短期留學推動制度(接收)
根據日本大學和海外大學之間的交流協定等被接受的短期留學生、可以得到這種獎學金。選拔詳細情況,請向所在大學詢問。
(2)來日以後在日本申請的獎學金
a. 日本政府(文部省)獎學金(國內接收)
已到日本上大學的自費留學生為對象,關於申請資料、手續請向所在大學詢問。
b. 自費外國留學生學習獎勵費
對在日本大學(含大學院)、短期大學、高等專業學校或專修學校在學習的自費留學生,被認為品學兼優、在留學活動中需要經濟援助者,可以通過其所在學校支付。關於報名的詳細方法,到所入學的日本的大學、短期大學、高等專業學校或專修學校之後,可向所在校的主管科室詢問。
c. 地方自治體獎學金
日本的地方自治體以住在自治體內的人或在自治體內學校上學的學生為對象支付獎學金。支付的內容各式各樣。在學費、生活費以外,還有社會宿舍補助、國民健康保險補助、交通乘車補助、圖書券等。
1998年1月現在,由28個地方自治體29個國際交流團體支付這種獎學金,平均月額約為17,000日元。
d. 民間團體獎學金
這是民間企業或民間獎學團體支付的獎學金。與地方自治體獎學金一樣,支付的內容各式各樣,除學費、生活費外,還有宿舍補助費、國民健康保險補助、交通乘車補助、圖書券等。
民間團體獎學金反映出企業和團體的目的和性質。有以企業和團體所在地的學位為對象,有限定與企業有關的研究領域,有以有目的交流對象軍事家地區的學生提供獎學金等情況。
1998年1月至現在,由165個團體支付這咎獎學金,平均月額約為47,000日元。
e. 學校獎學金
學校獎學金是學校以在學正式生為對象支付的獎學金。獎學金數量一般並不多。平均月額約為40,000日元。其一覽表在「為了私費留學生的大學入學介紹」登載。
f. 學費減免制度
日本國際教育協會以私立大學(含大學院)、短期大學正規課程的自費外國人留學生為對象實施,對學費減免的學校法人有援助制度,其援助金額以學費的30%為限。以此制度為基礎,有的學校,在此范圍內減免學費,有的學校在這個制度上獨自實行減免。另外,國、公立大學有文部省的學費減免制度。不是這些制度對象的專門學校,日本語學校也有的有其自訂的學費減免制度。
這些獎學金大多為來日之後,對有學籍人才有申請資格,對於來日之前在自國申請的除文部省的獎學金以外數目很少。
希望得到獎學金的人,一般要通過書面資料審查,通過教養或專門領域的知識和語言等的筆試,面試審查等考試來決定能否得到獎學金。
如需要具體的獎學金支付團體一覽表,請向留學情報中心索取。
4.義大利 - 獎學金
外交部每年都向外國公民、無國藉人士以及長期旅居海外的義大利公民提供獎學金,資助他們完成大學和研究生學業學習。
根據各協議書中詳細列示的各項規定和條款,獎學金可以資助給學習以下課程的人士:
大學本科課程(在執行協議中有明確規定);
研究生課程(專業性課程,1991年8月8日第25號法律公告中規定的醫療領域學科不包括在內,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單科課程(專題性和綜合性課程);
研究性課程(可適合任學科,以及通常學生不需要注冊登記的課程);
義大利語言及文化方面的課程。
獎學金不授予那些僅參加在非義大利大學、學院、圖書館和各類學校開設的課程中學習的人士,即使學校位於義大利境內,或者是未經政府認可的私立學校或圖書館。
下列領域將給予特別考慮:語言學(義大利語言課程)、文學(特別指義大利語的研究)、藝術、科學、經濟學與管理、古跡修復與重建。對於義大利語的學習,獎學金持有者不僅可以在義大利國有大學學習,而且可以在佩魯賈或錫耶納為外國學生開設的大學學習,也可以在國家認可的其它教學機構學習。關於藝術門類,獎學金持有者可以在下列院校中選擇:音樂學院與戲劇學校、聖塞西利國家學院、美術學院、裝潢學院、舞蹈與戲劇學院以及電影製作試驗中心。對於研究工作或其它類型的學習,獎學金持有者可以使用大學和研究中心的各種設施,也可以造訪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
如何申請
甄選考試的公告(該公告包含申請獎學金的最終期限的全部信息)、各種規定、以及申請表格只能從申請人所在國的義大利外交使館或領事館處領取。書面申請書也必須遞交到申請者所在國的同一義大利外交使館或領事館。
由申請書所提交到的聯合委員會對申請侯選人進行選拔,聯合委員會由義大利和申請人所在國的代表組成。
必備條件
不能滿足下列條件的任何申請都將被認為是無效的。
熟練掌握義大利語
除要求參加語言課程的獎學金項目外,熟練掌握義大利語是申請獎學金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必須要記住,在義大利大學里,除了極個別課程外,均不是用英語講授的。因此,不具備足夠的義大利語知識的申請人只有符合下列條件才能予以考慮:
申請人打算從事自由研究(要同時提交獎學金申請書和一名大學講師的附函,講師要聲明他(她)准備監督這個學生使用一種工具語言)。
申請人先有足夠長的時間學習語言,然後再學習規定的課程,以確保在義大利語方面達到足夠的熟練程度。語言學習期要計算在獎學金資助期之內。
申請人打算攻讀的課程是專門用英語授課的(如Turin綜合工藝學校開設的課程或碩士學位的技術性課程)。
學歷資格
申請大學課程的學習必須具有中學畢業證書,所有的畢業證書都要翻譯成義大利文,而且要得到義大利外交使館和領事館的確認和證明。與義大利有關學位相對應的資格及所附文件要經所申請學校鑒定,而且要滿足義大利專業學校及大學研究生課程的要求。對於申請進入專科學院和藝術學校學習的學生,要求有一所學校證明該申請者已完成中學學業。通常,一份由外國大學簽發的注冊證明,加上經核實與原件相符的翻譯,對於申請專科課程的學習就足夠了。申請到義大利學習義大利語及文化課程的學生必須具有中學畢業證書。
年齡限制
每項獎學金對申請人的年齡限制均有說明,除非另有規定,一般年齡超過38歲的申請人將不予考慮接受。
學校的注冊登記
獎學金獲得者一到義大利即進行注冊登記。
要進入一所大學學習通常要求具備義大利語知識,因此,獎學金獲得者需要通過所申請學校的口語測試,這種測試一般在9月初進行。獎學金獲得者在合適的學校(如在佩魯賈或錫耶納對外國人開放的大學),參加至少三個月以上的語言課程的學習,並取得較好成績的,通常可獲得免試入學資格,另有規定個別學校除外,因此,建議獎學金獲得者提前查明每所學校的具體要求。
5.英國留學獎學金介紹
英國政府的切佛寧獎學金,即在中國眾所周知的中國高級研究獎學金,每年提供大約80份獎學金。截止1997年,由DFID,中國政府和香港包玉剛爵士基金資助的中英友誼獎學基金提供了另外140份獎學金。享受獎學金的學者在英國學習期間,只要有合適的機會,還可被安排到英國公司就職。這些享受獎學金的學者回國以後,英國方面仍與他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英國政府獎學金和研究獎學金的有關詳情如下:
英國切佛寧獎學金
英國切佛寧獎學金(以前稱外交和聯邦事務部獎學金--FCO-SAS)由外交和聯邦事務部(FCO)提供資金,為經過精心挑選的專業院校畢業生提供在英國接受研究生教育和技能培訓,從而為其回國後在重要經濟領域的發展提供幫助。中國派到英國的切佛寧學者多達80人,學習時間少於12個月,學習內容包括公共管理、項目/金融管理、法律、經濟/金融、銀行/國際貿易、新聞和環境保護。
獎學金的候選人是從120多個部委和其他機構中挑選出來的,必須具有至少5年工作經驗,年齡在35-45歲之間。特殊情況下,也可以考慮更年輕的候選人。大部分候選人來自北京、上海和廣州。切佛寧獎學金也歡迎其它地區提出申請,特別是內蒙古、西藏、新疆、武漢和四川,但不接受個人申請。候選人的國際英語水平測試成績不得低於6.0(單科成績不得低於5.0)。
英國文化委員會研究獎學金
在中國,英國文化委員會研究獎學金是根據"文化交流計劃"提供的。該計劃資助中國的13名博士後學生到英國、英國的13名博士後學者到中國進行為期10個月的學術研究。中方候選人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提名的。研究課題包括科學技術、英語語言、藝術和人文科學。個人申請將不予接受。
英國文化委員會鼓勵對中國感興趣的英國院校畢業生提出申請。英國文化委員會每年11月刊登獎學金的廣告,接收申請的截止日期為次年2月底。課題范圍從藝術到城市規劃。中國政府已批准70家知名學術機構在1997-98年度接收外國學生。英國文化委員會北京總部可提供這70家機構的名單。
技術合作培訓(TCT)
技術合作培訓以前稱為"技術合作培訓計劃",更改為目前名稱的目的在於表明這已不再是一份獎學金。技術合作培訓安排提供的培訓與英國的其它協助方式密切相關。所以,這種培訓是專門面向DFID支持項目的關鍵雇員。當需要特殊培訓時,由中國國家教委指定參加培訓學生。1997年,在中國的英國文化委員會為與英國專家合作進行英語培訓的中國學者提供了8份技術合作培訓獎學金。個人申請將不予接受。
切佛寧集資研究獎學金
英國切佛寧獎學金中,一部分獎學金是由主要的工商企業和資助基金聯合提供的。就國別而言,向中國提供的此類獎學金包括: 外交和聯邦事務部/克蘭菲爾得大學/皇家查塔姆獎學金由英國皇家國際關系學會(皇家查塔姆)提供贊助,與外交和事務聯邦部和一些主要工商企業合作,在該獎學金設立的第二年,克蘭菲爾得大學管理學院將為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和具有優秀學術能力的青年專業工作者提供4份獎學金,資助他們從1998年9月起到英國接受為期一年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學習(MBA)。
候選人的年齡必須在26-36歲之間,具有至少3年大學畢業後的專業工作經驗,英語熟練,國際英語水平測試成績至少為7,研究生管理入學考試(GMAT)成績至少為600分。申請人可向英國駐北京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索取表格。外交和聯邦事務部/貿易工業部/英中工業聯合獎學金"英中培訓倡議"是21家英國公司與中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共同成立的聯合體,每年贊助5份獎學金,同樣是在克蘭菲爾得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語言要求同上。個人申請將不予接受。
外交和聯邦事務部/ICI/劍橋大學獎學金
每年,該獎學金有3份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學畢業生和青年專業工作者,資助他們到劍橋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攻讀碩士學位的學術培訓。提供獎學金的學科包括化學、經濟學、設計、環境與發展、國際關系、法律和管理研究。候選人的國際英語水平測試成績至少為7.0。可向英國駐北京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索取申請表格。
外交和聯邦事務部/COATSVIYELLA/劍橋大學獎學金
該獎學金每年向中國的一名候選人提供一份獎學金,資助在劍橋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培訓。提供獎學金的學科包括經濟學、發展中國家經濟學、金融、管理研究和工程。候選人的國際英語水平測試成績至少為7.0。
外交和聯邦事務部/斯特林大學/皮爾森Plc
該獎學金每年向中國提供一份獎學金,為一名學生在斯特林大學攻讀新聞媒介研究方面的理科碩士學位提供資助。候選人的國際英語水平測試成績至少為6.5。可向英國駐北京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索取申請表格。
外交和聯邦事務部/克蘭菲爾得大學/皮爾森Plc
該獎學金每年向中國提供一份獎學金,為一名學生在克蘭菲爾得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提供資助。候選人的國際英語水平測試成績至少為7.0,研究生管理入學考試
(GMAT)成績至少為600分。
4.
3.